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二十八章 意马莫纵



(一)

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;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。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」

  本章「意马莫纵」,所谓「意」,一般称为心意,佛法则称为意识。修行首先要了解心、意、识。

  人有八识──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,称为前五识;意识,是第六识;第七识末那识执我;第八识,称为阿赖耶识、含藏识,有能藏、所藏、执藏之意,能含藏一切种子,是这八识的仓库。此处的「意」,是指第六识。

  心、意、识,都是这念心,只是作用不同而已。念头一起,就是一念心;第二个念头再一动、再一想,就是意;第三念,根尘相对,当中起执着,就称为识。此即所谓的心、意、识。禅宗参话头要离心、意、识,既然是离心、离意、离识,当下就是绝对的境界。

  就佛法而言,心分为妄想心、肉团心、菩提心。菩提心,才是真实心。

  什么是妄想心?凡夫众生的念头来来去去,善念、恶念,念念相继,都属于生灭。譬如,看到一个东西,无论好坏,心一动,就是一个妄想。从早到晚,起了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全都是妄想;甚至晚上睡觉作梦,还是在妄想当中。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善念、恶念……念念迁流,始终不停,这就是妄想心,妄想,就属于生灭。

  肉团心,就是指心脏。过去有些人认为:「我现在在用心,就是心脏。」然而,透过现代医学的发达,就可以知道心脏其实也只是物质。甲的心脏可以换到乙,乙的心脏又可以换到丙。如果这念心就是心脏,那么一个人的智慧、技能,应该都存在心脏当中。把甲的心脏换到乙的身体,那么甲所拥有的智慧、技能,乙应该马上知道;但事实上乙并不会知道,就证明这念智慧心不是存在于心脏当中。

  又有人认为这念心是脑神经细胞,但是细胞也属于物质,也有新陈代谢的作用,如果心是脑神经细胞,那么一旦细胞代谢,智慧、技能也应该随之消失。由此可知,这念心不在心脏,也不在脑神经细胞。

  什么是菩提心?菩提心就是真实心。这念心通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没有生灭,这就是菩提心。意,不是菩提心,也不离开菩提心,当下这念心不动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这念心就是菩提心。相反地,如果这念心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就成了妄想心。如果没有办法契悟菩提心,首先要先起善念,绝对不起恶念;达到完全是善念时,连善念也不要执着,最后归于无念。无念,就是真实心、菩提心,就是我们本具的心性。

  无论是善、是恶,都是心意识的作用。举例来说,修建道场是成佛作祖的大功德。看到人家修建道场,起了第一念「心」。认为这是出世法、清净功德,将来所感果报不可思议!这就是「意」。既然不可思议,「因此一定要护持道场、建设道场!」这就是「识」的作用。由此可知,心、意、识的转变,都在这一念心当中。

  众生随着心意识的活动而造业,善意就造善业,将来就感天上、净土的殊胜果报;天上的果报享尽,最后一世出家修行、成道证果,这就是由善意而感得的善果。相反地,心、意、识也能带我们到三涂恶道。譬如现在看到一只表,因为平常知道表的相貌、形像、组合,所以一看就知是表,这是第一念「心」。但是这一念心,如果不知道返照,马上起了第二念──这表的品质、形象、组合都很精密,实在很好,这就是「意」。继续再想,这表实在不错,心想要占有,可是又没有钱买,干脆顺手牵羊,把表放进荷包里,这就是「识」。有了识就是我执、我所,想要占为己有,这就造业了。如看到好的,想占有它,这是「意」;进一步开始行动,这就是「识」。因识而发动身体造作偷盗的恶业,恶业成熟,将来就堕入地狱、畜生、饿鬼道受苦,或是投生人道而贫穷下贱。

  明白这些道理,就要从当下这一念心来了生死。看到表,知道是表,只有「知道」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;假使起了第二念,想要把手表占为己有,马上要觉察:「我现在在修行,布施、供养都来不及,怎么可以犯偷盗?」这一念觉心起照,当下这念心就转过来了,就能够转识成智。

  为什么会想偷表?这是过去的习气使然。凡夫众生的习气很重,今生无论是起什么念头,都是过去的习气。如果过去恶业的习气很重,这一生就很容易现前,成为现在的业。相反地,如果过去的恶业很轻,不但不会偷盗,善业现前,还知道要布施、供养。

  古人说:「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」水,就是指心水。失去这念觉心,六根对六尘始终都是迷迷糊糊,就会愈走愈黑暗。佛经也说:「迷即众生,觉即菩提。」这念心觉悟了,清净心马上就现前,就能作主、得解脱,进而超凡入圣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。

  孟子云:「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,几希。」佛法亦云:「刹那率尔心,堕境第一念。」就是指当下这念心非常微细,一念不觉就开始流转生死。修行就是要时时刻刻注意这念心的活动。

  这一章「意马莫纵」,就是告诫我们,不要放纵这念心,时时刻刻要保持正念。这念心就像野马一样难以调伏,心跑掉了,这念心不觉,就会心猿意马。修行就是在调伏内心这匹野马,如果这念心能够作主,心意识就带我们成佛作祖、了生脱死;这念心作不了主,心意识就带我们到三涂恶道。所以,明白这念心的作用,修行就找到一个方向。

  有些人不了解「禅」的真正意义,标榜「自在禅」,误以为「自在」就是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、要看就看、要听就听……这是错误的观念!这不是自在,而是放纵自己的第六意识。一旦放纵第六意识,就会造业;造了业,就要受报。明白这些道理,时时刻刻保持觉性,这念清净心就能载舟──运载我们脱离三涂恶道,到达彼岸、净土;这念心迷失、造作恶业,就像水起了波浪,水能覆舟,就会让我们堕入三涂恶道。

  憨山大师说,修行很简单,只要三十年不动意根,释迦牟尼佛也拿你没办法。明白这个道理,修行就找到一条大路。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要作主、要清净、要清楚明白,要有慈悲心、恭敬心、谦卑心,及精进心、长远心,还要发心广大。

  这念心作得了主,才能发大愿、修大行。怎么样才能够作主?要觉悟,觉悟六道是苦、生死轮回是苦,觉悟人人皆有佛性──有这种觉悟,才能作主。这样「意」就变成菩提心、无住心。没有觉悟,作不了主,心就成为「意马」。同样是这念心,假使悟了,犹如炼铁成钢。将铁锈、渣滓统统炼掉,最后成为金钢,始终不坏;没有悟,就如同铁慢慢就会生锈,到最后连铁都没有了。


(二)

  「佛」,指释迦牟尼佛。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开创的,所有一切言教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说。若是天人、菩萨所说,经过佛的印可,也等于佛之言说。

  佛告诉弟子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「慎」,是谨慎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,照顾好这念心,心就能得解脱。以禅宗来讲,就是要「照顾话头」,「话头」就是起心动念那个地方,又称之为「照顾脚跟」。净土宗则称为「护念」。「护」,就是保护;「护念」,就是保护自己的念头。

  如何保护自己的念头?念佛的人,念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就是把心靠在佛号上,不打妄想,用佛号来保护这念心,就称为「佛所护念」。诵经、持咒,则是把这念心靠在经文、咒语上,用经文、咒语来护念自己。假使对自己没信心;打了妄想,也不知道要觉照,就把心靠在佛号、咒语上,藉此来护念自己。所以,念佛、诵经、持咒……都是一样的,目的都是保护这念心。

  这一章不是用佛号、经文来护念,而是自己护念自己。如何护念自己?就是要慎念,时时刻刻要起觉照,要有觉心。觉,就是注意、警觉。用这念警觉心来护念自己。「慎」,从「心」字旁,右边是一个「真」,就是用真心来注意自己,这念心要真诚,不能打妄想。

  所以,慎念,就是时时刻刻要注意起心动念,讲话要注意,所作所为也要注意,时时刻刻都要谨慎。如儒家所说:「十目所视,十手所指」、「战战兢兢,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」。我们一起心、一动念,佛菩萨、鬼神都知道。一般人说:「举头三尺有神明」,不管是有神明、无神明,时时刻刻保持一个「慎」字,就是开始觉悟。

  觉悟了,这念心就是清净、灵明,就是有神明;没有觉悟,这念心都是贪、瞋、痴。一般人看到什么都贪,这就是意识的作用。什么意?贪爱,由贪心而生;稍不如意就发脾气,就是由瞋心而生;以为人生没有因果,是痴心所生。贪、瞋、痴,都是因为意识心迷惑、不明白、不明朗。所以,要念念清明、念念分明,如儒家所说:「清明在躬」,这念心作得了主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意识心就变成了菩提心。

  祖师说,修行要「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」,静的时候一念不生,好的不想、坏的也不想,这念心意识如如不动,就变成菩提。如如不动,就是如如佛。动的时候,心无善念不起、口无善言不说、身无善事不行。要动就是善念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。例如,早晚课诵就是念法,为常住发心、普度众生、弘扬佛法、研究经教、精进道业……这些都是善念。

  所以,动的时候,起什么心都是善念;不动的时候,就是无念。世间人作不了主,不知道要行善,见人行善反而认为是愚痴。同样是这念心,起善念,就是有觉、有照;行善事,也要能作主。能够作主,是觉悟的有情;起恶念,就是无觉、无照,不能作主,是在迷的众生。

  佛言:「慎勿信汝意。」凡夫的心意识是不可靠的,因为从过去到现在,这念心都是贪爱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所以不可信;假使相信它,就会堕落。世间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以为贪愈多愈好。所以,佛告诫我们,时时刻刻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,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;起了恶念,马上要照住、照破。

  儒家孟子主张性善、荀子主张性恶,「性善」就是佛法所说的「人人皆有佛性」,能够觉悟,这念心就是功德、善源;相反地,不能觉悟,这念心就是恶源、贼人,这就是荀子所说的性恶。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:「第一觉悟: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;心是恶源……」假使心迷惑了,这念心就是罪恶的根源,这念菩提心、佛性,就变成贪、瞋、痴等无明;心觉悟了,贪、瞋、痴就变成菩提心;就变成戒、定、慧。

  圣者能调伏自心、随顺觉性,凡夫众生则是放纵自己的心意。所以,这念心要时时刻刻起觉照。一般的宗教都认为自己的道才是正道,执一非他,这都是意的执着。所以,没有开悟,千万不能相信这念意识。

  十法界图当中是一个「心」字,代表由心生出十个法界。所谓「三点似星相,横勾似月斜;披毛从此出,作佛亦由它。」都是指「意」的作用。所以,「道」在哪里?佛在哪里?就在这念心当中,杀、盗、淫是它;戒、定、慧也是它;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、「烦恼即菩提」也是它。所以,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这念心。

  从这个角度来看,一切都是现成的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离道别觅道,终身不见道,波波度一生,到头还自懊。」离开这念心,另外去找一个道,是找不到的。心意保持不动,一念不生,就是如来佛;没有到达这个境界,始终就是心猿意马,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。所以,时时刻刻都要返照,保持觉性。

  有些人起了欲爱、色爱的妄想,自己作不了主,还以为被他人控制,认为有邪魔外道,或是遭人放符咒、作法术,其实都是自己这念意识作不了主。能够作主,就是自己的主人;作不了主,意就变成了一匹野马,随着外在的境界起伏。例如,男众看到女众,觉得她的声音很清脆、身材很苗条、皮肤很细滑……起了贪爱;当下起照,马上把心收回来,这念心就能够作主了。持续不断地返照,六根慢慢清净了,这念心就容易得解脱,否则就会堕落。


(三)

  什么是「汝意不可信」?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妄想。看到女孩子长得楚楚可人,念念不忘,这念心作不了主,甚至认为这个女孩可能跟自己前世有缘,愈想愈迷糊,念念相继,患得患失,随着这念意识迁流,就堕入恶道了。佛法云:「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。」一念不觉,心为外境所转,起了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,一分钟、二分钟、一个钟头、二个钟头、一天、二天……继续不断地打妄想,把自己弄得六神无主,这念心就迷失、不存在了。

  明白了这个道理,如果心一动,起了欲爱、色爱,马上就要觉照,把妄想转过来。如果转不过来,就念「阿弥陀佛」,或是修四念处观。四念处观就是专门对治、破除欲爱的执着。所以,平时就要熟悉四念处观。以顿悟法门而言,所谓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不但是不起恶念,连善念都不起。顿悟法门是不着善恶,不落两边,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、寂照一如,契入菩提心,就能够自在解脱。没有办法顿悟,就必须渐次修证。什么是渐修?先起善念、不起恶念,到达完全都是善念了,最后善念也不执着,就能够契入菩提、成就佛道。

  假使了解这个道理,但对于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仍然作不了主,就要远离、隔绝,身远离、心也要远离;了达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」,能够作得了主,无论多么美好的外相也都是虚妄的,与自己毫不相干。现在相好庄严,一旦生病,容颜尽衰,归于无常。所以,相也是虚妄不实的──这就是以般若智慧起观照。

  本章则是渐次观心。「慎勿信汝意」,不要相信自己的凡夫心;「慎勿与色会」,什么是「色」?狭义来说,指男女的欲爱、色爱;广义而言,则是指外在一切有名、有相的事物。「慎勿与色会」,六根接触外境时,不要与境交会。

  交会,有事、有理,一种是心光交会,一种是身交会。什么是心光交会?如古人所说:「眉来眼去,魄散魂飞」,你看她一眼、她看你一眼,弄得六神无主,所以目光不能交会。有些人没有定力,与对方目光接触,心作不了主,妄想颠倒,晚上就会梦见对方。所以戒律中说,行走时目视前方三尺六寸之处,收摄眼根,这是初步的练习。平时就要练习两眼内视、两耳内听,如果平时不练习,一旦境界现前,就作不了主。

  平时能做到六根收摄,心就能够作主,所以要摄心。摄,就是收摄,用戒、定、慧收摄身心──以戒摄心,时时刻刻都以戒为本,两眼内视、两耳内听,举手投足符合威仪细行;以定摄心,这念心经常都在定中,不散乱、不颠倒;以智慧观照,照外照内,外面所见之色都是虚妄的,男女相也是虚妄,不但虚妄,而且九孔流不净,这就是以智慧观照。

  运用这些法门的目的,是在使心得到解脱。所以「慎勿与色会」,六根与六尘不相会,身与身也要保持距离。什么是根尘相会?根尘相对,当中就产生识。譬如,鼻根闻到女孩身上的香气,就会打妄想,马上头脑就昏昏沉沉的,所以根尘不能相会。修行就是要在六根门头考验自己,藉境练心,看到外面的境界,根尘相对时,当下这念心是不是能够作主?是不是还有贪爱、欲爱、色爱?

  儒家说:「男女授受不亲。」在佛法中,男众和女众要保持距离,例如端茶、递水给他人时,不能直接送到对方手中,要把茶水放在桌上,让对方取用;同样地,别人拿东西给我们的时候,也不要用手接取,应请对方放置桌上。戒是很微细的,要时时刻刻保持适当的节度,身口意三业清净,就能得解脱。

  所以,「慎勿与色会」,一是指心理层面,心与心不能交会;一是指生理层面,身体更要保持距离,这样才能清净。所以,六根不与六尘相会,远离尘染,这念心才能达到清净。

  「色会即祸生」,与色相会,就容易产生祸害,这是生死大祸,时时刻刻都要注意。戒律中规定,走路不可并行,要保持一段距离……这就是要避免与色相会、与色相接触。这念心不能作主,一旦与色相会,就会酿成生死之祸。女众和男众相处,时间一久,就会有感情,进而产生执着,甚至就产生欲爱、色爱,最后导致堕落,所以要远离。有智慧的人以心来远离,没有智慧的人,不但心要远离,身体更要远离,身远离了,心才能渐渐远离。

  「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」,证到四果阿罗汉,断除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六个根本烦恼,看到什么都不会起贪心,这个时候才能相信自己这一念心意。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时时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,只起善念,不能起恶念。

  这一章告诉我们,要想了生死,远离祸根,先要从意根开始做起。古德说:「见境不生贪爱,于理不生分别。」看到外面的境界,不生贪爱;这一念心于理不生分别,时时刻刻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这就是最光明、最安定、最吉祥的地方。

  以大乘佛法来说,为了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,必须要面对大众。日常生活当中,男众和女众必须要见面、要共事,所以必须时时刻刻注意起心动念,不能起贪爱。修行就是要时时刻刻起观照、觉照,要安住正念;假使失去觉性,造了恶业,就会招来过失。

  所以,这一章直截了当说明「意」是最重要的,第一要有觉性,第二要觉察,第三要觉照,第四要觉悟。有这一念觉心,才能觉察,进而觉照;透过觉照,这念心才能契悟中道、契悟实相。这些都离不开这一念意,修行就是要在这里用功。
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