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下即是

文/见霑法师

二十几年前,师父对大专学生的禅七开示,今日读着仍是那么亲切,犹如当下亲聆,字字皆为破除学人的妄想、执着,句句都为端正众人的知见,以令大众亲见本具的菩提自性。

  老和尚说法三十年,千说万说,说的都是心地法门。不论是创造种种因缘,令弟子广修福德;或借由听经闻法,深入教理;或是鼓励大众精进禅修,无非是为了让弟子们契悟「师父说法,诸位听法这念心」。这念心本自具足无量清净的功德与智慧,不生不灭,能生万法。可惜我们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自己拥有这真实的无价宝珠,而总是不断地向外寻求虚妄的财色名食睡,不论得或不得,一生都是在苦乐烦恼中流转。

  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菩提般若之智,世人本自有之;只缘心迷,不能自悟,须假大善知识,示导见性。」何其有幸,得遇大善知识,听闻无上心法,而不再迷茫无措,知道了自己真正安身立命之处。师父曾问一弟子:「你现在住在哪里?」弟子恭谨地回答:「住在学院。」师父再问:「你现在在哪里?」弟子呆愣一下说:「就在学院呀!」师父摇摇头,慢步离去。弟子不解地思惟到底哪里说错了?突然,省悟到师父问的是当下这念心安住在何处?不禁感恩师父的点拨,由此懂得从「人在哪里,心在哪里」处用功,以契悟本性。

  自己亦曾向师父请法:「如何用功?」师父说:「一切都要放下,就是坚住正念。」又问:「如何坚住正念?」「就是无念,无念就是没有杂念,没有妄念。」由衷感恩师父的指导,常常提醒自己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清净,要保持正念,不打妄想、不起无明。

  但是面对生活中称、讥、毁、誉、苦、乐等种种境界,虽然知道要一念不生,可是这念心还是常常无法作主,逆境则瞋怨,顺境则欢喜骄慢。如何让自己触境能心平气和、如如不动?在这开示录中,找到了入手处。老和尚指导──每天一定要用功、做定课,早上、晚上都要诵一卷《金刚经》、静坐至少一个钟头,然后诵三皈依、回向。诵经时要随文入观,心就能清净;静坐要归于无念,就能归于究竟;诵三皈依、回向,则心量广大、不执着。如此持续用功,这念心就能时时都在定慧中,都很自在。

  此外也以老和尚提出的中台五正明──明是非,辨正邪;明善恶,识因果;明取舍,达祸福;明时务,知进退;明权变,通实相,当成座右铭。经常提醒自己对是非要清楚明白,不被似是而非的言行迷乱,而能破邪显正;明思善恶,知因识果,处处谨言慎行;善明取舍之道,以得福避祸;明白时势潮流,与时俱进或急流勇退;善解权巧方便,不墨守成规,以通达究竟实相。同时以中台四箴行──对上以敬,对下以慈,对人以和,对事以真,做为落实佛法及为人处事遵循的原则。期以恭敬心降伏我慢,慈悲心化解瞋恚,以谦卑、和合远离粗暴;用真诚去掉虚伪不实。相信依着师父的教导,老老实实地去做,一年、二年……十年、二十年,日久功深,定能睹境不动。

  师父已圆寂了,不再能亲炙身教、言教,但师父一生「身行菩萨道,广度诸有情」的行止,及所遗留的丰富教法──经论开示、演讲开示、禅七开示……随拈一法,信受奉行,发长远心,精进不懈,必能万德庄严,见性成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