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圓覺經》──清淨慧菩薩章
於是清淨慧菩薩,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三匝,長跪叉手,而白佛言:「大悲世尊!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,本所不見,本所不聞。我等今者蒙佛善誘,身心泰然,得大饒益。願為諸來一切法眾,重宣法王圓滿覺性。一切眾生及諸菩薩、如來世尊,所證所得,云何差別?令末世眾生,聞此聖教,隨順開悟,漸次能入。」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,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。
爾時,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請問如來漸次差別,汝今諦聽!當為汝說。」
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,及諸大眾默然而聽。
「善男子!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於實相中,實無菩薩及諸眾生。何以故?菩薩眾生皆是幻化。幻化滅故,無取證者。譬如眼根,不自見眼;性自平等,無平等者。眾生迷倒,未能除滅一切幻化,於滅未滅妄功用中,便顯差別。若得如來寂滅隨順,實無寂滅及寂滅者。
善男子!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由妄想我及愛我者,曾不自知念念生滅,故起憎愛,耽著五欲。若遇善友,教令開悟淨圓覺性,發明起滅,即知此生,性自勞慮。若復有人,勞慮永斷,得法界淨,即彼淨解,為自障礙,故於圓覺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隨順覺性。
善男子!一切菩薩見解為礙,雖斷解礙,猶住見覺。覺礙為礙,而不自在。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。
善男子!有照有覺,俱名障礙。是故菩薩常覺不住,照與照者,同時寂滅。譬如有人自斷其首,首已斷故,無能斷者。則以礙心,自滅諸礙;礙已斷滅,無滅礙者。修多羅教,如標月指,若復見月,了知所標畢竟非月。一切如來種種言說,開示菩薩,亦復如是。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。
善男子!一切障礙,即究竟覺。得念失念,無非解脫。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。智慧愚癡,通為般若。菩薩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。無明真如,無異境界。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。眾生國土,同一法性。地獄天宮,皆為淨土。有性無性,齊成佛道。一切煩惱,畢竟解脫。法界海慧,照了諸相,猶如虛空。此名如來隨順覺性。
善男子!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居一切時,不起妄念;於諸妄心,亦不息滅。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;於無了知,不辨真實。彼諸眾生,聞是法門,信解受持,不生驚畏。是則名為隨順覺性。
善男子!汝等當知,如是眾生,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,及大菩薩,植眾德本。佛說是人,名為成就一切種智。」
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清淨慧當知,圓滿菩提性,
無取亦無證,無菩薩眾生。
覺與未覺時,漸次有差別。
眾生為解礙,菩薩未離覺,
入地永寂滅,不住一切相,
大覺悉圓滿,名為遍隨順。
末世諸眾生,心不生虛妄,
佛說如是人,現世即菩薩,
供養恆沙佛,功德已圓滿。
雖有多方便,皆名隨順智。
《圓覺經》所說的道理,最重要的就是開悟,悟我們當下這念菩提心,也就是《金剛經》所云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、《楞嚴經》所云「妙明真心」,在《圓覺經》就稱為「圓覺」。「覺」就是覺性,就是靈知靈覺這念心、大眾聽法這念心,這念覺性人人都有。佛法云:「修行不發菩提心,猶如耕田不下種」,「菩提覺法樂,涅槃寂靜樂」,菩提心就是覺性。這念覺性圓滿了就是「圓覺」,唯有如來世尊才能真正圓滿這念覺性,這是佛法最高的境界。
每個人都有這念覺性,只是眾生「不覺」,從早到晚,心中都是名利財色、是非人我;這念心不但不覺,而且起貪瞋癡、造殺盜淫;現在的因,又感未來的果,始終迷惑顛倒,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人道、天道、修羅道當中輪迴不休,所以是「不覺」。聲聞、緣覺二乘是「正覺」;所謂正覺,就是這念心安住在正念、安住在佛法當中;斷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這六個根本煩惱,證到偏空的境界,這樣就稱為「正覺」。
菩薩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又能自利、又能利他,故稱為覺有情;所謂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度化眾生是以大慈悲心為根本,這是佛菩薩的心境。二乘積極地要出三界、入涅槃,缺乏大慈悲心;而菩薩是以誓願持身,有大慈悲心、大願行,始終是天上人間、人間天上,在三界當中來來往往,度化眾生;菩薩和二乘最顯著的不同就在這裡。菩薩除了大願行,還有大定力、大智慧,只是這念覺性還沒有圓滿,還在往「究竟覺」的方向不斷修證,就稱為「分證覺」。隨著煩惱分分斷,真如分分現,最後因緣成熟,功行圓滿,就像釋迦牟尼佛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三覺圓滿,就稱為「圓覺」。
眾生始終是在相對兩邊,因此有內、外,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際差別。證到圓覺的境界,就由相對達到絕對,沒有內、外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差別;當下這念心達到內外一如,無論是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法界、事事法界,都沒有障礙,就變成了一真法界,這念覺性就圓滿了。
這念覺性圓滿了,就是「圓覺」,這個不可思議的境界,唯有大覺世尊才能達到。〈清淨慧菩薩章〉就是專門講如來不可思議境界。既然是不可思、不可議,要如何才能理解?還是要藉由言說為方便,來幫助我們理解。《圓覺經》把這念心的道理講得非常清楚,所謂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,皆依圓照清淨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道」。如來不是一生下來就是如來的,「沒有天生的釋迦、自然的彌勒」,諸佛菩薩都是從因當中薰修而成就;大眾要想成佛、成菩薩,也一樣要先從因當中來努力,有因才有果。「因」,一個是生滅因、一個是不生不滅因。世尊說:「若於因地,以生滅心為本修因,而求佛乘不生不滅,無有是處。」不生不滅因,就是圓覺這念心性,證到圓覺境界,就入佛法界,沒有契悟到這個境界,就還是在上求佛道的過程,還沒有證到如來的境界。不但釋迦牟尼佛如此修證,過去佛、現在佛、未來佛也都是如此,所以稱為「佛佛道同」。《圓覺經》、《楞嚴經》等大乘經典都是講這些道理,證明佛所說的大乘法是一體的,沒有任何差別。
大眾都希望成佛,要怎麼樣才能成佛?〈清淨慧菩薩章〉講得很清楚,就是要「隨順覺性」,希望每個人都要從這個道理去契入佛智。「隨順覺性」,有凡夫隨順覺性、菩薩隨順覺性、如來隨順覺性。「凡夫隨順覺性」就是在凡夫位隨順覺性。禪七當中師父經常開示大眾: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。」所謂頓悟自心,契悟了這念心,就是契悟了圓覺心,就等於把覺悟這條路找到了。一般眾生不知道這念本具覺性,根本連路都迷失了,雖然如此,也只是迷失這條路而不是沒有;悟了以後,這條覺悟之路就現前了。找到了這條路,雖然知道有這個覺性,只是剛剛開始而已、還沒有成道。我們這念心當中還有昏沉、無明、執著,習氣很重!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,偏偏要打瞌睡;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,偏偏要打妄想,雖然如此,還是要相信這個覺性、提起覺性,不論行住坐臥、動靜閒忙,就是朝這個「隨順覺性」的方向去努力,不要打妄想、不要打瞌睡,這樣就稱為「凡夫隨順覺性」。
由「凡夫隨順覺性」慢慢用功,與這念心有些相應了,就是「菩薩隨順覺性」;菩薩隨順覺性和凡夫隨順覺性,各有各的境界。經過「菩薩隨順覺性」的用功,最後如來的境界現前,就稱為「如來隨順覺性」。和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相比,前面兩者的境界相差很遠,雖然一樣是隨順覺性,可是感受完全不一樣。
〈清淨慧菩薩章〉這一章,就是告訴我們如何開悟、修行,以及修證果位次第的道理。無論出家眾、在家眾,大家都想要成佛,但是如果連修行的道理、果位次第都不知道,沒有證到佛的果位,卻認為自己就是佛,就會以凡濫聖。例如社會上有些人看到佛法說「心即是佛」,便認為我也有心,所以我也是佛!因此產生貢高我慢,乃至毀謗三寶,謗佛、謗法、謗僧,這些都是由於不了解「隨順覺性」的道理,「隨順覺性」有不同的層次,工夫深淺不同。〈清淨慧菩薩章〉把這些道理都講得很清楚,值得我們每個人來研究、了解、契悟。
修行就是要隨順覺性,不要隨順無明。如果打了妄想,還繼續一直想下去;瞌睡來了還繼續打瞌睡,這就是隨順無明。一般人打了妄想,可能也知道要把心收回來,卻不知道要安住在什麼地方。佛法就告訴我們不要隨順無明,要安住在覺性上,瞌睡一來,馬上就知道對治,把腰挺起來、頭動一動;妄想來了,知道是妄想,趕快把這念心收回來,安住在覺性上面,這樣就是隨順覺性,這就屬於修證的工夫。
大家不要把覺性看得太高深,覺性是本具的,人人都有。這念心不生不滅,始終存在,人人都能悟到這念覺性。如果覺性不是本具,而是修出來的,修出來的就是有「得」,有得就必有失。例如我們修建一棟房子,這就是修出來的,以前沒有房子住,現在把房子修好了,這算是「得」,可是要永遠擁有這棟房子是不可能的,因為有得必有失,再好的房子,經過一段時間,也會損壞,這就是「失」;或是因為缺錢,把房子拿去抵押,還不出錢來,房子就會被銀行拍賣掉,這也是「失」。我們慢慢去觀察,無論一個家庭、公司、社會、國家,都是有得必有失。從歷史上來看也是如此,從過去一直到現在,不知道換了多少位領導者、主人翁,政權更迭不已,有得必有失、有成必有壞;就像房子一樣,只要是修成的,將來一定會壞掉,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。同樣地,我們修道也是如此,如果道是修成的,有成必有壞,將來還是會壞掉。我們這念覺性、這個圓覺淨性是本具的,不是從外修得,所以不去不來、不生不滅,始終存在。真正契悟到這念圓覺淨性,就是最究竟的境界,這就是佛的境界。雖然覺性人人本具,但裡面還有無明、煩惱,如果不去用功、不知道隨順覺性,而是隨順了無明,這一潭心水渾濁了、臭掉了,自己就要受苦受難、受盡無量的苦報。這就證明,我們修行「隨順覺性」非常重要。〈清淨慧菩薩章〉就是專門講「隨順覺性」的道理,我們看了這一章,對於這個道理就能更清楚、更明白、更了解。
「於是清淨慧菩薩,在大眾中」,佛講《圓覺經》,有很多菩薩來聽經聞法,就如同在楞嚴會上、靈山會上一樣。在圓覺會上這個清淨的法會當中,有很多已證果位的菩薩、佛的弟子,都來參加這個法會,清淨慧菩薩也在眾多菩薩當中。
「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三匝,長跪叉手,而白佛言」,這是請法的禮節。第一個是「頂禮佛足」,就是五體投地,以自己最尊貴的頭部頂禮佛的雙足,降伏我慢,這是最敬禮。清淨慧菩薩頂禮之後「右繞三匝」,這是第二個禮節。繞佛是一個禮節、代表恭敬,主要的目的是在請法。我們繞佛、繞塔,都要右繞、不要左繞;佛法都是從左而右,右繞代表順佛法之理;三匝就是繞三圈。第三個是「長跪叉手,而白佛言」,「叉手」就是雙手合十,「白」就是稟白,「佛」就是釋迦牟尼佛。清淨慧菩薩長跪、雙手合十向佛稟白:「大悲世尊!為我等輩廣說如是不思議事」。
一個是思、一個是議。「思」就是想,「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」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這個就要透過「思」。「議」是用嘴巴來辯論、說明。用我們第六意識去想、去思考,用嘴巴說出來的,就是可思可議,這就屬於漸修。佛法有漸修、有頓悟,漸修就是需要思議;這念圓覺淨性不可思、不可議,就是「不思議事」。不可思,就是不能動念,因為一起心動念,就是一個念頭、就是生滅;不可議,也無法用嘴巴說出來,因為一講話就成了生滅。就像禪宗祖師所說: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。」大眾聽法這個心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,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無言無說,這個就是不思議,這是最究竟的法門,這個就是大乘頓悟法門。
「本所不見,本所不聞」,所謂見聞覺知,眼睛有能看、所看,稱之為「見」,耳朵有能聽、所聽,稱之為「聞」。有能見所見、能聞所聞,根塵相對,這個心就成了相對,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就形成了十八界,這就是眾生境界。這念心能見、能聽,是本具覺性產生出來的作用,而〈清淨慧菩薩章〉這裡所說的「本所不見,本所不聞」則是一個絕對的境界,是指我們這念覺性的體性。契悟到本具的覺性、心之體,畢竟空寂,「不見」,當下這念心,沒有能見、所見;「不聞」,沒有能聞、所聞;契悟到不可思、不可議,不能見、不能聞,本自具足的這念心,就是圓覺。《圓覺經》中,佛說了很多的道理、法門,歸納起來,就是這個不可思議的無上道,這是了生死大事的稀有法門,實在是難遭難遇!
「我等今者蒙佛善誘,身心泰然,得大饒益。」「我等」就是清淨慧菩薩稱自己和大眾。「蒙佛善誘」,「蒙」就是承蒙,「佛」就是釋迦世尊,佛說八萬四千法門、用種種方便引導眾生就稱為「善誘」。眾生的心本來都攀緣在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;佛說法時講事、講理,講因、講果,使眾生能專注聽法,透過聞慧、思慧、修慧,發出離心,去惡生善,不造惡業,進而能夠得到解脫,就稱為「善誘」。這裡是指佛以種種善巧方便,誘導眾生入於解脫法門,契悟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圓覺境界,這麼一個無上法門。
「身心泰然,得大饒益」,我們能夠隨順覺性,契悟到這念覺悟的心,當下沒有昏沉、妄想,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動、感而遂通,無論是身體、心性,都會很安定、很泰然;所謂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,就是身心泰然。「得大饒益」,能夠聽到無上大法,了悟自心,身口意三業都能夠得到清淨,成就自己的善法、福報,實在是得到很大的利益。清淨慧菩薩有了這種感受,因此請求世尊:「願為諸來一切法眾,重宣法王圓滿覺性。」這念覺性必須自悟,要靠自己去契悟才能了解,假使沒有契悟,如何了解這念心性?所以清淨慧菩薩請求佛為未來「一切法眾」,一切佛弟子、眾生、有緣的人,把佛所證到圓滿覺性的境界,重新再說一遍,希望大眾都能契悟這念覺性。
「一切眾生及諸菩薩、如來世尊,所證所得,云何差別?令末世眾生,聞此聖教,隨順開悟,漸次能入。」清淨慧菩薩不但為眾生請法,也為菩薩請法。契悟了不思議境界以後,就是佛的果報、佛的境界。菩薩有三賢位、十地位,所謂初地不知二地事、初果不知二果事,凡夫不知道聖人的事情,所以一切眾生及諸菩薩,都很需要、也都想聽聞如來所證悟的境界,所得的智慧、神通。
「云何差別?」雖然是契悟不思議的境界,但當中還有層次上的差別,能不能站得住、站得長,這個就是差別。舉例來說:能做到半個鐘頭不打瞌睡、不打妄想、安住在覺性上面,保持隨順覺性半個鐘頭,這是一個開始;相比之下,一個鐘頭都能隨順覺性,就更殊勝;能保持隨順覺性兩個鐘頭,跟保持隨順覺性一個鐘頭相比,又更進一步了;能隨順覺性一整天,跟兩個鐘頭都能隨順覺性相比,又不一樣了;一天一夜都能隨順覺性,跟一天能隨順覺性相比,工夫又更殊勝。一天一夜能隨順覺性,乃至一星期、一個月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一百年、一千年、一萬年都能隨順覺性,相比起來在事相上、證悟上就有所差別。直到時時刻刻、分分秒秒,都是隨順覺性,就達到如來的境界,這就是常寂光淨土。
所以,不要認為已經開悟了、悟了這念心就滿足了,便停止在這裡。所謂「大眾薰修希勝進」,悟了以後還要在動靜閒忙當中來用功、來薰修,隨順覺性,要站得住、站得長。我們從初初開始「隨順覺性」,一直到保任成功,這當中會有很多境界,假使對這些境界沒弄清楚,錯認了消息,沒有得、說自己得到了;沒有證、說自己證到了,結果就千差萬別。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遠離不清淨的地方,遠離邪知識,親近善知識。社會上有些人,無論在家、出家,修行有了一點點相似的境界,便認為自己已經成道了;或是得到一點感應,便說自己有了神通,這樣錯認消息,就成了邪見。因此,我們必須了解在修證過程中有種種差別。
「云何差別?」眾生隨順覺性,和菩薩隨順覺性有什麼差別?菩薩隨順覺性,初地、二地、三地……每一地的境界都不一樣,乃至到達十地滿心,進一步還有如來隨順覺性,當中又有什麼差別?清淨慧菩薩就請世尊把這些境界差別、圓滿覺性所得的感受、智慧、神通……統統重新再說一遍,以免大眾產生疑問;或是得少為足,在半路上就休息、停滯不前;甚至沒有得到、卻說得到了,沒有證到、卻說證到了,起了很多邪知邪見,自己還不曉得,這樣就耽誤了大事。如果明白了這些道理,就不會有這些問題。
「令末世眾生,聞此聖教,隨順開悟,漸次能入。」「隨順開悟」是指要隨順這個覺性而開悟。修行第一步要先悟到這念心,如果沒有開悟,連這念心在哪裡都不知道,如何修行?所謂大悟幾千次、小悟幾千次,佛法中的「悟」有深有淺;有事上的開悟、理上的開悟、事理不二的開悟,種種不同層次的差別。例如,沒有出家以前,悟到人命無常、要趕快修行,這也是悟;但只是悟到無常,還沒有悟到覺性,也不能稱為「隨順開悟」;進一步,透過聽經聞法,悟到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道理,認為「有形皆歸壞,不滅唯真空」,空才是究竟,小乘行者悟到空的道理,取證偏空涅槃,這個境界跟之前又不一樣了,但這也還不是「隨順開悟」。
所謂「隨順開悟」,既不是悟到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的道理,也不是悟到偏空的道理,而是悟到隨順覺性、隨順菩提心,這是真正悟到了本心本性。《六祖壇經》中,六祖大師第一次開悟時說:「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臺,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。」這也是開悟,但只是悟到空性,還沒有悟到這念覺性、菩提心。禪宗云: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就是要悟到這念覺性,才是真正開悟。後來五祖進一步跟六祖講《金剛經》,六祖大師聽了之後,真正悟到了覺性,大徹大悟說道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淨,何期自性本不生滅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無動搖,何期自性能生萬法。」這時所證悟的境界就不一樣了。「何期自性」,我現在才了解什麼是自性、菩提心、覺性!「本自清淨」、「本不生滅」、「本無動搖」……都有一個「本」字,就是本自具足。我們這念心本自清淨,法爾如是;悟到「隨順覺性」,就是真正開悟了。
「漸次能入」,悟有深淺,悟了以後要漸次能入,要站得住、站得長,就要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,在動靜閒忙中保任。如《楞嚴經》云:「理則頓悟,乘悟併銷;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」,覺性本具,並非修得,所以悟了這個理,要「乘悟併銷」,這念心每個人都有,悟到當下聽法的這念心,要修無修修、銷歸自性,時時刻刻保持能知這念心,隨順覺性就好了。什麼道理呢?這念心是本具的,契悟到這念絕對的心,才曉得沒有什麼可修,最後連能悟這個心也要放下;放下,就是萬法歸一,銷歸自性。悟到了「不起凡夫染污心,即是無上菩提道」,凡夫心和佛心原本是一個;但是凡夫一直在打妄想,現在覺悟了,不打妄想了,進一步能悟的這個心也要放下;假使悟了這念心,還時時刻刻說自己開悟了,心中有所執著,在相對的境界裡住著、生存、生活,這樣等於是沒有開悟。
理上悟了以後,還要在事上來修;假使不知道「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」的道理,這念心就會安不下來,在道場看到人這麼多,好像到處都在障自己的道,覺得自己一定要去住茅棚,這樣還是沒有開悟。悟後起修,就要改變自己的習氣,要「生處轉熟,熟處轉生」,藉外面的境界來考驗自己,「靜中養成,動中磨鍊」經常檢討反省,藉境薰修、藉境練心、藉境修心,把佛法落實在生活上,什麼地方都是佛法,這就是真正開悟的人。
舉例來說:我們眼睛看到外境種種色塵,不論是男女的色相,乃至外面種種好的境界,馬上檢討自己有沒有起貪心?這樣就是在藉境練心。耳朵聽到外面的聲音,男女的聲音、戲笑的聲音,乃至於車聲、馬聲、風聲……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不驚不怪?還是一聽到聲音,馬上就受不了,認為這個地方太嘈雜、太吵鬧?或是聽到別人講話的聲音、讚歎的聲音,心就攀緣了?藉外面的境界來試驗、考驗自己有沒有工夫?假使沒有工夫就要多練習、多磨鍊、訓練自己,時時檢討反省心當中有沒有煩惱?有了煩惱就要慚愧懺悔,這就是藉境練心。明白這個道理,發了願心來落實,時時刻刻不離當下這一念心,這樣來修行,禪堂是道場,乃至於動也是道場、靜也是道場……無處不是道場。
「事非頓除,因次第盡」,我們過去壞的習慣、行為、思想,要覺悟、要改過,慢慢慢慢就能漸次除去。例如告訴自己不貪,卻偏偏還是貪;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,偏偏還是打瞌睡,這都是無始以來的習氣,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成結、成垢了;不可能說不打瞌睡,馬上就不打瞌睡;說不打妄想,馬上就不打妄想。這些習氣要慢慢對治,不是一天、兩天、一個月、兩個月就能夠斷除,而是要在這一生當中來努力,漸次去除。所以也不用因此而感到自卑,過去貪的,現在改過來不貪就好了,這樣慢慢慢慢就能把我們壞的習慣、行為、思想去除。
修行,一個是動,一個是靜。透過誦經、打坐、修善,這樣慢慢用功,經過一天、兩天、一個月、兩個月……這就是次第;就像讀書從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、碩士到博士,也是一種次第。藉由這些次第、因緣,來顯發自己清淨、解脫的心性;慢慢慢慢瞌睡、妄想減少了,感覺身心寂然、身心安定,一坐下來,沒有妄想、昏沉,這念清淨心現前,心中一片光明,感到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,這就是漸次修證的次第。
修行除了要因次第盡,還要做到不執著所修,即使現在坐到一支好香、與這念心相應,也不要執著;因為一旦有了執著,就在這裡停止、休息了,反而沒辦法達到究竟。所以要在事上不斷用功,一直到這念心完全沒有昏沉、妄想;要到達這樣的心境,不是用嘴巴說說而已,而是要靠「因次第盡」的工夫,一年、兩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乃至於這一生,都要這樣來努力,操之過急也沒有用。明白這個道理,要鍥而不捨,始終安住在這個覺性上,慢慢就能契入圓滿覺性,稱為「漸次能入」。
前面這一段,就是清淨慧菩薩請求佛開示的緣起。清淨慧菩薩向釋迦牟尼佛稟白,希望世尊「重宣法王圓滿覺性」,讓大眾都能悟入。
「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,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。」三請,就是啟請三次,在佛法中這是最高的禮節。《佛說無常經》也是如此,《無常經》又稱《三啟經》,「三啟」,就是禮請、禮敬三寶要經過三次啟請,啟請佛、啟請法、啟請僧,共啟請三次,所以稱為「三啟」。為什麼要三請?代表我們最至誠的恭敬心,但最多也不要超過三次;佛法不離世間法,無論是求法、或向人請求,都以三次為限,若是求了三次,還是不答應,就不要再請,否則就令人厭煩了。清淨慧菩薩「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」,很虔誠、很恭敬地啟請三次,釋迦牟尼佛就開始說法了。
爾時,世尊告清淨慧菩薩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請問如來漸次差別,汝今諦聽!當為汝說。」時清淨慧菩薩奉教歡喜,及諸大眾默然而聽。「默然而聽」,此時大眾至誠恭敬、專注諦聽,沒有任何人講話,寂靜的不得了,希望世尊趕快來宣說這個無上法門。
「善男子!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於實相中,實無菩薩及諸眾生。」佛稱大眾為「善男子」,就是告訴大眾,你們來聽這個無上法門,已經不是普通人了,而是發了無上菩提心,契悟了真空善、假觀善、中道實相善,要追求至高無上的善道的行者,所以稱為「善男子」。為什麼稱善男子,不稱善女子?因為佛性沒有男眾、女眾的差別,來聽法的人只要悟了這念心,即便是女眾,統統都可以稱為「善男子」。一般外道稱女眾為師姐、師妹;在佛法來講只要皈依了,不論男眾、女眾統統稱為師兄。
「圓覺自性」,佛所證的圓滿覺性、所悟到的這個大圓覺體,就是「圓覺自性」。《圓覺經》就是告訴大眾,如何才能契悟這念覺性?契悟覺性之後,要如何才能圓滿覺性?所謂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,皆依圓照清淨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道。」一個是圓照、一個是圓滿,兩者有所差別。「圓照清淨覺相」是就因地上的工夫來講。「圓照」的工夫,一方面可以從事上、理上來落實,一方面也可以從思惟空、假、中的道理來落實。要如何去「照」,才能達到事理無礙、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的圓滿境界?「照」是覺性的作用,有能照、所照,透過覺察、覺照,來覺悟這念心;或用思惟的方式,依此契入圓覺自性。真正契悟「圓覺自性」,就契悟了大眾聽法這念心,也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、不生不滅這念心。
「非性性有」,就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、這個覺性,不是修出來的,沒有什麼五性差別;也不是無中生有,而是清淨本然,是本具的,所以是「非性性有」。
「循諸性起」,「循」就是跟著我們當下這念心、這個覺性所產生的作用。過去我們都在迷惑當中,現在了解有這念覺性,就隨著我們的本心本性,隨順這個覺性來用功,所以「循諸性起」就是始覺。什麼是「諸性起」?我們眼耳鼻舌身意,有見聞覺知的作用,眼睛能見、耳朵能聞;能見,是誰在見?能聞,是誰在聞?心中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是誰在想?這樣來分析,就知道六根是根據我們的覺性而起作用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作用,就是覺性的作用;所以悟到這念心,也不離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諸性。我們現在修行,「循諸性起」,從性而起,依著六根這個地方來提起覺性,由能見、所見;能聞、所聞;能想、所想的相對境界中,隨順覺性來用功,最後歸於無能無所,見而無見、聽而無聽、念而無念,從這裡開始悟入本心,這就是始覺。
大眾能知能覺的這念心、這念覺性就是我們本具的法身。眾生在迷,不了解這念心性,沒有安住在覺性上面,所以起惑造業,根塵識的作用,法身就流轉五趣、落入五趣,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人道、天道中輪迴,這就是眾生境界的「循諸性起」。我們現在覺悟了,要返本歸元,也是要「循諸性起」,依著我們當下能覺、能見、能聞這念心,保持這念心、無取無捨,只有這一念,沒有第二念,來契入圓覺自性。
「無取無證」,悟了這念心,圓覺自性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,心性本具,所以是沒有取、沒有證。什麼是有取、有證?取善捨惡,取出世法捨世間法,就是有取;要證初果、二果、三果,證涅槃,有能證、所證,就是有證。小乘行者要取涅槃、要證到偏空涅槃,這個就是有取有證。這念心是絕對的,一切現成,沒有取、沒有捨、沒有證。假使有能、有所;有取、有證,就落入小乘的境界,就不是究竟。「無取無證」,就是要隨順這念覺性、大眾聽法這念心,悟入本具的心性。
「於實相中,實無菩薩及諸眾生。」「實相」就是實實在在的心境。實相無相、無不相,無相就是真空,無不相就是妙有;具足真空、妙有,就稱為「實相」。這些言語上的解釋,是為了方便我們理解,假使執著這個解釋,又落入知解境界。所以了解這些道理,安住這念心,「無取無證」,才能契入實相。大眾聽法這念心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如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。」「無住」,是指這念心無所住著、不攀緣。不但不攀緣、不顛倒,不住時間、不住空間;當下這念心還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才是「生心」。「生心」,只是隨順眾生的方便說法,不是另外有一個心「生」出來,而是指本具的清淨心現前、覺性存在;只有這念心不可思、不可議,這是最高的心境。
有些人不了解這些道理,聽到不可思、不可議,便認為是禪宗故弄玄虛、跟大家打啞謎,這實在是毀謗佛法!「不可思、不可議」,這念心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,故名不可思議境。」所以萬法歸宗、能所一如,就是如來的境界、如實的境界,這個實實在在的心境,就是實相。「於實相中」只有這一念,沒有第二念,是一個絕對的境界,這個絕對的心現前了,就能超越時間、空間。所謂「千年暗室,一燈即破」,只有這一念心存在,沒有能所、相對存在;既然沒有能所、相對,當然也就沒有眾生、沒有菩薩了。
這念心一法不立,禪宗所說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真正契悟了這念心,就是如來佛的境界,就超越了菩薩的境界。悟了這念心,把所有的眾生統統度盡,成就菩薩的果位,眾生也了不可得,道理就是如此。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,就會覺得奇怪,修行菩薩道就是發願要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怎麼又說「實無菩薩」?「實無眾生」?
「何以故?」佛一開始就開宗明義顯示「圓覺自性」、「實相」和「如來」的境界。講了這些道理之後,恐怕大眾不了解,聽到沒有菩薩、沒有眾生,會產生疑惑,所以進一步解釋,為什麼沒有菩薩?沒有眾生?
「菩薩眾生皆是幻化。幻化滅故,無取證者。」一切眾生、菩薩、乃至如來,都是幻化不實的境界。如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如來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這些也都是虛妄不實、幻起幻滅、幻化的境界。就像晚上睡覺作了一個夢,夢醒了,夢中的境界就沒有了,這是不是幻化?眾生只知道晚上作的夢是夢,佛不但知道晚上是夢,白天也是夢,都是因緣假合、虛妄不實的境界;就像變把戲、玩魔術一樣,魔術變完了,這個變化出來的境界就沒有了。同樣地,菩薩、眾生也都是幻化不實,等到幻境過去了,哪裡還有菩薩、眾生?
在經典中可以看到,過去有很多菩薩示現世間,色身是四大假合,一段時間過去了,這四大假合的因緣散了,就消失了,所以是幻化不實。幻化的境界是生滅法,隨著因緣變化而暫時存在,無法恆久,最後終究會滅掉。就像水泡一樣,水泡滅了,這個水泡就沒有了;人活在世間上也是如此,色身就像水泡一樣有生有滅。有些人聽了以後,便認為既然像水泡一樣最後都會滅掉,那就不用修行了。這就是不了解,我們還有一個本具的心性,既然是本具,就是不生不滅,就不是幻化。色身是幻化的,執著這個色身來努力,因緣過去終究會滅掉;如果不執著色身,能借假修真、在當下這念心來努力,契悟了圓覺自性,覺性本具,就是不生不滅的了。「無取證者」,悟到本具的這念心,時時刻刻保持清楚明白,無能無所,一念到底,就是無取無證。
世尊再講一個譬喻,讓大眾更了解這個道理。「譬如眼根,不自見眼」,譬如眼根見物,是由於覺性在眼根作用,對到外面的塵境,根塵相偶產生眼識,有能見、所見,這就是相對的境界。「眼根不自見眼」,眼根自己不能看見自己,沒有能見、所見,就是一個絕對的境界。我們的覺性也是如此,本無能所對待,是絕對的,只要保持這一念絕對的心,就能契入圓覺自性。
「性自平等,無平等者。」「性自平等」,契悟到這念心性人人本具,平等不二,這時眼睛所見、耳朵所聽……境雖萬差,見即是一,沒有相對境界,就再也不會去分別你是我非、你非我是。「無平等者」,契悟到心性平等,最後連平等也不要執著,因為自性本來就是平等,非人為之偽,假使再執著一個平等之相,又不平等了。
「眾生迷倒,未能除滅一切幻化,於滅未滅妄功用中,便顯差別。」眾生因為迷惑、顛倒,把假的當作真的,反而把真的迷失了。一個是迷、一個是倒,「倒」就是顛倒,什麼叫做顛倒?把不淨的當作淨,把無我當作有我,這就是顛倒。一個是凡夫的顛倒,一個是二乘的顛倒;凡夫的顛倒就是我執,二乘的顛倒就是法執。為什麼會顛倒?就是因為「迷」,因迷而倒,所以未能除滅諸幻,妄有差別。如果我們這念心覺悟了、不迷了,自然就沒有顛倒了。因此契悟圓覺自性,無取無證,沒有相對,能所一如,不但破除了凡夫的我執,進一步也破除了二乘的法執。
「於滅未滅妄功用中,便顯差別。」凡夫眾生執著、迷惑的心尚未去除、轉化,所以在寂滅涅槃當中妄生是非、顛倒,把生滅的境界當作實有,對於本具的圓覺自性反而不知道,如此「於滅未滅妄功用中,便顯差別」。就絕對的心境而言,所有漸次修證的過程,還是虛妄、生滅;等於在不分別當中生了分別,在不生滅中再立一個生滅,這就是妄。例如菩薩和眾生相比,菩薩是覺,眾生是妄;但是站在如來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境界來看,菩薩有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……,有能覺、所覺;能觀、所觀,這些境界也是妄,還是虛妄不實。
「若得如來寂滅隨順,實無寂滅及寂滅者。」「寂」就是寂然不動,「滅」就是滅除生滅、滅除煩惱。覺性不是修出來的,本來就是寂滅;契悟到如來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這念心,就是「寂滅隨順」。要達到「寂滅隨順」,一個是不動,一個是滅不著滅想;妄想來讓它來,妄想去讓它去,始終是安住在這念覺性上面,寂然不動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安住在這個心境上來用功。「實無寂滅及寂滅者」,在修行的過程中,觀察到念頭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;有生、有滅,心中始終安住覺性,保持清楚明白,如如不動,到最後生滅滅已,寂滅自然現前。寂滅的心是本具的,既然是本具,哪裡還有一個能寂滅者、一個所證的寂滅之法?這念覺性本自具足,本來就是寂滅,所以「實無寂滅及寂滅者」。
「善男子!一切眾生從無始來,由妄想我及愛我者,曾不自知念念生滅,故起憎愛,耽著五欲。」這一段是在說明眾生的境界。任何事情,只要有開始,就一定會有終了,有始就有終。「從無始來」,就是沒有一個開始,所有一切眾生,從過去到現在始終執著四大五蘊為我,執著有一個我存在,這就是妄想、我執。因為有這個「我」,執著這是我的眼睛、我的頭髮、我的耳朵、嘴巴、鼻子……乃至執著我的身形是胖、是瘦、是苗條……因為我見堅固不捨就生了愛著、由於有「愛我」的心,時時刻刻就想保護這個我;就成了我執。一旦有我執、我所,原本這念絕對的心就變成相對;如果這個「我」有一點點不如意,就生憂愁、煩惱,眾生從過去到現在,就是這樣顛倒。
「曾不自知念念生滅」,一般人從來不了解自己的起心動念,從過去到現在這個心時時刻刻都在生滅當中,心心不住、念念遷流,念頭始終是一個接著一個,沒有完、沒有了。慢慢去觀察就知道,世間上的人從讀幼稚園就開始在打拚、奮鬥,最後拚到大學畢業,有些人覺得滿足了,有些人還要繼續到研究所去打拚,接著又要在事業上發展,乃至於想要在社會、國家、世界,甚至是到太空中去打拚、奮鬥。人的一生,就是這樣不斷地往前走,然而不管再怎麼打拚,還是不離心意識的活動,這個心愈走愈攀緣,離道就愈來愈遠。
眾生的心,始終在外面遊走、攀緣,根本不認識自己;一遇到外面的風浪,如果是好的,就感到歡喜、快樂、得意;如果是壞的,就垂頭喪氣,甚至衝動去自殺,連命都沒有了。其實,不論好的、或壞的境界,都只是一個夢境。凡夫因為不覺,就像是在幻境當中過日子,終其一生,為了個人、家庭、事業……不停地計算、計劃,始終沒有完、沒有了,這些都離不開念頭的活動。念頭在活動就是生滅的夢境,不論善念、惡念,凡是起心動念就屬於生滅,就像水泡一樣,水泡破掉就沒有了。我們修觀行,觀察當下這念心,念起、念滅,最後生滅滅已,寂滅現前,目的就是希望契入不生不滅這個心境。眾生不知道自己的心時時刻刻都在念念遷流、生滅,卻在生滅的境界中起執著,因為有我執、我所,因此執著這個色身、這個心意識、這些事相的差別,於是就有憎愛。憎就是討厭,愛就是喜歡;人就是如此,順我的就喜愛,逆我的就厭惡、起瞋心,所以有憎、有愛就是眾生。
禪宗祖師說:「不生憎愛,亦無取捨」,當下這念心達到沒有憎愛、取捨,就沒有是非,這些道理不是口頭禪,而是要真正做到「隨順覺性」,在這個覺性上契悟、安住,才會塵埃落定。為什麼要不憎、不愛?因為有愛就有取,有憎就有捨,有取有捨,這念心就落入兩邊。有憎愛取捨,自然就會貪著色聲香味觸、財色名食睡……種種五欲境界,因此造業、受苦;所以只要一起貪愛,就是生死的根本。
「若遇善友,教令開悟淨圓覺性,發明起滅,即知此生,性自勞慮。」如果遇到善知識、遇到好的同參道友接引教導,就能使我們悟到「淨圓覺性」。這念覺性如果不淨不圓,就不圓滿;必須又淨又圓,才能稱為淨圓覺性。覺性雖然人人都有,但是眾生迷失自性,不斷起貪瞋癡、造殺盜淫,這個心竟像一潭渾水一樣,所以不淨;心中都是人我、是非、無明、煩惱,始終落入兩邊、落入種種相對境界,明暗、動靜、生死、男女、美醜……所以偏而不圓。這念心要想達到又淨又圓,至少要做到身口意三業清淨:身不造殺盜淫,是身業清淨;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、不妄言,是口業清淨;心不起貪瞋癡,是意業清淨。
眾生就是做不到三業清淨,所以始終在迷惑顛倒當中,執有、執無。覺性一旦迷失了,這個心就成了「獸性」,屬於禽獸的心性,心中都是無明煩惱,不斷地起貪瞋癡、造殺盜淫,將來就是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的果報,哪裡還有什麼覺性呢?所以這個心不淨不圓。
現代有些人提倡:「要成佛、成菩薩,實在是渺不可及、遙不可及,我們只要老老實實做人就好了。」我們仔細想一想,要做到老老實實做人也不簡單,怎麼說呢?人要受持五戒才有得人身的因,如果不受持五戒,根本連人身都保不住。所以五戒──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,這個就是人性,等於儒家所說「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,做到了才屬於人性。
由於遇到善友、善知識慢慢慢慢引導、教導,告訴我們要老老實實做人,不要造殺盜淫、不要起貪瞋癡,這樣慢慢慢慢去做,就由獸性變成人性。但是人有生老病死苦,所以我們進一步要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這樣子就由人性變成「覺性」了。雖然我們本具覺性,但覺性當中還有無明、煩惱,還沒有悟到理事無礙、事事無礙,對於空、假、中的道理,還沒有圓融、圓滿,所以還不能稱為「淨圓覺性」。以小乘的境界而言,所證的覺性也還不是圓,為什麼不圓?因為小乘行者一心直取涅槃,視三界如牢獄,視生死如冤家,執取一個偏空涅槃,所以不圓,要更進一步回小向大,才能達到「淨圓覺性」。
我們從人道發心修行,希望超凡入聖,慢慢慢慢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,忽然聽聞到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道理,如果能馬上契悟,頓悟自心,知道每個人都有淨圓覺性,悟到這念覺性,既淨又圓,這樣就不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修行,當下就能契入「淨圓覺性」。
「發明起滅」,忽然一下了解了,就發明心地,悟到我們每個人都有本具的佛性。「起滅」,「起」就是起心動念,「滅」就是念頭起了之後、馬上就滅掉了;「起滅」就是指我們心念的生滅。過去不覺,念念遷流,這個心都在生滅當中,現在明白生滅心當中還有一個不生滅性,這就是我們本具的覺性。安住在覺性上、隨順這一念覺性,就能達到不生不滅。等於《楞嚴經》裡面,波斯匿王知道生滅心的道理,聽了世尊的開示,進一步明白生滅心當中還有一個不生滅性,了解這個道理就是「發明起滅」。
「即知此生,性自勞慮」,現在了解這個道理,就知道這一生都是在迷惑顛倒當中,自己跟自己的本心過不去。所謂「性自勞慮」,「勞」就是塵勞,「慮」就是思慮。一個是塵、一個是勞、一個是慮。因塵而發勞,我們這念心,六根對六塵,外面的塵境引起我們的思慮,因思慮而勞頓。眾生的心念念不停歇,眼睛看到外面的東西,就想要看。慢慢觀察就會發現,我們無論看什麼東西,看久了之後,眼睛就慢性中毒了,馬上就會打瞌睡,這就是眼睛發勞、產生勞頓;耳朵聽聲音,聽久了之後,耳根受不了,聽到打瞌睡,這就是耳根發勞……假使我們達到無思無慮了,安住在自性、安住在覺性上,就如《金剛經》所云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、如禪宗祖師說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」,這樣就能遠離這些塵勞。
我們這一生當中「性自勞慮」,雖然心性本具,但久迷自性,自己發勞、思慮,這念心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始終是攀緣不定,眼睛看到東西就要看、耳朵聽到聲音就要聽……六根對六塵就是攀緣,一攀緣就產生勞慮,因而起惑造業,不斷輪迴受苦,始終沒有完、沒有了。我們過去不知道這些道理,這一生都是「性自勞慮」,實在是顛倒;現在遇到善知識、很好的同參道友「教令開悟」,才能「發明起滅」,悟到「淨圓覺性」。
「若復有人,勞慮永斷,得法界淨,即彼淨解,為自障礙,故於圓覺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隨順覺性。」「若復有人,勞慮永斷」,假使有一個覺悟的人,已經悟到大眾聽法這念心、這個本自具足的覺性,就知道原來這個勞慮也是從這念心產生出來的,心打妄想,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心猿意馬而有勞慮,是自己跟自己的本心過不去,因此無法達到「淨圓覺性」。我們知道這些道理,發了大心,要想證到「淨圓覺性」,從現在開始絕對要隨順覺性,不再打妄想了!不想就不想!一念不生,就是這麼簡單!
禪七當中開示大眾: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,就是這個法門。禪宗所說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也是同樣的道理。有些人聽到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這句話,感覺很震撼,這念心一歇下來,當下馬上就能契悟!大眾依照這個法門來用功,在七天當中就能有所契悟,乃至達到「勞慮永斷,得法界淨」的境界。
「勞慮永斷」,這念心沒有妄想、沒有起滅,達到不生不滅,就沒有過失了。假使這念心什麼都不想,卻像石頭、木頭一樣,就成了無想定,這也沒有用。所以這念心達到不生不滅,還要有慧,就是大眾聽法這個心,這個清楚、明白的覺性始終要存在。
「得法界淨」,「法界」就是指我們這念心,十法界都在這念心當中。心有所住著,法界就不淨;根塵相偶,六根對六塵產生六識,就形成十八界。造了惡業,十八界就變成畜生、餓鬼、地獄的法界,這樣哪裡是淨呢?現在「勞慮永斷」,當下這念心狂心頓歇!大眾聽法這個心,萬法歸一、一念不生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十法界都歸於這念心,馬上就有清淨、寧靜的感受。
「即彼淨解,為自障礙,故於圓覺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隨順覺性。」假使執著這個清淨的感受,覺得這個境界實在太好了,心落入這個淨境,這樣又被「淨解」所障礙。「解」就是見解;「淨解」就是執著這個清淨、安靜的境界,心想:「這實在太好了,就安住在這裡就好了!」有了這樣的心念,貪著這個淨境,就成了障礙,修行便止在這個境界,停滯不前,無法再進一步,這就是「為自障礙」。
由於執著這個清淨的境界、這個定境,旁邊的人走路發出一點聲音,便覺得討厭,心想:「這些人不知道用功,都在妨礙我!」打坐時坐得東倒西歪,監香法師過來點香板,便覺得:「又在打我閒岔,真是討厭鬼!」這就是執著淨境,所以被「淨解」所障礙。雖然如此不能證得圓覺,還是有在覺性上用功,這就是「凡夫隨順覺性」的境界。這時只要放下執著,不住在這個淨境,繼續在覺性上用功,站得住、站得長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,馬上就能更上一層樓了。了解這些道理,便知道自己住在什麼境界上、該如何用功。
「善男子!一切菩薩見解為礙,雖斷解礙,猶住見覺。覺礙為礙,而不自在。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。」賢位菩薩,雖然斷了淨解,不貪著這個清淨的境界;這時又有一個境界現前了,這個境界就是「猶住見覺」,住著在見覺上。什麼是見覺?「見」是指能知能見這念心,我們現在有始覺之智,能夠覺察我們的妄想、昏沉,就稱為「見覺」。
始覺之智能夠照本覺之理,這念心有覺有照,覺性現前了,就知道不可以打妄想、不要落入昏沉,妄想、瞌睡一來就能照破,這是一種斷煩惱的方法;禪宗參話頭也是如此,妄想來了,「誰?」參它一下,就能照破妄想、煩惱、昏沉。然而有能見、所見,能覺、所覺,這個覺性就還是在相對當中,還是一個方便,屬於漸修法門。所以這念心要始終安住在覺性上,有了妄想、煩惱,就要照破,無論動靜閒忙,覺照不失,等到完全沒有妄想、昏沉了,這個覺照也要放下、銷歸自性,心就安住在「菩提覺法樂」、「涅槃寂靜樂」的境界,這條心路就找到了。這樣用功,時時刻刻安住在覺性上,就是隨順覺性。
修行,要達到時時刻刻覺照不失,第一要做到覺察,第二是覺照。打坐,就是修覺察、覺照的法門;有覺察才有覺照,假使沒有覺察,妄想來了就隨著妄想跑了,自己連起了妄想都不知道,更不可能起覺照,照破妄想。
例如在打坐時突然想到:「在佛學院還有幾門功課要加強、要背誦,假使背不出來,成績不合格,就會被退出佛學院……」打坐時一直都在想這些事,還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,甚至下座了,還繼續想:「從今以後一定要認真背誦,不然就會被退學的!」以前對背誦有障礙,糊里糊塗就是不想背,現在想通了,下定決心一定要背誦!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心得,覺得自己這支香真是打得不錯!像這樣打了妄想還不自知,就是沒有覺察、覺照,即便所想的是善法,還是妄想!
《金剛經》云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打坐時不但善法不能想,惡法更是不能想,這一想,心當中就是黑暗、迷惑、顛倒,起了這些愚癡、情愛的念頭都是罪過,將來就要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中受苦、受報。所謂「十字街頭岔路多」,我們修行要實實在在了解這些道理,不然被這些生滅的念頭帶到黑暗當中,自己還不知道。
佛法有頓悟、有漸修,漸修就是要保持有覺有照,頓悟也可以有覺有照,有覺有照之後不執著、銷歸自性就好了;假使有覺有照,又執著這個覺、這個照,停留在這個境界上,就成了「覺礙為礙」了
「善男子!有照有覺,俱名障礙。」覺就是察知、注意,這念心念念生滅,注意它一下、一察知妄想,心收回來,馬上這個妄念就沒有了,心就安住在覺性上。因為有覺有照,還是在相對當中,屬於對治法門,這只是到達究竟的心路歷程,並不是究竟隨順覺性的境界。明白這些道理以後,就知道要進一步安住在覺性上才是真實,這念能覺、能注意的心,妄想來讓它來,妄想去讓它去,始終安住在寂然不動、不生不滅這念心性上,這就是隨順覺性。
「是故菩薩常覺不住,照與照者,同時寂滅。」菩薩想要再突破、再進步,使這念心超越有覺有照的境界,真正成就如來隨順覺性,就要「常覺不住」,時時刻刻保持這個覺性存在,不要住在有覺有照的境界上。「照與照者,同時寂滅」,能照、所照,這些都是相對、生滅的境界,不要執著它!悟到這念心有能覺、所覺,能照、所照,這個心就更微細了,知道這念心有能有所,還要再進步、到達能所一如,否則停留在這個境界,始終無法契入如來隨順覺性。要如何才能進步?通身放下就好了!照而無照!等於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所講:「念無念念,行無行行,言無言言,修無修修。會者近爾,迷者遠乎。」念了經、念了佛、念了法,又歸於無念無住這個心。為什麼?如果只是不起念,這個心沒有保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覺性不在了,可能又陷入昏沉。所以還是要起念,透過誦經、持咒、持戒、修善、斷惡……修一切善無善不修,斷一切惡無惡不斷,修而無修、斷而無斷,最後歸於無能無所。
修六波羅蜜也是如此,例如修布施度,有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;廣修一切布施時,如果執著這些布施善法,最後還是人天福報的境界。所以要觀諸法緣起、緣起性空;布施者、受施者、所施的財物都是空性,就稱為「三輪體空」,這是由事到理的過程,如此就由事上的六度歸於理上的六度。不要因為達到三輪體空就滿足了,還要再進一步,由理上的六度歸於心地法門,由有能有所,達到能所俱空。如同這念心因為有覺有照,所以知道念頭來來去去;然而有覺有照,這念心還是有能有所。所以要再進一步,由有覺有照,達到覺照一如,「照與照者,同時寂滅」,歸於能所一如,能照、所照同時寂滅,才能真正契入如來隨順覺性。
這個境界比較微細,世尊為了讓大眾更了解這個道理,再舉一個譬喻來說明:「譬如有人自斷其首,首已斷故,無能斷者。」譬如有人,自己把頭砍掉,「首已斷故,無能斷者」,頭已經斷掉了,哪裡還有一個能斷首的人呢?「人」喻能照,「首」喻所照,所照之境已經沒有了,哪裡還有一個能照呢?這念心有能照、所照,照了以後,馬上就歸於寂滅;達到寂滅,還要不住寂滅之相。
「則以礙心,自滅諸礙;礙已斷滅,無滅礙者」,這念心已經達到寂滅、沒有妄想了,就要把覺照這念心放下,不要再執著有覺有照,因為一執著就有能有所,又落入相對,就會形成障礙,使我們無法契悟覺性,無法契悟到真空妙有。所以不要執著能所,這念心要達到能所俱空、能所雙亡才是究竟。能所是相因相成的相對境界,只要執著有一個「所」,就一定有一個「能」存在,有一必有二。從究竟來講,只有當下這一念心,萬法歸一;古德云:「一亦莫守」,「一」也不可得、「一」也不能著。若是「守一」,就還有能守的心存在,有能有所,還是在相對當中,這個心守久了也會疲勞,並沒有契入到真正的覺性上。所以最後要達到能所一如,「一」也不可得、「一」也不要守,就回歸到本具的自性了。
「修多羅教,如標月指,若復見月,了知所標畢竟非月。」修多羅教,是大乘了義之教,只談這念心性,這是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的教法。「修多羅教,如標月指」,大乘的教法如標月之指,目的就是依指而見月。我們用手指頭指著月亮,順著這個指頭,就能找到天空上的月亮。修行藉著大乘經教來明白這念心,如同藉著這個指頭來見月,這就稱為「文字般若」;由文字般若起觀照,稱為「觀照般若」,再由觀照般若契入「實相般若」,實相般若就是月。所以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都是方便,要契入實相般若才是究竟,等於要見到月才是真正達到目的了。
「若復見月,了知所標畢竟非月。」指頭不是月,只是標月的方便;現在已經看到月亮了,這個標指月亮的指頭,就再也不用去管它了!既然已經看到月亮了,還管指頭做什麼?佛法說「不要執指為月」,就是告訴我們不要執著在文字教法上,一執著文字,就始終不能明心見性。
「一切如來種種言說,開示菩薩,亦復如是。」一切如來所開示的言教、種種法門,也都是悟心的方便。很多人聽到這些是方便法門,就放棄不願修習,這樣也是錯誤。離開這個指頭,很難找到這個月,同樣地,如果沒有這些方便,也無法契入本心。
譬如我們要到台北,到台北是我們的目的,要怎麼去呢?可以坐飛機、坐火車、坐轎車、騎摩托車,乃至於用兩個腿子走路去,這些交通工具都是到台北的方便。不論是坐什麼車,假使覺得這車實在太好了,不想下車;又或者在路上看到種種風景,就耽誤在那裡,雖然目的是台北,卻耽誤在中途,最後台北也去不了。修行也是如此,如果執著所修的方便法門,成了法執,始終也無法契入究竟本心。因此「了知所標畢竟非月」,就像所乘坐的交通工具、路上的境界,都不是我們真正的目的;修行中種種境界、所修的法門,也都只是過程、方便,契入本心才是我們的目的,所以不要執著方便。
「此名菩薩已入地者隨順覺性。」明白這些道理,不住在能覺所覺,不貪著這些境界,就契入了實相,明心見性,明白這念心是本具的,寂照一如,這樣就是登地了,又稱為「地上菩薩」。如果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不妨礙先修中道實相觀,「觀」就是注意,還有「觀」在,就有能觀、所觀,就還是方便;繼續用功,忽然一下契悟當下這念心,能所一如,悟到這個覺性,時時刻刻安住在覺性上,安住在寂照一如、定慧不二這念心上,契入這個真實的心地法門,就是真正「隨順覺性」了,這樣就達到登地菩薩的境界。
「善男子!一切障礙,即究竟覺。得念失念,無非解脫。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。智慧愚癡,通為般若。菩薩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。無明真如,無異境界。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。眾生國土,同一法性。地獄天宮,皆為淨土。有性無性,齊成佛道。一切煩惱,畢竟解脫。」
前面的經文所講是菩薩的境界,這段經文又更進一步了,這裡已經悟到不二法門,所講的是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,已經真正在果位上契入了如來的境界,大家要了解。
登地菩薩契悟了心地法門,契悟中道實相了,達到能所一如,繼續在這念心上用功、保任,站得住、站得長,時時刻刻念念分明,安住在菩提、涅槃、不二這念心,安住在中道實相上,白天也是如此,晚上也是如此,一年也是如此,十年也是如此……這念心保養成功,所謂「金剛道後異熟空」,達到最高的境界,十地滿心就入金剛定,破無始無明。如同憨山大師云:「三十年不轉意根,可許入道。」能做到保持當下這念心、這個第六意識不動,達到三十年不動意根,就能成就如來境界。
在這段經文中一共有十對,說明到達如來隨順覺性、能所一如,面對這些境界就由相對達到絕對,成就一如的境界。
「一切障礙,即究竟覺」,不論凡夫菩薩、賢位菩薩、登地菩薩的境界,都認為貪瞋癡、無明煩惱、順逆境界,乃至色聲香味觸法都是障礙。在到達如來境界時,一切障礙即究竟覺,所有一切障礙,統統都變成究竟覺悟的境界。此句是總標,以下分別列舉十對說明。
「得念失念,無非解脫」,一個是得念,一個是失念。一般來講,我們的念頭正了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時時刻刻有正念,就是「得念」;打了妄想,失去了正念,乃至想入非非,就是「失念」。站在如來的境界來看,得失不二,得念和失念,念性本空、同歸圓覺,都是解脫。
「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」,一般而言,修戒定慧、六波羅蜜;修善法功德、五分法身,所成就的是涅槃境界,這是「成法」。「破法」就是毀犯這些清淨的法門,破壞清淨的功德;破了這些法,一定會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。這些在如來隨順覺性來看,諸法本空,所以成破不二,不論是成法、破法,統統都是涅槃的境界。
「智慧愚癡,通為般若」,智慧能成就般若,具足戒定慧,了達一切法緣起性空,通達三假觀,知道一切法皆是因緣和合,不離因成假、對待假、相續假,了達諸法實相,這就是般若智慧。有了智慧,絕對不會起惑造業,就能成就解脫;而愚癡的人,心中都是貪瞋癡的煩惱,始終在黑暗顛倒中,根本就不知道因緣假合、諸法實相這些道理。
從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來看,由於心地法門的工夫已經成就了,這念心達到能所一如,所有相對的境界都變成絕對,智慧、愚癡同源佛性,智慧是般若、愚癡也是般若,所以說「智慧愚癡,通為般若」。
「菩薩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」,一般來看,菩薩是菩薩,外道是外道。菩薩修六波羅蜜,成就福慧資糧具足,這是菩薩所成就法;外道則是邪見,執持常見、斷見,成就的是種種邪見法門。在如來究竟的境界來看,菩薩、外道所成就法,雖有正邪之別,也都不離菩提覺性,所以同是菩提。
「無明真如,無異境界」,無明就是煩惱,真如就是沒有煩惱。一般人認為,無明是無明,真如是真如,無明、真如是兩個境界,所以始終執著於要先斷無明,然後才能證真如,這樣有能斷、所斷,就屬於漸次修證的法門。
所謂「無明實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」,站在如來究竟的境界來看,無明實性即佛性,無明、真如,統統是同一體性,真如就是無明、無明就是真如,兩個是一體的,要在無明之外去找一個真如,是找不到的。如同波和水,水即是波,波即是水,水波無二;只要波浪停止下來了,清水就現前。相同地,真如就在無明煩惱當中,所謂「迷則真如是妄想,悟則妄想是真如」,無明和真如是同一個,要想證到真如,只要不起無明、不起煩惱,當下就是真如;已經證到如來境界了,自然就了解這個道理。
「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」,一般而言,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才是清淨梵行;起了淫怒癡、犯了殺盜淫,就是墮落、染污的行為。可是在佛的境界,對清淨、染污不生分別,所以戒定慧和淫怒癡「俱是梵行」,統統都是清淨的。為什麼戒定慧與淫怒癡同是梵行?因為兩者的法性不二,同一體性,都是空性。戒定慧是薰修出來的,屬於緣起,它的體性是空性;淫怒癡也是緣起,它的體性還是空性,所以兩者空性不二。但這些必須是站在如來的境界來講,真正證到實相、悟到不二法門,才是畢竟空。
有些人看到「諸戒定慧,及淫怒癡,俱是梵行」,對佛法產生了誤解,以為自己也達到如來的境界了,把自己的境界當作如來的境界,認為修行就是要自在,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。「酒肉穿腸過,佛在心頭坐」,認為吃素、吃葷都是不二,這樣子就糊塗了!就好比一個小學生和大學生相比,雖然同樣都在讀書,可是程度相差很遠。凡夫的境界和如來的境界相比也是如此。如來三惑漏盡,心廣大無有邊際;而眾生的心還在煩惱當中,產生不出力量和智慧,以為淫怒癡就是梵行,可是這念心沒有安住在空性,沒有安住在作主的心上,就不是清淨的梵行,造了淫怒癡的惡業,將來就要隨業受報,在六道當中輪迴。
明白了這些道理,一方面要了解緣起性空,二方面要修如幻觀,觀一切法如夢如幻、如泡如影,三方面,心當中對任何境界要沒有貪愛;進一步證到實相,真正契入不二的境界,就是如來住世,達到這個境界,淫怒癡、戒定慧俱是梵行。如果做不到,那就要努力腳踏實地去修行。
「眾生國土,同一法性」,眾生是有情,國土則是無情物;眾生之身是正報,國土則是眾生的依報;眾生具足佛性,國土則是法性。站在如來的境界來看,眾生和國土都是同一法性,都是空寂!法性畢竟空寂,眾生法性是空,國土法性也是空,體性都是空性。
「地獄天宮,皆為淨土」,一般人來看,地獄就是苦,天堂就是樂。就如來境界來看,善惡二報皆如空華,淨穢不二,無論是地獄,還是天上的宮殿,統統是淨土。凡夫眾生所見的境界都是相對,例如我們現在是白天,在這個講堂所看到的都是光明,然而很多眾生白天卻看不見,如同在黑夜中一般;我們人晚上看不見,有很多眾生則是晚上看得見,那麼這個地方究竟是光明還是黑暗?又例如廁所裡的糞便,我們看起來又髒又臭,可是廁所裡的眾生並不覺得髒、臭,反而還覺得很新鮮、很美味,那麼這究竟是臭還是香?同樣一個世界、一個境界,由於每個人的心意識不一樣、業不一樣,六根的感受也不一樣;六根不一樣,接觸外在的六塵境界也不一樣。《圓覺經》提到,我們的心清淨,六根就清淨;六根清淨,六塵就清淨;六塵清淨,六識就清淨;六識清淨了,十八界就清淨;十八界清淨了,國土就清淨。所以我們的心清淨了,到達究竟隨順覺性,契悟了這個佛性、法性,悟到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、淨穢不二這念心,達到如來的境界,就統統成了淨土。
「有性無性,齊成佛道」,「有性」就是有佛性;「無性」就是沒有佛性。一般判教的解釋,一闡提因為無佛性不能成佛;定性二乘不承認有佛道,只想證到羅漢果、緣覺果,認為這是最究竟,因為無佛種子,所以同樣也不能成佛,這些都只是佛的方便說法。實際而言,一闡提也有佛性,與定性二乘同樣都能成佛,只是時節因緣還沒到而已。所以就如來境界來看,定性、不定性二乘,乃至於一闡提人,都能成佛;有性、無性,大乘、小乘、三乘、二乘,統統齊成佛道。
「一切煩惱,畢竟解脫。」面對煩惱,小乘稱要「斷煩惱」,大乘菩薩則說「轉煩惱」,在如來的境界就稱之為「煩惱即菩提」,因為煩惱本空,所有一切煩惱,最後統統都是解脫。所謂「千年暗室,一燈即破」,契悟到這念心,師父在這裡說法,諸位聽法這個心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一念不生,煩惱沒有了,就是畢竟解脫,這就是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法門,達到這個境界,就是如來隨順覺性的境界。要達到這個境界,先要透過菩薩隨順覺性,菩薩隨順覺性成就了,最後就是果位上的如來境界。
「法界海慧,照了諸相,猶如虛空。此名如來隨順覺性。」佛法界,是實相的境界,是我們嚮往的境界、是我們最高的指標,稱法界而起的智慧稱為法界海慧,到達這個境界,就是智慧如海!「照了諸相,猶如虛空」,前面所說的所有一切善惡、是非、淨穢……十個相對的境界,以佛的智慧照了這些境界,畢竟空寂、了不可得,就像虛空一樣沒有障礙,如此方為「如來隨順覺性」。
「善男子!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居一切時,不起妄念;於諸妄心,亦不息滅。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;於無了知,不辨真實。彼諸眾生,聞是法門,信解受持,不生驚畏。是則名為隨順覺性。」前文就是先把凡夫、菩薩、如來這三個果位、三個境界,說明讓大家知道,接下來就告訴大眾用功的方法。
要如何才能達到如來這個境界?就是要用隨順覺性這個方法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若於因地,以生滅心為本修因,而求佛乘不生不滅,無有是處。」以生滅心起修,就是生滅的因,將來成就的就是生滅的果報;以不生不滅心起修,就是不生不滅的因,將來所成就的,就是如來隨順覺性不生不滅的果報。《華嚴經》中所說也是如此,先顯示菩薩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種種果報差別,最後統統入於平等法界、一真法界;由生滅的方便,歸於不生不滅的究竟。
天台宗立「六即佛」所講的也是同樣的道理,六即佛,有理即佛、名字即佛、觀行即佛、相似即佛、分證即佛、究竟即佛。這六個層次雖然都是佛,但凡夫沒有修行只是理上即佛,事上還沒有達到如來的境界;雖然沒有達到如來的境界,這個佛性、覺性也沒有絲毫的退失、減少。如同修行雖然有種種次第、境界,但是能知能覺這念心始終存在。了解這些道理,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在什麼次第、境界,就不會眉毛鬍子一把抓,以凡濫聖、得少為足。
現在已經了解隨順覺性的種種次第、境界,接著就告訴大眾,怎樣可以達到「如來隨順覺性」的法門。
「善男子」,來聽經聞法的一切眾生,都是「善男子」。現在聽聞頓教法門,一入耳根,就是在種因,將來因緣成熟,就能成就頓悟自心的果報。能聽到頓悟自心的法門很不容易,一定有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願行,因此稱為「善男子」。
「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」,「諸菩薩」包括一切賢位菩薩、登地菩薩;「末世眾生」就是末法時代的眾生。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法,認為現在是末法時代,不能修行、不能成道,這都是錯誤的觀念!雖然現在是末法時代,但末法才初初開始,就小乘來講,只要認真修行,還是能成道證果;如果依據大乘來看,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皆能成佛!所以「諸菩薩及末世眾生」都能修這個法門,都能有所成就。
這是什麼法門呢?就是「居一切時,不起妄念」,這個法門不論行住坐臥、動靜閒忙都可以修。所謂「一乘任運,萬德莊嚴者,諸佛之法界也」,在任何一個時間、場所、空間,保持不起妄想就好了。如同禪七中告訴大眾要保持一念不生、不打妄想,依照這個法門來用功,七天當中就能有所契悟、證悟。
不起妄想一開始並不容易做到,因為我們過去起心動念、妄想、昏沉已經成了習慣、成結、成垢了,告訴自己不想,偏偏要想;告訴自己不打瞌睡,偏偏要打瞌睡!那我們應該怎麼做呢?就要「於諸妄心,亦不息滅」,妄想來了,不理它,也不用去息滅它,不管它就好了。既然是妄想,就是虛妄不實的,與我有什麼關係?所以看都不看它一下,照都不照它一下,保持能知妄想這個心不動就好,就是這麼簡單;妄想來給它來,妄想去給它去,始終安住在能知這念心上,保持如如不動,所以說「亦不息滅」。
漸修法門就是要滅妄想、打妄想,所謂「打得念頭死,許汝法身活」,妄想來了,來一個打一個,來一雙打一雙,這個就是漸修法門。
這裡所說的是頓悟自心的法門,頓悟自心,就是始終保持這念覺性存在,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站得住、站得長;發現妄想來了,不用息滅它,它來給它來,它去給它去。如果起意要息滅妄想,就像在拍皮球一樣,拍這個皮球、愈給它壓力,它就愈反彈上來;愈用力,這個皮球跳得愈高!所以乾脆不要理它,不理它,這個皮球沒有受到壓力,不會反彈,自然而然就會停下來了。
所以妄想來了,不管它善、惡、是、非,都不用去息滅,不理它,這個心安住在覺性上就可以了。一旦想要息滅妄想,那就是「作止任滅」,在妄念上作工夫,又落入了次第、生滅。若是住在妄想境界上,又依著妄想去造惡業了。所以我們這個心就要安住在不生不滅的覺性上,不要住在生滅的念頭上,這是大乘菩薩的修法,我們修行就是要明白這個道理。
「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」,不加了知,就是不要去分別。不去分別這個妄想是從哪裡來的?什麼時候生起的?是善?是惡?根本就不要理它!因為一去分別、了知這些妄想,就有能所,能了知、能分別的這個心也是妄,妄上加妄,始終是沒有完、沒有了。所以要「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」,這念心始終安住不動就好。
「於無了知,不辨真實」,也不要去辨別,這個無分別的境界是不是實在的。所謂「不辨真實」,我們安住在實相境界上,就是真的。假使起念:「我現在已經安住在實相境界上了!這個就是實相!」這樣又是一個能、一個所。如古人所說:「眼不見眼,鼻不嗅鼻」,如果起了確認、辨別的心,如同是眼再見眼,鼻再嗅鼻,那就是重床疊架了,等於是頭上安頭、腳上安腳、空中再加空。所以「於無了知,不辨真實」,始終是一念到底,一念萬年、萬年一念。這些道理都是在告訴我們,修行該如何用功才能頓悟自心,要想頓悟自心,就一定要找個入處;入處都沒有找到,修行就無法成就。
「彼諸眾生,聞是法門,信解受持,不生驚畏。是則名為隨順覺性。」聽到剛才所講的法門,不驚不怖,而且沒有懷疑,就像須菩提聽聞到《金剛經》,涕淚悲泣,那就是因緣成熟的當機眾!只要安住在覺性上面,這樣就能契入隨順覺性的法門。假使對這個法門半信半疑;或是現在還聽不懂,無法了解這個法門,那麼,先結一個善緣,之後因緣成熟再修,就是結緣眾。因為坐在這裡聽聞這個道理,就薰入八識田中,永為道種,還是有功德。這些都要靠我們自己來契悟。
「善男子!汝等當知,如是眾生,已曾供養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,及大菩薩,植眾德本。」我們聽到這個法門,能夠產生信心、心生歡喜、信受奉行,就證明過去生中已經供養了「百千萬億恆河沙諸佛」,所以才有這個因緣、這個機會,聽聞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的無上法門,並且能夠信受奉行。
「佛說是人,名為成就一切種智。」假使有這樣的因緣,乃至有這個心境,佛就為這個人授記,將來一定能夠成就如來的智慧。聲聞緣覺是證到一切智、無師智,菩薩是證到道種智,如來是證到一切種智,契悟了不二法門,對於上文所提到這十個境界,統統由相對達到絕對,就真正達到如來的境界了。
「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」,「重宣此義」就是前面已經說過,現在重新再說一遍。佛因為慈悲,恐怕前面所說的道理大眾還沒聽清楚,或是後來的人沒聽到,或者有些人還不相信,所以重新整理、歸納,最後做一個總結而說此偈。這一段非常有意義,我們自己也要把它背下來。
「清淨慧當知,圓滿菩提性,無取亦無證,無菩薩眾生。覺與未覺時,漸次有差別。眾生為解礙,菩薩未離覺,入地永寂滅,不住一切相,大覺悉圓滿,名為遍隨順。」圓覺就是我們的本心本性,師父在這裡說法,諸位聽法這個心,達到沒有生滅、沒有相對的境界,裡面沒有菩薩、沒有佛、也沒有眾生的差別,是一個絕對的心境,這個覺性圓滿,就是圓覺。
心性雖然本具,心當中有了煩惱,佛就變成了眾生;如果能夠保持一念不生、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眾生就成了菩薩;繼續保持下去,達到最高、最究竟的境界就是佛。這些境界都不離開這念心,只是因為覺悟的層次不同而有差別。第一個是凡夫隨順覺性,進一步是賢位菩薩隨順覺性,再進一步是登地菩薩隨順覺性,最後入金剛喻定,證到中道實相,漏盡無始無明,就是如來隨順覺性。真正達到究竟解脫,這就是究竟的隨順覺性。
前面這段經文是佛為在座聽法的人所說,恐怕末世眾生認為自己的根機不好,不相信自己的佛性,所以佛特別再說明:「末世諸眾生,心不生虛妄,佛說如是人,現世即菩薩,供養恆沙佛,功德已圓滿。雖有多方便,皆名隨順智。」「末世諸眾生」,末法時代所有眾生,也就是現在的我們。「心不生虛妄」,我們起一個心、動一個念就是生滅,生滅的心就是虛妄。假使一切眾生,當下這念心沒有生滅、沒有虛妄,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動,「佛說如是人,現世即菩薩」,這樣的人就是菩薩,就是這麼簡單。正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不思善,不思惡」,我們這念心如如不動,了了常知,不生虛妄,不驚不怖,直下承當,這就是菩薩;在這樣的心境中,就不要再想,一想就是起念,這一念不覺妄動,就屬於眾生的境界,又成了眾生。
「供養恆沙佛,功德已圓滿」,我們這一念心就是實相,實相無相、無不相,裡面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智慧;能夠做到心不生虛妄,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,當下這一念就圓成供養十方諸佛的功德。明白這個道理,悟了這念心,契入了實相,供養恆沙諸佛的功德就已經圓滿,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證,這是很真實的道理。
「雖有多方便,皆名隨順智」,佛講法雖然說了很多方便法門,這些都是隨順智,讓我們隨順這個覺性契入佛的智慧。佛法有俗諦、真諦、中諦的智慧。方便法門就屬於俗諦的智慧;由俗諦的智慧契入真諦的智慧;不執著真諦的智慧,又契入中道第一義諦的智慧,中道第一義諦就是實相,就是一切種智,就是佛的智慧。
今天講〈清淨慧菩薩章〉,這一章的道理對於我們修行很有幫助,希望每個人要把這一章背下來,背下來以後要去了解。即便現在還不了解,背下來以後熟能生巧,以名昭德,自然而然就能契悟隨順覺性的道理。契悟了以後,安住在「隨順覺性」,一定能由凡夫位的隨順覺性,到達賢位菩薩的隨順覺性;由賢位菩薩的隨順覺性,到達地上菩薩的隨順覺性;地上菩薩的隨順覺性圓滿,就是如來的隨順覺性。〈清淨慧菩薩章〉講到這裡為止,大眾休息!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