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普因精舍大乘解行研经班学员 传越
恭读惟觉安公老和尚《禅七开示2》,不禁想起十多年前打禅七时的心境,每支香的最后十几分钟常是腿麻、酸痛,心不定,此时总引颈盼望老和尚能出现为大众开示。心住在老和尚的开示当中,忽然找到方向,心也慢慢安定下来,时间一剎那就过去。老和尚的开示就像黑夜的明灯、大海中的灯塔,指引着心安住的地方。如今读《禅七开示2》,就像回到打禅七时的情景,依止善知识的教导,此时心中的我不再是「见山不是山,见水不是水」,似乎慢慢找到「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」。
老和尚开示打坐修数息、修观息、修中道实相观,并且要「在禅堂里面静坐思惟,观心返照,漏尽自己的烦恼……检讨自己、看看自己哪个烦恼最重?就修专门对治的法门。如果喜欢发脾气,就修慈悲观、慈心三昧;无论是修四无量心、修七周缘慈,都是在化除自己瞋心的烦恼。」回首修行来时路,因个性急躁,与人相处稍不如意,瞋心即起,常被指导,自己也深深惭愧忏悔。虽知一念瞋心起,火烧功德林、百万障门开的道理,然而妄想执着根深蒂固,只能慢慢修正,并时时提醒自己,要提起觉性。现今,再读到禅七开示,彷佛老和尚开示的声音再度响起,让我再把修四无量心、七周缘慈的法要和方向,一遍又一遍地看过,用心思惟,才发觉自己的心量不大,没有慈悲心,愿力不够。老和尚说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要发大乘心,先发愿:「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;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」而且要知道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,都有佛性,彼此之间互相依存,互相帮助,所以要代众生受苦,要报众生恩,乃至「发了愿以后还要去实行、去行愿,才能圆满这个愿。」走笔至此,老和尚的法语犹如当头棒喝,敲醒梦中人,受益匪浅。在四无量心的愿力引领之下,修七周缘慈,让我更得心应手。
老和尚也开示修行要「念念从心起,念念不离心,念念归自心」,无论修习任何法门,每个念头都是从心当中提起,觉性始终存在,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念心清楚明白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念了以后,最后归于自心,法法平等,这就是真空妙有。
《禅七开示2》是老和尚提点学人修行的金玉良言,字字珠玑,是最珍贵的指导。每每读后让我重虑缘真,从文字当中深深体会老和尚的殷殷切切,苦口婆心,而怀念不已。发愿要受持老和尚常开示的「静中养成,动中磨炼」这句话,在面对修行路上的顺逆境,均能直下承担,依着这一念心,从觉性起修,发菩提心永不退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