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圆觉经》──普眼菩萨章
(一)
于是普眼菩萨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:「大悲世尊!愿为此会诸菩萨众,及为末世一切众生,演说菩萨修行渐次。云何思惟?云何住持?众生未悟,作何方便普令开悟?世尊!若彼众生无正方便,及正思惟,闻佛如来说此三昧,心生迷闷,则于圆觉不能悟入。愿兴慈悲,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,假说方便。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
尔时,世尊告普眼菩萨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问于如来修行渐次,思惟住持,乃至假说种种方便。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」
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,及诸大众默然而听。
「善男子!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,欲求如来净圆觉心,应当正念远离诸幻。先依如来奢摩他行,坚持禁戒,安处徒众,宴坐静室,恒作是念:我今此身四大和合,所谓发、毛、爪、齿,皮、肉、筋、骨,髓、脑、垢色,皆归于地。唾、涕、脓、血,津、液、涎、沫,痰、泪、精、气,大小便利,皆归于水。暖气归火,动转归风。四大各离,今者妄身当在何处?即知此身毕竟无体,和合为相,实同幻化。四缘假合,妄有六根,六根四大,中外合成,妄有缘气,于中积聚,似有缘相,假名为心。善男子!此虚妄心,若无六尘,则不能有。四大分解,无尘可得。于中缘尘各归散灭,毕竟无有缘心可见。善男子!彼之众生,幻身灭故,幻心亦灭;幻心灭故,幻尘亦灭;幻尘灭故,幻灭亦灭。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。譬如磨镜,垢尽明现。
善男子!当知身心皆为幻垢,垢相永灭,十方清净。善男子!譬如清净摩尼宝珠,映于五色,随方各现。诸愚痴者,见彼摩尼实有五色。善男子!圆觉净性,现于身心,随类各应,彼愚痴者,说净圆觉,实有如是身心自相,亦复如是。由此不能远于幻化,是故我说身心幻垢,对离幻垢,说名菩萨。垢尽对除,即无对垢及说名者。
善男子!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证得诸幻灭影像故,尔时便得无方清净,无边虚空觉所显发。觉圆明故,显心清净;心清净故,见尘清净。见清净故,眼根清净;根清净故,眼识清净。识清净故,闻尘清净;闻清净故,耳根清净;根清净故,耳识清净。识清净故,觉尘清净。如是乃至鼻舌身意,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根清净故,色尘清净;色清净故,声尘清净;香味触法,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六尘清净故,地大清净;地清净故,水大清净;火大风大,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四大清净故,十二处、十八界、二十五有清净。彼清净故,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佛十八不共法、三十七助道品清净,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,一切清净。
善男子!一切实相性清净故,一身清净;一身清净故,多身清净;多身清净故,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。善男子!一世界清净故,多世界清净;多世界清净故,如是乃至尽于虚空,圆裹三世,一切平等,清净不动。
善男子!虚空如是平等不动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;四大不动故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;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。善男子!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,当知六根遍满法界;根遍满故,当知六尘遍满法界;尘遍满故,当知四大遍满法界,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。善男子!由彼妙觉性遍满故,根性、尘性无坏无杂,根尘无坏故,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,其光遍满无坏无杂。
善男子!觉成就故,当知菩萨不与法缚,不求法脱;不厌生死,不爱涅槃;不敬持戒,不憎毁禁;不重久习,不轻初学。何以故?一切觉故。譬如眼光晓了前境,其光圆满得无憎爱。何以故?光体无二,无憎爱故。善男子!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修习此心得成就者,于此无修亦无成就。圆觉普照,寂灭无二。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,犹如空华乱起乱灭,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,始知众生本来成佛,生死涅槃,犹如昨梦。善男子!如昨梦故,当知生死及与涅槃,无起无灭,无来无去。其所证者,无得无失,无取无舍;其能证者,无作无止,无任无灭。于此证中,无能无所,毕竟无证,亦无证者,一切法性平等不坏。
善男子!彼诸菩萨,如是修行,如是渐次,如是思惟,如是住持,如是方便,如是开悟,求如是法,亦不迷闷。」
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
普眼汝当知,一切诸众生,
身心皆如幻。身相属四大,
心性归六尘。四大体各离,
谁为和合者?如是渐修行,
一切悉清净,不动遍法界。
无作止任灭,亦无能证者。
一切佛世界,犹如虚空华,
三世悉平等,毕竟无来去。
初发心菩萨,及末世众生,
欲求入佛道,应如是修习。
于是普眼菩萨,在大众中,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,右绕三匝,长跪叉手,而白佛言:「大悲世尊!愿为此会诸菩萨众,及为末世一切众生,演说菩萨修行渐次。云何思惟?云何住持?众生未悟,作何方便普令开悟?世尊!若彼众生无正方便,及正思惟,闻佛如来说此三昧,心生迷闷,则于圆觉不能悟入。愿兴慈悲,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,假说方便。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
这一段就是说法的缘起。佛说法也是缘起法,要因缘和合、众缘和合佛才说。佛经中记载,有人来启请,佛才因机施教;除非有特别的因缘,佛才无问自说。例如灵山会上,释迦牟尼佛接受了大梵天王供养的金色波罗花,把这个花拿起来晓示大众,藉拈花来说法。这些都是说法的缘起。
俗话说:「药医不死病,佛度有缘人。」所谓有缘,是指跟佛法有缘、跟善法有缘、跟三宝有缘;如果没有缘,就没有办法普度众生。这个缘要靠自己发心来栽培,所以要建立因缘,如果没有缘,就要广开方便来建立。像我们成立各精舍,就是广开方便;如果我们道场仅限于灵泉寺、中台禅寺,结的缘就很少;透过在各地成立精舍,把佛法推广到各县市、各定点,就能与更多社会大众结缘;所以我们弘扬佛法要主动积极。
每部经都有其说法的因缘,《圆觉经》也是如此,每一个章节,都有一位菩萨来发问。因为众生心中有很多问题,不知道如何请法,所以菩萨慈悲代众生来请问。千万不要认为问问题很简单,有些人虽然想请法,但不知道从何问起,所以无法提问。还有些人只是自己默默用功,不好意思向他人提问、觉得很难启齿。其实发问是好事情,学习不但要向师长请问、求教,还要不耻下问,所谓「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」,就算是年纪、地位比我们低的人,也可以向他请问、学习。在这个地方普眼菩萨不是「下问」,而是祈请,请求佛慈悲开示。
「愿为此会诸菩萨众,及为末世一切众生」,我们现在就是「末世」;普眼菩萨请求如来说法,不但是对所有与会的菩萨开示,也对末世众生、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来开示。
「演说菩萨修行渐次」,我们修行总是要有一个次第、渐次深入。就像读书从小学、中学、高中、大学、硕士到博士,这就是一个次第。以修行而言,初初学佛,先受三皈、五戒,再受八关斋戒、菩萨戒,乃至慢慢学习打坐,由戒生定,因定发慧,由浅入深,这就是渐次。所谓「菩萨修行渐次」,菩萨修证的阶位有三贤、十地,法门有深有浅、有粗有细,这些都是修行渐次。
「云何思惟?云何住持?」修行就是要思惟;从什么方向来思惟?一个是空、一个是假、一个是中;也就是作真空观、假观、中道实相观。所谓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我们这念心具足十法界,要如何开启法界、转凡成圣?就要透过思惟。思惟就像是一把锁匙,要打开心门,就要靠思惟修。
「云何思惟?」怎样去思惟?思惟就是思量、想念。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这一念心,看看我们这念心思惟什么,就会从那个思惟的方向,契入相应的法界。社会上一般人,行住坐卧,心中想的都是名利财色,起贪瞋痴、造杀盗淫,想着怎样去算计人家、巧取豪夺……这也是思惟;心中思惟这些,相应的频道就是地狱、饿鬼、畜生的法界。
如果这念心想到三皈、想到五戒,思惟什么是五戒的戒法、戒体、戒行、戒相?要如何持守五戒?这样一专注思惟,这念心安住在五戒上面,就是「住持」。思惟这些道理,就属于人道的法界。进一步思惟,人道苦乐参半,就算大富大贵,但福报享完了,还是会堕落,应该要进修十善;十善有上品、中品、下品,上品当中还有上上品、上中品、上下品……思惟要怎样去修十善?这就超越五戒了;这念心思惟十善,就是一把打开天道法界的锁匙。
再进一步思惟,虽然在天上可以享福,但天福享尽了,又会堕落,还是不究竟,于是希望能超凡入圣;要超凡入圣、离开三界,就要修四谛、十二因缘,思惟四谛、十二因缘,就是声闻、缘觉的法界。进一步要想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,就要修菩萨行,修六波罗蜜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般若,思惟六波罗蜜的道理,就是菩萨的法界。
思惟修就是一条心路历程;社会上的人也有一条思惟的路,就像学者撰述、著作,也要靠思惟,也有他的心路历程。以佛法而言,这一条路就是心路、思路、菩提路;所以我们不要忽略思惟,思惟久了,就知道这念心要从哪个地方来契入。所谓「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」,「一花一世界」,「一花」就是指我们这一念心,起一个念头,就是一个世界,这个念头是我们思惟出来的;「一叶一如来」,「一叶」就是一个念头,一个念头就是一个化身佛,想到如来,就成了如来的化身;想到菩萨,就成了菩萨的化身。
修菩萨行,就要思惟六波罗蜜。因为我们心当中有六个毛病,称为「六弊」,弊就是弊病;修六波罗蜜,就是用这六个法门来转我们的六弊。以布施来说:因为我们有悭贪的毛病,贪财、贪色、贪吃、贪睡……所以要用布施来转化悭贪。又如持戒,因为我们心当中有毁犯,所以要用持戒来转。戒,有五戒、八关斋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、菩萨戒,要怎样来持戒?就是要思惟这些道理。
进一步要了解,每一个波罗蜜,都要具足般若波罗蜜,经云:「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,亦如盲人无导,不能修道至萨婆若。若五波罗蜜为般若波罗蜜所护,则为有目。般若波罗蜜力故,五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名。」所谓布施般若波罗蜜、持戒般若波罗蜜、忍辱般若波罗蜜、精进般若波罗蜜、禅定般若波罗蜜。
般若有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。般若就是空。以布施为例,能施的人、受施的人都是四大假合,虚妄不实,当体就是空;所施的财物也是因缘和合而成,也是空;能施的这个心也是遇缘而有,缘着外面的境界,而发起布施的心、慈悲的心,这个缘虑的心本来并没有,因为有这个境界现前,才生出一个慈悲心,所以这个慈悲心也是缘起、也是性空……修了布施以后,三轮体空,没有能布施的人、所布施的对象,当中没有布施的钱财、法财,一切皆归于空。把这些道理想通了,就明白布施也是虚妄不实的,当体即空。
由文字般若慢慢起观照、去思惟,证到空以后,进一步要不住空。假使认为所有都归于空,这个心执着空的境界,还是不究竟;所以进一步要空而无空,了达这一念心性本空,布施了以后,无能无所,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动,就归于中道实相;最后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上面,中道实相就是无念。这样来修布施的法门,从有念归于无念,就具足般若。
我们修每一个波罗蜜,最后都要归于自心。持戒也是如此,禅宗祖师说:「持戒第一,参禅为先。」所谓戒乘具足,有戒、有乘,持戒最后要归于大乘心,由戒相归于戒体,「体」就是我们这一念心体,菩提妙明真心就是体。所以持了以后,要归于觉性,持而无持;所谓持而无持,还是必须持戒,只是心不执着;明白了这些道理,要达到万法归宗,就是要这样来思惟。我们在平时要作这种思惟,思惟了以后,一定要去实践,所谓「坐而言,不如起而行」,这样不断用功,把这些道理统统思惟贯通、成为一条路了,就能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。「云何思惟?」要怎样去思惟?所谓思惟修,思惟就是修;最后思而无思,把能思的这念心收回来、归于实相,就能达到中道实相的定境。
「云何住持?」所谓「住持」,一个是事、一个是理。在道场里担任住持,管理、统理大众,建设道场,这是事上的住持;大众在精舍住持佛法、使正法住世,就是理上的住持。正法有深、有浅,最高的正法就是中道实相、菩提涅槃,住持这个法门,这是最重要的。因此「住持」的道理也要由浅入深:建设道场、安僧度众、善开方便门,这些是事;最重要的是要由事归理,这就要靠思惟修,思惟了以后,要住持这个理,使这个理念念分明、处处现前,随顺觉性,坚住正念,能够住持这一念心,这就是理上的住持。
「众生未悟,作何方便普令开悟?」在没有开悟以前,就要作方便。像我们举办禅七,就是方便,目的是藉禅七这个因缘,使每一个人都能认识自己。在精舍开设禅修班,也是方便;如果我们没有成立各精舍,没有开设初级班、中级班、高级班、研经班,一般社会大众就不容易就近来亲近佛法,所以我们要作方便。又如劝发大众发心筹建普台小学、中学、高中,或是发心来供养,藉此让大众对中台禅寺产生凝聚的力量,进而护持道场,增长自己的善根、福报,这也是方便;乃至于忏悔、诵经……这些都是方便,藉种种方便令大众能够开悟;等到悟了以后就要落实修行,因为悟后起修才是真修。明白以后,就了解方便还是很重要。
「普令开悟」,人人都有佛性,大家都希望能开悟。悟就是不要迷惑,不迷就是悟。所谓开悟,是悟我们本具的心性,悟到这念心是现成的、本自具足。然而有些人听到开悟,就拚命向外去追求,一旦向外去追求,心中有了执着,就是在骑牛找牛。例如晚上作了一个好梦,梦到佛对我们笑一笑、跟我们摩顶……这些都是境界,并不是开悟。或是打坐时见到什么、听到什么,就认为自己开悟了,其实这并不是开悟;无论打坐时见到光明、见到花、见到佛像,或是见到青山绿水、亲戚朋友……见到种种好的境界、坏的境界,这些都是境界,而不是开悟,大家要了解。
打坐的境界有很多,在没有成正觉以前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阴当中各有十种境界。色阴,我们身体的地水火风、四肢五官、一切筋骨,就属于色法;从开始修行一直到最后成道,这个色阴会有十种境界。透过打坐,色身四大就能慢慢转为清净色法。受阴,受就是感受,有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。我们修行要净化这个受,受阴也有十种境界。想阴,这个心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于境取相,有种种想像就是想阴。想阴净化的过程也有十种境界。行阴,行就是造作,这个心念念迁流,就是行阴。行阴转为清净的过程,也有十种境界。识阴,分别为识,识阴也有十种境界。这些五阴境界总合起来,一共有五十种。
我们打坐,就像洗衣服、炼钢一样,要把脏衣服变成干净的衣服、把锈铁炼成钢,总是要有方便。以洗衣服来说,要把衣服上很深的垢秽洗净、清洁,要用洗衣机、去污粉,要有水,还要靠人力去操作……这些都是方便;有这些方便,就有种种过程,在过程中就有种种变化。我们心净化的过程也是如此,心当中有很多心结、心垢,要把这些心结、心垢去掉、破除,也不离这些道理。打坐过程中的种种境界,都是由于色受想行识的转变、提升、净化,所产生出来的幻境,这些境界都不能执着。如同打铁炼钢,把铁放到火炉里去烧、去炼,过程中会冒出红的火花、白的火花、蓝的火花,会看到红色的光、白色的光、蓝色的光、青色的光……这些火花、这些光其实是铁渣滓发出来的,并不真实;等到一锤打下去,火花掉到地上了,才知道是铁渣滓,并不是真的有什么光。修行也是如此,过程中会有种种境界,都不能执着。我们这个心有了心结、心垢,就成了锈铁,虽然是锈铁,也不需要嫌弃它,因为锈铁里面有钢性,经过千锤百炼,把铁锈、铁渣滓统统炼掉,最后真正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,钢就能现前;假使没有这个锈铁,也没有办法炼成钢。同样地,凡夫的身心虽然是五阴,不自在、不真实,但是在不真实当中,也有真实的东西、在五阴当中也有真性。
修行就是要转识成智,无论身、心都要锻炼、熏修。所谓「大众熏修希胜进」,大众在精舍发心、推广一切善法,这就是熏修,既能自利、又能利他,不但自己能起善念,又能带动居士来常住发心,又能建设道场、作种种佛法的事业,这是一件大善事;用这种方法来熏修、自利利他,这是方便,最后一切都要归于心地,由方便归于究竟。
所谓开悟,就是悟这念心是本具的;这念心从过去到现在,本来如此、法尔如是、本自具足。悟到这念心是现成的,没有男相、没有女相;诸位听法的这个心没有形相,没有形相就是真空。但如果又执着真空,这也不是我们的本心。这念心,真空当中能生万法,虽然是空性,里面又具足一切智慧。例如大众从过去到现在,能说会道、知道很多道理、学了很多技能,这些智慧、技能放在什么地方?又找不出来,这就是真空;真空当中又具足这些智慧、功能,这就是妙有。这念心具足真空、妙有,我们开悟就是悟这个,不是另外悟一个东西,所以一定要在这个心路历程来落实。
所谓「悟后起修,才是真修」,真正悟了的人,一定能了解,这念心是现成的,人人都有,没有哪个没有。凡夫心从过去到现在、从现在到未来,始终都有;悟了这个凡夫心,要超凡入圣,这念心就是要不染污、不执着,修一切善,不执着一切善,处处净化自己,这个就是真修。
古德云:「悟了同未悟」,悟同未悟,悟了以后,开悟的这念心也要放下,因为这念心是本具的,悟了,还是不离未悟的这个心、这个凡夫心。凡夫心人人都有,但为什么不是人人都成佛?只因凡夫的心在迷当中,里面有无明烦恼,就像锈铁一样;一旦觉悟了,悟到凡夫心里面就有如来心,如同知道锈铁里面有钢性,只要把铁渣、铁锈统统炼掉,就能炼成钢,钢就是譬喻佛性。悟到了这个道理,就是在理上契悟了;悟到「心即是佛」,悟到这念心是真空,真空当中又是不空、能生妙有。虽然在理上悟了,但不去修,始终还是大凡夫一个,心当中还是黑暗、忧愁烦恼,因为里面的心结、心垢并没有化除。因此,理上悟了以后,还要在事上来熏修、保养这念心。这念心要保持清净、不染污;有了烦恼,就要检讨、反省,把烦恼化掉,这就是熏修。所以「悟」和「修」之间,还有很大一段距离,悟后起修才是真修;悟了这念心,烦恼就是我,我就是烦恼,我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,这就是「烦恼即菩提」。
《六祖坛经》说:「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」,所谓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真正开悟了,是在这一念心上熏修,保任本具的清净心;在过程中自然会有很多感应,但是这些感应都不能执着,为什么?心清净了,自然就会有这些作用。所谓开悟,是悟到我们这念心是本具的,并非得到神通就是悟,两者相差很远!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。神通有深、有浅,鬼神、外道也有神通,然而他们并没有悟。就算得了天眼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,也不是开悟;这些都是我们心清净了,自性当中产生出来的功德、妙用,与开悟无关。
所谓「正思惟」、「正住持」、「普令开悟」,普眼菩萨希望世尊从这几个方面来开示,相信每一位都很欢喜听闻这些道理。
「世尊!若彼众生无正方便,及正思惟,闻佛如来说此三昧,心生迷闷,则于圆觉不能悟入。愿兴慈悲,为我等辈及末世众生,假说方便。」作是语已,五体投地,如是三请,终而复始。
所谓「闻佛如来说此三昧,心生迷闷,则于圆觉不能悟入」,众生的这念心,称为如来藏;没有开悟以前,这个心称为如来藏心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就是如来藏。在唯识来讲,如来藏又分成第八识、第七识、第六识、前五识,如果统统转识成智了,第八识就转成大圆镜智,第七识转成平等性智,第六识转成妙观察智,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。《圆觉经》这个地方不讲这些,而是讲「圆觉」,我们的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统统清净了、统统圆满了,就称之为圆觉、圆满自己的觉性,这和唯识所说的大圆镜智、三身四智,是一样的道理。
所谓圆满,一个是事、一个是理;一个是空、一个是假、一个是中;一个是在体上圆满、一个是在用上圆满。在体上圆满,就是一念不生,觉性统统清净了,《圆觉经》云:「一切如来本起因地,皆依圆照清净觉相,永断无明,方成佛道。」三惑漏尽了,就是圆觉。这是我们修行的根本,其他都是方便。
尔时,世尊告普眼菩萨言:「善哉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问于如来修行渐次,思惟住持,乃至假说种种方便。汝今谛听!当为汝说。」释迦牟尼佛听到普眼菩萨所问的问题,就赞叹普眼菩萨:真是问得很好!能为一切菩萨、乃至末世众生,请问如来修行渐次、思惟、住持,请世尊开示成就如来解脱境界的方便。「修行渐次」、「思惟」、「住持」、「方便」,这些对修行都很重要,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些道理,才可以去教化众生;否则,自己对佛法的认识模棱两可,甚至知见不正,成了佛门当中的外道,如何能教化他人?
时普眼菩萨奉教欢喜,及诸大众默然而听。
「善男子!彼新学菩萨及末世众生,欲求如来净圆觉心,应当正念远离诸幻。先依如来奢摩他行,坚持禁戒,安处徒众,宴坐静室,恒作是念。」「奢摩他」就是「止」。修行要修止、修观,这是前方便,透过修止观,就能成就定慧。
「恒作是念」,「恒」就是不断,「念」就是专注思惟、想念。众生的心散乱是散念;颠倒是倒念;无明烦恼、愚痴、邪见,是邪念。修观行专注思惟,念头提正,就是正念。佛法有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,有空、假、中三观,修习这些法门,反复不断地思惟,就是「恒作是念」,也就是重虑缘真。《圆觉经》这段经文所说的道理通达大乘、小乘,也是思惟修的一种。
「我今此身四大和合」,众生都有我执,思惟此身四大假合的道理,就是在破除众生的颠倒执着。我执,就是执着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为实有,执着我们的头发、眼睛、指甲……身上所有一切,统统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。例如现在有很多爱漂亮的女孩子,执着外形的美观,把头发染成黄色、绿色,把眉毛画来画去,或是动手术,把单眼皮变成双眼皮、把鼻子变高,甚至为了改变自己的形象,不惜开肠破肚……这就是我执作祟。一个人的相貌是前世修善积福得来的,如果过去没有修善积福,现在为了要得到相好,用人为的方法去改变自己的相貌,这些本来就不是自己应得的,就会产生副作用、就要付出一些惨痛的代价。就像有些人因为执着自己的相貌,为了整型去开刀,后来却发炎、甚至死亡,这实在是众生的颠倒。
我们修行,要用思惟的方法来破除执着、自己向自己开刀;这个刀不是手术切割用的刀,而是金刚杵、智慧刀。佛法所说的「慧刀」,就是般若智慧;用般若智慧来观照、思惟,就能破除心中的贪爱、执着,获得平静。
静坐思惟,佛法就称为安禅静虑。静坐时,不要让任何人打闲岔,这念心专注思惟:「我今此身四大和合」,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和合的假相、是缘起法,并不实在,只有灵知灵觉的这念心才是真实。过去不知道这个道理,把假的当作真的,反而把真的迷失了。现在要破除这种颠倒的观念,就要静坐思惟,一项一项来分析,了解这个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。
「所谓发、毛、爪、齿,皮、肉、筋、骨,髓、脑、垢色,皆归于地。」我们的毛发、指甲、牙齿、皮肤、筋、骨、髓、脑,乃至于内外种种垢腻颜色,「皆归于地」,「地」就是固体、是坚固性,既然这些都属于地大,地大归地,那就不属于我的东西、也不是我。
「唾、涕、脓、血,津、液、涎、沫,痰、泪、精、气,大小便利,皆归于水。」我们的鼻涕、口水、痰液、脓、血、津、液、涎、沫,乃至于眼泪、精、气、大小便利,这些都属于水大,水大就归水,跟我也没有关系。
「暖气归火」,我们身上的热量就是暖气,暖气属于火大,火大归火,跟我也没有关系。「动转归风」,一切动作、运转、呼吸,这些属于风大,风大就归风。这样一分析,就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四大和合所成,是一个假相。
「四大各离」,身体的地水火风四大,最后都会坏掉、分散。有的人是地大先坏、有的是水大先坏、有的是火大先坏、有的是风大先坏。举例来说,有些人得了病,身上很多地方都是疮洞,这就是地大分散;或是发生车祸,手脚被车子撞断了,乃至车子从身上辗压过去、把五脏六腑压坏,这也是地大分散。又如,很多人卧病在床,无法控制大小便,整个床铺都是排泄物,这就是水大分散。我们身上的热量属于火大,有些久病的人身体冷冰冰的、没有一点暖气,就是火大分散。我们的呼吸属于风大,有些植物人没办法自主呼吸,就是风大分散。
「四大各离,今者妄身当在何处?」我们想一想,假使这个身体的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统统坏掉、分散了,四大各离,那我们所认为的这个人又在哪里?「即知此身毕竟无体」,由此可知,这个身体是因缘和合、四大假合的假相。用这种方法分析、思惟,一遍、二遍、三遍,乃至十遍、百遍……分析到最后,就能破除我执。我们心当中因为执着而有愚痴,佛法就告诉我们用析空观来破除执着。执着破除了,这个心就从四大当中解脱;心得解脱、得清凉,就能产生智慧。
修析空观,就是依四大假合的道理来思惟,分析内四大是空,外四大也是空。身体是内四大,是四大假合、因缘和合而成,所以是空、是假有,找不到一个真实的存在。不但内四大是虚妄的,外面所有一切境界也是四大假合、虚妄不实。举例来说,茶杯也是四大和合:做茶杯要先用泥土塑形、捏成茶杯的模样,土就属于地大;用泥土塑形,必须要加入水,这是属于水大;杯子的形状做好之后,要放到火里去烧,这就属于火大;烧了以后,要在空气中冷却,这就属于风大。所以杯子形塑的过程也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,是虚妄不实的。
佛法中有三假观──因成假、相待假、相续假。因成假,就是教我们分析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、是假有,并不是真实存在。不但我们的身体、内四大是空,外四大也是空,外面的一草一木,也都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是因缘和合的假相、假有,佛法就称之为因成假。
其次是相待假。例如空间的内、外,就是对待而立的假相。我们坐在讲堂里,认为讲堂是内,外面的天井是外;站在天井来观察,天井又变成内,园林就成了外;站在园林来观察,园林又变成内,外面的马路则变成外……所以内外是相对的。又如明暗也是相对之相。以这间教室而言,把电灯打开就是明,关掉就是暗,明暗二相,自相陵夺,明来暗去,暗生明灭。在这个时间、空间,究竟这间教室是明、是暗?由此可知,明暗是相对的。又如白天、晚上也是相对。在台湾是白天,在美国则是晚上;我们看到是白天,有的动物看到却是晚上;我们看到是晚上,有的动物看到却是白天……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,既然是相对,就是假名、假相、假有,虚妄不实。
其次是相续假。例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时间相续,这个时间就是相续而成的假有、是虚妄的。其实本来没有这些时间,我们无法认知时间虚妄,便认为有过去、有现在、有未来;以空间而言,本来也没有内、外……这么多不同的差别相,这都是我们分别、造作出来的。世间一切法都是相续而成的假相,从过去到现在、从现在到未来,不断延续,都是虚妄不实的假有,称为相续假。
世间一切法,表面上看起来有种种现象,如果我们从因成假、相待假、相续假,这三个角度来观察,就明白这些现象的本质都是虚妄的。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虚妄的,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所以不能执着。静坐的时候思惟这些道理,就能破除我执。思惟就是修、就是想念,把这个道理思惟一遍、二遍、三遍、四遍,乃至百遍、千遍……不断地思惟,这个心就在法上安住下来,这就是「住持」。
透过思惟、不断修习,达到相应的境界,就是修成就了。所谓相应,一个是能,一个是所,「能」就是能观、能思惟的这个智慧心,「所」就是所观之境、所观的这个道理。例如修假观,就是思惟因成假、相待假、相续假;修析空观,就是思惟分析我们的身体、外面的境界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,内四大是空、外四大也是空,这些都是所观之境。
以修析空观来说,这念心缘虑到空性之理起观,这是第一步。经过不断思惟、重虑缘真,最后把执着破除了,能观之智与所观之理相应,内外都是空,空境现前就入空定。如果空定中继续用功,定愈来愈深,就能断除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这六个根本烦恼,证阿罗汉果。声闻、缘觉证到真空,把这个空当作是真的、执取一个空,就入偏空涅槃、入禅定,但还没有证到菩提心,所以证到偏空的境界还是一个方便,并不是究竟。
修析空观,经过一番思惟,「即知此身毕竟无体,和合为相,实同幻化」。知道身体是四大假合、虚妄不实,就破除了执着。「四缘假合,妄有六根」,既然这个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,我们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也是四大假合、虚妄不实,所以说「妄有六根」。「六根四大,中外合成,妄有缘气,于中积聚,似有缘相,假名为心」,「假名为心」,「心」是指识心。依四大、六根和合成身,即有六尘妄现,由此内外根尘,引起妄心缘虑不绝,念念生灭、剎那不停;缘合即有,缘散即无,推其自体了不可得。所以说「假名为心」,识心也是假的、是虚妄不实的。
「善男子!此虚妄心,若无六尘,则不能有」,因为这个识心,是由六根对六尘攀缘而有;六根攀缘六尘,而产生六识。假使没有外面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境界,这六识也不可得。「四大分解,无尘可得。于中缘尘各归散灭,毕竟无有缘心可见」,六尘也是四大所成,四大分解,无尘可得;所攀缘的尘境统统散掉、灭掉了,能缘之心也了不可得,就是这样来思惟。
「善男子!彼之众生,幻身灭故,幻心亦灭」,如果地水火风四大分散,这个「幻身」灭掉了,四大所成的六根就没有了,那么六根对六尘所产生的六识、这个「幻心」也没有了。「幻心灭故,幻尘亦灭」,幻心没有了,外面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也灭掉了。「幻尘灭故,幻灭亦灭」,外面的六尘灭掉了,所有幻化境界都灭掉了,最后连「灭」的这念心也要灭掉,因为如果执着这个「灭」,心中还是有一个执着的境界。例如修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四谛法门,最后灭谛成就、证到涅槃,还是对「灭」有一个执着。所以这里告诉我们,连「灭」都不要执着,达到这个境界,就破除了法执。
「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」,一切境界都是缘起法、都是生灭,而我们这念心是本具的,法尔如是,不生不灭。最后一切幻化境界统统灭尽了,「非幻不灭」,这念心本自具足,不是假的东西,自然就不灭。如同六祖大师听五祖讲《金刚经》,大彻大悟说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」这就是非幻不灭。诸位听法的这个心、这个觉性是本具的、本来就有,所谓「圆裹三世」,圆遍虚空、含裹三世,无远弗届。「非幻不灭」,这念心不是假的、不是虚妄不实的东西,所以就不灭。
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,「譬如磨镜,垢尽明现」,譬如一面镜子,宝镜蒙尘,镜面有很多灰尘、尘垢;如果把这些尘垢擦掉,「垢尽明现」,尘垢没有了,镜子的光明自然就显现出来。
镜子譬喻我们这念心,尘垢譬喻我法二执。前面提到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,我们用智慧来观察、一样一样来分析,分析到最后,所有的执着统统破除了、所有的幻相统统灭掉了,「非幻不灭」,如同宝镜上的尘垢已完全擦掉,明镜现前,心中的妄执化除了,这念清净心自然就现前。这个道理就相当于老子所说:「为学日益,为道日损,损之又损,以至于无为,无为而无不为。」我们这念心什么都要放下、什么都不执着,到最后,所有幻化不实的境界统统没有了,本具的心性自然就现前。所谓「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」,生灭灭已、最后达到没有生灭,寂灭自然就会现前,「寂灭」就是我们本具的觉性,这个觉性本来就有,所以是「非幻不灭」。
「善男子!当知身心皆为幻垢」,我们患得患失的这个心,和地水火风假合的这个身,本来就是虚妄的,只是我们颠倒执着、把它执为实有。「垢相永灭,十方清净」,这些执着破除了,我们所见到的就是清净的世界,这个地方就是净土。
「善男子!譬如清净摩尼宝珠,映于五色,随方各现。诸愚痴者,见彼摩尼实有五色。善男子!圆觉净性,现于身心,随类各应,彼愚痴者,说净圆觉,实有如是身心自相,亦复如是。」这里举了一个譬喻:我们这念心就像摩尼宝珠一样,摩尼宝珠是透明、剔透的,「映于五色」,五色是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,这五种颜色照到摩尼宝珠上面,都能显现出来。「随方各现」,随着东西南北中央五方,就现出这五种颜色。事实上摩尼宝珠里没有任何颜色、也没有任何东西,因为它是真空、剔透,所以能映于五色;如果它不是真空、剔透,也没有办法映于五色。换而言之,虽然摩尼宝珠能够随方现出种种颜色,但宝珠本身并没有青黄赤白黑,我们从摩尼宝珠上看到花花绿绿的景象,都是外面的尘境所映现出来、是虚妄不实的。「诸愚痴者,见彼摩尼实有五色」,而愚痴、没有智慧的人,见到这个摩尼宝珠,却误认为摩尼宝珠里有颜色,其实并非如此。
「善男子!圆觉净性,现于身心,随类各应,彼愚痴者,说净圆觉,实有如是身心自相,亦复如是」,摩尼宝珠譬喻我们这念心;五色,譬喻五蕴身心。五道众生各有身心,都是这念心随业所现,也是虚妄的。愚痴的人却执为实有。「由此不能远于幻化,是故我说身心幻垢,对离幻垢,说名菩萨。垢尽对除,即无对垢及说名者。」所谓「身心幻垢」,我们的身心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所有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;众生执着身心为实有,「对离幻垢,说名菩萨」,「菩萨」就是菩提萨埵,翻成中文是觉悟的有情。假使能够知道远离幻垢、远离这些幻化境界,觉悟了,就是菩萨。佛法讲:「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,众生心水净,菩提影现中。」一般人执事废理,执着菩萨为实有,以为这里所指是菩萨在虚空中一尊一尊地排列,其实并非如此;而是指悟到了自己这念心,安住正念、坚住正念,就是菩萨!这念心就像虚空一样,虚空广大没有边际,当中又有森罗万象,而且这些森罗万象还能在虚空中各自发挥,这就是真空妙有。相同地,菩萨没有形相,无男相、无女相、无众生相、无寿者相;虽然是无相,但这念心也不离一切相、不能离开色声香味触法,不即不离。了解了这个道理,就知道这念心确实真空中能生妙有、能生种种妙用。
「对离幻垢,说名菩萨」,对于这些幻化境界,知道远离,就是菩萨。什么叫做远离?不是用身体离开这个世界,而是指心不染着、心无所住,才是真正的远离;假使心没有远离,就算跑到最高的山上、跑到没有人烟的地方、乃至跑到月球上去,还是不能远离。例如现在的科学已经能发射人造卫星到太空去,如果心没有远离,就算是到了月球,还是一样会觉得受干扰。过去因为交通不发达,人口稀少,许多荒山都没有人烟,如果想要独自跑到偏远的地方去当隐士,我们可以住在荒山,享受没有人烟的生活。但现在到处都寸土寸金,不可能找到这样的地方,就算真的找到了,如果心当中始终觉得很孤独、寂寞,还是没有用,还是没办法超凡入圣。因为心眼未开,这个心还是处在暗无天日的无明中,没办法得解脱,所以依然没有远离。如同深山里有野人,他们虽然生活在深山里,但对人生的意义不了解,只知道吃、住,心中还是烦恼、无明,还是有生死,还是没办法远离,所以称为野人。
所谓远离,就是要远离尘垢、远离烦恼,心当中有了烦恼,要把它化掉。化就是转化,可以用惭愧的方法来化除烦恼,例如发一个惭愧心,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,这样就远离了。陶渊明诗云:「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。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」修行最重要的是心要远离。虽然身处在都市、车水马龙当中,只要不去攀缘都市中种种尘劳的事情,心清净、心安定、心平静,坚住正念,马上就能远离。相同的道理,我们虽然身出家了,远离了红尘家,假使心中依然都是欲爱、色爱,心染污了,还是没有远离。明白了佛法的道理,就知道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个心,心能远离,就是智慧。所谓「百花丛里过,片叶不沾身」,这就是远离。菩萨和光同尘、和而不流,随流而不合污,这念心随缘不变,随着大众的因缘来生活作息,衣食住行与大众都一样、没有什么差别;可是这念心始终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寂照一如。做到了,就是在净土,就能超凡入圣。
「善男子!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证得诸幻灭影像故,尔时便得无方清净,无边虚空觉所显发。觉圆明故,显心清净」,这个地方所说的道理就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。我们修习每一个法门,都要知道是依什么起修?例如依空大起修、依根大起修……这个地方就是依心性起修,依圆觉净性、也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起修。时时刻刻都要使这念觉性清净。觉性在哪里?古德云:「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辨香,在口谈论,在手执捉,在足运奔,遍现俱该沙界,收摄在一微尘。」等于儒家所说:「放之则弥六合,卷之则退藏于密。」这个就是觉性。
「心清净故,见尘清净。见清净故,眼根清净;根清净故,眼识清净。识清净故,闻尘清净;闻清净故,耳根清净;根清净故,耳识清净。识清净故,觉尘清净。如是乃至鼻舌身意,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根清净故,色尘清净;色清净故,声尘清净;香味触法,亦复如是。」
依觉性起修,这一念心、这个觉性清净了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就清净了。我们这念心清净了,就是菩提心、觉心。师父在这里说法,诸位听法这念心清净了,我们的六根就清净;六根清净,外面的六尘就清净;六尘清净,根尘相对而生的六识就清净;六识清净,十八界就清净。内有六根、外有六尘、当中生六识,根尘识加起来,就称为十八界。十八界清净了,整个世界、一切国土、佛土,所有境界统统都清净,这就是净土。我们这个心清净了,外境就清净,这就是佛法的根本。
「善男子!六尘清净故,地大清净;地清净故,水大清净;火大风大,亦复如是。善男子!四大清净故,十二处、十八界、二十五有清净。彼清净故,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四无碍智、佛十八不共法、三十七助道品清净,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,一切清净。」
这里提到「四大清净故,十二处、十八界、二十五有清净」,「二十五有」都属于三界的范畴,把三界细分开来,就是二十五有。为了方便记忆,古德用四句话总括二十五有的内容:「四洲四恶趣,六欲并梵天,四禅四空处,无想五那含。」「四洲」是东胜身洲、西牛货洲、南赡部洲、北俱卢洲,是指人道;「四恶趣」是指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修罗。「六欲」指欲界六天,「梵天」指初禅的大梵天。「四禅四空处」,证到四禅八定,就生到四禅天、四空处天。「无想」是四禅的无想天,「五那含」是五阿那含天,指四禅中无烦天、无热天、善见天、善现天、色究竟天,又称为五净居天,证到阿那含果,也就是证到三果、不还果,生到天上就住在净居天。四洲为四有,四恶趣为四有,六欲天为六有,梵天为一有,四禅天为四有,四空处天为四有,无想天为一有,五那含天为一有,这些就是「二十五有」。所谓「有」,就是有情识、有业。我们修行要明白这些道理。世间法清净了、乃至出世间一切清净。
「善男子!一切实相性清净故,一身清净;一身清净故,多身清净;多身清净故,如是乃至十方众生圆觉清净。善男子!一世界清净故,多世界清净;多世界清净故,如是乃至尽于虚空,圆裹三世,一切平等,清净不动。善男子!虚空如是平等不动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;四大不动故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;如是乃至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平等不动,当知觉性平等不动。善男子!觉性遍满清净不动圆无际故,当知六根遍满法界;根遍满故,当知六尘遍满法界;尘遍满故,当知四大遍满法界,如是乃至陀罗尼门遍满法界。善男子!由彼妙觉性遍满故,根性、尘性无坏无杂,根尘无坏故,如是乃至陀罗尼门无坏无杂。如百千灯光照一室,其光遍满无坏无杂。善男子!觉成就故,当知菩萨不与法缚,不求法脱;不厌生死,不爱涅槃;不敬持戒,不憎毁禁;不重久习,不轻初学。何以故?一切觉故。譬如眼光晓了前境,其光圆满得无憎爱。何以故?光体无二,无憎爱故。善男子!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修习此心得成就者,于此无修亦无成就。」
这个地方所说的道理,就是修无修修。觉性遍满一切,无坏无杂。有成就有坏,无成即无坏,这一念心本来如是,法尔如是,所以「无修亦无成就」。
要想达到究竟的境界,这一念心就要远离欣厌。「不厌生死,不爱涅槃」,一个是生死、一个是涅槃,一个是爱、一个是憎,都是两边;所有一切法门,都是基于爱憎二心而产生出来的方便法。这个地方告诉我们「不厌生死,不爱涅槃」,就是离开两边,这是最究竟的法门。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为例,认为我们这个世界是苦、西方极乐净土是乐,所以厌离这个世界,希望求生西方,一舍一取、一憎一爱,这就是方便。乃至于说修行要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;厌离生死、趣向涅槃……这些都是佛所说的方便。
要想契悟中道实相,就要不落两边,没有爱、没有憎,这才是究竟。「不敬持戒,不憎毁禁」,对于持戒的人,我们也不赞叹;对于破戒的人,我们也不嫌弃。因为有了这些念头,这个心就落入两边,就不是实相、不是这念心实实在在的相貌。这念心做到不落两边,就是实相,所以这个法门,就是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的法门。
我们修行、说法,要看对方的根机。假使对普通人讲这个道理,他不能了解,听了心生误解,可能就会产生一些副作用,心想:「佛经里提倡持戒,而你却说『不敬持戒』,这不是颠倒吗?对于毁戒的罪恶之人,我们应该要把他摈除,要作羯磨、不共住,怎么还说『不憎毁禁』?像这种人为何还要对他客气?」大家要了解,这个地方所说的是心地法门,是指我们这念心离开憎爱两边,不取不舍,不敬不憎;因为这念心一旦落入了两边,就没有办法契悟中道实相。
「不重久习,不轻初学。」一般人看到年纪大的上座大德,就对他很尊重、请他到前面坐首座;看到刚刚出家的人,认为他什么都不懂,就轻视他。我们从这个地方就明白,这种观念是不对的!「不重久习,不轻初学」,就是心行平等,这念心不动不摇、不去不来。所谓「有佛处不得住,无佛处急走过」,听到现在有某一尊佛出世,心中也不欢喜;听到有人批评佛教,说佛只是个精神象征、并没有佛的存在,心中也不恐惧。听到佛经里面讲,修行学佛可以得六神通,也不高兴;听到有人说神通是虚妄、没有六神通,也不起烦恼。这个心不欣不厌、不取不舍、不迎不送,这样来用功,自然就能证到如来的十力、四无畏、十八不共法。
要达到无畏的境界,这念心就要安住不动,无论遇到什么境界,这念心都不动,不惊慌、不恐怖。孟子也说「四十不动心」,佛法讲不动,儒家也是如此,只是佛法的道理与儒家相比,有层次深浅的差别。《圆觉经》这里所讲的是心地法门,告诉我们面对这些境界时,这念心应该如何安住,方能证到圆觉的境界。
「善男子!此菩萨及末世众生,修习此心得成就者,于此无修亦无成就。」一切法,有成就有坏、没有成就没有坏,而这念心是本具的,所以没有成、也没有坏,也就没有所谓的成就。
「圆觉普照,寂灭无二。于中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说恒河沙诸佛世界,犹如空华乱起乱灭,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,始知众生本来成佛,生死涅槃,犹如昨梦。」达到这个境界,才晓得一切众生本来都可以成佛,只因迷惑、颠倒,所以成了不觉的众生。「生死涅槃,犹如昨梦」,从渐次修证来看,生死就是生死、涅槃就是涅槃。一个是众生的境界、一个是佛的境界;一个是因、一个是果。从究竟来看,因果是一体的,生佛是一体的,所以「不即不离,无缚无脱,始知众生本来成佛,生死涅槃,犹如昨梦」。
「善男子!如昨梦故,当知生死及与涅槃,无起无灭,无来无去。其所证者,无得无失,无取无舍;其能证者,无作无止,无任无灭。」以渐修而言,在修行的过程中有「作」、「止」、「任」、「灭」;例如天台宗建立三止、三观,都属于作止任灭。「作」就是作意,例如这个心要觉察、觉照,提念、转念、破念,这就是作。「止」,就是把这个心止在一个定点上。「任」就是保任、保持这个境界,任持自性,这念心要清清楚楚,站得住、站得长,人在哪里,心在哪里,这就是任。「灭」就是寂灭、灭除心境,例如修观,无论观日轮、观月轮、观佛像……这些都是假想出来的,都是修行的方便,修观到最后,还要把这些所观的境界灭掉。《圆觉经》所谈的是究竟的道理,而不是方便,作、止、任、灭,在这里来讲,还是心当中的四种过,所以要「无作无止,无任无灭」,这样来用功,这念心才能任运无碍。「于此证中,无能无所」,无能证之智、无所证之相,能所一如。「毕竟无证,亦无证者,一切法性平等不坏」,有能证、所证,就属于小乘,就属于渐修、方便,不属于圆觉。这个地方是指最高的圆觉境界来讲,所以说毕竟无证、亦无证者。
「善男子!彼诸菩萨,如是修行,如是渐次,如是思惟,如是住持,如是方便,如是开悟,求如是法,亦不迷闷。」在一开始时,普眼菩萨向如来请问修行渐次,怎样去思惟?怎样去住持?怎样是正方便?怎样才能开悟?这里如来就作了总结答复。方便,有前方便、正方便;要有正方便,才有正思惟。前方便有很多,我们修福德、修智慧,参加种种法会,诵经持咒,听经闻法……这些都属于前方便。正方便,就要依据我们这一念心来起修,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就属于正方便的法门。
「尔时,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」,很多佛经中,最后都会看到世尊「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」,一方面是做一个结论,恐怕大众听了很多道理,不知道如何归纳,在这些文字相中迷失了,所以佛最后又把道理重新再说一遍,提纲挈领,让大众知道重点在什么地方。另一方面,因为会中有晚到的众生,虽然最后赶上了,但前面的道理没有听到,所以佛很慈悲,最后又简单扼要地再说一次。
「普眼汝当知,一切诸众生,身心皆如幻。身相属四大,心性归六尘。四大体各离,谁为和合者?如是渐修行,一切悉清净,不动遍法界。」一切众生从过去到现在,因为妄想颠倒,一直认为自己的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是自己的身相;妄认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在心中留下的尘影,是自己心的相貌,产生颠倒、迷惑。不知道四大、六尘缘影都是因缘假合的虚妄境界,把它当作真实的、执万法为实有,而产生我执、法执。现在把这个虚妄的境界,统统了解了,深信不疑,就能破除这些颠倒、妄想、执着。所以要想成就如来的圆觉法界,每个人都可以做到,就是不要迷惑、不要颠倒,了解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都不离我们本具的觉性;只要保持这念觉性,念念分明、处处作主,这念心寂然不动,即周遍法界,就是这么简单。
「无作止任灭,亦无能证者。一切佛世界,犹如虚空华,三世悉平等,毕竟无来去。」作止任灭,都是修行的方便;有能证、有所证,就是有法可得,就属于小乘。这个地方讲「圆觉」,直接了当、不假方便,所以无作止任灭。我们这念心本来如是,法尔如是,要直下承担,当中不能有丝毫造作,就是如此。「一切佛世界,犹如虚空华」,一般人都想要见到三世佛、见到一切净土,究竟来看,这些都是虚妄不实的,就像空中的花一样。「三世悉平等」,一般人都执着有过去、有现在、有未来;而这念心如果达到究竟,就是三世悉平等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平等一如,没有空间、没有时间,统统归于圆觉、归于这一念心。「毕竟无来去」,没有去、没有来,到达这个境界,就是如来的心境,当下就是实相,内外一如,生佛平等;所谓平等法界,无人无我、无佛无众生,就是实相境界。
「初发心菩萨,及末世众生,欲求入佛道,应如是修习。」要想成无上正等正觉,就要了解这些道理、要有这种观念,有了这些观念之后,在动静闲忙中安住实相,就能契入如来的境界。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菩提自性,本来清净,但用此心,直了成佛。」这就是无上乘,这当中没有作止任灭,这就是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!这一章很有意义,大众要多去研究、多去思惟。〈普眼菩萨章〉讲到这里为止,大众休息。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