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三十章 欲火远离
(一)
佛言:「夫为道者,如被干草,火来须避。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。」
这一章是谈欲与修道的关系。欲,是指欲界众生的欲望。五欲七情、财色名食睡,都是欲。
我们这个世界分成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修行的人都知道要脱离三界、脱离六道轮回,但三界、六道是从什么地方开始产生的?怎么样才能脱离?一般人认为三界、六道是在外面,外面的境界属于事,确确实实有三界、有六道轮回。事是从什么地方产生出来的?是从理产生出来的。理在哪里?就在我们的心当中。
我们这念心就是理,因为心中有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的心念,所感的果报就是外面的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因能感果,外面的境界,是从我们这念心产生出来的,因为我们有男女之欲、饮食之欲、睡眠之欲,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吃、贪睡,有种种欲望、种种贪爱、种种执着,所以心中产生种种烦恼,外面就感种种果报,这就属于欲界。
假使把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这些欲望转过来,心清凉了,虽然身处欲界,但心得解脱,这样很快就能离开三界。所以,要离开三界,必须现在从因当中离,如果要等待未来,始终是没有办法的。
什么是因?现在的起心动念就是因,由于这一念因,将来就能感果。所以,「因心即果觉」,因地心、果地觉。「因地心」,就是经常检讨反省,看看自己有没有欲爱?有没有色爱?有,马上惭愧忏悔。这样一来,我们的心慢慢地就清净了。清净以后,虽然身还在欲界,心已经离开了欲界。
儒家云:「惟圣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圣。」能够持续地克制自己的念头,这念心就是清净的、超然的。克制,不是简单的事情,不但是儒家,道家也讲这个道理,但佛法讲得最为彻底。明白以后,就了解修行必须从这方面去努力,要在这念心上来用功;如果不知道在这念心用功,这一生只是修一些福报,还是没有办法得到解脱。
我们了解佛法的道理,知道人生是苦,就必须要寻求出离。怎么样才能出离?要从起心动念这念因心上去出离,如果不知道这个道理,修行就不容易成功;不但不容易成功,乃至于产生烦恼、邪见。产生了烦恼和邪见,就会毁谤正法,将来就会堕落。
现在社会上就有这种现象,有些人主张「自在禅」,认为既然「心即是佛」,我的心就是佛,所以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,心自在就好了。表面上听起来好像头头是道,认为儒家也说:「食、色,性也。」所以就是要放纵食、色等人之本性,讲究物质生活,过得快乐。事实上,这并不是本性,而是众生性。
举例来说,有些人认为活在世上,过得愉快、过得自在比较重要,何必出家修行?以为纵欲就是自在,假使有这样的观念,当男女之欲得不到满足时,心当中就会起烦恼,这时便会无视道德、无视伦理,乃至于会触犯法律。
再等而下之,社会上有些乱伦的事件,祖孙、父女、亲眷发生关系,这就是没有理智,属于禽兽的世界。禽兽的世界没有父母的观念,很多动物在繁殖场里,被关在同一个地方,只知道淫欲,生了很多的孩子,孩子又和它的父母发生关系,始终是在恶业的循环中,没完没了。
慢慢去观察,什么是禽兽?什么是人?人有伦理道德,称之为伦常。父子、兄弟、夫妇、朋友、君臣之间相处的道理,就是伦常,把伦常守住,人格就能完整。假使人格守不住,虽然是人,但心已经变成了畜生,就如衣冠禽兽,穿的是人的衣服,长的是人的样子,但心里面都是欲爱、色爱,没有一点善法、没有一点尊卑、没有一点善恶、因果的观念,这就是畜生的法界。所以,十法界不离当下这念心。
佛法中有五戒──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。什么是不邪淫?除了夫妻关系之外,跟夫妻以外的对象发生关系,就是邪淫,以后就要感恶果。
佛经里面讲,出家众称为比丘、比丘尼、沙弥、沙弥尼,为什么这样称呼?就是不淫欲的关系。不淫欲可以得到解脱,心当中清凉就是解脱。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依,就是佛的弟子,就和普通人不一样了。受了三皈依,有无量的功德,因为皈依了三宝,就是佛的弟子,心当中以佛为师、以法为师、以僧为师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这就是功德,就能脱离三涂恶道。因为「欲」界,就是有男女之欲;能够远离男女之欲,就能脱离欲界,脱离三涂恶道。
佛经上记载,天上的天人男众称为天子;天上的女众称为天女。天人享受五欲之乐,但天福享尽了,就会有五衰现前。什么是五衰?就是五种衰败的现象──第一,天上的人戴有天冠,像花一样鲜艳,快死的时候,天冠慢慢枯萎,花就像快谢了,失去颜色。第二,所谓「天衣无缝」,天人的宝衣一出生就穿着,纱很薄,会发光,从来不脏,所以不用更换;快死的时候,就会「衣裳垢腻」。
第三,「身体臭秽」,天人身上是香的,快死的时候,腋下发出臭味。第四,天人不流汗,快死的时候,腋下汗出。第五,「不乐本座」,天人坐在宝座上,只要动个念,宝座就会飞行,要快就快、要慢就慢;快死的时候,不安于座,甚至就看到宝座旁有人在等着他的位子。当五衰现前的时候,就知道要堕落了。为什么知道要堕落?因为天上的人有天眼通,这是报通。神通有几种:修通、报通、妖通。果报带来的神通,就称为报通。所谓「天眼无障碍」,有天眼的报通,能看到世间、天堂、地狱,没有障碍。
(二)
欲界天、色界天,就是以欲望的轻重、心清净的程度,来区分天上的果报。欲界天又称为六欲天,有男女之欲、饮食之欲,其中男女之欲是最厉害的。四大天王这层天,有男、有女,还有衣服、饮食,男女之间会交会,这就是四天王天的欲爱境界,这层天,天寿五百岁。透过修行,男女的欲爱减少了,就超越了四天王天,生到忉利天;忉利天的天人,还是以欲为根本,但欲爱心比四天王天少很多,有相抱交会,但不流不净。因为色爱减少,寿命千岁,福德也很大,所以,超越了四天王天。
透过修行,欲爱、色爱更少了,寿命就更长,天上的七宝宫殿更光亮,超越了忉利天,就生到夜摩天。这层天天寿二千岁,夜摩天的天人,只要两手握一握,男女之间的欲爱就得到满足。更进一步往上生到了兜率天,这层天的寿命又超过了夜摩天,在此能听经、闻法、禅修,欲爱相较也较轻,男女之间不需接触,只要相视会心一笑,就能得到满足。所以想要长寿,就要从这念清净心去超越,如果修了福德,经常反省检讨,把男女的欲爱减低,再往上就生到化乐天,这层天的寿命又更长,男女之间只是看一看,欲爱就满足了。再往上是他化自在天,只要看一眼,欲爱就满足了。
慢慢去观察,世间人对男女欲爱的执着,每个人轻重不同,有的人看得很淡,有的人就是看不开;如果看得淡,心中没有执着、挂碍,就觉得生活幸福、快乐。所以男女欲爱轻,便往上提升;欲爱、色爱重,就堕入三涂。
例如声闻缘觉断见惑、思惑的烦恼,断除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六根本烦恼,习气改过来,就证罗汉果。得六种神通,证涅盘果位;涅盘就是真空、寂灭,证到涅盘、真空,寿命就是无量。释迦牟尼佛示现涅盘时,将自己的金缕衣交给迦叶尊者,付嘱尊者将衣传给弥勒佛,迦叶尊者在鸡足山入定,等弥勒佛出世,传衣给弥勒佛后再入涅盘。所以,要了生死,就必须把心中的烦恼断除,了解这些道理,便知道修行要如何提升。
以出家众来讲,现在的生活粗茶淡饭,不需追求名、利,最大的烦恼就是男女之欲,这种习气,是生死的根本,从过去到现在,无量劫来一直都在。要了生死,就要由起心动念处来努力,「生」就是一个念头生,「死」就是一个念头灭。看到任何境界,第一个念头起来,就是「生」,第二个念头起时,第一个念头就灭了,这就是「死」。一般人从早到晚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就有八亿四千万个生死。所以真正要了生死,就是要无念;无念,就是中道实相,顿悟自性,直了成佛,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法门。
无论是禅、净、密、律,各个宗派都是讲这念清净心、绝对的心。净土宗说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。」男女的欲爱不重,就不会来受生;这念心没有达到绝对的境界,还在攀缘颠倒,就是念不一,就不可能生到极乐世界。不清净的心,就是众生;不绝对的心,就是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所以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的差别,就是在欲爱、色爱的轻重,依此产生出这些不同的果报、寿命、福德因缘。六欲天中,欲爱最轻的是他化自在天,寿命也最长;欲爱比其他层天重的,就是四天王天;人道的欲爱更重,都是妄想颠倒;三涂恶道的欲爱更重,业障也重。所以要了生死,就要找到生死的根源,欲爱就是生死的根源。
佛法用偈语来形容六欲天男女的欲爱:「四王忉利共相抱,夜摩执手兜率笑,化乐熟视他暂视,此是六天真快乐。」四天王天共相抱,不可能从早上抱到晚上,所以即使是六欲天,男女之间的欲爱,也是一下就过去、短暂即逝,所以这不是真正的快乐。世间的男女,还没谈情说爱,就会羡慕谈情说爱的人,等到自己谈情说爱、最后结婚,不到几个月却又离婚了。而且,不但是年轻人会离婚,年纪老了也会闹离婚。如果男女的欲爱、色爱,是真正的快乐,就不会离婚,这就证明欲爱、色爱是一种烦恼,这种快乐是一种刺激,一旦时间过了,不但不快乐,而且还会后悔、空虚、烦恼。譬如男众在外面金屋藏娇,夫妻之间因此情感破裂,家庭四分五裂,甚至个人名声受损,社会地位一落千丈,让人看不起,不需等到未来,现在就会受到种种苦果。了解男女的欲爱、色爱是一种烦恼,在家居士修行,一方面修供养、修六波罗蜜,二方面要检讨反省,虽然有太太,但夫妻间的关系要减少,慢慢化除欲爱、色爱的烦恼,才能成就解脱自在。相对的,如果不知道佛法,不知道欲爱是一种祸根,也不知检讨反省,就会纵欲,男女欲爱的贪心一起,就想占有,甚至强暴,这样就会堕入三涂恶道。
一个人的智慧高低,就是看欲爱心重不重。假使欲爱心很重,意识便迷迷糊糊、昏昏沉沉,没有什么智慧;如果男女的欲爱、色爱比较轻,智慧就会通达。慢慢去观察,不论世、出世间的贤圣,智慧都比一般人高,就是因为对于男女欲爱看得很淡。所以要智慧增长,就要把心中欲爱、色爱之火息灭,心中清凉,自然就有智慧;不但有智慧、身体健康,而且长寿。进一步得了大禅定,就能成就解脱、自在。
所以,「离欲寂静,是最为胜」才是真正的快乐,佛的智慧很高就是因为住大禅定,所以想要得到智慧,达到真正的快乐,就要得禅定。所谓「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,得到了禅定,在禅定中最快乐;证到寂灭,心境达到一如,最安详、自在。修四禅八定,证到初禅离生喜乐地,一离开恶法,生理、心理就会变化,身心清净,这时走路身体觉得轻飘飘,心中也很宁静,这就是真正的快乐。再继续打坐,超越初禅,证到二禅定生喜乐地,所产生的欢喜更甚;此时不贪着定中的境界,继续再打坐,就超越二禅,证到三禅离喜妙乐地,这种喜悦更是微妙;到了三禅还是不贪着,继续用功,便证到四禅舍念清净地,连欢喜的心都没有了,心就得清凉自在。
(三)
修行讲求「离欲」,一般人不了解,以为出家众舍家修行,远离情爱,没有伦理,不近人情,其实不然。以世间法来说,伦理道德是用来维持社会秩序;但就算人做得再好、活得再久,还是免不了老、病、死苦,假使造了恶业,将来还要堕入恶道。
中国最长寿的彭祖,活了八百岁,享尽齐人之福,有四十九个太太、五十四个儿子,大家都羡慕他,但是他还是很烦恼、还是要死,死的时候也很痛苦,还向上天祷告求寿,认为自己的寿命太短了。然而,不要说是活到八百岁,就算是六欲天最高一层他化自在天,天寿一万六千岁,一样要死;不要说是欲界,就算是无色界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最后定散掉了,业障现前,也一样要堕入轮回。
所以佛法除了讲定以外,还告诉我们要用智慧来返照自己,把欲爱、色爱、贪爱的烦恼漏尽。漏尽欲爱、色爱的烦恼,就证到真空、证到真如,真空、真如,就是无量寿、无量光,寿命就无有穷尽。所以,从长远来看,我们现在修行实在是很大的福报。如果修行没有得到禅定,就很苦,这时对欲爱、色爱的烦恼就是要忍,没有别的。所以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讲:「忍色忍欲难」要学会忍的功夫,忍色忍欲。欲爱是生死的根本,天上的人一样有欲爱、色爱,一样要轮回生死。所以进一步要证到阿罗汉果,解脱生死,就必须断六个根本烦恼。
一般人都想生天,许多宗教也认为天堂是快乐的。天堂究竟如何快乐?就是男女之欲、饮食之欲,常在吃喝玩乐当中。为什么天人有这么大的福报?也是过去修来的,我们也一样,从现在要开始修,现在不修,将来也没有天上的福报。
过去有一位天子,天福享尽了,用天眼看到自己要投生拘夷那竭国,变成一只癞子猪,心里很不安,就去请释提桓因(帝释天)帮他想办法。释提桓因说,我们天上的人都是如此的,谁也逃不了无常,不过你很有福报,现在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善法堂为母亲说法,你赶快去请佛陀救你,看看是不是可以把你天上的寿命保住。
天子见到了释迦牟尼佛,请佛救他。佛说:「救你是可以,第一要受三皈依,第二要受五戒,第三要修习禅定。假使能够做到这些,天上的寿命和果位就可以保住。」天上的人谁愿意受三皈五戒?还要打坐?耐都耐不住!真正是如此的,这是什么原因呢?举个例子来说,过去僧团里有人生了病,都是由耆婆医治。耆婆往生后,生到天上去了。这时,目连尊者的一个弟子生病了,怎么样都医不好,目连尊者想找耆婆为弟子医病,就用神足通飞到天上去找耆婆。
假使人间出现了阿罗汉,那是不得了的事,但天上的人看到阿罗汉,理都不理。耆婆看到目连尊者,也只是举个手。目连尊者实在想不通,就问耆婆:「以前你在人间,看到佛的弟子,都会恭敬礼拜;现在你看到我只是举个手,连个问讯都没有,这是为什么?」
耆婆回答:「尊者,我对你举手已经不错了,你看其他人对你理都不理啊!」目连尊者觉得确实很奇怪,耆婆接着就说:「你要知道,我们天上的人,时时刻刻都在享受,看到你来了,他那种快乐的心还停止不下来。」就好像小孩子到了儿童乐园,看到五光十色,高兴得不得了,爸爸、妈妈要带他走,他马上就又哭、又叫,吵着不要离开。天上的人也是如此的,都是在享乐当中,但福报享完,就要堕落了。
天子听完佛陀开示,说:「世尊,只要能够保全性命、保全我天上的果位,受三皈五戒、打坐……什么都可以!」释迦牟尼佛就为他传授三皈,才刚把三皈受完,这位天子就往生了。由于这位天子看到三涂恶道的恐怖,皈依向道的心很真切,一句接着一句念: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……」,往生了以后还在念。由于皈依的功德,这位天子往生以后脱离畜生道,投胎到一位长者家中。出生的时候,口中还在念三皈依: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……」长者夫人觉得很奇怪:「这孩子怎么一生下来就会说话?」左右的侍女也觉得很奇怪,大家讨论着:「这孩子生下来就会讲话,一定是妖怪,赶快把他扔掉,否则将来恐怕会带来厄运、带来灾难。」
长者听到众人吵闹,前来询问:「你们怎么在这里吵吵闹闹?」侍女说:「夫人生了一个妖怪,我们觉得很不安,正在这里商量。」长者问:「怎么会是妖怪?」侍女说:「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讲话。」长者决定先看看再说。长者是佛弟子,一到房里,就听到这个孩子在念三皈依,说:「你们实在太胡涂了!这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念三皈依,你们年纪这么大了,还不知道什么是三皈依呢!」
这个孩子七岁时,一天,遇到目连尊者,便向前跟目连尊者打招呼:「目连尊者,您还认识我吗?」目连尊者回答:「不认识。」孩子说:「目连尊者,您以前到天上去过,当时世尊在天上为母亲说法,那时我见过您。我本来要堕畜生道,世尊帮我授了三皈依,救了我一命,我现在不但转人身,还当了长者的孩子,这份恩德我一定要报答。请您转达世尊,我要供养佛及僧众。」长者知道以后,设斋供佛和僧众。席间,释迦牟尼佛为大众开示四谛法门,这个孩子一听闻四谛,当下得法眼净。
只受三皈就有这么大的功德,受持五戒的功德更是不可思议。以佛法来说,受了三皈,就是佛的弟子、三宝的弟子;受了五戒,是戒弟子,更不容易。受了五戒,有五戒的果位,男众称为优婆塞、女众称为优婆夷,又称为近事男、近事女,能够住在道场里面,近事三宝。在家居士在家修行,证了菩萨果,就称为白衣大士。如果受了八关斋戒,那又不一样了,称为近住男、近住女。近住,就是近住阿罗汉果,与圣人的位置接近了,快要近住到果位上。
出了家又不一样了、又升等了,沙弥、沙弥尼,比丘、比丘尼;进一步受了菩萨戒、三坛大戒,身分又不一样了。所以,佛法是最真实的,只有佛教有沙门四果──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其他的宗教没有,为什么?一般的宗教最高的境界是生到天上去。等到天福享尽了,又会堕落。
(四)
前面提到,天人所享的福,是男女的欲爱、色爱,天人位阶的高低,也是依着对男女欲爱贪着的轻重而定,所谓「四王忉利共相抱」,四王天和忉利天,需藉由男女相抱来产生快乐;「夜摩执手兜率笑」,夜摩天是以握手,兜率天是以对视而笑来产生快感;「化乐熟视他暂视」,彼此之间看一看就能得到满足了;「此是六天真快乐」,我们想一想,这是不是真正的快乐?这种快乐一剎那就过去了。天人的寿命很长,欲界最高到一万六千岁,最后寿命也会享尽。假使能断除六个根本烦恼──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,寿命就是无量。所以,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里讲得很清楚:「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。」
一般人没有研究佛法,不了解佛法,认为佛法绝情绝义、破坏社会伦理,甚至修行学佛的人,看到佛法要离欲,心中起反感,认为「食、色,性也」,既然是人的本性,为什么要离欲?凡夫众生离不开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假使不修行学佛,将来堕入三涂恶道是更苦,苦上加苦。所以,《法华经》云:「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。」什么是「大事因缘」?就是到我们这个世间来度众生的生死大事。
什么是生死?就是欲。如果我们把这个道理肯定了,这一生绝对能够成道证果;假使不知道在这个地方来用功,这一生最多修些福报,未来还要继续修行,如果产生了烦恼、邪见,将来还是要堕落。因为不安本位!认为自己现在出家,好像是一个很大的损失,没有享受到世间男女之欲,感觉对不起自己,心中还在后悔,觉得佛法太苛刻了,起了这些烦恼就糟糕了,就退道了,退失菩提心了。不仅如此,这一生无论是吃的、用的,都是施主供养,堕落了,就要还债,所谓「施主一粒米,大如须弥山;若人不了道,披毛戴角还」,真正是如此的。明白这个道理,也不用害怕,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」、「老僧一打坐,能消万担粮」,契悟这念心,无量劫的生死一剎那就了了。
这一章告诉我们欲火要远离,所谓「菩萨见欲,如避火坑」,大众要肯定这个观念,自己有很大的福气,过去修了善根、慧根,跟三宝结了缘,前世发了愿心,今生又来度众生,现在要从这里入手,这是自己的本分,实在是如此的。前面很多章节都谈这个问题,这一章特别再提,叮咛再叮咛,这是佛陀的大慈大悲。
我们的心中有三把火,一个是欲火,一个是无明火,一个是饥火。火来了,就失去理智了。修行没有别的,就是把欲修掉。相信每一个人都看得破世间上的名利,但要看破这一关,是不容易的,古德说:「透得此关,出尘罗汉。」俗话也说:「酒色财气四堵墙,当中埋的是英良;若能跳出墙门外,此是长生不老方。」由此可知欲火的祸害。
佛法讲戒,儒家也讲戒:「少之时,血气未定,戒之在色。」年轻人还未成年、还在发育的阶段,不可贪求男女之色。贪色,就会影响发育,一个是智慧的发育,一个是生理的发育。现在很多学生、年轻人神经衰弱,什么原因?就是欲爱、色爱得不到满足,产生手淫的行为。如果养成这一种习惯,就糟糕了,就会神经衰弱,脑袋昏昏沉沉、糊里胡涂,记忆力减退,最后失眠,这一生就完了。
佛法是以戒为根本,戒是最重要的。不但有戒法、戒行、戒相,还有戒体,最重要的就是时时刻刻观照这念心,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」,打了妄想,马上照住,把打妄想、起贪爱的这个心转过来;如果转不过来,就要修「四念处观」。四念处观很重要,是对治我们的执着和男女之欲爱、色爱的法门。
四念处观──身念处,观身不净;受念处,观受是苦;心念处,观心无常;法念处,观法无我──这是别相念,个别来修,对治执着和欲爱。别相念修成功了,不但能断烦恼,而且可以入禅定、启发神通。别相念修好了,进一步修总相念,一个具足四个──观身不净,观受也是不净、观心也是不净、观法也是不净,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。所以,佛法就是要如实地去修行,尤其是大众出家不容易,把家庭、事业放下,来依止道场、依止师父用功。假使能够把这一关看破,这一生绝对可以得解脱。所谓「解脱」,是指心当中的烦恼没有了;烦恼没有了,心就清凉;心清凉,就得自在;自在,就是解脱。
修行,想要心得到自在、解脱,有顿悟、有渐修。什么是顿悟?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时时刻刻安住正念,没有妄想,一念到底。所谓「一法界显,九法界隐」,「一法界」就是一真法界,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,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处处作主、如如不动,这就是一真法界。悟到一真法界,就是开悟了。悟,就是这样悟。假使没有悟,相信这个道理,达到百分之百了,也是悟,这就是站得住;站得住,还要站得长,就是功夫,这就是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顿悟法门。
假使习气太重,还是要修方便法门,早晚课诵、诵经持咒、礼佛忏悔、打坐参禅,修一切善,断一切恶,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用来磨炼自己的,这就属于渐修。例如,四谛法门是三乘所共学。所以,四谛是最重要的──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「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」,当中最重要的就是修四念处、安住八正道。要达到这个境界,第一关就是要离欲,没有别的。
儒家、道家、佛法都讲这个道理,只是深浅不同。佛法当中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、佛等果位,属于圣;道家是仙,吕洞宾就是仙。证到初禅,就是仙,四禅八定都属于仙位,得到禅定,有五种神通,所以称之为仙。如果得到禅定,再配合智慧,修四念处观,断除自己的欲爱、色爱,就能超凡入圣。
烦恼分为三种: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。欲爱就属于见思惑,修四念处观,就是破欲爱的烦恼。要把烦恼、无明完全净除,就是修中道实相观,破了无明,就是如来的境界。
这些都要脚踏实地去修,怎么修?第一是持戒。早晚课诵、惭愧忏悔、检讨反省、打坐……这些是方便,功夫现前了,就能转识成智。怎么样功夫才能现前?时时刻刻发长远心,心当中有烦恼,正念不现前时,就要诵经持咒、发大愿、修四念处观,这样修行就会落实下来。要有恒心、有信心,还要有大愿,以愿导行,就像菩萨以誓愿持身一样。为什么要发大愿?还没有得到禅定、没有证到三昧时,心当中有很多烦恼,就要以愿力来支持自己的行为、以愿力来引导自己的方向。
(五)
道家也是远离淫欲,方法是采药炼丹就是练精化气、练气化神、练神还虚、练虚还无,但是如果练得不好,就会走火入魔。佛法修四念处观,绝对是很平静,专门对治自己的烦恼。四念处观属于渐修,渐修之后,安住中道实相,又是顿悟。所以,顿悟不碍渐修,渐修又不妨碍顿悟,二者互相融通。
儒释道对远离欲爱,也有相似的观点,宋朝时期,有一位陈抟仙人被皇帝拜为国师,不但特别崇拜、优待他,而且送了很多美女给他。一般人认为美女是很好的,但站在修行的立场,女色不但不好,而且还是祸害,所以陈抟仙人写了一首诗就离开了:「雪为肌体玉为腮,多谢君王送得来;处士不兴巫峡梦,空烦神女下阳台。」什么意思呢?美女的皮肤就像雪一样白,两颊就像玉一样润,一般人求都求不到,认为是齐人艳福;真正有智慧的人,就了解它不是好事,古德云:「艳女来奔、妖姬献媚,君子视为莫大之祸殃而拒之。」所以,一件事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,愚痴的人以为是享受齐人之福,有智慧的人认为是大祸临头,实在是如此的。
佛教有一位维摩诘居士,「虽有妻子,常修梵行」,虽然有妻子,但经常都是保持清净,心也是清净的、口也是清净的、身也是清净的,等于儒家所说的「柳下惠坐怀不乱」,达到这个境界是不是功夫?这只是一种定。定当中要有智慧,要定慧等持,用智慧来漏尽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,这才是真正的超凡入圣。
佛法是智慧的,当下这念心能管得住,就是四两拨千斤。一个是转念,一个是提念,一个是化念。假使对某个人打了妄想、起了执着,会参禅的人马上照它一下:「谁?」「是谁在想?」一照,妄想就没有了,这个功夫比较细。功夫粗的人,实在是没办法不打妄想,就诵经、念佛、礼拜忏悔。假使自己有一点功夫,检讨反省,把起心动念这个心一下就转过来了,中道实相观,一念不生究竟忏悔,这就是所谓的「无生忏」,是真正的忏悔。
修行,就是要在这念心上去修,这念心相应,就成道了。什么是「相应」?不是另外有一个相应,而是妄想不生、处处作主,这就是相应──与清净心相应、与无为心相应、与不动心相应。孟子说:「我四十不动心。」也是这个道理。苏东坡说「八风吹不动」,也是一个「定」字。除了定以外,当中还要有智能,才能直了成佛。
这一章「欲火远离」,我们明白欲在心当中会起火,称为欲火。异性之间产生了执着,马上身心就不得自在,为什么?身体会发烧、发热,这就是火。佛经中提到,凡夫看到天女,就会被欲火烧死,所以这把火是很厉害的。由此可知,任何宗教对男女之欲都是忌讳的,若不了解,就会误解佛法不近人情;了解以后,才知道佛法是大慈、大悲。
欲火要远离,一个是身远离,一个是心远离,由事到理。出家远离红尘,是身远离,但如果身体远离,心不远离也没有用;可是如果连身体都不远离,那就更糟了。所以,暂时身体远离,找一个避风港安住下来,道场就是一个避风港。第二步,心远离,要注意这念心,不要打妄想。陶渊明有一首诗:「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,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」身远离,只有事,没有理。身心都远离,有事也有理,就能与道相应。
心要远离,就是时时刻刻要观照、时时刻刻都安住正念,这念心一转过来,就远离了十万八千里;相反地,这念心一打妄想,就身处在火宅中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就了解佛经所说:「谁知火宅内,元是法中王」,火宅当中,法王还存在。法王是什么?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要能作主,就是火宅当中的主人。这一章的目的就是告诉我们要远离欲火,事要远离,理上也要远离。假使事上不能远离,最低限度男女之间要保持分际。
出了家,男女之间保持距离、保持分际,为的是预防产生一些枝节。欲火要远离,一个是在事上远离,男众和女众之间少讲话,没有事情就不要交谈;有事情要谈,就要保持正念,这样也是远离,就是《金刚经》所说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的道理,也就是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,最后说没有说一句佛法;度了无量无边众生,最后说没有度一个众生。什么原因呢?就是无我相、无人相,这念心始终安住正念。安住正念,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,哪里还有我相、人相?这些道理必须要自己去体悟。
佛言:「夫为道者,如被干草,火来须避。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。」修行人最重要的是要远离欲。「夫为道者」,「道」在什么地方?道不离心。心悟了,就是道;心迷了,就是众生。
悟了,心就在定慧当中、就是光明。在定慧当中的这念心,起心动念就有智慧、就有感应、就有神通,所以称之为「道」。相反地,这念心迷了,在妄想当中,哪里会有感应、神通?这就不是道。所以,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就必须时时刻刻离欲。
「夫为道者」要想修道,要怎么修?「道」就是这念心,无为的心、真空的心、清净的心、妙有的心。怎么样才能悟道?怎么样才能得道?「如被干草」,希望心清净光明,达到定慧这个正道、中道的境界,必须时时刻刻有警觉的心,就好像身上披了干草,这是一种譬喻。干草遇到火马上就烧起来了,就会丧身失命。
「火来须避」,外面有火,马上就要避开。怎么避开?一个是事上避开,一个是理上避开。什么是事上避开?很多地方都不要去,要避开是非、避开烦恼;即使为了常住事不得已得去,必须要安住正念,不能有非分之想,就好像身上披着干草,遇到外面的境界、外面的缘,火一燃,命都没有了。
干草是什么?就是外面的境界,所谓「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」,这些境界要避开。实在是一定要面对时,起心动念都要安住正念──年纪大的,是我的父母;年纪与我相仿的,是我的兄弟姊妹;年纪小的,是我的晚辈,思惟这个道理,把念头转一下,或是藉由诵经、持咒、念佛……来转念,这就是「避」,这就是方便法门。
除此之外,过去玉琳国师的师兄曾教他一种方法,假使看到女性,无法安住正念,用针锥一锥自己的手,这样一刺激,马上就醒过来了。所以,把念头转一转,提念、转念、化念,这些都是方法。最彻底的方法,就是修四念处观,最后安住正念、安住中道实相,这么一来,什么都避开了。时间、空间都没有了,人我是非都没有了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统统没有了,避得干干净净的,所谓「实际理地,一法不立」,这就是避。
「道人见欲,必当远之」,既然想修道,就必须认识清楚,要从「欲」这方面来息灭,转化自己。这念心清净了,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光明、就像一潭止水一样清凉。所谓「菩萨清凉月,常游毕竟空;众生心水净,菩提影现中」,要想见到菩萨,就是要净化这念心,这是最重要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