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天,以波斯匿王为首的七国国王和大臣们一起讨论佛法,大众论议着五欲之中,何为第一?有人说:「色为第一。」但也有人对于声、香、味、触有不同的认定,于是有人建议:「我们不如去请示佛陀。」
波斯匿王禀告佛陀:「世尊!我决定要止息这样的恶事再度发生,不要再看到这些人为了贪利而犯下过错。」佛陀告诉波斯匿王:「你能这样子想很好,这些有权势的皇族、婆罗门及长者们,因贪利而犯下欺诈妄语的恶行,将受苦无量。」
佛陀教诫比丘:「不要羡慕提婆达多所得的利养,因为别受利养自坏善法,不管现世或来世皆是如此,譬如芭蕉、竹、芦苇等,生果即死,亦如駏驉,怀孕时离死期也不远,提婆达多受其利养,今世受恶报,来世亦将受恶报。因此,比丘慎勿贪着利养。」
佛陀问宾耆迦:「如果是有吉星的好日子,你会宴请你的宗亲眷属吗?」宾耆迦表示:「当然。」佛陀又问:「如果这些宗亲不接受你的食物,你会怎么办?」宾耆迦回答:「既然不接受这些食物,这些食物自然归我。」
有一次,阿难背上生了一个痈疮,佛陀让当时有名的神医耆婆为他医治。因需开刀治疗,耆婆担心阿难承受不了疼痛,迟迟不敢下手。佛陀知道了他心中的忧虑,便慈悲地说:「请尽管放心医治吧!我将为阿难说法,使他转移心思。」
一天,佛陀领着弟子们入罗阅城中乞食托钵,正巧恶比丘提婆达多也到罗阅城中乞食。就在佛陀将进入某个巷子的时候,从远远的地方看到提婆达多也将进入同个巷子,佛陀便自然地转身,准备绕道而去。
有一户豪门望族的长者,突发异想:「寺院中有许多年轻的出家人,不知道他们对男女情爱是否还有染着心?要得到答案,就得用巧计来测试测试。」于是这位长者便前往寺庙,礼请所有年轻比丘至家中接受供养。
有一罗汉走在路上,遇到一位面容忧戚、名叫光目的女人,她虔诚地供养罗汉饮食,罗汉问她:「妳有什么心事吗?说出来或许我可以帮助妳。」光目说:「亡母因生前不信因果又造恶业,我担心她会堕入恶道之中。」
世尊为婆罗门授记作佛一事很快地在国内传开,许多豪贵大臣、长者、居士都起了这样的念头:「为什么小小一块白,有这么大的福报?」于是大家开始积极地以各种上好衣料为佛作三衣,争相送至精舍供养世尊。
过去有六位外道论师,贪着世间的名闻利养,并竞相号称自己是最尊最贵的。有一次,听闻到佛陀的神通威德远远超过一般人,六师便派遣一名侍者前去观察如来的容颜、神色、目光、胆识,是否如人所说?
佛陀看着吉星,缓缓说道:「你女儿的美貌是得自于你,而我相好庄严是因诸佛菩萨的慈悲教导而成,这其中的道理并不相同。你认为你女儿相貌端正,但在我看来,就像一只美丽的瓶子中装着屎尿,有何特别之处?」
国王顺利地将十善推行到全国,人民受到善法的教化,对于自己的身、口、意都非常谨慎,也非常尊敬国王。国王终其一生都以弘扬十善为使命,许多瑞相也因其崇高德行而纷纷出现,金轮、七宝无一不具。
目连尊者问饿鬼:「你们过去生究竟做了什么事,如今遭受这样的苦报?」饿鬼们回答:「我们过去生为富有的长者子,但因骄慢自大、不信三宝,所以见出家众到城里来乞食,不仅自己不肯布施,还阻止他人修福。」
佛陀在世间教化众生时,有一位优婆夷总是尽己所能,日日虔诚供养佛陀,无有懈怠。佛陀问她:「你如此虔诚地供养,是否有什么愿望呢?」优婆夷回答:「我希望布施供养的福报,让我能得四个儿子。」
水鬼捉住船舷,愤恨地说:「船上没有这位沙门,才放你们的船过河。」遇此景象,船夫等人皆十分惊慌害怕。水鬼告诉众人:「过去我家供养这位沙门,数年以来,从未告诫我杀生之过,令我今日受此苦报,心中着实怨恨。」
五名夜叉来到慈力王面前,说道:「大王啊!我们这些鬼卒,都是仰赖人血才得以活命,但因大王您教导人民修习十善,使我们失去饮血的来源,现在实在又饿又渴,已经快活不下去了,请您大发慈悲,救救我们吧!」
佛陀告诉弟子:「梵摩国王即是我的前身,而那些大臣就是在座的比丘。由于当时以诸妙音乐及百味肴供养正觉佛,所以后来无量世中,皆生于人天之中,常受快乐,乃至这一世出家成就佛道,亦受妙乐供养。」
满贤听闻亲友赞佛功德,深生信心与恭敬,于是走上高楼,手执香花,长跪合掌,遥请世尊前来接受供养,并心想:「希望如来以您功德,令我所烧之香气芬馥,遍于王舍城内;所散之香花,于佛顶之上变成华盖。」
阿难对老者说:「佛陀就在去此不远的只洹精舍,因缘殊胜难得,你应当前去拜见。」老者解释:「不是我不肯去,只是佛陀所授的五戒当中,有一条为不饮酒戒,要我不喝酒就如同不让婴儿喝奶一般,会要了我的命!
过去,有父子二人一起居住。儿子入山砍柴时,看见泉水中有闪闪发亮的黄金,即回家要求父亲分家,以方便入山采金。儿子向父亲说:「所有财物都归你,你只要给我一辆牛车、两斛米、一把斧头及荻草一枚,其他东西我都不要。」
贫人闻法后,回到买主家中,日日割下三两肉为他医病。由于对佛有着不可撼动的信心,心中专注忆持用心记下的偈语,足足一个月当中,贫人丝毫不觉痛苦难忍。直至买主痊愈,贫人身上的疮痍竟也神奇地平复,完好如初。
世尊得知原因后,告诉波斯匿王:「世间万物一切无常,无有久居而不灭者,亦如生命随着时间一天天地消逝,好似河流昼夜川流不息。国王是一位孝顺的君王,应当多为您的母亲修斋、培福、供养三宝,才是真正利益您的母亲。」
树林中有一饿鬼正被鸱枭等恶鸟相继啄食,痛苦万分。阿难尊者心生不忍,于是驱除众鸟,让饿鬼暂得喘息。阿难尊者问:「你过去生到底是造了什么恶业,现在要受此苦报?」饿鬼说:「如来的智慧如日朗照,能彻见一切众生业果因缘,您当可前去请示。」
老比丘说:「你三次发起利益众生的菩萨心,功德广大不可思议,胜过三千世界成阿罗汉者,所以理当由我来背行李,走在你的后方。但是你也退失菩萨心三次,所以当你退失菩萨心时,当然是沙弥为师父背行李。」
朝中大臣见王子愿心坚固,已经断食六日,都非常担心,于是他们一起向须提王建议:「王子已六日未食,若继续如此,命恐不保。请国王答应王子的请求吧,至少未来您还能与王子相见啊!」须提王听了大臣们的建议后,终于答应了护国王子出家的请求。
世尊告诉阿阇世王:「屠夫生为天人,是因为过去福德果熟,所以得生天上;屠羊所造的杀业,恶果未熟,所以尚未受报。等到这一生结束之后,果报享尽,是要堕入地狱,受杀生之罪;地狱罪苦受尽以后,还要转生为羊,一一偿还所欠的宿债啊。」
释迦牟尼菩萨循着不可思议的光芒来到洞口,一见异象心大欢喜,叹未曾有,不觉双手合十,一脚独立,叉手向佛目不暂舍,虔诚吟咏着:「天上天下无如佛,十方世界亦无比;世间所有我尽见,一切无有如佛者。」
修道人听了他们的心声,慈悲地说:「修行求道之人,必须以持戒为根本,摄心用功为行持,鄙弃外形而追求真道,饮食只要足够支持身体所需,不必多求;应当收摄身心,修习止观,息灭妄想,才能得道证果。」
其人听闻佛陀说此偈语,当场心开意解、欢喜无比,于是至诚顶礼并请求佛陀:「往昔陈积罪垢所蔽,如是无知造罪九年,今日幸蒙世尊慈悲教化,方得于尘劳烦恼中解脱。唯愿世尊慈悲,应允我随您出家修行。」
采花人带着采摘好的花朵赶回会场,没想到在途中遇见了佛陀。清净庄严的佛陀不仅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身上亦散发千百日般的万丈光明,令采花人心生欢喜。于是采花人至诚地顶礼佛陀,并以刚刚所采集的花朵散花供养。
妇人的丈夫发现她头上的宝珠不见了,问道:「你头上的宝珠怎么不见了,你送给谁呢?」妇人答言:「今日有长者阿沙罗在城中劝募人民布施,以筹办无遮大法会,供佛及僧,此是殊胜难得的因缘,怎可错过?」
世尊见到青莲华已调伏心中的我慢,于是恢复她本来的模样。当时在场大众见到青莲花时而年老枯槁、时而年轻貌美,皆体悟无常之理而心开意解、心生厌离;青莲华及其父母也善根现前,恳请佛陀为他们剃度出家,早求解脱。
国王感受到佛陀的功德庄严,有如甘露法雨普润众生,便造了八万四千宝瓶来盛装佛所洗浴过的水,并且赐予阎浮提中的八万四千城,令其建塔供养。由于法护国王发起无上菩提心,栴檀香佛即为其授记:「法护国王于未来世当得成佛,号释迦牟尼,度化无量众生。」
上座回答:「这个女孩过去是宫里的婢女,虽然贫穷卑贱,仍希望能供僧修福。一天,她在扫地时拾获一枚铜钱,便将此钱供养僧众,因为虔心供僧的功德,命终后投生于王室,为国王女,手中恒握一枚金钱,取之无尽。」
释提桓因问梵豫王:「你这般难舍能舍,是为了求得释梵天、转轮王的果报,还是世俗的荣华享乐呢?」梵豫王回答:「我并不是为了来世能得释梵天、转轮王的果报而布施,而是希望能证得正觉,救拔处于饥渴寒热中的众生。」
这名年少比丘自恃好声,便嘲笑老比丘的声音犹如狗吠。老比丘心知年少比丘种下恶果,便慈悲地对年少比丘说:「我已得证阿罗汉果,功德悉备。」年少比丘自知罪行,心惊毛竖,惶怖自责,便赶紧向老比丘忏悔自己的罪过。
普安王告诉他们:「你们所说的,其实都是苦恼、忧畏的根源呀!享乐的当下虽然很快乐,却种下了贪、瞋、痴的种子,将来因缘成熟必定会面临苦果。不如淡泊修道,无求无欲,守住这一念真心,如此得道才是真正的快乐。」
三个月应供圆满,妙音如来于其脐中生出七宝莲花,每一朵莲花上各有一尊化佛结跏趺坐,放大光明。当时,宝殿王见到妙音佛如此神通变化,当下发起无上菩提心,妙音佛也为宝殿王授记:「国王日后必当成佛,号『释迦牟尼』。」
佛陀为大众开示种种妙法,个个法喜充满,踊跃无比;观顶王更发无上菩提心,愿生生世世护持佛法,弘扬佛法,令一切众生都能出离苦轮。梵行佛即为观顶王授记:「你于今日发此广大愿心,未来世必当成佛,号『释迦牟尼』。」
宫中有一婇女,名「功德意」,在七月十五日僧众解夏的这一天,见到昔日国王所造的塔寺已结网蒙尘,心想:「此塔乃是频婆娑罗王所造,如今却?秽不堪,无人打扫。」于是决定即使身受刑罚,也要将佛塔洒扫干净。
农人后悔地表示:「之前在田里耕种时,正巧佛陀与阿难尊者到田边经行,因为听到他们说有毒蛇,便走过去探探究竟,才发现这些价值连城的黄金。被贪心蒙蔽的我,于是将它据为己有,如今为此入狱,我终于明白黄金真是害人不浅的毒蛇!」
在旁的比丘们见此殊胜的法筵,不禁上前请示:「此众等以何奇特因缘,能于佛垂般涅槃危急时刻,蒙佛济度,且能速证果位?」佛陀回答:「凡事有果必有因,随缘现起,我早于过去世为度化众生,宁舍身命,令他们种下今日得度的因缘。」
由于佛陀说法圆融,辩才无碍,使得国王法喜充满,准备了许多美味佳肴供养佛陀及众比丘;并且在佛前发广大誓愿,希望以此供养功德,回向于未来世,令一切众生都能安隐,有所依归,进而解脱,趣入涅槃。
转轮圣王寿命有八万四千岁,能够飞行于虚空之中,周游各地,自由自在,无人能抵。其拥有宫殿、浴池、行宫、花园及群臣、夫人、宫女、象、马……等各八万四千。还有千位儿子,个个勇猛精锐,一人可抵千人。
从前,在印度的摩突罗国,有一位相当聪慧但不信佛法的婆罗门智者。一天,与智者结怨的几位婆罗门为了算计他,明知智者不喜亲近僧众,特意悄悄来到僧团,假借智者之名,邀请比丘至智者家中应供。
园丁将刚才的奇遇向国王报告。国王听完之后,良久不发一语,心想:「怎么办才好?现今离迦叶佛时代已远,《八关斋文》早已沦为历史传说,偏偏龙王以国家性命要胁,倘若不顺他意,势必兴风作浪,祸国殃民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