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灭【无常迅速】
(一)
佛问沙门:「人命在几间?」对曰:「数日间。」
佛言:「子未知道。」复问一沙门:「人命在几间?」对曰:「饭食间。」
佛言:「子未知道。」复问一沙门:「人命在几间?」对曰:「呼吸间。」
佛言:「善哉!子知道矣。」
本章「生即有灭」,又称为「无常迅速」,说明世间的一切都是无常,无常杀鬼时时刻刻在我们的左右。一般人不了解,以为白无常、黑无常是两个鬼,白无常是白面孔、黑无常是黑面孔,是要来抓我们的。事实上,白无常指白天,白天是无常;黑无常指晚上,晚上也是无常。
白无常又指善法,善法是一场好梦,既然是梦所以也是无常;黑无常指恶法,众生从早到晚都是为家庭儿女、夫妻情爱、名利财色……不断地造作恶业,未来感得地狱、畜生、饿鬼的黑暗果报。虽然是黑暗,并不是永远的黑暗,也像是一场梦、也是无常。像畜生、饿鬼、地狱道的众生,各自都有各自的寿命、期限,终究还是无常,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。所以,善法是无常,恶法也是无常;白天是无常,晚上也是无常。既然都是无常,最重要的就是如何脱离无常。
释迦牟尼佛过去曾在雪山修道,称为雪山童子。雪山童子一心追求佛道,发愿要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由于这个大愿行,感动了天上的护法释提桓因。释提桓因想要成就他的道业,就变化成一个罗刹鬼来到童子面前,说了两句话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。」但说完这两句,后两句就不说了。
雪山童子一听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,知道这是人生的真理,马上追问:「我刚刚听到你说了两句偈,似乎还没有说完,请你把后两句也说给我听。」罗刹鬼说:「这个偈子是过去佛所说的,后两句偈语,是告诉我们如何脱离无常,这才是真正的佛法。如果你想听,就得答应我一件事,我是罗刹鬼,每天要吃活人的肉,喝活人的血才能过活,你把你的血和生命布施给我,我就把下面两句话告诉你。」
雪山童子真正是发了菩提心,便说:「没问题!只要你讲出下面两句偈语,我一定布施自己的生命,用血肉来供养你。」罗刹鬼就说出了后两句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雪山童子一听,当下就契悟了寂灭境界。于是,他咬破手指,用血把这四句话写在石壁上。写好之后,罗刹鬼说:「你要供养我,就要从树上跳下来,让我吃你的血,像这样为追求真理而牺牲、奉献,才是真正的供养。」
雪山童子爬到树上跳下来时,罗刹鬼立刻知晓他是一位真正为法牺牲的菩萨,于是恢复帝释身,在半空中接住雪山童子,告诉他:「其实我不是罗刹鬼,我是释提桓因,特地来测验你是否真正发菩萨心、修菩萨行」。
佛陀过去生,为了求一句佛法的真理,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;我们现在能听闻佛法,要作难遭难遇想,要存知恩、感恩、报恩的心。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东西能够永远存在,一切都是无常,这就是「诸行无常」的道理。一切依报、正报都是无常。我们慢慢观察,地球上所有一切生物,都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例如,河里的鱼虾也有老、病、死,或是被人捕捉而食,或是在水中被大鱼吞食,乃至空中、陆地上的一切动物、植物都是如此,每一分、每一秒都有无量众生生死。即使到了西方极乐世界,还是无常,因为净土还是有生、有灭,不过生灭之间的间隔长一点罢了。所以,净土的寿命虽然很长,还是有时间性;就算住在七宝宫殿,终究还是会坏,无论秽土、净土都是无常。
人容易对世间产生贪爱,却不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不免成、住、坏、空,没有一个事物能够恒常存在,即使拥有许多田地、房屋、黄金、美钞……都一样是无常。一般人拥有一部车子,就觉得很欢喜,忽然不小心发生车祸,车子撞坏了,车上的人受到重伤、乃至死亡;原本的高兴欢喜,转眼间因为失去又徒增悲伤。所以世间的一切都是靠不住的、都是无常,没有什么值得贪爱。
「诸行无常」也包含了心念的无常。众生的心时时刻刻都在念念迁流,前念接着后念,就像黄河、长江的波浪一样,念起念灭。举例来说,早上起床时,起床的念头生起了;之后穿衣服时,起床的念头就灭了,变成穿衣服的念头生起;穿完衣服,穿袜子、鞋子,这时穿衣服的念头灭了,换穿袜子、鞋子的念头生起;接着漱口、洗脸,这时穿袜子、穿鞋子的念头又灭了……从早到晚,这个心都是在生灭当中。所以,《仁王护国经》提到,当下这一念心有九十个刹那,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。从早到晚,我们的心都是念念不停,念头来来去去,不断地生灭,没有一个念头是真正的自己,这就是无常。
再举例来说,现在感觉口渴了想喝茶。喝了第一口,感觉很愉快、很甘甜;继续喝第二口,感觉就比第一口差;再喝第三口、第四口,愉快的感觉就没有了。我们的心念就是这样不断地生、住、异、灭,假使没有觉察,就随着念念迁流而起伏不定,不得自在。所以,必须「观心无常」──思惟外境无常、心念无常,时时观世间无常、心也是无常,整个世界内内外外都是无常,都不断地在生灭,所以说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。
「诸行无常」,外面的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一切众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这念心更是生、住、异、灭,无常迅速,一切都在迅速迁变,什么人都逃不了。无论我们的时间、环境、正报、依报,倘若自己没办法掌控,就会被无常杀鬼所掌握,一切就在无常当中流失、变灭。
了悟无常,就知道要精进,就不会退转;否则,总是以为今天过了还有明天、明天过了还有后天……不知道无常迅速、不知道要及时努力。真正体会到无常的道理,就了解无论是学业、事业、功德,乃至于道业,假使不把握时间努力成就,转眼就是来生。
一般人以为过了一天,就增加了一天的寿命;过了一年,就多了一岁。其实,生命是过一分就少一分,不断地在缩减当中。所谓「岁月不留人」,这就是无常迅速!今天听闻了佛法,谁能保证明天还听得到?今天彼此见了面,不知道下一秒还能不能见得到面?所以,分分秒秒、念念之间,都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地用功。用什么功?修善法、参禅悟道。时时要有这种警觉,我们的正念、功德、道业就会增进;否则,因循苟且始终是难以成就。
本章的目的,就是在提示我们无常迅速,一切不要等待,要加紧脚步,落实修行,时时刻刻清净身、口、意三业,最终归于自性。
怎么样才能脱离无常呢?寂灭,才能脱离无常。寂灭,就是涅槃。小乘证到真空涅槃,就脱离了无常。虽然小乘行者证到涅槃,脱离了无常,可是只证到偏空,并没有证到菩提心,还是不究竟。什么才是究竟?悟了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无常就变成有常了。常,就是菩提自性,具足涅槃四德──常、乐、我、净──这就是常。没有悟到这个道理,时时刻刻都在无常杀鬼的掌握中;悟了这念心,证到菩提心,自然就能脱离无常,这才是最究竟的境界。
「佛问沙门:人命在几间?」「佛」,就是释迦牟尼佛。佛,是果位上的圣者;人,是因位上的佛。三觉圆满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就是佛。
「沙门」有四种意思:勤行、功劳、息心、勤息。第一是勤行,就是要精勤行持,诵经、持咒、参禅、打坐、修善。第二是功劳,所谓「修德有功,性德方显」,勤行有功,便能显发自性功德。第三是息心,就是息灭妄想颠倒;第四是勤息,「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瞠痴」。能做到这些,就是沙门;做不到,就是空有其名。
沙门有四种分别:一、「是释子,非沙门」。二、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。三、「非沙门,非释子」。四、「是沙门,是释子」。
第一种,「是释子,非沙门」:「释子」是指释迦族,只是释子而不是沙门,或是指修太子行的人,只知道贪着福报、贪着眼前的享受,要吃得好、住得好,这个就是「是释子,非沙门」。
第二种,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:是指外道的修道人,因为没有正确的知见,所以只是沙门而非释子。「沙门」是出家修行人的通称,不一定都能行于佛道。什么是行于佛道?能够依佛陀的教法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知道人人都有佛性,真正修学佛道,能够成就独觉、正觉、无上正等正觉。如果不知道佛法的道理,一味盲目地修行,自以为是,这就是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。
第三种,「非沙门,非释子」:如果没有修道,便谈不上沙门,也谈不上释子,只是一般的众生,不知道学佛,也不知道修行,甚至于排斥宗教,这种人既不是沙门,也不是释子,只是庸庸碌碌的众生。
第四种,「是沙门,是释子」:如果能受持佛陀所制的净戒──比丘二百五十条戒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,能够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「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」,转烦恼、证菩提涅槃,破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,更进一步广学多闻,知道人人都有佛性,具足悲智愿行,这便是「是沙门,是释子」。所以,我们要时常反省检讨,看看自己是「是释子,非沙门」?抑或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?还是「是沙门,是释子」?
《瑜伽师地论》也记载四种沙门:第一种,「胜道沙门」。「胜」就是殊胜,是指能够了解第一义谛的沙门。胜道沙门,有行有解,行解并重,时时刻刻不离开本心,修善而不执着善,一切归于自性,亦即《金刚经》所说:「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,如来说名真是菩萨」,「以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依据这个道理去用功、去修行,行解并重,就能与菩提心、涅槃性相应,这就是胜道沙门。
第二种,「说道沙门」。根据经教依文解义,劝导众生,调伏贪瞠痴等烦恼,宣说正法度众的沙门,就称为说道沙门。
第三种,「活道沙门」。为了调伏贪瞠痴等烦恼,勤修正行、善法,以道为生命的沙门,就称为活道沙门。
第四种,「坏道沙门」。所谓坏道沙门,就是出了家却不知道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不知道要用功修行,利用佛法来养活自己,为了讨生活,把佛法拿来卖钱,不但借着佛法混饭吃,还产生了许多邪见。甚至有些人出了家,却还有家室,而且认为理所当然,就称为坏道沙门。这些就是《瑜伽师地论》所记载的四种沙门。
经藏中,关于沙门的解释也有四种:第一种,「形服沙门」,穿了圆领方袍、袈裟、海青,从外表看来道貌岸然,像是沙门的样子,但是没有真修实证,就称为形服沙门。第二种,「威仪欺诳沙门」,这种沙门只知道注重外相,在行住坐卧等外相上具足四威仪,而不知道心当中还有佛,不知道在心上用功、返照,只学了表面功夫。第三种,「贪求名闻沙门」,就是有沙门之名,而无沙门之实,没有尽到出家众的本分。出家众的本分是什么?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、建设道场。有些人认为自己出了家,什么都了了,但并不了解沙门应该做的事情,也不知道如何真正落实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反而贪求名闻利养,在名字上是个沙门,这只是个贪求名闻沙门,不能称为真正的沙门。
第四种,「实行沙门」,不但具足出家众的形服、威仪,而且进一步能实践佛道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乃至于自利利他,修菩萨行,这就是真正的沙门。我们既然出了家,成为沙门,第一要具足威仪;第二要衣着整齐,常念三衣、瓦钵、法器;第三要具足沙门的名称。所谓「名称」,不但是有名、有事,而且还要有实;第四,除了具足前面三种资格、形态以外,最重要的是要实践,这样才真正是实行沙门。
此外,《大智度论》也讲四种沙门:第一是有惭有愧的「有羞僧」,有羞僧时时刻刻常存惭愧之心,持戒精进不破戒,觉得自己平时妄想很多,看到诸佛菩萨有大智慧、大定力、大慈悲能够断烦恼,自觉不如,发大惭愧心,这就是有惭有愧的僧人,称为「有羞僧」。
第二是无惭无愧的僧人,称为「无羞僧」,身口意三业不清净,又不知道惭愧,不知道向上学习,不知道「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;虽不能至,然心向往之」,还大言不惭地说:「做不到没关系。」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每天迷迷糊糊,只知道吃饭、睡觉,不修善断恶,也不发大心、也不诵经持咒,每天昏昏暗暗地过日子,这就是无惭无愧的沙门。
第三「哑羊僧」也就是哑羊沙门,指修行是缺乏智慧,天性迟钝,听不懂教理,不知轻重,无法分别有罪无罪,所以也无法宣扬佛法,如同哑羊一般,这就是哑羊僧。
第四是「实僧」也就是真实沙门,有修有证,又能自利、又能利他,行解并重,如声闻等圣者,这就是「实僧」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用这些道理来反观修菩萨行,自利利他。假使自知智慧不足,更要不断地努力去学习,要具足信心如法修行,作一个真实沙门,这一生一定能够解脱生死。
「佛问沙门」,此处的「沙门」,是指佛的弟子。佛问:「人命在几间?」大家想一想,生命究竟是在几间?「几间」,是在哪一个时间?哪一个空间?这位沙门回答:「数日间。」人的生命就在数日之间。在这所剩不多的数天当中,我们还可以把握生命好好用功。例如,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,假使不能达到一心不乱,过了这几天可能无常就会来临,可能就会堕落,所以要赶快用功。佛听到这样的回答,却说:「子未知道。」「子」,就是指你。佛认为你并不了解。
「复问一沙门:人命在几间?」佛又再问另一个弟子,究竟人的生命是在几间?在什么地方?「对曰:饭食间。」这位沙门回答:「人的生命只有吃一顿饭这么短的时间而已。」一顿饭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、三十分钟,这一顿饭的时间很短,比前面所说的「数日间」还要短,如果我们掌控不了自己,不知道精进、用功,可能很快就会面临无常。这位沙门的警觉心确实超过了第一位沙门,但佛仍说:「子未知道。」佛认为这位沙门还是不了解。
「复问一沙门」,佛再问另外一位沙门:「人命在几间?」「对曰:呼吸间。佛言:善哉!子知道矣。」这时佛就说:「你真正是明白了,我们的生命、命根,就在呼吸之间。」
呼吸,就是指出入息──出息就是呼,入息就是吸。我们的生命不是几十分钟、也不是几天,而是在这一呼一吸的刹那之间,这是很短暂的!所以,人的生命非常脆弱,一口气不来就什么都没有了。假使当下这念心作不了主,说不定一口气出去就收不回来了。因此,佛言:「善哉!子知道矣。」佛说:「你答得很好,你已经悟到这个道理了。」
既然悟到这个道理,我们要如何修行?人的生命很短暂、很脆弱,一口气不来就死掉了,所以在渐修法门中,有依风大起修的「数息观」。出入息属于风大,依着呼吸起修,掌握出入息就是数息观。我们把这念心靠到出息或入息上来数息,数「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、七、八、九、十」最多数到十,就不要再往下数。数出息就不数入息,数入息就不数出息,不可以出入息同时并数;如果同时并数,气息容易停留在体内,肚子就会发胀。数息的时候,要保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念心清楚明白,没有妄想,这就是定。
数息数得好,心中只有数字,什么念头都没有了,达到心息相依,能数这念心和所数的气息相依,变成一个,这时候不要再数了,就改成随息──随着出息出、随着入息入,除了一出一入,其他什么念头都没有,这是第二个境界。这时还是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只有出息、入息,心息变成一个。但这时还没有得到定,还是在出入息上。有出、有入,依然是朝夕难保,生命还是无常的。
所以,在心息相依后,能观这念心把气息往鼻尖上一放,就称之为「止息」。这个时候没有出入息,就完全得定了。此时出息、入息「若存若亡」,说没有,好像又有一点点;说有一点点,又好像没有出入息。其实,只是粗的出入息没有,细的还存在,如果拿一根灯草放在鼻孔尖尖,还是会看到灯草微微地动,就表示还有呼吸存在。依照这个方法慢慢地修习,我们的性命就不在呼吸间了,就能脱离无常!如果修四禅八定,就有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四种境界,还是有寿命长短之别,这是属于色界定。到最后连出入息也不要了,进一步修空定。假使能够修成四空定,再也不用依靠出入息,就属于无色界,是三界中寿命最长的。
佛经中记载,初禅有火灾、二禅有水灾、三禅有风灾。初禅是「离生喜乐地」,但是还有火灾,因为心当中还有瞠心,瞠心感火,就从我们这个世界一直烧到初禅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就不会再起瞠心。继续再修定,定现前了,就能到达二禅「定生喜乐地」。二禅还有水灾,到了二禅,世间上五欲的境界虽然减少了,却贪着禅定的快乐,所以招感水灾。
为什么贪心感水?例如,我们面前有一盘点心,看到这盘点心,想吃却吃不到,口水就流出来了,所以贪心感水灾。这个世界的水灾,也是贪心所感。明白这个道理,继续再用功,不贪着禅定的快乐,就能达到三禅「离喜妙乐地」。此时出入息还是存在,出入息感风灾,所以三禅还有风灾。到了四禅「舍念清净地」,出入息都没有了,天下就太平了!
以众生境界来讲,人命就在呼吸间,要脱离生死,就必须要修数息。所以在禅七当中所修的法门,第一个是数息、第二个是随息、第三个是止息──把气息止到鼻尖上,气息若存若亡。若存若亡的境界只是一种定,所以还要修观。
修什么观呢?或修大乘法门、或修小乘法门,小乘就修「四念处观」。检讨反省自己是贪心重?瞠心重?痴心重?如果是贪色,就修不净观,除去贪着欲爱、色爱的心。观行修好了,还有能观、所观,最后要返本还源,把能观这念心归还原处,这样心就清净了。这念清净心要安住在哪里呢?假使修空观,就安住在真空当中;悟到中道实相,就安住在中道实相,这样就能脱离无常。
从前有两座相邻的寺庙在山上,甲寺庙和乙寺庙都有一个负责买菜、采购的和尚。他们每次去买菜,彼此一见面除了闲话家常,免不了也要论道。有一天,甲问乙:「你从哪里来?要往哪里去?」乙回答:「我从呼吸当中来。」
如果是一般人一定会回答:「我到菜市场去。」禅宗祖师大德常问:「你从什么地方来?」假使不明白其中隐含的禅机,可能就会回答:「我从高雄来。」或「我从埔里来。」、「我从台北来。」这一问一答,就能知道有没有悟道。假使有人问:「你从哪里来?」你回答:「我从来处来!」又问:「你从哪里去?」答:「我从去处去!」所谓「来处」,就是指念头生起之处;所谓「去处」,就是指这一个念头灭去的地方。假使我们的心念没有生、没有灭,就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。
赵州禅师参南泉祖师时,还是个沙弥。南泉是悟道的祖师,他问赵州禅师:「你从哪里来?」赵州禅师说:「我从瑞像院来。」南泉问:「你从瑞像院来,见到瑞像没有?」要知道一切相都是虚妄的,开悟后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瑞像。瑞像,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。
所以,如果回答:「我见到瑞像了。」这也不对!有能见、有所见,就不是了。赵州禅师当下就答:「我没有见到瑞像,我只见到卧如来。」因为赵州禅师看到南泉祖师右胁而卧,正在睡午觉,所以说只见到卧如来。这就是表示,我能见你在睡觉的这念心,已经达到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这念能见的心就是如来。
南泉祖师一听,「这个沙弥不简单,能够知道这些道理,不能小看他!」马上坐起身来,继续问:「你是有主沙弥,还是无主沙弥?」赵州禅师回答:「我是有主沙弥!」什么是有主?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处处作主,见到自己的主人翁,这就是有主沙弥。诸位答一答!「你是有主沙门,还是无主沙门呢?」
小乘不谈这些道理,只谈修止、修观。以大乘来说,这念修止、修观的心能够作主,就称为有主沙门,就能脱离无常。所以,前面甲、乙两位采购的和尚,是属于小乘境界。甲问:「你从哪里来?往哪里去?」另一位回答:「我从呼吸当中来。」这就是依风大来说。人的生命就是在呼吸之间,假使一口气不来,就不知要流转到哪里去了。所以,小乘是依风大起修。
以大乘禅法来讲,什么都不依靠,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有出入息也好、没有出入息也好,都不要理它,只保持这一念觉性──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时时刻刻存在,不论有没有出入息,都不理它!无论动静闲忙,这念心都要存在、都要作主。真正达到能作主的境界,出入息也与自己毫无相关,生死也就了了,这样就能脱离无常。所以,沙门回答佛:「人命在呼吸间。」佛说:「善哉!子知道矣。」这个「道」,不是声闻道、缘觉道,也不是邪道、小道,而是「中道」,也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这念心,是最高的道,也就是无上大道、无上菩提心,这就是最真实、最究竟的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