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十一章 施飯轉勝



(一)

佛言: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。飯善人千,不如飯一持五戒者。飯五戒者萬,不如飯一須陀洹。飯百萬須陀洹,不如飯一斯陀含。飯千萬斯陀含,不如飯一阿那含。飯一億阿那含,不如飯一阿羅漢。飯十億阿羅漢,不如飯一辟支佛。飯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。飯千億三世諸佛,不如飯一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

  前一章講布施與助施的功德果報,這一章則是較量供養的福田殊勝差別。供養善人、持五戒者、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、辟支佛、三世諸佛,以及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,福田一層比一層大,功德也愈來愈殊勝。

  一般人不了解這些道理,以為布施給好人或壞人都是一樣的,修廟、蓋學校、設立孤兒院也都一樣,都是做善事。事實上,每一件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和果報都不同,不但不同而且相去甚遠。以布施建設道場而言,也要看這個道場的目的和宗旨是什麼?是不是一個正法道場?這當中的差別是很大的。

  假使不明白布施供養當中差別的道理,就會有所誤解。例如,很多人認為只要布施濟窮就是功德,為什麼要去供養三寶、出家眾?所以本章的目的,就是要令大眾產生正知正見。

  「佛言: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。」「佛言」,指釋迦牟尼佛所說。「飯」即是供養,狹義來說,是指以飲食供養;廣義而言,則包含物品、錢財等種種供養。「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」,意即供養一百個惡人,不如供養一個善人。

  就儒家而言,善人就是君子,惡人即是小人。惡人的行徑,不是偷雞摸狗,就是吃喝嫖賭、綁票、勒索、殺盜淫,甚至造五逆十惡。善人的心中光明磊落,即使沒有豐功偉業,至少不會做出傷風敗俗或違背法律的事情。惡人的人品、道德,以及對社會的貢獻,絕對是不如善人的,所以說「飯惡人百,不如飯一善人」。這裡所謂的善人和惡人,是以社會上的道德、法律為標準,然而這只是一般的好人,但仍是凡夫,內心尚未脫離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等煩惱。

  「飯善人千,不如飯一持五戒者。」五戒包括不殺生、不偷盜、不邪淫、不妄語、不飲酒。供養一千個世間上所謂的好人,不如供養一位受持五戒的人,因為受戒、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議。社會上很多人認為:「不做壞事就好了,何必持戒?」但是心善、不做壞事,是以什麼為標準?衡量的標準有高有低、有粗有細。世間上的善人、惡人,是以法律和道德觀念來判別;佛法的標準比一般社會所認定的標準要嚴格許多,至少要能受持五戒,才算是善人。

  就在家居士而言,受了五戒就成為戒弟子,男眾稱為優婆塞、女眾稱為優婆夷,也稱為近事男、近事女,如果受了八關齋戒,就稱為近住男、近住女──因為與聖人的品位接近了,所以稱為「近住」。戒也有層次上的差別,如:五戒、八關齋戒、沙彌戒、比丘戒、菩薩戒。受戒、未受戒,或是持守的戒別不同,功德果報也有顯著的差異。

  每一條戒都有積極與消極的涵義,能夠兼顧二者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舉例來說,五戒第一條不殺生戒,是對生命的尊重,也是慈悲心的表現。不殺生,不但不殺人,連動物、植物都不能損傷,這是消極地不害物命;以積極面來說,還要救生、放生和吃素。能夠做到這些,就有無量的福報。

  第二、不偷盜。不予而取,就稱為「盜」。五戒當中的不偷盜戒,主要是指身手不犯盜戒,不偷取他人錢財。更進一步,要做到眼、耳、鼻、舌亦不犯盜戒。持戒清淨的人,眼根經常收攝在前方三尺的範圍內,這樣眼根就不容易犯盜戒。假使眼根經常攀緣,有好看的東西就偷瞄一下、遇到漂亮的小姐就多看幾眼、別人的書也要偷翻一翻……這就是眼睛犯盜戒。耳朵偷聽、鼻子偷聞,這些是屬於比較微細的盜戒。

  一般寺廟裡的供品是不能隨便拿取的,拿了鬼神廟裡的東西,就是盜鬼神物;假使拿了寺院的東西,就是盜常住物,不但犯了盜戒,而且盜三寶物的罪過更大。此外,山上的花草、作物也不可以任意採摘,因為山上的土地除非是未登錄地,否則一定是屬於私人或國家所有,生長在上面的花草、作物就是有主物,未經主人同意而自行拿取,就犯盜戒。能夠清淨持守不偷盜戒,就有無量的功德。

  第三、不邪淫。所謂「邪淫」,是指與夫妻以外的異性產生性行為。出家眾受了三壇大戒,不只是不邪淫,而且更進一步地不淫,任何有關男女的事都不能接觸,乃至心中也不起淫欲之念;起了淫欲心,便會失去光明、智慧與禪定。

  第四、不妄語,就是不欺騙他人。假使言語虛妄不實,使他人因而蒙受損失、遭遇災難,就是犯了妄語戒;但如果是為了救眾生的性命,就可以開緣說方便妄語。過去,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打坐,附近正好有一個獵人在獵捕兔子。兔子無處可逃,最後就鑽到老和尚的長袍下躲起來。獵人追到這裡,問老和尚:「您有沒有看到一隻兔子跑過來?」老和尚為了救兔子一命,就回答獵人:「牠從我右邊跑過去了。」這就是方便妄語。

  五戒中的不妄語戒,還包括不惡口、不兩舌、不綺語。犯了妄語一定會遭受惡報,例如:如有所說人不信受,或常遭誹謗、口氣常臭等。所以,時時刻刻都要觀照自己的言行,不要因為疏忽犯了口四過。

  第五、不飲酒。酒能亂性,也會傷身、誤事,所以佛教導大眾不要飲酒。

  每一條戒都有五位護法善神守護,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護法善神守護。所謂「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」,五戒是菩薩戒、比丘戒、比丘尼戒等一切戒的基石,持清淨戒,成就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,就能得到解脫。因此,受持五戒的功德不可思議。

  明白這些道理了,就知道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脫死、超凡入聖、成佛種智的殊勝功德。一般人修善,最多只能感得人天果報;生在人道,卻不知道持守五戒,耽樂放逸,造諸惡業,將來就會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等惡道。受持五戒,未來步步都是光明,遠離三塗。由於受持五戒的功德殊勝,所以佛說供養一個善人,不如供養一個受持五戒的人。


(二)

  「飯五戒者萬,不如飯一須陀洹。」受持五戒的人尚未入聖人之流,只是聖人的前方便。須陀洹斷了見惑,是證初果的聖人,再經七番生死,便能證得阿羅漢,已經入了聖位,所以供養須陀洹的功德果報,又比供養受持五戒者大。

  「飯百萬須陀洹,不如飯一斯陀含。」供養百萬初果羅漢,不如供養一位二果羅漢。二果羅漢即斯陀含,斯陀含天上人間一往返生死,就能證得阿羅漢果。

  「飯千萬斯陀含,不如飯一阿那含。」供養千萬斯陀含,不如供養一位三果羅漢。為什麼供養阿那含有這麼大的功德呢?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阿那含者,壽終靈神上十九天,證阿羅漢。」阿那含名為「不來」,不再來受生死,在五不還天證羅漢果,因此功德更為殊勝。

  「飯一億阿那含,不如飯一阿羅漢。」供養一億三果聖人,不如供養一位阿羅漢。阿羅漢是小乘中的極果,稱之為「無學位」。阿羅漢漏盡煩惱,證到三明──天眼明,宿命明,漏盡明,具六種神通──神足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、漏盡通,堪受人天供養,所以功德更超過三果羅漢。

  「飯十億阿羅漢,不如飯一辟支佛。」阿羅漢已經證到無學位,供養阿羅漢的功德很大,但供養十億阿羅漢的功德,還不如供養一位辟支佛。因為阿羅漢雖然已經斷見惑、思惑,漏盡煩惱,卻還有微細的習氣未斷。

  什麼是習氣?舉例來說,以前有一位小孩喜歡偷人家的東西,家人讓他接受佛法的薰陶,希望他改掉偷竊的毛病,但惡習難改,這個小孩仍然繼續偷東西。於是問他:「你吃、住、穿、用……樣樣不愁,為什麼你還要偷東西?」他說:「如果看到東西不去偷,我心裡就很難過,會發癢。」這就是習氣。佛經上記載,迦葉尊者雖然已經證到羅漢果,可是聽到帝釋天的樂神奏樂,他還是不自覺地跟著動起來,這就是習氣,即便是阿羅漢聖者,斷了見思惑,但心中仍有微細的煩惱,這就是餘習。

  凡夫眾生不但有習氣,而且言行舉止也經常有過失,所以不但要戒除習氣,還要改正一切不良的行為。行為怎麼改?就是要持戒,持一條戒就能改變一個習氣;改正一個惡習,就解脫一個煩惱;煩惱戒除,道就會現前。

  阿羅漢餘習未斷,辟支佛習氣盡捨。辟支佛,有獨覺和緣覺二種。所謂獨覺,在佛未出世時,「春觀百花開,秋見黃葉落」,看到外面的境界,就悟到苦、空、無常、無我,契悟空性、無為法的道理。緣覺,則是生值佛世,聽聞十二因緣的道理,了悟世間沒有什麼是可愛、可留戀的,一切有為法,最後都要歸於敗壞,所以通身放下,一念不生,達到無為的境界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。」所以辟支佛的境界比阿羅漢高。

  什麼是「十二因緣」?十二因緣,即無明緣行,行緣識,識緣名色,名色緣六入,六入緣觸,觸緣受,受緣愛,愛緣取,取緣有。有,就是業有。由此業有,而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因為有無明,才會受胎;受了胎,出胎後就有色愛、欲愛和取捨。有了取捨就有業障,有業障就有生,有生就有老,有老就有死。眾生就是在這樣的惡性循環當中,周而復始,始終在六道中輪迴、無法出離。

  緣覺明白十二因緣的道理,知道因為有無明,才有行、識、名色、六入……,所以要先滅除無明。無明滅則行滅,行滅則識滅,識滅則名色滅,名色滅則六入滅,六入滅則觸滅,觸滅則受滅,受滅則愛滅,愛滅則取滅,取滅則有滅,有滅則生、老、病、死就能全部滅除。思惟十二因緣,契悟無生的道理,就證到緣覺的果位。

  羅漢修四諦──苦、集、滅、道,成就戒、定、慧,證五分法身,成就羅漢之慧身,但神通不如辟支佛。所以,供養十億阿羅漢,不如供養一位辟支佛的功德。


(三)

  「飯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。」供養三世諸佛,功德又更轉勝。供養一位辟支佛的功德,已超過十億阿羅漢,更何況供養一百億辟支佛,功德更不可思議,但是,這樣的功德還不如供養一位三世諸佛,由此可知供養佛有無量的功德!

  所謂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」,佛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,成就無上佛果,所以供養三世諸佛的功德真正是不可思議。

  從前有一個貧窮的人,名叫須達,他七世都很貧窮,最後連飯都沒得吃,只能在垃圾堆裡撿果皮度日。有一天,時來運轉,須達在垃圾堆裡撿到一塊牛頭栴檀,牛頭栴檀非常香,香氣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。須達撿到牛頭栴檀,如獲至寶,就將它洗一洗、曬一曬,拿到米店裡換了三碗米。

  須達夫婦從來沒有吃過米飯,當他們把第一碗米煮好,準備要吃的時候,舍利弗尊者正好出現在須達家門口化緣。須達看到舍利弗尊者,知道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,智慧第一,不能放過布施修福的好機會,便和妻子商量,將這碗米飯供養了舍利弗尊者。

  接著煮了第二碗米,當第二碗米煮熟,剛要上桌,迦葉尊者出現在須達家門口托缽。須達夫婦一看,剛才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來化緣,現在是苦行第一,佛陀的首座弟子──迦葉尊者前來化緣,這個修大福報的機會更是不能放過,因此立刻將第二碗飯供養迦葉尊者。

  一輩子不曾吃過米飯,剩下的第三碗米飯,總該留下來自己享用了。當第三碗米煮熟時,釋迦牟尼佛也到須達家托缽化緣。須達夫婦看到佛陀親自來托缽,這實在是千生罕遇、萬劫難逢的大好機會!想想自己這一生貧窮下賤,即使吃了這碗米飯,也沒辦法改善自己的困境,如果供養佛陀,就能種下無上福田,所以,雖然從來沒吃過米飯,但須達夫婦還是很虔誠地把最後一碗米飯供養了釋迦牟尼佛。

  一般人看到這一則公案,或許心裡會產生疑問:「供養是修福報,但福報是在未來,眼前自己就要挨餓,甚至餓死,這種事情到底該如何取捨呢?」布施能夠化除慳貪、化除貧窮,佛陀了知須達夫婦累世因緣,必須藉由供養三寶的善因才能脫離貧困,因此派遣弟子前來托缽,甚至慈悲親自前來化緣。

  佛陀接受了這一碗米飯的供養,就為須達夫婦祝願:「罪滅福生,從今日始」,為什麼罪滅?因為夫婦倆將所有的食物都拿出來供養,對於飢寒交迫的他們來說,等於是把自己的生命都供養出來了;既然是毫無保留的供養,業障便能消除,所以說「罪滅福生,從今日始」。釋迦牟尼佛祝願之後,須達夫婦所住的房子裡立刻湧現無量的金銀財寶。

  歷史上有名的印度阿育王,過去世在與童伴遊戲時,曾以歡喜心捧沙供佛,因而感得生為皇族的果報。中國的梁武帝也是因為過去世曾將三個斗笠、三件衣服供養三寶佛,因緣果熟,便當了皇帝。供養佛像就有無量的功德,何況親自供養三世諸佛,所以,當釋迦牟尼佛為須達夫婦祝願:「罪滅福生,從今日始」,地上立即湧現無量的金銀財寶。

  須達進一步請求佛陀為他們說法。釋迦牟尼佛為其講述四諦法門,須達聽聞佛法,當下亦見道。由此可知,供養三世諸佛有不可思議的功德,所以說「飯百億辟支佛,不如飯一三世諸佛」。


(四)

  「飯千億三世諸佛,不如飯一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」「三世諸佛」,是指佛的報身和化身。供養報身佛和化身佛,屬於修福報,福報再大仍有用完的一天,所以,不如供養一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

  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,是指清淨法身佛。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,是頓悟法門,也就是禪宗所說的: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。」《六祖壇經》所說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麼時,哪箇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」

  無念,就是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不起心、不動念,就是無念的境界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「過去心不可得」,就是不想過去;「現在心不可得」,就是不想現在;「未來心不可得」,就是不想未來。達到無念的境界,就契入空性、契入本具的覺性,只有當下了了分明、寂照一如的這念心,這就是實相。實相無相,無相無不相,這就是清淨法身佛。

  什麼是「無住」?「住」不是指身住,而是心住。心要達到無住的境界,就是心中不執著任何事情、不執著任何境界,不生貪愛,沒有取捨。假使心裡想到某個人,覺得這個人對我很好,要禮尚往來;或是這個人對我不好,將來有機會一定要給他難看……這就是「住」。有所住,就是生死。以唯識學來說,第八識是含藏識,八識田裡的種子根深柢固,因緣會遇時,種子起現行,就會造作種種業行。

  明白修行為什麼要無念、無住之後,就知道想念壞事,會墮入三塗惡道;心生善念,雖然能夠生天,但也會有天福享盡之時。所以,達到究竟,就要不住善、惡;不但不住善惡,進一步空、有也不住,這才是真正的不住。

  佛法講我空、法空、空空,修析空、體空等觀行,入了空定,住在空當中,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。雖然住在空當中很好,但空也不住,也要放下,因為入了空定,時間再長,還是有限度,不能永遠住在空當中。

  什麼是不住有?譬如,佛法告訴我們極樂世界很好,心裡發願一定要生極樂世界,這就是有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。」假使不明白其中的道理,只會認為現在所處的世界是五濁惡世,十方諸佛菩薩所處的極樂世界才是出世間。其實,東方淨土、西方淨土,都是果報土,一切法界不離自心,心清淨才有淨土,不離當念,當下就是淨土、就是解脫。

  有些人認為這裡是穢土、那裡是淨土,想要逃離穢土,躲到淨土中,這就是有取有捨,既然有取有捨,不論到什麼地方去,心中始終計較取捨,沒有辦法到達真正的淨土。所以要超越世間、要達到解脫,不是東求西找。琉璃王滅釋迦族時,目連尊者利用神通,將五百童男童女放在缽裡,送到天上,等到戰爭過後,五百童男童女卻全部化成了血水。由此可知,果報所感的淨土,不是每個人都能去的。

  佛法說:「心淨佛土淨」、「淨土只在淨心中」,六祖大師說:「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。」有了正見,淨土馬上就會現前。有了正見,就有正念;有了正念,就是出世、就是淨土、就是解脫。現在的世界非常混亂,這些亂象是從眾生的貪瞋癡、殺盜淫、邪知邪見中產生出來的。想要遠離五濁惡世,只能從這念心上去離,不起貪瞋癡,不造殺盜淫,當下這念心保持正念、正見,不住有、不住無,不著兩邊就是中道實相,這才是真正的淨土。

  古德說:「有佛處不得住,無佛處急走過。」這就是無念、無住。一般人認為,看到佛像、聽到佛的名號,心就能安定;如果到了沒有佛的地方,心裡就感到惶怖,這是只見到果報上的化佛。著有、著無,都是方便,真正想要見佛,就要不著有、不著無,有無不著之處,才是真佛的住處。

  無念無住的這念心在哪裡?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,不想東、不想西、不想南、不想北,有無不住,當下即是,動念乖真,這念心還有修有證嗎?沒有!一切無所住,當下這念心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。


(五)

  什麼是「無修」?前幾章提到,持戒、十善、六波羅蜜是修,念佛、誦經、打坐也是修,為什麼這裡卻講無修無證?因為只有無修才是真修,無證才是真正的契悟。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說「修無修修」,有修是方便,修了以後還要回歸無能無所、無念無住的這念心,這才是真正的無為法、真正的解脫道。

  修,是前方便,如果不念、不修,心當中不是妄想紛飛,就是瞌睡、無聊,久而久之,就會退失菩提心。有些出家眾認為:「我打坐時會打瞌睡,不打坐時就會打妄想,因此覺得接受居士供養,有罪惡感,乾脆作一個在家居士,賺錢供養三寶就好了。」這是錯誤的觀念!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妄想,就成道了;就是因為尚未契悟真理,所以才要出家修行。有修是方便,藉由這種方便,最後才能達到無修的境界。

  這念心妄想、無聊、瞌睡時,要以觀照的方法對治。觀,就是覺。有覺、有照,就是有修。最後妄想、瞌睡去除了,能照的這念心也要放下,就能真正達到無修的境界。所以,修行要從有修達到無修。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死,乃至修六波羅蜜、修八萬四千法門,都是有念。有念,就屬於有修。修了以後,不執著能修、所修,就是無修。根機好的人,立刻就能契入無念、無修;根機不好,或是覺得自己的煩惱、昏沉很重的人,就要時時刻刻起覺、起觀,要提起精神來誦經、持咒,修善斷惡。事相上功德圓滿,妄想、瞌睡自然就沒有了,這念心了了分明、清明在躬,無修的境界就會現前。

  到達無修的境界,當下無修的這念心就是證。雖然是證,也沒有能證、所證。假使有證,就是有能有所,如阿羅漢、緣覺都證到空性,住於涅槃中,將來還是要從定當中出來,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這些只是有餘涅槃、無餘涅槃,而不是大般涅槃、自性清淨涅槃,也不是無住涅槃。

  無住涅槃,是無修無證的境界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。證到無住涅槃,不執著能證、所證。假使起了執著,就是法執,沒有辦法契入究竟菩提。有修有證,屬於漸次;無修無證,才是究竟。雖然無修無證,也不妨礙有修有證。有修有證而不執著,最後歸於無修無證,就是頓漸不二的法門。

  釋迦牟尼佛成就三身──清淨法身、圓滿報身、千百億化身。圓滿報身盧舍那佛,即是觀照之智。觀照之智是理,理不礙事。事上圓修六波羅蜜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般若,最後成就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,具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住世八十年──這是釋迦牟尼佛的應化之身,果報結束,果報身就不存在了。而這裡所說的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,是指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,與虛空同壽。虛空不壞,這念心也是不壞的。這念心就是實相,又稱為法中之王。

  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的這念心,要保持無念、無住。修了以後,沒有能修、所修,這念心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站得住、站得長,只有一念,沒有第二念。佛經中提到,有念有想即是眾生,無念無想就是佛。佛,指的就是這念心。禪宗所謂「見性成佛」,悟到這念心就契入法身佛;契入法身佛,就與十方三世諸佛同一鼻孔出氣。


(六)

  這一章是較量供養的功德差別。首先比較供養惡人與善人的功德,所謂的善人、惡人,是以當今社會法律、道德觀念為判定的標準,這是屬於世間的善惡。以佛法的善惡標準來說,持守五戒是善,這雖然能超越世間的善法,但與真正出世間的善法相比,仍有一段差距。

  所以,本章前述是事供養,後述「一念不生」是理供養。從事上的供養契入理上的供養,才是真正的供養。理上如何供養?時時刻刻保持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,站得住、站得長,始終不離當念。所謂「微塵剎土,不隔毫端;十世古今,不離當念」,這就是不可思、不可議的境界,當下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

  思,是想念。無論是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念頭一起就是一個生滅。能夠用文字語言表達,就是可思可議、就是方便、就有生滅。只有無言無說、無思無議,才是不生不滅、才是究竟。修行學佛必須清楚了解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的意義,不能有絲毫的含糊,否則就會走遠路。

  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,就是真正的供養如來。如來,指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這念心。這念心是本具的,不是修來的,只要契悟就是。譬如衣服上染了塵垢,只要將塵垢洗掉,衣服原來的樣貌便能夠顯現出來。所以只要去除煩惱、習氣,本具真心自會顯露。

  每個人的根性不同,有些人聽了這些道理,當下就能契悟;有些人聽了並不相信,只相信有所得、有所修。如果這個人是有修有得的根性,就以有修有得的法門來度化他,例如,想要得到福報的人,就用布施法門來開導他;而希望超凡入聖的人,就對他講演最高的聖人境界。最究竟的聖人,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,當下就是佛心。

  佛法有事有理、有體有用,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是體,有修、有證是用,用不離體,體不礙用,要用就是善用,不用時,當下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。體用一如,就能得自在,就能成就千百億化身,這才是真功德。

  過去,梁武帝見到達磨祖師時,問:「我度僧無數萬,也造了很多寺廟,我的功德很大嗎?」達磨祖師答覆梁武帝:「毫無功德!」為什麼?如果毫無功德,做這些善事不是白費了嗎?其實建寺度僧的福德很大,但僅是人天果報,是有漏的福德,不是真功德。梁武帝又問:「什麼是真功德?」達磨祖師說: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。」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」,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者,就是達磨祖師所傳的諸佛心印,就是頓悟自心、直了成佛的法門。

  一般修行學佛的人,知道妄想是生滅,仍然去除不了;知道瞌睡是障礙,卻始終戒不掉,為什麼?因為已經成了習慣,就像衣服不但髒了,而且還成垢、成結。所以,修行還是要假借一些方便,透過這些方便,妄想減少了,心慢慢清淨了,進而契入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的境界。假使能夠從這個方向來契悟佛法,就能事理無礙。

  佛法有事、有理,「法無高下,應機者妙」,目的是希望不同根機的人都能得到利益,就如同「藥無貴賤,治病者良」。佛法的主要目的是治療眾生的病,哪些病呢?妄想、昏沉、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知邪見、執著等病。病症都對治完了,最後這念心回歸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,始終不離當念,這就是如來住世,就是「一法界顯,九法界隱」,這一念心現前,就是「千年暗室,一燈即破」,心就是這麼微妙。

  從供養善人到三世諸佛,都是屬於事上的供養,事有生、有滅,所謂「有形皆歸壞,不滅為真空」,所以,最後要由事供養來契入理,契入不生不滅、無取無捨的這念心。雖然前面是事,後面是理,然而事不礙理,供養之後,不作供養想,三輪體空,始終保持這念心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。這樣事理圓融,就能度化十方三世一切眾生。

  釋迦牟尼佛了知度化眾生是在事相上修,為什麼還要度眾生?為什麼還要說法四十九年,而不只說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的法門?因為眾生的根性不同,所以佛陀以大慈悲心,開種種方便法門,使每一個人都能明悟自心。釋迦牟尼佛度了無量無邊的眾生、說了無量無邊的佛法,最後卻說未曾度一眾生、未說一句佛法,因為度眾、說法當下的這念心就是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,就是萬法歸宗,就是實相。

  古德云:「一切法無不從此出,一切法無不歸還此法界。」一切法都是從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處流出,最後仍要歸還無念、無住、無修、無證之處。修行到達這個境界,才是真正契悟佛法、契悟實相。明白理不礙事、事歸於理,最後理事圓融、理事不二,就能真正契入諸佛心要。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