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亮菩提心燈

文/普平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茹

初初學佛時,由於孩子尚在襁褓之中及家庭等種種因素,因緣始終不具足,無法回山參加禪七。因此,格外珍惜、把握每次的因緣參加精舍所舉辦的一日禪;而每回禪七結束後,聽著打七回來的師兄分享心得,自己往往欣羨不已,默默發願希望早日能夠具足因緣回山參加禪七。經由持續不間斷地禪修聽經聞法,並參與山上及精舍的法會活動、出坡作務,努力地修福修慧,總算具足福德資糧,終於如願地參加了自己期待已久的禪七。

  猶記得第一次參加禪七時,起初過於興奮,心無法安定下來,隨著每日依循主七和尚開示的法門用功,才讓紛亂的心逐漸平靜下來,雖未能如願地坐到一支「好香」,但對於心性之理卻有了更明確的了解,也為自己的修行找到了路頭。爾後的兩年,無論生活多麼忙碌,總是會排除萬難,報名回山參加禪七。

  去年年初,因爆發新冠肺炎疫情,山上及各精舍所有課程及法會活動全面暫停,禪七亦隨之暫停。所幸山上慈悲將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的禪七開示編輯成冊,藉由恭讀老和尚的《禪七開示2》,彷彿自己就置身於一九九七年九月的那場禪七當中,從書中字裡行間均能感受到老和尚無盡的悲心與願力。

  當讀到書中老和尚開示《金剛經》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「譬如:看到前面有一個茶杯,心當中就想到茶杯,想到茶杯的這個心就是生出來的。因為看到茶杯,才有這個心念,這就屬於緣起、就是生滅。如果再進一步,看到茶杯要『無住』,不要住著、不要管茶杯;知道能看的這念心才是自己的本心本性,繼續把這念心往內收,始終保持這個心存在就是『生心』。這樣就開悟了,是不是很簡單?」讀完這一段,心中豁然開朗。是啊,原來就是這麼的簡單!隨即靜坐用功時,便坐到了支好香。

  這段期間,隨著每日恭讀《禪七開示2》,依照書中老和尚的開示來靜坐用功,從而養成了靜坐的習慣;也讓因為疫情停課而開始懈怠的自己,逐漸提起正念。發願繼續落實定課靜坐,繼續地用功,繼續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