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時,佛與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遊化。當時比丘們聚在一起談論,各發言說道:「賢者舍利弗、賢者阿那律、賢者阿難、輸輪乃至其他的五百位弟子,都是本著修道之心,出家成為佛弟子,對於一切都無所貪戀愛慕,亦不嚮往世間的榮華富貴。
當時,舍利弗尊者認為自己的長處,智慧最為第一,能替眾人解惑釋疑,和解紛爭,分析道理,事理無不通曉,就像是黑暗中有火把,能照亮黑暗;阿那律尊者認為自己的長處是工巧,為人製作器物,手藝精湛且兼具巧思,能令人歡喜,工藝巧技第一;阿難尊者認為自己的長處是具有妙色像,因相貌端正,見者欣喜,眾人愛敬;輸輪尊者精進修道,未曾懈怠,認為自己的長處是精進,世間無人能比,有精進力,所作所為多能成辦。
並說到如來世尊,出生於釋種之家,捨棄國家及王位的富貴,出家修行成就佛道;相貌端正,無與倫比,色像第一,如眾星拱月,光明勝過太陽;身長丈六,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;有八部梵音,如同萬億音聲,所說之法,天龍鬼神及眾生等皆能開解。佛的兄弟們,伯叔之子,雖然都稱揚自己擁有才能,但也都皈依佛,成為佛弟子。佛的功德無可限量,是經無數百千億劫累積而來,成就佛道後,為一切眾生明示修道之路。」
比丘們於是一起前往謁見佛,請問道:「我們聚在一起談論,各自說自己所擁有的長處,以及這些長處的特點,想請問佛,究竟何者才是第一?當中的本末因緣是如何?」
佛告訴比丘們說:「舍利弗等人,不但今世常稱說自己所擁有的長處是第一,無人能比,前世也是如此,但他們生生世世都皈依我,佛才是真正尊貴至極。為什麼?
過去久遠以前,有一個國王名叫大船,此王疆域廣袤,幕僚部屬具足,國土豐饒,百姓眾多。國王有五個兒子:第一位名為智慧,第二位名為工巧,第三位名為端正,第四位名為精進,第五位名為福德。這五位王子,都各自讚歎自己的專長。
第一位王子自歎己之智慧為天下第一,說道:『智慧是最重要的。我有智慧能解決各種問題,分辨難解的義理,和解人與人之間的積怨;我善用權巧方便,讓每個人都各得其所,皆大歡喜,受到眾人的稱讚。』
第二位王子自歎自己具有工巧技藝,說道:『我有工巧技術,能製成很多器物;能做成如真人般的木魁儡,舉止動作屈伸自由,見者無不歡喜,皆共來遣喚它。這都是因為有高明的工巧技術。』
第三位王子自歎相貌端正,說道:『相貌端正是最重要的。我有妙色相,顏貌端正無人比,遠近聞者都恭敬我,殷勤待我,家人也奉我如天人,如日出浮雲。』
第四位王子稱歎自己精進無人能比,說道:『精進是最重要的。我因精進力,能渡大海及各種險難,獲得無量珍寶財富。因勇猛精進具有多種能力,所以無所障礙,家業皆能成辦,親里之人都愛敬、歡喜、擁戴我。』
第五位王子讚歎自己的福德最大,說道:『福德是最重要的。我因福德力,所在之處一切皆自然得,富樂無極。我生生世世都種福田,所種之福田能讓我成為天帝釋、梵天、轉輪王,乃至得成就佛道。』
「五位王子各自稱說自己的長處,都說自己所專長的是天下第一重要,各自堅持自己的立場,無人能判定究竟誰才是第一,於是他們相互轉告:『我們應當如大丈夫般有所作為,各自出遠門去到別的國家,試試自己的功德力如何,唯有如此才能分辨出殊異功德中,什麼才是第一。』」
於是他們分別去到五個國家……(待續)
典故摘自:《生經.佛說國王五人經第二十四》
省思
《生經》中云:「智慧及工巧,端正并精進,皆詣福德門,侍立為臣僕。」尊者們所論說的第一:智慧、工巧、端正、精進,都是成就世間善法的方便,而尊者們雖擁有這些長處,但都皈依佛,成為佛弟子。佛之功德,不可稱限,從無數百千億劫,積累功德,自致得佛,並為一切眾生明示修道之路。為佛弟子當隨佛學,學習佛的言教、身教,廣積福德資糧,落實修行,達到究竟圓滿,成就佛道。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