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见联法师
恭读《禅七开示1》之后,对于知见、教理、用功的方法等,再度重虑缘真,犹如品尝世间最上等、珍贵的佳肴般,令人回味无穷,想要一尝再尝。庆幸自己有难遭难遇的因缘,能依止开山祖师这位大善知识,听到无上微妙的大法!
感恩开山祖师不断地提醒、教导弟子们,在日常生活的动、静当中落实教理,磨炼心志。书中的公案,虽然有一些是耳熟能详,但令自己体会很深,因为说明了佛法的教育是启发式的教育,当中有事有理;以譬喻的方式,有层次地引导大众思惟知见、行为的偏差,将会带来的果报,让修行人能清楚明白其中的道理,再于生活当中落实。自己要学习的,就是依照有事有理的佛法来观照心念,并检视身口意三业。譬如在佛学院学习,学院安排的课程、活动及种种规约、规矩等,必定都是有意义的;如果在每件事情上,都能看清楚当中根本的道理,眼光便能放远、心量亦能拓宽,无明烦恼自然不会生起。
学院安排了一个星期的禅修,让大众能够调身、调心。在禅修之前,自己发愿要在禅堂里好好用功,但是静坐时却经常打妄想,总是自我扰乱而无法用功。在晚间的自习中,仔细地阅读《禅七开示1》中「回互用功」的方法,并且思惟如何将它运用在禅修当中。反思自己在静坐时,一直都是心有所求,希望能坐到好香。但是,心中愈有所求,就愈无法安住。开山祖师开示:「如果打了妄想,妄想来、妄想去,不要理它,能知妄想的这念心保持不动,就是这么简单。」老和尚说「这么简单」,其实并不简单,所以自己应当多用心,才能有所体会。于是,在静坐时先放下心中对「好香」的希求,打了妄想时,学着让妄想来、让妄想去,不理它。慢慢地发现,心念明显地安住许多,只要有一分钟没打妄想、能作主,就是一分钟的佛。有了这样的经历,自己不再轻忽每个因缘,发愿尽己所能地用功,要做到「人在哪里,心在哪里」,体悟「法尔如是」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