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者子燈指貧富之宿緣(一)
文/傳福  圖/傳樺


閱讀感言
 
姓名:

Email:

單位:

心得:

   
 
 
 

昔日的王舍城,四周圍繞著五座山。這座王城內,街巷整齊,庭園廣闊,臺閣樓觀莊嚴美麗,廳堂房舍華麗奇妙,高敞明亮;建築物四周圍著欄楯;有上好的園林水池,池水清澈潔淨,水溫冷熱適中,水渠通暢,池水經由水渠回流,注入池中,園林幽靜,樹木枝條茂盛,花果繁茂,樹冠遮蔽著日月,風吹入林,飄散出微妙香氣,香氣芬芳馥郁,飄香四處,遍滿王舍城。很多大智慧的修行人,都認為此地環境莊嚴殊特,心生喜樂,紛紛自遠方而來,雲集城中。

那時,王舍城的城主是阿闍世王,王以正道教化人民,德化四方,聞名遐邇,遠近之人都來歸順;以正法治國,國內修行善法者眾多,國富民豐,百姓生活安穩快樂。

當時城中有一長者,擁有巨富家業,家中庫藏充盈有餘,遺憾的是沒有子女。為此,長者禱告、祭祀神祇,祈求能有子嗣。不久,長者夫人便有了身孕,懷胎滿十月後,生下一名男嬰。這名男嬰由於過去深植福因,初生之日,有一手指能放大光明,光照十里。男嬰的父母心生歡喜,隨即召集親戚、族人及相師們,舉辦大會,要為兒子取名。因男嬰手指能放光,所以取名「燈指」。

參加集會的人見到男嬰的異相,都驚歎未曾見過。當時,在大會中,有一位名為婆修的婆羅門,誦習四圍陀典,博學多聞,無事不通曉。婆修婆羅門見此男嬰相貌奇特,含笑說道:「這個小兒,可能是那羅延天、或是釋提桓因、或是日天子、或是其他大德天投生的。」燈指的父母聽聞此語,倍加歡喜,於是設大型壇會,七日七夜,廣作布施修福。這件事展轉傳聞開來,全國皆知,都說長者得了一個有福的兒子。稱頌之聲,也傳到阿闍世王耳中。

聽到此消息,阿闍世王即下令將小兒帶來宮中。長者接獲旨令,隨即抱著小兒來到王宮門口,正好遇上阿闍世王舉辦宴會,宮中正進行各種伎樂表演,無人通報,所以無法進宮。此時,小兒手指放出的光徹照王宮,也照在阿闍世王身上,以及宮殿樓觀上,王宮頓時光耀大明,所有景物都呈現金色。那光照遍王宮每個地方,如同清澈的大水充滿整個宮殿。

見到這種情形,阿闍世王覺得奇怪,問道:「這光明從何而來,怎麼突然照耀我的王宮?莫非是世尊要教化眾生,來到王宮門口?或是大德諸天、釋提桓因、日天子等下降人間?」於是隨即派使者去宮門外察看。使者回來稟報:「大王先前所召喚的小兒,現在正在宮門外等候。此兒的手搭在乳母肩上,手指放光,遍照四周,所以王宮內有這樣的光相。」王立刻下令使者:「速將小兒帶入宮來見。」

見到小兒後,阿闍世王深感訝異,執起小兒的手審視,又觀察其貌相,仔細端詳後,說道:「外道六師宣稱無因果,實在是欺騙迷惑眾人。若是沒有因果,為什麼此兒生來便容貌出眾不凡、手指能放光?由此看來,外道師輩們實在是陷害誤導,使眾生墮入惡道。可以肯定,此小兒不是自在天的化生,也不是神祇化生,這些異相是天生自然而有,必定是因為宿世植福,才有這樣的善報。我現在才知道,佛所說的話真實不虛。佛開示這世間是種種業報形成的。眾生看見種種善惡業報,卻不知要修福,何其怪哉!」

阿闍世王接著說道:「現在還不能確定此光明是小兒的指光,還是因為太陽之光。要驗證,必須要等到半夜。」到了傍晚,將小兒放在大象上,行進在前,阿闍世王帶領群臣一起進入園中。這時,因為小兒的指光所照,幽暗的園林頓時大明,觀看園中的鳥獸、花果,與白天所見無異。看到這景象,阿闍世王說道:「佛所開示的義理,何其真實精妙!我從今日起,對於因果之理,生起大堅固信心,深深鄙視外道六師,他們實在是愚昧至極。我對佛倍加敬仰。」

這時,耆婆稟白阿闍世王:「佛曾開示,眾生因沒有看到業報,所以有慳貪;看到業報,慳貪的心便會永遠熄滅。今日看見燈指有這樣的福報,即使是貧困者,都應竭盡所有以修善業,何況是富有的人,怎能不修福!」說完後不久,天已微亮。燈指被帶回王宮。阿闍世王非常歡喜,大賜珍寶後,便讓燈指回家。

燈指漸漸長大,其父為燈指選了門當戶對的女子,聘娶為妻。長者不僅富有,且家中有禮教,家庭和睦,資產愈來愈多。

世間一切,皆是無常,有盛必有衰,有合必有離。後來,長者夫婦亡故,如日落西山,光輝隱沒;如旭日東升,月光不現;如火燒為灰燼,熾盛的火焰永遠熄滅;如強健貌好之人,被疾病損壞了身體;如少壯之人,被老所侵蝕;珍愛的生命,被死亡所奪。父母過世後,燈指維生的產業漸漸減損。

燈指從小生活富裕安逸,不熟悉家產的管理,又交上惡友,隨心縱意,沉迷於酒色,揮霍無度,家中庫藏積蓄無人打理,如同月亮,盈滿則虧,家產漸漸減損。

那時,這個國家每年年初都會舉辦大集會。當時,燈指穿戴奢華的服飾,帶領著裝扮富麗的伎樂隊,前去參加集會。與會眾人看見這樣的場面,對燈指無不敬重、稱讚。參與集會的人眾,酣暢共飲,歡欣自在地娛樂,鐘鼓競相響起,絃歌不絕於耳,大家在平地上歡欣歌舞、在原野中嬉戲,娛樂的聲音響徹山谷。

有一群盜賊知道燈指去參加集會,還沒返家,便趁這空檔,去到他家劫掠,所有財物全數搜括。燈指傍晚回到家中,看見家中被賊人劫奪一空,只剩下木石磚瓦等,當下悶絕倒地,待傍人用水潑灑才甦醒。燈指憂愁地啼哭著,心想:「父親過去廣作事業,治理家業,辛苦劬勞,才積聚了倉庫中的這些財寶。父親生養我,把家產交付給我,為什麼我不能接續父業?我一直以來游手好閒、懶惰,又喜歡欺陵人。父親留下的財產,在一天內就喪失了,倉庫空無所有、畜產也都散去。環顧這房舍,只剩我一人。我身上穿戴的瓔珞華服,乘的車馬,還可拿去換取食物以救急,但是,一旦這些都用完,我該怎麼辦?」(待續)

典故摘自:《燈指因緣經》

 

省思

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後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因前世植福,燈指不僅生來具有異相,且生活富裕安逸,但因不懂得惜福與繼續培福,復遭遇賊難,富貴榮華轉眼成空。當面對無常來敲門,或許多數人如燈指一樣,徬徨不知所措。佛經云:「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,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……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」世間一切,皆是無常,盛衰有時,合會有離,唯有真心不滅,若能諦觀無常契真常,契悟不生不滅的這念心,才是真正尋得安身立命之所。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