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十六章 舍爱得道
(一)
「佛言:人怀爱欲,不见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;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。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。」
本章强调爱欲是障道的根本。要悟道、乃至于证道,就必须舍离爱欲。舍离爱欲,心才能澄净。
澄心的方法很多,小乘称之为「断」,大乘称之为「转」,无上乘则是「烦恼即菩提」,只要这念心安住正念、安住实相,时时刻刻有觉、有照,定慧不二,这样烦恼是断也是转、是不断也是不转,这就是「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的方法,道自然就现前了。
「佛言」,本章并没有弟子提问,而是佛无问自说。爱欲是障道的根本,所以无论是修大乘或小乘,都应该要舍离爱欲。有人以为小乘才讲舍离爱欲,修大乘佛法就能随心所欲,这实在是错误的知见。
「人怀爱欲」,这里的「爱欲」,主要指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。「怀」就是思念、想念、怀念,指的是自己的起心动念。心起恶念,系念财色、名利,自心就会变得混浊。譬如,看到一个女孩子,声音甜美、头发秀丽、皮肤白皙、身材苗条、气色红润……处处都很动人,心里就经常想念这个女孩子,不但想念她的外貌,进一步还想与她发生关系,这就是「人怀爱欲」。
相反地,如果心系善法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,时时思惟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的道理,心就会愈来愈清净。清净心、平常心、不动心、无为心、菩提心,就是道。道是人人本具的,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。
「不见道者」,心怀爱欲,就永远无法见道。只要心中一想到男女之欲爱、色爱,自己的清净心就会变得混浊,迷迷糊糊、昏昏沉沉,失去了智慧。接下来,可能就会做错事、造恶业,将来就要受苦果。人的心中有三把火:欲火、饥火和无明火。社会上有许多乱伦、强奸的案例,就是因为欲火一起,完全失去理智,根本不会想到将来要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「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;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」,譬如有一缸水,里面的水原来是澄清的,只是缸底有泥沙沉淀。如果有人用手去搅动这一缸水,沉淀在缸底的泥沙就会被搅动,愈搅、水就愈混浊,最后连自己在水面上的倒影也看不到了。原本澄清的水面如同明镜一般,可以映现外面所有的影像,但是经过搅动以后,不但水变得混浊,原先平静的水面生出许多波纹,就更不能显现任何影像。这是一个譬喻,说明自心因欲爱迷惑,而变得混浊不清,丧失智慧,以致无法觉照自己的心念与行为。
「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」,因为自己的心中有欲爱、色爱,就好像不停地在泥水中搅动一般,愈搅愈混浊,所以无法与本具的清净心、平常心、不动心、无为心、菩提心相应,所以道不现前,不能见道。相反地,只要停止搅动,慢慢地,不但波浪平息了,泥沙也会沉淀下来;最后将沉淀在缸底的泥沙全部移除,就真正是「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」。要想悟道、想求道,不是在外面到处找,而是要在我们这念本心中求,求自己不打妄想、不起恶念,不生欲爱、色爱的念头。
「交错」,就是二者互相依存、互为牵绊。众生沉迷于欲爱之中,欲与爱互为因果,因爱而生欲、因欲而起爱……始终循环不停。举例来说,看到某个女孩子身材苗条、头发很秀丽、音声很悦耳,自己心中就产生了想念,乃至于贪爱;有了贪爱,就想尽办法想要占为己有,这就是因爱而生欲。爱欲熏心、色欲熏心,有了欲与爱互熏互生,原来的清净心就变混浊了,就迷失了本心。心念迷迷糊糊,爱欲的念头更加增长,这就是「交错」,彼此之间互为影响、互相带动,心水愈来愈混浊。不但混浊,而且还兴风作浪,智慧就愈来愈闇蔽。所谓「色胆包天」,这个时候,即使违反伦常也不以为意了。这就是因为欲火使智慧障蔽的关系,道更不可能现前。
要想见道,没有别的,首先要把心定下来,保持「八风吹不动」。第二步,还要有返照、觉照的功夫,把淤泥化除,最后才能达到「爱欲垢尽,道可见矣」。
所以,这念心要安住中道、安住实相,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不想好事、坏事,不想美、不想丑。这念心没有好坏、美丑的分别,就不会产生贪爱和取舍,慢慢地心就可以定下来。心定之后,还要能作主。能作主,就是智慧。有定、有慧,定慧不二这念心就是无上菩提心,这就是最高的道,不假外求。
这一章所谈的「舍爱得道」,有两个层次:身远离和心远离。大众发心出家,辞亲割爱,离开世俗的家、离开红尘境界,表面上好像舍离了欲爱,可是如果仍然心生挂碍,就不是真正的舍离。修行、修道没有别的,就是要在这念心上用功,如果这念心不清凉、不自在、不平静,即使自己躲到深山中,不与人往来,最终还是与道不相应。
无论禅、净、密、律,都强调欲爱是生死的根本。净土宗祖师云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。」禅宗则说:「有一些些,还有一些些。」有一些些欲爱,将来必定还有一些些业障;有一些些的业障,将来难逃一些些的果报。「一些些」就是一点点,这一念心只要有一点点挂碍,将来所感的果报是很大的。一念欲爱心起,将来就会感得极大的苦果,所以大众绝对不可以小看这一些些。要了生死,就是要在这一念心上来了,这念心绝对不能起欲爱的念头。
经云:「菩萨见欲,如避火坑」,菩萨遇到淫欲的境界都要远离,何况是凡夫众生?无论任何人,只要一沾染上欲火,一定会被烧伤,甚至丧命。本章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大众,虽然道是本具的,但爱欲之垢蒙蔽清净本心,所以不能见道,甚至连感应、神通和智慧都没有;假使能远离爱欲,爱欲垢尽,大道自然就会现前。
见道之后,就看看自己这念心站不站得住?站不站得长?站得住,这念心就具足智慧和定力;站得长,能持续三分钟、五分钟、十分钟……乃至于一天、一月、一年,无论顺境、逆境,都能保持定慧不二这念心,就是成道了。成道就是这么简单的事。
假使不了解什么是道,心静不下来,始终在外面东求西找,东分别、西分别,讨厌这个、讨厌那个,不了解这些分别、爱憎都是一种攀缘。攀缘,就是波浪──攀缘好的境界,心中就起善念;攀缘坏的境界,心中就起恶念。心念善善恶恶,翻滚搅动,始终没完没了,就像一潭混浊的泥水,无法显现自性的清净。
无论禅、净、密、律,无论是修任何法门,都要归到这念心。只要回归到这念心,道自然而然就能现前。否则,天天讲经说道,始终只是记一些名相而已,没有办法契悟这念心性。哪一念心性?就是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。只要这念心能安住中道、安住实相,一念到底,自然不会生起爱欲心。最后爱欲垢尽,道业才能真正有所成就。
明白这个道理,就算是悟道了。依照这个道理来用功,成功与否就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。所谓「悟道容易修道难」,悟道要靠因缘,成道也要靠因缘。师父在这里说法、诸位在这里听法,这就是因缘。要有过去的善根、慧根与福报,才能听闻证悟无上菩提、究竟解脱的法门;如果没有善根、慧根与福报,就只能听到一些方便法门。
(二)
大众既然有因缘听闻究竟法门,并能了悟其中的道理,接下来就要修道。要发长远心,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不起欲爱的念头,定慧不二,直到爱欲垢尽,因缘成熟,一剎那间大放光明,身心就能得到究竟解脱。假使不了解「悟道容易修道难」,就容易以凡滥圣。有些人只了解部分道理,就大言不惭地说:「经上说:『心即是佛。』我有心,所以我也是佛!」因此生我慢心,就容易造恶业。
明白这个道理,可以自己检视看看自己的欲垢、爱垢是不是灭尽了?垢,就是污垢。譬如我们穿的衣服,一天不洗,也不一定感觉脏;两天不洗,可能还是看不出来;如果经过三、四天、甚至十天、半个月不洗,就会有斑点出现;如果再坚持不洗,脏污一层一层地加上去,最后就会成垢、成结,这时想要洗衣服,就得大费周章了。过去没有意识到要爱惜这件衣服,现在才发现它原来是件宝衣,然而,宝衣上已经沾满了尘垢。所以,现在应该做的事情,就是将污垢清除,宝衣的光彩自然会再重现。
修行也是如此,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返照,检讨反省看看自己有没有欲爱、色爱的烦恼?有没有贪、瞋、痴?这就是真正的修道。所谓「随缘尽分」,修道,就是尽自己的本分,勤修善法。修善法能积聚福德,但假使贪着福德,也是一层垢。这种垢与众生的无明垢、烦恼垢不同,这层垢是功德之垢。古德云:「一片白云横谷口,几多归鸟尽迷巢。」因为有所贪着,即使是白云、是善法,还是一种垢、还是障碍。
世间上一般人从早到晚的所作所为,大多是在积聚烦恼垢。有了烦恼垢,将来就感三涂恶道的果报。如果是贪着功德的垢,未来的果报就是人天之福──或是生天享乐,或生于人间大富大贵。所以,要进一步,修一切善而不执着善,不但有福德、也具有智慧,这就是菩萨住世。再进一步,返照自心,安住中道实相,直至「爱欲垢尽」,就等于是如来佛的境界了。
道在哪里?道不离心。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念心,要时时刻刻觉察、觉照。一起心一动念,有了爱欲心就要把它照住,不继续起第二念、第三念。《楞严经》云:「理则顿悟,乘悟并销;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」,什么是「事非顿除,因次第尽」?时时刻刻都要返照,在事相上达到完全清净,道就能现前。就好像洗衣服一样,衣服上有陈年的污垢,只洗一次是绝对洗不干净的,经过两次、三次、十次……甚至百次、千次,只要努力不懈,一定能够洗得干干净净。
明白道理,就算是悟道了。悟道以后,还要修道,要靠自己一分一分地去除习气,要有恒心与毅力。不要只期待佛菩萨来摩顶加持,也不要在外面到处东求西找,一切都在自心当中,只要返照自心,检讨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、起心动念,或是修种种法门──四念处观、四无量心、六波罗蜜……生处转熟、熟处转生,慢慢就能够达到「爱欲垢尽」。
佛陀时代,有一个修道人在河边树下打坐。但这个修道人尚未去除贪心,经过了十二年,还是没有成道。佛陀知道这个修行人的因缘成熟了,可以度化,便化成一位沙门,来到这个地方与他一起坐禅。
到了晚上,有一只乌龟从河里爬出来,到树下乘凉;另外又有一只水狗,也利用晚上的时间出来觅食。水狗一看到乌龟就想吃,乌龟很聪明,立刻把头、脚和尾巴缩到龟壳里,久久都不伸出来。水狗等得不耐烦了,就放弃了,到别处另寻食物。佛陀就利用这个机会,向修道人说法。
释迦牟尼佛问:「你在这里修行多久了?」「修了很久了。」世尊继续问:「对道理有没有契悟?修行有没有进步?」道人回答:「修行这么久,始终与道不相应。」释迦牟尼佛就说:「刚才你有没有看到?这只水狗要吃乌龟,乌龟要逃跑也来不及,但牠很有智慧,马上把头缩进壳里,四肢也缩起来,因此保全了自己的性命。世间上一般人不知道生死无常,六根经常向外攀缘六尘境界,流转生死,丧失慧命。修行就要像这只乌龟一样,时时刻刻收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所谓『藏六如龟』,道业才能有所成就,也才能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。」
所以,平时收摄六根,向内返照,就不会起欲爱、色爱心。假使过去所造的业识种子现前,就用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等方法来化除。佛所说的八万四千个法门,都是用来对治我们的烦恼、化除心垢的,假使过程中出现种种感应、瑞相,也不能生起贪爱、执着,否则又会迷失本心。
古人有谓:「食色,性也。」他们不知道「食」与「色」是众生性而非圣性。要想超凡入圣,就要把「食」与「色」看破。凡夫众生追求物质生活的享受,贪着口腹之欲。假使能把饮食之欲转化成禅悦为食,就是圣性;众生心怀爱欲,假使能把爱欲心转化成无缘大慈,就是菩萨行。
佛法提到:「不起凡夫染污心,即是无上菩提道。」欲爱,就是一种染污。要想超凡入圣,不是逃避凡夫境界,另外去找一个圣境。超凡入圣,必须靠转念,知道自己起了欲爱心,马上念一声:「阿弥陀佛」或「南无观世音菩萨」当下欲念就转成净念,心就清凉了。念佛是一种对治法门,能够转凡夫染污的念头成为清净心。更进一步,就是靠自己觉察、觉照,要能作主,转化自己的烦恼,这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
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总是希望佛菩萨来摩顶加持,让自己转识成智、成道证果,而不了解求佛、念佛的人是谁。念,就是转念,把原来的恶念、杂念、欲念,转成清净的佛号,所以终究还是自己在用功,不是佛菩萨在帮你用功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法法平等,念佛、持咒、诵经的目的,都是在转烦恼、都是在断欲去爱,这就是正法、就是智慧。一般人只知道念佛有功德,却不知道念佛的功德在哪里。断欲去爱、转烦恼使心清凉,这就是念佛的功德。
假使不念佛号,也可以用慧观的方法来断除欲爱。男女之间的欲爱,有的贪色、有的贪相。假使不了解色是一种假相,就会被种种虚妄的颜色所迷惑,生起爱着。高矮、肥瘦,就是相,相也是虚妄的。譬如女孩子身材很苗条,过了二年、三年,身材走样了,腰变得像饭桶一样粗,相貌也不再可爱了,这就是无常。所以,相也要看破。
有些人则是贪爱对方的声音。声音也是会变质的,现在的声音听起来好像很优雅,哪天生了病,就成了破嗓门了。所以,一切都是无常的。要时时刻刻起观行,无论青黄赤白、高矮胖瘦,一切色相都是虚妄不实的。经过一次次的分析、思惟,贪爱的念头就不会再生起了。这就是慧观,是以智慧观照来破除自己的爱着心。
更直截了当的方法,就是在境界现前时,保持觉察、觉照,检讨反省、惭愧忏悔。起了惭愧忏悔心之后,马上继续保持正念。正念,就是无念。有了正念,就有定力,就能产生智慧。定慧不二这念心,就是菩提心,当下就能契悟道果。
(三)
无论是在家或出家,断欲去爱、了脱生死都是修行的根本。假使不知道从根本上来对治,这一生最多只是修福报。虽然有了福报,烦恼仍是一大堆,自己不知道对治,还怪佛法不灵。要对治自己的烦恼,就要从根本着手。什么是根本?就是断欲去爱。此外,还要起大悲心、大愿心,用大行来实践自己的悲愿,最后就能达到「一乘任运、万德庄严」的诸佛境界。
《楞严经》云:「菩萨见欲,如避火坑。」菩萨遇到欲爱的境界,都要遶道而行,唯恐被沾染上淫欲之毒。凡夫众生存在心当中的欲爱习气,就像不定时炸弹一样,遇缘就会炸开。所以,最彻底的办法,就是移除这个不定时炸弹。无论禅、净、密、律,修任何法门,都要在这个根本的问题上下功夫;否则,就只是在种善根、累积福报而已,没有办法超凡入圣、了脱生死。
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,误以为修行学佛的「任心自在」,就是随便、自由,什么都不用管,这实在是错误的观念!甚至还有些人鼓励出家众到日本去过在家和尚的生活,这不是颠倒、胡涂了吗?出家就是要了生死,如果连断欲去爱都做不到,还谈什么修行呢?
从前,有一个老和尚带着一个小沙弥在深山里隐居修行。小沙弥从小在山上长大,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男女的欲爱、色爱。小沙弥十七岁的时候,有个因缘必须下山买东西。临走前,老和尚告诫小沙弥:「街上有老虎,很可怕,会吃人。」小沙弥问:「老虎长什么样子?」老和尚说:「老虎的脚很小,头发长长的,走路还会扭扭捏捏的。」老和尚特别叮咛小沙弥:「到了街上,遇到老虎要赶快远离,千万不可以去看、去碰。」等到小沙弥从山下回来后,老和尚问小沙弥:「街上什么事物最好看?」小沙弥回答:「老虎最好看!」
欲爱、色爱是我们无始劫以来的无明烦恼,藏在八识田当中,遇到因缘就会被牵引出来。所以要了生死,一定要从这上面下手,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三业不犯──身不犯、口不犯、意不犯。
大众对佛法要有绝对的信心,对自己的修行也要有信心。所谓「师父引进门,修行在个人」,要确实地把功夫落实,就要靠自己的发心,要有愿心、有愿行,时时检讨反省、惭愧忏悔,更重要的是要安住正念,这样才能真正契入道果,了生死、证菩提。如果没有办法时时刻刻安住正念,就先修一切善法,因缘成熟时,也能悟道、证道。方便法门也是很重要的,如果连方便法门都不修,就真正是门外汉了。
耶稣教中有一位圣者,名叫保罗。为什么称他为圣者?保罗知道要保持清净心,但他仍有欲爱的烦恼,到了晚上,假使欲火一起,无法克制。为了要使自己的心清净,每当欲爱的念头一生起,就到雪地上去打滚,利用这种苦行的方式来磨炼自己,对治自己的欲爱心。
以小乘的角度来看,就是要远离染污的境界。除了身远离,最重要的是心要远离。假使心没有远离,即使身远离,这念心也不会真正地清净。譬如,犯人被关在监牢里,十年、二十年,甚至无期徒刑,为什么不会成道?因为身体虽然远离了犯罪的环境和因缘,但心并没有真正地远离。
佛法云:「不起凡夫染污心,即是无上菩提道。」从大乘的角度来看,境界现前时,不需要到雪地里去打滚,只要这念心回光返照,用智慧的观照把欲爱的恶念转过来,修行就是四两拨千金,这就是大乘佛法。如《金刚经》云: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」有了这个功夫,即使身处在花花世界里,心也能不着尘境,这就是真正的远离。
菩萨在哪里?菩萨不离世间。大众看到佛像、菩萨像都是在莲花台上,或站、或坐、或卧,这是什么道理?代表诸佛菩萨行、住、坐、卧,心都不生染着,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,这念心始终清净、清凉。修行学佛也要如此,无论行、住、坐、卧,都要能观照自己的心念,要念念分明,绝对不要染上欲垢和爱垢,要像莲花一样。
佛经中提到,如来入甚深禅定,破除无始无明,是金莲花;菩萨的心,是白莲花;众生的心,则是生了锈的铁莲花。虽然是生锈的铁莲花,但不失钢性,只要经过一番锤炼,去除无始以来的无明垢秽,终究会回复清净。
修行人舍俗出家,妻子儿女、名位权力……什么都放下了,就剩下欲爱、色爱这些根本的烦恼。欲爱、色爱的种子,无始劫来蕴藏在每个人的八识田里,无论到哪里,始终跟着你,逃也逃不了。假使逃到天上,天上也会变成秽土,乃至于变成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。陶渊明诗云:「结庐在人境,而无车马喧,问君何能尔?心远地自偏。」假使心念转过来了,一了百了,即使身在红尘,心不染着,当下就是天堂、就是净土。
所谓「一花一世界,一叶一如来」,由于每个人的心念和心境不同,对于所处的环境认识也就不同。假使欲爱、色爱心完全转为清净心了,心常在定中,看到整个世界就是大光明藏、就是净土。相反地,心怀爱欲之人,心常在散乱之中,看到这个世界就是秽土。所以,佛说:「人怀爱欲,故不见道。」无论面对任何境界、无论处在任何环境,这念心才是最重要的。要想超凡入圣,就要从这念心上来转。能够时时刻刻在心上用功,无论是学业、功德或道业,一定都能有所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