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二十六章 天魔娆佛【降魔化他】



(一)

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坏佛意。佛言: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?去,吾不用。天神愈敬,因问道意。佛为解说,即得须陀洹果。

  从第二十四章、第二十五章到这一章,都是在说明女色、欲爱的过患。教下任何宗派,无论是禅宗、净土宗……都是强调这一点,只有过了情爱这一关,才能真正获得解脱。因为所有的过失当中,欲爱、色爱是最严重的,所以说色欲「其大无外」。

  前面几章都是讲理,这一章便举例说明,如果能够远离欲爱和色爱,便能「降魔化他」。「魔」,是指我们心当中的魔。能够降伏心当中的魔,也就能够降伏外面的魔;心魔不能降伏,外面的魔也就不能降伏。在这一章中,佛不仅能够自利,又能够度化天神,使天神也能得到小乘的初果位──须陀洹果。这都是远离欲爱、色爱的缘故。

  「天神」,是指欲界天的天人。欲界天,是指四天王天、忉利天、夜摩天、兜率天、化乐天、他化自在天。这几层天由于还有男女、饮食、睡眠的欲望,有欲爱、色爱,所以称为「欲界」。

  佛法云:「四王忉利欲交抱,夜摩执手兜率笑,化乐熟视他暂视,此是六天真快乐。」「四王忉利欲交抱」,四天王天和人间是最相近的,天上一日一夜,相当于人间五十年。这一层天,男女的欲爱和人间一样,要拥抱、男根和女根要互相接触,产生一种感官上的快乐。忉利天也是一样,忉利天虽然超越四王天,但男女之间仍需要互相拥抱,借此产生一种愉快。

  「夜摩执手兜率笑」,夜摩天和兜率天不需要男女之间身体的接触,只是互相握一握手、笑一笑,欲爱心就能得到满足。「化乐熟视他暂视」,化乐天的男女欲爱渐渐转淡,连手都不用握,彼此只须相看久一点;他化自在天,只是看一下,心就满足了。这是天上欲乐的情形,愈上层的天人神通愈大,因为心都是在定当中。心在定中,男女间的欲爱心就会减少。

  「天神献玉女于佛,欲坏佛意」,天神看到佛在打坐,就献上玉女供养佛陀,想要破坏佛陀的道意、破坏佛陀的清净,却不知佛陀是不贪着这些的。天人的身体充满香味,一身都是光明,所以会令人产生爱着。但天上的人死亡的时候,身体也一样是臭的。所以,佛说:「革囊众秽,尔来何为?」外面只是一层皮,里面都是大便、小便、粪秽,肮脏龌龊。凡夫看到的是玉女,但佛陀看到的是「革囊众秽」──一张皮,包着骨头,里面都是脓血。「去!吾不用。」佛说:「赶快走吧!我不需要。」凡夫认为是好的,佛陀却毫不动心。「天神愈敬」,天神以最美丽的天女来供养佛陀,可是佛陀都不要,天神便对佛陀愈加恭敬。「因问道意」,就向佛陀请示:「什么是道?」

  什么是「道」?关于「道」的解释很多,有大乘道、小乘道、声闻道、缘觉道、菩萨道、佛道。不但佛教讲「道」,其他宗教也讲道,如儒家云:「道也者,不可须臾离也;可离,非道也。」什么是「不可须臾离」?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,不造作、不打妄想,时时刻刻清清楚楚,保持正念;假使不注意,一不小心这念心就会跑掉。

  老子也讲道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。」什么是「道可道,非常道」?能够说出来的道,不是常道、不是真道,只是善巧方便而已。「名可名,非常名」,能够说出来的,都只是假名、假相、假有。

  「无名天地之始,有名万物之母」,凡是具有言说,即是开始;有开始,就有终结。「道」只要一开囗说,便失去本意,正如禅宗祖师所说:「开囗即错,动念乖真。」佛法讲得更清楚,「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」禅宗祖师也提到,要直下承当,道就是佛,心即是佛,都是在讲这个「道」。

  从人间的角度来看,五戒就是道;在天界,十善就是道;对色界、无色界来说,四禅八定就是道……这些都是善法、福德、戒行、定力,但还没有真正契悟了这念心。就大乘道来看,六波罗蜜是道;以小乘道来说,四谛、十二因缘是道。但这些法门都是助道,是证到涅槃的方法。三十七助道品也是助道,就是以三十七种方法来帮助我们断烦恼,趋向佛道,自觉觉他,觉行圆满,以证到涅槃的境界。

  《大学》云:「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」这也是「道」。「明明德」,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这念心性。《中庸》提到:「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」「天命之谓性」,「性」就是道。在中国,广成子是道家修道的始祖。有一天,黄帝问广成子:「什么是道?」广成子回答:「至道之精,窈窈冥冥。」道是「窈窈冥冥」,看不见的。「无视无听」,看不见、听不到,但可以修证,怎么修?「抱神以静」,「抱」,就是持、就是安住。「抱神」就是守住这念心。例如,诵持佛号「南无阿弥陀佛」,始终是坚住这念心,这就是道。所以最早的道家,也是守这念心。

  「形将自正」,这念心渐渐安住后,我们的身就清净、端正。更进一步「必静必清」,「静」就是不动,口不动、心不动、身也不动──口不打妄语,心不打妄想,身也不造恶业。「清」,就是不要起贪、瞠、痴。「无劳汝形,无摇汝精」,不要打妄想,远离男女间的欲爱、色爱。不但是白天,晚上作梦也不要有欲爱的念头。白天没有正念,晚上一定会梦遗漏精;如果白天能安住正念,晚上就不会梦遗。心神要合一,不要攀缘、患得患失,这样才能与道相应。

  「乃可以长生」,不但是心安住正念,连身体都不会坏。广成子已经修到这个程度,悟到这个道理,所以那时已经活了一千二百年。依照这个方法去修持,达到最高的境界,能够产生神通、知道世间上很多道理。如果不能依照这个道理去用功、去实行,始终是一个薄地凡夫。


(二)

  关于「道」的解释,虽然儒家、道家及其他宗教,众说纷纭,但归根究柢,都不离开这念心。佛法开门见山,讲得最为彻底、最直截了当。「佛为解说」,佛陀就为天神解说「道」的意义──要清净六根,远离贪瞠痴,最重要的是不要有欲爱、色爱的念头。天神听了这些道理后,很快便证得须陀洹果。须陀洹果,又称为预流果、初果。证到初果,就能与道相应。

  现在有很多修行人,都是因为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,产生无明、烦恼,再加上缺乏定力、智慧,就失去了作主的能力。为什么会缺乏定力?缺乏智慧?就是因为不知道「道」在什么地方。憨山大师云:「念佛本为超生死,先须要识生死心。」念佛的目的,就是要超越生死,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往生西方。其实,生西方也是超生死,只是说法不一样。

  究竟如何才能了生死?一般人认为,从母亲肚子里生出来,就是生;最后寿命结束,一口气不来,就是死。生下来很痛苦,死的时候也很痛苦。既然生下来了,就一定会死,这种生死是很难了的,必须要找到生死的源头,从源头去了,才能真正地超脱,不再受轮回之苦。

  什么是生死的源头?「痴爱便是生死根」,一个是愚痴,一个是男女间的欲爱、色爱。即使是同性恋,或是自己犯手淫,也是一样。总之,产生这种妄想,就是爱着;有了爱着,便会产生种种烦恼,就必须再来轮回受苦。所以,要了生死,就是在当下这一念痴爱去了。

  「痴爱便是生死根,不拔其根难解脱」,如果没有把男女间的欲爱色爱、愚痴的念头转过来,根本就不能解脱,心永远在烦恼当中、永远在轮回受苦当中。无论是禅、净、密、律,都是讲这个道理。如果能够不痴、不爱,这念心也不落入无聊的境界,当下安住正念,就能够了生死、就能够超脱烦恼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要了生死,就要从痴心和男女欲爱这两件事来下功夫。

  「痴爱即是念佛心,即将念佛断痴爱」,念佛,就是念自己的痴爱,用这一句佛号来照破自己的痴心和爱心。不了解这个道理的话,只是嘴巴念佛号,而不知道返照自心,口念心不念,永远无法破除自己的痴爱。痴和爱没有化除、没有转过来,就没有办法得到解脱。

  「痴爱若能念念断,心心弥陀全身现」,一句佛号,就是一念光明。没有欲爱、色爱,心就光明;心专注,就有定,定当中就能够产生光明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要把痴和爱转过来;转不过来,修什么法门都不容易成就。

  这一章,佛以事相来证明确确实实已经远离了欲爱。佛陀对于天神所献的玉女,根本就不贪、不爱、不用。为什么不用?因为佛看到这个玉女根本就是一个臭皮囊,是烦恼的根源、生死的根源,所以不会被迷惑。一般人看到女孩子送上门来,认为是艳福不浅,其实是大祸临头。小人见艳女来奔,认为是福;君子见艳女来奔,却认为是祸。儒家所说的君子,就是佛法所说觉悟的贤人、圣人、菩萨。有智慧的菩萨看到女色,便知道「若不远离,祸即临头」的道理。所以,菩萨与凡夫的差别,就在于对事情的认识不同,一个是悟、一个是迷。

  所以,修行要用这些道理来观心、来检讨反省。欲界天的快乐不外乎是男女之乐,而其中男女之乐又有深、有浅,都是这念心所造成的。明白这些道理以后,看看自己当下的心念是在哪一个阶段?色界和无色界没有欲爱的问题,完全是在定当中,对于女色、欲爱等事,不看也不听。如果这一念心无有欲念,经常保持在寂静、无为、定慧当中,就是中道、就是实相、就是如来境界。

  修行就是要调身调心。保持正念,心就得正定;得了正定,自然就成就金刚不坏之身。所以,心理和生理是互相关连的。总之,不论是道家、儒家、佛法,都在提醒众人男女间的欲爱是祸患、是烦恼、是无明。佛法则更进一步强调,除了断除欲爱、色爱,还要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三十七助道品、修六波罗蜜,还要修慈悲心。慈心广大,悲智双运,心时时在定当中,就是菩萨的境界、佛的境界。因此,除了这一念心之外,还要修种种福报,发大心,悲、智、愿、行兼具,便能圆满菩萨行。  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