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普林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典
恭讀惟覺安公老和尚《禪七開示2》,從起七茶會、數息觀、觀息、慈悲觀……在不同的開示主題中,感受到的全是老和尚的願心和慈悲。隨著開示主題去思惟,並檢視自己的起心動念,身處教育第一線的自己,當面對似懂非懂的小一生時,少了耐心和慈悲心,即便只是學生之間的小小衝突,都可能引燃自己的瞋火。在那當下,總會閃過老和尚的話語:願代眾生受無量苦……。是怎樣的願心和慈悲,才能接引智愚不一的芸芸眾生呢?此時,老和尚的安詳面容和開示中的字句會自然地浮現——修四無量心、七周緣慈。
就這樣讓自己面對境界時,較能覺察、覺照並保持正念,從而化除瞋心煩惱。就如開示錄中所言: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的親眷,一切眾生都有佛性、皆當成佛,人與人之間是相互依存的,應當互相幫助……在一次次地思惟和修正中,瞋火熄了,煩惱也慢慢減少了。
恭讀開示錄,猶如置身莊嚴清淨的禪堂聽開示般。尤其是讀到「中道實相觀」時,深刻反觀到自己並未將佛法落實在生活中,常常放縱習氣和無明、念頭的生滅。誠如老和尚所提點:一個念頭,就是一個生滅。當生生滅滅的念頭不斷,執著、煩惱、取捨……怎能悟到中道實相呢?檢視過去所聽的修行法門,無一不是老和尚開示錄中教導的法門。這樣的智慧與慈悲,及廣設精舍度眾的願心,無非是要引領我們契悟本具的清淨心,了脫生死輪迴。
在《禪七開示2》中,看到了老和尚殷切叮囑;也看到了老和尚如地藏菩薩「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眾生度盡,方證菩提」的大悲願心;自始至終都是在提點教導我們「心是根本」,要二六時中都守護六根,不向外攀緣,並堅住正念。除此,也一再提醒我們牢記修行時要「事理一如」,不能偏頗,動靜中要時時保持覺性。有正信道場可以聽經聞法,真是最大的福報;深信只要照著大善知識老和尚的修行指導,就不會走錯路、繞遠路。期許自己在修行路上,除了感恩、護持道場外,更要再精進用功,就像開示錄一書封底的圖——迷失的牛已能安住;本具的心已能自在。如此才不辜負惟覺安公老和尚廣度眾生、祈願人人找回自性摩尼寶珠的大悲願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