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六章 忍惡無瞋


(一)

佛言:「惡人聞善,故來撓亂者,汝自禁息,當無瞋責。彼來惡者而自惡之。」

  這一章最主要的就是「忍」字,尤其是「忍惡」,假使面對外界帶給我們的一切惡業煩惱時,心還能靜得下來,就是「忍惡」。心靜得下來,就沒有瞋恚。佛法稱貪瞋癡為「三毒」,所謂「一念瞋心起,火燒功德林」,無明火一來,就亂了方寸。

  為什麼瞋是毒?人一發脾氣,馬上臉上一陣紅、一陣白,這是因為瞋恚之火會影響體內的細胞,使細胞產生分裂、變化,所以臉色就變青、變紅。有些人一生氣,身心作不了主,就休克了。瞋恚會讓身心在各方面受到很大的影響,身體中了瞋毒、心裡得不到寧靜,所以必須要忍。

  「忍惡無瞋」的目的是要除去我們的瞋恚。「忍惡」,「忍」字上面是一把刀,這把刀放在心上,動也不動一下,這就是忍。「惡」就是不如意的事情、壞的事情。外在的環境,無論是順境、逆境,都要忍;一切眾生加諸我們的惡劣行為,一樣要忍。惡事加之於身,生理、心理忍耐不住,就會產生瞋火。要想達到「無瞋」的境界,就必須忍耐,這就是「忍惡無瞋」的道理。

  惡劣的環境,有自然的、有人為的。自然的惡劣環境,如天災地變、鬧飢荒。天氣冷,肚子又餓,這樣的環境要忍下來;眾生惡劣的行為,給我們帶來煩惱,也要忍。忍得下來,就沒有瞋恚,心就能安定,所以《佛遺教經》云: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。」一般人認為持戒很有功德、苦行能消除罪過,而不知道「忍」才是最重要的。什麼原因呢?戒,是持身不犯,只是身體不犯,但沒有辦法止息妄想;苦行也是如此,只是苦其身,而無法苦其心志。佛法告訴我們,修行不要像老牛推磨。老牛拚命推磨,推得汗流浹背,不但身體很疲累,心裡也很煩惱。而這裡所說的「忍」,就是要達到忍心不動。

  「惡」,有心惡、口惡、身惡。心惡,指心裡面起著種種惡念,想要不利於他人。口惡,就是在眾人之間挑撥,乃至於妄言、綺語、兩舌、惡口。身惡,就是透過身行做出種種惡劣的行為,使他人產生一種逼迫性的煩惱……諸如此類的惡事,都能忍下來,心就安定了。「定」,是修行學佛的目的之一。所以,「忍之為德,持戒苦行所不能及」是很有道理的。釋迦牟尼佛過去修忍辱成功了,稱為忍辱仙人。忍辱,不但這念心不動,進一步忍相也不可得,這就是「寂滅忍」。


(二)

  「佛言:『惡人聞善,故來撓亂者。』」這裡所說的不是外界環境帶來的不安,而是有惡人、壞人故意來擾亂。在佛法中,善與惡各有其標準,不了解因緣果報,乃至於為非作歹、作惡多端的人,這種人就是「惡人」。以儒家來說,就是不知道倫理道德,沒有「五常──仁、義、禮、智、信」的觀念。
惡人,就是小人;善人,就是君子。一般人認為,寧可得罪君子,不可得罪小人。因為君子是大人有大量,不計較小人過;至於惡人,則是專門計較人我、是非、得失,如果讓他有一點點不如意,就會懷恨在心,時時想找機會報復。所以孔子說:「敬鬼神而遠之。」第一是「敬」,要恭敬、慎重;第二是要「遠」離。什麼原因呢?度不了這種惡人,就要趕快遠離,否則就像和毒蛇、邪神、邪鬼在一起,自己也會受害。這就稱之為「惡」。

  這種惡人心中沒有善法,只知道為自己,不知道為他人著想。所以「惡人聞善」,惡人遇到了善事,不但不贊成,而且還要反對;聽到他人做善事,就好像刀子刺到心裡一樣。為什麼?因為他平時都在作惡,別人行善,就像是在反對他一樣,顯得他很愚癡、愚昧。由於你是個好人,他就變成了壞人;你是光明,他就顯得黑暗、墮落;你愈來愈光明,他就愈來愈黑暗;你愈來愈高貴,他就愈來愈低賤……,所以,這些惡人聽到善事,就會起煩惱,甚至從中阻撓。相反地,好人聽到他人行善,就會來讚歎、隨喜。

  天上的魔王看到有人出家修行,將來能夠得到解脫,就會加以擾亂、阻止,為什麼?因為他的魔子魔孫、眷屬就減少了。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正覺前,就有天魔外道前來擾亂,所以,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,要想修行成道,是不簡單的。

  假使只有擾而沒有亂,還不至於使人失去正念;如果又擾又亂,就使人亂了方寸,甚至退失信心──認為自己做了這麼多善事,難道沒有功德?為什麼佛菩薩沒有加被、為什麼善神不來護持?乃至於覺得未受三皈五戒之前,本來沒有什麼事,受了三皈五戒之後,親戚朋友反而批評、遠離,認為是迷信、走火入魔……自己的心亂掉了、信心退失了,認為還不如做壞事好。這念心一亂,就失去了正念。由於他人的擾亂,自己作不了主,迷失了方向,做事也迷糊了。遇到這種境界,怎麼辦呢?

  「汝自禁息,當無瞋責。彼來惡者而自惡之。」遇到這些境界,自己要「禁息」,要臨危不亂,他動我不動、他亂我不亂、他罵我不罵……要有這種定力。「息」,就是息滅心頭之火,身、口、意都要止息不動,也就是要修忍辱,絕對不要和對方一般見識,不要去擾亂、毀謗對方,否則就是自己沒有靜、沒有定。

  止息不動,就是靜止。靜止,才能息滅心頭之火。身不動、口不動、心也不動,這就是一種定。有了定,就能息滅這些煩惱。三國時代孔明三氣周瑜,假使周瑜了解這個道理,孔明也氣不了他。大家要了解,外界的擾亂可能是來敗壞自己的道業、使自己退失菩提心,所以一定要「禁息」。

  「當無瞋責」,「瞋」,禁息了之後,也不可起瞋心。「責」,就是責備、責罵對方為什麼對我無理?為什麼來擾亂我?始終要跟他講道理,理出一個是非,這樣就不是忍。你和人家談判、論是非,就是談條件,就變成凡夫俗子,沒有功德了。所以,「當無瞋責」,要逆來順受,自己反省檢討:「他這樣擾亂我,我的業障就消了。為什麼?這是業,可能我過去對他也有這種行為,所以今生他也以這種行為對待我,要甘心甘受,不再指責他;如果責備對方,就不是忍。」瞋心是很厲害的,只要瞋心一起,瞋火就來了。

  假使真正能夠忍得下來,「彼來惡者而自惡之」,「彼來惡者」,別人來擾亂、毀謗、辱罵、加害我,我不理他,一念不生,如如不動;「而自惡之」,最後他自己會得到惡果,反而自己害自己。因為我們的心不動,而他的心始終在動,他的惡念一生,馬上會反應回去,使他自己受報。所以,不要理他,這念心保持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我們的心當中就有無量的光明、智慧。有定力、有智慧,就能發生感通。

  現在社會上的年輕人,你看他一眼、瞄他一眼,你認為沒有關係,但是他心中就會不高興,為什麼呢?作賊心虛,馬上就會侮辱、攻擊你。所以,我們不但心不動,眼睛也不要隨便亂看,這樣自然就能產生定。相反地,如果彼此繼續爭論,他罵我一句,我也回罵一句;他打我一個耳光,我也還他一拳,這樣雙方都有罪過。反之,聽到人家罵我,裝作沒有聽見,這念心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時時刻刻都在禪定當中,就有無量的功德。

  所以,壞人聽到好的事情,就會感到不高興,心中起了煩惱,就會來阻擾我們所做的善事。這時就要克制我們的心念,不要和對方一般見識,也不要責怪他,這念心保持不動。不動,就是無瞋。身、口、意都不動,三業就清淨了。心一動就是妄念,口一動就造了惡業,身一動惡業更大,所以對於任何境界都要忍,能忍自安。

  舉例來說,在學校裡考了前三名,有時會有同學因為心量狹小,故意來擾亂,說一些風涼話,甚至不跟我們往來;假使我們忍耐不住,就會出事。在團體裡,人與人相處原本也沒什麼事,有些人卻會多想:「奇怪!我對他這麼好,他卻不理我。」對方不理他,他就起了煩惱,隨之而來就會有許多困擾,甚至造了惡業。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容易,但是要有一個原則,就是一個「忍」字,要忍心不動,這是最重要的。


(三)

  修行就是一個「忍」字,要忍心不動,這是最重要的。惡人來擾亂,會發生很多逆境。有時候,可能是過去的冤家對頭,忍得下來,最後受報的還是對方自己。佛法是最真實的道理,世間上一般人不了解,有了委屈、瓜葛,就要評評道理,這不是佛法、也不是修行。「忍人所不能忍」,才是佛法,即使受了委屈,雖然是我有道理,我也不申訴,一段時間之後,水落石出,人家就知道你的修行,這就是一種功德。我們不是需要別人讚歎,而是自然而然就有這種好的名聲和功德。

  唐朝的宰相婁師德,很有學問也很有道德,他的弟弟也是如此。當他弟弟被派任州牧的時候,他去向婁師德告辭,婁師德說:「我現在當宰相,朝廷裡面有很多人嫉妒,你現在去當州牧,或許也會有人嫉妒、毀謗,如果遭到惡言毀謗,你要怎麼辦呢?用什麼方法來保全自己?」弟弟回答:「請兄長放心,我就是一個『忍』字,這個『忍』字就能保全我的性命。」

  婁師德又問:「如果有人當面毀謗你、辱罵你,你會有什麼反應?」他說:「我不理他,笑一笑就好了。」他說:「假使你這一笑,對方更生氣,馬上向你吐一把口水,你要怎麼處理呢?」他弟弟說:「很簡單,我不跟他計較,把這一把口水擦掉就好了。」婁師德說:「你這麼做,我就更不放心了。」弟弟說:「為什麼我擦掉口水,不跟他計較,你還不放心呢?」婁師德說:「人家已經氣到極點,吐你一口口水,你又擦掉,人家更氣;你最好接受這口水,不要擦掉,讓口水自己乾了就好了。」這就是歷史上「唾面自乾」的公案,就是一個「忍」字。

  以佛法來說,忍有伏忍、順忍、無生法忍,最後達到寂滅忍。所以,一個「忍」字就能成道、就能成佛。過去,富樓那尊者要到輸盧那國去弘揚佛法,那個國家很落後,人民很野蠻,佛對尊者說:「那個地方的人非常野蠻,最好不要去。」富樓那尊者說:「我一定要去度那些人,那個地方沒有佛法,人民生活很苦,所以我要把佛法帶去那裡。」

  釋迦牟尼佛說:「假使你去了,那個地方的人罵你、毀謗你,你怎麼辦?」「世尊!如果他們毀謗我、罵我,我要感謝他們,因為他們只是罵我,並沒有打我,表示他們本性善良,可以接受教化。」世尊再問:「如果人家罵你、毀謗你,更進一步要打你,你怎麼辦呢?」「世尊!還好他們只是打我,並不是拿刀刺我。」「如果他們用刀刺你呢?」「他們並沒有把我殺死,表示他們還有人性,我還是很感謝他們。」釋迦牟尼佛再進一步問他:「如果把你殺死了,怎麼辦呢?」「世尊!這個色身最終都會壞滅,我已證得阿羅漢的果位,如果他們毀壞我的色身,同時也就讓我入於清淨無為的涅槃境界了。」

  所以,佛法沒有別的,就是一個「忍」字,不只是壞的環境要忍耐,好的環境也要忍耐。惡劣的環境要忍耐,或許還比較容易做得到,什麼原因?因為這種境界很明顯,一看就是個壞人、一看就是氣候不好。

  如果是順境中要忍心不動,就不容易了。吃得好、住得好,一切稱心如意,都要能忍心不動。看到好吃的東西,要忍一忍,不要貪吃;環境實在太好了,也要忍下來,不要起貪愛;這個人對我太好了,不可以對他起執著……這些都是順境,能夠忍心不動,就能超凡入聖。所以,經云:「忍色忍欲難」,看到外面好的顏色、好的境界,我們會起貪心,容易懈怠、墮落。每個人心當中都有欲愛,如果能夠返照,忍得下來,心就能得清涼、就能得解脫。所以,「忍」對修行而言,是很重要的一件事。


(四)

  有些人看到別人做錯了一點點小事,或是看到別人做不好,自己忍不下來,馬上就受到影響,心灰意冷,覺得這個團體不好,甚至覺得佛法沒有希望。其實佛法是最殊勝的道理,做不到是個人的事情,而不是佛法不好;修行不容易,道心不退更是不容易,人家不好更要提醒、警惕自己、要更努力精進,修行就是要從這個角度來看事情。

  俗云: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;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;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就是告訴我們,如果要看清自己的衣冠,帽子端不端正?儀容好不好?就要照一照鏡子。過去的鏡子都是用銅做的,所以說「以銅為鏡,可以正衣冠」,如同佛法所說,一日三摩頭,時時返觀自心。

  「以古為鏡,可以知興替」,以過去的歷史為借鏡,可以知道因果。歷史為什麼改朝換代?因為國家有存有亡、有興有衰;一個人事業的成就,也是有成有敗、有興有衰,一切都是有因有果。了解這些道理,自己就應該警惕。

  「以人為鏡,可以明得失。」別人是我的榜樣,好的,要向他學習;壞的,就如一面鏡子,讓自己改進,不犯同樣的過失。這樣就能忍心不動,否則自己的心不定,處處受到外境的影響,就會退失菩提心。

  所以,這一章告訴我們要「忍惡無瞋」,真正達到無瞋的境界,我們的心就會平靜下來,這才是佛法的真實目的。
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