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而不著,淨心本具

文/普新精舍研經禪修班學員 傳世

求學時,喜歡望向窗外欣賞天空的雲朵,感到心情平靜而放鬆。學佛後,偶然抬頭看著天空的浮雲,想起佛陀問波斯匿王:「從出生到現在,總共看過幾次恆河?」王回答:「第一次是在三歲時,之後還看過很多次。」佛又問:「請問大王,你從三歲時到現在六十二歲,身體老了、皮膚皺了,但是能看恆河水這念能知能覺的心有變老、變皺嗎?」我也問著自己:過去和現在看雲的心有不同嗎?

  老和尚在《禪七開示3》中告訴學人如何在心上用功,這念心當下即是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處處作主。自己對於「人生煩惱來自何處」的困惑,在一遍遍仔細地閱讀、思考後,心中豁然開朗。原來多數時候,自己並沒有把這念心照顧好,一念不覺,放任它起妄想、生煩惱。再細究煩惱來源,是由於「根塵相對,識生其中」;如果對六塵起了分別,致使「我執」、「我所」無所不在,煩惱就隨之而生。了解這些道理後,更提醒自己要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中。面對不如意之事,要靜下心來覺察自己在當中所起的分別心,以去除我執、我所的角度來思惟,練習不要一看到事物,就分別是喜歡或討厭、擁有或失去;而是提醒自己「知而不著」,保持這念清淨心。老和尚提醒大眾,這念心本自具足,若能保持智慧心存在、寂然不動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便能轉化所有的煩惱。

  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事物,要能時時保持熱情,以正向積極的心態面對,並且維持家庭圓滿、工作順遂、人際關係良好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如果沒有足夠的定力與智慧,心情就會浮浮沉沉,煩惱糾結不斷,日子拖著一天過一天,就像失去動力的船隻,迷航在大海中。恭讀《禪七開示3》,一次次地薰修並體會了其中的心性之理後,猶如掌握了航海圖,找到前進的方向,充滿希望地在大海中乘風破浪而行。

  再次抬起頭,看著藍天白雲,能看、能知的那念心,不生不滅,始終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