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
(一)
「佛言:吾法念無念念,行無行行,言無言言,修無修修。會者近爾,迷者遠乎。言語道斷,非物所拘。差之毫釐,失之須臾。」
本章主旨「念等本空」,又名「無相會真」。「會」是指體會、體悟;「真」是真空、真心、真如、實相,是菩提、也是涅槃。
什麼是「真」?師父說法、大眾聽法這念心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念不生、了了分明、處處作主,這就是真。雖然一念不生,也不妨礙起善念、做善事,這就是修。修了以後,不執著修善的功德,就是無修。既能無修,這念心又能安住正念,這就是真、就是道,也就是「無相」,所以說「無相會真」。假使執著有相的功德,就只是福報;不執著能修、所修,才是真正的大功德。大眾要徹底了解這個道理,修行才不會有障礙、不會有過失。
佛法最重要的就是「無相」,但若是執著無相,想要追求一個無相的境界,就不容易契入真正的無相。無相不礙有相,日常生活當中的所作所為——吃飯穿衣、待人接物、早晚課誦、修善斷惡,乃至於修六波羅蜜……都是有相的善法;如果想要離開這些有相,另外去找一個無相的境界,始終與道不相當。
舉例來說,有些人想求生西方淨土,卻不知道淨土就在當下這念淨心中;離開了這念心、離開了現實,另外想尋找一個西方淨土,是絕對找不到的。淨土是一種果報,果不離因,因圓才能果滿。就一般人而言,未來的善果要靠現在努力種善因才能成就,因果不能同時;但從聖人的角度來看,即因即果,當下一念淨心就是淨土。
所以,了解「不執著有相,當下就是無相」的道理,修行就能四兩撥千斤,否則始終是背道而馳。有相皆假,無相乃真,藉由假相來修一切善、斷一切惡,最後善惡也了不可得,當下這念心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一念心就是無相。
譬如,掃地是有相的善法、是這念心的作用。不執著掃地的功德,掃而無掃,當下這念心回歸本體,這就是無相。所以,無相不礙有相,而無相也不離開有相的功德,重點在於不執著功德,而不是不要功德,這就是《金剛經》所說的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。
所謂「財色名食睡,地獄五條根」,如果貪著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就會衍生出種種惡果。假使一個人很富有,卻不貪著錢財,反而能運用錢財從事善法,利益眾生,這個錢財就不會成為罪惡的根源,反而能成就無相的功德。有相與無相是一體的兩面,假使心生貪著,就會落入有相;放下執著,就能契入無相、無為,這就是真正的般若。
有些人誤解了這個道理,以為有相之外還有一個無相,不能融通有相與無相的道理,就是不了解佛法的真義。同樣地,有些人認為善法是有相,所以不上早晚課、不打坐、不念佛、不修善,以為這就是無相,就產生了邪知邪見。各位可以問一問自己,不上早晚課、不打坐、不念佛、不修善的時候,這念心在做什麼?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在無聊、昏沉、妄想、無明當中。所以,真正契悟「心即是佛」的道理,就知道無相不礙有相。早晚課誦不離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念了以後,不執著能念、所念,當下就能轉識成智。
「佛言:吾法念無念念,行無行行,言無言言,修無修修。」「吾法」,就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法,包含了世間法、出世間法,小乘法、大乘法,聲聞法、緣覺法、菩薩法,有為法、無為法,方便法、究竟法等八萬四千個法門。「念無念念」,「念」就是想念、提起念頭,譬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捨、念天、念出入息、念死等。聞慧、思慧、修慧也是念,最後「由聞思修入三摩地」,三昧解脫的境界,就是無念。
佛法說,有念是眾生,無念就是佛。一般人的觀念錯誤,以為無念就是昏沉、迷糊、瞌睡等境界,假使真正如此,那植物人、木頭、石頭都可以成佛了。佛法所謂的無念,是無妄念、無雜念、無邪念,當下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正念現前,這才是無念。無念,就是中道實相。如果聽聞了實相法門,當下立刻契入無念,就是頓超;如果還不能保持無念,就要努力修道,也能慢慢契入無念。
修行學佛有漸修與頓悟兩個管道──漸修是方便,從有念開始;頓悟是究竟,從無念下手。上根利智的人,一聽聞最上乘法,馬上就能契悟自心,當下就是無念。如果沒辦法當下契悟,就必須透過有念的法門,一步一步修證到無念的境界。所以,世尊說法有時說有念、有時說無念,就是為了因應眾生不同的根性。
有念是用,無念是體。體性不生不滅、無去無來,這就是實相、就是如來佛的境界,也是無窮盡的生命。有念是修行的方便,也是度化眾生的方便,為了消除眾生的業障,使其轉識成智,所以佛開了八萬四千個方便法門。開方便是為了顯究竟,因此,假使執著有念的方便法門,產生了法執,就沒有辦法獲得解脫,所以有念最後一定要回歸無念,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。
有些宗教不理解這個道理,一有了神通、感應,就心生執著。佛法明確地告訴我們,當下無念、無想、無為的這念心,才是自己的真生命;無念又不礙有念,所以說「安住大乘心,善開方便門」。「大乘心」就是無念、無想、無為的這念心,而「方便門」則是指八萬四千法門。假使能將有念與無念的觀念融會貫通,修行絕對能找到一條大路,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解脫。
(二)
有念法門,第一步是「只起善念,不起惡念」。凡夫眾生迷惑顛倒,整天在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中打轉。為了對治眾生的顛倒妄念,佛陀開出有念的方便法門,如念佛、誦經、打坐、修觀等,以善念來取代妄念、邪念。
大眾背誦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、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、《佛遺教經》、《無常經》,乃至於參加早晚課誦……這些都是善念。修四禪八定,「下厭苦粗障,上欣淨妙離」,繫念「眾生無邊誓願度,煩惱無盡誓願斷,法門無量誓願學,佛道無上誓願成」,想佛的相好光明,思惟佛陀在因地勤修六度萬行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,這些也都是善念。假使能夠從朝至暮、從暮至朝,不論白天晚上、順逆境界,心中都只有善念、沒有惡念,有念法門的第一步就算成就了。接下來,善念也要放下,不執著善念,最後歸於無念。無念,才能「會真」。
念,有口念、有心念,念的方法和所念的境界各各不同。譬如淨土宗有持名念佛、觀想念佛、觀像念佛、實相念佛,同樣都是念佛,境界卻不一樣。持名,是執持名號;觀像,是觀看佛的形像;觀想,是想念出一個佛的境界;實相,則是安住正念。念佛菩薩聖號,就是持名,誦經也是屬於持名的一種。持名以後,進一步要起觀,修空觀、假觀、中觀,這些都屬於有念法門。
一般人以為念是用嘴巴唸,所以在「念」的旁邊加了一個「口」字。除了口唸之外,心念是更重要的。「念」,是由「今」和「心」所組成的,「今心」就是指這念心時時刻刻不離當念,能念、所念的這念心要時時存在,如儒家所說的「念茲在茲」、「惟聖罔念作狂,惟狂克念作聖」。
什麼是「克念作聖」?要克制自己的念頭,使其不生妄念與惡念,也就是要覺察、覺照,乃至於轉識成智。什麼是「罔念作狂」?假使不知道克制自己的念頭、不知道返照自心,經常在無明、煩惱、人我是非、貪瞋癡慢疑邪見中打轉,就是個狂人、就像瘋子一樣。
從有念入門是方便,假使執著有念,就成為法執。例如,有些人執著念佛可以消災延壽,可以產生神通、感應,最後就會出現心理上的障礙,墮入五陰境界,甚至墮入惡道。佛經上記載,提婆達多不從正法修道,學得了神通,並以神通作為獲取利養的手段,最後終究墮入惡道。
從有念入門,念了之後要歸於無念,無念才是究竟法門。無念,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不去不來、一念不生、無相無為。安住這念心,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,佛也找不到、魔也找不到、閻王小鬼也找不到,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處。
一般人從早到晚,從年初到年尾,無論是身或心都在動當中,都在有相、有念當中。即使念念都是善念,持續不斷地起心動念也會讓人感到精疲力竭,就像車子或機器,如果啟動後就不曾停機休息,一定很快就會磨損、報銷。除了停機休息,還要保養、充電。機器尚且如此,何況是人?我們的一舉一動、一言一行,就像是啟動的機器,不斷地在消耗和磨損,如果動久了不休息,一定會出問題。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,就要以靜制動,儘量保持身心的平靜與寧靜。所以,要從有念、有相的動境中,回歸無念、無相,這才是自己的天地。這念心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打瞌睡、不落昏沉,就是光明的世界、就是如來藏心、就是無量壽佛。
「佛言:吾法念無念念」,佛法先從有念開始,目的是要破眾生的我執、法執、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這些惑業、妄想都破除了,就不需要念佛、誦經、持咒……等對治法門,一切都要歸於無念。古德云:「誦經有一卷無字經,念佛有一個自性佛。」什麼意思呢?誦經要明白自心當中有一部無字真經,念佛要知道自心當中有一尊自性佛。無字真經、自性佛,就是無念、就是實相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無念無想、無為無相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這就是無字真經,也就是自性佛。
禪宗有云:「當下即是」、「動念乖真」,一切都是現成的。眾生在迷,不知道其中的道理;即使修道的人,若聽聞這個大法還半信半疑,就好像一個人走進一個空洞洞的大房間,可能覺得平凡無奇、不過爾爾,沒什麼稀奇,但如果在房間裡布置一個八卦陣,讓他在裡面怎麼轉也轉不出來,他就會覺得這個空間妙不可言,好像是個無限大、無限長的房間。設置八卦陣就是一種方便。上根利智的人,直截了當,一進入大房間、一聞大法,就能安住空明的境界,不會被境界所轉;中下根器的人,則需要方便法門的誘導。所以,世尊因應不同根器的眾生,廣設種種方便法門,為的就是要引導眾生進入佛法的堂奧。
無念是體,有念是用。凡與聖的差別,不在理體,而在於作用的不同。眾生的這念心,往往是作用在貪、瞋、癡等惡法上;修道的人知道要參禪打坐,修四無量心、六波羅蜜,建設道場、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這念心作用在種種善法上。由於作用不同,產生的果報也不一樣。作用在貪瞋癡,果報就是墮落;作用在善法,將來就是解脫。進一步,不執著善念、淨念、功德、解脫,歸於無念,就能超越時間和空間。善法有善法的時空性、惡法有惡法的時空性,無念則不為時空所限制,是絕對的實相境界。
無念屬於無為法,雖是無為法,仍然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。假使離開了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想要另外找一個無為法,是絕對找不到的。只要不執著有念,當下就是無念。假使能夠從這個方向來體悟,就能契悟至道,當下就是淨土,當下就是無量壽佛、無量光佛。
修淨土的人致力於念佛,念佛法門主要有四個不同的層次──以念制念、一心不亂、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。無論修任何法門,都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要有正確的知見,否則就會走遠路、走錯路。假使不明就裡,就如古人所形容的「狗咬石頭」。什麼意思呢?走在路上被狗追逐時,為了把狗遣開,於是撿起地上的石頭往遠處扔,狗就會轉移目標去追石頭。石頭,比喻所念的佛號;狗則是比喻不能作主的人執著佛號、不知念佛真正目的。執著念佛,而不知念而無念、無念而念的道理,始終是一種法執,不能契入究竟實相。
簡單來說,以念制念,就是以毒攻毒。本具的真心、佛性,原本是清淨無染的,但由於眾生在迷,不識自心,念念不離貪、瞋、癡,始終活在無明煩惱當中。因為這念心無所依靠,就依靠在財色名食睡上;一旦沒有名、沒有利、沒有財、沒有色的時候,就沒有辦法肯定自己,不知何去何從,就會心生無明。為了讓眾生的心有所依靠,佛開了念佛的方便法門。念佛法門有如枴杖,是為了眾生而設。
念,主要可分為念佛、念法、念戒等。念佛菩薩聖號,屬於念佛;持咒、誦經,念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波羅蜜等,屬於念法;念戒,則是時時提醒自己要持守五戒、八關齋戒、沙彌戒、比丘(尼)戒、菩薩戒等淨戒。心念靠在佛法、戒法上,就不會想東想西、想財色名食睡等,也不會隨便亂發脾氣,這就是以善念止惡念。念佛的第一個步驟,就是以念制念,把心念靠在佛號上,用善念來取代惡念。《妙法蓮華經.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》云:「心念不空過,能滅諸有苦。」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,白天也念、晚上也念,念到風吹不進的程度,就能產生一種定力,就進入念佛的第二個步驟。
假使能把心量擴大,繼續再念,風一吹,風中也是佛菩薩聖號;聽到外面的聲音,無論是車聲、鳥叫聲,聲聲都是佛菩薩聖號;甚至遇到了危險,正在千鈞一髮之際,心裡仍不離佛菩薩聖號,這樣就達到「事一心不亂」的境界了。「事一心不亂」屬於有念的境界,雖然還沒有達到無念,但心恆在定中,就能產生神通妙用。
(三)
無論修任何法門,假使只執著一個定境而沒有智慧,心如死水,只是勉強把煩惱伏下去而己。參禪參到疑團現前,也只是一個定境,不是究竟實相。在事上達到一心不亂的境界後,進一步還要從事到理、從有念到無念,佛也不念、法也不念、戒也不念。無念,就是無心、無相。到了這個階段,就稱為「無心道人」。所以,要從有念歸於無念,保持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如如不動,心即是佛、心即是法,這樣才能超越有為法、契入無為法。
雖然契悟了理體,悟的程度還有深淺之別。能保持三分鐘、五分鐘、一刻鐘、一小時的無念,乃至於一天二十四小時都能安住在無念、無相、無住、無著的境界,這就是禪宗所說的站得住、站得長。
契悟了無為理體,也不離有念之用,因為執著一個無念的境界還是不究竟,所以,無念不礙有念,從無念中還要開種種方便,要修六波羅蜜,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。從體起用之後,又不執著能用、所用。禪宗祖師說:「莫謂無心云是道,無心猶隔一重關。」為什麼「無心猶隔一重關」呢?因為「無心不礙有心用,有心用時亦無心」,從有念歸於無念,再從無念開出有念,最後念與無念歸一,可念、可不念,能所一如、體用一如,心得到自在解脫,成就千百億化身,這才是真正的實相。
從淨土宗念佛的四個層次看來,禪與淨實在是一如的。假使不了解其中的道理,認為禪是禪、淨是淨,執一非他,就會產生門戶之見,對於佛法的弘揚沒有好處。
「吾法念無念念」,「念」,就是思惟、想念。譬如思惟真空的道理,一遍、兩遍、三遍……乃至十遍、百遍、千遍,從始至終不斷地重慮緣真,直到空境現前、念而無念,就達到觀空破執的目的了。
「念念」,前者指能念之心,後者指所念之法,所以「念無念念」,就是念了以後還要不執著能念之心與所念之法。以能念之心而言,要念念從心起、念念不離心、念念歸自心;就所念之法而言,無論是思想、語言、行為、修證,身、口、意三業都要保持清淨。
「行無行行」,「行」是行為,包括能行與所行。舉例來說,知道布施是善法,就要以行動來實踐。布施有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,當中包含能施的人、所施的對象和布施的物品等。譬如修建道場、建設中台禪寺,這也是行。不執著能施、所施,不執著能行、所行,行無行行,道場建設完成後,不執著一切功德,才能從有為法進一步契入無為法。
「言無言言」,「言」是言語,所謂「佛法無人說,雖慧莫能了」,出家僧眾從早到晚、一年四季,都在為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而說法,要了解「言無言言」的道理,說了以後,不執著能說、所說,如世尊說法四十九年,最後無有一法可說。既然沒有能說之人與所說之法,這念心要安住在哪裡呢?一切都要歸到無修無證、無為無相的實相境界。
有些人誤解了這個道理,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,發明了種種放鬆身心的方法,但是在放鬆身心之後,卻不知道要把心安住在哪裡,變成意念的放縱,懈怠、不務正業,乃至衍生出邪知邪見,造作惡業而不自知。所以,佛法告訴我們,身要放鬆但不能隨便,心要放鬆但要保持正念。
什麼是「修無修修」?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修八萬四千法門,這些都是修。修了以後,沒有能修、所修,心安住正念,了了分明、處處作主、清明在躬,就能超凡入聖。修行就是要從無能念所念、無能行所行、無能言所言、無能修所修上來體悟。能從這個方向來體悟,道就在目前,如古德所云:「踏破鐵鞋無覓處,尋來全不費工夫。」相反地,就是心外求道、心外求法。
明白了無念、無行、無言、無修的道理,就能掌握修行的綱要,將來就不會走遠路、走錯路。不明白這個道理,就容易被邪知邪見的人所影響,一聽到什麼人有神通、有感應,就趨之若鶩。神通,只是清淨心的一種作用,安住在正念當中,自然就會有神通現前;但心不能作主時,神通就會消失,乃至於隨業流轉、墮入惡道。
正念就是無念、就是實相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、十方三世、宇宙萬法無不在實相當中,這就是真正的大神通。《西遊記》中孫悟空一個觔斗能翻到十萬八千里外,卻離不開如來佛的手掌心。什麼原因呢?神通變化是屬於有念,如來佛則是無念的境界,所以有念無法超越無念。
佛經上記載,一個人在過去生中,身上曾有過的血液,超過四大海水;身上所有的骨頭堆起來,和須彌山一樣高。眾生生生世世隨業流轉,舊業未了又造新殃,如果不知道從無念無修下手,歷劫以來的業障怎麼能消得了呢?
過去,有一位僧人名叫安世高,他原是安息國的太子,出家修行得了宿命通,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國有一命債未了,所以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償還宿債。還了命債之後,他的神識又投胎為安息國的太子,再度出家修行,又得了宿命通,發現自己還欠有另一樁命債,於是又回到中國來還債。安世高雖然修得神通境界,卻不了解「念無念念、行無行行、言無言言、修無修修」的道理,所以才三番二次地償還命債。
由此可知,即使修得宿命通,仍然不能了生脫死。有些人因而理解錯誤,認為既然如此,只有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最究竟的,這實在是錯誤的觀念!西方在哪裡?西方不離當念。這念心清淨了,當下就是淨土。神通只是本具心性當中的一種作用,得到了神通,不執著它、也不排斥它,繼續安住在實相、安住在無念當中,這樣就能成就如來家業、成就道業、成就阿彌陀佛的法身、成就常寂光淨土。
所以,徹底了解無念、無行、無言、無修的道理,佛和淨土就在當下。淨土宗講「心淨佛土淨」、「是心是佛,是心作佛」,禪宗更開門見山說「心即是佛」,佛與淨土不離這念心,契悟了這念心,當下就與十方諸佛同一鼻孔出氣。
(四)
「會者近爾,迷者遠乎」,「迷」,是指不了解無念、無行、無言、無修的道理。迷者不明白佛與道都在自心中,不但不敢直下承擔自己本具的這念心,反而向外尋逐,落入法執的境界,愈修就離道愈來愈遠。
「言語道斷,非物所拘」,「言語」,泛指所念、所行、所言與所修。如果執著一切言行、功德為實有,執事廢理,不但理不會現前,而且會被語言文字的執著所障蔽;雖然如此,道也離不開語言文字,假使沒有經典的流傳,我們現在也不可能聽聞佛法。所以,道不是語言文字,但也不離語言文字。
佛法中提到,語言文字有如「標月之指」,「指」的目的在於示「月」。月,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契悟到這念心,這輪明月自然會放光耀地。還沒有見到自心明月的人,在修加行的階段,就必須藉由語言文字,從聞慧、思慧、修慧來下功夫。入了門以後,如果繼續執著語言文字,有能執、有所執,只是在有為法上用功,始終沒有辦法契入無為、無相之理,充其量只能成為博學多聞的學者,與菩提、涅槃的道理並不相應。
什麼是「非物所拘」?這念心是絕對的,一法不生、一塵不染,畢竟空寂,無內無外、無頭無尾、無邊無際,不是任何外在境界所能拘束、障礙的,所以不會為物所轉。「物」,有事上的物、有理上的物。事上的物,指外在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長短、大小、方圓等,有形有相。理上的物,則是指內心的貪、瞋、癡、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三毒五欲。心生貪著,就會被外境所轉,生是非、起顛倒,大道就無法現前。
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沒有男相、女相,也沒有出家相、在家相。出家法師,外現比丘、比丘尼相,每天想念三衣、瓦缽、法器,這是念法;假使執著這些外相,以為這就是出世法,就成了法執,就「為物所拘」,道就不會現前。雖然道不在這些外相,但也不離這些外相,所以,仍然要出家修道、仍然要持戒修善,修了善而不執著善,心裡就沒有障礙,就能夠得到解脫,這就是真正的道。
古德云: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,萬行門中不捨一法。」當下這念心清淨無染,就像眼睛一樣,連一粒微塵都不能存在,即使是黃金的渣滓,掉到眼睛裡,眼睛同樣會出毛病。所以,無論是善法或惡法,都不能執著;一產生執著,就會迷失慧眼。什麼原因呢?執著善法,最多只能得到人天福報,天福享盡了,還是要墮落;假使又造了惡業,惡業果熟,就會墮入三塗惡道。
所以,「實際理地不受一塵」,既然不受一塵,就不會受到任何事物、境界、善法、惡法所影響,心無掛礙,才能得到自在與解脫。這裡所說的「不受一塵」,並不是指什麼事情都不做,而是契入空性以後,還要從空出假,「萬行門中不捨一法」,行一切善又不執著一切善,才是究竟之道。
「差之毫釐,失之須臾」,「毫釐」比喻最小的單位,我們這念心非常地微細,但用「毫釐」來形容,仍然是太粗了。修行人在觀念上不能有一絲一毫的偏差,一念之差,就會導致全盤皆錯。所以,思想、觀念很重要,必須具有正知正見,要有真正的智慧,更要依止大善知識。「失之須臾」,開悟只在一剎那間,只要知見上有一念之差,結果就是相去十萬八千里。
這一章是佛陀教示大眾,真正想要修行,就要有「念而無念、行而無行、言而無言、修而無修」的知見。雖然是無念,但不妨礙有念;念了以後,還要回歸無念。要修六度萬行,行而無行,能所俱空。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言而無言,無說法相、無眾生相、無人我相。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參禪、打坐、回光返照,這些都是方便,要修而無修,最後契入三昧境界,這才是根本。所謂「但得本,莫愁末」,就是一得一切得。如果不建立這個正知正見,無論修禪、淨、密、律,都沒有辦法真正契入菩提、涅槃,無法契入實相。相反地,了悟這個道理,當下就是無相、就是真如。
古德云:「終日穿衣,不曾掛著一縷絲;終日吃飯,不曾咬著一粒米。」穿衣服的時候,知道是新衣、舊衣。知,是這念心的作用。知道以後,無取無捨、無愛無憎,沒有貪著,念念分明、處處作主,無論穿什麼衣服,都沒有過失。雖然不執著能穿、所穿,也不妨礙穿著整潔。出家眾更要有威儀,具足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。整肅儀容是為了方便度眾,不於其中生執著,心安住在正念,就能得自在。
什麼是「終日吃飯,不曾咬著一粒米」?飲食是為了滋養色身,吃了以後,不貪著美味、不嫌惡粗食,這念心不被飲食的好壞所轉,安住正念,無念、無著、無相,只有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的存在。這念心才是真正的寶庫,要什麼有什麼,心想事成,一切都能稱心如意,這就是神通妙用、就是實相的果報。
出世法不離世間法,只要一個觀念的轉變,放下心當中的執著,世間法立刻提升為出世法。所以「念無念念、行無行行、言無言言、修無修修」,是從世間法通向出世法、由漸到頓的一個過程。如果不明白箇中道理,就會「差之毫釐,失之須臾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