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八章 塵唾自污
佛言:「惡人害賢者,猶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。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。賢不可毀,禍必滅己。」
本章的主題,一是「害賢」,二是「自損」。「害」,是陷害,包含的層面很廣,如以口頭誣蔑侮辱,或以嫁禍的方式,致使對方身體、錢財、名譽受損,或讓對方的心裡產生煩惱,乃至精神上受到創傷,這些都屬於「害」。
「害」,有深淺之別;依陷害對象的不同,所遭致的罪罰果報也不盡相同。賢人有修有德,有所證悟,所以,陷害賢人比陷害一般人的罪過更為嚴重,這就是「害賢自損」。以殺人為例,同樣是犯殺害罪,其中以出佛身血的罪過最大,其次,依次為殺害直系血親、長輩、平輩、一般人及畜生。不論罪過輕重大小,最終仍是自己害自己,自作自受、自食惡果。
儒家說,律己以嚴,待人以寬。平時心量要廣大,心行平等,對任何人都要寬宏大量,原諒他人的過失,自己則要時時刻刻檢討反省,如《菩薩戒經》云:「惡事向自己,好事與他人」,所以要「功德歸三寶,好事給大眾,壞事自己承擔」,如果有這個心量,自然不會傷害別人。相反地,心量狹小,處處計較,就很容易傷害他人,自招罪過。明白這個道理,在日常生活當中,就要時時時刻刻謹言慎行,以免誤傷他人,能夠做到護念眾生、成就他人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「佛言」,「佛」,指釋迦牟尼佛。「惡人害賢者」,「惡」,包括心惡、口惡和身惡。心惡之人,心機重、陰險奸詐,雖然表面上言行溫文儒雅,暗中卻傷害他人,使他人遭禍受損。有些人雖然自己不惡口,也不親手傷人,卻唆使第三者行惡,嫁禍於人,這就是所謂的偽善、奸險小人,這也屬於心惡。口惡,則是口無遮攔,說話不知高低輕重,也不考慮對象身分和場合,想到什麼就說什麼。有些人心直口快,雖然口惡,但心中沒有惡意,即使如此,言語依然傷人,讓人下不了台,自己也可能因此遭禍,所謂「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」,雖是無心、粗心之過,仍屬於惡口。
身惡,有些人不但心惡、口惡,而且採取陷害他人的行動,令他人受損。如提婆達多出佛身血,最終不能免除墮入火坑地獄的惡果。因此,無論用什麼方式達到害人的目的,只要陷害他人的心念一起,就屬於「惡」。
「賢者」,指既賢能又有德行之人。這裡的「賢者」,是概括之詞,不僅指賢人,還有聖人,世間的善人也包括在內。儒家孔子有三千弟子,其中有七十二賢人。小乘佛法中亦有七賢位,大乘佛法更有賢位菩薩、地上菩薩和等覺菩薩,前者屬於賢位,後者則是聖位。
「仰天而唾」,就是面朝天上吐口水,這是一個比喻,用天來比喻聖賢的心量廣大如虛空,又如日月垂照大地,不捨晝夜。「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」,唾吐虛空,口水真的能吐到天上去嗎?吐不了多高,立刻就會掉下來,掉到自己身上,所以「還從己墮」,不但傷害不了賢者,果報還自受,很快就會自食惡果。
「仰天而唾」也可譬喻上下的隸屬關係,如在下位者對上位者心中懷恨,惡罵、詛咒或在背後放冷箭,不論是心惡、口惡、身惡,就如同「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」。
「逆風揚塵」,則是譬喻平輩間的關係。「風」,有順風、有逆風。順風走路,風從背後吹來,就像有股力量推動著行人向前。逆風則相反,風從前面吹來,阻礙行者前進。在逆風的情況下,假使手握灰土向前面的人丟過去,由於逆風反吹,灰塵不但投不到對方,反而立刻回撲到自己身上,讓自己狼狽不堪,受害的終究還是自己,所以說「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」。
「賢不可毀,禍必滅己」,日常生活中處處要謹慎小心,不可陷害賢者和聖者,也不能陷害一般人。無論對上、對下、對平輩,假使讓對方在身體、心理、名譽或財物上有所損失,不久的將來,自己就要承受惡果,乃至自取滅亡。
這一章用譬喻補充說明前一章「惡還本身」的道理。「還從己墮」、「還坌己身」,表示自遭罪過。所謂自遭罪過,一是現前受大眾責難,二是將來的因果報應。為什麼?所謂的賢人,對整個社會、國家、乃至人類,具有重大貢獻和影響力,就像是社會上的精神領袖,一言一行都具有潛移默化、影響他人棄惡從善的效果。大眾只要想到賢人,心中就產生光明,就增長行善的信念,如儒家所說的「見賢思齊」;惡人正好相反,無惡不作,對社會產生負面的影響。因此,假使毀辱賢者,不但立刻會招來社會輿論的批評和指責,未來也難免惡業苦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