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二十一章 好名无益【名声丧本】



(一)

佛言:「人随情欲求于声名,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。贪世常名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。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,危身之火而在其后。」

  这一章「好名无益」,是佛陀提示我们不要贪求名声。「好」就是喜好,「名」就是声名、名利,追求名利,实在没有好处。一般人在没有名的时候,都喜欢打知名度;等到真正有了名,才知道名是罪魁祸首,所谓「树大招风」,为自己带来很多麻烦。中国有一句俗话:「人怕出名,猪怕肥。」猪肥了,命就没了;同样地,人出名以后,也会遭遇种种风险。

  一般人都喜欢有名,拚命地追求名声。所谓「大名鼎鼎」,假使名气很大,无论走到哪里,大家都认得,自己就觉得很得意、很威风。举例来说,现在的选举,候选人没有一点名气,就很难选得上,所以为了打知名度,往往就虚张声势,膨胀自己,也就是所谓的「造势」,认为有了名,利就随之而来。

  以前山上有一位居士,还没有学佛以前,曾经参加选举,当了政府官员。学佛之后,虽然知道要把名利看破,但没有办法真正看破,只是懂得一点道理而已。有一天他告诉师父:「佛法真好!救了我一命。」我问:「佛法怎么救你一条命呢?」他说:「我以前不懂佛法,只知道膨胀自己,处处都要显现自己的高明来打知名度。比如开会时,我就要想个方法来凸显自己,找个事情来骂一场;学佛以后,才知道这是罪过,造了很多口业。」

  又说:「当了官员,有的事没有办法推辞;例如,经常会被选民请去撑场面,有些人娶媳妇、生孩子,办宴席的时候要去露个面;有些人家里长辈做寿或有人往生,也要去照个面……种种婚丧喜庆、人情世故,从早到晚许多场,若不去怕会得罪人,所以非去不可,去了,听到掌声、赞叹,就感到很受用!可是这种场合实在太多,所以往往只去几分钟就走了。」

  「有一次,有一户人家娶媳妇,我和秘书一起去,却穿着黑西装、打着黑领带,对他们说:『请节哀!』秘书赶快在旁边提醒:『人家是讨媳妇呀!』为什么会这样呢?就是失去觉性,被外面的名利境界左右,迷失自我,心里迷迷糊糊的,分不清楚因缘,才会如此。现在学佛了,才找回真正的自己。」

  一般人没有名,就拚命去追求;有了名,又产生种种罪过。由此可知,「好名」无益。罪过,是来自于贪求名声的心;假使有了名而不贪着,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当中,观音菩萨以三十二应身随机度众,示现皇帝、宰相、总统、院长等应身来济世。为什么呢?因为人微言轻,假使没有名位,就没有办法做大事。世间法都是相对的,运用得好,就是一种功德;用得不好,就会带来烦恼,甚至造恶业。所以,佛法要应机施教,运用种种方便来弘扬佛法;假使统统都不要,就太消极、太悲观了。

  任何事情都有一体两面。有了名而不贪爱,又知道学佛、做功德,借由这些名位、权势来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,就像观世音菩萨一样,「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」,这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相反地,有了名,却不知道佛法的道理、不知道运用名位来种善因,反而特别好名、贪名,膨胀自己,这样就一点好处都没有。

  佛言:「人随情欲求于声名,声名显著,身已故矣。」「佛」,就是指释迦牟尼佛;「言」,就是告诉大众。「人随情欲求于声名」,人为什么会贪名呢?就是随着「情」、「欲」这两个境界,因为人有七情、五欲;假使没有七情、五欲的烦恼、执着,声名也毫无用处。

  何谓七情、五欲?「情」,是心理的一种变化。众生都有情识,以佛法来说,有情,就是众生境界。众生属于迷情,心中有种种想爱;菩萨属于觉有情,虽然是有情,但是觉悟的有情。

  众生有亲情、爱情、友情……由于有这些情爱、欲望,所以才求于声名,希望别人肯定自己、希望自己有所成就,这些都属于情和欲。儒家也讲情,《礼记》云:「何谓人情?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七者,弗学而能。」「喜」就是欢喜,「怒」就是发脾气,「哀」就是悲哀,「惧」是恐惧,「爱」就是情爱、色爱,「恶」就是讨厌,「欲」就是希望。一个人的心理变化,不外乎这七种,称为七情。心当中有了这些执着,就属于众生境界。

  「欲」就是希望,共有五种,称为「五欲」,也就是对于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尘,产生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五欲。有了这五欲、七情,随着根、尘、识产生贪着,众生境界现前,就有了生死。

  「求于声名」,「声」就是好的声音,如掌声、赞叹等;「名」就是「名气」。「声名显著」意即声名远播四方。「身已故矣」,身体已经坏掉、死掉了。一辈子都在追求名利,名利虽然成就了,身体也亡故了。这就是告诉我们,对名声要看破、放下。

  「贪世常名而不学道,枉功劳形。」「贪世常名而不学道」,只知道追求名利,而不知道修道,在世间上来讲,「只见其利,不见其义」,就是没有道德。有了名还不满足,进一步还贪名;贪了名,又不知道作功德、不知道修行,就「枉功劳形」,白费功夫。假使贪名而不修道,将来一定会堕入恶道;相对地,不贪着声名,而是借由声名来作种种佛事,就不会「枉功劳形」。

  「譬如烧香,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,危身之火而在其后。」如果表面上有好的名声,但实际上并没有好的德行,就是所谓「欺世盗名」,将来业障现前,一定会受恶报。「譬如烧香」,如同烧香一样,香烟弥漫,人人都闻得到香味。有些人有了名声,到处逢场作戏、虚应故事,制造一些假相,借此获得他人肯定。「虽人闻香,香之烬矣」,就如同烧香,闻到香味时,香已经燃尽了。现在大家虽然听闻你的名声,就好像烧香闻到一点香味;等到香烧完了,这一生若没有修到一点功德,最后命也没有了,就只能随业流转。「危身之火而在其后」,将来业果现前、东窗事发,谁也替代不了,假使触犯法律,不但这一生要坐牢,未来还要受业果的报应,由此可知,好名是无益的。

  人为什么要追求声名?因为情欲的缘故,假使没有情欲,自然而然智慧现前,任何事情都看得很清楚。出家修行,食衣住行都是十方善信供养,假使不知道用功办道,反而在这里打妄想,尤其是欲爱、色爱的烦恼,不知道返照,通不过这一关,就会退失菩提心。

  情欲不容易看破,名声也不容易看破,所以俗话说:「酒色财气四堵墙,当中埋的是英良;若能跳出墙门外,此是长生不老方。」情欲当中最严重的就是男女之欲,这是生死的根本。无论是佛法,或是儒家、道家,乃至其他宗教,都提到男女欲爱的过患。

  欲爱犹如一把火,欲爱之心一起,欲火烧身,心当中就得不到安定,容易失去理智。在医学来讲,男女的爱欲太过炽盛,身体会出毛病。男性贪着女性,只要一动念,欲火马上就烧起来,身上立刻发热、发烧。如果继续打妄想,欲火会一直烧到全身,甚至烧到头脑,一旦失去了理智,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,现在有很多乱伦的社会案件,都是放纵情欲的结果。

  《楞严经》云:「菩萨见欲,如避火坑。」假使心中有七情、五欲,就得不到安定。所谓「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」,这都是因为情欲作祟,假使不知道用功、返照,修行就不容易成就。《楞严经》云:「犹如煮沙,欲成嘉馔,纵经尘劫,终不能得。」就如同想把沙煮成饭,是错乱因果。所以,要想成道,首先要对治情欲。

  明白情欲的过患,就能转识成智;若不明白,就会丧身失命。儒家云:「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。」「水」,就是我们的心水。心水清净了,就是菩提心;爱欲不除,心水就不清净。所以,如果能够检讨、返照、克制情欲,水就能载舟,就能超凡入圣,从烦恼的此岸到达涅槃的彼岸。我们在这个社会修习菩萨行,当中的分寸要拿捏得很稳。


(二)

  《中庸》云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」「喜怒哀乐之未发」,就是没有情、没有欲,一念不生,中道才会现前。儒家又说:「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」「罔念作狂,克念作圣。」「克念」,就是能够返照、克制自己的情念、欲爱。只要能在这个地方下功夫,就能够超凡入圣。

  佛法中,不管任何宗派,都把情欲视为一个关口。净土宗云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。」禅宗则说:「有一些些,还有一些些。」什么意思呢?只要还有一些些情欲,将来就还有一些些生死,还要来受报。修行人要知道从这里修,这个地方不能开方便。这念心一动,就是生死的根本。中国有一句俗话:「红罗帐内真地狱,鸳鸯枕上活刀山。」就是指情欲的祸害。

  明白这些道理,就了解修行是不容易的事情。修行人发了菩提心、发了大愿、想要得解脱,如何才能解脱?不是死了得解脱,也不是靠佛菩萨接引得解脱,只要情欲没有转过来,无论到什么地方都是五浊恶世,到什么地方都是黑暗、苦恼。所以,必须从这念心下手,心清净了,佛土就清净。心怎么样才能清净?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情欲。

  佛法有渐修、顿悟的法门,无论是哪一种法门,都是帮助我们到达涅槃彼岸。要克制自己的情欲,可以修九想观来对治,这是渐修法门;以顿悟法门来说,所谓「一心不生,万法无咎」,悟到中道实相,一念不生,就是解脱。无论修任何法门,希望修行有所成就,就是要断除情欲。

  情爱是生死的根本,只要有了情欲,烦恼就随之而来,失去了智慧、失去了理智、失去了良知,这念心水就变成混浊的水。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认为「食色,性也」,贪爱食色,是人的天性;事实上,贪爱食色,是众生性,而不是圣性、佛性。所以,要想转识成智,就要从这念心上来转。

  无论世间法或出世间法,一切事物都离不开因缘果报。现在的人不了解这些道理,家里有太太,还在外面金屋藏娇,导致家庭不和睦,事业也走下坡,做什么都不顺利。这样一来,求佛,佛也不应;求菩萨,菩萨也不灵。什么原因呢?因为放纵情欲会减损我们的福德因缘,心当中失去了功德法财。相反地,能够克制情欲,福德因缘马上就能增长。

  宋朝有一位儒生,名叫林登云,家住江南,有一天搭船到京城考进士。途经吴淞江,因天色已暗,船夫就把船停靠在河边的楼房下。半夜里,河边的楼房忽然起火,很多人都被烧死了,有一个妇人从楼上跳下来逃生。时值十二月,天气寒冷,林生看妇人衣着单薄,并没有欲念薰心、趁人之危,而是赶快请这位妇人到船上来避寒,并且把自己的皮袍脱下来给她穿,让她遮羞、取暖。林生怕船夫对妇人见色起淫而有所侵犯,所以彻夜挑灯读书,不敢睡眠。等到天亮,把妇人护送上岸后,才扬帆离去。

  林生进京考进士,由于他的文章并不是很好,考官看他的文章也不够水准,就把考卷拿到旁边去了。到了晚上,考官作了一个梦,梦到关公在这篇文章上批:「裸体妇,狐裘裹,秉烛达旦尔与我。」考官醒来后心想:「这个人可能是积了什么福德。」第二天就召他询问,来京的路上是不是曾经发生什么事。林生答道:「没有。」考官就说:「我本来是不想录取你的,但是昨晚梦到关公批了这几句话,好像在提示我应该录取你。你必定是积了阴德,才能得到关圣帝君亲赐功名。」林生一回想,就把这段经过告诉了考官,考官就录取他了。

  儒家也讲很多节制欲念的道理,佛法是修出世间的解脱法门,更应该了解男女的欲爱、色爱,为生死的根本。所以,必须经常返照这念心,慢慢地心就能够平静下来。心平静、澄净了,自然就能得到解脱。

  佛法有大乘、小乘。以小乘来说,修道之人必须离开家庭、离开社会,离开一切名利,再去修行求证真空,称为「离俗求真」。大乘则是「即俗即真」,名不一定是坏事,有了名声而不贪着,借此因缘来弘扬佛法、护持三宝,作种种佛事。所谓「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」、「巧把尘劳为佛事」,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

  现在的社会和过去不一样,为了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、建设道场,使佛法广传,就要借由种种因缘来作一些正面的宣传,这样一来,名就不是罪过。所以,一切都是这念心的运用,有了名而不贪着,借此因缘广作佛事,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认为既然名利是一种罪过,干脆躲避人群,不愿意承担弘法的重担,认为这样才是不好名利,假使每个人都是这种想法,佛法就灭掉了!

  师父出家之前,看了很多小册子及论著,认为不作住持、不作当家、不建道场,才是修行人。所以出家以后,在大觉寺住了两年,就到外面去行脚。行脚途中,也看到一些奇奇怪怪的现象。有一天晚上,去一个道场挂单,对方说没有地方可供挂单。我说:「没有关系,有个地方可以坐一坐就够了。」于是他们就把师父带到一个地方,说:「这地方好不好?」一看,是一个很大的笼子。我说:「这是什么笼子?这么大!」他们说:「这是养鸡的笼子,今天把鸡都卖了,笼子正好空着,你可以到里面去坐」。

  经过这件事情,才知道以前的观念是错误的。现在的道场很多,当中也有邪知邪见的,假使不建道场、不作住持、不作当家,佛法可能就被这些邪知邪见给毁了。所以观念要调整过来,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就而来办道场、作住持、收徒弟,而是为了佛法的命脉。

  有很多论著,内容并不是佛知佛见,只是作者自己的看法,所以不一定正确。在过去,不需要出家众来建道场,完全由在家居士供养,甚至有国家君主的护持,但现在的因缘与过去不同,必须调整观念来因应时代的改变。我们现在不但要建道场,而且要建更大的道场给更多人来修行、用功;不但要收徒弟,而且要收更多想要修行的人……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能够深入佛法、了解佛法;明白这些道理,就知道在这个世界上,所有事物都是一体两面的。

  所以,对于名、利,不是不要,而是不贪。想想看,如果我们没有钱,要住在什么地方?吃什么?穿什么?在这个时代随顺因缘运用名利,为大众、为道场、为佛法做更多的事,不但没有罪过,还有不可思议的功德。

  大众都很有道心,想打坐、听经闻法,这是好事情,但也有很多人不想担任职务,认为这是好名图利;甚至有人告诉师父:「师父!人家称您为禅师,您应该去打坐,不要建设道场了。」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,由于知见没有圆融所产生的执着,如果大家都如此,谁来弘法办道,众生如何能听闻佛法?

  佛经中提到,出家比丘、比丘尼要成就三件事情:第一,修福报,也就是修善法;第二,博学多闻;第三,修习禅定。明白这些道理,不论做任何事情,都能够很圆融、很自在。建设道场、弘扬佛法,是荷担如来家业,是出家人的本分事。有因缘,就一定要去做,只是不贪着成就,这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知见要圆融,祖师云:「巧把尘劳为佛事。」有了名利,借着声名的因缘,成就功德、成就道业、成就佛事,这就是菩萨行。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