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十九章 假真並觀
(一)
佛言: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;觀靈覺,即菩提。如是知識,得道疾矣。」
本章是講「頓悟自心、直了成佛」的法門,從觀天地、世界的無常,進而了悟當下這念真常本心。
佛言: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。」「天」,有欲界天、色界天、無色界天。「地」,有淨土、有穢土。「世界」則指住在天地間一切眾生依、正二報有形有相者,包括山河大地、有生命現象生物的活動──衣、食、住、行等。「非常」,是指這一切都不是永恆存在的。有生必有死,有成必有壞,如果不了解天地世界無常的道理,而想求得一個不死的境界,絕對是找不到的。
「觀」是用心思惟,而不是用眼睛來看。安禪靜慮,思惟無常的道理,了達心外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的,終歸毀壞消散,無有一物值得留戀;最後能思能想這念心也要放下,安住不動。天地、世界有成有壞,當世界毀壞殆盡時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仍然存在,無生無滅、無始無終、無得無失,這才是真正的自己。
世界是無窮盡的,除了太陽系之外,還有銀河系,銀河系外還有無量無邊的世界;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範圍,當中也有不可窮盡的世界。以台灣為例,台北市下雨,埔里卻是大晴天,台北是一個世界,埔里又是另一個世界。以在座諸位為例,雖然大家坐在同一個講堂裡聽講,但因每個人的心境、感受不一樣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。
佛法所說:「一花一世界,一葉一如來。」譬如庭園中的一棵樹,對大眾而言,只不過是一株小樹,但對樹上的蟲子而言,卻是牠整個世界。從小螞蟻的角度來看,一張大桌子就是牠全部的世界;小螞蟻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人類看得見牠,牠卻不知道在桌子之外還有人、還有講堂,講堂以外還有庭園,還有廣大的世界。有些人看到螞蟻在桌上爬,趕也趕不走,於是張開嘴巴一口氣把牠吹跑。對人類而言,一口氣好像沒有什麼,但對螞蟻來說,卻是一場威力無比的颶風。
就像對絕大部分的人而言,並不知道有天人的存在,但不能因為自己知識有限,就否定天人存在的事實。人活在欲界當中,此外還有色界、無色界,有初禪、二禪、三禪、四禪天,更有小千世界、中千世界、大千世界等無量無邊的世界。
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。」「非常」是指不是永遠存在的,也就是無常。人生無常,人命也是無常。人的身材有時胖、有時瘦,身上的細胞也是時時刻刻在新陳代謝當中。隨著年歲的增長,明眸皓齒已不復見,取而代之的是視茫茫、髮蒼蒼、齒牙動搖的龍鍾老態。人離不開生、老、病、死,到了世壽終了之時,就不得不捨棄無常的報身。有些人甚至因為業報,遭遇火災、水災、風災、戰爭、車禍等意外事故或天災而提早捨報。
現代人由於生活作息不正常、心理壓力大,出現了許多奇奇怪怪的疾病,這些疾病也是縮短人類壽命的原因之一。不僅人命無常,一切生物都生活在無常的環境當中。現代社會的污染源很多,農藥污染、工業污染、垃圾污染……這些污染源排放到河川、海洋裡,生活在河水、海水中的生物,無法承受這些外來的污染物,就會提早結束生命。有些生物的壽命本來就已經很短暫了,由於環境的污染,壽命變得更短,每一分、每一秒、甚至每一剎那,都有生命在經歷死亡,這就是無常。
世上的一切,凡是看得見、摸得著、有名有相的境界,都是無常的、都在生滅變異當中、都是靠不住的。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說,冤會變親、親會變冤;以社會地位來看,有人位高權重、有人貧窮下賤。無論冤親、貧富,沒有人能脫離無常,一口氣不來,什麼都帶不走。有些人一輩子辛勤耕耘、奮勇打拚,仍然窮困一生、抑鬱而終;有些人雖是天之驕子,財富、田地、房產、妻子、兒子、車子……應有盡有,到最後一口氣不來,還是只有黃土一坯,生前的榮華富貴,就像煙雲一般,什麼也帶不走。無論是富貴人家也好,貧窮人家也罷,最後都終歸於無常。
唐朝詩人王昌齡曾作一首詩:「秦時明月漢時關,萬里長征人未還。」秦漢的明月仍在,關塞依存,但長征萬里的將士,卻一去不復返。
所以,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」,「觀」就是思惟、想念,觀察這個世界無常,沒有一件事物是恆常不變的。這念心有生相、住相、異相、滅相,人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世界有成、住、壞、空。有些人認為,既然人世無常,就要修禪定生到天界,以逃避無常的逼迫。但是,將來有大三災、小三災,整個世界都會毀滅。在初禪的天人仍有瞋心,所以會感得火災;二禪有貪心,會感水災;三禪仍有出入息,會感風災。在天上都保不住,何況是人間?颱風、大水、大火等天災一來,什麼都是無常的。除了天災地變,還有人為的戰爭、恐怖攻擊,原子彈、核子彈,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意外,這些都是無常。由此可知,無論所處的世界在哪裡,只要有形有相、有生成,就會有變異和毀壞,最後終歸是一場空,一切都是無常的。
(二)
既然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常,人生在世最後都是一場空,沒有什麼好執著、可留戀的。這樣看來,人不是很消極、很悲觀?所以,進一步要「觀靈覺,即菩提」。
「覺」是覺性,當下這一念靈知靈覺,就是每個人的菩提妙明真心。天地壞了、世界空了,靈知靈覺仍然不滅。所以,契悟了菩提,生命就是永恆的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就是靈知靈覺。如果沒有覺性,怎麼能聽?有很多人不了解當中的道理,以為眾生是空性、動物是空性、植物是空性、佛性也是空性,所以吃葷和吃素並沒有兩樣。其實,無情的空性是法性空;而有情的空性是佛性空,不僅是真空,真空中還能生妙有,這才是我們的真生命。如果沒有辦法釐清佛性空與法性空的差別,想要契悟無上道,是絕對不可能的。
眾生有覺性,凡夫有覺性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有覺性,乃至於佛也有覺性。雖然十法界的眾生都有覺性,但覺性彰顯的程度各各有別。眾生在迷,屬於不覺,起惡念、造惡業,將來難免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的果報。大眾知道要修行,屬於始覺,繼續用功,時時覺察、覺照自己的心念與行為,功夫相應了,斷盡見惑、思惑,便能證得四果羅漢的果位,就屬於正覺的聖者。此時,不可得少為足,要回小向大,帶果行因,不但自覺又能覺他,這就是菩薩行。菩薩的覺從初地、二地、三地……無明分分破、法身分分證,稱為分證覺;一直到十地滿心,就稱為等覺。更進一步覺行圓滿,就稱之為妙覺,即是無上正等正覺。
眾生是不覺;聲聞雖能自覺,但未能覺他;菩薩既能自覺又能覺他,但自覺覺他尚未圓滿;佛是自覺覺他悉皆圓滿,故稱為無上正等正覺。雖然覺的程度不同,但指的都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覺心。所以,「觀靈覺,即菩提」,只要時時刻刻覺察、覺照、反省檢討,有了過失,知道慚愧、懺悔、改過,這就是靈知靈覺,就是本具的菩提真心,當下即是,不假外求。相反地,如果犯了過失,還迷迷糊糊地,不知道慚愧、懺悔、改過,就是麻木不仁、就是不覺的眾生境界。
佛法中最重要的就是菩提心,「修行不發菩提心,譬如耕田不下種」,當下這一念清淨心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了了分明、處處作主,這就是菩提心。明白了真正的佛法,這一生才不會虛度。
然而,有些人仍心存懷疑:「如果當下這念心就是,為什麼自己沒有菩提智慧,不能知道過去、未來的事情,不能顯神通?」要知道,諸位都是剛剛開始覺悟要修行的人,就好像剛出生的嬰兒,五臟六腑、四肢五官雖然都具足,但還是得等待因緣和時間才能逐漸成長。
知道靈知靈覺是本具的,繼續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返照、檢討、反省,時時保持覺性的存在,不但要站得住,還要站得長。假使能夠在這念覺性上用功,這一生絕對可以契悟菩提,所以說「得道疾矣」,一切都是現成的,當下即是,動念乖真,這實在是悟道最迅速的方法了。
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。」無常觀是前方便,起觀之後,要把能思能想的這念心收回來,安住在靈明寂照上,這就是無上大菩提。契悟了,就是無上道。修道,是把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等習氣一一修除;悟道,則在當下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當下就是。即使這個世界壞了,這念心始終是不會壞的,因為有成必有壞、有生必有滅、有得必有失,這念心始終沒有開始也沒有終結,是無始無終、是無量無邊的。所以,安住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。「如是知識,得道疾矣」,能夠從這方面來了解與契悟,一定很快就能得道證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