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圓覺經》──金剛藏菩薩章


(一)

  於是金剛藏菩薩,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三匝,長跪叉手,而白佛言:「大悲世尊!善為一切諸菩薩眾,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,因地法行,漸次方便,與諸眾生開發蒙昧。在會法眾,承佛慈誨,幻翳朗然,慧目清淨。世尊!若諸眾生本來成佛,何故復有一切無明?若諸無明眾生本有,何因緣故,如來復說本來成佛?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,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?唯願不捨無遮大慈,為諸菩薩開祕密藏,及為末世一切眾生,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,永斷疑悔。」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,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。

  爾時,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;是諸菩薩最上教誨,了義大乘;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,得決定信,永斷疑悔。汝今諦聽!當為汝說。」

  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,及諸大眾默然而聽。

  「善男子!一切世界始終生滅,前後有無,聚散起止,念念相續,循環往復,種種取捨,皆是輪迴。未出輪迴而辨圓覺,彼圓覺性即同流轉。若免輪迴,無有是處。譬如動目,能搖湛水。又如定眼,由迴轉火。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,亦復如是。善男子!諸旋未息,彼物先住,尚不可得,何況輪轉生死垢心,曾未清淨,觀佛圓覺而不旋復。是故汝等,便生三惑。

  善男子!譬如幻翳妄見空華,幻翳若除,不可說言此翳已滅,何時更起一切諸翳。何以故?翳華二法非相待故。亦如空華滅於空時,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。何以故?空本無華,非起滅故。生死涅槃,同於起滅,妙覺圓照,離於華翳。善男子!當知虛空,非是暫有,亦非暫無,況復如來圓覺隨順,而為虛空平等本性!

  善男子!如銷金鑛,金非銷有,既已成金,不重為鑛。經無窮時,金性不壞,不應說言本非成就。如來圓覺,亦復如是。善男子!一切如來妙圓覺心,本無菩提及與涅槃,亦無成佛及不成佛,無妄輪迴及非輪迴。

  善男子!但諸聲聞所圓境界,身心語言皆悉斷滅,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。何況能以有思惟心,測度如來圓覺境界!如取螢火燒須彌山,終不能著。以輪迴心,生輪迴見,入於如來大寂滅海,終不能至。是故我說,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,先斷無始輪迴根本。善男子!有作思惟從有心起,皆是六塵妄想緣氣,非實心體,已如空華。用此思惟辨於佛境,猶如空華復結空果,展轉妄想,無有是處。善男子!虛妄浮心,多諸巧見,不能成就圓覺方便。如是分別,非為正問。」

  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:
  金剛藏當知,如來寂滅性,
  未曾有終始。若以輪迴心,
  思惟即旋復,但至輪迴際,
  不能入佛海。譬如銷金鑛,
  金非銷故有,雖復本來金,
  終以銷成就,一成真金體,
  不復重為鑛。生死與涅槃,
  凡夫及諸佛,同為空華相。
  思惟猶幻化,何況詰虛妄!
  若能了此心,然後求圓覺。

  「於是金剛藏菩薩,在大眾中,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三匝,長跪叉手,而白佛言」,這是請法的禮節,就像聽經聞法要先禮座,這是一種常禮。

  「大悲世尊!善為一切諸菩薩眾,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,因地法行,漸次方便,與諸眾生開發蒙昧。在會法眾,承佛慈誨,幻翳朗然,慧目清淨。」這個地方所說圓覺的道理,是大乘、最上乘的佛法。每個人都有圓覺自性,也就是佛性。《六祖壇經》裡講「佛性」,這裡講「圓覺」,雖然名相不同,但道理是同一個。

  「大悲世尊!善為一切諸菩薩眾」,這個法門是對一切菩薩所講。菩薩所證也有深、淺,有凡夫菩薩、賢位菩薩、地上菩薩、分證菩薩、究竟菩薩;這裡所說的「諸菩薩眾」,就包括所有的菩薩在內。

  「宣揚如來圓覺清淨大陀羅尼,因地法行,漸次方便」,「陀羅尼」是梵語,翻譯成中文是總持,總一切法、持無量義,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。「因地法行」,一個是因、一個是果,無論是漸修、頓悟,所有一切都要從因當中來修。金剛藏菩薩稱歎世尊,善為一切菩薩開示、說明,要達到圓覺的境界,要依循什麼樣的方便、次第?要如何從因當中來修、從因當中來契入?「與諸眾生開發蒙昧」,「開發」就是開示發明,使我們這個心,對道理能夠了解、開悟。「蒙昧」就是愚昧、不明事理。眾生心當中迷昧、對法蒙昧無知,就像小孩子一樣;聽了世尊開示的修行方便漸次,忽然心得開朗,便能契入圓覺淨性的境界。

  「在會法眾,承佛慈誨」,所有一切與會的菩薩眾,秉承釋迦牟尼佛的慈悲教誨。「幻翳朗然,慧目清淨」,《始終心要》裡面講:「無明翳乎法性,塵沙障乎化導,見思阻乎空寂。」「翳」就是眼睛有了毛病、瞳孔被白膜所蒙蔽。我們心中的煩惱、無明就像翳病,會障蔽我們的覺性、迷失我們的心眼。一般眾生都執著翳病為實有,其實它是虛妄不實的,所以稱為「幻翳」。「幻翳朗然,慧目清淨」,如果這個毛病沒有了,就像撥雲見日一樣,一目了然、心開意解,就能契悟這念清淨本然的心。

  「世尊!若諸眾生本來成佛,何故復有一切無明?」如果說眾生本來就是佛,為什麼還有一切無明?「若諸無明眾生本有,何因緣故,如來復說本來成佛?」如果無明是本具,為什麼如來又說眾生本來成佛?二者之間看起來有所矛盾,這是什麼道理?直到現在也經常會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疑問:既然佛性本來就是清淨,為什麼還要修?「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,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?」「異生」就是眾生,是不是十方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後來再起無明?如果是的話,那諸佛成了佛豈不是又會變成眾生?若成了佛以後,煩惱又再生起,那會是什麼時候、什麼因緣再起煩惱?

  簡而言之,金剛藏菩薩就是請問世尊:既然「圓覺」是眾生本來就有、一切眾生本來成佛,為什麼又會有無明?如果無明是本具,為什麼又說眾生本來成佛?成了佛以後,是不是還會再起無明、什麼時候會再起無明?

  「唯願不捨無遮大慈,為諸菩薩開祕密藏,及為末世一切眾生,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,永斷疑悔。」「無遮」就是沒有遮止。希望佛不捨平等無遮大慈,「為諸菩薩開祕密藏」,「祕密藏」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。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任何人都看不見、任何人都不知道,只有自己才了解,實在很「祕密」;裡面具足無量的功德、智慧、神通妙用,所以稱為「藏」。「修多羅」翻成中文就是契經,上契諸佛之理、下契眾生之機,大乘經典都可以稱為修多羅。「了義」就是究竟了義,唯有實相是究竟,其他都是方便;談一真法界、一實相之理,就是了義。這部《圓覺經》就是修多羅了義經、大乘了義經。希望末世眾生聞此法門能「永斷疑悔」,永遠斷除心當中的疑惑。「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,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。」這樣從終至始、又從始至終,慇懃三請,這是請法的程序,代表請法者的至誠、恭敬。

(二)

  「爾時,世尊告金剛藏菩薩言:『善哉善哉!』」佛就讚歎金剛藏菩薩:「你這個問題問得很好!」「善男子!汝等乃能為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問於如來甚深祕密究竟方便」,由此就能證明,佛開示這個法門,對象除了與會的菩薩以外,也包括一切眾生,不但是正法時期的眾生,也包括末世眾生。換句話說,不但菩薩是當機,末世眾生也是當機。有些人認為:「經中所說是菩薩的境界,我們凡夫怎麼能聽得懂?怎麼能修這個法門?」從這一段經文來看,末世眾生也有這種根機、也有契悟的因緣。我們明白這個道理,就要有信心。

  「是諸菩薩最上教誨,了義大乘;能使十方修學菩薩及諸末世一切眾生,得決定信,永斷疑悔。汝今諦聽!當為汝說。」這就是金剛藏菩薩啟請,佛應允說法。佛說法要有因緣,除非有特殊的因緣,不需要透過啟請,佛就直接為眾生宣講;如果沒有因緣,佛不會隨便啟口說法。《圓覺經》這一章就是由金剛藏菩薩代表大眾向佛請法。

  「時金剛藏菩薩奉教歡喜,及諸大眾默然而聽。」金剛藏菩薩及與會大眾,聽到佛要開示這個道理,都很歡喜,「默然而聽」,安靜地洗耳恭聽。

  「善男子!」佛稱讚大眾「善男子」,這也包括善女子,以及所有一切眾生。「一切世界始終生滅,前後有無,聚散起止,念念相續」,這就是佛法所說無常的道理。無常,有大期無常、中期無常、小期無常。整個世界,有成住壞空,這是一大期無常;這一大期裡,不管是動物、植物,最後都要歸於死亡。人有生老病死,動物也有生老病死,植物也有生老病死。我們這念心有生住異滅四相。所有一切都是無常,不但外面的世界、眾生是無常,我們的心念也是無常。

  「一切世界始終生滅」,一切世界有始有終、有生有滅,不斷在生滅當中。我們這個世界有成住壞空,世界上的眾生有生老病死。如果我們把時間、空間、對象擴大來觀察,就看到時時刻刻都有世界、眾生,在生起與壞滅。

  舉例來說,一個家庭從成到壞要經過很多年,在家庭裡面,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也要經過一段時間;如果把全世界所有的家庭總合起來觀察,在一個鐘頭裡,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在生、在滅。不但家庭是如此,國土、世界也是一樣。世界、國土有成住壞空,眾生有生老病死,每一分鐘都有生、有滅,時時都在生滅當中。「前後有無」,一個是前、一個是後;一個是有、一個是無。這個地方生起,是有;沒過多久這個地方又壞滅,就是無。「聚散起止」,一個是聚、一個是散;緣會則聚,緣離則散。月有陰晴圓缺、人有生老病死,聚散無常,這些都是無常的境界。進一步從外境的無常、生滅,反觀心念的生滅。觀照心當中前念、後念,念念相繼也是無常;起一個念頭,就有生、住、異、滅四相,念念都是如此,這是小期的生滅。中期的生滅,就是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大期的生滅,就是成、住、壞、空。

  「循環往復,種種取捨,皆是輪迴。」輪迴,一個是事上的輪迴,一個是理上的輪迴。一個是因上的輪迴,一個是果上的輪迴。我們從早到晚,心當中都是念起念滅,善念、惡念、妄念、雜念……始終都是念念相續、念念生滅,有種種取捨,這些都是輪迴。

  「未出輪迴而辨圓覺,彼圓覺性即同流轉」,如果這念心時時刻刻都在生滅,要想認識這個圓覺自性就很困難。為什麼呢?「彼圓覺性即同流轉」,「圓覺性」就是指我們這念清淨心、覺性,假使心中始終是一個念頭去、一個念頭來,循環往復,沒有完、沒有了,這念心也成了流轉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邪迷之時魔在舍,正見之時佛在堂。」這念心迷了,就流轉到眾生界,佛就變成眾生。這念心起了邪見,就流轉到魔界,佛就變成了魔。相反地,如果這念心覺悟了,又從地獄、畜生、餓鬼中出離,變成了菩薩。

  其實凡與聖都在這念心,眾生心也是它、圓覺心也是它,無明也是它、菩薩也是它……都在一念之間,翻過來是手掌,翻過去是手背,就看我們這念心能不能翻轉得過來?能夠翻轉過來,保持無念,就不再流轉;如果翻轉不過來,這念心就在生滅取捨中,圓覺淨性即同流轉,這樣要想認識圓覺淨性,就是緣木求魚。「若免輪迴,無有是處」,用生滅心想要跳脫輪迴,是沒有這個道理的。

(三)

  以下佛陀舉了幾個例子來說明此理:「譬如動目,能搖湛水。又如定眼,由迴轉火。雲駛月運,舟行岸移,亦復如是。」「譬如動目,能搖湛水」,「動目」就是眼睛飄來飄去。眼睛飄來飄去,是由於心動、心神不定,表示這個心都在妄想當中。「湛水」就是清淨、不動的水。雖然水平靜無波,但因為眼睛一直在動,看這個、看那個,就以為所看的水在動。我們的心攀緣顛倒、妄念不停,迷惑本性,就如同動目能搖湛水。「又如定眼,由迴轉火」,就像世間玩火把的人,拿著火把急速旋轉,我們用眼睛去看,所看到的就不是火把,而是一個火輪在旋轉。一般人的心都是跟著外面的火輪而轉,如果我們得了大禪定,這個心經常都在定中,心能轉物,火輪就隨著我們的心而轉。過去祖師大德開悟時說:「迷時人逐法,解時法逐人」,過去這念心始終在取捨、攀緣當中,跟著外面的境界轉;現在悟了自己這念心、契悟了這念不動的覺性,外面的境界就跟著自己轉,就是這個道理。

  「雲駛月運」,天上的月亮本來是不動的,但因為雲一波一波地飄動,我們就覺得月亮也跟著雲在移動。「舟行岸移」,當我們坐在船上、車上向外看時,覺得岸邊、路邊的環境、景象,好像都在往後退;其實這些境界並沒有移動,而是船在動、車在動。雲、舟如同妄念,月、岸如同本性,這個就是告訴我們,人的心顛倒了,就會隨著外境而動,雲駛月運、舟行岸移,所比喻就是這個道理。總之面對一切法要定心、要淨心、要安心、要寂然不動,這是最重要的,如此才能夠與圓覺淨性相應,才能夠辨識圓覺。

  「善男子!諸旋未息,彼物先住,尚不可得,何況輪轉生死垢心,曾未清淨,觀佛圓覺而不旋復。是故汝等,便生三惑。」「諸旋未息,彼物先住,尚不可得」,「諸旋」是指眼、目、雲、舟,比喻生死垢心;「彼物」是指水、火、月、岸,比喻圓覺。我們心當中有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這些顛倒心沒有停止,就是「諸旋未息」。假使這念心始終在攀緣當中、沒有停止下來,就如同外面的境界並沒有動,但我們坐在車上、船上,就始終看到這些境界在動;月亮本來沒有動,但我們看到雲在動,就以為月亮也在動,這樣始終是輪迴顛倒。所以要想停止外面的境界,如實了知岸沒有移、月沒有動,進而看到本來的明月,就要先息滅這個顛倒的妄心,這是最重要的。

  「善男子!譬如幻翳妄見空華,幻翳若除,不可說言此翳已滅,何時更起一切諸翳。」這裡重新再舉一個譬喻來解釋。「譬如幻翳妄見空華」,就像我們的眼睛生了白翳,就看到外面空中有花,事實上空中並沒有花,是我們因為翳病而妄見有花。眼翳比喻我們迷真的妄心,也是虛妄不實的;由於這個虛妄不實的幻翳產生妄想,而妄見空花。「幻翳若除,不可說言此翳已滅,何時更起一切諸翳。」眼翳若已滅除,就不會有何時會再起翳病之說。如同因妄念而有的無明,本來就是虛妄不實的,既然這個毛病已經沒有了,也就不會有何時還會再患這個毛病之說。

  「何以故?翳華二法非相待故」,一個是「翳」、一個是「華」,「翳」就是眼睛的毛病,比喻妄想;「華」就是空中花,比喻幻境。因為有翳,才妄見空中有花。所以「翳」和「華」這兩個法並不是相對待而成立。不像明暗,有明相對有暗,這就屬於對待。翳和華都是虛妄不實的,不是對待法,而是妄想中顯現出來的境界。

  「亦如空華滅於空時,不可說言虛空何時更起空華。」我們因為有眼翳而看到空中生花,現在眼翳好了,空花自然就沒有了;如果我們再去問,空中花什麼時候會再生起?虛空什麼時候會再有花出現?這個問題就是多餘的,因為空中花本來並不存在,是因翳而生花,既然翳已經沒有了,花當然也沒有了。換句話說,自己的妄執沒有了,外面的妄境自然也沒有了。「何以故?空本無華,非起滅故。」空中本來沒有花,也沒有一個所謂空花生起、滅掉的時間。

(四)

  「生死涅槃,同於起滅」,眾生都有生死,生死就是輪轉;證到了涅槃就不再輪轉。一個是生死、一個是涅槃,有生死就沒有涅槃,沒有生死就是涅槃,空本無華,起無起處,滅何所滅?這就是同於起滅。

  「妙覺圓照,離於華翳」,要想超越生死、證到涅槃,就要「妙覺圓照」。所謂「妙覺」,我們這個覺性是真空妙有,所以稱為「妙」。真空和頑空不一樣,頑空就是眼見的虛空,虛空裡面什麼都沒有;而我們這念覺性是真空,證到了覺性中的空性,就知道裡面具足一切智慧、一切功德,這就是真空妙有。所謂「妙覺圓照」,同樣是一個覺,當中有本覺、不覺、始覺、正覺、分證覺、等覺、妙覺;這念覺性有定、有慧,這就是「妙覺」。定慧等持這念心,不偏空、不偏有,不落兩邊,就是「圓照」。如同佛法講「三諦圓融」,俗諦、真諦、中道第一義諦,這些都不是各自獨立,而是俗諦當中有真諦、真諦當中有第一義諦,圓融無礙。事當中有理,理當中有事,事不礙理、理不礙事,事理無礙,這就是「圓照」。

  這念心具足體相用三大,有體、有相、有用。我們打坐的時候,這念心清楚、明白、寂然不動、一念不生,就是體大。我們在動的時候,起善念、修一切善法,諸惡莫作眾善奉行,就是用大。由於修善斷惡,而成就一切莊嚴的功德、果報,就是相大。體相用三大運用無礙,就是圓照。

  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,認為這個心是無為法,為了想證到無為法,都不敢起心動念;這就是對道理不清楚,不了解這個心如果在打瞌睡、或是無聊,就算不起心動念,我們的覺性也不在了。

  修行有動、有靜。靜中要保持一念不生,一念不生就是體性如如,這是心之體。假使認為只有靜坐才是無為法,下了座從早到晚做事、誦經、弘揚佛法就是有為法,認為這時無為法就沒有了,有這樣的觀念,就把覺性分成兩半,只能靜不能動。其實,有為不礙無為,有為法不執著,就是無為法。我們契入心之體,還要體不礙用,佛法不離世間法,衣食住行、穿衣吃飯、修善斷惡……這些都是世間法,我們做了這些事情,心中要不執著;所謂不執著,並不是不去做,而是修了善、不執著善,當前這念心始終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。這念覺性靜也靜得、動也動得,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;雖然萬善圓彰,而不執著萬善,始終是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、定慧一如,這就是「妙覺圓照」。

  覺性清楚明白,動也動得、靜也靜得,順境也存在、逆境也存在,始終不離當念,體相用三大圓融無礙,這念覺性竟像一盞明燈一樣,一個人照很光明,十個人照也不會減少一點光明,如此圓融無礙就是「妙覺圓照」。「離於華翳」,這念覺性現前,就像眼中沒有翳了,虛空中自然就沒有因顛倒而生的空花亂墜。

  「善男子!當知虛空,非是暫有,亦非暫無,況復如來圓覺隨順,而為虛空平等本性!」「當知虛空,非是暫有,亦非暫無」,虛空本就是虛空,並不是離了華翳才有虛空,也不會因為有了華翳,虛空就不存在。「況復如來圓覺隨順,而為虛空平等本性」,我們修隨順圓覺這個法門,就是隨順覺性、堅住不動,這念心不起分別,不論是善念、惡念,它來給它來,它去給它去。隨順圓覺有深、有淺,一個是眾生隨順圓覺、一個是賢位菩薩隨順圓覺、一個是地上菩薩隨順圓覺、一個是如來隨順圓覺,這些就果上而言都不一樣,由於隨順覺性的程度深淺不同,心境就不一樣。

  如果完全達到「如來圓覺隨順」的境界,就是虛空平等本性,契悟本性如同虛空一樣平等不二,到達這個境界,就是真如法界、平等法界。所謂「平等真法界,無佛無眾生」,這個平等法界,沒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不可思、不可議,就是最高的如來境界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若以色見我,以音聲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見如來。」如來就是指這念心達到平等一如。這念心和虛空一樣,契入這個平等本性,無佛無眾生,這就是一真法界、這就是如來佛,不用另外去尋找。

(五)

  「善男子!如銷金鑛,金非銷有,既已成金,不重為鑛。經無窮時,金性不壞,不應說言本非成就。如來圓覺,亦復如是。」依據前面所講的道理,佛陀在這裡又舉金鑛為例進一步來說明。金,比喻我們的菩提心;鑛,比喻無明煩惱。眾生心中有無明煩惱;無明煩惱中又有菩提心、涅槃心,所以說如金在鑛。鑛中有金,金在鑛中,鑛和金成了一個東西,兩者是同時存在的;如同煩惱無明和菩提涅槃是同時存在一樣。「如銷金鑛」,修行就是要把無明煩惱銷掉、保持覺性,就像把金鑛放到火爐裡冶煉,把鑛銷掉、保留純金。

  「金非銷有」,金本來就在鑛中,並不是把金鑛放到火爐裡化掉,然後另外產生出一個金;而是只要把鑛銷掉,金自然就顯現。「既已成金,不重為鑛」,既然經過千錘百鍊,把鑛銷掉成了純金,就不可能再變成鑛。「經無窮時,金性不壞」,如果把這個純金放在土裡埋著,無論經過幾百年、幾千年、幾萬年、乃至於三大阿僧祇劫它還是金,金性始終是不會壞的。「不應說言本非成就」,明白此理就知道這個金本來就存在,並不是把鑛銷掉另外變出金,不應該這麼說。「如來圓覺,亦復如是」,如來從眾生境界到達圓覺境界也是如此,經過長時間的修證,把無明、三惑漏盡了,裡面本具的圓覺淨性自然顯現。

  「善男子!一切如來妙圓覺心,本無菩提及與涅槃,亦無成佛及不成佛,無妄輪迴及非輪迴。」圓覺心就是指我們的佛性,在其他經典稱為「佛性」,在《圓覺經》稱為「圓覺」。這一念佛性、妙圓覺心是本具的,不是因修而有,所以本來就沒有「菩提、涅槃」,以及「成佛、不成佛」之說。這念圓覺淨性法爾如是,若說有成佛,則有成必有壞;說有「成佛、不成佛」,乃至說有「菩提、涅槃」都是多餘,因為本來就是菩提、本來就是涅槃,一切都是現成的,明白這個道理,也就不須講「菩提、涅槃」、「成佛、不成佛」。

  一般眾生由於根機比較遲鈍,還沒有到達這個層次,就必須慕果修因,先標出一個果,告訴他果報,他聽了之後希望得到這個果,才會積極去努力。例如:為了想要成阿羅漢果,所以兢兢業業地修行四諦;為了想要成就佛果,所以精進修六波羅蜜……等到修行一段時間後,無明煩惱減少了,看到《圓覺經》所說的道理,一下就能契悟這念覺性是本自具足的。

  一切言說、道理都是為凡夫建立,而不是為聖者建立。聖者契悟了這念心,實際理地一法不立,這念心什麼都不要,所以沒有所謂成佛、不成佛,也沒有輪迴及非輪迴,在這個地方什麼都安不上,無名無姓、無言無說、一法不立。古德說「念佛一聲,漱口三日」,就是指這個實際理地本來就是佛、本來就是無念,起一個念頭就是錯誤。這念心本來就是佛,如果還起念想要成一個佛,就是頭上安頭。這些道理都是講如來的境界、最高的境界,就是這一念妙圓覺心。

  「善男子!但諸聲聞所圓境界,身心語言皆悉斷滅,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。何況能以有思惟心,測度如來圓覺境界!如取螢火燒須彌山,終不能著。」這一段經文就是再舉例來說明:「但諸聲聞所圓境界」,「所圓境界」就是所證的境界。阿羅漢所證的境界「身心語言皆悉斷滅,終不能至彼之親證所現涅槃」,所謂灰身滅智寂無生,聲聞修苦集滅道四諦,最後要證一個「滅」,認為寂滅是最高的境界,所以身心語言統統斷滅;但聲聞這時所證的偏空涅槃也只是方便,修行到最後,要證到無上大涅槃才是究竟。「何況能以有思惟心,測度如來圓覺境界!」「測度」就是思惟、推測。恆沙聲聞想要用思惟心來了解、測度如來的境界,無有是處!不但這個地方講這個道理,其他大乘經典也是這麼講。為什麼呢?因為如來的境界是不可思、不可議,起心即錯,動念乖真,不證寂滅,因此想用思惟心去看如來的境界、找一個答案,始終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(六)

  聲聞是透過思惟四諦契入偏空涅槃、證寂滅,而圓覺心本來寂滅、無修無證,想用思惟心來測度如來圓覺的境界,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,方向一旦走錯,就是南轅北轍。

  小乘的聖者由聞、思、修入三摩地,這屬於漸修。思惟修的方法,就是佛經裡講的重慮緣真,例如我們修七周緣慈,思惟一遍、兩遍、三遍、四遍、五遍、六遍、七遍,乃至二十一遍……如果還不夠就要繼續思惟。修不淨觀、修空觀、修假觀,也是用這念心緣著境界去思慮真理;緣慮了以後,修而無修,最後契入中道實相,這就是我們本具的覺性。

  如來圓覺的境界是無思、無慮、無言、無說、無修、無證,這個境界不是由聞思修而得,而是用「妙覺圓照」,契入圓覺這個心性。所以恆沙的聲聞、緣覺,用思惟心來想如來究竟是什麼境界,始終找不出一個答案。這念覺性本自具足,所謂「煩惱即菩提」,煩惱就是我、我就是煩惱,無明就是我、我就是無明,只要從現在起不起煩惱、無明,就能契悟妙覺圓明的本具真心。相反地,如果想用思惟心來了解、測度圓覺境界,「如取螢火燒須彌山,終不能著」。我們想一想,螢火蟲發出的光沒有熱量,即便有也非常微小,想用螢火把須彌山燒掉,始終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  「以輪迴心,生輪迴見,入於如來大寂滅海,終不能至。」這個心起個念頭就是輪迴,要想用這個不斷生滅的輪迴心,進入如來大寂滅海,無有是處,終究是不可能的事情。要怎麼做才能入大寂滅海呢?很簡單,就是一念不生,當體即是、動念乖真,這念心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站得住、站得長,這樣就能契入圓覺。正如禪宗祖師所說:「有佛處不得住,無佛處急走過」,這念心本自具足、一切現成,不作有想、不作無想,這樣就能契入大寂滅海。

  「是故我說,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,先斷無始輪迴根本。」我們要想契入圓覺,應該先把輪迴的根本找出來。輪迴的根本就是念念遷流,這個心想到一件事、起了一個念頭就是生,再起第二個念頭,前面的念頭就滅掉了,乃至不斷分別美醜善惡、是非得失……這個心始終在生滅當中,這就是輪迴。起了瞋心,馬上就輪迴到修羅道;看到前面有很多點心,起了貪吃的念頭,口水就流出來了,這樣又輪迴到餓鬼道……我們心當中有輪迴就是眾生,所以要想度眾生,就要度心中的眾生;要想出輪迴,就要從心當中出離輪迴,這樣就找到根本了。如果沒有找到根本,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,只是在事上追求,或者請佛菩薩慈悲來加持、挽救,這樣如何能脫離生死?脫離輪迴?我們的病根,就是心中的念頭始終在生滅當中,所以要歇止狂心,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,一念不生才能脫離輪迴。如果始終不知道在這念心上用功,要想證圓覺、出輪迴是不容易的。

  雖然已經知道病根、知道這些道理,告訴自己不要打妄想,卻偏偏還是打妄想,告訴自己不要打瞌睡,偏偏還是打瞌睡,這個心始終歇不下來,這就是因為沉痾太重。古人說:「七年之病,求三年之艾」,七年的病,要用三年的陳艾才能醫好。我們的妄想、昏沉是無始以來的病,要治療這個病,就要累積功力、下一番工夫。例如心當中很愚癡,什麼佛法的道理都聽不懂,一聽法就是瞌睡、迷糊,這就是心太粗、法太細,心與這個法不相應;要對治這個病,就要先把病根找出來。

  我們的病都是源於貪愛、執著,由於心中充滿了執著,這個心就像垃圾堆一樣,沒辦法再裝進清淨的東西、好的東西;心就像一潭渾水,即使把清水倒進去,也會變成渾水,所以要時時刻刻澄清當下這一念心。如何澄清這念心?一個是保持這念心不動來澄清,一個是透過檢討、反省、改過來澄清。檢討自己心中的毛病,是貪?是瞋?是癡?進一步分析我們是貪什麼?貪財?貪吃?貪睡?貪名?貪色?……要這樣來找出自己的病根。

  如果發現自己有貪色的病,心中有欲愛、色愛,就要修理自己,要吃不淨觀的藥。反省我們為什麼會起貪愛?就是因為執著色身是美好的。我們現在就用不淨觀,把自己的執著一一來分析,經過一番透視、分析,了解到這些都是不清淨的,一點都不美好,就能破除執著,解開心結。始終這樣來用功,經過一番整治,這個心寧靜了,心中沒有妄念、執著,達到無念,這時看到外面任何境界,無論是男、是女,乃至花花綠綠的境界,就再也不會去攀緣了。不淨觀是藥,我們用不淨觀來解除自己的心結,讓這個心達到清淨;心結解除了、心清淨了,不淨觀就不用再修了。修行就必須如此,要從這念心來下手,才能脫離輪迴。

(七)

  「善男子!有作思惟從有心起,皆是六塵妄想緣氣,非實心體,已如空華」,前面所說這些輪迴的根本都是「有作思惟」,這個心在思惟,在想美醜、是非、男女、名利、財色……始終是念念不停。所謂「心生則法生」,有這些思惟就生種種心念,我們的心一起心動念,外面就產生一個相應的法;外面的法又來影響我們的心,二者互相影響。由此可知問題就出在心中的想念,有念有想就是眾生,無念無想就是諸佛。這念心不但要無念無想,還要清楚明白;假使無念無想,但這個心卻在昏沉、無聊當中,還是屬於眾生。

  「有作思惟從有心起,皆是六塵妄想緣氣」,我們無論起什麼念頭,都是因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境界而起,這就屬於眾生境界。眾生境界是「妄想緣氣」,由於這個心攀緣,看到這些六塵境界認為是真實的,就產生出緣慮的氣分。我們打坐時看到種種境界,也都是「有作思惟,從有心起」,都是屬於六塵妄想緣氣,「非實心體」,這些都不是我們的本來面目,不是這念心實實在在的相貌。什麼才是「實心體」?這念心是絕對的,一念不生就是實心體。

  過去梁武帝問達磨祖師:「我修了很多寺廟、度了很多人出家,這個功德大不大?」達磨祖師回答:「毫無功德。」梁武帝覺得很奇怪,又問達磨祖師:「如果這些都沒有功德,什麼才是功德?」達磨祖師說: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」講的就是這個心體。我們這念心有體、有相、有用,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」,這念心是本自具足,體性空寂。就像打禪七時,在禪堂從過去到現在也都是這麼講:「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,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」,這念心當中什麼都要空得乾乾淨淨,這個就是體。「但得本,何愁末?」我們修行要得到本,就是要契悟這個心體。這裡說「非實心體」,是因為這個心有思惟、有想念,落入六塵境界,這就是妄想緣氣,所看到的都是一些虛妄的影像,並不是真實的,即便看到佛對你笑一笑,也是虛妄的;我們想一想,覺性哪裡還有笑一笑的?這是沒有的事。所以禪宗祖師說:「喜風不動,瞋風不生。」這念覺性離開兩邊,沒有瞋、沒有喜,沒有喜怒哀樂;有喜怒哀樂就是「從有心起」,就屬於六塵妄想緣氣,不是我們的本心。

  「用此思惟辨於佛境,猶如空華復結空果,展轉妄想,無有是處。善男子!虛妄浮心,多諸巧見,不能成就圓覺方便。如是分別,非為正問。」圓覺是究竟的境界,不可思、不可議。要想契入如來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境界,心中如果還有種種虛浮妄想,「多諸巧見」,見有、見無、見亦有亦無、見非有非無,乃至於見種種善惡、種種境界,這些都不是成就圓覺的方便。契入圓覺的方便道就是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,這念心一念不生、沒有妄想、能夠作主,站得住、站得長,無論看到什麼都不理它,這個就是方便。藉由這個方便,最後真正達到無思無慮、自心空寂的境界,這念心像虛空一樣廣大,就是圓覺淨性。

(八)

  「爾時,世尊欲重宣此義,而說偈言」,很多經典中,佛開示到最後都會說一個偈子,一方面是總結前文,因為前面講了很多道理,恐怕大眾不容易聽懂,所以最後用一個偈子把這些道理濃縮、簡化,讓大眾容易了解。二方面是跟大眾重新提醒。三方面,由於有些人比較晚來聽法,前面的內容沒有聽到,又沒有時間再重新說一次,所以最後就用一個偈語來簡單說明。

  「金剛藏當知」,因為這場開示是由金剛藏菩薩啟請,所以如來最後又再一次稱金剛藏菩薩,同時也是藉這個機會提醒大眾、喚起大眾的注意,大眾一聽到金剛藏菩薩的名字,心念就會提起、專注。

  「如來寂滅性,未曾有終始。」如來這念心沒有形相,寂然不動、寂然無為。「未曾有終始」,這念心本自具足,不是從我們發心修行那個時候才開始,也不是修完了就終結。這念心法爾如是,從過去到現在、從現在到未來都是如此,所以是無始無終。

  「若以輪迴心,思惟即旋復,但至輪迴際,不能入佛海。」用輪迴心來思惟「不能入佛海」,輪迴心就是起滅心、分別心、生滅心;而佛是寂滅無為的境界,所以用輪迴心沒辦法入到如來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境界,沒辦法契入圓覺淨性。

  「譬如銷金鑛,金非銷故有。」就像從金鑛中銷鎔出真金,並不是因為銷鑛才產生出這個金,而是金鑛中本來就有金,金性本自具足。「雖復本來金,終以銷成就。」雖然鑛中的金本自具足,如果沒有把金鑛放到火爐裡經過千錘百鍊,這個金還是在鑛中,不能稱為金;所以鑛還是必須要錘鍊,經過錘鍊後才能成金。我們這念心也是如此,心中有無明妄想,而無明妄想中又有我們的覺性、佛性、圓覺淨性。我們的佛性、覺性無始無終、不去不來,但沒有經過一番薰修,就始終是在不覺、顛倒、愚癡當中,還是要在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人、天六道中輪迴。

  我們明白煩惱當中有菩提,生死當中有涅槃、有圓覺淨性,這就是始覺;開始覺悟了以後,運用種種方便來返照、薰修,鍛鍊自己這念心,最後照而無照、修而無修,這就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。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就是全修在性,這就是修德有功,性德方顯,始終還是不離本具的這念心。就像金鑛經過一番錘鍊,鑛銷掉了,金自然就現前;修行也是如此,這念心是本具的,經過一段時間的薰修,無明煩惱、三惑漏盡,圓覺淨性自然就現前。

  所謂薰修,就是把自己的煩惱、無明化掉,而不是去修出一個正覺、修出一個道。不修,眾生的心就是妄想;一修,有能有所,如果因此產生了執著,希望有所得,這時無為法又成了有為法,所以修了以後還要不執著能修、所修。例如布施,無論是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,布施以後不作布施想,要歸還原點,假使著相了那就屬於福報,雖然有生天之福,福報享盡就又墮落了。所以我們要修而無修,修了布施,無能無所,當中沒有布施的財、沒有受施的對象、沒有布施的人,三輪體空歸於覺性;覺性,就是我們能修的這個心要清楚明白、要存在。所以「終以銷成就」,金鑛還是要銷才能鎔出真金;同樣地,我們還是要薰修,修去我們的無明、煩惱、執著,這樣道才能成就。所謂修道,道不是因為修而產生出來的,而是把我們的無明、煩惱、執著修掉,道自然就現前。「一成真金體,不復重為鑛」,等到金鑛中的渣滓統統銷掉了,就是純金,不論經過多長的時間,它始終是金,不會再變成鑛。

  「生死與涅槃,凡夫及諸佛,同為空華相。」這個地方所說的「諸佛」,是指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的果上佛,因為這種佛是有相的,所以最後還是會滅掉;像釋迦牟尼佛成就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最後也要入涅槃。凡夫也有他的果報,有生就有死;造了惡業隨業受報,無論是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、人道、天道,這些果報也像是空中現出的花一樣,有生有滅、虛妄不實。因此,無論是諸佛、凡夫,「同為空華相」。只不過佛在空當中現的是好相、解脫相、三十二相、福德相、樂相;而眾生在空當中現的是醜陋相、生死相、苦相。無論是樂相、苦相,最後都有終了的一天,不能永久存在,所以同為空華相。

  「思惟猶幻化,何況詰虛妄!若能了此心,然後求圓覺。」我們要想達到圓覺的境界,不要向外去求,因為這念心本自具足,就是一念到底,一念萬年、萬年一念。在這當中如果有所求,無論是想證菩薩果、證羅漢果、證三十二相的佛果,這麼想、這麼去思惟,即便能夠得到,這些都還是屬於生滅的果報,有生則有滅,猶如空中花一般虛妄,不是永久存在的。

  一切法有取就有得,有得必有失,得到的東西必定會失去。什麼才會永久存在?就是圓覺、就是大眾聽法的這念心。這念心無成無壞、無取無捨、不去不來、不生不滅。《圓覺經》就是告訴我們要在這念心上修;大眾聽法的這念心才是最真實的,有大根大智的人,就能直下承擔。如果不在這裡承擔,要想證佛果、得三十二相八十種好,就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證,而女眾必須要女轉男身才能成這種佛。《圓覺經》所說的圓覺淨性是無相的境界,沒有男相、女相、眾生相;沒有美、醜;沒有世間相、出世間相,這就是我們的覺性。心性本具,一切都是現成的。想想看,諸位能聽的這個心是不是現成的?假使這個心沒有了,什麼都不能成就。這個法門是最有智慧的,除了菩薩以外,現在末世一切眾生也都可以修習這個法門。

  這一段經文非常有意義,希望每一位要多去研究。《圓覺經》是屬於究竟修證的法門;一般大眾沒辦法馬上達到究竟的境界,所以我們平時弘揚佛法,就要運用方便法門。方便法門有很多,例如:誦經、懺悔,初級班、中級班、高級班、研經班,乃至於種種活動、種種建設……這些都是方便。要「善開方便門,安住大乘心」,每一位都是如此。〈金剛藏菩薩章〉講到這裡為止,大眾休息。(全文完)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