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各 期 連 結
阿闍世王在其國境內的江上建造新橋,讓佛與眾多聖弟子能過橋渡江;維耶離國也造了一座橋想讓佛過江;恆河裡的諸龍也相互編結成一道龍橋,請佛渡江。 佛陀思惟:「如果走阿闍世王所造的橋,恐怕維耶離國和其他龍王會心有不甘;如果走維耶離所造的橋,就換成阿闍世及諸龍王心懷怨恨;若走龍橋,其餘二王也會心裡有恨。」佛想:「今應當用分身讓三座橋都有佛從上走過。」當佛臨登橋上時,阿闍世王和他的部屬引領數以千億的眾生,以香花眾寶伎樂,供養佛陀及聖眾。國王和群臣,以及數千億人等,五體投地,依依不捨,含淚送佛。 佛展現神通,在二位國王和諸龍所造的三座橋上,都有佛陀及聖眾共同過橋渡江,天、龍、鬼神也上橋渡江。阿闍世王、維耶離王和恆河的諸位龍王,各自引領大眾渡江,並未見到佛其實在同一時間亦出現在其他兩座橋上。 佛才一過江,就看到八萬四千個餓鬼身上都冒著火,朝佛奔來,而一般大眾則只見到大火四處竄燒,非常恐懼害怕,彷彿見到大山著火一般,於是四處奔逃,有人想就近取水滅火,有人則害怕地遠遠躲開。 阿難知道大眾心裡的恐懼,便長跪合掌,向佛說道:「佛是天中天!天上天下最尊最貴,一切眾生看到此般烈火,無不覺得恐怖。願佛慈悲為一切眾生開示這到底是什麼火,以去除大眾心中的恐怖。」 佛告訴阿難:「眼前這些餓鬼,因過去生沒有遇到佛法,也沒有聽過佛法,連比丘都沒見過,更不知道世間上有所謂的罪過跟福報,所以才墮落成餓鬼。」餓鬼們見到佛便奔向佛,尋求依靠,五體投地長跪叉手跟佛說:「佛是天中天!最尊最貴,憐愍天上天下一切眾生,乃至蟲蟻、蠕動有形之類,是一切眾生的父母。我今墮餓鬼道,請佛慈悲就如同對一切眾生般地救度我。」 佛雖然知道餓鬼前世所種的因果,但為了使眾生明白因果的道理,便問餓鬼:「前世是種了什麼因,今世才變成餓鬼呢?」餓鬼回答:「前生雖然見到了佛,卻不知道有佛的存在;雖然遇見了佛法,卻未能了知佛法;雖然看見了比丘,卻不知道比丘是什麼意義。我不修福報,也叫他人不要修福報,跟他們說:『修福有什麼好處?不修福有什麼罪過?』見到別人努力修福,便用言語取笑對方;見到他人造了罪過,自己就欣喜萬分。」 佛接著問餓鬼:「你生為餓鬼至今,已經過了幾百年?」餓鬼回答:「我生在餓鬼道中,到現在已經有七萬年了。」佛繼續問餓鬼:「在這七萬年間,你都吃什麼食物?又是如何得到這些食物呢?」餓鬼回答:「我因為前世造了種種的惡行,若遇見一點水,水馬上就消失不見;如果看見江海,馬上便會被鬼神、龍王、羅剎等驅逐,並說:『你前世種下了惡業,今日憑什麼來靠近江海?』雖然值遇龍王普降甘霖,以為可得雨水洗滌身體,結果卻是土石熱沙,或是炭火墮落身上。」 佛問餓鬼:「在這七萬年間,你的食物從哪裡來呢?」餓鬼答:「只有在世間的父母親屬,稱呼我的名字,為我修福做善時,才能獲得一點點的食物;如果沒有為我修福,就沒有東西可吃。」此時,其餘餓鬼合掌恭敬的向佛請求:「我們飢渴已久,佛為天中天,慈愍一切眾生,希望今天能賜給我們這些餓鬼些許的飲食。」 佛即告訴阿難:「用缽取水,將水布施給餓鬼。」阿難遵佛所教,便用缽取水施與餓鬼。餓鬼向佛說:「今天只有一缽水,連一個人都不能飽足,何況有八萬四千個餓鬼!」佛向所有的餓鬼說:「這一缽水是要你們捧著,誠心誠意地布施供養佛及眾僧。」於是八萬四千餓鬼皆捧著這缽水,長跪合掌說道:「因為我等前世不布施,所以今生變成了餓鬼。如今什麼都沒有,僅能持此一缽水,誠心布施供養佛及眾僧,讓我等餓鬼,因此功德能脫離三塗惡道苦,來世能遇到像佛一樣的老師。」 餓鬼將缽水奉上給阿難,阿難取水給佛嘗一口,接著又給一千兩百五十位弟子各嘗一口。佛便向所有的餓鬼說:「現在可以入大江飲水、洗滌沐浴。」這時江海中的龍王、鬼神卻攔阻餓鬼不能洗浴、飲水。 佛跟海龍王及眾鬼神說:「江水這麼多,為什麼要這麼愛惜?」諸龍、鬼神回答:「不是要特別愛惜江水,是因為餓鬼不乾淨。」佛向海龍王及眾鬼神說:「你們無數劫以來,都是做龍王、當鬼神,因為愛惜江水,未來世還是會為龍、為神,但如果慳貪不捨,未來就會淪落到餓鬼道。」諸龍王、鬼神聽到佛這樣說,都趕緊回到海裡,讓餓鬼能盡興地飲水、洗浴,身心得到飽滿。 餓鬼回到陸地後,繞佛三匝恭敬禮拜合掌問佛:「佛是天中天!知道過去現在未來,請問我們何時能脫離餓鬼之身?」 佛說:「因布施供養一缽水的緣故,後世當彌勒佛出世、人壽八萬四千歲時,現在的餓鬼都能得人身,出家修行,皆得阿羅漢道。」其他與會大眾,聞佛說此布施的殊勝功德,皆發起無上道心。一切餓鬼也歡喜繞佛,作禮而去。(待續) 典故摘自:《佛說除恐災患經》 省思 經云:「施三寶福田,名最勝施者,所在常安樂,後當證涅槃。」餓鬼們因過去不知三寶,不明白因果的道理,見人修福嘲笑譏諷,見人造惡卻心生歡喜,因此長時受苦;幸而值遇佛陀以無量的慈悲及智慧,善巧教化,供養佛陀及眾僧一缽水,而能出離苦果,種解脫生死之因。我們應當學習佛陀不捨一眾生的慈心悲願,接引有緣的眾生親近三寶,離苦得樂;並把握因緣,以虔誠恭敬之心供養三寶,種出世因,修福、植福,開創人生光明的未來。 單元首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