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二十一章 好名無益【名聲喪本】
(一)
佛言:「人隨情欲求於聲名,聲名顯著,身已故矣。貪世常名而不學道,枉功勞形。譬如燒香,雖人聞香,香之燼矣,危身之火而在其後。」
這一章「好名無益」,是佛陀提示我們不要貪求名聲。「好」就是喜好,「名」就是聲名、名利,追求名利,實在沒有好處。一般人在沒有名的時候,都喜歡打知名度;等到真正有了名,才知道名是罪魁禍首,所謂「樹大招風」,為自己帶來很多麻煩。中國有一句俗話:「人怕出名,豬怕肥。」豬肥了,命就沒了;同樣地,人出名以後,也會遭遇種種風險。
一般人都喜歡有名,拚命地追求名聲。所謂「大名鼎鼎」,假使名氣很大,無論走到哪裡,大家都認得,自己就覺得很得意、很威風。舉例來說,現在的選舉,候選人沒有一點名氣,就很難選得上,所以為了打知名度,往往就虛張聲勢,膨脹自己,也就是所謂的「造勢」,認為有了名,利就隨之而來。
以前山上有一位居士,還沒有學佛以前,曾經參加選舉,當了政府官員。學佛之後,雖然知道要把名利看破,但沒有辦法真正看破,只是懂得一點道理而已。有一天他告訴師父:「佛法真好!救了我一命。」我問:「佛法怎麼救你一條命呢?」他說:「我以前不懂佛法,只知道膨脹自己,處處都要顯現自己的高明來打知名度。比如開會時,我就要想個方法來凸顯自己,找個事情來罵一場;學佛以後,才知道這是罪過,造了很多口業。」
又說:「當了官員,有的事沒有辦法推辭;例如,經常會被選民請去撐場面,有些人娶媳婦、生孩子,辦宴席的時候要去露個面;有些人家裡長輩做壽或有人往生,也要去照個面……種種婚喪喜慶、人情世故,從早到晚許多場,若不去怕會得罪人,所以非去不可,去了,聽到掌聲、讚歎,就感到很受用!可是這種場合實在太多,所以往往只去幾分鐘就走了。」
「有一次,有一戶人家娶媳婦,我和祕書一起去,卻穿著黑西裝、打著黑領帶,對他們說:『請節哀!』祕書趕快在旁邊提醒:『人家是討媳婦呀!』為什麼會這樣呢?就是失去覺性,被外面的名利境界左右,迷失自我,心裡迷迷糊糊的,分不清楚因緣,才會如此。現在學佛了,才找回真正的自己。」
一般人沒有名,就拚命去追求;有了名,又產生種種罪過。由此可知,「好名」無益。罪過,是來自於貪求名聲的心;假使有了名而不貪著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《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當中,觀音菩薩以三十二應身隨機度眾,示現皇帝、宰相、總統、院長等應身來濟世。為什麼呢?因為人微言輕,假使沒有名位,就沒有辦法做大事。世間法都是相對的,運用得好,就是一種功德;用得不好,就會帶來煩惱,甚至造惡業。所以,佛法要應機施教,運用種種方便來弘揚佛法;假使統統都不要,就太消極、太悲觀了。
任何事情都有一體兩面。有了名而不貪愛,又知道學佛、做功德,藉由這些名位、權勢來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就像觀世音菩薩一樣,「應以何身得度者,即現何身而為說法」,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相反地,有了名,卻不知道佛法的道理、不知道運用名位來種善因,反而特別好名、貪名,膨脹自己,這樣就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佛言:「人隨情欲求於聲名,聲名顯著,身已故矣。」「佛」,就是指釋迦牟尼佛;「言」,就是告訴大眾。「人隨情欲求於聲名」,人為什麼會貪名呢?就是隨著「情」、「欲」這兩個境界,因為人有七情、五欲;假使沒有七情、五欲的煩惱、執著,聲名也毫無用處。
何謂七情、五欲?「情」,是心理的一種變化。眾生都有情識,以佛法來說,有情,就是眾生境界。眾生屬於迷情,心中有種種想愛;菩薩屬於覺有情,雖然是有情,但是覺悟的有情。
眾生有親情、愛情、友情……由於有這些情愛、欲望,所以才求於聲名,希望別人肯定自己、希望自己有所成就,這些都屬於情和欲。儒家也講情,《禮記》云:「何謂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懼、愛、惡、欲七者,弗學而能。」「喜」就是歡喜,「怒」就是發脾氣,「哀」就是悲哀,「懼」是恐懼,「愛」就是情愛、色愛,「惡」就是討厭,「欲」就是希望。一個人的心理變化,不外乎這七種,稱為七情。心當中有了這些執著,就屬於眾生境界。
「欲」就是希望,共有五種,稱為「五欲」,也就是對於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塵,產生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五欲。有了這五欲、七情,隨著根、塵、識產生貪著,眾生境界現前,就有了生死。
「求於聲名」,「聲」就是好的聲音,如掌聲、讚歎等;「名」就是「名氣」。「聲名顯著」意即聲名遠播四方。「身已故矣」,身體已經壞掉、死掉了。一輩子都在追求名利,名利雖然成就了,身體也亡故了。這就是告訴我們,對名聲要看破、放下。
「貪世常名而不學道,枉功勞形。」「貪世常名而不學道」,只知道追求名利,而不知道修道,在世間上來講,「只見其利,不見其義」,就是沒有道德。有了名還不滿足,進一步還貪名;貪了名,又不知道作功德、不知道修行,就「枉功勞形」,白費功夫。假使貪名而不修道,將來一定會墮入惡道;相對地,不貪著聲名,而是藉由聲名來作種種佛事,就不會「枉功勞形」。
「譬如燒香,雖人聞香,香之燼矣,危身之火而在其後。」如果表面上有好的名聲,但實際上並沒有好的德行,就是所謂「欺世盜名」,將來業障現前,一定會受惡報。「譬如燒香」,如同燒香一樣,香煙瀰漫,人人都聞得到香味。有些人有了名聲,到處逢場作戲、虛應故事,製造一些假相,藉此獲得他人肯定。「雖人聞香,香之燼矣」,就如同燒香,聞到香味時,香已經燃盡了。現在大家雖然聽聞你的名聲,就好像燒香聞到一點香味;等到香燒完了,這一生若沒有修到一點功德,最後命也沒有了,就只能隨業流轉。「危身之火而在其後」,將來業果現前、東窗事發,誰也替代不了,假使觸犯法律,不但這一生要坐牢,未來還要受業果的報應,由此可知,好名是無益的。
人為什麼要追求聲名?因為情欲的緣故,假使沒有情欲,自然而然智慧現前,任何事情都看得很清楚。出家修行,食衣住行都是十方善信供養,假使不知道用功辦道,反而在這裡打妄想,尤其是欲愛、色愛的煩惱,不知道返照,通不過這一關,就會退失菩提心。
情欲不容易看破,名聲也不容易看破,所以俗話說:「酒色財氣四堵牆,當中埋的是英良;若能跳出牆門外,此是長生不老方。」情欲當中最嚴重的就是男女之欲,這是生死的根本。無論是佛法,或是儒家、道家,乃至其他宗教,都提到男女欲愛的過患。
欲愛猶如一把火,欲愛之心一起,欲火燒身,心當中就得不到安定,容易失去理智。在醫學來講,男女的愛欲太過熾盛,身體會出毛病。男性貪著女性,只要一動念,欲火馬上就燒起來,身上立刻發熱、發燒。如果繼續打妄想,欲火會一直燒到全身,甚至燒到頭腦,一旦失去了理智,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,現在有很多亂倫的社會案件,都是放縱情欲的結果。
《楞嚴經》云:「菩薩見欲,如避火坑。」假使心中有七情、五欲,就得不到安定。所謂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這都是因為情欲作祟,假使不知道用功、返照,修行就不容易成就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猶如煮沙,欲成嘉饌,縱經塵劫,終不能得。」就如同想把沙煮成飯,是錯亂因果。所以,要想成道,首先要對治情欲。
明白情欲的過患,就能轉識成智;若不明白,就會喪身失命。儒家云:「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」「水」,就是我們的心水。心水清淨了,就是菩提心;愛欲不除,心水就不清淨。所以,如果能夠檢討、返照、克制情欲,水就能載舟,就能超凡入聖,從煩惱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。我們在這個社會修習菩薩行,當中的分寸要拿捏得很穩。
(二)
《中庸》云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」「喜怒哀樂之未發」,就是沒有情、沒有欲,一念不生,中道才會現前。儒家又說:「克己復禮,天下歸仁焉。」「罔念作狂,克念作聖。」「克念」,就是能夠返照、克制自己的情念、欲愛。只要能在這個地方下功夫,就能夠超凡入聖。
佛法中,不管任何宗派,都把情欲視為一個關口。淨土宗云:「愛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極樂。」禪宗則說:「有一些些,還有一些些。」什麼意思呢?只要還有一些些情欲,將來就還有一些些生死,還要來受報。修行人要知道從這裡修,這個地方不能開方便。這念心一動,就是生死的根本。中國有一句俗話:「紅羅帳內真地獄,鴛鴦枕上活刀山。」就是指情欲的禍害。
明白這些道理,就了解修行是不容易的事情。修行人發了菩提心、發了大願、想要得解脫,如何才能解脫?不是死了得解脫,也不是靠佛菩薩接引得解脫,只要情欲沒有轉過來,無論到什麼地方都是五濁惡世,到什麼地方都是黑暗、苦惱。所以,必須從這念心下手,心清淨了,佛土就清淨。心怎麼樣才能清淨?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欲。
佛法有漸修、頓悟的法門,無論是哪一種法門,都是幫助我們到達涅槃彼岸。要克制自己的情欲,可以修九想觀來對治,這是漸修法門;以頓悟法門來說,所謂「一心不生,萬法無咎」,悟到中道實相,一念不生,就是解脫。無論修任何法門,希望修行有所成就,就是要斷除情欲。
情愛是生死的根本,只要有了情欲,煩惱就隨之而來,失去了智慧、失去了理智、失去了良知,這念心水就變成混濁的水。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,認為「食色,性也」,貪愛食色,是人的天性;事實上,貪愛食色,是眾生性,而不是聖性、佛性。所以,要想轉識成智,就要從這念心上來轉。
無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,一切事物都離不開因緣果報。現在的人不了解這些道理,家裡有太太,還在外面金屋藏嬌,導致家庭不和睦,事業也走下坡,做什麼都不順利。這樣一來,求佛,佛也不應;求菩薩,菩薩也不靈。什麼原因呢?因為放縱情欲會減損我們的福德因緣,心當中失去了功德法財。相反地,能夠克制情欲,福德因緣馬上就能增長。
宋朝有一位儒生,名叫林登雲,家住江南,有一天搭船到京城考進士。途經吳淞江,因天色已暗,船伕就把船停靠在河邊的樓房下。半夜裡,河邊的樓房忽然起火,很多人都被燒死了,有一個婦人從樓上跳下來逃生。時值十二月,天氣寒冷,林生看婦人衣著單薄,並沒有欲念薰心、趁人之危,而是趕快請這位婦人到船上來避寒,並且把自己的皮袍脫下來給她穿,讓她遮羞、取暖。林生怕船伕對婦人見色起淫而有所侵犯,所以徹夜挑燈讀書,不敢睡眠。等到天亮,把婦人護送上岸後,才揚帆離去。
林生進京考進士,由於他的文章並不是很好,考官看他的文章也不夠水準,就把考卷拿到旁邊去了。到了晚上,考官作了一個夢,夢到關公在這篇文章上批:「裸體婦,狐裘裹,秉燭達旦爾與我。」考官醒來後心想:「這個人可能是積了什麼福德。」第二天就召他詢問,來京的路上是不是曾經發生什麼事。林生答道:「沒有。」考官就說:「我本來是不想錄取你的,但是昨晚夢到關公批了這幾句話,好像在提示我應該錄取你。你必定是積了陰德,才能得到關聖帝君親賜功名。」林生一回想,就把這段經過告訴了考官,考官就錄取他了。
儒家也講很多節制欲念的道理,佛法是修出世間的解脫法門,更應該了解男女的欲愛、色愛,為生死的根本。所以,必須經常返照這念心,慢慢地心就能夠平靜下來。心平靜、澄淨了,自然就能得到解脫。
佛法有大乘、小乘。以小乘來說,修道之人必須離開家庭、離開社會,離開一切名利,再去修行求證真空,稱為「離俗求真」。大乘則是「即俗即真」,名不一定是壞事,有了名聲而不貪著,藉此因緣來弘揚佛法、護持三寶,作種種佛事。所謂「宴坐水月道場,大作夢中佛事」、「巧把塵勞為佛事」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現在的社會和過去不一樣,為了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、建設道場,使佛法廣傳,就要藉由種種因緣來作一些正面的宣傳,這樣一來,名就不是罪過。所以,一切都是這念心的運用,有了名而不貪著,藉此因緣廣作佛事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有些人不了解這個道理,認為既然名利是一種罪過,乾脆躲避人群,不願意承擔弘法的重擔,認為這樣才是不好名利,假使每個人都是這種想法,佛法就滅掉了!
師父出家之前,看了很多小冊子及論著,認為不作住持、不作當家、不建道場,才是修行人。所以出家以後,在大覺寺住了兩年,就到外面去行腳。行腳途中,也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現象。有一天晚上,去一個道場掛單,對方說沒有地方可供掛單。我說:「沒有關係,有個地方可以坐一坐就夠了。」於是他們就把師父帶到一個地方,說:「這地方好不好?」一看,是一個很大的籠子。我說:「這是什麼籠子?這麼大!」他們說:「這是養雞的籠子,今天把雞都賣了,籠子正好空著,你可以到裡面去坐」。
經過這件事情,才知道以前的觀念是錯誤的。現在的道場很多,當中也有邪知邪見的,假使不建道場、不作住持、不作當家,佛法可能就被這些邪知邪見給毀了。所以觀念要調整過來,不是為了自己的成就而來辦道場、作住持、收徒弟,而是為了佛法的命脈。
有很多論著,內容並不是佛知佛見,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,所以不一定正確。在過去,不需要出家眾來建道場,完全由在家居士供養,甚至有國家君主的護持,但現在的因緣與過去不同,必須調整觀念來因應時代的改變。我們現在不但要建道場,而且要建更大的道場給更多人來修行、用功;不但要收徒弟,而且要收更多想要修行的人……目的就是使每一個人都能夠深入佛法、了解佛法;明白這些道理,就知道在這個世界上,所有事物都是一體兩面的。
所以,對於名、利,不是不要,而是不貪。想想看,如果我們沒有錢,要住在什麼地方?吃什麼?穿什麼?在這個時代隨順因緣運用名利,為大眾、為道場、為佛法做更多的事,不但沒有罪過,還有不可思議的功德。
大眾都很有道心,想打坐、聽經聞法,這是好事情,但也有很多人不想擔任職務,認為這是好名圖利;甚至有人告訴師父:「師父!人家稱您為禪師,您應該去打坐,不要建設道場了。」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,由於知見沒有圓融所產生的執著,如果大家都如此,誰來弘法辦道,眾生如何能聽聞佛法?
佛經中提到,出家比丘、比丘尼要成就三件事情:第一,修福報,也就是修善法;第二,博學多聞;第三,修習禪定。明白這些道理,不論做任何事情,都能夠很圓融、很自在。建設道場、弘揚佛法,是荷擔如來家業,是出家人的本分事。有因緣,就一定要去做,只是不貪著成就,這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知見要圓融,祖師云:「巧把塵勞為佛事。」有了名利,藉著聲名的因緣,成就功德、成就道業、成就佛事,這就是菩薩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