我雖見他堅持禁戒,但不知此人是否智慧深遠?若有甚深智慧,才能荷擔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「我今日聽聞此半偈法語,既驚訝又疑惑,請您儘可能地為我斷除疑惑……」
「我是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而得此偈,現在要依約定,捨棄此身,供養說偈羅剎。」
佛陀回答:「你可以向摩尼寶珠說:『我現在生死已盡,再也不需要你了。』說三遍,寶珠自然會消失。」……
所謂「四無畏」,並非功德較少;「無數力」,也不是功德較多,如來度眾善巧方便,皆為因應當時之機。
此時,四大天王上前稟白世尊:「唯願佛垂慈哀憫,為我等開示應當如何守護世間?」
比丘們問佛:「世尊!您成正覺後,曾入娑羅聚落乞食,卻一無所得,空缽而還;這是什麼樣的因緣呢?」
「若如仁者所言,具一切智的如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,我願與仁者一起去拜見如來,聽聞如來教誨,並皈依供養如來!」……
有三種無量無邊的功德資糧,即使諸佛如來廣加宣說,也無法說盡。哪三種功德呢?第一,護持正法;第二,發菩提心;第三,勸導眾生發無上大願。
勸他人發菩提心,使其覺悟自性,是菩薩眷屬。勸眾生親見如來,使其得不虛妄法,是菩薩眷屬……
仙人立即大聲地對商人們說:『不要害怕!我來救你們,為你們帶來光明並指引正確的道路!』……
此時,會中大眾見到素所尊奉的國師欝俾迦葉也在佛陀身旁,都感到疑惑:「欝俾迦葉名高望重,現在他和佛同在此處,我們應當稱誰為師呢?」
佛陀開示此理時,瓶沙王及一萬二千國人、八萬諸天,皆見道跡,得須陀洹果。
人在世間作善作惡,就像是種穀得穀、種麥得麥、種稻得稻一樣──作善得善,作惡得惡。
當時這位年老的婦人,就是你的母親,因其前世對大眾之物善加守護,故今生得此福報,所擁有的財物皆不會遺失。
行者聽聞此語,便思惟:「我身中諸物,亦是不斷在壞滅凋落。」……
阿難向世尊稟白:「世尊!提婆達多在過去世中貪利喪身,其事如何?懇請世尊開示,我等願樂欲聞。」
年少比丘回到寮房,只看到寮房裡龍身遍滿,非常驚恐,一邊跑、一邊大聲喊叫:「大德長老!這裡有龍王!這裡有龍王!」
龍王尚且能獲得這樣的功德,何況是我的弟子們,如法出家,坐禪誦經,三業清淨、具足佛法,必能證得涅槃!
在會大眾,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,具菩薩行,往南方無垢世界,坐寶蓮花,成等正覺,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普為十方一切眾生演說妙法……
世尊!我等以至誠心求請世尊哀愍攝受,懇求大聖世尊,原諒並聽許諸比丘眾前來見佛……
誰勘任教化比丘、為比丘眾去除生死煩惱重擔?唯有如來,以及舍利弗、摩訶目犍連。
世尊說要捨棄邪見、盡除邪見,可是世尊對於世間有常、無常,乃至人死後是否有神去後世等問題,卻從不加以解說或答覆……
中箭的人卻堅持:「我不要除掉這支毒箭,除非我先知道是誰用箭射我?那個人的姓名、字號為何?……」
世尊於因地行菩薩道,曾為大國王,經常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護育眾生,國王慈悲為懷的德行全國皆知,百姓們莫不讚歎感恩。
長者牽著牛來到山坡下,呼喚兩隻小牛:「『歡喜』趕緊用力拉車!『美味』也快點向前拉!」兩隻小牛聽了十分歡喜,使盡全力將沉重的車拉上山坡……
弗加沙王心想:「人命無常,不可預知,生死就在呼吸間,我不能坐等瓶沙王的回信,不如啟程親自去禮見佛陀。」……
佛陀思惟:「弗加沙賢者為學習我所教導的佛法,而作沙門。我當延續他過去生曾聽聞過的經教義理來為他解說,讓他快速地有所解悟。」
弗加沙原本不知道是佛陀慈悲為其說法,在一心諦聽法義的當下,證得三果阿那含果,即知道眼前慈悲為自己說法的人就是佛陀。
佛陀教導弟子「八大人覺」法門,以八種清淨行持契入聖人之道,面王比丘可說是修習其中少欲及知足法門的模範!
國王聽了,即命令諸大臣,取種種香木,前往熊所住山洞,焚燒熊身,起塔安置,灑掃清淨,以種種香花、懸繒幡蓋供養。
五百位苦行道人,聽聞偈語,頓時悟道,漏盡一切煩惱,人人皆證得六神通。於是各各從所居住土窟中飛身而出,至誠頭面頂禮世尊……
剃頭師恭敬地頂禮沙門,並發願:「願我來世心地光明、清淨皎潔,智慧如同您一樣廣大。」……
太子出生時,諸天歡喜,演奏各種天樂慶賀,天雨曼陀羅華,同時發聲:『妙德太子今日出生於世間!妙德太子今日出生於世間!』
佛告訴舍利弗:「當時的健德王就是我的前身,妙德太子是堅意菩薩摩訶薩的前身……」
能作光明如來知其所願,即為他授記:「仁者!你將於未來百千無數阿僧祇劫後,成就佛果,佛號然燈。」
現在國家遭受災患,為邪害所摧,疫火所燒,人民死亡無數。到底該用什麼方法才能除去這些災害呢?
鄙國現遭疾疫之厄,唯願世尊憐憫垂恩,光降鄙國,讓大眾的苦厄得以蘇息……
今日有此二千五百頂七寶蓋同時俱至,奉上世尊,不知是何因緣?
今以此寶蓋,敬奉得道聖者之塔,願以此福報,令我將來得成佛道,濟度眾生出離生老病死。
佛說:「因布施供養一缽水的緣故,後世當彌勒佛出世、人壽八萬四千歲時,現在的餓鬼都能得人身,出家修行,皆得阿羅漢道。」
佛以大慈悲心,欲令眾生得到最大的護佑,就繞城一周,為家家戶戶祝願祈禱,除災迎祥,全國災疫疾病消除,人民悉皆安樂。
那位園監就是才明長者,園監的家人,就是現在才明長者的妻子兒媳。當時他們共同發心,至誠供養緣覺聖者,自此以後九十一劫不墮三塗惡道,享大福報。
小馬飢渴不堪,只好吃路邊的雜草、飲骯髒的水,想到自己所受的災殃,覺得實在是自作自受,又能怨誰呢?
太子深思:「我國與七國為敵,彼此征戰不息,無有安寧之日,百姓無不哀嘆。我應當想個辦法,巧設方便,權而安之。」
月光的父王收到七國使者回信,眼看亡國在即,心生恐懼,嘆道:「現在大禍臨頭,必是宿行有過,而招此重愆。」
舍利弗!當知妙吉祥菩薩為諸菩薩之母,因為他教導化育了一切菩薩。
佛陀告訴婆羅門:「容貌、身體、衣服之好,都不是真正的好;兩舌、綺語,亦不為好;心意端正,才是真正的好。」
這七女為國王之女,富樂、端正、豪貴,尚不憑恃自身姣好而作綺飾、心生驕慢。為什麼呢?因為了知色身無常……
阿私陀仙高聲唱言:「善哉善哉!大覺世尊今已出世!那羅陀,你應當跟隨佛陀剃髮出家,修行梵行……」
大善龍王!您應該要感到非常歡喜,因為釋迦牟尼多陀阿伽度、阿羅呵、三藐三佛陀大聖如來,現在已出現於世!……
那羅陀聽聞佛所說偈,當下心開意解,踴躍歡喜,難以言喻……
那羅陀仙!佛世尊出現世間,是真實明師、大善知識,甚難值遇……
世尊即對那羅陀童子說道:「善來比丘!入我法中,行於梵行,正盡諸苦,令到其邊。」那羅陀於言下便成出家比丘,戒行具足。
稟報大王,我供佛齋僧的殊勝功德,是國王、盜賊、水、火、惡子等五家都無法侵奪的,這就是我所謂的埋藏寶藏啊!
世尊告訴婆羅門:「如是如是,婆羅門!當心中有愛生起,就會有憂慼、苦惱、不樂。」
此時波斯匿王對世尊所言歡喜信解,說道:「末利!從今日起,我願以沙門瞿曇為師,我為弟子!」
國王願盡此一生,供養僧團飲食、湯藥、臥具、衣物,一切所需悉皆供養,不令匱乏。懇請世尊慈悲應允,屈駕光臨。
嬰兒聽後,便上昇到虛空中、高過七棵多羅樹,身放光明,遍照三千大千佛之世界……
波斯匿王見其容貌端嚴勝於天人,處眾無畏,具戒定慧以自莊嚴,心中思惟道:「不知這嬰兒宿世種何善根、修何福德,而有如是妙好之身?」……
阿婆羅鬼對如來說道:「快出來!沙門!」世尊便走了出來。又說:「再回去!沙門!」世尊又返回原處,毫無怨恨之心……
我自居寂靜處,亦讚歎寂靜之德;修習少欲頭陀之行,亦讚歎少欲之德。
施果少年當下證得無生法忍,釋迦牟尼佛為他授記:「此人將來必當成佛,佛號果尊王無上正覺,國土如同阿彌陀佛淨土一般莊嚴。……
牧羊兒只得殺了這頭羊給匪賊吃。如是展轉輪迴生死,今世因緣會遇而受報……
佛告訴比丘們:「我將以水為喻,為你們說明七種人,你們當用心諦聽,善加思惟。」
世尊回答:「有一種力,超出諸力之上,就是無常力。今日夜半,如來將為無常之力所牽,於娑羅雙樹間入於涅槃。」
她拾除狗糞、以水淨手後,即繞塔發願:「今掃塔地,污穢得除,願以此功德,令我來世塵勞垢結悉皆消滅、清淨無穢。」
受持一日一夜八支淨戒,遠離粗惡不善的行為,未來就能獲得如佛陀一般勝妙莊嚴的果報……
昔日在天竺國有兩個窮人,生活貧困,以賣酪來維持生計。有一天,這兩個人正準備用頭頂著酪瓶到市集販賣……
梵志長者一抬頭便見到佛,頓時善根現前,有所覺悟,趕緊下車,頂禮佛。佛為梵志長者說法……
從過去無量劫以來,勤修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發大願心,積累福德,於今方能成就無上佛果……
一旦命終,此四種所追求、愛著之物,並不會隨著魂神一起離去,只是空為其困苦,無有益處……
我發願從今以後,廣行布施,讓所有受布施的眾生都能投生天上,而我獨入地獄受苦。寧願自己一人受苦,而使多人受樂……
佛陀告訴長者:「宿世行善,才能有福報親見佛陀;否則即使擁有權勢富貴,若不信受佛法,就如同風中飛揚的花朵……」
海導師,比喻菩薩,能引領眾生度過險難,得佛法寶;海中的五種危難,比喻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五陰,會障敝真如法性……
學道者要能禁制並收攝五根情欲,才能無所掛礙專心學習,而得通達所學,成就無礙智。成就無礙智者,具有四種辯才……
世間的富貴非永恆,擁有財寶卻不布施,就跟沒有一樣,且死時因慳貪不捨而更增痛苦……
佛接著開示道:「罪福之報,如影隨形,未有行善不得福,為惡不受惡報者。」
此頻婆娑羅王於過去世作大善業,所作業因決定感得果報,絲毫無差。今生得為人王,具足大福德……
佛接著說道:前面所舉的譬喻,男子就如同是人的神識,第一位妻子就如同是人的身體,人對自己身體的愛惜呵護……
佛接著說道:「應當了解此理,若不希望遭遇這些危難,勤行六事可得解脫。」「是哪六事?一者,檀波羅蜜……」
眾生看不見如來佛土的清淨莊嚴,是因為被業障所遮蔽。舍利弗!如來的佛土清淨莊嚴……
聞佛此言,四金翅鳥王與隨行的百千眷屬們同時稟白佛:「今日我等歸依佛、歸依法、歸依眾僧,懺悔過去所犯的罪殃……
在拘那含牟尼佛住世時,犍陀王與牛原本是一對兄弟,兩人受持五戒為優婆塞,並發願受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……
盜人恍然大悟,深感慚愧懺悔,專心一意思惟義理,因此得見道跡。
因為歸依三寶、受持五戒的因緣,命終後得以投生天界。如今再來到佛所,因聞法而得證道果。
沙彌日夜思念著龍宮的生活,因此而不思飲食,最終病死,死後投生為龍子……
比丘說道:「你若殺害我,我死後會生到忉利天,而你則會墮入地獄中受報,難道我們之間的距離不遠嗎?」
持守八關齋戒,得以度脫世間,不再墮三惡道,且所生之處常有福澤庇佑,並因持戒因緣,將來得以成就佛道。
佛借此以為譬喻:「海水是生死海,泡沫山是五陰積聚之身,獼猴是人之識神,人不知五陰是空……」
長者七子所擁有的七千兩金,及此四大寶藏的百倍、千倍、百千倍、無數倍的珍寶,皆不及七子受持三皈、五戒所獲的福報及功德。
由於當時曾用水為舍利弗尊者灌沐,以緩解酷熱,因此福德因緣而得以生天。
那時有一位婦女常和丈夫爭吵,有一天,夫婦二人互相勸導,一同前往比丘處,求受八關齋戒,並共同發願……
波斯匿王見此情景,心大歡喜,立刻下樓,與群臣百官一起前往佛處,至誠頂禮佛……
久遠以來,歷經生死輪迴,我今生受宿殃之報,養馬七日。行善得福、造惡得禍,必然受報,因果如影隨形。
完成心願後,阿育王的病也痊癒了,隨即更發大願心,因此得以延壽二十五年,此後更廣作功德,心不退轉。
這位天人往昔在人間時,是國王的使者,曾奉國王之命到佛所去祈請佛,奉上車乘,為佛駕車。以此因緣,而得投生天界……
釋提桓因一聽,合掌向制說道:「你求成佛的心意堅定,將來一定會成佛。」制說道:「我會持守善心,精進不懈追求佛道……」
佛說道:「不僅是今日,在過去世,我也曾度化宰相夫婦。過去,迦尸國王有一位有智慧的大臣……」
帝釋天以天眼觀察到自己過去生的好友,今世投生為婦人身,是一位大富人的妻子……
三個窮人經過寺院時,聽說今天是浴佛節,便進入寺院觀看。這三人皆各發心……
佛接著說:「當時的龍王,是我的前身;那位施咒術的婆羅門,就是今日的提婆達多。我當時身為龍王時,能慈心不殺,一再救護他……
此時施蠱術的那位母親才明白佛的尊貴,於是誠心歸依三寶,並證得須陀洹果。
佛告訴波斯匿王:那時的迦那迦跋彌大國王,是我的過去身。我當時僅布施供養辟支佛一餐之食,當世就能獲大福報與大功德……
人在世間,應當與聰敏有智慧的人相親近,對人要和顏悅色,愉快地相處……
佛告訴阿難:「我往昔累劫勤苦度眾如是。當時的母鹿是我過去身。二子,一是羅云,一是羅漢朱利母,國王是舍利弗,獵人是你的過去身……
長者妻聽聞佛的開示,非常歡喜,乃皈依佛,並自責自己過去的蒙昧無知……
這位以種田為生的人,因為造像供佛所獲得的福報,是百千生皆為轉輪聖王,統理四天下,擁有輪王七寶……
目連尊者回復為沙門身,二龍王則化作人身,向目連尊者頂禮,懺悔過失……
國王因為國事繁忙,讓梵志饑餓六天,以致此生必須遭受六年饑餓苦行才得償還此罪……
舍利弗尊者知道這些外道心生後悔,也知道他們的善根已成熟,於是呼喚外道過來,為他們演說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四聖諦法……
布施供養後,三兄弟同發誓言:願以此布施供養所得之果報,於來世能以今成就正等正覺的迦葉如來聖號為姓氏……
須彌羅比丘為了爭取土地以建立僧坊,雖然已經疲累不已,仍不停下腳步;佛也是如此,為了救濟一切眾生……
佛說道:「那位天女過去世在人道時,曾經歸依佛法僧三寶,因為這樣的善業因緣,所以命終後得以投生天上……」
文殊師利說道:「具大願、大行、大力的菩薩所持之缽,並不是波旬你所舉得動的。」接著用一根手指舉起地上的缽……
四天王中之尊王來到呵雕阿那鋡的住處,當面讚歎呵雕阿那鋡的功德。呵雕阿那鋡當時已得等心,毀譽不動於心……
色欲無常,如泡沫般,會必有離,愚者迷戀、貪著,殃禍由此而生……
身為國主,對人民要慈愛、寬容,減輕稅收,減省勞役;設官分職,要各司其職……
比丘尼們知道他們已生惡念,悲愍他們的愚癡,為救護之,於是取出雙眼,置於手掌中……
尊者帶領著弟子們入城。來到城門口時,尊者流露出悲傷的神情;繼續往前走了一會兒,見到一隻烏鴉,尊者露出一絲苦笑……
久遠以前,有一位菩薩身為大國王,以慈心治國,以仁愛之心度化百姓……
佛告諸比丘言:「諸位比丘!當知那時候的大獼猴就是我,而大龍則是魔王波旬。過去他就想誑惑我,而沒有成功……」
文殊師利回答:「不是只有說法才能教化眾生。有些眾生適合以娛樂的方式,使其歡喜而調伏之;有些……」
佛告比丘們:當時那隻跳入水中的烏龜,就是我的前身;花鬘師就是魔王波旬,他那時就想欺騙我……
掃塔完畢,我歡喜地繞塔八匝,合掌恭敬禮拜後才離去……
耶祇向佛說道:「從今以後,一定悔改。願奉持五戒,並每年持守三齋月、每月持守六齋日,燃香點燈供養三寶,身口意不敢再有所毀犯。」
婦人頂禮佛足說:「人處於世間,未證如來果者,皆以貪著五欲故,成為親眷同居一家。一願,令我世世與至德之人為親眷共居,志趣相投,沒有嫉妒心行……
「祈請佛及諸位比丘僧,明日屈駕寒舍,接受我的供養。」佛默然許可。阿凡和利頂禮佛後,歡喜離去……
這名男嬰由於過去深植福因,初生之日,有一手指能放大光明,光照十里……
燈指先前過慣了富裕享樂的生活,如今突然遭逢窮困,頓失依怙,連棲身寄宿之處也沒有,憂心如焚,心中愁苦……
因過去世曾修復佛指的因緣,所以感得後世手指會放光,及有死屍寶聚之果;又因曾惡口瞋罵母親,從地獄道出離後,在人道仍受貧窮的苦報……
貧女被寺主呵責後,即身離地面,騰空化現為文殊菩薩,她的狗為菩薩的座騎獅子,兩個小兒為菩薩的兩位侍從……
我現在雖然想供養佛及僧眾,卻一無所有,僅有身上這一張氈而已,若拿去布施,就只能裸身;但若不把握因緣布施,來世也沒什麼希望……
當時,閻浮提天下凡有患病者,都前去取蟲獸仁良的肉來服食治病,皆獲痊癒;仁良慈愍眾生,雖捨身肉濟眾人之病……
我過去生曾以慈心救濟虱子性命,將虱子放於野獸遺骨中,使其得以飽食七日,因為這樣的因緣,所以今世得到齋主的供養……
比丘心想:「我僅剩此缽,此是用來乞食以濟命之物,這個賊人又來強索,實在是需索無度,貪得無厭。今日當用權巧方法授他三皈依……。」
佛告訴諸比丘:「那時的鸚鵡王,就是我的過去生。菩薩意志堅決,為達涅槃彼岸,如是精進。」
當初發了毒誓的長老梵志就是調達,儒童菩薩就是後世的釋迦文佛;以其所發的誓願,世世與菩薩不相離,其原委如是。
佛告訴比丘們:「那慈愛的母鵠,是我的前身;孝順的三幼鵠,就是現在的舍利弗、目犍連和阿難。」
和默王以身作則,行此十善,並要求從后妃至侍妾等,也都要遵行,以為表率,進一步將十善法鉅細靡遺公告全國……
雖僅奉施微少的縷線,但因發心廣大,次第輾轉,最後得以圓成佛道。所以當知,能成就布施之廣大功德,是由於發心廣大……
如果一位年紀才二十五歲的年輕人,膚白髮黑,年輕力壯,青春貌美,在修行上的成就如長者般深厚,就是屬於長者之輩……
菩薩回答說:「我的一切所作所為,都是為了拯救眾生。假如真的如你所說,受施者因而可以生天,那就真正是我的願望……」
佛告訴舍利弗:「當時那位燃身供佛的童子,就是錠光佛的前身;行大布施的梵志,是我的前身……」
佛憶念:「我過去修苦行時,經過其家門,當時難那長者及其長女等眷屬,共同以乳粥及酥蜜等供養我。我觀察他們的根器及因緣已經成熟……」
五百位釋迦族人依佛所教,至誠懺悔,懺悔完畢,宿殃消散,三業清淨,即見佛金色身……
當時有一個人,舉辦布施供養大會,會後做一面長幡懸掛在佛塔上,至誠發願後才離去。因為這樣的功德……
尊者遠遠看見國王來,心想:「國王今日懷著惡念來,若我沒有起身,就要殺我。我若起身,他將會失去王位;若不起身……」
有一位國王患病,國內所有的醫生都無法治癒國王的病。當時,有位良醫遠道而來,治好了國王的病。國王非常歡喜……
比丘們於是問佛:「羅睺羅過去造了什麼業,因為什麼樣的業報,讓他在母胎中待了六年?耶輸陀羅又造了什麼業,讓她懷胎六年才生產?」
佛接著說道:「當時的慧王比丘,就是現在的文殊師利菩薩;尊者的兒子離垢王,就是我的前身。當時文殊師利菩薩拿百味飯食讓我供養佛……
太子發此誓願後,馬上刺身出血,將血塗在長者子的身上,並破骨取髓讓他服用……
佛告訴眾比丘眾:「比丘們!你們應當知道,那隻遠離草庵的鳥,就是我的過去身;獵人就是魔王波旬。波旬當時作可畏形想殺害我,我當時……
龍和龍妻、龍子都受五戒成為優婆塞,從此慈心行善,不再施降雹霜,風雨順時,五穀豐熟,諸疫鬼神盡皆退散,摩竭陀國百姓因此得以……
有智慧的人遇到敵對者,會懂得避開,如此則能避禍得福,如同以盎覆蓋不吉蟲一樣。
阿難稟白佛:「這些沙門過去世有何業行,修何功德,以致於今生有如此殊勝果報,具足神通、智慧?」
一日,禪坐時,沙彌羅見到自己的過去生,曾經輾轉歷經五位母親,為她們的孩子,這樣觀察之後,……
佛告阿難:自從我子成就辟支佛道,我供養辟支佛塔,施與轉輪王位,並以七寶大蓋嚴飾佛塔,因此功德,無數劫中作轉輪王。
當時為父求情的孩子,就是今日的月光天子。由於當時曾蒙迦葉佛親授三皈之故,現今得以值佛出家,得道證果。
婆提唎迦比丘的前身,因為供養歡喜丸給辟支佛的這個善業,所以今生出生在釋迦種大豪貴族中,錢財物資沒有匱乏,且當時發願……。
善愛比丘尼於是取了佛缽,將缽拋向空中,缽中就自然裝滿了百味飲食……。
此眾苦積聚之身猶如舍宅,一切煩惱是舍宅的主人。所以,淨信善男子,應發菩提心出家入道,必能解脫一切眾苦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
婆羅門女自有想法,於是用細布做成一頂寶蓋,以種種珍寶莊嚴寶蓋頂,又以種種花鬘垂吊在寶蓋四周。然後,婆羅門女以莊嚴華麗的寶蓋供養迦葉如來……
辟支佛接受了婢女的供養後,就在婢女面前騰空飛行,做種種神變……
跋陀羅迦卑梨耶比丘尼在過去生曾經跟隨他的丈夫一起出家修行,在今生也一樣,不違背摩訶迦葉長老的意願,跟著一起出家。
當稱伽拔吒變得富有後,鄉親宗族設供迎接他……佛成道後,人、天、鬼神及諸龍王等皆來供養,他們不是供養佛身,而是供養成佛的功德。
五位王子各自稱說自己的長處,都說自己所專長的是天下第一重要……
佛告訴眾比丘:福德國王,即是我的前身。舍利弗等人當時都各自讚歎自己所擁有的長處……也都皈依我成為佛弟子,依佛得度。
佛告訴比丘們:當時的年老梵志就是現今的提婆達多,而少年梵志就是我的前身,二人所爭之女即是瞿夷。
獼猴告訴鱉:「你我相處如同至親好友,互相寄身託命,如今你卻圖謀危害我命,從今以後,你我不要再相往來了。」
偷臣回答:我因為聽聞沙門所說的一句偈語,就得以免除死罪這樣的災難;如果能進一步聽聞佛法、讀誦修習、依法修行……
佛告訴阿難尊者:當時的轉輪聖王就是我;那位債主就是這頭牛。佛是聖王,為他擔保要給他百兩金償還所欠之債……
佛告諸沙門:那位普施,就是我的前身……菩薩多生累劫以來,精勤行道以報四恩,誓願要成就佛道,拯濟眾生。
此長者妻命終後,便墮入餓鬼道中,如你所見,經常受到飢渴的逼迫。因為那樣的惡業因緣,才會受如此苦報。
佛告訴阿難:這位婆羅門見佛心生歡喜,以清淨、恭敬心繞佛一匝,他將以此功德,從今以後二十五劫不墮三塗惡道……
有四殊勝法,若有人能受持、讀誦、理解其中的義理,就能獲得很多的福德……
長者所獲的福報雖多,尚不如有人於佛入滅後,以恭敬、渴仰心,求佛舍利並造塔供養。
六年苦行,乃是償還過去所造的惡業,必須償還完這宿緣惡報,才能得證無上正等正覺……
皇后合掌問佛:「如世尊所說,這四名抬轎的石女是我前世的老師,我有疑惑不得解,惟願世尊說明其中因緣來由……」
佛告訴波斯匿王:「那時的提違就是現在的皇后,辯才尊者就是現在的目連尊者,而五位比丘就是現在皇后的隨從,負責抬轎的五名石女。」
皇后想放石女們自由,但她們不肯離去。佛告訴皇后:石女們的業債還沒有償還完畢……
過去,在波羅奈國,有一位名叫夜輸的貴族子弟,在禪坐時悟到諸法無常……夜輸有了這種體悟,決定離家求道。
世間上的人也是如此,想入佛法的大海中獲取珍寶,便應當修學善法之行,作為進入佛法大海的嚮導。
牧羊人以恭敬心,用草編成傘蓋為佛遮陽。因為此善行所獲得的功德,將使他在十三劫中,投生於天上、人間尊貴之處……
百位比丘由於他們當時的願力,九十一劫中不墮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三塗惡道中,天上人間,經常一同出生……
佛陀說道:「此婦女於未來世終不墮惡道,於天上人間享受種種快樂,十三劫後將成佛,號曰金輪瓔珞佛……」
出家能親近諸佛菩薩、善知識,有所依怙,就像商人得遇妙得彼岸菩薩,依於菩薩,雖遇危難,卒能脫險。
生命如此脆弱,不能長久,有誰還會貪愛、欣慕呢?
我因為發了菩提心,而得脫離火車地獄之罪報;因為發了菩提心,而得速成佛道。
過去久遠世時,有佛入城乞食,一位婦人見佛及僧眾儀容勝妙,心中暗自發願:若我所生為兒子,將使其成為佛之弟子……
世間人亦是如此,常說自己在積善做好事、修行慈心、不吃酒肉,但是卻殺害眾生……
佛陀就如同良醫一般,為世間眾生宣說四種無上的法藥……
身心謹慎不放逸,以精進的修行力,突破生死繫縛得大自在,就如同戰象自拔,掙脫淤泥獲得自由……
狐狸以洞穴為居,偶然挖到古人埋藏的百斤紫磨金,高興地想到可以用此金報答大理家救命之恩……
那人於是到官府誣告,大理家因此被拘捕,無處可申訴,只能歸命三寶,懺悔自己的罪業……
這人思惟著:「父母所生的身體,我親眼看到被兩鬼吃了,現在我這個身體全部是他人的。我現在有身體嗎?還是沒有?……
一切施王常行善布施,鄰國人民聽聞其善行功德,紛紛前來歸順,如潮水般湧入國境……
我怎麼可以壞滅正法,將您綁縛送交敵國國王呢?即使以您換得黃金財寶,我又如何能心安理得的接受?
我之所以走避入山林,不是因為畏懼你,而是因為愛護眾生,避免雙方殺戮……
佛陀知道這種情形之後,就請帝釋天端熱水過來,並慈悲地以金剛手親自為病比丘清洗身體。此時,大地震動……
國王花園中的水池開出一朵莊嚴的蓮花,花中有一個跏趺而坐的童子,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口中發出優缽羅花香……
過去阿闍世王集結四種兵,前往攻打舍衛城;而波斯匿王也集結四種兵迎戰,結果波斯匿王大勝,生擒了阿闍世王……
鴿王看到鴿群都被拘禁了,就一心念佛,並懺悔先前罪過,同時慈悲地發願:「希望所有被捕的鴿子都能獲得解救……
如來又於頂門放清淨光,光照病比丘,病比丘蒙佛光觸身,病苦消除,潰爛的惡瘡及膿血都清除乾淨。
船師因懺悔設供功德,未來十三劫中,不墮地獄、畜生、餓鬼,在天上、人間常享快樂,於最後一世,證得辟支佛……
夫人又立誓言:「我今日所施以求佛道,心無悔恨,則令我女身變成男子。」話畢,夫人應時由女身轉變為男身……
顛倒錯解種種法相,即使經年累月用功,仍空無所獲。就如同那位愚癡的長者子,使他人皆葬身大海。
鳥從他處取的毒草,就好比眾魔來擾而致無明生起。虛空中的神,就是佛陀,指導修行人不應被魔所擾,應隨順善知識……
若能跟隨善知識,則能日日精進,而精進之人,則能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……
佛陀慈悲地親自幫忙穿針,更教導摩尼婁陀修持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」,摩尼婁陀因此證到阿羅漢果,具天眼通……
我在家時,受盡各種苦難,因此出家後精進用功,勤奮不懈,因而得道。
兄長縫刺白氈,由於他善用針線,縫刺無礙。妹妹見後更發願:『願我從今起,乃至未來,智慧猶如此針,智慧深遠,通達無礙……
兩位菩薩藉此因緣,向國王建議治國之道,應當以四無量心,悲憫一切眾生,並應持守五戒、修十善行……
窮人慌亂中,脫口而出:「我是鴛鴦。」於是被守池人捉住,將他帶去給國王處置……
因為這個惡口的因緣,五百世中,都生為水牛及放牛人,彼此共相隨逐,直到今日……
國王被獼猴王的仁德所感動,令守衛解開牠的繩索。同時為了幫助獼猴們安居,頒令全國的果園任獼猴飽食……
五百隻蝙蝠命終後隨此善業,都轉生獲得人身,出家修行,由於曾經聽聞法音的功德,個個聰明利智……
所有的人目覩世尊的神變,莫不驚歎,紛紛五體投地,真誠地發願……
國王說:「您想要乞求什麼?對於您想要的東西,不用感到疑慮為難,我的名字叫施一切。」婆羅門說:「我什麼都不要,只要您作我的奴僕……
過去有一個乾夷國,國王名為「偏悅」,才德高顯,行仁布德,處事公正平和,人民都依從國王的仁德教化……
名稱女發了廣大願心,以此善根功德,過三大阿僧祇劫,具足菩薩行,修大悲心、圓滿六波羅蜜而成佛……
有一位七歲小兒,在城外牧牛,遠遠聽聞比丘誦經聲,循聲來到精舍,頂禮後,坐在一旁聆聽……
大魚將商人的船翻覆,並吞了所有商人,唯獨貧人乘著竹筏,隨風上岸,返回故地……
獅子獸王知道母鹿不會離開鹿子,便伺機撲擊攫取,往往母子俱亡,原因正是母鹿愛戀鹿子,讓獅子得以乘虛而入。
因為布施的福德,往生後,生天成為天后。再投生人間時,不由胞胎,九十一劫,都出生在㮈花中,端正潔淨……
祇域將腸子解開,還歸原處,縫合皮肉,塗上好藥後,長者子即甦醒……
他聽說祇域是神醫,便下召書,命瓶沙王讓祇域來為他治病。祇域知道國王殺了無數的醫師,惶恐不安……
祇域用了十五日的時間,將五升的醍醐煎煮成清澈如水的湯藥,並與太后、王后一同捧藥至國王面前……
祇域見到請來的醫師,都能治癒比丘尼的病,便發願:「願我來世成為大醫王,能治癒一切眾生身體上的病。」
世尊遊化至摩竭陀國時,有外道六師在國內宣說邪教、誑惑民眾行之有年,國王的弟弟也是信徒之一,國王殷切希望弟弟能棄邪歸正……
外道六師已見佛的殊勝功德,為何不能如其他人一樣得度?世尊開示往昔因緣……
我得以出家,在世尊的教法中,修清淨梵行;又多有戒律,使我收攝,成為真修行人。現在我活得自在……
首伽樹,長得非常巨大,而且有惡龍守護,大家都不敢冒犯,如果有人摘取樹的枝葉,可能就會被惡龍殺害,所以從沒有人敢接近……
孝順的子女為母親設供修福,布施供養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塔寺,以此功德,不但菩薩之母得以脫離地獄苦報,其他無間地獄受罪之人,也都離苦得樂。
菩薩道心堅定、勇猛精進,梵行高遠,依照佛的教法不斷地努力,終於成就佛道,拔濟眾生。
太子布施的消息,輾轉相傳,大家都聚集到城裡來索取所需,不久,王宮的庫藏僅剩三分之一……
城內五百天女各持寶珠獻給太子。最前面的天女手持的,正如盲眼導師所說的紺紅色寶珠……
太子痛苦地高聲急喊:「波婆伽梨!這裡有賊啊!」喊了好幾聲都無人回應。這時,樹神告訴太子:「波婆伽梨就是您說的賊,他把您的眼睛給刺瞎……
閻浮提內一切眾生,無不感恩太子如此無限地布施,因此聽到太子的政令,都策勵在心,奉行十善,不犯諸惡,命終後都生天上。
貧人以信敬心,供養如來燋木的善根功德,在未來世中,經十三劫,不墮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道中……
辟支佛接受了金色王的供養後,即以神通飛空而去。金色王與諸大眾皆恭敬合掌……
老婦親眼看見尊者的種種神變,知道是聖人,心裡生起敬仰與慚愧,立即誠心懺悔……
於是,愚人便直接將稻穀和在灰泥之中,塗於牆上,期望牆壁既平整又潔白。沒想到,牆面反而高低不平……
這批良馬因多年來習於推磨,不管再如何鞭策,都只會原地旋轉打繞,怎樣也不肯再前進……
那位比丘燃燈的麻油膏,都是我供養的,祈願佛陀也為我授記……
婢女發現,原來倒影中相貌端正莊嚴的人並非自己,心中感到非常慚恥羞愧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