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普彰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樂
生活是一個大試煉場,也是一場「正念的戰役」,遇到的種種人、事,無時無刻不在考驗著我們的心念。心中是充滿貪瞋癡慢疑的煩惱,被是非恩怨、愛恨情仇所影響,爭強好勝,因此七上八下、擾攘不安;還是懷著慈悲喜捨的心念,甚至平靜如水,不起波瀾、一念不生?唯有調對了「心的頻道」,才能夠全身而退,自在步紅塵。在禪七當中主七和尚曾經開示:唯一可以解決古今中外,一切眾生在生活、生存、生命中遇到的難題和困境的,就是佛法的心性之理。禪七的目的就是要練習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,才能朝著「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」的目標前進,最終找到自己安身立命之處。
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禪七開示,是第一次在中台參加大眾禪七時開山祖師的開示,當中提到:在禪堂中打禪七,就像是學生參加考試。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了公式之後,還要到實驗室中做實驗來驗證,才能確認公式是否能用得上?平時聽聞佛法,確立觀念與知見,也要能夠落實,才算是「解行並重」。這些開示深深烙印在自己的腦海裡。生活中有各種考驗,無論遇到什麼樣的人、經歷了什麼事,都是藉境練心的機會,順逆皆方便。所以應當觸物起照,時時刻刻觀照自己的心念,將曾經聽過、讀過的開示重慮緣真,檢視自己是否依教奉行,依照佛法來反省、檢討、改正。難行要行、難忍要忍,踏實地一步步前行,一次次地磨鍊、提升自己的工夫;只有放下妄執,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。
所謂「佛法無人説,雖慧莫能了」,《六祖壇經》也說:「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,只緣心迷,不能自悟,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。」經文明確地告訴我們,修行學佛需要大善知識的引導。佛法浩瀚如大海,老和尚的《禪七開示3》將佛法的精要再濃縮,對弟子來說句句都是智慧。
在過去十多年當中,只聽聞了數次開山祖師在禪七當中的開示,幸運的是現在有了《禪七開示3》,可以在閱讀時思惟開示內容,再對照過去禪七中的體驗,幫助自己更能了解佛法的「心地法門」。汲取開山祖師在書中開示的佛法智慧,就能夠幫助自己在修行上有所提升。勉勵自己在禪堂外也要繼續用功,更深入、究竟地認識佛的知見,並且落實在自己的身、口、意當中,才能不愧於祖師大德們的教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