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四十章 行道在心【修行在心】



(一)

  佛言:「沙門行道,無如磨牛,身雖行道,心道不行。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。」

  本章主旨是「修行在心」,主要是告訴修行人如何修行才能有所成就,才不會走錯路、走遠路。古德云:「依心起修,依性起修。」依著心性去修行,就不會走遠路。如果不知道這一念心、不知道道在何處,心外求法,就是心遊道外,與理不相應,就是佛門當中的外道。所以,要檢討看看自己是佛道、正道?還是外道、邪道?

  「道不離心」,心為根本,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在調身、調心,身心調適就能與道相應,修行就能成就。相反地,如果不知道調適身心,不但不能成道,反而會退失菩提心。一般人不了解佛法是以心為根本,所以不知道做善事,也不知道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、修六波羅蜜;有些人雖然相信佛法,但是誤解了「平常心是道」的意義,認為自己就是佛、就是道,起了邪見、產生無明煩惱,更不知道要修道,最後就會墮落。

  「修行在心」,但是,是什麼「心」?是妄想心?肉團心?真實心?如果是妄想心,起心動念都是妄想──起善念是好的妄想、起惡念是壞的妄想。妄想就是一個夢,所謂「起心即錯,動念乖真」,這樣就不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。修行就是要回歸自心──時時刻刻都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還要處處作主,才不會產生法執、產生我慢,甚至落入邪見。

  所以修行要「修無修修」,修了善法而不執著善法,回歸本心本性,才是依心性起修。假使修行起了「有所得、有所求」的心,就變成了法執。因此修行有所得、有所成就,也不要執著,要歸於無所得,這就是般若。就如經上說:「攝心為戒」,這念心不打妄想、不起貪瞋癡等惡念,也不落昏沉、不生顛倒,這才是真正的持戒。沒有達到這個程度,都只是在事上修。

  所以,修行不知道回歸本心,就會落入兩邊,不是執事就是執理。什麼是執著事?認為自己做了很多功德、修了很多法門,產生了我執、法執,始終不能超凡入聖,甚至還起無明、生煩惱,迷失了本心。不論是在家、出家,都會犯這種毛病,所以,「修無修修」是最重要的──修善法,不執著善法;修六波羅蜜,不執著六波羅蜜;修戒定慧,不執著戒定慧;誦經持咒,不執著誦經持咒;建設道場,不執著建設道場……這樣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。

  再舉例來說,受了戒就要持戒,而且要持而無持──持五戒、沙彌(尼)戒、比丘(尼)戒,而不執著所受持的戒,也不執著自己在持戒,這才是持戒的目的。有些人持戒,就到處批評別人不持戒或持戒不清淨,因而產生輕慢、毀謗,就造了惡業。

  修行不離自心,要「念無念念、行無行行、言無言言、修無修修」。不離諸法,也不執著諸法,一切都在這念心、一切都要歸於自心。假使不知道歸於自心,就僅僅是生滅的福報;能歸於自心,福德就變成功德,生滅就變成不生滅,這樣就能夠真正得到解脫。學佛要把這個道理拿捏得很穩,也可進、也可退,進退自在。

  「沙門行道,無如磨牛」,行道就是修道,佛法中真正的沙門,既是沙門、又是釋子,就是行持無上菩提大道的修行人。什麼是「無如磨牛」?修行千萬不可以像推磨的牛一樣,只知道拚命地勞累身體,而心卻在茫然當中。修行是在修這念心,造罪也是由於這念心,心才是根本。舉例來說,假使不想講話,嘴巴就不會動。心不動,手不會自己動作、腳也不會自己走路。所謂「造罪從心」,時時刻刻要在起心動念處去注意、去返照,只起善念不起惡念,起了善念也不執著,又歸於無念。無念,就是清淨心、菩提心。這念心時時作主、定慧不二就是道。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,修行始終是在走遠路──認為自己是在修行、在修道,穿著袈裟產生我慢,這樣就是與道相違。

  「身雖行道,心道不行」,什麼是身行道?身在拜佛、打坐,口在誦經、念佛、持咒,手提念珠念佛號、結印……可是念佛的時候,口念、心不念,心在打妄想;打坐的時候,身體坐在這裡,心卻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患得患失。表面上很用功,道貌岸然,可是心始終定不下來;不但定不下來,愈用功、愈逼迫自己,反而愈起煩惱、生無明,這就是身雖行道,而心與道毫不相干,這樣修行,始終與道不相應,只是浪費時間、浪費生命。所以,修行要從這念心上來用功。

  檢討自己的修行,如果有這種毛病,也不要灰心,只要把心收回來,口誦、耳聽、心思惟,能念之心清清楚楚,所念的佛號不夾雜、不間斷,歷歷分明,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,達到身口意三業相應,就能與無為心、清淨心、真空心、不動心、無上菩提心相應,這樣就是心行道。

  《孟子》云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」人與禽獸的差別「幾希」,其中的差別非常微細,就是在剛剛開始起心動念那一點。這念心起了善念,就是善道;起了惡念,就是惡道。造惡業、打妄想,也是這一念心的關係,所以古人云:「擒賊先擒王。」業從心生,懺悔最重要的要從心懺。有些人犯了重罪、造了惡業,後悔莫及,用斷指、燒指、甚至自殺的方式來懺悔,其實這些都不是懺悔的真正意義。

  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」禽獸不知道是非善惡,如果人不知道是非善惡,犯了過失,也不知道慚愧懺悔,就好像禽獸一般。所謂「觀機於心意初動之時。」「機」就是存於內心的念頭。在心念初動之時,就要觀照自己起的是雜念、惡念、還是善念?


(二)

  檢討自己為什麼要出家修行?為什麼要做善事?為什麼要讀書?……這也是觀機,做任何事情都要把因心擺正。所謂「因地不真,果招紆曲」,譬如,出家並不是為了師父、為了別人才來出家的,而是為了要了生死,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。出家以後,從早上到晚上都是善法、都是助緣、都是增上緣,藉由出家的這些助緣,修行就容易成就。出家,第一就是要了生死,第二就是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以菩薩的精神自利利他,最後功行圓滿,就是佛的境界;用這樣的因心來發心出家,就是正,如此修行才會成功。

  以讀書為例,讀書先要把這念因心擺正。一般人讀書的動機,不外下列四種:第一種是為父母而讀。很多孩子沒有天分,不想讀書,覺得讀書就像坐牢一樣辛苦,但是因為父母,所以勉勉強強地讀到畢業。第二種是為功名富貴而讀書,所謂「書中自有顏如玉」、「書中自有黃金屋」,但過於追求功名富貴,因心不正,就會不擇手段,到最後不是貪官、就是罪人,就會墮落。

  第三種是為了追求智慧而讀書,了解「生也有涯,知也無涯」的道理,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而智慧是無限的。譬如大藏經是智慧的寶庫,當中有甚深的道理,涵蓋哲學、科學、醫學、文學……閱讀大藏經,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佛陀的教法。很多人學佛是在追求智慧,看經、聞法,最後成為學問家、科學家、文學家、哲學家、醫學家來利益眾生。

  第四種是最高的境界,為了使每個人都能成就佛道,使世界變成人間淨土而修行學佛。在這個社會,彼此之間的關係休戚相關,真正是牽一髮而動全身,因此發揮「人人為我,我為人人」的精神,努力學習智慧、技能,發廣大願心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弘揚佛法,使大眾明白人生的真理,了解物質生活是有限的,精神生活是無限的,使每個人獲得正知正見,了解這念心無量壽、無量光,才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地方,這就是菩薩行。

  所以,同樣一件事情,由於因心不一樣、發心不一樣,果報也是完全不一樣。修行也是如此,檢視自己出家的因心,是因為身體有病,希望菩薩加持而出家?或是為了得到神通而出家?或是為了衣食無虞而出家?相信大眾都是正信出家、正因出家,不是隨隨便便地放棄學業、事業、家庭,也不是因為商場失利或感情受挫而出家,而是清楚認識「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將相之所能為」,為了了生死,為了上求佛道、下化眾生,發大願、大悲、大智、大行來出家。以這樣的發心來出家,現在就入菩薩位了。所以,發心要正,這是很重要的;發心不正,出家就容易退失菩提心。假使過去不知道出家的真正意義,現在知道了,把心念調整過來,就是正信出家。

  再舉例來講,過去抗戰時期很多人當兵,每個人的因心都不一樣──有些人是為了逃避刑責而當兵的;有人是沒飯吃而來當兵;有人是犯了罪,恐怕政府通緝而來當兵;有人是為求一官半職而當兵;也有些人真正是為國家、為民族、為救國救民,願意犧牲奉獻而當兵的。發心不同,將來的果報就完全不一樣。過去不知道發心的真正道理,現在經過一番薰修,認識清楚,思想、觀念改正了,也能為國家社會、為僧團建功立業,成為偉人,聖者、覺者。這樣的發心,功德就是不可思議。

  出了家,必須知道佛在哪裡、道在哪裡,一切都不離我們這一念心。道是現成的,不是修來的;如果道是修來的,最後還是會壞掉;如果是求佛菩薩得來的,有得就必定有失。大家要了解,道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。心性是本具的,所以道是無始無終。雖然心性本具,但裡面夾雜著煩惱、無明,所以要修行,把貪心、癡心、慢心、邪心等煩惱修掉,把所有的習氣、執著統統修掉,道就會現前。

  《老子》說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損之又損,以至於無為。無為而無不為。」什麼是「為學日益」?做學問猶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所謂「三天不讀口生,三天不寫手生」。做學問是一個「加」號,時時刻刻要去薰習、去磨鍊。道卻是相反的,「學無學學」,學了以後不要執著,所以是一個「減」號。

  減號是什麼意思?就是要把心當中的垃圾統統放下,就好比剝芭蕉皮一樣,一層一層地剝,剝到最後沒有東西可剝了,就能與道相應。道就是我們這一念心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始終都是存在的。

  不了解的人,以為道是空,心就安住在空當中。假使對空不了解,住在空中,人就跟石頭、木頭一樣,就錯誤了。所謂「莫謂無心即是道,無心猶隔一重關」;「無心不礙有心用,有心用時亦無心。」這才是道。了解這個道理,就與道相應。

  過去雲南悉檀寺有一位祖師,四處參方,很多年過去了,都沒有開悟。有一天晚上在一家客棧留宿,聽到隔壁賣豆腐的女孩子在唱賣豆腐歌:「張豆腐、李豆腐,枕上思量千條路,明朝依舊打豆腐。」這位祖師一聽就開悟了。悟,就是悟這一念心。

  這是什麼意思呢?「張豆腐、李豆腐,枕上思量千條路」,賣豆腐的女子心想:「今天有一升豆子,打成豆腐、賣了錢之後,再買二升的豆子,打成豆腐來賣,賣了以後,又可以買四升,四升再加倍買一斗、二斗、三斗、四斗……愈累積愈多,到最後就能家財萬貫。可是「枕上思量千條路」,想是一回事,賺錢還是要靠福德因緣,所謂「人算不如天算」,如果遇到意外之事,突然一場大病或遇到小偷,老本都沒有了!所以想歸想,「明朝依舊打豆腐」明天還是要面對現實去賣豆腐。這首歌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,修行不要打妄想,打了妄想,心就與道不相應,還是一樣打豆腐、還是一個苦苦惱惱的眾生。

  明白這個道理,就知道還是要在這一念心上來修,這樣修行就能四兩撥千斤。時時刻刻安住在正念,打了妄想,趕快把這念心收回來。時時刻刻觀心返照,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」,起善念是它、起惡念也是它,十法界、四聖六凡,都是這念心產生出來的──持守五戒,就是人道;修十善,果報就在六欲天;修四禪八定,遠離惡法及不善法,果報就在色界天……即使修到無色界最高一層非想非非想處天,壽命八萬大劫,等八萬大劫一過,還是在六道輪迴當中。所以,要進一步修出世法門──修四諦,證羅漢果;修十二因緣,證緣覺果;修六波羅蜜,成菩薩道;自覺、覺他、覺滿,就能成就佛道。

  不論是修五戒、十善、四禪八定、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波羅蜜,或是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都不離開這一念心。明白了這個道理,修行就是要在這念心上去契悟、去保任。悟了這念心,時時刻刻保任這念心,常寂常照、淨化心念,最後歸於無念,就是無量壽、無量光,達到究竟寶所!
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