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十三章 問道宿命
(一)
「沙門問佛:以何因緣,得知宿命,會其至道?佛言:淨心守志,可會至道。譬如磨鏡,垢去明存。斷欲無求,當得宿命。」
本章的主旨有二:一是悟道,二是知命。首先闡明如何悟道、達道;其次,達道之後,又如何知命。
「會」,是會通、領會;「命」,指宿命。「會命」,指知道過去的事情,得到宿命通,譬如前世的身世、種種因緣,乃至於如何修道、悟道。假使這念心能夠與道相合,自然可以知道過去、甚至更久遠以前的事情。
「沙門問佛」,「沙門」是修行人的通稱;「問佛」是問釋迦牟尼佛。佛是果位上的聖人,一般凡夫是因地上的人,修行證果,就入了聖人之流。果位上的聖者包括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。其中,佛是聖中之聖,不但能自利也能利他,不但自覺也能覺他,達到了覺行圓滿的境界,故稱為「佛」。
所謂「自覺」,就是覺察、覺照自己的心念,直到漏盡煩惱。佛三惑圓斷,漏盡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即為自覺;覺他,就是幫助眾生也達到這個境界。除了自覺、覺他,還要功行圓滿──從開始修行,到最後度化的因緣圓滿,才能圓成佛果。
眾生在迷,稱為「不覺」。聲聞、緣覺體悟到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發心出離三界、了脫生死、證悟涅槃,藉由各種法門,除去凡夫的顛倒邪見,漏盡見思二惑,所以稱為「正覺」。然而,聲聞、緣覺仍有法執存在。菩薩不但去除我法二執,且能自覺覺他,趨向成佛的境界。由於功行尚未圓滿,所以稱為菩薩。佛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智慧、禪定、福德、慈悲、神通……一切都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。所以,要想成佛,就要從因上來努力。
佛法強調因緣果報的重要性,簡單而言,就是因果。因,就是自己的起心動念、所作所為;緣,就是外緣。做任何事情,無論是學問、事業或道業,都要因緣和合才能成就;因緣不和合,事情就做不好。無論是做人或做事,都不能忽略這個道理;能夠徹底明白因緣果報的道理,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就。
因,有正因、有邪因,有世間因、有出世間因,其中的差別很微細。例如,起心動念是因,不起心動念也是因。起心動念是生滅因,不起心動念則是不生不滅因。生滅因,感生滅的果報;不生滅因,則感不生不滅的果報。以本具佛性為因,就是不生不滅的因,依據這個因來修行,最為迅速徹底,最後就能頓悟自心、直了成佛。
緣,就是外緣、助緣。佛法云: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。」就是強調緣的重要。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譬如學生發心求學、讀書,立定志向,並親身實踐,這就是因。雖然有這個因,但家庭經濟不允許,吃不好、住不好,乃至三餐不繼,這樣緣就不具足了。為了升學,白天打工,晚上上課,精神、體力負擔沉重,打工時還可能遇到種種障礙,如果在學校又遇到不好的老師和同學,學業要想有所成就,實在是非常不容易,這就是有因無緣事難成。相反地,如果因緣具足,家庭富裕,衣食無缺,父母也希望孩子在學業上有所發展,遇到的同學、老師都很好,讀書的環境也很舒適,這樣因緣和合,學業就容易有所成就。
所以,有因無緣法不生,有緣無因法也不生。社會上有很多人拚命去闖天下,到頭來仍一無所成,這就是有因無緣。修行也是如此,雖然人人都能學佛、成道,但因緣不一樣,結果就不一樣。有人問師父:「出家可以修行,在家也可以修行,出家或在家的心都是相同的,那為什麼一定要出家呢?」雖然修道的因相同,大家都想得到三昧、悟道、成道,但出家和在家的緣,卻是相差很遠。
以出家眾而言,早上一起床,早課、誦經、持咒、懺悔、打坐……從早到晚都在隨眾用功。在道場中,眼睛所見是清淨莊嚴的佛像、精進用功的修行人,耳朵所聽的是解脫的道理、清涼的佛法。在家居士的緣就不同了,事情多了,容易找藉口偷懶。家裡還有父母、兄弟姐妹、夫妻子女、親戚、朋友等,人際關係複雜。為了家庭,還得追求事業,爭名逐利,真正能夠修行用功的時間實在不多。在家裡所看到、聽到的,不外乎兒女情長、夫妻情愛、名利財色、人我是非。此外,家人的信仰或許也不一致,各有所信的宗教,甚至有無神論者,每個人的理念不同,在這種環境下,實在很難靜下心來修行。
一切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,如果因是正因、淨因、善因,緣是淨緣、善緣,無論學業、事業、道業都能成就。因緣和合,就能產生業果出來。業,有惡業、善業、淨業、不動業、白業。從業進一步而生果報,有惡的果報、善的果報、清淨的果報,以及無上菩提妙果。由因緣生業、由業感果,這就是因緣果報。
人生脫離不了因緣果報,善業生樂果,惡業感苦果,這是一種真理。假使能夠真正了解因緣果報的道理,這一生無論做任何事情,都能得心應手、順利成就。佛法是真實的道理,不是一般的形上學,也不是一般的玄學;佛法注重的是知行合一,要實踐才能契悟真空妙有、契悟心性,才能真正得到佛法的受用,這就是真正悟道了。
大眾要徹底了解因果,要知因識果,知道什麼樣的因緣將來會感什麼樣的果報,這就是菩薩的心智。世間上一般人根本就不知因、也不識果,迷迷糊糊地造惡業,等受了惡報,才叫天叫地。這個時候,叫天天不應、叫地地不靈,「平時不燒香,臨時抱佛腳」,是沒有用的。
出家修行就是一個因,是解脫的因、菩薩的因、成佛的因。因具足了,還要有緣。緣,有過去的緣、現在的緣。如果過去常修善法、結的人緣很好,今生就能左右逢源;如果過去沒有結到善緣,今生就要趕快去努力。如果前生沒有結到善緣,今生又不努力,那就成了悲觀的宿命論者,只能坐以待斃了。
佛法講的因果是最積極的,能知因識果,就能建立因緣、創造因緣,這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時時要檢討反省,自己現在的所作所為是什麼因?對人、對事是什麼緣?所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,要靠自己的努力。如果對他人都很客氣,人家也會對我們很客氣;如果自己不結人緣,反而怪別人對自己不好,這樣自己的心胸就會愈來愈狹窄、心念愈來愈糊塗,無明煩惱一大堆,行住坐臥都不得安寧。
除了知因識果外,還要面對因果、面對現實、不逃避責任。社會上一般人容易逃境安心,假使覺得所處的環境不好,就想逃離,另外找一個好的境界。但是「天下的烏鴉一般黑」,如果不能面對現實,永遠是「這山望那山高」,走到哪裡都是煩惱。要改變目前的因緣果報,就要靠現在的努力。別人對我不好,要先檢討反省自己是不是有對不起別人的地方?要先從自己來改進,先對別人好,這樣彼此之間的緣馬上就能改變。此外,還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,修種種善法。善法成就、三昧成就,就能改變自己的因果。所以,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,這是非常重要的觀念。
古德云:「有因有緣事易成,有因無緣果不生;不信且看寒江柳,一經春風枝枝新。」如果只有因,而沒有外緣,就不能產生果報。「不信且看寒江柳,一經春風枝枝新」,假使不相信的話,去看看冬天江邊的柳樹,由於冬天寒冷的緣,樹葉就枯萎、變黃,掉落滿地;經過一段時間,春天到來,春風一吹,好的外緣現前,柳樹就會發新芽,所以說「枝枝新」。人也是如此的,當好的因緣現前時,就要掌握;如果外緣不好,就要努力去改善因緣、創造因緣。
(二)
「以何因緣,得知宿命」,沙門問佛,需要什麼樣的因、什麼樣的緣,才能夠得到宿命通,而得知過去?宿命通,屬於六神通之一,是了知宿命的智慧。果位上的聖者具有六種神通:宿命通、天眼通、神足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漏盡通。仙人只有五通,沒有漏盡通。
神通有很多種,有報通、妖通、修通、道通。什麼是「報通」?由果報而感得的神通力。由於過去世修善、修福,乃至於修定,今生出生時就具有某種神通。譬如唐代詩人白居易,一生下來就認識「之、無」二字,由於他過去生所修學的知識,今生不忘,遇到了就立刻能夠辨識。
一般人認為宿命通是超自然的現象,其實只要心定下來,久遠以前的事情都可以清清楚楚地映現出來。神通力有深、有淺,有些人可以知道一世、二世、三世……乃至於百世、千世、萬世,阿羅漢則能知道過去八萬大劫以內的事情,八萬大劫以上、乃至於無始劫以前的事情,只有佛才能知道。
「妖通」是一種邪通,是修邪定而感得的神通,不具戒行,得了神通後到處做壞事,就是一般人所稱的妖怪。譬如,狐狸精變成男性或女性去迷惑他人,就是一種邪通。千年的烏龜、百年的雀子也有神通,知道久遠以前的事情,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。得了妖通,造了惡業,以後難免要受惡報。
「修通」是修禪定而得來的。修四禪八定、乃至修空定,或者只是專注在一個定點、專心想一件事情,讓心定下來,都可以修得神通力。無論是持咒、念佛、修定,只要達到一心不亂,就會有神通、感應出現。這是修出來的,假使定力散了,神通、感應也會消失。有了神通,也不要執著;假使執著了,就會迷失本心。道家講修煉,密教也講修煉,有了感應和神通,如果沒有戒行,心念不正,就會墮入邪魔外道。真正的神通,要從正定、從戒定慧中得來,這就是「道通」,這是本具的神通力。
六通──天眼通
天人也有神通,屬於報通,由於過去修十善、修福德、修禪定,因而感得天人的果報,並具足神通力。一般天人都有天眼通和神足通,有了天眼通,不會被有形的物質所障礙,牆壁外的景象也能看得一清二楚。此外,不論遠近、粗細的東西都看得見,乃至看得見一般肉眼看不見的水中小蟲,所以,佛教導我們喝水的時候要持咒:「佛觀一缽水,八萬四千蟲;若不持此咒,如食眾生肉。唵?悉波囉摩尼莎訶。」喝這缽水的時候要生起慈悲心,而不是惡心故意殺害水中蟲。
一般世間人也可能因為這一生做了大善事,而招感神通的果報,這也屬於報通。過去,有一位名叫樓同生的書生,他為人正直、深信因果,所以在讀書之餘,就積極行善積福。有一天下著大雨,雷聲響個不停,樓同生坐在書房裡讀書,忽然有一隻狐狸從外面跑進來,鑽進樓同生的板凳下,蹲在那裡一動也不動。
原來這隻狐狸具有妖通,知道雷公要打牠,就找了一個安全的地方躲藏,想避開這一劫。為什麼狐狸躲在樓同生的板凳下,能夠避過雷公?因為修行人有修行、有福報,一身都是光明的,眾生跟著這個光明,就能得到庇佑。所以,修行要修福德、修智慧,不要一味地羨慕神通。
雷雨過後,狐狸就跑掉了。到了晚上,狐狸化成一個紅衣人來找樓同生。紅衣人說:「感謝您今天救了我一命,我現在特地來報恩。您要富貴嗎?我可以送您一部太公兵符,只要您將這部兵書精研透徹,保證將來可以為官、為將,一生富貴享用不盡。」樓同生告訴紅衣人:「我不希求富貴,我只喜歡修行。」紅衣人聽了之後,對樓同生加持了一下就消失了。由於狐狸的加持,樓同生就得了天眼通,也可以看到天上和地獄的景象,這就是一種報通,由於修善而得到的果報。
六通──神足通
修行得到大禪定,心始終在定慧當中,沒有妄想、顛倒,只要心念一提:「我要到某處去。」可以立刻飛到該處,這就是神足通。菩薩有三種意生身──由意識而生的變化身,有大化、小化、隨類化,能示現無量自在神通,隨意無礙,意識想要去哪裡,身體就能隨之而至。
這類例子很多。過去有一隻狐狸,被獵人打傷了腳。牠幸運地遇到一位善心人士,不但將牠救活,還治好牠的腳傷。狐狸的腳傷痊癒之後,這位善心人士就把牠帶到山林中放生,並告誡牠:「白天不能出來,只能利用晚上出來覓食。」狐狸就躲在一座古墓中,白天絕對不出來,只有天黑之後才出來找食物。古墓裡面很陰暗,只有墓頂的一個洞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。這隻狐狸白天待在古墓裡,就只能仰頭看著洞口外的白雲來來去去。有一天,牠看著白雲,忽然間身體就飛出洞外了。因為長期專注在一個定點,心定下來,就產生了神通。這隻狐狸由於這個因緣,得了神足通,這也是一種修通。
一般人認為靈魂出竅就是神足通,其實這不是神足通,只是出識而已。現在有很多人喜歡修這種出識的法門,如果修不好,就會出毛病。以前有一位女眾居士,曾在香港住過,當時有許多人請她預測賽馬的勝負,每一次都很靈,所以大家稱她為靈姑。她會出識,由於這不是正定,出識久了,心安不下來,晚上就會失眠,白天也頭昏腦脹。有一次,有人得罪了她,她就想運用出識捉弄對方。但當到了對方的房裡,卻始終無法靠近對方。因為對方是修行人,心常在定中,持戒清淨,隨時隨地都有戒神守護。心安住正定,就能作主,任何邪神、邪鬼都拿我們沒辦法。一般人喜歡奇奇怪怪的神通,不知道佛法才是正法,只要漏盡煩惱,本具的清淨心現前,自然有無量功德妙用。所以,得了神通,不要執著神通,這樣心才能淨化、才能超凡入聖。
以前有個老和尚在外面行腳參方,有一天走到一座山中,看到山谷裡有一道紅光。老和尚很好奇,於是打定主意要去探個究竟。山谷中放出紅光有兩種可能:一是有修行人在這裡打坐入定;一是可能有妖怪,妖怪得了定也會放光,但這種定沒有智慧,當定散掉了,光和神通也就消失了。
老和尚到了山谷中,看到一間茅篷,裡面住了一個老太婆。老和尚詢問:「老菩薩,您在這裡做什麼?」老太婆答:「師父,我在這裡修行。」老和尚問:「您在這裡修行多久了?」老太婆說:「我修了二十多年了。」老和尚再問:「那您用什麼方法修行呢?」老太婆說:「我專門念『六字大明咒』。」老和尚就了解了,這道紅光是老太婆修定產生出來的。
老和尚繼續問:「這六字大明咒,您是怎麼念的?」老太婆很高興地答道:「唵嘛呢叭咪『牛』。」老和尚一聽就說:「老菩薩,您念錯了,應該是唵嘛呢叭咪『吽』才對啊!」老太婆聽了老和尚這番話,心裡非常傷心,想想自己在這茅篷中修了二十多年,不是全都白費了嗎?自己竟然這麼糊塗,將「吽」念成「牛」,從今以後,一切都要從頭開始了。老和尚走了之後,老太婆就開始念「唵嘛呢叭咪吽」。
老和尚走了一段路,回頭再看山谷,發現山谷的紅光不見了,不但紅光消失,還有一股黑氣衝上來。老和尚知道,是自己的一句話令老太婆心生怨嘆,喪失信心。於是老和尚又折回山谷中,跟老太婆說:「老菩薩,師父剛才是在考驗您的信心,其實六字大明咒應該是『唵嘛呢叭咪牛』才對!」老太婆一聽,轉憂為喜:「師父啊,您真會捉弄人!」於是老太婆繼續念她的「唵嘛呢叭咪牛」,這一念,紅光又出現了。所以佛法說「萬法唯心造」,一切法都是從心當中所產生出來的。
打坐修定也會出現神通感應,當境界現前時,不要理它,要安住正念、正定。一般人不了解,到處修感應、修神通,最後神通沒得到,卻把自己修得迷迷糊糊的。修行學佛要從「聞、思、修」入手,修「戒、定、慧」三無漏學。修了禪定,斷了煩惱,就證得六種神通。假使不了解這個道理,一心只想學神通,到頭來只是一場空。
(三)
六通──天耳通
什麼是天耳通?世間一切眾生苦樂憂喜種種音聲,無論遠近、大小都聽得見,甚至小蟲走路的聲音都聽得清清楚楚。宿命通、天眼通、神足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,這是仙人的五通。仙人修禪定,用定力將煩惱伏下去,就像石頭壓草,只能得到五種神通,無法得到漏盡通。當定力散掉了,仍不免輪迴。
六通──漏盡通
羅漢有六通,除了仙人的五通之外,還具有漏盡通。為什麼羅漢有六神通?因為羅漢「斷欲無求」、漏盡煩惱,這就是本章的宗旨。
道是現成的,不是強求來的。羅漢因為「斷欲」,斷了心中的欲愛、色愛;「無求」,心無所求,所以能漏盡煩惱,證到三明六通。一般人因為心中有種種欲愛──男女之欲、飲食之欲等,所以道不現前。假使能將這些欲愛轉過來,化掉、破掉,心就能得清涼自在。當煩惱漏盡,心得自在,做任何事情自然都能通達無礙。
六通──宿命通
參禪是就路歸家,所以參禪也可以得到宿命通。把話頭一提、一返照,就看到自己經歷過的事情,三十歲、二十五歲時發生的事情;再一參、再一照,就看到二十歲、十五歲……不執著這些境界,繼續參究,就可以參到自己投胎以前的那一念心。「參話頭」的參禪法門是在返照自心,以心追心以契悟本心,這種方法也可以得知宿命。
知道宿命以後,不能執著,一執著就會出毛病。有很多人一打坐,知道自己前世做了什麼事──知道自己做了好事,就心生歡喜;做了壞事,就心生恐怖……經常把這些事情掛在心中,心就失去主宰,迷失了本心,所以知道宿命不一定是好事情。
佛教歷史上有一位僧人安世高,原是安息國的太子,王位的繼承人。國王駕崩後,他卻選擇出家修行的路,將王位讓給他的叔叔。由於宿世的善根,以及精進不懈的努力,安世高修得了宿命通。他知道自己過去世是中國人,且曾殺過人,為了償還命債,他不惜跋涉千里,從安息國走到廣州。有一天走在街上,一個少年手持利刃,二話不說就一刀把安世高給殺死了。
由於修行有定力,他的神識又回到安息國投胎。這一世仍然出家修行,又得了宿命通,知道自己在會稽尚有一樁命債未了,所以他又回到中國來償還命債。得了宿命通,知道自己過去的業緣,一次一次地還債,沒有止盡,這是還不完的。執著宿命為實有,就成了法執,落入小乘的境界。以大乘而言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得了宿命通,境界現前時,理都不理它,心始終安住在正念上,這一關一下就通過了。
佛陀時代,有一位居士想出家修行,就去找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請求出家。舍利弗尊者入定觀察,這個人在過去八萬大劫內都沒有種過善根、沒有跟三寶結過緣,沒有緣就沒辦法出家,所以舍利弗尊者就沒有為他剃度。這位居士又去找僧團中所有大比丘,也說他過去八萬大劫沒有種過善根,無法出家。
這位居士覺得世間很苦想要求解脫,卻福薄無法出家,非常傷心涕泣悲哭。當時釋迦牟尼佛正好路過,就問他為何哭泣?這位居士回答:「世尊!我本來是要出家修行的,但是您的大弟子舍利弗尊者,說我八萬大劫以內沒有種過善根,沒有出家的因緣,不為我剃度。」
由於他出家的心意很堅定,佛就慈悲收他為弟子。他出家不久後就證了阿羅漢果,舍利弗尊者覺得很奇怪,這個人八萬大劫以內都沒有種任何善根,為什麼可以出家修行,而且又很快就證了果位?前去請示世尊這是什麼道理?釋迦牟尼佛告訴弟子們:「你們證到了阿羅漢果,但阿羅漢的宿命通只能看到八萬大劫以內的事,八萬大劫以外的事你們卻無法知道。」
「這位施主在八萬大劫以前曾經種過善根,當時他是個砍柴的樵夫。有一天,他在山上砍柴時,不巧遇到老虎出來覓食。樵夫為了保命,拚命地逃跑,逃到無處可逃了,就爬到一棵樹上去。老虎看到這個人爬到樹上去,就在樹下等候,最後等得不耐煩了,就用爪子抓樹、用牙齒咬樹,想把樹弄倒。
樵夫在樹上嚇壞了,心想:「這深山裡絕無人煙,只能求佛祖保佑了!」於是樵夫便在樹上大喊:「南無佛、南無佛,快來救我!」樹下的老虎聽到念佛的聲音,啟發了善根,息滅了瞋心,就離開了。樵夫就因為念了這麼幾聲佛號,種下了一點善根,所以八萬大劫以後善根成熟了,才想到要來出家。阿羅漢只能看到八萬大劫以內的事情,所以宿命通也有深淺。
世間上的人,認為宿命通好像很不得了,所以想得宿命通。過去的事就像夢一樣,虛妄不實,不要再去想它。即使有了宿命通,也不要執著,保持正念才是最重要的。
真正的宿命通,不是修三昧得來的,而是化掉心當中的欲愛、貪求,達到心如止水、心如明鏡的境界,這念心就能照天照地,過去的事情自然能映現在心中,這就是宿命通。這不是報通、妖通,也不是修通,而是與道相通。雖然不是修通,但還是要修,要將心當中的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修掉,要斷除欲愛,要心無所求。息滅了染污心,這念心就清涼了,這樣就能得知宿命。
(四)
「會其至道」,道是本具的,不是修出來的,也不是佛菩薩給的;假使道是修來的、求來的,就有生、住、異、滅,就有毀壞、失去的一天。道是不生不滅的,所以說道是本具的,只是凡夫煩惱執著厚重,成垢成結,因此本具的道無法現前。
「道」,有正道、邪道、大道、小道、旁門左道,這裡指的不是邪道、小道、旁門左道,而是至道。「至道」就是至高無上的道、就是佛道。受持五戒屬於人道,力行十善屬於天道;契悟了四諦、十二因緣,並依之修行,就是聲聞道、緣覺道;實踐六波羅蜜,就是菩薩道。然而,這些都不是至道。什麼才是至道?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無取無求、不生不滅,當體即是、動念乖真,一法不立、一法不離,這就是至高無上的道,就是佛道。所以,體悟這念心,才能「會其至道」。
聲聞道、緣覺道、菩薩道、佛道,這四種都是「聖道」,其中只有佛道才是「至道」,無論世間法或出世間法,沒有一法可以超越它。成佛,有漸修和頓悟兩種管道。漸修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圓修六波羅蜜;頓悟則在一剎那間,只要悟到這念心,當下即是,立地成佛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不想過去、不想現在、不想未來,如如不動、清清楚楚,能維持三分鐘,就是三分鐘的佛;維持五分鐘、十分鐘,就是五分鐘、十分鐘的佛。經常這樣保任、薰修,心中的欲望就會逐漸減少,最後一念不生,就時時刻刻堅住在「至道」上了。
眾生的心,累劫被欲望染污,染著成了習氣。習氣成了結、成了垢,就很難對治。舉例來說,人本來是不需要睡覺的,後來慢慢養成習慣,就非睡不可。假使強迫自己一個晚上不睡覺,隔天就頭昏腦脹;如果連續一個禮拜不睡覺,就會變得精神恍惚,最後就會出問題。怎麼樣才能把這個習氣轉過來呢?要找其他的事情代替,譬如誦經、持咒、打坐、念佛、修善……這念心要時時保持清楚、明白,慢慢地薰修,到最後三昧修成功了,沒有妄想、昏沉了,這念心清涼自在,這個時候睡眠的執著和習氣,自然而然就轉過來了,道就現前了。
「至道」是至高無上的真空妙有心、菩提心、涅槃性,是諸佛的法身。佛有法、報、化三身,每個人也有法、報、化三身。法身,就是最高的道。除此以外,還有菩薩道、聲聞道、緣覺道,這些都屬於正道。修行如果走錯了路,走到旁門左道,就會離道愈來愈遠。
「佛言:淨心守志,可會至道。」要達到「淨心」的目的,就要時時刻刻反省、檢討、改正,依「四正勤──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」的原則,檢視自己的心念,最後這念心達到完全沒有貪欲、瞋恚、愚癡的境界,清淨心自然現前。
打坐,可以定心、淨心、明心;念佛,從有念到無念,萬法歸一,也能達到淨心的目的。佛法講假觀善、真空善、中道實相善,打坐、參禪、念佛都是前方便,只有中道實相才是最高的淨心方法。
除了淨心之外,還要「守志」,才能「會其至道」。「志」,就是志向、心志、志願。發願要修菩薩道,這就是志;要出家修行,從現在開始絕對不貪、不瞋、不癡,這也是志。有了不貪、不瞋、不癡的願心,即使習氣再重,一起了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就能馬上覺察、返照。相反地,假使不守志,進一步、退兩步,一天打魚、十天曬網,一暴十寒,修行始終沒有辦法成就,這就不是守志了。
什麼才是「守志」?無論是順境、逆境,這念心都要安住不動;即使不能不動,至少要安住在善念。假使不知道守志,遇到逆境時,吃不了苦,就會怨天尤人、退失菩提心;遇到順境時,這念心又會放逸、懈怠、起貪著、生我慢。孔子云:「朝聞道,夕死可矣!」孟子云:「富貴不能淫,貧賤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;此之謂大丈夫。」這些都是守志。對出家人來說,持戒就是守志,古德云:「寧可守戒而死,不可破戒而生。」假使持戒清淨,即使死了,也能心安理得。
修行人以道為前提,為了要弘揚聖道、修習聖道,就要發大願心,再困難也不退不屈,這是一個志願。此外,還要持之以恆,無論在順境、逆境,都要堅持自己的道心、堅持自己的正念,這樣道業才能有所成就。所以,守志,就是心願始終不變,也就是不變節。無論做人做事,都要有「節」──在政治上而言,就是忠;在家庭當中,就是孝;在朋友之間,就是仁、義。能實踐忠孝仁義,就是守志。現代人往往為了名利,就顧不了忠孝仁義了,投降也好、作姦犯科也好、殺盜淫也好,只顧眼前的利益,而將後果拋諸腦後。
所以,修行學佛的人有修行的心願,時時刻刻返照、檢討反省,發長遠心,必能與至道相會。這念清淨心、平等心、真空心、不生不滅心現前了,就是最高的無為境界。無為,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這念心像一潭止水、一片明鏡一樣,就達到至道的境界了。
(五)
「譬如磨鏡,垢去明存」,本具的心性就像明鏡一般,不落一點塵垢,但眾生無始劫來,由於執著、習氣、攀緣,使得明鏡上沾了許多的塵垢、雜毒、銹穢。所以現在要檢討反省,把這些塵垢去掉,這就是磨鏡。
古代以銅為鏡,鏡子不亮時,就用石頭把它磨亮,所以說「譬如磨鏡」。我們心中的這面鏡子,不是用石頭磨,而是用檢討、反省、懺悔、改過的方法,用禪定力使這念心慢慢定下來、靜下來,塵盡光生,裡面的灰塵沒有了,心的光明就會現前,這就是「垢去明存」,這就是道。
「斷欲無求,當得宿命」,眾生有男女之欲、飲食之欲、有物欲,所以心當中產生種種煩惱。其中,以男女的欲愛最為嚴重,這是生死的根本。俗話說「欲火燒身」、「色膽包天」,欲火現前時,就容易失去理智,最後連殺頭、坐牢都顧不了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菩薩見欲,如避火坑。」菩薩看到男女的欲愛、色愛,就趕快躲避,唯恐自己也被沾染。
儒家講「寡欲」,佛法則進一步講「無欲」。修行要「斷欲無求」,這念心達到不忮不求、無欲的境界,這念心就是光明、自在、解脫,道就是現成的,這就是「至道」。所以,真正要求的是什麼?向心內求,要返照自心不打妄想、不起貪瞋癡,減少自己的欲望,增長自己的道心。
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不是父母給的、不是菩薩給的,也不是閻王、上帝給的,法爾如是,是本具的,只因心中妄想顛倒,有欲愛、色愛,所以離道愈來愈遠。現在要想回歸原點、會其至道,就要在這念心上用功。心清淨了、心定了,自然而然一切事情了然於心、通達無礙,這就是「道通」。
《楞嚴經》中,釋迦牟尼佛對阿難說,如來心和眾生心本來是一個,但為什麼如來起心動念就是智慧、就是三昧,不起心動念也是智慧、也是三昧,而眾生起心動念就是塵勞、妄想、執著、是非,不起心動念就是無聊、昏沉?因為如來心已經「垢去明存」、「斷欲無求」,眾生卻始終在有求、有欲中打轉;如來心始終是平靜不動、不增不減、不去不來,而眾生心卻始終是增增減減、有去有來,因此,眾生心不會至道,也不知宿命。
每個人心當中都有許多波浪,當境界風一吹就會波濤洶湧、煩惱叢生、患得患失。譬如,別人講究時髦,自己也跟著時髦;別人追求財富,自己也想追求財富;別人求名,自己也想要一舉成名天下知……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;有了十萬想百萬、有了百萬想千萬、有了千萬想億萬、有了億萬還想囊括全臺灣、有了全臺灣更想併吞全世界、有了全世界進一步想征服太空……始終沒完沒了,人就活在貪欲的苦海中。
怎麼樣才能達到心不動?遇到大風大浪時,這念心能禁得起考驗,才算是有定力。要使心中不起波浪,就要像蘇東坡所說的「八風吹不動」。「八風」,就是指外在的八種境界:稱、譏、毀、譽、利、衰、苦、樂。當這些境界現前時,要能忍心不動,順境要忍、逆境也要忍,最後忍無忍相,達到寂滅忍的境界,道就現前了。
明白了這些道理,就知道修行應該朝什麼方向努力,否則聽到哪裡有神通、哪個菩薩很靈驗,就一窩蜂跟著走,迷失本心,落入顛倒的境界。事實上,修行達到一個境界,自然會有感應。這念心本來具足一切智慧、一切功德,只因妄想、塵勞覆蓋,所以智慧、功德、神通都不能現前。雖然不現前,但是並沒有消失。
所以,修行要「如澄濁水」。眾生的心就好像一杯渾水,要使它回復清淨,第一步就是不要讓它起波浪,所以要保持不動,泥沙就會慢慢沉澱下來,水就會變得清澈。但是,如果又有波浪來了,沉澱在杯底的泥沙還是會再度混濁。社會上有些人有了一點定力,執著這些感應,貪著名利財色,這念心就始終是進進退退的,這就稱為「毛道菩薩」。要達到完全的清淨,除了不起波浪、沉澱混濁的水之外,最重要的是要化掉泥沙,如《圓覺經》所云:「一切如來本起因地,皆依圓照清淨覺相,永斷無明,方成佛道。」「永斷無明」,就是把欲愛、色愛的習氣斷得乾乾淨淨,一點不留。
修行有事、有理,了解這些道理了,還要在事上用功。如何用功?經常檢討反省,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打坐、聽經聞法、修六波羅蜜……藉由這些善法來滋養自己的這念心。把這些好的習慣養成了,這念心就會愈來愈清涼,最後就能與至道相會,得知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