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見懋法師
虔誠恭讀《禪七開示2》,書中蘊藏著許多老和尚教化弟子們如何修行用功的精髓;耳熟能詳的法要,看似簡單平凡,要在日用中落實,卻是要日積月累、苦下工夫的。師父常說:「貪、瞋、癡三毒,如同賊人,偷走我們的功德法財」,要時時用覺察、覺照、反省、檢討、改正來對治這三個煩惱。
悲智慧 利樂眾生
老老實實檢視,發現自己瞋心很重,遇到不順心的事,不悅的臉色時常毫不掩飾地顯露,所以在《禪七開示2》中,自己最受益的是「七周緣慈」、「四無量心」,除了能對治瞋心外,更能藉由至誠懇切的心念修習此法門,利樂一切眾生,達到冤親平等、擴大自己的心量。
為什麼容易起瞋心呢?其實,就是「能力不足,慈悲不足」。「能力不足」,覺得超過自己體力、智力、能力所能承擔的事情,認為自己做不來、做不到,覺得自己身心俱疲時,就會「瞋心憤起」、「火燒功德林」。「慈悲不足」,明明是自己的舉手之勞,自己可以協助他人、給人溫暖,總要猶豫許久。為何需再三考慮呢?因為「我」不想被人拒絕,「我」想要多一點時間用功或休息……。
總以為自己給人的善意,他人就該歡喜、感恩。殊不知,「自以為是」的慈悲護念中,夾雜太多的主觀意識,不顧對方的意願,要對方接受——慈悲要有智慧,眾生才能感受到那股不造假的力量。
願力相同 世世相隨
眾生見到佛,都會很歡喜,就像孩子見到父母般開心,因為佛陀「愛念眾生如己子」,是真正無所求的付出。老和尚即使不開口,也能安定弟子焦躁不安的心。只要看到師父,心中的無明、委屈、不安……當下都煙消雲散。因為師父是弟子們的「大慈悲父」,護念眾生,不疲不厭。
回想初初出家時,常為了所領的執事,心裡有種種的煩惱,總是想請師父給自己換個不用和他人有太多互動的執事。師父就像慈父般地傾聽後,軟言慰喻,不厭其煩地教導弟子要「發菩提心」、「發長遠心」、「繼續發心」、「煩惱有多大,菩提就有多大,因為『煩惱即菩提』」、「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」……多年後,才懂老和尚的慈悲——師父當時若順了弟子的心意,就剝奪弟子成長的因緣,讓弟子變成「溫室裡的花朵」,無法承受外來的狂風暴雨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不想和眾生互動,哪來成道的福德資糧呢?感恩師父教導弟子有勇氣去面對、突破境界,不再「逃境安心」。
《法華經》云:「毒氣深入,失本心故,於此好色香藥,而謂不美。」「自惟孤露,無復恃怙,常懷悲感,心遂醒悟,乃知此藥,色味香美,即取服之,毒病皆愈。」師父在世時,自己總是像孩子般依賴著師父,覺得有師父在,什麼都不用煩惱,更不知珍惜法要。如今師父圓寂,自己才會認真地想起師父的法要,想落實修行,以報師恩。師父就像佛所說:「爾來無量劫,為度眾生故,方便現涅槃,而實不滅度,常住此說法。」師父為了讓弟子成長,荷擔如來家業,故示現圓寂,其實,師父未曾遠離。
記得有人曾問過師父:「要怎麼樣才能生生世世跟著老和尚您修行呢?」師父回答說:「發四弘誓願。」又問:「為什麼發四弘誓願,就能生生世世跟著老和尚修行呢?」師父說:「因為願力相同就會在一起。」以此公案供養大眾,祈願所有眾生生生世世皆能得遇大善知識,在修行路上,不忘初心,發菩提心,永不退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