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二十八章 意馬莫縱



(一)

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;慎勿與色會,色會即禍生。得阿羅漢已,乃可信汝意。」

  本章「意馬莫縱」,所謂「意」,一般稱為心意,佛法則稱為意識。修行首先要了解心、意、識。

  人有八識──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,稱為前五識;意識,是第六識;第七識末那識執我;第八識,稱為阿賴耶識、含藏識,有能藏、所藏、執藏之意,能含藏一切種子,是這八識的倉庫。此處的「意」,是指第六識。

  心、意、識,都是這念心,只是作用不同而已。念頭一起,就是一念心;第二個念頭再一動、再一想,就是意;第三念,根塵相對,當中起執著,就稱為識。此即所謂的心、意、識。禪宗參話頭要離心、意、識,既然是離心、離意、離識,當下就是絕對的境界。

  就佛法而言,心分為妄想心、肉團心、菩提心。菩提心,才是真實心。

  什麼是妄想心?凡夫眾生的念頭來來去去,善念、惡念,念念相繼,都屬於生滅。譬如,看到一個東西,無論好壞,心一動,就是一個妄想。從早到晚,起了八億四千萬個念頭,全都是妄想;甚至晚上睡覺作夢,還是在妄想當中。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善念、惡念……念念遷流,始終不停,這就是妄想心,妄想,就屬於生滅。

  肉團心,就是指心臟。過去有些人認為:「我現在在用心,就是心臟。」然而,透過現代醫學的發達,就可以知道心臟其實也只是物質。甲的心臟可以換到乙,乙的心臟又可以換到丙。如果這念心就是心臟,那麼一個人的智慧、技能,應該都存在心臟當中。把甲的心臟換到乙的身體,那麼甲所擁有的智慧、技能,乙應該馬上知道;但事實上乙並不會知道,就證明這念智慧心不是存在於心臟當中。

  又有人認為這念心是腦神經細胞,但是細胞也屬於物質,也有新陳代謝的作用,如果心是腦神經細胞,那麼一旦細胞代謝,智慧、技能也應該隨之消失。由此可知,這念心不在心臟,也不在腦神經細胞。

  什麼是菩提心?菩提心就是真實心。這念心通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沒有生滅,這就是菩提心。意,不是菩提心,也不離開菩提心,當下這念心不動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念心就是菩提心。相反地,如果這念心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就成了妄想心。如果沒有辦法契悟菩提心,首先要先起善念,絕對不起惡念;達到完全是善念時,連善念也不要執著,最後歸於無念。無念,就是真實心、菩提心,就是我們本具的心性。

  無論是善、是惡,都是心意識的作用。舉例來說,修建道場是成佛作祖的大功德。看到人家修建道場,起了第一念「心」。認為這是出世法、清淨功德,將來所感果報不可思議!這就是「意」。既然不可思議,「因此一定要護持道場、建設道場!」這就是「識」的作用。由此可知,心、意、識的轉變,都在這一念心當中。

  眾生隨著心意識的活動而造業,善意就造善業,將來就感天上、淨土的殊勝果報;天上的果報享盡,最後一世出家修行、成道證果,這就是由善意而感得的善果。相反地,心、意、識也能帶我們到三塗惡道。譬如現在看到一隻錶,因為平常知道錶的相貌、形像、組合,所以一看就知是錶,這是第一念「心」。但是這一念心,如果不知道返照,馬上起了第二念──這錶的品質、形象、組合都很精密,實在很好,這就是「意」。繼續再想,這錶實在不錯,心想要占有,可是又沒有錢買,乾脆順手牽羊,把錶放進荷包裡,這就是「識」。有了識就是我執、我所,想要占為己有,這就造業了。如看到好的,想占有它,這是「意」;進一步開始行動,這就是「識」。因識而發動身體造作偷盜的惡業,惡業成熟,將來就墮入地獄、畜生、餓鬼道受苦,或是投生人道而貧窮下賤。

  明白這些道理,就要從當下這一念心來了生死。看到錶,知道是錶,只有「知道」這一念,沒有第二念;假使起了第二念,想要把手錶占為己有,馬上要覺察:「我現在在修行,布施、供養都來不及,怎麼可以犯偷盜?」這一念覺心起照,當下這念心就轉過來了,就能夠轉識成智。

  為什麼會想偷錶?這是過去的習氣使然。凡夫眾生的習氣很重,今生無論是起什麼念頭,都是過去的習氣。如果過去惡業的習氣很重,這一生就很容易現前,成為現在的業。相反地,如果過去的惡業很輕,不但不會偷盜,善業現前,還知道要布施、供養。

  古人說: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」水,就是指心水。失去這念覺心,六根對六塵始終都是迷迷糊糊,就會愈走愈黑暗。佛經也說:「迷即眾生,覺即菩提。」這念心覺悟了,清淨心馬上就現前,就能作主、得解脫,進而超凡入聖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

  孟子云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,幾希。」佛法亦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就是指當下這念心非常微細,一念不覺就開始流轉生死。修行就是要時時刻刻注意這念心的活動。

  這一章「意馬莫縱」,就是告誡我們,不要放縱這念心,時時刻刻要保持正念。這念心就像野馬一樣難以調伏,心跑掉了,這念心不覺,就會心猿意馬。修行就是在調伏內心這匹野馬,如果這念心能夠作主,心意識就帶我們成佛作祖、了生脫死;這念心作不了主,心意識就帶我們到三塗惡道。所以,明白這念心的作用,修行就找到一個方向。

  有些人不了解「禪」的真正意義,標榜「自在禪」,誤以為「自在」就是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、要看就看、要聽就聽……這是錯誤的觀念!這不是自在,而是放縱自己的第六意識。一旦放縱第六意識,就會造業;造了業,就要受報。明白這些道理,時時刻刻保持覺性,這念清淨心就能載舟──運載我們脫離三塗惡道,到達彼岸、淨土;這念心迷失、造作惡業,就像水起了波浪,水能覆舟,就會讓我們墮入三塗惡道。

  憨山大師說,修行很簡單,只要三十年不動意根,釋迦牟尼佛也拿你沒辦法。明白這個道理,修行就找到一條大路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要作主、要清淨、要清楚明白,要有慈悲心、恭敬心、謙卑心,及精進心、長遠心,還要發心廣大。

  這念心作得了主,才能發大願、修大行。怎麼樣才能夠作主?要覺悟,覺悟六道是苦、生死輪迴是苦,覺悟人人皆有佛性──有這種覺悟,才能作主。這樣「意」就變成菩提心、無住心。沒有覺悟,作不了主,心就成為「意馬」。同樣是這念心,假使悟了,猶如煉鐵成鋼。將鐵鏽、渣滓統統煉掉,最後成為金鋼,始終不壞;沒有悟,就如同鐵慢慢就會生鏽,到最後連鐵都沒有了。


(二)

  「佛」,指釋迦牟尼佛。佛教是釋迦牟尼佛開創的,所有一切言教都是釋迦牟尼佛所說。若是天人、菩薩所說,經過佛的印可,也等於佛之言說。

  佛告訴弟子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「慎」,是謹慎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照顧好這念心,心就能得解脫。以禪宗來講,就是要「照顧話頭」,「話頭」就是起心動念那個地方,又稱之為「照顧腳跟」。淨土宗則稱為「護念」。「護」,就是保護;「護念」,就是保護自己的念頭。

  如何保護自己的念頭?念佛的人,念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就是把心靠在佛號上,不打妄想,用佛號來保護這念心,就稱為「佛所護念」。誦經、持咒,則是把這念心靠在經文、咒語上,用經文、咒語來護念自己。假使對自己沒信心;打了妄想,也不知道要覺照,就把心靠在佛號、咒語上,藉此來護念自己。所以,念佛、誦經、持咒……都是一樣的,目的都是保護這念心。

  這一章不是用佛號、經文來護念,而是自己護念自己。如何護念自己?就是要慎念,時時刻刻要起覺照,要有覺心。覺,就是注意、警覺。用這念警覺心來護念自己。「慎」,從「心」字旁,右邊是一個「真」,就是用真心來注意自己,這念心要真誠,不能打妄想。

  所以,慎念,就是時時刻刻要注意起心動念,講話要注意,所作所為也要注意,時時刻刻都要謹慎。如儒家所說:「十目所視,十手所指」、「戰戰兢兢,如臨深淵,如履薄冰」。我們一起心、一動念,佛菩薩、鬼神都知道。一般人說: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,不管是有神明、無神明,時時刻刻保持一個「慎」字,就是開始覺悟。

  覺悟了,這念心就是清淨、靈明,就是有神明;沒有覺悟,這念心都是貪、瞋、癡。一般人看到什麼都貪,這就是意識的作用。什麼意?貪愛,由貪心而生;稍不如意就發脾氣,就是由瞋心而生;以為人生沒有因果,是癡心所生。貪、瞋、癡,都是因為意識心迷惑、不明白、不明朗。所以,要念念清明、念念分明,如儒家所說:「清明在躬」,這念心作得了主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意識心就變成了菩提心。

  祖師說,修行要「靜則一念不生,動則萬善圓彰」,靜的時候一念不生,好的不想、壞的也不想,這念心意識如如不動,就變成菩提。如如不動,就是如如佛。動的時候,心無善念不起、口無善言不說、身無善事不行。要動就是善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。例如,早晚課誦就是念法,為常住發心、普度眾生、弘揚佛法、研究經教、精進道業……這些都是善念。

  所以,動的時候,起什麼心都是善念;不動的時候,就是無念。世間人作不了主,不知道要行善,見人行善反而認為是愚癡。同樣是這念心,起善念,就是有覺、有照;行善事,也要能作主。能夠作主,是覺悟的有情;起惡念,就是無覺、無照,不能作主,是在迷的眾生。

  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凡夫的心意識是不可靠的,因為從過去到現在,這念心都是貪愛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所以不可信;假使相信它,就會墮落。世間人不明白這個道理,以為貪愈多愈好。所以,佛告誡我們,時時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;起了惡念,馬上要照住、照破。

  儒家孟子主張性善、荀子主張性惡,「性善」就是佛法所說的「人人皆有佛性」,能夠覺悟,這念心就是功德、善源;相反地,不能覺悟,這念心就是惡源、賊人,這就是荀子所說的性惡。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:「第一覺悟: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……」假使心迷惑了,這念心就是罪惡的根源,這念菩提心、佛性,就變成貪、瞋、癡等無明;心覺悟了,貪、瞋、癡就變成菩提心;就變成戒、定、慧。

  聖者能調伏自心、隨順覺性,凡夫眾生則是放縱自己的心意。所以,這念心要時時刻刻起覺照。一般的宗教都認為自己的道才是正道,執一非他,這都是意的執著。所以,沒有開悟,千萬不能相信這念意識。

  十法界圖當中是一個「心」字,代表由心生出十個法界。所謂「三點似星相,橫勾似月斜;披毛從此出,作佛亦由它。」都是指「意」的作用。所以,「道」在哪裡?佛在哪裡?就在這念心當中,殺、盜、淫是它;戒、定、慧也是它;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煩惱即菩提」也是它。所以,修行最重要的就是這念心。

  從這個角度來看,一切都是現成的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,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離開這念心,另外去找一個道,是找不到的。心意保持不動,一念不生,就是如來佛;沒有到達這個境界,始終就是心猿意馬,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。所以,時時刻刻都要返照,保持覺性。

  有些人起了欲愛、色愛的妄想,自己作不了主,還以為被他人控制,認為有邪魔外道,或是遭人放符咒、作法術,其實都是自己這念意識作不了主。能夠作主,就是自己的主人;作不了主,意就變成了一匹野馬,隨著外在的境界起伏。例如,男眾看到女眾,覺得她的聲音很清脆、身材很苗條、皮膚很細滑……起了貪愛;當下起照,馬上把心收回來,這念心就能夠作主了。持續不斷地返照,六根慢慢清淨了,這念心就容易得解脫,否則就會墮落。


(三)

  什麼是「汝意不可信」?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妄想。看到女孩子長得楚楚可人,念念不忘,這念心作不了主,甚至認為這個女孩可能跟自己前世有緣,愈想愈迷糊,念念相繼,患得患失,隨著這念意識遷流,就墮入惡道了。佛法云:「一念不覺生三細,境界為緣長六粗。」一念不覺,心為外境所轉,起了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,一分鐘、二分鐘、一個鐘頭、二個鐘頭、一天、二天……繼續不斷地打妄想,把自己弄得六神無主,這念心就迷失、不存在了。

  明白了這個道理,如果心一動,起了欲愛、色愛,馬上就要覺照,把妄想轉過來。如果轉不過來,就念「阿彌陀佛」,或是修四念處觀。四念處觀就是專門對治、破除欲愛的執著。所以,平時就要熟悉四念處觀。以頓悟法門而言,所謂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不但是不起惡念,連善念都不起。頓悟法門是不著善惡,不落兩邊,當下這念心如如不動、寂照一如,契入菩提心,就能夠自在解脫。沒有辦法頓悟,就必須漸次修證。什麼是漸修?先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到達完全都是善念了,最後善念也不執著,就能夠契入菩提、成就佛道。

  假使了解這個道理,但對於男女之間的欲愛、色愛仍然作不了主,就要遠離、隔絕,身遠離、心也要遠離;了達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,能夠作得了主,無論多麼美好的外相也都是虛妄的,與自己毫不相干。現在相好莊嚴,一旦生病,容顏盡衰,歸於無常。所以,相也是虛妄不實的──這就是以般若智慧起觀照。

  本章則是漸次觀心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不要相信自己的凡夫心;「慎勿與色會」,什麼是「色」?狹義來說,指男女的欲愛、色愛;廣義而言,則是指外在一切有名、有相的事物。「慎勿與色會」,六根接觸外境時,不要與境交會。

  交會,有事、有理,一種是心光交會,一種是身交會。什麼是心光交會?如古人所說:「眉來眼去,魄散魂飛」,你看她一眼、她看你一眼,弄得六神無主,所以目光不能交會。有些人沒有定力,與對方目光接觸,心作不了主,妄想顛倒,晚上就會夢見對方。所以戒律中說,行走時目視前方三尺六寸之處,收攝眼根,這是初步的練習。平時就要練習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如果平時不練習,一旦境界現前,就作不了主。

  平時能做到六根收攝,心就能夠作主,所以要攝心。攝,就是收攝,用戒、定、慧收攝身心──以戒攝心,時時刻刻都以戒為本,兩眼內視、兩耳內聽,舉手投足符合威儀細行;以定攝心,這念心經常都在定中,不散亂、不顛倒;以智慧觀照,照外照內,外面所見之色都是虛妄的,男女相也是虛妄,不但虛妄,而且九孔流不淨,這就是以智慧觀照。

  運用這些法門的目的,是在使心得到解脫。所以「慎勿與色會」,六根與六塵不相會,身與身也要保持距離。什麼是根塵相會?根塵相對,當中就產生識。譬如,鼻根聞到女孩身上的香氣,就會打妄想,馬上頭腦就昏昏沉沉的,所以根塵不能相會。修行就是要在六根門頭考驗自己,藉境練心,看到外面的境界,根塵相對時,當下這念心是不是能夠作主?是不是還有貪愛、欲愛、色愛?

  儒家說:「男女授受不親。」在佛法中,男眾和女眾要保持距離,例如端茶、遞水給他人時,不能直接送到對方手中,要把茶水放在桌上,讓對方取用;同樣地,別人拿東西給我們的時候,也不要用手接取,應請對方放置桌上。戒是很微細的,要時時刻刻保持適當的節度,身口意三業清淨,就能得解脫。

  所以,「慎勿與色會」,一是指心理層面,心與心不能交會;一是指生理層面,身體更要保持距離,這樣才能清淨。所以,六根不與六塵相會,遠離塵染,這念心才能達到清淨。

  「色會即禍生」,與色相會,就容易產生禍害,這是生死大禍,時時刻刻都要注意。戒律中規定,走路不可並行,要保持一段距離……這就是要避免與色相會、與色相接觸。這念心不能作主,一旦與色相會,就會釀成生死之禍。女眾和男眾相處,時間一久,就會有感情,進而產生執著,甚至就產生欲愛、色愛,最後導致墮落,所以要遠離。有智慧的人以心來遠離,沒有智慧的人,不但心要遠離,身體更要遠離,身遠離了,心才能漸漸遠離。

  「得阿羅漢已,乃可信汝意」,證到四果阿羅漢,斷除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六個根本煩惱,看到什麼都不會起貪心,這個時候才能相信自己這一念心意。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,只起善念,不能起惡念。

  這一章告訴我們,要想了生死,遠離禍根,先要從意根開始做起。古德說:「見境不生貪愛,於理不生分別。」看到外面的境界,不生貪愛;這一念心於理不生分別,時時刻刻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這就是最光明、最安定、最吉祥的地方。

  以大乘佛法來說,為了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必須要面對大眾。日常生活當中,男眾和女眾必須要見面、要共事,所以必須時時刻刻注意起心動念,不能起貪愛。修行就是要時時刻刻起觀照、覺照,要安住正念;假使失去覺性,造了惡業,就會招來過失。

  所以,這一章直截了當說明「意」是最重要的,第一要有覺性,第二要覺察,第三要覺照,第四要覺悟。有這一念覺心,才能覺察,進而覺照;透過覺照,這念心才能契悟中道、契悟實相。這些都離不開這一念意,修行就是要在這裡用功。
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