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【适中证理】



(一)

 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,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。

  佛问之曰:「汝昔在家,曾为何业?对曰:爱弹琴。佛言:弦缓如何?对曰:不鸣矣。弦急如何?对曰:声绝矣。急缓得中如何?对曰:诸音普矣。」

  佛言:「沙门学道亦然。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。于道若暴,暴即身疲;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;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;其行既退,罪必加矣。但清净安乐,道不失矣。」

  这一章是「适中证理」,修行要适得其中,不偏左、不偏右,这念心安置适中,就能够证理。「证」,就是果证;「理」,指菩提、涅槃之理;假有、真空、中道之理。

  佛法的道理不外乎三种: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俗谛,指世间的所作所为,这些都属于俗谛。所谓「人成即佛成」,俗谛有俗谛的道理,佛法是以人为根本,不能背离世间,如果连做人都做不好,想要超凡入圣,成贤成圣,是很难的一件事情。世间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独立存在的,人与人之间、人与物之间、物与物之间,都是仗因托缘而生;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,一切法皆是空性,这是真谛的道理。这一章不是谈假有、真空之理,而是中道实相之理,这念心,不着空、不着有,安住在当下这念不动心、清净心、智慧心,这就是中道第一义谛,契悟中道实相之理,就能圆成佛的智慧、证到实相。

  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的经义包含大乘、小乘、事、理、渐修、顿悟。「适中证理」这一章最主要是告诉我们,修行要适得其中,不能太快、不能过慢,也不能懈怠、放逸。明白这些道理,用功修行、依教观心,道业就能够进步;否则,心当中就容易起无明、生烦恼,甚至退失菩提心。所以,修行最重要是这念心要适得其中、行持适得其中,才能证得菩提、涅槃之理。

  「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,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。」出家修行者,称为「沙门」。沙门有四义:一、勤行,谓精勤行持也。二、功劳,谓修道有功也。三、息心,谓休息妄心也。四、勤息,谓勤修戒定慧,息除贪瞠痴。

  此外,还有四句话形容沙门: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、「是释子,非沙门」、「非释子,非沙门」、「是释子,是沙门」。这四句话虽然意义简单,但要能落实下来,也是不容易的事情。

  沙门是指出家的修行人,外道也有沙门,外道沙门就是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。

  我们佛教的出家众就是释子,所谓「四河入海,同一咸味;四姓出家,同一释姓」,阎浮提有四条大河,最后统统汇归入海,所以同是一味;譬喻印度虽然有四种种姓(种族阶级),但出了家以后都是以释为姓,称为释子──释迦如来法王之子、释迦如来的真子。

  出家受了戒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继承如来的衣钵,所以堪称释子。假使受了戒,身穿僧服,外相现释子身,却不知勤修戒定慧来断除烦恼、成就菩提,也不发自利利他的大慈悲心,这就是「是沙门,非释子」。相反地,能够发大慈悲心,自利利他,勤修戒定慧,乃至六波罗蜜,就是名符其实的「是沙门,是释子」。

  「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」,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一尊佛。这位沙门所诵的是迦叶佛的遗教经。遗教,如同父母的遗嘱、教诲。身为佛子,要依佛所遗留的经教来用功、学习。

  《佛遗教三经》就是现在所说的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、《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》及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。诵经时,要口而诵、心而惟、身而行。一般人不了解诵经的含义,认为在家居士吃荤不能诵经,或是认为诵经要大声,菩萨才听得见……这些都是似是而非的知见。

  诵经最重要的是虔诚心、恭敬心,诵经时心不打妄想。能吃素诵经是最好;不吃素也可以诵经,最低限度口业要清净,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妄言。诵经前漱漱口、手洗干净再翻经,借由这些事相表达内心对法的恭敬。所谓由事到理,假使光是口说清净、恭敬,而事上做不到,就是有理无事,修行就偏一边。所以,在事相上能够实践,就能与理相应。

  诵经最重要的是恭敬心、清净心、平等心,无论吃素、吃荤,都可以诵经。譬如佛陀时代,出家众托钵乞食,施主的供养有素、也有荤,出家众一律欢喜受供,所以诵经不一定是要吃素,最重要的是心要虔诚、恭敬、清净。

  诵经时,不论大声、小声都可以,重要的是要随顺因缘,假使邻单在养息,就应该小声诵念,以免打扰道人心。念佛也有默念、小声念、金刚念等方法,可以随顺因缘,选择适当的法门来用功。

  这念心通法界,无远弗届,所谓「人有诚心,佛有感应」,假使心不诚、不净,即使诵得再大声也是枉然。念佛也是如此,憨山大师曾说,念佛没有虔诚心、恭敬心,把喉咙喊破也没有用。所以,要以虔诚心、恭敬心诵经,同时透过回向,把诵经的功德回向给法界、三宝。诵经的目的并不是要让菩萨听见,假使要听诵经的才是菩萨,那就不是真的菩萨。所以,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这念心──清净、恭敬、平等,也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的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。用无住心诵经,能诵的这念心始终存在,这样诵经的功德就不可思议,无远弗届,周遍法界。了解这个道理,就不会产生邪见。

  古人说诵经、念佛、持咒,就像是一根枴杖。初初开始修行,这念心要有所依靠,枴杖就是依靠;有了依靠,心就不容易打妄想;到达完全没有妄想了,枴杖就可以不要了。所以,诵经是一个方便。虽然是方便,还是很重要,因为不诵经,这念心不是瞌睡、就是想名利财色,或是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。所以,借由诵经的方便管道,达到究竟安身立命之所。就像要去某个地方,必须假借许多方便,坐轿车、搭公车、骑机车,或是走路,如果没有这些方便,就无法抵达。

  诵经的目的是依教观心,借诵经来摄心、收心,不打妄想,把心安住在诵经上;念佛的目的,也是要把心安住在佛号。有些人认为,假使不明白经义,诵经就毫无意义。事实上,诵经和看经不同,诵经不一定要了解经义,最重要的是以清净心、恭敬心、平等心诵持。研究、了解经文的义理,则属于看经,看经一定要研经判教,一字一句、每一章节,乃至整部经典的义理都要了解,称为研经;判教则是研究这部经典属于大乘、小乘、顿、渐……予以分析、归类。所以,即使还不了解经义,诵经也没有妨碍。





(二)

 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,所谓「条条大路通罗马」,诵经的目的是对治妄想、昏沉,把心依靠在经文,不疾不徐,心无所得。「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」,沙门在晚上诵《迦叶佛遗教经》,由于不了解诵经的目的,诵到后来「其声悲紧,思悔欲退」,声音很悲哀、迫切。

  为什么会悲紧?因为有所求。希望诵经有感应,佛菩萨来摩顶、授记,乃至希望开悟、成道证果。虽然是好的祈求,但是心太急切、太紧迫,以致妄想、烦恼愈来愈多,觉得自己诵经还在打妄想、瞌睡、想名利财色,一定是自己根机不好,所以诵经没灵感,心生懊悔。心生懊悔,就会退失菩提心,认为:「出家这么辛苦,要早起、晚睡,还要诵经、打坐、修种种善法……干脆还俗做在家居士,种个善根就好。」这样想就是退道。禅宗参禅,参了一段时间要放香,不能太急;假使功夫太急了,自己逼迫自己,久了心力交瘁,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,就会心生后悔、起烦恼,认为自己根机不好,就退失了菩提心;诵经时,如果妄想纷飞,就会愈诵愈快、愈来愈紧迫,就像在赶进度一样。这位沙门夜间诵《佛遗教经》,也有这种情形,心太急切、希望有所得,所以心生烦恼,欲退道心。

  佛听到这位沙门诵经的声音很悲切、急迫,有退道之虞,就问他:「汝昔在家,曾为何业?」「为」,就是做;「业」,指士农工商、百工技艺。佛问这位沙门:「你出家以前,从事什么行业?」

  「对曰:爱弹琴。」「爱」,就是喜爱。沙门回答,出家以前喜爱弹琴。「佛言:弦缓如何?」「弦」是指琴弦,有七弦、五弦、三弦,音调各有不同。「缓」,就是松缓。佛问沙门,琴弦调得很松,可不可以弹?有没有声音?沙门回答:「不鸣矣。」「鸣」就是响;弦松了,就弹不出声音,当然不鸣;就像鼓受潮,鼓皮松了,也不会响。

  佛又问:「弦急如何?」「对曰:声绝矣。」弦绷得很紧,像一根钢丝,没有一点柔软、柔和之气,弹出来的声音好不好呢?「声绝矣。」弦绷得太紧,不但弹不出声,还可能会拉断。

  佛再问:「急缓得中如何?」琴弦调得恰到好处,不松不紧,情形如何?「对曰:诸音普矣。」中国古代有宫、商、角、征、羽五音,现代有Do、Re、Mi、Fa……八音,「诸音」就是指这些音;「普矣」,所弹出的曲调合乎韵律,不急不缓,非常和谐。

  佛告诉沙门:「学道亦然。」修行学道也跟弹琴一样,急缓要适中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,一种是渐修法门;另一种是顿悟自心的法门。修止观法门,不能太紧或太松,要保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。假使太紧,就容易起烦恼,退失菩提心;太松,就会懈怠、放逸。

  依法返照自心的法门,假使用得不当,心住在法上,就会有其他副作用。以参禅来说,是以心追心,问:「谁在念佛?」拚命地自己追自己,假使用功不当,就会追到头昏脑胀,头痛欲裂。所以,参禅要看根机,参的时候,心不能太松、太紧、太粗或太细。

  修道沙门要知道善调身心。譬如饮食,吃得太饱,热量过多,打坐容易瞌睡;而且气往下坠,容易放下风;假使不吃、甚至绝食,就会精神不振,这个心昏昏沉沉、迷迷糊糊,无法安住正念。所以,过与不及都不好,就像孔子所说:「知者过之,愚者不及。」

  有些人认为修道就是修心,既然修心就好,何必吃素、受戒?表面上听起来很有道理,其实是偏到一边了,聪明反被聪明误,称为世智辩聪,这就是太过。相反地,智慧低的人,不了解因果、心性的道理,即使背经、持咒,背了下句就忘了上句,无法忆持,这就是不及。过与不及,都不是正确的修行方式。

  《楞严经》记载,阿那律尊者听佛陀说法时,总是打瞌睡,佛就告诫他,听经闻法时瞌睡昏沉,一是侮慢师长,二是轻法,三是懈怠,未来还可能投生为螺蛳,螺蛳多劫都是在昏睡当中。阿那律一听,发了大惭愧心,以前打瞌睡,迷迷糊糊,懈怠、放逸,现在决定要不眠不休,绝对不再打瞌睡,于是日以继夜地精进用功。由于没有睡眠,最后双眼就失明了。

  所以,用功太过或不及,都是不好的,要善调身心。不睡或贪睡,都是过与不及。道场里有一定的规矩,什么时候该精进用功、什么时候应该养息……依规定行事,这是修行的方便。该睡就睡、该用功就用功,不能在大众用功时,自己休息;大众休息时,又自己用功,这样就是颠倒。要不偏不倚,适得其中,才能对修行有所助益。





(三)

  过去,有一位沙门在河边的树下打坐,坐了十二年尚未得道。佛陀想度化他,就在某一天的晚上来到河边。当时月明星稀,一只乌龟正在沙滩上乘凉。不久,来了一只水狗。水狗想吃乌龟,乌龟见状,急忙把头、尾和四肢缩进壳里,水狗看乌龟只剩下壳,只好掉头离开。

  这时沙门看见佛陀,自觉惭愧,在这里打坐将近十二年都没有成道,便向佛陀请示:「世尊!我在这里修行将近十二年,为什么至今不能成就道果?功夫也用不上?」佛借此因缘问沙门:「你刚才有没有看到乌龟?水狗路过想吃它,最后乌龟用什么方法保存性命?」

  沙门回答:「世尊,我刚才看见乌龟为了保命,把头、尾和四肢都缩进壳里,因而保全了性命。」佛告诉沙门,修行就要像乌龟一样,要懂得保护自己,我们无量劫流转生死,就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在作怪,六根经常都在攀缘、颠倒,眼睛看到好的就生贪爱、打妄想;耳朵听到赞叹就心生欢喜,听到毁谤则忧愁烦恼。把外境当作实有,这样怎么能成道呢?所以,想要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,就要像乌龟一样,六根统统往内看、往内收。

  佛对沙门讲了四句话:「藏六如龟,防意如城;慧与魔战,胜则无患。」修行要「藏六如龟」,藏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有如乌龟保护自己的性命一样,头、尾往壳内缩,修行也是一样,不看外面的世界,两眼内视、两耳内听,向内反闻;即使看了、听了,心也不生贪爱,如古人所说:「见境不生贪爱,于理不生分别;不于理中生分别,是故其中最吉祥。」我们的意根时时刻刻都在攀缘颠倒,容易犯过失,所以古人说:「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。」明白这个道理,修行就能四两拨千斤;否则,道在哪里、佛在哪里都不知道。

  修行学道要「藏六如龟,防意如城」,如同将军、战士把守城门,惺惺寂寂,时时刻刻注意有没有强盗、敌人来袭;我们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这一念心,不生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,只起善念、不起恶念。假使起了恶念,马上检讨反省,犹如看守城门。

  看守城门是一种譬喻,如何看守?就是觉照!《楞严经.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》:「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。」禅宗祖师也说:「两眼内视,两耳内听。」觉照的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;假使觉照的心不存在,把守城门的将军就不见了。所以,修行不是像老牛推磨一样,只在身体上拚命地用功、修苦行,而是要善调这念心,时时刻刻要提起觉性。

  修行学佛,心不可太急,也不可懈怠。太急切,就容易起瞠心,成为修罗行;太懈怠放逸,修的就是太子行。「心若调适,道可得矣。」心平、心静、心定、心安,就能与道相应;心急躁,就与道相违,犹如野马一般,不是偏左就是偏右。所以,要用缰绳拉着它,使它时时刻刻走在道路当中,这就是适得其中。这念心有智慧、有定力,清楚明白,处处作主,就是中。

  没有达到中道,不是着空、着有、着内、着外,就是着断、着常。着,就是执着。着空,认为道是空;着有,以为另外有一个道可成、可得,两者都不对。「心若调适」,这念心不着空、有两边,不着明暗、动静,不着内、外、中间,就属于中道。安住这念心,清清楚楚就是智慧,如如不动就是定,定慧不二,这念心就是中。经常把心安住在中道,时间一久,中道实相就现前。心调到适中,「道可得矣」,一切都是现成,不假修证。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、一面镜子般,道自然现前,所谓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」,这个境界就是道。

  「道可得矣。」「得」,只是一个形容词,指这念清净心现前,与道相应;与无为心、菩提心、清净心、无住心相应,自然道就现前。道并不是向外求得,因为有得就必有失。道是本具的,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是本具的,从过去到现在,始终都存在。好比人一生下来,就知道哭、知道笑,这就是本具的。如果道是修来的,就不是真道。

  有些人修行很用功,得了定,产生感应、乃至神通,就以为得道了,其实只是定而已;定散了,感应、神通也就消失了。修行要借由定力返照自心,使这念心不起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,安住在中道实相。什么是实相?「实」就是不虚伪、不做作。这念心不虚伪、不做作,一切都是现成,本具的心就现前。所谓「修道」,是因修而悟道,修去妄想、执着,去除贪、瞠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,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,这念心定慧不二,正念时时现前,这就是道,这样就能够契悟无为法,成就道果。





(四)

  「于道若暴,暴即身疲;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。」「道」是指借着三十七助道品,修定、修慧。譬如,起了欲爱、色爱心,就修四念处观的不净观,思惟一遍、二遍、三遍……乃至十遍、百遍,化除欲爱、色爱心。起了瞠心,就修四无量心或七周缘慈对治,七周缘慈为小乘所修,大乘则修四无量心。修四无量心就是静坐思惟: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,想一遍、二遍、三遍……最后成就慈心三昧,就能化除瞠心。

  经言:「三四二五理圆明,七八能开四谛门。」就是以三十七助道品用功、修行,但不可太急或懈怠,假使太勇猛,身心容易疲劳,力不从心。「其身若疲,意即生恼。」「恼」就是烦恼、恼悔,身体疲惫就容易起烦恼,患得患失,对自己失去信心,乃至于对法生疑──怀疑佛所讲的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、六神通……是否真有其事?这些都是由烦恼心所生,所以左思右想,攀缘不息,愈想离清净心、菩提心就愈远。

  「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。」「意」就是意识,意要保持清楚明白,有慈悲心、谦卑心、恭敬心,这样道就能现前。憨山大师曾说,修行很简单:「三十年不动意根,释迦牟尼佛也拿你没办法。」如果心生烦恼、后悔,意根就是攀缘、颠倒,想要成道就等待驴年了。

  修行必须了解什么是心、意、识。譬如,看见一只茶杯,知道这是茶杯,这就是「心」。这个心在还没有看到茶杯之前,并没有生出来,看到茶杯之后才产生,所以这个心不是真实的。如果再继续思惟:「这个茶杯的质地、形相很好……」这就是「意」;愈看愈喜欢,很想要买一个,起了分别、执着、贪爱这是「识」,但想到买茶杯要花钱太麻烦,看看左右无人,干脆顺手牵羊,就造了恶业。

  心、意、识的分别作用,都是由于这一念心没有觉悟,没有定力、智慧,这就是所谓的「一念不觉生三细」。佛法的大乘、小乘、无上乘,小乘断烦恼,大乘转烦恼,无上乘是「烦恼即菩提」。修行能不能成就,就是看六根是否清净,其中又以意根最重要。意根不存在,其他五根也不存在。意根清净,六根就清净,道就现前;意根不清净,起了烦恼,就像水起了波浪,就失去了水的原貌。所以,要「自净其意」,经常检讨反省,保持意根的清净。

  《圆觉经》提到,心清净根就清净──眼根清净,眼识就清净;耳根清净,耳识就清净;鼻根清净,鼻识就清净;舌根清净,舌识就清净;身根清净,身识就清净;意根清净,意识就清净。所以,根清净了,识也清净;识清净了,尘也清净;尘清净了,十二入、十八界也清净;十八界清净了,整个世界、佛土都清净了,这就是无上道。若是意不清净,起了烦恼,就与道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
  「意若生恼,行即退矣;其行既退,罪必加矣。」修行要达到位不退、行不退、念不退。假使不想修戒定慧、六波罗蜜,甚至不喜欢打坐、作早晚课,觉得出家生活很烦恼,这样就是退心。生了退心,善神远离,恶神就来了,所以罪必赴身。

  人的念头,一个是善念,一个是恶念,善念、恶念起伏,互相消长。善念起,则恶念伏;善念退,则恶念至。恶念一来,贪瞠痴慢疑,财色名食睡,一时俱起,「罪必加矣」,罪就如影随形,随业而来。「加矣」就是加诸于身,造罪成业,善业感善果、恶业感恶果,因果始终不昧。

  「但清净安乐,道不失矣。」经常保持清净心、安定心、柔软心、平等心,道自然而然就现前,因为清净无为这念心,就是道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离道别觅道,终身不见道,波波度一生,到头还自懊。」假使起了烦恼、心生后悔,道就远离,所谓「差之毫厘,失之千里」。

  所以,这念心时时刻刻要安住正念,如儒家所说:「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。」假使无法安住正念,最低限度要安住善念,时时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念天,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,精进道业,诵经、持咒、修六波罗蜜……念念不离佛法,自然而然恶念就不起。

  修行的过程,首先要以善舍恶。先养成善念、善行──心无善念不起、口无好话不说、身无善事不行,身、口、意都安住在善法上。善法,有世间善、出世间善,都要努力勤修,本着三十七助道品的「四正勤──已生善令增长,未生善令速生;已生恶令灭除,未生恶令不生」,如实地用功。

  善法现前,就是净土、七宝宫殿,这念心就能清净、得安乐,自然就不会退失菩提心。所以,先以善舍恶,心完全是善念时,还要「百尺竿头再进步」,最后善法也不执着,再以舍舍善。行善法,是作好梦;不执着善法,就是无梦。圣人就是无梦。好梦是方便,无梦是究竟,但究竟法也不碍方便法。





(五)

  修行,一个是渐修、一个是顿悟。顿悟不碍渐修,渐修也不碍顿悟,二者相互融通。顿悟是理,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不起烦恼、不打妄想、不生执着,就是佛。释迦牟尼佛说:「奇哉!奇哉!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,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。」众生的心中都是妄想、执着,要放下是不容易的。譬如,修行学佛了,时时告诫自己不要起瞠心、不要说是非,可是一遇到逆境,就起瞠心;看到别人犯了过失,就一定要批评,心始终作不了主,这就是习气使然。

  众生无始劫以来的习气,已经成结、成垢,所以要去除习气垢染,必须在事上渐修。假使执着渐修,又成了法执。所以,要从理上了解、事上应用。理,就是如如不动、菩提涅槃之理,对这个理要达到百分之百的信心,否则理不容易现前。例如,明明告诉自己不要打妄想、不要打瞌睡,偏偏还是打妄想、打瞌睡,这就是因为不打妄想、不打瞌睡的理不现前。所以,要借由诵经、持咒、持戒、早晚课诵等善法来净化习气。习气除尽,道自然就现前。

  一般人都有惰性,所以起床、养息、诵经、打坐、出坡作务……必须有一定的规则。依规定而行,就是修加行。这些加行日久功深,不好的习气潜移默化,最后统统褪尽,就成道了。所以,方便法门是很重要的。道,是人人本具的;虽然是本具,还是需要假借种种方便法门来用功,调身、调心,不急不缓,使这念心达到清净,道自然就现前。

  《金刚经》云:「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,而有差别。」证到无为法,就是得道了。无为法也不离开有为法,早晚课诵、诵经持咒、修六波罗蜜、修建道场……这些都属于有为法,成就有为法的功德,没有慢心、心不执着,自然道就现前。所以,「功德归三宝,好事给大众,坏事自己检讨反省」,这就是道。最低限度,要从有为善法上开始努力、用功。

  心懈怠了,就用精进来调,就像佛告诫弟子,上半夜、中半夜、下半夜,无有懈怠,要发精进心,广学多闻。诸佛菩萨都是经由精进不懈,最后才能成就道果,所以我们也要期许自己,既然出家修行,也要仿效佛菩萨的精进心,早日成就圣道。

  烦恼化掉了,心清净了,就能成道。成道,并不是另外有一个道可成,或是佛菩萨给我摩顶就能成道;佛来摩顶是一种感应、瑞相,有了感应、瑞相,也不要执着,始终保持不即不离,就称为调心。所以,假使佛菩萨真的来摩顶,这念心也要保持如如不动,才能与道相应──与不动心、清净心、无为心相应。

  这一章的主旨是告诉我们要善调身心,用功要不缓不急,使这念心保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、安详自在,如禅七期间所说的:「坚住正念,任心自在」。佛法告诉我们: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」前面是修福德、慈悲、定力,后面是自净其意──这是最重要的,时时刻刻要净化这念心,去除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利的心,没有慢心、嫉妒心,这念心时时保持清楚、明白、如如不动。

  庄子说:「道通有无、道通内外」。儒家也讲道,而佛法阐述得更彻底、更明白。《大学》云: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」「在明明德」,就是要明白当下这一念心;要知止,要知足常乐,心要安住中道实相,这就是修行的一条大路。所谓「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」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检讨、反省,不能有一点点渣滓。

  贪名、贪利、贪财、贪色,心就有名、利、财、色的渣滓,这些渣滓就会障蔽我们的慧眼,所以禅宗祖师说:「有一些些,还有一些些。」就是有一点点,还有一点点。所以,佛法更彻底,不但讲道,而且有修有证,由外凡到内凡,再由内凡到贤位,进而从贤位到达圣位,修证的层次很清楚、很明白。

  什么是「在明明德」?这念心要清楚明白。要「明明德」,首先要觉悟,要明白这念心,《中庸》云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」假使这念心有喜怒哀乐,清净心、平等心、无为心绝对不会现前。《六祖坛经》中六祖大师告诉惠明上座:「不思善,不思恶」也是指这念心,这就是修行的一个入处。假使不知道入处,连道在哪里都摸不清楚,修行根本就是门外汉。

  儒家讲究「诚」,「诚」就是定,所谓:「精诚所至,金石为开。」有定必有诚,有诚一定有定。诚,不一定是道,只是一种定境。如果有定而无慧,即使定当中产生感应,也不明白感应是从何而来。而佛法讲定慧,定中有慧、慧中有定,定慧不二,这才是道。

  《尚书.大禹谟》云:「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。惟精惟一,允执厥中。」这一章讲「适得其中」,都是在阐述这个「中」。「中」,乃天下之大道。天台宗祖师慧文大师,读龙树菩萨《中论》,也是悟到「中」。《中论》云:「众因缘生法,我说即是无,亦为是假名,亦是中道义。」要「执中」、安住在中道,并不容易。悟到「执中」,就入了菩萨位。悟到理,称为入理圣人。入什么理?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清楚明白、不动、作主,无论动静、顺逆,都能作主,就属于「中」。

  无论大乘、小乘,都是讲这一念心。《维摩诘经》记载,一日维摩诘居士看见舍利弗尊者在打坐,就告诉尊者,真正的打坐是「不于三界现身意,是为宴坐」。儒、道、释都是讲这念心,但道理有深浅之别。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,一是庄子,一是老子。《道德经》云: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。」「无名」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思善、不思恶;一动念,就是有名、就有开始。《庄子.在宥》亦云:「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;至道之极,昏昏默默。无视无听,抱神以静,形将自正。必静必清,无劳汝形,无摇汝精,乃可以长生。」证明儒、道、释都是讲这念心,要清、净、明,要能作主。

  修行假使不在这念心上用功,只是向外驰求,道就不在自己心中;心外求道,就称为外道。无论任何宗教,只要不明白道在这一念心,都称为外道。譬如,有其他宗教提到:「老师一点道,阎王吓一跳,地狱除名,天堂挂号。」认为道在两眉之间,就误解了道的真谛。

  所谓「道不离心」,悟了,心就是道。这念心能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就是佛。佛,觉悟之义。觉悟虽然有深浅,但都不离这念心。无论出家、在家,都要在这念心上用功,完成自利,同时也要积极修一切善来利他。

  佛法是多元性的,佛陀告诉比丘、比丘尼,想要修行成道,必须做三件事情:第一、修一切善,断一切恶。修善的范围很广,如六波罗蜜、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属于善法。无论世间善、出世间善都要勤修,这些属于修福报。第二、博学多闻,不可得少为足。第三、经常打坐,修习禅定,目的是在契悟这念心。从这三个方向努力,这一生道业就能有所成就,不辜负此生出家修行。

  想要证到三昧,希望获得正念、正定,就要「适中证理」,调身、调心,不缓不急,适得其中。能想、能听这念心,不要生恼;意不生恼,就是道。如果这念心生烦恼,就会退失菩提心,所以时时刻刻要安住正念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正见名出世,邪见名世间。」「正见」,就是意识要保持清楚明白、要能作主。悟了,这念心就是菩提;迷了,这念心就是众生;起了邪见,就成魔。明白这些道理,修行就是四两拨千斤,否则就像挑千斤重担,始终找不到方向。所以,修行要在这念心多下功夫。



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