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而不着,净心本具

文/普新精舍研经禅修班学员 传世

求学时,喜欢望向窗外欣赏天空的云朵,感到心情平静而放松。学佛后,偶然抬头看着天空的浮云,想起佛陀问波斯匿王:「从出生到现在,总共看过几次恒河?」王回答:「第一次是在三岁时,之后还看过很多次。」佛又问:「请问大王,你从三岁时到现在六十二岁,身体老了、皮肤皱了,但是能看恒河水这念能知能觉的心有变老、变皱吗?」我也问着自己:过去和现在看云的心有不同吗?

  老和尚在《禅七开示3》中告诉学人如何在心上用功,这念心当下即是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处处作主。自己对于「人生烦恼来自何处」的困惑,在一遍遍仔细地阅读、思考后,心中豁然开朗。原来多数时候,自己并没有把这念心照顾好,一念不觉,放任它起妄想、生烦恼。再细究烦恼来源,是由于「根尘相对,识生其中」;如果对六尘起了分别,致使「我执」、「我所」无所不在,烦恼就随之而生。了解这些道理后,更提醒自己要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。面对不如意之事,要静下心来觉察自己在当中所起的分别心,以去除我执、我所的角度来思惟,练习不要一看到事物,就分别是喜欢或讨厌、拥有或失去;而是提醒自己「知而不着」,保持这念清净心。老和尚提醒大众,这念心本自具足,若能保持智慧心存在、寂然不动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便能转化所有的烦恼。

 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事物,要能时时保持热情,以正向积极的心态面对,并且维持家庭圆满、工作顺遂、人际关系良好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如果没有足够的定力与智慧,心情就会浮浮沉沉,烦恼纠结不断,日子拖着一天过一天,就像失去动力的船只,迷航在大海中。恭读《禅七开示3》,一次次地熏修并体会了其中的心性之理后,犹如掌握了航海图,找到前进的方向,充满希望地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而行。

  再次抬起头,看着蓝天白云,能看、能知的那念心,不生不灭,始终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