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【降魔化他】
(一)
天神獻玉女於佛,欲壞佛意。佛言:革囊眾穢,爾來何為?去,吾不用。天神愈敬,因問道意。佛為解說,即得須陀洹果。
從第二十四章、第二十五章到這一章,都是在說明女色、欲愛的過患。教下任何宗派,無論是禪宗、淨土宗……都是強調這一點,只有過了情愛這一關,才能真正獲得解脫。因為所有的過失當中,欲愛、色愛是最嚴重的,所以說色欲「其大無外」。
前面幾章都是講理,這一章便舉例說明,如果能夠遠離欲愛和色愛,便能「降魔化他」。「魔」,是指我們心當中的魔。能夠降伏心當中的魔,也就能夠降伏外面的魔;心魔不能降伏,外面的魔也就不能降伏。在這一章中,佛不僅能夠自利,又能夠度化天神,使天神也能得到小乘的初果位──須陀洹果。這都是遠離欲愛、色愛的緣故。
「天神」,是指欲界天的天人。欲界天,是指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樂天、他化自在天。這幾層天由於還有男女、飲食、睡眠的欲望,有欲愛、色愛,所以稱為「欲界」。
佛法云:「四王忉利欲交抱,夜摩執手兜率笑,化樂熟視他暫視,此是六天真快樂。」「四王忉利欲交抱」,四天王天和人間是最相近的,天上一日一夜,相當於人間五十年。這一層天,男女的欲愛和人間一樣,要擁抱、男根和女根要互相接觸,產生一種感官上的快樂。忉利天也是一樣,忉利天雖然超越四王天,但男女之間仍需要互相擁抱,藉此產生一種愉快。
「夜摩執手兜率笑」,夜摩天和兜率天不需要男女之間身體的接觸,只是互相握一握手、笑一笑,欲愛心就能得到滿足。「化樂熟視他暫視」,化樂天的男女欲愛漸漸轉淡,連手都不用握,彼此只須相看久一點;他化自在天,只是看一下,心就滿足了。這是天上欲樂的情形,愈上層的天人神通愈大,因為心都是在定當中。心在定中,男女間的欲愛心就會減少。
「天神獻玉女於佛,欲壞佛意」,天神看到佛在打坐,就獻上玉女供養佛陀,想要破壞佛陀的道意、破壞佛陀的清淨,卻不知佛陀是不貪著這些的。天人的身體充滿香味,一身都是光明,所以會令人產生愛著。但天上的人死亡的時候,身體也一樣是臭的。所以,佛說:「革囊眾穢,爾來何為?」外面只是一層皮,裡面都是大便、小便、糞穢,骯髒齷齪。凡夫看到的是玉女,但佛陀看到的是「革囊眾穢」──一張皮,包著骨頭,裡面都是膿血。「去!吾不用。」佛說:「趕快走吧!我不需要。」凡夫認為是好的,佛陀卻毫不動心。「天神愈敬」,天神以最美麗的天女來供養佛陀,可是佛陀都不要,天神便對佛陀愈加恭敬。「因問道意」,就向佛陀請示:「什麼是道?」
什麼是「道」?關於「道」的解釋很多,有大乘道、小乘道、聲聞道、緣覺道、菩薩道、佛道。不但佛教講「道」,其他宗教也講道,如儒家云: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;可離,非道也。」什麼是「不可須臾離」?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一念心,不造作、不打妄想,時時刻刻清清楚楚,保持正念;假使不注意,一不小心這念心就會跑掉。
老子也講道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。」什麼是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?能夠說出來的道,不是常道、不是真道,只是善巧方便而已。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能夠說出來的,都只是假名、假相、假有。
「無名天地之始,有名萬物之母」,凡是具有言說,即是開始;有開始,就有終結。「道」只要一開囗說,便失去本意,正如禪宗祖師所說:「開囗即錯,動念乖真。」佛法講得更清楚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」禪宗祖師也提到,要直下承當,道就是佛,心即是佛,都是在講這個「道」。
從人間的角度來看,五戒就是道;在天界,十善就是道;對色界、無色界來說,四禪八定就是道……這些都是善法、福德、戒行、定力,但還沒有真正契悟了這念心。就大乘道來看,六波羅蜜是道;以小乘道來說,四諦、十二因緣是道。但這些法門都是助道,是證到涅槃的方法。三十七助道品也是助道,就是以三十七種方法來幫助我們斷煩惱,趨向佛道,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,以證到涅槃的境界。
《大學》云:「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於至善。」這也是「道」。「明明德」,就是要明白自己的這念心性。《中庸》提到:「天命之謂性,率性之謂道,修道之謂教。」「天命之謂性」,「性」就是道。在中國,廣成子是道家修道的始祖。有一天,黃帝問廣成子:「什麼是道?」廣成子回答:「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。」道是「窈窈冥冥」,看不見的。「無視無聽」,看不見、聽不到,但可以修證,怎麼修?「抱神以靜」,「抱」,就是持、就是安住。「抱神」就是守住這念心。例如,誦持佛號「南無阿彌陀佛」,始終是堅住這念心,這就是道。所以最早的道家,也是守這念心。
「形將自正」,這念心漸漸安住後,我們的身就清淨、端正。更進一步「必靜必清」,「靜」就是不動,口不動、心不動、身也不動──口不打妄語,心不打妄想,身也不造惡業。「清」,就是不要起貪、瞋、癡。「無勞汝形,無搖汝精」,不要打妄想,遠離男女間的欲愛、色愛。不但是白天,晚上作夢也不要有欲愛的念頭。白天沒有正念,晚上一定會夢遺漏精;如果白天能安住正念,晚上就不會夢遺。心神要合一,不要攀緣、患得患失,這樣才能與道相應。
「乃可以長生」,不但是心安住正念,連身體都不會壞。廣成子已經修到這個程度,悟到這個道理,所以那時已經活了一千二百年。依照這個方法去修持,達到最高的境界,能夠產生神通、知道世間上很多道理。如果不能依照這個道理去用功、去實行,始終是一個薄地凡夫。
(二)
關於「道」的解釋,雖然儒家、道家及其他宗教,眾說紛紜,但歸根究柢,都不離開這念心。佛法開門見山,講得最為徹底、最直截了當。「佛為解說」,佛陀就為天神解說「道」的意義──要清淨六根,遠離貪瞋癡,最重要的是不要有欲愛、色愛的念頭。天神聽了這些道理後,很快便證得須陀洹果。須陀洹果,又稱為預流果、初果。證到初果,就能與道相應。
現在有很多修行人,都是因為男女之間的欲愛、色愛,產生無明、煩惱,再加上缺乏定力、智慧,就失去了作主的能力。為什麼會缺乏定力?缺乏智慧?就是因為不知道「道」在什麼地方。憨山大師云:「念佛本為超生死,先須要識生死心。」念佛的目的,就是要超越生死,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說的要往生西方。其實,生西方也是超生死,只是說法不一樣。
究竟如何才能了生死?一般人認為,從母親肚子裡生出來,就是生;最後壽命結束,一口氣不來,就是死。生下來很痛苦,死的時候也很痛苦。既然生下來了,就一定會死,這種生死是很難了的,必須要找到生死的源頭,從源頭去了,才能真正地超脫,不再受輪迴之苦。
什麼是生死的源頭?「癡愛便是生死根」,一個是愚癡,一個是男女間的欲愛、色愛。即使是同性戀,或是自己犯手淫,也是一樣。總之,產生這種妄想,就是愛著;有了愛著,便會產生種種煩惱,就必須再來輪迴受苦。所以,要了生死,就是在當下這一念癡愛去了。
「癡愛便是生死根,不拔其根難解脫」,如果沒有把男女間的欲愛色愛、愚癡的念頭轉過來,根本就不能解脫,心永遠在煩惱當中、永遠在輪迴受苦當中。無論是禪、淨、密、律,都是講這個道理。如果能夠不癡、不愛,這念心也不落入無聊的境界,當下安住正念,就能夠了生死、就能夠超脫煩惱。明白了這些道理,要了生死,就要從癡心和男女欲愛這兩件事來下功夫。
「癡愛即是念佛心,即將念佛斷癡愛」,念佛,就是念自己的癡愛,用這一句佛號來照破自己的癡心和愛心。不了解這個道理的話,只是嘴巴念佛號,而不知道返照自心,口念心不念,永遠無法破除自己的癡愛。癡和愛沒有化除、沒有轉過來,就沒有辦法得到解脫。
「癡愛若能念念斷,心心彌陀全身現」,一句佛號,就是一念光明。沒有欲愛、色愛,心就光明;心專注,就有定,定當中就能夠產生光明。佛說八萬四千法門,都是要把癡和愛轉過來;轉不過來,修什麼法門都不容易成就。
這一章,佛以事相來證明確確實實已經遠離了欲愛。佛陀對於天神所獻的玉女,根本就不貪、不愛、不用。為什麼不用?因為佛看到這個玉女根本就是一個臭皮囊,是煩惱的根源、生死的根源,所以不會被迷惑。一般人看到女孩子送上門來,認為是豔福不淺,其實是大禍臨頭。小人見豔女來奔,認為是福;君子見豔女來奔,卻認為是禍。儒家所說的君子,就是佛法所說覺悟的賢人、聖人、菩薩。有智慧的菩薩看到女色,便知道「若不遠離,禍即臨頭」的道理。所以,菩薩與凡夫的差別,就在於對事情的認識不同,一個是悟、一個是迷。
所以,修行要用這些道理來觀心、來檢討反省。欲界天的快樂不外乎是男女之樂,而其中男女之樂又有深、有淺,都是這念心所造成的。明白這些道理以後,看看自己當下的心念是在哪一個階段?色界和無色界沒有欲愛的問題,完全是在定當中,對於女色、欲愛等事,不看也不聽。如果這一念心無有欲念,經常保持在寂靜、無為、定慧當中,就是中道、就是實相、就是如來境界。
修行就是要調身調心。保持正念,心就得正定;得了正定,自然就成就金剛不壞之身。所以,心理和生理是互相關連的。總之,不論是道家、儒家、佛法,都在提醒眾人男女間的欲愛是禍患、是煩惱、是無明。佛法則更進一步強調,除了斷除欲愛、色愛,還要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三十七助道品、修六波羅蜜,還要修慈悲心。慈心廣大,悲智雙運,心時時在定當中,就是菩薩的境界、佛的境界。因此,除了這一念心之外,還要修種種福報,發大心,悲、智、願、行兼具,便能圓滿菩薩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