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三十一章 心寂欲除
(一)
佛言:「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斷陰。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」佛為說偈:「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」佛言:「此偈是迦葉佛說。」
這一章「心寂欲除」,目的是在轉化我們的欲愛、色愛,也就是轉識成智。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慈悲、修忍辱……乃至修六度萬行的目的是要了生死,證菩提涅槃,當中最重要的,就是要澄清當下這念心。
聖人的心是寂滅心,凡夫的心則是欲愛心。同樣是心,有了男女的欲愛、色愛,心就不清淨、沒有智慧,像一潭渾水一樣看不清楚,就沒有辦法證菩提、證涅槃。所以,想要得到解脫、超凡入聖,就要轉化欲愛心成清淨心、寂滅心。
凡夫眾生都有欲愛心,告子說:「食、色,性也。」認為食、色是凡夫所需要的。以食而言,佛法說:「法輪未轉,食輪先轉。」用現代的語言來說,就是民生。不論是哪一種說法,飲食的目的是在資養我們的色身,不能不吃,但是要適可而止,要節制、要惜福,才不會既傷身又損福報。再者是色,一般人認為,人生在世就是要享受男女欲樂,但佛陀告訴我們,凡夫眾生就是因為有欲愛、色愛心,才會沉淪於生死,輪迴六道之中。
想要把欲愛心轉過來,就要修定。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中提到,念觀音菩薩聖號,能夠遠離愚癡、遠離色愛。這是什麼道理呢?念觀音菩薩聖號,念到一心不亂,能念之心、所念之佛都不可得,這念心達到寂然不動,欲愛、色愛自然而然就沒有了。
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,不外是修定、修慧。所謂「心寂欲除」、「離欲寂靜」,心當中寂然不動,任由妄想來來去去,始終不理它,時間一久,找到一個不動、清楚、明白的定點,這念心慢慢達到清淨,身心平靜、寧靜、安定,自然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,這時就不會再去貪戀男女欲愛、色愛的快樂,因為禪悅法喜的快樂,不是世間五欲之樂所可比擬的。所以,本章說明「心寂欲除」,達到心念寂滅,男女之欲自然不除而除,是這個道理。
眾生起心動念就是煩惱,所謂「一念不覺生三細」,「一念不覺」,這念心迷失了,離開清楚、明白的覺性,沒有安住正念、正定,起煩惱、想入非非,就墮入眾生境界;相反地,如果能夠覺察、覺照,打了妄想,馬上把這念心轉過來,就是佛、就是聖。所謂「寂然不動,感而遂通」,無論在家、出家,無論大乘、小乘,這念心都要寂然不動。師父說法、大眾聽法這念心寂然不動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就是不動。無論想好、想壞,思善、思惡……都是動,一動就不是寂。而欲心一動,就會產生災禍,所以古人有一句話:「風流得意之事,一過輒生悲涼;寂寞清真之境,愈久轉增趣味。」一般人認為男女欲愛、色愛是最快樂的事,然而風流過後,卻感覺身心凄涼,似乎失去了很多。「寂寞清真之境」,就是不動,「愈久轉增趣味」就是禪悅為食,也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慢慢養成一種寂然不動之心,等到禪悅現前,身心就會感覺很歡喜、很平靜。
修行最初要調身、調心,身心調適之後,過了八觸境界,就是輕安,然後慢慢達到寂然不動的境界,繼續再修,使這念心像一潭止水、像一面鏡子,就能成就佛菩薩的果位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賢聖,皆以無為法,而有差別。」心要寂然不動,才能契悟無為法,雖然人人都有本具的性德,假使不知道修行,始終跳不出名利財色、始終是眾生的妄想境界,不但寂靜的心不會現前,最後還會墮落。
出家修行,第一步先要認清欲愛的過患,否則修行絕對不可能成就,不然在家也可以修,為什麼還要出家?出家,就是遠離男女的欲愛、色愛,從早到晚都是善法──誦經、持咒、打坐、建道場、弘揚佛法,用這些方法來把過去所有的慾念、色愛轉化過來,成為善念、淨念;最後善念、淨念也不執著,歸於無念。無念,就是寂──寂然不動。所以,不用等到來世,我們現在就能除去心中這把慾火。
在家眾的五戒是不邪淫,夫妻之間可以有正當關係。在家眾沒有發出離心,持守五戒,屬於人道的富貴。假使再進一步,就要受持八關齋戒,在寺院、道場一日一夜持守八關齋戒,使這念心離欲,達到寧靜、平靜的境界。出家僧眾就不一樣了,是完全離欲,從早到晚都在道場當中,不間斷地發心,心都在善法上。身不間斷地在修善,知道這是福報,吃苦就能了苦,了苦就增長福報;發心可以消業障,增福慧。有了這樣的觀念,對於任何事情,就不會只看表面,認為這是苦差事,乃至於生無明,認為別人對自己有偏見,故意派困難的事情給我,心生煩惱。所以,了解出家的意義與目的是要得解脫,三智圓明、超凡入聖,是為了成就佛的智慧,而不是只求人天福報,時時刻刻都能這樣提醒自己,離欲寂靜,這一生一定能夠得解脫。
(二)
眾生的心當中有三把火:第一是慾火,第二是饑火,第三是無明火、瞋火。這三把火使我們失去智慧、失去禪定,成為沉淪六道的眾生。若是慾火燒身,身心都不得自在,就會失去心當中的清淨、智慧與光明。
舉例來說,女眾看到男眾長得很結實,身強力壯,聲音也很宏亮,心不能作主,就會產生欲愛、色愛;男眾聽到女眾的聲音很婉轉,心就動了,打了妄想還不知道,還去看這女孩長得如何,進一步品頭論足,妄想始終沒完沒了,這就是男女的欲愛、色愛。
大眾慢慢去注意,只要心一動,就不得自在、不得清涼。這不是形容詞,自己要去體認。只要慾火一起,身上馬上就發燒、發熱,頭昏腦脹。再不覺悟,這把火愈燒愈厲害。起初只是打妄想,接下來就希望占有;占有不到,便不擇手段,用盡種種方法,就會造惡業。歸根究柢,起因都是一個「色」字。所謂「『色』字頭上一把刀」,這個欲愛的煩惱,是非常厲害的!
除了男女的欲愛、色愛以外,男眾和男眾、女眾和女眾,同性之間產生性的關係,同樣屬於欲。這種欲一樣嚴重,不能說同性之間,就比較輕一點,或者認為沒什麼關係,這個觀念也是錯誤的。在道場中不管同性、異性,都要保持正念、清淨,不可以有欲愛、色愛的行為;或是經常同進同出也不好,容易讓人錯覺而產生譏嫌。甚至自己在房間裡面手淫,一樣是造惡業。無論用什麼方法,只要達到性的快感,都屬於欲愛,三業不清淨、心也不寂靜,一樣都是在煩惱中,心水都還是混濁的。
怎麼樣才能超凡入聖?要從這念心下手,這念心是最重要的。不但男女之間要保持清淨,而且時時刻刻都要覺察、覺照,看看自己有沒有這些不好的心念?有沒有這些不好的行為?假使有,馬上檢討反省、慚愧懺悔,這就是正知正見,這一生就找到一條菩提大道、涅槃大道、淨土大道,就能愈走愈光明,心愈來愈安定,最後達到寂然不動的境界。
所以,「心寂欲除」,忍心不動慾念沒有了,男女之間的妄想自然去除。「寂」就是定,作早課、誦經、持咒……也屬於修禪定。時時刻刻懺悔業障,業障清淨了,也是禪定。除此之外,還要修福報,善法就是福報,善法成就了,心也會慢慢定下來。心當中得到三昧境界,就能除去男女之間的欲愛。
假使察覺自己有欲愛色愛的妄想煩惱,怎麼辦呢?一方面慚愧,二方面檢討,三方面趕快打坐修定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不動,三分鐘、五分鐘……慢慢保持下去,等到禪定現前,定力功深,自然而然欲愛之念,不除自除。明白這個道理,依理起修,方向就沒有錯誤。
一切凡聖,都是依這念心清淨寂滅的程度來區分的。前面所說,心寂然不動,男女欲愛自然不除自除,這是定解脫。這念心完全達到寂滅、清楚明白的境界,就成正覺。佛法中的方便法門很多,假使離開了根本,就只是方便法,沒有辦法使這念心證到寂滅。這念心沒有達到清楚、明白、不動、作主,就沒有辦法超凡入聖,了生脫死。出家修行,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,就容易走錯路、走遠路。無論修任何一個法門,如果不從這方面來用功、修習,都是走遠路,乃至於心外求法,就是外道。
佛言:「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斷陰。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」「佛」,指釋迦牟尼佛,是果位上的聖者。「言」,是告知大眾。
假使淫欲心太重,就會造惡業。例如,親人之間、師生之間,發生了性的行為,稱之為亂倫;即使是夫妻之間,假使不知道節制,也是會出毛病。自己認為快樂的事,別人不一定認為是快樂。淫欲對人的過患,就好像一把刀一樣,使人的身體慢慢枯竭、智慧慢慢消失,並且失去正念、失去希望,變得消極、悲觀。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,淫欲都是禍患。「有人患淫不止」,有些人雖然知道淫欲是不好的事情,可是由於過去生的習氣,始終沒有辦法停止。
「欲自斷陰」,為了斷除淫欲,想把自己的男根切斷。過去有一位修行學佛的在家居士,很發心、很精進,但是因為患淫不止,就用刀子把自己的男根割掉,以為這樣就能斷淫、就能成道。這就是沒有智慧!佛說,斷陰不如斷心,如果這念心不打妄想,男根、女根也毫無作用;相反地,這念心一動,就會產生煩惱,即使斷陰也沒有用。
「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」,「斷心」,首先,要使心寂然不動。如果做不到,就要檢討反省;欲愛、色愛是一種妄想,運用方便把念頭轉過來,心就寂然不動了。要轉化欲愛、色愛的煩惱妄想,最究竟的方法是修不淨觀,所謂「四念處觀好修行」,觀身不淨、觀受不淨、觀心不淨、觀法不淨。觀,就是思惟。思惟相應,達到一切不淨,就再也不會打妄想了。
修不淨觀,要在平時思惟用功。其次,要覺察、覺照,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,無論行、住、坐、臥,這念智慧心都要存在。能觀這念心,知道男女欲愛、色愛是生死根本,這就是智慧心,這念心時時刻刻都要存在,否則就迷惑了。平時就要有這種想法、這種觀照,如果沒有辦法制止,就要誦經、持咒。誦經、持咒、念佛,就是在修三昧、修禪定。我們在誦念時,就不會打妄想,慢慢地心收回來,就能達到寂然不動,這功夫是練出來的。
「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」,心是根本,佛法中提到「由心生故,種種法生;由法生故,種種心生。」心一生,外面就產生一法;法一生,又影響我們的心。所以,心、境互為因果。如果沒有外面的境,我們的心也不易生。心境遇緣而生,因為心中有欲愛、色愛的種子,有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的種子,當遇到外緣時,這些種子就會萌芽。如果不知道轉化它,始終就像是在心裡埋了一個定時炸彈,只要外面的緣一現前,這個炸彈就會爆發出來。所以,假使平時就把貪、瞋、癡三個定時炸彈除掉,即使遇到外緣,也不會產生欲愛。有了這種知見、這種信心,就是正信、就是正知正見。
「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」「功曹」是漢代官位的名稱,相似於現在的參謀長、總指揮。這念心就是發號施令總指揮,如果總指揮有智慧,就能修善斷惡;沒有智慧,就是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。我們的心就像功曹一樣,一切善法、惡法,都是從心產生出來的。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第一覺悟,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;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如是觀察,漸離生死。」覺悟了以後,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,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;假使沒有覺悟,這念心真正是罪魁禍首,身體真正是惡源,所有一切惡業都是這個身體所造,所有一切妄想都是從心當中產生出來的。
古德云:「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。」歸還哪一個法界?就是我們這念心。如果掌握不住這念心,就是黑暗、就是地獄;掌握得住,就能「處處作主,立地皆真」,心就是光明、天堂、淨土,心就是佛。所以,一切都在這一念心當中,心具足一切法。了解了以後,想要轉識成智、轉凡為聖,就在我們這念心。
「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」,第六意識如同指揮官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識就像隨從。當意根達到寂滅,「從者都息」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五識不再攀緣,一切罪業就息滅了。
「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」「邪心不止」,對於同性、異性之間,產生執著、貪愛,或是貪財、貪名、貪利、貪色……這些邪心止不下來,繼續打妄想,還認為這是應該的,那麼「斷陰何益」?不要說斷陰,即使是拿把火,把自己的身體燒掉,一樣沒有用,因為沒有辦法燒掉造罪的這個心。以佛法來講,佛性是本具的,無始無終;心當中的無明煩惱也是本具的,如金在礦中,所以即使將身體燒掉、斷陰,也是毫無作用。
「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」,「斷心」,就是把妄想心轉過來、安住在正念。心正,就是正覺。假使心迷惑不正、打了妄想,就屬於眾生。
覺,有幾種層次:不覺、正覺、無上正等正覺。這念心起了貪瞋癡、造了惡業,就是不覺,屬於眾生境界。去除了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,就屬於正覺。正覺,就是解脫世間的聖者──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。悟到這念心,最高的覺悟就是無上正等正覺。
悟到「一切法無不從此法界流,無不還歸此法界」,就是明白十法界都是從我們這念心產生出來的。既然是這念心產生出來的,一切法又歸還此法界,如何歸還?就是「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」,寂然無為,一切法歸還自性,這就稱為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。
頓悟自心,就是悟到這念心能生萬法,無論善法、惡法,十法界都是這念心產生出來的,天台宗也說:「一法界顯,九法界隱」,這就是還本歸源。一真法界現前,九法界統統歸於自心,所有一切山河大地、十方世界都不存在了,全部都歸到這念心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一念不生,山河大地、世界、天堂、淨土、佛、魔,全部都不存在,只有這一念靈明妙覺,什麼都沒有,這念心就稱為法中之王。
悟了這個道理,淫欲自然不斷自斷,為什麼呢?一真法界現前,心達到寂滅不二的境界,萬法歸一,明白「身去身來本三昧」,行住坐臥都是三昧,動也是三昧、靜也是三昧。相反地,假使不明白這個道理,動也動不得、靜也靜不得。動的時候,就是妄想;靜下來,又是昏沉。所以,覺悟了以後,動時心能夠作主,靜時一念不生,這就是無上佛法。
綜合前面的這些道理,佛說了四句偈,提綱挈領地作個結論。「偈」是什麼呢?偈就像詩一樣,含攝許多意義。偈是一種文體,又稱為「伽陀」或「只夜」,通常由四句有韻律的詞句組成,借此顯現所開示的道理,又便於記憶。譬如聖人在入滅前,會用偈語把開悟的心境說出來;像禪七當中的起七、解七法語,也是一首偈子。
「佛為說偈: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」佛言:「此偈是迦葉佛說。」釋迦牟尼佛恐怕弟子還有一些懷疑,不能信受奉行,所以把迦葉佛所說的道理,重新宣說一遍。迦葉佛的教法,也是說明欲愛是從心中產生出來的。不但是釋迦牟尼佛這麼說,過去諸佛都是這麼說,乃至於未來佛也是,這就證明了佛佛道同。
「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」,欲愛、色愛是從意識當中產生出來的,要想得解脫、成佛種智,必須要轉識成智。在所有的煩惱當中,欲是最大的煩惱,要轉識成智,必須先從欲愛心來轉。
什麼是「意」?譬如,看到前面有一隻手錶,知道這是手錶,心動了,這就是第六意識的作用,有一個「知」在攀緣,這個「知」就是起了一念心。接著,再看這隻手錶是金的?銅的?是什麼牌子?這是意的思量作用。「喔,原來是名牌,實在很好!」既然這個手錶很好,起了分別識想、貪愛、執著,想買下來。一摸,口袋裡沒有錢,乾脆順手牽羊,就造了惡業。
心、意、識,都是這念心的轉變,不過有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前後之別,其實都是這念心在攀緣,為了方便了解,所以分成心、意、識。在唯識中所說的前五識、第六識、第七識、第八識等名相,也是為了方便大眾了解這念心,從體、相、用三方面來說明,在作用時是什麼境界?不作用時是什麼境界?其實都還是不離這念心。
看到手錶,知道它是個手錶,這是心。這個心是不是真的呢?因為看到手錶,才有心的存在;沒有看到手錶,哪來看手錶的心呢?現在知道是手錶,心當中才有手錶的念頭、想法,所以心念實在是很虛妄的東西,因為看到這個手錶,心中才想到這件事;假使沒有看到手錶,心中不可能知道這是金手錶、或是銀手錶,是什麼牌子、相狀……這就證明「由心生故,種種法生;由法生故,種種心生。」所以,心是虛妄的。既然心是虛妄的,意、識也是虛妄的。
參禪,就是要離心、離意、離識,在話頭處去提念、照念、參。專注在話頭上,哪裡還會有心、意、識的存在?用參禪的方法把這念心收回來,在真如、真空上用功,這就是轉識成智的方法。
了解以後,就知道男女的欲愛是從心念產生出來的。假使不知道,會覺得很奇怪:「為什麼看到這個人以後會想念他?大概前世和我是夫妻」一連串的妄想就生出來了。愈想愈真實,妄想就愈來愈厲害。我們明白了心意識,就知道這只是我們的攀緣心,即使前世彼此是夫妻,那也是前世的事情,今生想求解脫,就要一刀兩斷,想都不想,這就是智慧。
「欲生於汝意」,這種欲是從我們的意識當中產生出來的,假使沒有看到對方,也不會產生欲。心由境生,境因心有,所以欲是由於內心當中本來就有這個種子,看到外境以後,心、境相互交織、相互影響所產生出來的。假使心中沒有種子,也不會產生出這種煩惱。
諸佛漏盡煩惱,心清涼了,這念心像一潭止水、一面鏡子,一念不生,相來則現、相去則無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看到好的境界,心中知道是好、是美,不起貪心、愛心;看到不好的境界,也知道是壞、是醜,了解一切都是假相,心沒有排斥、煩惱、取捨,就像明鏡當臺,沒有一點塵垢,裡面是真空、妙有。眾生看到好的就心生執著、貪愛,境界過去了以後,還是拚命去想,這就不是明鏡當臺了。
要知道自己的修行是不是有進步,只要看看自己會貪、會愛的東西,心中是不是還貪、還愛?「欲生於汝意」,欲愛是從意識產生出來的,那麼意又是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呢?「意以思想生」,思想,就是念頭。欲愛是從「意」所生,意就是不斷地思惟這件事情,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意識達到執著的境界,就想占有;占有不到,就用種種手段巧取豪奪,就造惡業了。
報紙上經常可以看到綁票勒索,乃至於撕票的案件,為什麼會撕票?就是一念貪心。為了貪財,想要享受五欲之樂,就造了惡業,這也是從思想產生出來的。一切萬法,無論善法、惡法,都是從思想產生出來的,善法從清淨的思想產生,如慈悲喜捨、四無量心、六波羅蜜、戒定慧等清淨法,將來所感的果報,就是清淨的淨土。染污法是貪瞋癡、是名利財色,將來所感的就是三塗惡道、就是六道輪迴。所以,這念心很重要。
「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」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現在找到問題了,怎麼樣才能解決問題?「二心」,以前面所舉的例子來說,第一念看到手錶,知道這是手錶就可以了,再也不要想這手錶是哪裡來的?知道這是女孩子,再也不要想這女孩子的眉毛、眼睛、鼻子、耳朵、身材、聲音有多可愛,只知道這是一位女眾,這是第一念心。如果第一念沒有覺照,第二念心就會繼續流轉。看到這女孩子長得很苗條、很可愛,嘴巴、鼻子、眼睛都很可人,皮膚很白、身材也很好,始終不斷地打妄想。在佛法來講,就是「一念不覺生三細」,這念心當下沒有保持覺性的存在,就生出三個微細的煩惱。唯識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這念心非常地微細。如果看到前面的手錶是名牌,在接觸的一剎那間,馬上覺照:「為什麼會想念手錶?」一下就把心收回來;或是以般若智慧觀照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、「諸法緣起,緣起性空」,把能想的這念心一下子收回來,就不會生過失。相反地,如果不知道返照,沒有保持正念,第一念起,接著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念頭始終沒完沒了,接續不斷,就會生出煩惱,最後甚至去偷、去搶、去占有,就造作了惡業。
所以「剎那率爾心」,初初臨境的這一念心沒有守好,只要一執著境界為實有,馬上就會產生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念念不停、念念遷流,根、塵、識、十二入、十八界就產生出來了,這就是眾生境界。儒家也講:「太極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」,再不覺悟,就變成六十四爻。所以,天地萬物都是從這一念心所產生出來的。
如果我們知道第一念心是妄想、一念不覺是妄想、想的這念心是妄想,就不要再去想它。假使起了第一念,馬上就會起第二念,看到女孩很漂亮,想要占有,這就是第二念心。這時,我們反照分析看看,這女孩子有什麼漂亮?感覺她的頭髮很漂亮?在佛經講,所有動物的毛髮當中,人的頭髮最髒、最臭、最沒有用處,冬天不生暖、夏天不吸汗。慢慢這樣去分析,就知道頭髮有種種不淨。
假使不分析,始終是執著,以為女孩子的頭髮真的是香的,其實只要三天不梳、不洗,不但是臭的,久了裡面還會長頭蝨;現在看到頭髮是黑的,年老了就變成灰色,慢慢又變成白色,到最後頭髮統統都掉了,所以這是無常。就這樣思惟,一遍、二遍、三遍……慢慢地,以後看到頭髮再也不會生貪愛。對於眼睛、眉毛、鼻子、嘴巴……也是這樣分析。所謂「解鈴還須繫鈴人」,用智慧觀照,就能轉煩惱。這種觀照也是意,但是這種意是清淨心所生,而欲愛、色愛則是貪心所生。
佛言:「有人患淫不止,欲自斷陰。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」佛為說偈:「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;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」佛言:「此偈是迦葉佛說。」
我們的心意識會轉變,由淨轉染,起貪、瞋、癡三毒,就會造作種種惡業,將來受諸苦報,這就是「十二因緣生死流轉門」。
「十二因緣──無明、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」,說明了人為什麼會老、會死?假使沒有這種知見,等到老了、死了,才心生恐懼、心生煩惱,是沒有用的。所以,平時就要起觀行:人因為老化,所以會死;不但是人,動物、植物也會死。世間上的一切物質都會老化,老化了以後,就會滅掉,這是正常的現象。因為有老、有病,所以一定會死。死從老、病來,有病就會死;即使沒有病,也會老死。老和病又是從什麼地方產生出來的?從身體而來,因為身體會衰老、病變,所以一定有老、病、死,誰也不能免離。
這個身體是從母親肚子生出來的。為什麼會生?是從個人業感、業障而來的。因為有業障──有善業、惡業,隨著善業受善報、隨著惡業受惡報,所以一定有生。而業障又是從哪裡產生?一步一步地去分析,把罪魁禍首找出來。
業,是從取、從占有而來。一般人看到好的東西就想占有,無論是財、色、名、利,利用種種手段、種種方法巧取豪奪,目的就想占為己有,因而造出種種惡業。假使我們不取,什麼都不要,所謂「萬緣放下」,什麼業障都沒有了,不過一般人還是做不到。
再進一步思惟,為什麼會產生占有的心念和行為?就是因為愛,因愛而想占有。例如,心裡想到美色,覺得是好的東西,就會想要占有;心裡想到有錢能使鬼推磨,就要取得錢財。所以,愛財、愛名、愛色……都是因為貪愛;假使沒有貪愛,就不會巧取豪奪生占有心。
愛從哪裡而來?由受而產生。受,就是感受,有心理、生理的感受,有苦受、樂受、不苦不樂受。身心的變化會產生感受;面對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等境界,自然而然就有感受。好的感受,就會產生愛。例如:眼睛看到女眾長得很可愛──這是「色」;聽到對方的聲音很悅耳──這是「聲」;吃到好吃的東西──這是「味」;衣服穿在身上覺得很舒服──這是「觸」,這些貪著好的境界都會產生愛。所以,愛是根本原因。如果沒有愛,後面的取、有、生、老死就沒有了。所以,愛跟受是生死的原因。
感受是從什麼地方來的?觸,由接觸而來。六根接觸六塵──眼根對色塵、耳根對聲塵、鼻根對香塵、舌根對味塵的酸甜苦辣、身根對觸塵、意根對法塵。以身根對觸塵為例,天氣是冷、是暖,坐的位置、睡的床舖很舒服,男女間的擁抱很舒服……這些都是觸塵。由觸而產生受,假使沒有觸,自然就沒有受。眾生六根接觸六塵,經年累月在色塵、聲塵、香塵、味塵、觸塵當中兜圈子,始終是在六道輪迴。
所以世間人的受不是正受,而是邪受,因貪愛外面的境界,根塵相對所產生出來的受。例如身根接觸外面的境界,外境沒有了,自然就沒有觸塵。因為有觸才有感受,因此如果能收攝六根,外面的境界就不存在。所以,靜坐用功,遠離了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,六根不對六塵,哪裡還有受?此時只有正受。正受,就是正定,這樣就不會有過失。
《楞嚴經.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》云:「初於聞中,入流亡所,所入既寂,動靜二相,了然不生,如是漸增,聞所聞盡。」這是以耳根開始用功來收攝六根。首先,先離開動相。動相就是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要先遠離這些境界。遠離了以後,心漸漸寧靜下來了。但也不要認為靜境很好,很多人打坐,覺得靜境太清涼、太快樂了,就執著這個靜境,這也不對。
假使心執著靜境,忽然聽到外面有走路、說話、敲東西的聲音,馬上就會嚇一跳,這是一種毛病,證明靜境也是塵勞境界。剛開始修行時,外面在動,會使我們增加煩惱,心不得安定,就像波浪起伏不定。所以要離開外面的動相,產生一種靜境,但是如果執著這個靜境也是塵勞,所以還要繼續用功。「反聞聞自性」,不執著靜,就離開靜相,慢慢地回歸到這念心。
「聞所聞盡,盡聞不住」,離開動、靜二相,六根就清淨;清淨並不是最高的境界,還要繼續再修,使六根真正得到解脫。六根清淨了,又不住淨,就會產生快樂、歡喜。這種快樂、歡喜也不要執著,繼續再用功,離開六根,把六根歸到當下能聞這念心。
「覺所覺空」,六根歸一,最後歸於覺性;也就是不住於六根,這時候就是覺──能覺、所覺,當中一片真空,只有這念心存在,其他什麼都沒有,稱為偏空,這就是聲聞、緣覺的解脫境界。
十二因緣當中,因六入而生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。由於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接觸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境界,才有種種感受。所以,六根對六塵,產生六識,就稱為眾生世界。
由此可知,因六根攀緣而有生老病死。而六根是從名色當中產生,名是「精神、心識」,色是「物質」。胎兒在母親肚子裡,六根還沒有發育,只是一個受精卵,稱為名色。由名色產生六根,而名色是從識產生的。
識,就是心意識、就是神識。晚上作夢的那一念心,就是神識。假使晚上夢到男女之事,或是夢到喜歡吃的食物,就表示神識已經在貪色、貪吃當中,未來的果報就是墮入畜生道。將來受生的就是這個神識,沒有人希望死了以後投生為餓鬼、畜生,可是有了業障就非去不可,這就是識的關係。
所以,修行就是要遠離顛倒夢想。假使不能馬上遠離,最低限度,在夢中要能作主,這就是清淨的意識了。要在夢中能作主,必須在平時養成作主的心。如果是一個吃素的人,夢裡有人給你大魚大肉,你還是不吃,這就是作主了;相反地,看到大魚大肉,拿起來就吃,就是作不了主,將來就會墮落,變成餓鬼。
我們可以給自己一個考驗,看看修行有沒有進步,是不是能夠作主?如果看到男女的事情現前,馬上把它照住,能夠作主,就能得解脫。所以,希望晚上能作主,先要練習白天作主。假使沒有回光返照,識就會現前去分別、執取。所以,平時要常常回光返照,經常檢討、反省、起善念,到最後歸於無念,臨終時就絕對有把握,想到哪裡去受生,就到哪裡受生,入到母胎時,自己也知道;在母胎裡經過了幾天,一個月、二個月、三個月……也是清清楚楚,不但清楚,在母胎裡就是一個道場,在裡面可以轉大法輪,可以進、也可以出,這就是乘願再來的菩薩。
(六)
凡夫眾生平時作不了主,在母胎裡更無法作主。假使這一生又造了一身的業障,往生以後,一定是隨業流轉。今生欠了債,就要去投胎還債。投胎時,中陰身就會看到男女交合,並不知道這兩個人和自己有什麼淵源,是親、還是冤?只看到男根和女根,這時心中只要一起貪愛,一剎那就入胎。識入到母胎內受妊,稱為名色。這一剎那非常地快、這一念貪色的心非常地猛烈,即使是佛廣大的神通,也沒有辦法度中陰身。所以,我們檢視自己,道念和欲愛、色愛,哪一念心最勇猛、最堅強,就知道自己將來會到哪裡受生了。
受胎時,自己也不知道進入子宮受妊了,只看到一間光亮的房子,當下還覺得很稀奇。為什麼會有光亮?這是由男根和女根的淫行所產生出來的火光。等到男女之事結束,一下昏天暗地,想出來也出不來,就好像走進一個四面封閉的房子,連鑽都鑽不出來,焦急得不得了。經過一天、兩天、三天,就昏昏沉沉、迷迷糊糊了。
假使修行有功夫,看到男女的境界、看到光,自己能夠返照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!」知道一切都是虛妄的,不理它,這就是智慧。所以,經常都要有這種警覺心,使心在定慧當中,看到男女之間的種種,心動也不動,晚上就絕對不會作男女之間的夢。即使打坐看到光,也是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。假使平時沒有養成這個觀念,臨死再靠助念,就不容易了!
佛法中提到,「頂聖眼生天,人心餓鬼腹;傍生膝蓋離,地獄腳板出」,人死了以後,最後神識從什麼地方出來,就決定受生到哪裡去。如果從頂門出來,這個人就可能生到淨土,或者超凡入聖;從眼睛出來,就生到天上去;從心口出來,就轉世到人道;從小腹出來,就到餓鬼道;從膝蓋出來,就到畜生道;從腳板出來,就到地獄道。
如何知道神識從哪裡出來?人死後經過八到二十四小時後,身體哪個地方還是溫的,就表示他的神識是從這個地方出去。所以,禪宗講離心、離意、離識,離開了心、意、識,就不會去受生,安住在自己的大圓鏡智、大光明藏,沒有去、沒有來,如如不動,這是最高的境界。最高的境界,必須要經過轉識成智才能達到。
雖然現在沒有證到這個境界,最低限度,看到外面的境界不要生貪愛,就能夠得到解脫。如古人所說: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;不於理中生分別,是故其中最吉祥。」什麼是「見境不生貪愛」?看到外面任何境界,不貪、不愛、不爭,但是也不能離開境界,所謂「十字街頭好打坐」、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」,處處都是道場,就是如此的。有些人聽到「見境不生貪愛」,乾脆眼不見、心不煩,躲到石洞裡去,這種觀念也不正確,有一個石洞的境,還是一種執著。
所謂「見境不生貪愛」,就是要磨鍊這念心,這是修行的根本。經常檢討、考驗自己,對境是否產生貪愛?假使有男女的貪著,經常想到對方,打坐時就要用般若智慧照它一下,從內至外、從上至下、從過去到現在,分析一下,把心當中的貪愛統統去除,這就是轉識成智、了生死的方法。
「於理不生分別」,就是師父說法、大眾聽法這念心如如不動。不動,即是涅槃、真空之理;清清楚楚,就是菩提智慧之理──安住在這個地方,是最吉祥、最安全的淨土,什麼人都找不到自己。開悟就是悟這個理,悟了還不算,還要繼續保任,轉識成智,就能了生死,這就是修行。
識從行陰而來,我們這念心一直在打妄想,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想是非得失、冤親憎愛,始終沒完沒了,這就是行。行,分為心行、口行、身行。口行、身行,還是離不開心行。外面的山河大地生滅無常,也是行。有了行,就有識;沒有行,就沒有識。行,是一種思想的活動、心意識的活動,無論想好的、想壞的,都是行。釋迦牟尼佛因地修行,在雪山悟道,就是悟到這個行,所謂「諸行無常,是生滅法;生滅滅已,寂滅為樂」。
人從早到晚有八億四千萬個念頭,八億四千萬個行陰、心念的生滅。行沒有了,自己的識也沒有了,坐在這裡一念不生,整個身心世界、山河大地都是一片光明,這就是大光明藏、就是如來的境界,每個人都有,要有信心。
行,是從無明而生。有些人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,坐立難安,就是因為心中有無明,進而產生行的活動、行的境界。假使經過修行,回光返照,心靜如止水、心淨如明鏡,無明則滅,無明滅則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、觸、受、愛、取、有、生、老死皆滅。所以,生死流轉都是由思想產生出來的。思想,就是行。行,是從無明而來。我們心當中的無始無明,是本具的。
自己檢討一下,有時候整天在用功、精進,煩惱、妄想很少,等到這一天的事情都結束了,就會開始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所有的念頭都冒出來,這就是缺乏定力。所以,要養成定慧。以出家眾來講,如果白天有功夫,這一天功課結束,回到寮房靜坐一、二十分,保持寂靜無為,睏了就去休息,這就是調身;在睡眠前靜坐,保持定慧,睡時也有定慧,就不會作惡夢。
在家居士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,白天去上班,晚上下班回家,不知道做什麼好,看看報紙,覺得沒有意思;電視看來看去,還是這些老面孔,也沒意思;再看冰箱有沒有什麼好吃的東西?一看冰箱,也沒有新鮮的東西,又不知道做什麼好,感覺無聊,就去找張三、李四到卡拉OK去,開車在路上可能就發生車禍,受了傷,乃至於命也送掉了。
這是什麼原因呢?就是遇到前世的冤家,過去世欠他的命、或是欠他錢債,今世他在台北,你也在台北,他開一部車子從你家門口經過,他的電波、頻道一傳過來,我們的電波、頻道與他相感應,你在房子裡就會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,心安不下來,不知道做什麼好,心血來潮,乾脆出去透透氣,車子一開,馬上就受報!這就是因緣和合。在佛法來看是很自然的事,但是一般人就覺得很奇怪,怎麼會這麼湊巧?
佛法云:「假令經百劫,所作業不亡;因緣會遇時,果報還自受。」因緣和合了,就要受報。如果參加過禪修,功夫很好,平時整天工作很疲勞,找個空閒靜坐,一坐下來,這念心寂然不動,即使前世的冤家開車從門前經過,也與我毫無關係,我的電波、頻道已經超越這個世界了。不要說是開車經過,就是開坦克車、噴射機,乃至於原子彈掉下來也沒有用,這念心已經超越了時空。
佛法是一種絕對的智慧,心安住寂然不動、了了常知,就是四兩撥千斤、就能破除無明、就能了生死。無明沒有了,我們的心就清淨了,要想就想,不想就不想。心一動,就是善法,而不是惡法;想了善法,也了不可得。所以,「二心各寂靜」,能、所俱空,整個世界達到寂然無為的實相境界。「非色亦非行」,變成內外一如的境界,能想的這念心、所想的境界,能所一如,內外一如,非心非境,到達絕對超然的如來境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