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事太子入海緣(一)
文/傳道   圖/傳膏


 
姓名:

Email:

單位:

心得:

   
 
 
 

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,諸大比丘常圍繞在旁,聆聽說法。阿難見提婆達多對佛常懷嫉妒,驅使醉象或推山石想加害佛。但是佛很慈悲,心存憐愍,對待提婆達多和自己的兒子羅睺羅是如此地平等無二,沒有分別。阿難看到這情形,心中不平,從座而起,偏袒右肩、長跪合掌,說出心中的想法。佛告訴阿難:「其實提婆達多不但現在對我有惡意,在過去世亦曾加害過我,然而我對他仍心懷慈悲。」阿難說:「想不到提婆達多在過去生中也曾加害佛,希望佛為我們開示這段因緣。」

佛說:「過去無量阿僧祇劫前,有位國王名叫勒那跋彌,領轄五百小國王,還有五百夫人及綵女,但沒有兒子。國王向諸天、日月、山海樹神等祈禱祭祀,經過十幾年,仍得不到兒子。國王很憂慮,心想:『我到目前還沒有兒子,一旦往生,王位無人繼承,天下必定大亂。因為五百小國王誰都不服誰,到時以武力爭奪王位,一定會導致國家滅亡、百姓喪命。』他越想越煩惱。有位天神知道了國王的心意,在夢中告訴他:『城外的樹林中,有兩位仙人,第一個仙人身有金色,具足福德智慧辯才,無人能及,你如果想得子,不妨請求他投生到國王家。』

國王醒來,無比歡喜,僅帶著幾位隨從,駕車到處尋找,果然找到金色仙人。國王向仙人哀求:『渴望大仙投生我家,紹繼國嗣,去除我的憂慮。』金色仙人看到國王如此懇切祈求,不忍拒絕就答應了。第二個仙人說:『我也當往生國王家。』國王歡喜地回宮。

不久,金色仙人命終,國王的大夫人蘇摩,立即懷孕。蘇摩肯定地說:『我懷的是個男孩。』國王及其他夫人聽到這消息,都無限喜悅。國王命令其他夫人及綵女,全力為蘇摩夫人提供一切所需,飲食及床褥等都要精緻柔軟,細心照顧她的起居,避免發生危險。等十月懷胎期滿,大夫人蘇摩果然生了男孩,端正絕倫,身紫金色,頭髮紺青,國王很高興,找來相師為太子占卜。相師仔細打量太子面相後,說:『這孩兒相貌殊勝,人間少有,聰明福德,無人能及。』國王聽了十分開心,請相師為太子命名。相師問國王:『大夫人在懷孕期間,有什麼改變嗎?』國王說:『大夫人原本嫉妒心重,樂於看到別人的過失,喜妄語、撥弄是非,別人做了好事,心裡就不高興。可是自從懷了太子後,性情大變,為人慈仁,崇敬智者,憐憫愚人,喜歡布施行善,平等護念他人。』相師說:『這正是孩子的心性,表現在母親身上。』於是取名迦良那伽梨,意即善事。

第二個仙人隨著命終,投胎於國王第二夫人弗巴的腹中,十月懷胎期滿,二夫人弗巴也生下了一個男孩,相貌平常。國王也請相師來為這孩兒看相。相師說:『太子和一般人一樣,福德智能普通。』國王也請相師取名。相師問:『二夫人在懷孕期間,有什麼特別的事嗎?』國王說:『二夫人原本心性善良,為人慈悲柔順,樂於宣揚他人的善事。但是懷孕之後,性情大變,喜歡看見別人的過錯,嫉妒賢能,看見別人行善就不歡喜。』相師說:『這也是孩子的心性,表現在母親身上。』於是替他取名波婆伽梨,意即惡事。

國王一心關愛迦良那伽梨,為他蓋了三時宮殿,冬天住溫殿,春秋兩季住中殿,夏天住涼殿,並安置伎樂以供娛樂。太子漸漸長大,聰明辯才特殊無比,學習世典、十八部經,背誦通暢,善解義理。太子想出宮遊觀,國王立即允許,並下令清潔道路。太子乘著裝飾華麗的大白象,千乘萬騎簇擁前後開道,街道兩旁擠滿了人,樓閣上也有許多人在觀看,都說:『太子長得像梵天,威儀相貌,人中少見。』

這時太子看到了一群乞丐,身體瘦弱,衣著破爛,左手拿著破碗,右手提著折斷的手杖,卑躬屈膝向人們乞討。太子問:『為什麼他們會這樣?』大臣回答:『他們有的沒有父母,窮困孤獨無人依靠;有的是生病,不能工作,沒有錢,為了生活,不得不如此。』慈愍的太子聽了心裡很難過。繼續前行,看到一些屠夫宰殺牲畜,並割肉稱斤賣。太子問:『為什麼你們要做這種事?』屠夫們回答:『我們也不願意啊!但這是祖父以來傳下的謀生行業,如果捨棄不做,就無法養活家人。』太子聽了長嘆離開。他們繼續前行,到了農田邊,看到農夫正開墾田地,有蟲從土裡跑出來,就被蛤蟆吃掉,旁邊出現蛇,吞食了蛤蟆,孔雀飛來,又啄食蛇。太子問農夫:『你們在做什麼?』農夫們回答:『我們在翻土,以利播種,然後才可以收穫稻穀,除了供家人食用外,還要上繳國王。』太子感嘆地說:『人們為了飲食,不但殺害眾生,而且勞身勞力,真是辛苦。』

又繼續往前走,看到許多獵人,張開弓箭射鳥,又看到地上安置網罟,網中有許多鳥獸困在其中,驚慌哀叫,無法脫離。太子問:『你們在做什麼?』獵師們回答:『我們捕捉飛禽走獸,供自己所需。』太子聽後深深嘆息離開。到了河邊,看見一群漁夫正在撒網捕魚,地上有許多魚,有的跳動掙扎,有許多已經死了。太子問他們捕魚的原因,漁夫們回答:『我們依靠捕魚,維持生活。』太子愍哀眾生,心想:『為了生存,他們必須殺害眾生,罪業日積月累,將來會有怎樣的果報呢?』太子憂心地回到王宮,向國王說:『希望滿足我一個心願。』國王說:『隨你所欲,我一定答應。』太子告訴國王:『我出宮遊觀,看見許多人為取得衣食,殺害眾生,日日造作增長罪業,覺得他們實在可憐,想要濟助這些人。希望國王聽許我,將王宮內擁有的物品,拿出來布施,讓人民無所匱乏。』國王對太子萬分寵愛,立刻答應太子的要求。

於是太子立刻宣布,告訴人民:『迦良那伽梨太子將布施窮困匱乏者,如果需要金銀、寶物、衣服、飲食乃至其他物品,都可以來拿取。』太子隨即打開王宮的倉庫,將寶物放在城門口及市場,任人隨意索取。各國沙門、婆羅門、貧窮孤老、殘障疾病者,攜老扶幼,次第而來,需衣給衣,需食物給食物,金銀寶物任意給與。太子布施的消息,輾轉相傳,大家都聚集到城裡來索取所需,不久,王宮的庫藏僅剩三分之一。

典藏大臣於是向國王報告:『大王統領五百小國,與各國之間常有往來,必須用寶物送禮。太子的布施,已經用掉了三分之二的庫藏寶物。大王要三思,免得將來後悔。』國王告訴典藏臣:『太子性好布施,心意堅定,不易轉變,若禁止阻擋,會令他憂惱,還是滿足他的意願吧!』太子持續布施,王宮所剩寶物又用了三分之二。大臣再度勸諫國王:『王宮庫存所剩的寶物,經太子日日布施,所剩無幾,應當留著供使臣往來答禮之用,願大王深思,免得以後咎悔。』國王思惟後說:『我深深疼愛太子,不忍心拂逆他,如果他來索取寶物,你就迴避不見;如果他急迫地索討,就再給他。如此偶爾給,偶爾不給,應該可以延長一陣子。』典藏大臣得到國王的指示後,太子再來索取寶藏時,就藉故離開,躲往別處,太子有時可以得到,有時得不到,不能次次稱心如願。(待續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典故摘自:《賢愚經.卷九.善事太子入海品三十七》

 

省思

性慈仁善的迦良那伽梨,出城遊觀時,雖貴為太子,卻不傲視庶民;雖受用富裕,卻不嫌棄貧賤。在太子眼中,見到的不是貧富的差別、尊卑的對立,而是芸芸眾生在現實生活逼迫下所受的苦,是以慈悲地布施,希望拔除眾生的苦,給與快樂。日常生活當中,若能本著慈悲、柔軟的心,同理他人,廣行布施,不論是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都能利益他人,而自己除了捨除慳貪,更能開拓心量,綻放祥和與光明。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