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普雨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永
《禪七開示3》中老和尚開示:「我們因體悟苦、空、無常而發心修行,這就是悟。」「悟只是一個開始,悟後起修才是真修。」
以前看到新聞報導意外事故時,嘴邊總是掛著一句「阿彌陀佛,無常啦」!然而自己對於「無常」這件事,卻很快就淡忘了。學佛之後,聽聞世間一切都是無常,雖然很能認同,但也未曾深入思惟其中的道理,不能體會無常就在身邊,仍然認為這是別人的事。後來,當我躺在加護病房時,醫生已發出病危通知,當下知道自己病況嚴重,生命隨時消殞。在無預警的情況下面臨無常的挑戰,此時才驚覺一切都措手不及!躺在病床上的我,心中很後悔錯失許多修福、消業的因緣,也很懺悔雖然聽聞佛法,卻從未真正地精進努力。我不甘心被命運打倒,於是在意識還清醒時,不斷地懺悔、發願,然而在業力襲捲之下,我很快就陷入昏迷,生命如草上露珠般岌岌可危,隨時都會消逝。
令我印象深刻的是,在昏迷之中彷彿有人在前方引領,並提供兩條路讓自己選擇;這兩條路上立著不同的旗幟,一個寫著「福祿壽」,另一個寫著「菩提路」。當下心想自己是佛弟子,雖然不能完全明白「菩提」的意義,但知道這正是修行學佛依止之處,於是勇敢地踏上菩提路!這個夢境在自己脫離險境、清醒過來的那一刻,依舊印象鮮明。由於此段經歷,更加告誡自己要及時把握修行因緣,好好地踏上這條究竟光明的菩提大道!
「菩提」就是人人本具的清淨心,修行要先發菩提心,方能成就佛道。過去因為受我執影響,以自我為中心、處處只為自己著想,因而生出無量無邊的煩惱,不僅自己受苦,也苦了周遭的人,現在練習以懺悔、發願的方式用功。六祖大師云:「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,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。但自卻非心,打除煩惱破。」我藉由聽聞佛法如理思惟,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:每日以念佛、誦經、修觀行等定課安定身心,覺察到煩惱心生起時,便慚愧懺悔、反省檢討;如果起了很大的煩惱、工夫用不上,就不斷地發願、再發願。我發現只要能放下執著,煩惱就變少了;能夠轉念,心就變清淨了,因此體會到佛法的無窮妙用。不起煩惱的當下,即是菩提心。
開山祖師曾開示:「這念心就是我們的法身慧命,諸佛所傳的也是這念心。在這念心上用功,法身慧命就會不生不死,成為無量壽、無量光。無量壽、無量光在哪裡?就在我們的心中,並不是在外面。」在歷經生死大事的波折之後,更能深刻地體會境隨心轉的道理,以及慚愧懺悔和發願的重要性;也知道要隨時照顧好自己的心念,斷惡修善,並且把握機會隨緣消舊業。懷著知足感恩的心,提醒自己絕不能再蹉跎光陰、浪費生命!當家庭中發生爭執時,勉勵自己以同理心、慈悲心來忍讓,久而久之就成為家人傾訴和諮詢的對象。修行學佛,使自己益加懂得處事圓融的重要性,也使家庭關係變得更和諧。
原來,在每個對境的當下,只要能夠清楚明白、作主,菩提大道即是近在咫尺,而非遙不可及。雖然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,但我堅信只要不離開這條心性之路,必定能在不斷地懺悔、發願、落實之中突破萬難,最終徹見自性心光,轉煩惱成菩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