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七章 惡還本身


(一)

佛言:「有人聞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罵佛。佛默不對。罵止,問曰:子以禮從人,其人不納,禮歸子乎?對曰:歸矣。佛言:今子罵我,我今不納,子自持禍,歸子身矣。猶響應聲,影之隨形,終無免離。慎勿為惡。」

  這一章的主旨是「謗佛招禍」。「謗」,就是毀謗。毀謗一般人都會招致禍患,何況是毀謗聖者?佛是聖中之聖,所以毀謗佛的罪過更為嚴重。

  「佛」,是果位上的聖者;是自覺、覺他的聖者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──上半夜悟四諦之理,證阿羅漢道;中半夜悟十二因緣,證緣覺道;後半夜目睹明星,大徹大悟,圓成佛果,入不思議解脫境界。先證到空性,最後不住空、有,契入中道實相這念心。

  聖,有深淺之別。至聖先師孔子,是世間的聖人;佛則是出世間的大聖人,超越聲聞、緣覺和菩薩。因此,恭敬佛陀,便能獲得利益;相反地,毀佛、謗佛,便會招感惡果。佛以平等心對待眾生,以大慈悲心普度眾生,希望壞人變成好人、好人變成聖人。所以眾生謗佛,佛也不起煩惱;讚歎佛,佛也不生歡喜心。因此謗佛、毀佛,對佛並沒有影響,也沒有損失,最後招致惡果的還是謗罵者自己。「十惡」當中有口四過──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,「謗佛」就是惡口,也屬於妄言,會招感惡報。而這些惡報並不是他人給的,而是因果本然;惡口當中尤以毀謗聖者過失更大。例如,佛經中提到,五逆罪之一──「出佛身血」就是非常嚴重的過失,這樣的惡業,招感的因果,就是墮入火坑地獄的惡報。

  這一章的目的是勸導大眾不能謗佛。不僅不能謗佛,毀謗其他聖人、賢人,乃至一般人,一樣都會招致禍患。現在種什麼因,未來就得什麼果,因果絲毫不爽。

  佛言:「有人聞吾守道,行大仁慈,故致罵佛。」「有人」,不是指所有的人,而是指一部分的人。人有惡人、善人、賢人和聖人,這裡指的不是賢人,更不是聖人,而是惡人。「聞」,就是聽聞,聽到世尊持守無上道、菩提道和涅槃道。

  什麼是「守道」?一般人也守道,如受持五戒、進修十善,無論行、住、坐、臥,時時刻刻持戒清淨,不違五戒十善。此處所講的「道」,不是五戒、十善,不是聲聞道、緣覺道,也不是菩薩道,而是要守住當下不生不滅這念心,這一念菩提心、涅槃心,就是無上道。

  「守」就是受持,時時刻刻安住正道、安住在中道實相上。無念當中能守道,有念當中也能守道。什麼是有念當中守道?「心無善不起」,只起善念不起惡念──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死……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;「口無善不言」,絕不惡口,所謂「守口如瓶,防意如城」,嘴巴要像瓶口一般,關得密密實實,不與惡法相應,這就是在因地上守道。

  佛不但時時刻刻口業清淨,而且演說種種微妙之法利益眾生;佛陀的身行也是如此,從東至西、從南至北弘揚佛法,所作所為只為普度眾生。所以,靜中守道,動中也守道。動中守道,就是心起善念、口說好話、身做佛事;靜中守道,就是一念不生、寂照一如。明白這個道理,就可以達到動靜閒忙不離於道。


(二)

  動中守道,身、口、意三業必須以慈悲為根本。所說出來的話,必定是佛法;心裡所想的只有如何度化眾生。佛法中提到,「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」,眾生在生老病死苦海中頭出頭沒,因此當觀眾生如一子、視眾生如親眷,發度眾生之悲願,這就是以大慈悲心行大仁慈。當下這一念心,無論是動、是靜,都在行大仁慈,這就是最大的善法。

  既然佛以大慈悲心度化眾生,為什麼還會有人毀謗佛呢?因為有佛就必有魔,有正就必有邪,有善就必有惡。一般社會上做壞事的人,見到他人行善,就會看不順眼。佛說法度眾生,教導大眾了生死、得菩提、證涅槃的法門,所以天上的魔王、魔子魔孫,乃至於世間的壞人,便心起煩惱、心生無明,認為佛在跟他作對,於是想藉由毀佛、謗佛,讓佛的名譽受損。

  佛陀時代,有一位外道女子看到佛法興盛,認為是佛教使自己的宗教失去了信眾的尊敬、供養,心生無明,便以惡心裝扮成善信,天天去聽釋迦牟尼佛說法,不但供養佛,還請示佛法,讓大眾對她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有一天,這名女子用帶子將木盆綁在腹部,用衣服包覆起來假裝懷孕,當眾宣稱懷了佛的孩子,公開毀謗佛陀。帝釋天當下運用神通變成老鼠,鑽進女子的衣服中,把藏在腹部的帶子咬斷,木盆掉了下來,於是真相大白。

  之後,又有外道密謀謗佛,刻意派族中一位貌美的女子,假扮成信眾天天至精舍中聽佛開示,外道並刻意的宣傳,大家都知道有這位虔誠的女居士。經過一段時間,外道就偷偷把這名女子殺了,埋在精舍附近嫁禍給釋迦牟尼佛。但是,參與這件事的外道們,後來卻因為細故起了衝突,這當中有人為了報復,便把這件事說了出去,最後真相終究水落石出,外道也受到應有的報應。

  謗佛,就是罵佛、毀謗佛陀。雖然釋迦牟尼佛已經入滅,但是這種現象目前仍然存在。例如,看到佛像就說是偶像,看到出家眾就說是魔鬼……諸如此類,都是謗佛。聽到這些言語,應如何應對?「佛默不對」,面對辱罵和毀謗,佛皆默然不對,不作任何回應,這念心保持如如不動,這樣就能令惡罵聲絕,減少對方造惡業的機會。

  「默」不回答,因為對於荒謬的事情,根本無法答覆,於是默然不對,不答覆對方,他說他的,自己這念心始終安住在實相、安住在正念上。安住正念,就有定力與智慧,就能產生一股力量。

  修行人只要持戒清淨,安住正念,連睡覺時都能如此,不但有護法善神守護,在任何地方都會很安全、很自在。所以,修行要在行住坐臥中用功,時時不離正念,吃飯要養成正念受食的習慣,走路、睡覺也一樣要安住正念,這是很重要的。

  時時刻刻安住正念就是「守道」,正念就是解脫、邪念就是煩惱,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。」因正見而生正念,因正念而得正定,能保持正念與正定,就是守道。進一步再以慈悲心、平等心弘揚佛法,令大眾都了解要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、修六波羅蜜,因此得到解脫,超凡入聖,這就是行大仁慈。

  有些人認為,為什麼要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?假使只求自己打坐入定,不是很自在嗎?佛法是以慈悲為根本,《華嚴經》中提到,眾生歡喜,諸佛歡喜。以慈悲心為方便,有慈悲心才生起菩提心,因菩提心才能成正覺。所以,時時刻刻都要起慈悲心,觀眾生苦,發菩提心,行大仁慈。


(三)

  釋迦牟尼佛又稱為「能仁」、「寂默」。能仁、寂默,就是守道。假使以慈悲心來推動佛法、以能仁寂默的心來普度眾生,仍然有人因看不慣而妄加毀辱,這時該怎麼辦呢?「佛默不對」,釋迦牟尼佛就是以這種方法來化解惡緣、教化惡人。

  有些人不了解,認為佛既然神通廣大,為什麼不顯現神通來教訓這些惡人呢?佛是大人,不計小人之過,視眾生如一子,小孩罵我們幾句,甚至打我們一拳,我們只會保持沉默,不理睬他罷了。

  一般的小孩罵你,你還會跟他笑一笑也就算了。而遇到小人加害,回罵或是還手,就會惹禍上身;假使不理睬他,他自討沒趣,很快就會沒事了。佛遇到眾生毀辱,只是保持沉默,不理他。「罵止」,既然不理他,不和他計較,對方覺得沒意思,自然就停止不再罵了。

  罵聲止時,佛反問:「子以禮從人,其人不納,禮歸子乎?」「子」,就是你。當你「以禮從人」,送禮給人家;「其人不納」,「不納」就是不接受。如果對方不要這個禮物,「禮歸子乎」,自己是不是仍得將禮物帶回去呢?

  佛以送禮為喻,藉以開導辱罵者。送禮給對方,對方卻不接受,因為如果收了禮物,認為將來還要禮尚往來,是很麻煩的事,所以乾脆不收這個禮物。同樣地,有人罵佛,佛默然不對,不予計較,心中始終如如不動,罵佛的果報,就要由辱罵者自己帶回去,這就是「自作自受」的意思。

  有人罵我,我不回應,表示不接受對方的辱罵;如果人家罵我一句,就怒氣沖沖地回罵一句,就表示自己接受對方的怒罵,心裡很介意這件事情,自己放不下、起了執著,這樣就納受了對方送來的惡禮。假使人家罵我,我始終不理他,無論他怎麼罵,這念心始終安住正念、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罵聲總有止息的一刻。

  「對曰:歸矣。」罵佛的這個人回答:「歸矣。」假使我送禮物給人家,對方不要,物歸原主,當然自己要把禮物帶回去。釋迦牟尼佛便說:「今子罵我,我今不納」,同樣的道理,你現在罵我,我不接受,我既不犯口過,心中亦無惡意,就表示我沒有納受。

  有些人受到辱罵,雖然勉強忍下來,沒有犯口過,但懷恨在心,這樣雖然表面上沒有回罵,實際上卻是接納了。所以,如果人家罵我們,我不但不犯口過,而且這念心安住實相、安住正念,這樣一來,惡罵行為所產生的果報,就要由對方自己帶回去。

  佛法講的是心法,不僅在事上,更要在理上契入。假使不懂得忍的道理,不知道如何化解所忍的境界,事上的忍,只能暫時降伏自己的惡心,忍到最後,可能愈忍脾氣愈大,最後一發不可收拾。所以,必須了解「忍」的道理,就能做到時時刻刻心住正念,忍無忍相,這就是忍的最高境界,就是「守道」。


(四)

  「今子罵我,我今不納,子自持禍,歸子身矣」,現在你罵我,我這念心安住在正念、正定上,不接受你對我的種種辱罵,罵人的果報和禍害,就要由你自己承受,將來就要遭受惡報。這個果報不是任何人給自己的,而是自作自受。如同儒家所說:「天作孽,猶可違;自作孽,不可活。」上天帶來的災害,尚可逃避;但自己種的惡因,將來受惡報的一定是自己。

  「猶響應聲」,如響斯應,就好像在山上或山谷中叫一聲,叫聲一停,就會聽到山谷傳來回響,所以說「猶響應聲」。「影之隨形」,又譬如太陽照在身上,一定會有影子,總是或左或右地跟著自己,無論想盡任何辦法,也沒有辦法擺脫它;除非沒有身體,才可能沒有影子。如果罵人,對方不納受,惡口的果報就會猶響應聲、如影隨形,始終跟著自己,無處可逃。

  「終無免離。慎勿為惡」,終究無法免離惡果、無法脫離因果。有身一定有影子,有響一定有回聲;罵了人,就要自食惡果。因此,「慎勿為惡」,要小心謹慎,不要做壞事,更不可謗佛。

  這裡是舉例告誡大眾不可謗佛,事實上,任何人都不可以毀謗。以現代的法律而言,毀謗他人也屬於一種犯罪行為──侮辱他人,使對方名譽、人格受損,就稱為毀謗,不但要受法律的制裁,將來還要受因果的報應。所以要謹慎小心,慎勿為惡。

  俗話說:「禍從口出」,一般人只要稍微不注意,就容易犯口過──兩舌、惡口、妄言、綺語。從過去到現在,由於惡口已經成了一種習氣,不罵人、不惡口,就覺得很難過,好像話都講不出來。這不僅是習氣使然,而且心中充滿了惡念,存心不良就容易犯辱罵、毀謗他人的過失。

  這一章的目的是告示大眾,毀謗的境界現前時,要保持默然,不理它;不但口默然,心也要保持平靜與寧靜,如如不動,安住在實相上。不但事上如此,理上更要如此。佛觀眾生如一子,即使他人加害於佛,佛仍以慈悲心對待他、度他。相同的,修行人要廣結善緣,假使能做到他人惡口相向,仍能默然不對,這就是在結善緣。

  毀謗聖人必定招過,猶響應聲、如影隨形,所以「慎勿為惡」,絕對不要起惡念。一般人不了解這個道理,以為自己起心動念是神不知、鬼不覺,儒家說:「天知、地知、你知、我知」,這是一種道德觀念;佛法講得更深入,不僅止於道德標準,而是講因緣果報。凡夫眾生只要念頭一動,就周遍法界,就好像電波一樣,一發出去就是無遠弗屆,對天上的鬼神、天人、佛菩薩而言,就好像是打雷一樣。

  俗話說:「若要人不知,除非己莫為。」不但不能做壞事,起心動念也不能任意、隨便,要時時警惕自己持守正道,無論動靜閒忙,這念心都要守在正道上。靜的時候,這念心安住在中道實相上;動的時候,則要守在善念、善法上。能靜也能動,能夠做到動靜都能守道,不但天人歡喜讚歎,諸佛菩薩也會歡喜讚歎。

  唐太宗的宰相魏徵,既賢能又有德行。有一天,唐太宗問魏徵:「你這麼賢能,為什麼還有人寫奏摺罵你?」魏徵答:「春雨如膏,農夫喜之,而行人惡其淋漓;秋月如鏡,佳人喜之,而盜者惡其光輝。」忠臣和賢人,就像是春雨、秋月一樣;春天的雨好不好呢?這就要看對什麼人而言。

  「春雨如膏,農夫喜之,而行人惡其淋漓」,對農夫而言,春雨能滋養穀物,所以,看到春雨,覺得老天真是慈悲,剛剛播種,就來了一場及時雨;但是對於路上的行人而言,就感到厭煩,因為妨礙他行走。「秋月如鏡,佳人喜之,而盜者惡其光輝」,秋天的月亮很明朗,像鏡子一樣大放光明,為佳人才子增添了賞月談心的氣氛;可是對於強盜、土匪而言,月光太亮了,會妨礙他做偷雞摸狗的勾當。

  假使佛不存在,善法不存在,惡法住世,就成了魔的天下。佛在三界中度脫眾生,魔子魔孫一天天地減少,魔王當然會嫉恨;所以即便是佛都難免受到毀謗,這是一定的道理。

  這一章一方面是要勸導大眾認清因果,不要毀謗賢人、聖人,也不要毀謗、惡罵任何人,一切都是有因有果的。另一方面,假使有人來辱罵、毀謗我們,我們就要向佛學習,默然不對,忍心不動,這樣就能心安理得,與理相契。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