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圆觉经》──清净慧菩萨章


(一)

  于是清净慧菩萨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:「大悲世尊!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,本所不见,本所不闻。我等今者蒙佛善诱,身心泰然,得大饶益。愿为诸来一切法众,重宣法王圆满觉性。一切众生及诸菩萨、如来世尊,所证所得,云何差别?令末世众生,闻此圣教,随顺开悟,渐次能入。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

  尔时,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请问如来渐次差别,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」

  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,及诸大众默然而听。

  「善男子!圆觉自性,非性性有,循诸性起,无取无证。于实相中,实无菩萨及诸众生。何以故?菩萨众生皆是幻化。幻化灭故,无取证者。譬如眼根,不自见眼;性自平等,无平等者。众生迷倒,未能除灭一切幻化,于灭未灭妄功用中,便显差别。若得如来寂灭随顺,实无寂灭及寂灭者。

  善男子!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由妄想我及爱我者,曾不自知念念生灭,故起憎爱,耽着五欲。若遇善友,教令开悟净圆觉性,发明起灭,即知此生,性自劳虑。若复有人,劳虑永断,得法界净,即彼净解,为自障碍,故于圆觉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随顺觉性。

  善男子!一切菩萨见解为碍,虽断解碍,犹住见觉。觉碍为碍,而不自在。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。

  善男子!有照有觉,俱名障碍。是故菩萨常觉不住,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。譬如有人自断其首,首已断故,无能断者。则以碍心,自灭诸碍;碍已断灭,无灭碍者。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,若复见月,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。一切如来种种言说,开示菩萨,亦复如是。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。

  善男子!一切障碍,即究竟觉。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。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。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。菩萨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。无明真如,无异境界。诸戒定慧,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。众生国土,同一法性。地狱天宫,皆为净土。有性无性,齐成佛道。一切烦恼,毕竟解脱。法界海慧,照了诸相,犹如虚空。此名如来随顺觉性。

  善男子!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;于诸妄心,亦不息灭。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;于无了知,不辨真实。彼诸众生,闻是法门,信解受持,不生惊畏。是则名为随顺觉性。

  善男子!汝等当知,如是众生,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,及大菩萨,植众德本。佛说是人,名为成就一切种智。」

  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  清净慧当知,圆满菩提性,
  无取亦无证,无菩萨众生。
  觉与未觉时,渐次有差别。
  众生为解碍,菩萨未离觉,
  入地永寂灭,不住一切相,
  大觉悉圆满,名为遍随顺。
  末世诸众生,心不生虚妄,
  佛说如是人,现世即菩萨,
  供养恒沙佛,功德已圆满。
  虽有多方便,皆名随顺智。

  《圆觉经》所说的道理,最重要的就是开悟,悟我们当下这念菩提心,也就是《金刚经》所云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、《楞严经》所云「妙明真心」,在《圆觉经》就称为「圆觉」。「觉」就是觉性,就是灵知灵觉这念心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这念觉性人人都有。佛法云:「修行不发菩提心,犹如耕田不下种」,「菩提觉法乐,涅槃寂静乐」,菩提心就是觉性。这念觉性圆满了就是「圆觉」,唯有如来世尊才能真正圆满这念觉性,这是佛法最高的境界。

  每个人都有这念觉性,只是众生「不觉」,从早到晚,心中都是名利财色、是非人我;这念心不但不觉,而且起贪瞋痴、造杀盗淫;现在的因,又感未来的果,始终迷惑颠倒,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道、天道、修罗道当中轮回不休,所以是「不觉」。声闻、缘觉二乘是「正觉」;所谓正觉,就是这念心安住在正念、安住在佛法当中;断了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这六个根本烦恼,证到偏空的境界,这样就称为「正觉」。

  菩萨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又能自利、又能利他,故称为觉有情;所谓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度化众生是以大慈悲心为根本,这是佛菩萨的心境。二乘积极地要出三界、入涅槃,缺乏大慈悲心;而菩萨是以誓愿持身,有大慈悲心、大愿行,始终是天上人间、人间天上,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,度化众生;菩萨和二乘最显著的不同就在这里。菩萨除了大愿行,还有大定力、大智能,只是这念觉性还没有圆满,还在往「究竟觉」的方向不断修证,就称为「分证觉」。随着烦恼分分断,真如分分现,最后因缘成熟,功行圆满,就像释迦牟尼佛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三觉圆满,就称为「圆觉」。

  众生始终是在相对两边,因此有内、外,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际差别。证到圆觉的境界,就由相对达到绝对,没有内、外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差别;当下这念心达到内外一如,无论是事法界、理法界、理事法界、事事法界,都没有障碍,就变成了一真法界,这念觉性就圆满了。

  这念觉性圆满了,就是「圆觉」,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,唯有大觉世尊才能达到。〈清净慧菩萨章〉就是专门讲如来不可思议境界。既然是不可思、不可议,要如何才能理解?还是要藉由言说为方便,来帮助我们理解。《圆觉经》把这念心的道理讲得非常清楚,所谓「一切如来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,永断无明,方成佛道」。如来不是一生下来就是如来的,「没有天生的释迦、自然的弥勒」,诸佛菩萨都是从因当中薰修而成就;大众要想成佛、成菩萨,也一样要先从因当中来努力,有因才有果。「因」,一个是生灭因、一个是不生不灭因。世尊说:「若于因地,以生灭心为本修因,而求佛乘不生不灭,无有是处。」不生不灭因,就是圆觉这念心性,证到圆觉境界,就入佛法界,没有契悟到这个境界,就还是在上求佛道的过程,还没有证到如来的境界。不但释迦牟尼佛如此修证,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也都是如此,所以称为「佛佛道同」。《圆觉经》、《楞严经》等大乘经典都是讲这些道理,证明佛所说的大乘法是一体的,没有任何差别。

(二)

  大众都希望成佛,要怎么样才能成佛?〈清净慧菩萨章〉讲得很清楚,就是要「随顺觉性」,希望每个人都要从这个道理去契入佛智。「随顺觉性」,有凡夫随顺觉性、菩萨随顺觉性、如来随顺觉性。「凡夫随顺觉性」就是在凡夫位随顺觉性。禅七当中师父经常开示大众: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。」所谓顿悟自心,契悟了这念心,就是契悟了圆觉心,就等于把觉悟这条路找到了。一般众生不知道这念本具觉性,根本连路都迷失了,虽然如此,也只是迷失这条路而不是没有;悟了以后,这条觉悟之路就现前了。找到了这条路,虽然知道有这个觉性,只是刚刚开始而已、还没有成道。我们这念心当中还有昏沉、无明、执着,习气很重!告诉自己不要打瞌睡,偏偏要打瞌睡;告诉自己不要打妄想,偏偏要打妄想,虽然如此,还是要相信这个觉性、提起觉性,不论行住坐卧、动静闲忙,就是朝这个「随顺觉性」的方向去努力,不要打妄想、不要打瞌睡,这样就称为「凡夫随顺觉性」。

  由「凡夫随顺觉性」慢慢用功,与这念心有些相应了,就是「菩萨随顺觉性」;菩萨随顺觉性和凡夫随顺觉性,各有各的境界。经过「菩萨随顺觉性」的用功,最后如来的境界现前,就称为「如来随顺觉性」。和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相比,前面两者的境界相差很远,虽然一样是随顺觉性,可是感受完全不一样。

  〈清净慧菩萨章〉这一章,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开悟、修行,以及修证果位次第的道理。无论出家众、在家众,大家都想要成佛,但是如果连修行的道理、果位次第都不知道,没有证到佛的果位,却认为自己就是佛,就会以凡滥圣。例如社会上有些人看到佛法说「心即是佛」,便认为我也有心,所以我也是佛!因此产生贡高我慢,乃至毁谤三宝,谤佛、谤法、谤僧,这些都是由于不了解「随顺觉性」的道理,「随顺觉性」有不同的层次,工夫深浅不同。〈清净慧菩萨章〉把这些道理都讲得很清楚,值得我们每个人来研究、了解、契悟。

  修行就是要随顺觉性,不要随顺无明。如果打了妄想,还继续一直想下去;瞌睡来了还继续打瞌睡,这就是随顺无明。一般人打了妄想,可能也知道要把心收回来,却不知道要安住在什么地方。佛法就告诉我们不要随顺无明,要安住在觉性上,瞌睡一来,马上就知道对治,把腰挺起来、头动一动;妄想来了,知道是妄想,赶快把这念心收回来,安住在觉性上面,这样就是随顺觉性,这就属于修证的工夫。

  大家不要把觉性看得太高深,觉性是本具的,人人都有。这念心不生不灭,始终存在,人人都能悟到这念觉性。如果觉性不是本具,而是修出来的,修出来的就是有「得」,有得就必有失。例如我们修建一栋房子,这就是修出来的,以前没有房子住,现在把房子修好了,这算是「得」,可是要永远拥有这栋房子是不可能的,因为有得必有失,再好的房子,经过一段时间,也会损坏,这就是「失」;或是因为缺钱,把房子拿去抵押,还不出钱来,房子就会被银行拍卖掉,这也是「失」。我们慢慢去观察,无论一个家庭、公司、社会、国家,都是有得必有失。从历史上来看也是如此,从过去一直到现在,不知道换了多少位领导者、主人翁,政权更迭不已,有得必有失、有成必有坏;就像房子一样,只要是修成的,将来一定会坏掉,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。同样地,我们修道也是如此,如果道是修成的,有成必有坏,将来还是会坏掉。我们这念觉性、这个圆觉净性是本具的,不是从外修得,所以不去不来、不生不灭,始终存在。真正契悟到这念圆觉净性,就是最究竟的境界,这就是佛的境界。虽然觉性人人本具,但里面还有无明、烦恼,如果不去用功、不知道随顺觉性,而是随顺了无明,这一潭心水浑浊了、臭掉了,自己就要受苦受难、受尽无量的苦报。这就证明,我们修行「随顺觉性」非常重要。〈清净慧菩萨章〉就是专门讲「随顺觉性」的道理,我们看了这一章,对于这个道理就能更清楚、更明白、更了解。

(三)

  「于是清净慧菩萨,在大众中」,佛讲《圆觉经》,有很多菩萨来听经闻法,就如同在楞严会上、灵山会上一样。在圆觉会上这个清净的法会当中,有很多已证果位的菩萨、佛的弟子,都来参加这个法会,清净慧菩萨也在众多菩萨当中。

  「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」,这是请法的礼节。第一个是「顶礼佛足」,就是五体投地,以自己最尊贵的头部顶礼佛的双足,降伏我慢,这是最敬礼。清净慧菩萨顶礼之后「右绕三匝」,这是第二个礼节。绕佛是一个礼节、代表恭敬,主要的目的是在请法。我们绕佛、绕塔,都要右绕、不要左绕;佛法都是从左而右,右绕代表顺佛法之理;三匝就是绕三圈。第三个是「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」,「叉手」就是双手合十,「白」就是禀白,「佛」就是释迦牟尼佛。清净慧菩萨长跪、双手合十向佛禀白:「大悲世尊!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」。

  一个是思、一个是议。「思」就是想,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这个就要透过「思」。「议」是用嘴巴来辩论、说明。用我们第六意识去想、去思考,用嘴巴说出来的,就是可思可议,这就属于渐修。佛法有渐修、有顿悟,渐修就是需要思议;这念圆觉净性不可思、不可议,就是「不思议事」。不可思,就是不能动念,因为一起心动念,就是一个念头、就是生灭;不可议,也无法用嘴巴说出来,因为一讲话就成了生灭。就像禅宗祖师所说: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。」大众听法这个心,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,当下这念心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无言无说,这个就是不思议,这是最究竟的法门,这个就是大乘顿悟法门。

  「本所不见,本所不闻」,所谓见闻觉知,眼睛有能看、所看,称之为「见」,耳朵有能听、所听,称之为「闻」。有能见所见、能闻所闻,根尘相对,这个心就成了相对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就形成了十八界,这就是众生境界。这念心能见、能听,是本具觉性产生出来的作用,而〈清净慧菩萨章〉这里所说的「本所不见,本所不闻」则是一个绝对的境界,是指我们这念觉性的体性。契悟到本具的觉性、心之体,毕竟空寂,「不见」,当下这念心,没有能见、所见;「不闻」,没有能闻、所闻;契悟到不可思、不可议,不能见、不能闻,本自具足的这念心,就是圆觉。《圆觉经》中,佛说了很多的道理、法门,归纳起来,就是这个不可思议的无上道,这是了生死大事的稀有法门,实在是难遭难遇!

  「我等今者蒙佛善诱,身心泰然,得大饶益。」「我等」就是清净慧菩萨称自己和大众。「蒙佛善诱」,「蒙」就是承蒙,「佛」就是释迦世尊,佛说八万四千法门、用种种方便引导众生就称为「善诱」。众生的心本来都攀缘在外面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;佛说法时讲事、讲理,讲因、讲果,使众生能专注听法,透过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发出离心,去恶生善,不造恶业,进而能够得到解脱,就称为「善诱」。这里是指佛以种种善巧方便,诱导众生入于解脱法门,契悟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圆觉境界,这么一个无上法门。

  「身心泰然,得大饶益」,我们能够随顺觉性,契悟到这念觉悟的心,当下没有昏沉、妄想,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动、感而遂通,无论是身体、心性,都会很安定、很泰然;所谓「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,就是身心泰然。「得大饶益」,能够听到无上大法,了悟自心,身口意三业都能够得到清净,成就自己的善法、福报,实在是得到很大的利益。清净慧菩萨有了这种感受,因此请求世尊:「愿为诸来一切法众,重宣法王圆满觉性。」这念觉性必须自悟,要靠自己去契悟才能了解,假使没有契悟,如何了解这念心性?所以清净慧菩萨请求佛为未来「一切法众」,一切佛弟子、众生、有缘的人,把佛所证到圆满觉性的境界,重新再说一遍,希望大众都能契悟这念觉性。

  「一切众生及诸菩萨、如来世尊,所证所得,云何差别?令末世众生,闻此圣教,随顺开悟,渐次能入。」清净慧菩萨不但为众生请法,也为菩萨请法。契悟了不思议境界以后,就是佛的果报、佛的境界。菩萨有三贤位、十地位,所谓初地不知二地事、初果不知二果事,凡夫不知道圣人的事情,所以一切众生及诸菩萨,都很需要、也都想听闻如来所证悟的境界,所得的智慧、神通。

  「云何差别?」虽然是契悟不思议的境界,但当中还有层次上的差别,能不能站得住、站得长,这个就是差别。举例来说:能做到半个钟头不打瞌睡、不打妄想、安住在觉性上面,保持随顺觉性半个钟头,这是一个开始;相比之下,一个钟头都能随顺觉性,就更殊胜;能保持随顺觉性两个钟头,跟保持随顺觉性一个钟头相比,又更进一步了;能随顺觉性一整天,跟两个钟头都能随顺觉性相比,又不一样了;一天一夜都能随顺觉性,跟一天能随顺觉性相比,工夫又更殊胜。一天一夜能随顺觉性,乃至一星期、一个月、十年、二十年、一百年、一千年、一万年都能随顺觉性,相比起来在事相上、证悟上就有所差别。直到时时刻刻、分分秒秒,都是随顺觉性,就达到如来的境界,这就是常寂光净土。

  所以,不要认为已经开悟了、悟了这念心就满足了,便停止在这里。所谓「大众薰修希胜进」,悟了以后还要在动静闲忙当中来用功、来薰修,随顺觉性,要站得住、站得长。我们从初初开始「随顺觉性」,一直到保任成功,这当中会有很多境界,假使对这些境界没弄清楚,错认了消息,没有得、说自己得到了;没有证、说自己证到了,结果就千差万别。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远离不清净的地方,远离邪知识,亲近善知识。社会上有些人,无论在家、出家,修行有了一点点相似的境界,便认为自己已经成道了;或是得到一点感应,便说自己有了神通,这样错认消息,就成了邪见。因此,我们必须了解在修证过程中有种种差别。

  「云何差别?」众生随顺觉性,和菩萨随顺觉性有什么差别?菩萨随顺觉性,初地、二地、三地……每一地的境界都不一样,乃至到达十地满心,进一步还有如来随顺觉性,当中又有什么差别?清净慧菩萨就请世尊把这些境界差别、圆满觉性所得的感受、智慧、神通……统统重新再说一遍,以免大众产生疑问;或是得少为足,在半路上就休息、停滞不前;甚至没有得到、却说得到了,没有证到、却说证到了,起了很多邪知邪见,自己还不晓得,这样就耽误了大事。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不会有这些问题。

(四)

  「令末世众生,闻此圣教,随顺开悟,渐次能入。」「随顺开悟」是指要随顺这个觉性而开悟。修行第一步要先悟到这念心,如果没有开悟,连这念心在哪里都不知道,如何修行?所谓大悟几千次、小悟几千次,佛法中的「悟」有深有浅;有事上的开悟、理上的开悟、事理不二的开悟,种种不同层次的差别。例如,没有出家以前,悟到人命无常、要赶快修行,这也是悟;但只是悟到无常,还没有悟到觉性,也不能称为「随顺开悟」;进一步,透过听经闻法,悟到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,认为「有形皆归坏,不灭唯真空」,空才是究竟,小乘行者悟到空的道理,取证偏空涅槃,这个境界跟之前又不一样了,但这也还不是「随顺开悟」。

  所谓「随顺开悟」,既不是悟到苦、空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,也不是悟到偏空的道理,而是悟到随顺觉性、随顺菩提心,这是真正悟到了本心本性。《六祖坛经》中,六祖大师第一次开悟时说:「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,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。」这也是开悟,但只是悟到空性,还没有悟到这念觉性、菩提心。禅宗云: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就是要悟到这念觉性,才是真正开悟。后来五祖进一步跟六祖讲《金刚经》,六祖大师听了之后,真正悟到了觉性,大彻大悟说道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」这时所证悟的境界就不一样了。「何期自性」,我现在才了解什么是自性、菩提心、觉性!「本自清净」、「本不生灭」、「本无动摇」……都有一个「本」字,就是本自具足。我们这念心本自清净,法尔如是;悟到「随顺觉性」,就是真正开悟了。

  「渐次能入」,悟有深浅,悟了以后要渐次能入,要站得住、站得长,就要静中养成,动中磨炼,在动静闲忙中保任。如《楞严经》云:「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」,觉性本具,并非修得,所以悟了这个理,要「乘悟并销」,这念心每个人都有,悟到当下听法的这念心,要修无修修、销归自性,时时刻刻保持能知这念心,随顺觉性就好了。什么道理呢?这念心是本具的,契悟到这念绝对的心,才晓得没有什么可修,最后连能悟这个心也要放下;放下,就是万法归一,销归自性。悟到了「不起凡夫染污心,即是无上菩提道」,凡夫心和佛心原本是一个;但是凡夫一直在打妄想,现在觉悟了,不打妄想了,进一步能悟的这个心也要放下;假使悟了这念心,还时时刻刻说自己开悟了,心中有所执着,在相对的境界里住着、生存、生活,这样等于是没有开悟。

  理上悟了以后,还要在事上来修;假使不知道「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」的道理,这念心就会安不下来,在道场看到人这么多,好像到处都在障自己的道,觉得自己一定要去住茅棚,这样还是没有开悟。悟后起修,就要改变自己的习气,要「生处转熟,熟处转生」,藉外面的境界来考验自己,「静中养成,动中磨炼」经常检讨反省,藉境薰修、藉境练心、藉境修心,把佛法落实在生活上,什么地方都是佛法,这就是真正开悟的人。

  举例来说:我们眼睛看到外境种种色尘,不论是男女的色相,乃至外面种种好的境界,马上检讨自己有没有起贪心?这样就是在藉境练心。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,男女的声音、戏笑的声音,乃至于车声、马声、风声……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不惊不怪?还是一听到声音,马上就受不了,认为这个地方太嘈杂、太吵闹?或是听到别人讲话的声音、赞叹的声音,心就攀缘了?藉外面的境界来试验、考验自己有没有工夫?假使没有工夫就要多练习、多磨炼、训练自己,时时检讨反省心当中有没有烦恼?有了烦恼就要惭愧忏悔,这就是藉境练心。明白这个道理,发了愿心来落实,时时刻刻不离当下这一念心,这样来修行,禅堂是道场,乃至于动也是道场、静也是道场……无处不是道场。

  「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」,我们过去坏的习惯、行为、思想,要觉悟、要改过,慢慢慢慢就能渐次除去。例如告诉自己不贪,却偏偏还是贪;告诉自己不要打瞌睡,偏偏还是打瞌睡,这都是无始以来的习气,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成结、成垢了;不可能说不打瞌睡,马上就不打瞌睡;说不打妄想,马上就不打妄想。这些习气要慢慢对治,不是一天、两天、一个月、两个月就能够断除,而是要在这一生当中来努力,渐次去除。所以也不用因此而感到自卑,过去贪的,现在改过来不贪就好了,这样慢慢慢慢就能把我们坏的习惯、行为、思想去除。

  修行,一个是动,一个是静。透过诵经、打坐、修善,这样慢慢用功,经过一天、两天、一个月、两个月……这就是次第;就像读书从小学、中学、高中、大学、硕士到博士,也是一种次第。藉由这些次第、因缘,来显发自己清净、解脱的心性;慢慢慢慢瞌睡、妄想减少了,感觉身心寂然、身心安定,一坐下来,没有妄想、昏沉,这念清净心现前,心中一片光明,感到「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,这就是渐次修证的次第。

  修行除了要因次第尽,还要做到不执着所修,即使现在坐到一支好香、与这念心相应,也不要执着;因为一旦有了执着,就在这里停止、休息了,反而没办法达到究竟。所以要在事上不断用功,一直到这念心完全没有昏沉、妄想;要到达这样的心境,不是用嘴巴说说而已,而是要靠「因次第尽」的工夫,一年、两年、十年、二十年,乃至于这一生,都要这样来努力,操之过急也没有用。明白这个道理,要锲而不舍,始终安住在这个觉性上,慢慢就能契入圆满觉性,称为「渐次能入」。

(五)

  前面这一段,就是清净慧菩萨请求佛开示的缘起。清净慧菩萨向释迦牟尼佛禀白,希望世尊「重宣法王圆满觉性」,让大众都能悟入。

  「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」三请,就是启请三次,在佛法中这是最高的礼节。《佛说无常经》也是如此,《无常经》又称《三启经》,「三启」,就是礼请、礼敬三宝要经过三次启请,启请佛、启请法、启请僧,共启请三次,所以称为「三启」。为什么要三请?代表我们最至诚的恭敬心,但最多也不要超过三次;佛法不离世间法,无论是求法、或向人请求,都以三次为限,若是求了三次,还是不答应,就不要再请,否则就令人厌烦了。清净慧菩萨「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」,很虔诚、很恭敬地启请三次,释迦牟尼佛就开始说法了。

  尔时,世尊告清净慧菩萨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请问如来渐次差别,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」时清净慧菩萨奉教欢喜,及诸大众默然而听。「默然而听」,此时大众至诚恭敬、专注谛听,没有任何人讲话,寂静的不得了,希望世尊赶快来宣说这个无上法门。

  「善男子!圆觉自性,非性性有,循诸性起,无取无证。于实相中,实无菩萨及诸众生。」佛称大众为「善男子」,就是告诉大众,你们来听这个无上法门,已经不是普通人了,而是发了无上菩提心,契悟了真空善、假观善、中道实相善,要追求至高无上的善道的行者,所以称为「善男子」。为什么称善男子,不称善女子?因为佛性没有男众、女众的差别,来听法的人只要悟了这念心,即便是女众,统统都可以称为「善男子」。一般外道称女众为师姐、师妹;在佛法来讲只要皈依了,不论男众、女众统统称为师兄。

  「圆觉自性」,佛所证的圆满觉性、所悟到的这个大圆觉体,就是「圆觉自性」。《圆觉经》就是告诉大众,如何才能契悟这念觉性?契悟觉性之后,要如何才能圆满觉性?所谓「一切如来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,永断无明,方成佛道。」一个是圆照、一个是圆满,两者有所差别。「圆照清净觉相」是就因地上的工夫来讲。「圆照」的工夫,一方面可以从事上、理上来落实,一方面也可以从思惟空、假、中的道理来落实。要如何去「照」,才能达到事理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的圆满境界?「照」是觉性的作用,有能照、所照,透过觉察、觉照,来觉悟这念心;或用思惟的方式,依此契入圆觉自性。真正契悟「圆觉自性」,就契悟了大众听法这念心,也就是自己的本心本性、不生不灭这念心。

  「非性性有」,就是指我们当下这念心、这个觉性,不是修出来的,没有什么五性差别;也不是无中生有,而是清净本然,是本具的,所以是「非性性有」。

  「循诸性起」,「循」就是跟着我们当下这念心、这个觉性所产生的作用。过去我们都在迷惑当中,现在了解有这念觉性,就随着我们的本心本性,随顺这个觉性来用功,所以「循诸性起」就是始觉。什么是「诸性起」?我们眼耳鼻舌身意,有见闻觉知的作用,眼睛能见、耳朵能闻;能见,是谁在见?能闻,是谁在闻?心中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是谁在想?这样来分析,就知道六根是根据我们的觉性而起作用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的作用,就是觉性的作用;所以悟到这念心,也不离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诸性。我们现在修行,「循诸性起」,从性而起,依着六根这个地方来提起觉性,由能见、所见;能闻、所闻;能想、所想的相对境界中,随顺觉性来用功,最后归于无能无所,见而无见、听而无听、念而无念,从这里开始悟入本心,这就是始觉。

  大众能知能觉的这念心、这念觉性就是我们本具的法身。众生在迷,不了解这念心性,没有安住在觉性上面,所以起惑造业,根尘识的作用,法身就流转五趣、落入五趣,在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人道、天道中轮回,这就是众生境界的「循诸性起」。我们现在觉悟了,要返本归元,也是要「循诸性起」,依着我们当下能觉、能见、能闻这念心,保持这念心、无取无舍,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来契入圆觉自性。

  「无取无证」,悟了这念心,圆觉自性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,心性本具,所以是没有取、没有证。什么是有取、有证?取善舍恶,取出世法舍世间法,就是有取;要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,证涅槃,有能证、所证,就是有证。小乘行者要取涅槃、要证到偏空涅槃,这个就是有取有证。这念心是绝对的,一切现成,没有取、没有舍、没有证。假使有能、有所;有取、有证,就落入小乘的境界,就不是究竟。「无取无证」,就是要随顺这念觉性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悟入本具的心性。

(六)

  「于实相中,实无菩萨及诸众生。」「实相」就是实实在在的心境。实相无相、无不相,无相就是真空,无不相就是妙有;具足真空、妙有,就称为「实相」。这些言语上的解释,是为了方便我们理解,假使执着这个解释,又落入知解境界。所以了解这些道理,安住这念心,「无取无证」,才能契入实相。大众听法这念心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」「无住」,是指这念心无所住着、不攀缘。不但不攀缘、不颠倒,不住时间、不住空间;当下这念心还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这才是「生心」。「生心」,只是随顺众生的方便说法,不是另外有一个心「生」出来,而是指本具的清净心现前、觉性存在;只有这念心不可思、不可议,这是最高的心境。

  有些人不了解这些道理,听到不可思、不可议,便认为是禅宗故弄玄虚、跟大家打哑谜,这实在是毁谤佛法!「不可思、不可议」,这念心「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故名不可思议境。」所以万法归宗、能所一如,就是如来的境界、如实的境界,这个实实在在的心境,就是实相。「于实相中」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是一个绝对的境界,这个绝对的心现前了,就能超越时间、空间。所谓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」,只有这一念心存在,没有能所、相对存在;既然没有能所、相对,当然也就没有众生、没有菩萨了。

  这念心一法不立,禅宗所说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真正契悟了这念心,就是如来佛的境界,就超越了菩萨的境界。悟了这念心,把所有的众生统统度尽,成就菩萨的果位,众生也了不可得,道理就是如此。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,就会觉得奇怪,修行菩萨道就是发愿要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怎么又说「实无菩萨」?「实无众生」?

  「何以故?」佛一开始就开宗明义显示「圆觉自性」、「实相」和「如来」的境界。讲了这些道理之后,恐怕大众不了解,听到没有菩萨、没有众生,会产生疑惑,所以进一步解释,为什么没有菩萨?没有众生?

  「菩萨众生皆是幻化。幻化灭故,无取证者。」一切众生、菩萨、乃至如来,都是幻化不实的境界。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「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」如来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这些也都是虚妄不实、幻起幻灭、幻化的境界。就像晚上睡觉作了一个梦,梦醒了,梦中的境界就没有了,这是不是幻化?众生只知道晚上作的梦是梦,佛不但知道晚上是梦,白天也是梦,都是因缘假合、虚妄不实的境界;就像变把戏、玩魔术一样,魔术变完了,这个变化出来的境界就没有了。同样地,菩萨、众生也都是幻化不实,等到幻境过去了,哪里还有菩萨、众生?

  在经典中可以看到,过去有很多菩萨示现世间,色身是四大假合,一段时间过去了,这四大假合的因缘散了,就消失了,所以是幻化不实。幻化的境界是生灭法,随着因缘变化而暂时存在,无法恒久,最后终究会灭掉。就像水泡一样,水泡灭了,这个水泡就没有了;人活在世间上也是如此,色身就像水泡一样有生有灭。有些人听了以后,便认为既然像水泡一样最后都会灭掉,那就不用修行了。这就是不了解,我们还有一个本具的心性,既然是本具,就是不生不灭,就不是幻化。色身是幻化的,执着这个色身来努力,因缘过去终究会灭掉;如果不执着色身,能借假修真、在当下这念心来努力,契悟了圆觉自性,觉性本具,就是不生不灭的了。「无取证者」,悟到本具的这念心,时时刻刻保持清楚明白,无能无所,一念到底,就是无取无证。

(七)

  世尊再讲一个譬喻,让大众更了解这个道理。「譬如眼根,不自见眼」,譬如眼根见物,是由于觉性在眼根作用,对到外面的尘境,根尘相偶产生眼识,有能见、所见,这就是相对的境界。「眼根不自见眼」,眼根自己不能看见自己,没有能见、所见,就是一个绝对的境界。我们的觉性也是如此,本无能所对待,是绝对的,只要保持这一念绝对的心,就能契入圆觉自性。

  「性自平等,无平等者。」「性自平等」,契悟到这念心性人人本具,平等不二,这时眼睛所见、耳朵所听……境虽万差,见即是一,没有相对境界,就再也不会去分别你是我非、你非我是。「无平等者」,契悟到心性平等,最后连平等也不要执着,因为自性本来就是平等,非人为之伪,假使再执着一个平等之相,又不平等了。

  「众生迷倒,未能除灭一切幻化,于灭未灭妄功用中,便显差别。」众生因为迷惑、颠倒,把假的当作真的,反而把真的迷失了。一个是迷、一个是倒,「倒」就是颠倒,什么叫做颠倒?把不净的当作净,把无我当作有我,这就是颠倒。一个是凡夫的颠倒,一个是二乘的颠倒;凡夫的颠倒就是我执,二乘的颠倒就是法执。为什么会颠倒?就是因为「迷」,因迷而倒,所以未能除灭诸幻,妄有差别。如果我们这念心觉悟了、不迷了,自然就没有颠倒了。因此契悟圆觉自性,无取无证,没有相对,能所一如,不但破除了凡夫的我执,进一步也破除了二乘的法执。

  「于灭未灭妄功用中,便显差别。」凡夫众生执着、迷惑的心尚未去除、转化,所以在寂灭涅槃当中妄生是非、颠倒,把生灭的境界当作实有,对于本具的圆觉自性反而不知道,如此「于灭未灭妄功用中,便显差别」。就绝对的心境而言,所有渐次修证的过程,还是虚妄、生灭;等于在不分别当中生了分别,在不生灭中再立一个生灭,这就是妄。例如菩萨和众生相比,菩萨是觉,众生是妄;但是站在如来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来看,菩萨有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……,有能觉、所觉;能观、所观,这些境界也是妄,还是虚妄不实。

  「若得如来寂灭随顺,实无寂灭及寂灭者。」「寂」就是寂然不动,「灭」就是灭除生灭、灭除烦恼。觉性不是修出来的,本来就是寂灭;契悟到如来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这念心,就是「寂灭随顺」。要达到「寂灭随顺」,一个是不动,一个是灭不着灭想;妄想来让它来,妄想去让它去,始终是安住在这念觉性上面,寂然不动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安住在这个心境上来用功。「实无寂灭及寂灭者」,在修行的过程中,观察到念头有过去、现在、未来;有生、有灭,心中始终安住觉性,保持清楚明白,如如不动,到最后生灭灭已,寂灭自然现前。寂灭的心是本具的,既然是本具,哪里还有一个能寂灭者、一个所证的寂灭之法?这念觉性本自具足,本来就是寂灭,所以「实无寂灭及寂灭者」。

(八)

  「善男子!一切众生从无始来,由妄想我及爱我者,曾不自知念念生灭,故起憎爱,耽着五欲。」这一段是在说明众生的境界。任何事情,只要有开始,就一定会有终了,有始就有终。「从无始来」,就是没有一个开始,所有一切众生,从过去到现在始终执着四大五蕴为我,执着有一个我存在,这就是妄想、我执。因为有这个「我」,执着这是我的眼睛、我的头发、我的耳朵、嘴巴、鼻子……乃至执着我的身形是胖、是瘦、是苗条……因为我见坚固不舍就生了爱着、由于有「爱我」的心,时时刻刻就想保护这个我;就成了我执。一旦有我执、我所,原本这念绝对的心就变成相对;如果这个「我」有一点点不如意,就生忧愁、烦恼,众生从过去到现在,就是这样颠倒。

  「曾不自知念念生灭」,一般人从来不了解自己的起心动念,从过去到现在这个心时时刻刻都在生灭当中,心心不住、念念迁流,念头始终是一个接着一个,没有完、没有了。慢慢去观察就知道,世间上的人从读幼儿园就开始在打拚、奋斗,最后拚到大学毕业,有些人觉得满足了,有些人还要继续到研究所去打拚,接着又要在事业上发展,乃至于想要在社会、国家、世界,甚至是到太空中去打拚、奋斗。人的一生,就是这样不断地往前走,然而不管再怎么打拚,还是不离心意识的活动,这个心愈走愈攀缘,离道就愈来愈远。

  众生的心,始终在外面游走、攀缘,根本不认识自己;一遇到外面的风浪,如果是好的,就感到欢喜、快乐、得意;如果是坏的,就垂头丧气,甚至冲动去自杀,连命都没有了。其实,不论好的、或坏的境界,都只是一个梦境。凡夫因为不觉,就像是在幻境当中过日子,终其一生,为了个人、家庭、事业……不停地计算、计划,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,这些都离不开念头的活动。念头在活动就是生灭的梦境,不论善念、恶念,凡是起心动念就属于生灭,就像水泡一样,水泡破掉就没有了。我们修观行,观察当下这念心,念起、念灭,最后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,目的就是希望契入不生不灭这个心境。众生不知道自己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念念迁流、生灭,却在生灭的境界中起执着,因为有我执、我所,因此执着这个色身、这个心意识、这些事相的差别,于是就有憎爱。憎就是讨厌,爱就是喜欢;人就是如此,顺我的就喜爱,逆我的就厌恶、起瞋心,所以有憎、有爱就是众生。

  禅宗祖师说:「不生憎爱,亦无取舍」,当下这念心达到没有憎爱、取舍,就没有是非,这些道理不是口头禅,而是要真正做到「随顺觉性」,在这个觉性上契悟、安住,才会尘埃落定。为什么要不憎、不爱?因为有爱就有取,有憎就有舍,有取有舍,这念心就落入两边。有憎爱取舍,自然就会贪着色声香味触、财色名食睡……种种五欲境界,因此造业、受苦;所以只要一起贪爱,就是生死的根本。

  「若遇善友,教令开悟净圆觉性,发明起灭,即知此生,性自劳虑。」如果遇到善知识、遇到好的同参道友接引教导,就能使我们悟到「净圆觉性」。这念觉性如果不净不圆,就不圆满;必须又净又圆,才能称为净圆觉性。觉性虽然人人都有,但是众生迷失自性,不断起贪瞋痴、造杀盗淫,这个心竟像一潭浑水一样,所以不净;心中都是人我、是非、无明、烦恼,始终落入两边、落入种种相对境界,明暗、动静、生死、男女、美丑……所以偏而不圆。这念心要想达到又净又圆,至少要做到身口意三业清净:身不造杀盗淫,是身业清净;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妄言,是口业清净;心不起贪瞋痴,是意业清净。

(九)

  众生就是做不到三业清净,所以始终在迷惑颠倒当中,执有、执无。觉性一旦迷失了,这个心就成了「兽性」,属于禽兽的心性,心中都是无明烦恼,不断地起贪瞋痴、造杀盗淫,将来就是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的果报,哪里还有什么觉性呢?所以这个心不净不圆。

  现代有些人提倡:「要成佛、成菩萨,实在是渺不可及、遥不可及,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。」我们仔细想一想,要做到老老实实做人也不简单,怎么说呢?人要受持五戒才有得人身的因,如果不受持五戒,根本连人身都保不住。所以五戒──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,这个就是人性,等于儒家所说「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」,做到了才属于人性。

  由于遇到善友、善知识慢慢慢慢引导、教导,告诉我们要老老实实做人,不要造杀盗淫、不要起贪瞋痴,这样慢慢慢慢去做,就由兽性变成人性。但是人有生老病死苦,所以我们进一步要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这样子就由人性变成「觉性」了。虽然我们本具觉性,但觉性当中还有无明、烦恼,还没有悟到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对于空、假、中的道理,还没有圆融、圆满,所以还不能称为「净圆觉性」。以小乘的境界而言,所证的觉性也还不是圆,为什么不圆?因为小乘行者一心直取涅槃,视三界如牢狱,视生死如冤家,执取一个偏空涅槃,所以不圆,要更进一步回小向大,才能达到「净圆觉性」。

  我们从人道发心修行,希望超凡入圣,慢慢慢慢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忽然听闻到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道理,如果能马上契悟,顿悟自心,知道每个人都有净圆觉性,悟到这念觉性,既净又圆,这样就不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行,当下就能契入「净圆觉性」。

  「发明起灭」,忽然一下了解了,就发明心地,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本具的佛性。「起灭」,「起」就是起心动念,「灭」就是念头起了之后、马上就灭掉了;「起灭」就是指我们心念的生灭。过去不觉,念念迁流,这个心都在生灭当中,现在明白生灭心当中还有一个不生灭性,这就是我们本具的觉性。安住在觉性上、随顺这一念觉性,就能达到不生不灭。等于《楞严经》里面,波斯匿王知道生灭心的道理,听了世尊的开示,进一步明白生灭心当中还有一个不生灭性,了解这个道理就是「发明起灭」。

  「即知此生,性自劳虑」,现在了解这个道理,就知道这一生都是在迷惑颠倒当中,自己跟自己的本心过不去。所谓「性自劳虑」,「劳」就是尘劳,「虑」就是思虑。一个是尘、一个是劳、一个是虑。因尘而发劳,我们这念心,六根对六尘,外面的尘境引起我们的思虑,因思虑而劳顿。众生的心念念不停歇,眼睛看到外面的东西,就想要看。慢慢观察就会发现,我们无论看什么东西,看久了之后,眼睛就慢性中毒了,马上就会打瞌睡,这就是眼睛发劳、产生劳顿;耳朵听声音,听久了之后,耳根受不了,听到打瞌睡,这就是耳根发劳……假使我们达到无思无虑了,安住在自性、安住在觉性上,就如《金刚经》所云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、如禅宗祖师说「百花丛里过,片叶不沾身」,这样就能远离这些尘劳。

  我们这一生当中「性自劳虑」,虽然心性本具,但久迷自性,自己发劳、思虑,这念心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始终是攀缘不定,眼睛看到东西就要看、耳朵听到声音就要听……六根对六尘就是攀缘,一攀缘就产生劳虑,因而起惑造业,不断轮回受苦,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。我们过去不知道这些道理,这一生都是「性自劳虑」,实在是颠倒;现在遇到善知识、很好的同参道友「教令开悟」,才能「发明起灭」,悟到「净圆觉性」。

(十)

  「若复有人,劳虑永断,得法界净,即彼净解,为自障碍,故于圆觉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随顺觉性。」「若复有人,劳虑永断」,假使有一个觉悟的人,已经悟到大众听法这念心、这个本自具足的觉性,就知道原来这个劳虑也是从这念心产生出来的,心打妄想,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,心猿意马而有劳虑,是自己跟自己的本心过不去,因此无法达到「净圆觉性」。我们知道这些道理,发了大心,要想证到「净圆觉性」,从现在开始绝对要随顺觉性,不再打妄想了!不想就不想!一念不生,就是这么简单!

  禅七当中开示大众:「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」,就是这个法门。禅宗所说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有些人听到「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」这句话,感觉很震撼,这念心一歇下来,当下马上就能契悟!大众依照这个法门来用功,在七天当中就能有所契悟,乃至达到「劳虑永断,得法界净」的境界。

  「劳虑永断」,这念心没有妄想、没有起灭,达到不生不灭,就没有过失了。假使这念心什么都不想,却像石头、木头一样,就成了无想定,这也没有用。所以这念心达到不生不灭,还要有慧,就是大众听法这个心,这个清楚、明白的觉性始终要存在。

  「得法界净」,「法界」就是指我们这念心,十法界都在这念心当中。心有所住着,法界就不净;根尘相偶,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,就形成十八界。造了恶业,十八界就变成畜生、饿鬼、地狱的法界,这样哪里是净呢?现在「劳虑永断」,当下这念心狂心顿歇!大众听法这个心,万法归一、一念不生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十法界都归于这念心,马上就有清净、宁静的感受。

  「即彼净解,为自障碍,故于圆觉而不自在。此名凡夫随顺觉性。」假使执着这个清净的感受,觉得这个境界实在太好了,心落入这个净境,这样又被「净解」所障碍。「解」就是见解;「净解」就是执着这个清净、安静的境界,心想:「这实在太好了,就安住在这里就好了!」有了这样的心念,贪着这个净境,就成了障碍,修行便止在这个境界,停滞不前,无法再进一步,这就是「为自障碍」。

  由于执着这个清净的境界、这个定境,旁边的人走路发出一点声音,便觉得讨厌,心想:「这些人不知道用功,都在妨碍我!」打坐时坐得东倒西歪,监香法师过来点香板,便觉得:「又在打我闲岔,真是讨厌鬼!」这就是执着净境,所以被「净解」所障碍。虽然如此不能证得圆觉,还是有在觉性上用功,这就是「凡夫随顺觉性」的境界。这时只要放下执着,不住在这个净境,继续在觉性上用功,站得住、站得长,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马上就能更上一层楼了。了解这些道理,便知道自己住在什么境界上、该如何用功。

  「善男子!一切菩萨见解为碍,虽断解碍,犹住见觉。觉碍为碍,而不自在。此名菩萨未入地者随顺觉性。」贤位菩萨,虽然断了净解,不贪着这个清净的境界;这时又有一个境界现前了,这个境界就是「犹住见觉」,住着在见觉上。什么是见觉?「见」是指能知能见这念心,我们现在有始觉之智,能够觉察我们的妄想、昏沉,就称为「见觉」。

  始觉之智能够照本觉之理,这念心有觉有照,觉性现前了,就知道不可以打妄想、不要落入昏沉,妄想、瞌睡一来就能照破,这是一种断烦恼的方法;禅宗参话头也是如此,妄想来了,「谁?」参它一下,就能照破妄想、烦恼、昏沉。然而有能见、所见,能觉、所觉,这个觉性就还是在相对当中,还是一个方便,属于渐修法门。所以这念心要始终安住在觉性上,有了妄想、烦恼,就要照破,无论动静闲忙,觉照不失,等到完全没有妄想、昏沉了,这个觉照也要放下、销归自性,心就安住在「菩提觉法乐」、「涅槃寂静乐」的境界,这条心路就找到了。这样用功,时时刻刻安住在觉性上,就是随顺觉性。

(十一)

  修行,要达到时时刻刻觉照不失,第一要做到觉察,第二是觉照。打坐,就是修觉察、觉照的法门;有觉察才有觉照,假使没有觉察,妄想来了就随着妄想跑了,自己连起了妄想都不知道,更不可能起觉照,照破妄想。

  例如在打坐时突然想到:「在佛学院还有几门功课要加强、要背诵,假使背不出来,成绩不合格,就会被退出佛学院……」打坐时一直都在想这些事,还不知道自己在打妄想,甚至下座了,还继续想:「从今以后一定要认真背诵,不然就会被退学的!」以前对背诵有障碍,糊里胡涂就是不想背,现在想通了,下定决心一定要背诵!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心得,觉得自己这支香真是打得不错!像这样打了妄想还不自知,就是没有觉察、觉照,即便所想的是善法,还是妄想!

  《金刚经》云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打坐时不但善法不能想,恶法更是不能想,这一想,心当中就是黑暗、迷惑、颠倒,起了这些愚痴、情爱的念头都是罪过,将来就要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中受苦、受报。所谓「十字街头岔路多」,我们修行要实实在在了解这些道理,不然被这些生灭的念头带到黑暗当中,自己还不知道。

  佛法有顿悟、有渐修,渐修就是要保持有觉有照,顿悟也可以有觉有照,有觉有照之后不执着、销归自性就好了;假使有觉有照,又执着这个觉、这个照,停留在这个境界上,就成了「觉碍为碍」了

  「善男子!有照有觉,俱名障碍。」觉就是察知、注意,这念心念念生灭,注意它一下、一察知妄想,心收回来,马上这个妄念就没有了,心就安住在觉性上。因为有觉有照,还是在相对当中,属于对治法门,这只是到达究竟的心路历程,并不是究竟随顺觉性的境界。明白这些道理以后,就知道要进一步安住在觉性上才是真实,这念能觉、能注意的心,妄想来让它来,妄想去让它去,始终安住在寂然不动、不生不灭这念心性上,这就是随顺觉性。

  「是故菩萨常觉不住,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。」菩萨想要再突破、再进步,使这念心超越有觉有照的境界,真正成就如来随顺觉性,就要「常觉不住」,时时刻刻保持这个觉性存在,不要住在有觉有照的境界上。「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」,能照、所照,这些都是相对、生灭的境界,不要执着它!悟到这念心有能觉、所觉,能照、所照,这个心就更微细了,知道这念心有能有所,还要再进步、到达能所一如,否则停留在这个境界,始终无法契入如来随顺觉性。要如何才能进步?通身放下就好了!照而无照!等于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所讲:「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。会者近尔,迷者远乎。」念了经、念了佛、念了法,又归于无念无住这个心。为什么?如果只是不起念,这个心没有保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觉性不在了,可能又陷入昏沉。所以还是要起念,透过诵经、持咒、持戒、修善、断恶……修一切善无善不修,断一切恶无恶不断,修而无修、断而无断,最后归于无能无所。

  修六波罗蜜也是如此,例如修布施度,有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;广修一切布施时,如果执着这些布施善法,最后还是人天福报的境界。所以要观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;布施者、受施者、所施的财物都是空性,就称为「三轮体空」,这是由事到理的过程,如此就由事上的六度归于理上的六度。不要因为达到三轮体空就满足了,还要再进一步,由理上的六度归于心地法门,由有能有所,达到能所俱空。如同这念心因为有觉有照,所以知道念头来来去去;然而有觉有照,这念心还是有能有所。所以要再进一步,由有觉有照,达到觉照一如,「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」,归于能所一如,能照、所照同时寂灭,才能真正契入如来随顺觉性。

(十二)

  这个境界比较微细,世尊为了让大众更了解这个道理,再举一个譬喻来说明:「譬如有人自断其首,首已断故,无能断者。」譬如有人,自己把头砍掉,「首已断故,无能断者」,头已经断掉了,哪里还有一个能断首的人呢?「人」喻能照,「首」喻所照,所照之境已经没有了,哪里还有一个能照呢?这念心有能照、所照,照了以后,马上就归于寂灭;达到寂灭,还要不住寂灭之相。

  「则以碍心,自灭诸碍;碍已断灭,无灭碍者」,这念心已经达到寂灭、没有妄想了,就要把觉照这念心放下,不要再执着有觉有照,因为一执着就有能有所,又落入相对,就会形成障碍,使我们无法契悟觉性,无法契悟到真空妙有。所以不要执着能所,这念心要达到能所俱空、能所双亡才是究竟。能所是相因相成的相对境界,只要执着有一个「所」,就一定有一个「能」存在,有一必有二。从究竟来讲,只有当下这一念心,万法归一;古德云:「一亦莫守」,「一」也不可得、「一」也不能着。若是「守一」,就还有能守的心存在,有能有所,还是在相对当中,这个心守久了也会疲劳,并没有契入到真正的觉性上。所以最后要达到能所一如,「一」也不可得、「一」也不要守,就回归到本具的自性了。

  「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,若复见月,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。」修多罗教,是大乘了义之教,只谈这念心性,这是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的教法。「修多罗教,如标月指」,大乘的教法如标月之指,目的就是依指而见月。我们用手指头指着月亮,顺着这个指头,就能找到天空上的月亮。修行借着大乘经教来明白这念心,如同借着这个指头来见月,这就称为「文字般若」;由文字般若起观照,称为「观照般若」,再由观照般若契入「实相般若」,实相般若就是月。所以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都是方便,要契入实相般若才是究竟,等于要见到月才是真正达到目的了。

  「若复见月,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。」指头不是月,只是标月的方便;现在已经看到月亮了,这个标指月亮的指头,就再也不用去管它了!既然已经看到月亮了,还管指头做什么?佛法说「不要执指为月」,就是告诉我们不要执着在文字教法上,一执着文字,就始终不能明心见性。

  「一切如来种种言说,开示菩萨,亦复如是。」一切如来所开示的言教、种种法门,也都是悟心的方便。很多人听到这些是方便法门,就放弃不愿修习,这样也是错误。离开这个指头,很难找到这个月,同样地,如果没有这些方便,也无法契入本心。

  譬如我们要到台北,到台北是我们的目的,要怎么去呢?可以坐飞机、坐火车、坐轿车、骑摩托车,乃至于用两个腿子走路去,这些交通工具都是到台北的方便。不论是坐什么车,假使觉得这车实在太好了,不想下车;又或者在路上看到种种风景,就耽误在那里,虽然目的是台北,却耽误在中途,最后台北也去不了。修行也是如此,如果执着所修的方便法门,成了法执,始终也无法契入究竟本心。因此「了知所标毕竟非月」,就像所乘坐的交通工具、路上的境界,都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;修行中种种境界、所修的法门,也都只是过程、方便,契入本心才是我们的目的,所以不要执着方便。

  「此名菩萨已入地者随顺觉性。」明白这些道理,不住在能觉所觉,不贪着这些境界,就契入了实相,明心见性,明白这念心是本具的,寂照一如,这样就是登地了,又称为「地上菩萨」。如果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不妨碍先修中道实相观,「观」就是注意,还有「观」在,就有能观、所观,就还是方便;继续用功,忽然一下契悟当下这念心,能所一如,悟到这个觉性,时时刻刻安住在觉性上,安住在寂照一如、定慧不二这念心上,契入这个真实的心地法门,就是真正「随顺觉性」了,这样就达到登地菩萨的境界。

(十三)

「善男子!一切障碍,即究竟觉。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。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。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。菩萨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。无明真如,无异境界。诸戒定慧,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。众生国土,同一法性。地狱天宫,皆为净土。有性无性,齐成佛道。一切烦恼,毕竟解脱。」

  前面的经文所讲是菩萨的境界,这段经文又更进一步了,这里已经悟到不二法门,所讲的是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,已经真正在果位上契入了如来的境界,大家要了解。

  登地菩萨契悟了心地法门,契悟中道实相了,达到能所一如,继续在这念心上用功、保任,站得住、站得长,时时刻刻念念分明,安住在菩提、涅槃、不二这念心,安住在中道实相上,白天也是如此,晚上也是如此,一年也是如此,十年也是如此……这念心保养成功,所谓「金刚道后异熟空」,达到最高的境界,十地满心就入金刚定,破无始无明。如同憨山大师云:「三十年不转意根,可许入道。」能做到保持当下这念心、这个第六意识不动,达到三十年不动意根,就能成就如来境界。

  在这段经文中一共有十对,说明到达如来随顺觉性、能所一如,面对这些境界就由相对达到绝对,成就一如的境界。

  「一切障碍,即究竟觉」,不论凡夫菩萨、贤位菩萨、登地菩萨的境界,都认为贪瞋痴、无明烦恼、顺逆境界,乃至色声香味触法都是障碍。在到达如来境界时,一切障碍即究竟觉,所有一切障碍,统统都变成究竟觉悟的境界。此句是总标,以下分别列举十对说明。

  「得念失念,无非解脱」,一个是得念,一个是失念。一般来讲,我们的念头正了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时时刻刻有正念,就是「得念」;打了妄想,失去了正念,乃至想入非非,就是「失念」。站在如来的境界来看,得失不二,得念和失念,念性本空、同归圆觉,都是解脱。

  「成法破法,皆名涅槃」,一般而言,修戒定慧、六波罗蜜;修善法功德、五分法身,所成就的是涅槃境界,这是「成法」。「破法」就是毁犯这些清净的法门,破坏清净的功德;破了这些法,一定会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这些在如来随顺觉性来看,诸法本空,所以成破不二,不论是成法、破法,统统都是涅槃的境界。

  「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」,智慧能成就般若,具足戒定慧,了达一切法缘起性空,通达三假观,知道一切法皆是因缘和合,不离因成假、对待假、相续假,了达诸法实相,这就是般若智慧。有了智慧,绝对不会起惑造业,就能成就解脱;而愚痴的人,心中都是贪瞋痴的烦恼,始终在黑暗颠倒中,根本就不知道因缘假合、诸法实相这些道理。

  从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来看,由于心地法门的工夫已经成就了,这念心达到能所一如,所有相对的境界都变成绝对,智慧、愚痴同源佛性,智慧是般若、愚痴也是般若,所以说「智慧愚痴,通为般若」。

  「菩萨、外道所成就法,同是菩提」,一般来看,菩萨是菩萨,外道是外道。菩萨修六波罗蜜,成就福慧资粮具足,这是菩萨所成就法;外道则是邪见,执持常见、断见,成就的是种种邪见法门。在如来究竟的境界来看,菩萨、外道所成就法,虽有正邪之别,也都不离菩提觉性,所以同是菩提。

  「无明真如,无异境界」,无明就是烦恼,真如就是没有烦恼。一般人认为,无明是无明,真如是真如,无明、真如是两个境界,所以始终执着于要先断无明,然后才能证真如,这样有能断、所断,就属于渐次修证的法门。

  所谓「无明实性即佛性,幻化空身即法身」,站在如来究竟的境界来看,无明实性即佛性,无明、真如,统统是同一体性,真如就是无明、无明就是真如,两个是一体的,要在无明之外去找一个真如,是找不到的。如同波和水,水即是波,波即是水,水波无二;只要波浪停止下来了,清水就现前。相同地,真如就在无明烦恼当中,所谓「迷则真如是妄想,悟则妄想是真如」,无明和真如是同一个,要想证到真如,只要不起无明、不起烦恼,当下就是真如;已经证到如来境界了,自然就了解这个道理。

(十四)

  「诸戒定慧,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」,一般而言,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才是清净梵行;起了淫怒痴、犯了杀盗淫,就是堕落、染污的行为。可是在佛的境界,对清净、染污不生分别,所以戒定慧和淫怒痴「俱是梵行」,统统都是清净的。为什么戒定慧与淫怒痴同是梵行?因为两者的法性不二,同一体性,都是空性。戒定慧是薰修出来的,属于缘起,它的体性是空性;淫怒痴也是缘起,它的体性还是空性,所以两者空性不二。但这些必须是站在如来的境界来讲,真正证到实相、悟到不二法门,才是毕竟空。

  有些人看到「诸戒定慧,及淫怒痴,俱是梵行」,对佛法产生了误解,以为自己也达到如来的境界了,把自己的境界当作如来的境界,认为修行就是要自在,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。「酒肉穿肠过,佛在心头坐」,认为吃素、吃荤都是不二,这样子就胡涂了!就好比一个小学生和大学生相比,虽然同样都在读书,可是程度相差很远。凡夫的境界和如来的境界相比也是如此。如来三惑漏尽,心广大无有边际;而众生的心还在烦恼当中,产生不出力量和智慧,以为淫怒痴就是梵行,可是这念心没有安住在空性,没有安住在作主的心上,就不是清净的梵行,造了淫怒痴的恶业,将来就要随业受报,在六道当中轮回。

  明白了这些道理,一方面要了解缘起性空,二方面要修如幻观,观一切法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三方面,心当中对任何境界要没有贪爱;进一步证到实相,真正契入不二的境界,就是如来住世,达到这个境界,淫怒痴、戒定慧俱是梵行。如果做不到,那就要努力脚踏实地去修行。

  「众生国土,同一法性」,众生是有情,国土则是无情物;众生之身是正报,国土则是众生的依报;众生具足佛性,国土则是法性。站在如来的境界来看,众生和国土都是同一法性,都是空寂!法性毕竟空寂,众生法性是空,国土法性也是空,体性都是空性。

  「地狱天宫,皆为净土」,一般人来看,地狱就是苦,天堂就是乐。就如来境界来看,善恶二报皆如空华,净秽不二,无论是地狱,还是天上的宫殿,统统是净土。凡夫众生所见的境界都是相对,例如我们现在是白天,在这个讲堂所看到的都是光明,然而很多众生白天却看不见,如同在黑夜中一般;我们人晚上看不见,有很多众生则是晚上看得见,那么这个地方究竟是光明还是黑暗?又例如厕所里的粪便,我们看起来又脏又臭,可是厕所里的众生并不觉得脏、臭,反而还觉得很新鲜、很美味,那么这究竟是臭还是香?同样一个世界、一个境界,由于每个人的心意识不一样、业不一样,六根的感受也不一样;六根不一样,接触外在的六尘境界也不一样。《圆觉经》提到,我们的心清净,六根就清净;六根清净,六尘就清净;六尘清净,六识就清净;六识清净了,十八界就清净;十八界清净了,国土就清净。所以我们的心清净了,到达究竟随顺觉性,契悟了这个佛性、法性,悟到不垢不净、不增不减、净秽不二这念心,达到如来的境界,就统统成了净土。

  「有性无性,齐成佛道」,「有性」就是有佛性;「无性」就是没有佛性。一般判教的解释,一阐提因为无佛性不能成佛;定性二乘不承认有佛道,只想证到罗汉果、缘觉果,认为这是最究竟,因为无佛种子,所以同样也不能成佛,这些都只是佛的方便说法。实际而言,一阐提也有佛性,与定性二乘同样都能成佛,只是时节因缘还没到而已。所以就如来境界来看,定性、不定性二乘,乃至于一阐提人,都能成佛;有性、无性,大乘、小乘、三乘、二乘,统统齐成佛道。

  「一切烦恼,毕竟解脱。」面对烦恼,小乘称要「断烦恼」,大乘菩萨则说「转烦恼」,在如来的境界就称之为「烦恼即菩提」,因为烦恼本空,所有一切烦恼,最后统统都是解脱。所谓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」,契悟到这念心,师父在这里说法,诸位听法这个心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一念不生,烦恼没有了,就是毕竟解脱,这就是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法门,达到这个境界,就是如来随顺觉性的境界。要达到这个境界,先要透过菩萨随顺觉性,菩萨随顺觉性成就了,最后就是果位上的如来境界。

  「法界海慧,照了诸相,犹如虚空。此名如来随顺觉性。」佛法界,是实相的境界,是我们向往的境界、是我们最高的指标,称法界而起的智慧称为法界海慧,到达这个境界,就是智慧如海!「照了诸相,犹如虚空」,前面所说的所有一切善恶、是非、净秽……十个相对的境界,以佛的智慧照了这些境界,毕竟空寂、了不可得,就像虚空一样没有障碍,如此方为「如来随顺觉性」。

(十五)

  「善男子!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;于诸妄心,亦不息灭。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;于无了知,不辨真实。彼诸众生,闻是法门,信解受持,不生惊畏。是则名为随顺觉性。」前文就是先把凡夫、菩萨、如来这三个果位、三个境界,说明让大家知道,接下来就告诉大众用功的方法。

  要如何才能达到如来这个境界?就是要用随顺觉性这个方法。《楞严经》云:「若于因地,以生灭心为本修因,而求佛乘不生不灭,无有是处。」以生灭心起修,就是生灭的因,将来成就的就是生灭的果报;以不生不灭心起修,就是不生不灭的因,将来所成就的,就是如来随顺觉性不生不灭的果报。《华严经》中所说也是如此,先显示菩萨十信、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、十地种种果报差别,最后统统入于平等法界、一真法界;由生灭的方便,归于不生不灭的究竟。

  天台宗立「六即佛」所讲的也是同样的道理,六即佛,有理即佛、名字即佛、观行即佛、相似即佛、分证即佛、究竟即佛。这六个层次虽然都是佛,但凡夫没有修行只是理上即佛,事上还没有达到如来的境界;虽然没有达到如来的境界,这个佛性、觉性也没有丝毫的退失、减少。如同修行虽然有种种次第、境界,但是能知能觉这念心始终存在。了解这些道理,知道自己的修行是在什么次第、境界,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,以凡滥圣、得少为足。

  现在已经了解随顺觉性的种种次第、境界,接着就告诉大众,怎样可以达到「如来随顺觉性」的法门。

  「善男子」,来听经闻法的一切众生,都是「善男子」。现在听闻顿教法门,一入耳根,就是在种因,将来因缘成熟,就能成就顿悟自心的果报。能听到顿悟自心的法门很不容易,一定有大善根、大福德、大愿行,因此称为「善男子」。

  「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」,「诸菩萨」包括一切贤位菩萨、登地菩萨;「末世众生」就是末法时代的众生。有很多人不了解佛法,认为现在是末法时代,不能修行、不能成道,这都是错误的观念!虽然现在是末法时代,但末法才初初开始,就小乘来讲,只要认真修行,还是能成道证果;如果依据大乘来看,人人都有佛性,人人皆能成佛!所以「诸菩萨及末世众生」都能修这个法门,都能有所成就。

  这是什么法门呢?就是「居一切时,不起妄念」,这个法门不论行住坐卧、动静闲忙都可以修。所谓「一乘任运,万德庄严者,诸佛之法界也」,在任何一个时间、场所、空间,保持不起妄想就好了。如同禅七中告诉大众要保持一念不生、不打妄想,依照这个法门来用功,七天当中就能有所契悟、证悟。

  不起妄想一开始并不容易做到,因为我们过去起心动念、妄想、昏沉已经成了习惯、成结、成垢了,告诉自己不想,偏偏要想;告诉自己不打瞌睡,偏偏要打瞌睡!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?就要「于诸妄心,亦不息灭」,妄想来了,不理它,也不用去息灭它,不管它就好了。既然是妄想,就是虚妄不实的,与我有什么关系?所以看都不看它一下,照都不照它一下,保持能知妄想这个心不动就好,就是这么简单;妄想来给它来,妄想去给它去,始终安住在能知这念心上,保持如如不动,所以说「亦不息灭」。

  渐修法门就是要灭妄想、打妄想,所谓「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」,妄想来了,来一个打一个,来一双打一双,这个就是渐修法门。

  这里所说的是顿悟自心的法门,顿悟自心,就是始终保持这念觉性存在,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站得住、站得长;发现妄想来了,不用息灭它,它来给它来,它去给它去。如果起意要息灭妄想,就像在拍皮球一样,拍这个皮球、愈给它压力,它就愈反弹上来;愈用力,这个皮球跳得愈高!所以干脆不要理它,不理它,这个皮球没有受到压力,不会反弹,自然而然就会停下来了。

  所以妄想来了,不管它善、恶、是、非,都不用去息灭,不理它,这个心安住在觉性上就可以了。一旦想要息灭妄想,那就是「作止任灭」,在妄念上作工夫,又落入了次第、生灭。若是住在妄想境界上,又依着妄想去造恶业了。所以我们这个心就要安住在不生不灭的觉性上,不要住在生灭的念头上,这是大乘菩萨的修法,我们修行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。

  「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」,不加了知,就是不要去分别。不去分别这个妄想是从哪里来的?什么时候生起的?是善?是恶?根本就不要理它!因为一去分别、了知这些妄想,就有能所,能了知、能分别的这个心也是妄,妄上加妄,始终是没有完、没有了。所以要「住妄想境,不加了知」,这念心始终安住不动就好。

  「于无了知,不辨真实」,也不要去辨别,这个无分别的境界是不是实在的。所谓「不辨真实」,我们安住在实相境界上,就是真的。假使起念:「我现在已经安住在实相境界上了!这个就是实相!」这样又是一个能、一个所。如古人所说:「眼不见眼,鼻不嗅鼻」,如果起了确认、辨别的心,如同是眼再见眼,鼻再嗅鼻,那就是重床迭架了,等于是头上安头、脚上安脚、空中再加空。所以「于无了知,不辨真实」,始终是一念到底,一念万年、万年一念。这些道理都是在告诉我们,修行该如何用功才能顿悟自心,要想顿悟自心,就一定要找个入处;入处都没有找到,修行就无法成就。

  「彼诸众生,闻是法门,信解受持,不生惊畏。是则名为随顺觉性。」听到刚才所讲的法门,不惊不怖,而且没有怀疑,就像须菩提听闻到《金刚经》,涕泪悲泣,那就是因缘成熟的当机众!只要安住在觉性上面,这样就能契入随顺觉性的法门。假使对这个法门半信半疑;或是现在还听不懂,无法了解这个法门,那么,先结一个善缘,之后因缘成熟再修,就是结缘众。因为坐在这里听闻这个道理,就薰入八识田中,永为道种,还是有功德。这些都要靠我们自己来契悟。

(十六)

  「善男子!汝等当知,如是众生,已曾供养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,及大菩萨,植众德本。」我们听到这个法门,能够产生信心、心生欢喜、信受奉行,就证明过去生中已经供养了「百千万亿恒河沙诸佛」,所以才有这个因缘、这个机会,听闻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的无上法门,并且能够信受奉行。

  「佛说是人,名为成就一切种智。」假使有这样的因缘,乃至有这个心境,佛就为这个人授记,将来一定能够成就如来的智慧。声闻缘觉是证到一切智、无师智,菩萨是证到道种智,如来是证到一切种智,契悟了不二法门,对于上文所提到这十个境界,统统由相对达到绝对,就真正达到如来的境界了。

  「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」,「重宣此义」就是前面已经说过,现在重新再说一遍。佛因为慈悲,恐怕前面所说的道理大众还没听清楚,或是后来的人没听到,或者有些人还不相信,所以重新整理、归纳,最后做一个总结而说此偈。这一段非常有意义,我们自己也要把它背下来。

  「清净慧当知,圆满菩提性,无取亦无证,无菩萨众生。觉与未觉时,渐次有差别。众生为解碍,菩萨未离觉,入地永寂灭,不住一切相,大觉悉圆满,名为遍随顺。」圆觉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,师父在这里说法,诸位听法这个心,达到没有生灭、没有相对的境界,里面没有菩萨、没有佛、也没有众生的差别,是一个绝对的心境,这个觉性圆满,就是圆觉。

  心性虽然本具,心当中有了烦恼,佛就变成了众生;如果能够保持一念不生、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众生就成了菩萨;继续保持下去,达到最高、最究竟的境界就是佛。这些境界都不离开这念心,只是因为觉悟的层次不同而有差别。第一个是凡夫随顺觉性,进一步是贤位菩萨随顺觉性,再进一步是登地菩萨随顺觉性,最后入金刚喻定,证到中道实相,漏尽无始无明,就是如来随顺觉性。真正达到究竟解脱,这就是究竟的随顺觉性。

  前面这段经文是佛为在座听法的人所说,恐怕末世众生认为自己的根机不好,不相信自己的佛性,所以佛特别再说明:「末世诸众生,心不生虚妄,佛说如是人,现世即菩萨,供养恒沙佛,功德已圆满。虽有多方便,皆名随顺智。」「末世诸众生」,末法时代所有众生,也就是现在的我们。「心不生虚妄」,我们起一个心、动一个念就是生灭,生灭的心就是虚妄。假使一切众生,当下这念心没有生灭、没有虚妄,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动,「佛说如是人,现世即菩萨」,这样的人就是菩萨,就是这么简单。正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不思善,不思恶」,我们这念心如如不动,了了常知,不生虚妄,不惊不怖,直下承当,这就是菩萨;在这样的心境中,就不要再想,一想就是起念,这一念不觉妄动,就属于众生的境界,又成了众生。

  「供养恒沙佛,功德已圆满」,我们这一念心就是实相,实相无相、无不相,里面本自具足一切功德智慧;能够做到心不生虚妄,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,当下这一念就圆成供养十方诸佛的功德。明白这个道理,悟了这念心,契入了实相,供养恒沙诸佛的功德就已经圆满,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证,这是很真实的道理。

  「虽有多方便,皆名随顺智」,佛讲法虽然说了很多方便法门,这些都是随顺智,让我们随顺这个觉性契入佛的智慧。佛法有俗谛、真谛、中谛的智慧。方便法门就属于俗谛的智慧;由俗谛的智慧契入真谛的智慧;不执着真谛的智慧,又契入中道第一义谛的智慧,中道第一义谛就是实相,就是一切种智,就是佛的智慧。

  今天讲〈清净慧菩萨章〉,这一章的道理对于我们修行很有帮助,希望每个人要把这一章背下来,背下来以后要去了解。即便现在还不了解,背下来以后熟能生巧,以名昭德,自然而然就能契悟随顺觉性的道理。契悟了以后,安住在「随顺觉性」,一定能由凡夫位的随顺觉性,到达贤位菩萨的随顺觉性;由贤位菩萨的随顺觉性,到达地上菩萨的随顺觉性;地上菩萨的随顺觉性圆满,就是如来的随顺觉性。〈清净慧菩萨章〉讲到这里为止,大众休息!(全文完)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