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──第三章 割愛去貪


(一)

「佛言:剃除鬚髮,而為沙門。受道法者,去世資財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使人愚蔽者,愛與欲也。」

  這一章的目的是告訴我們出家修行要割愛、知足。為什麼要割愛?愛所產生的副作用很多,由於愛不到而起煩惱,就產生了恨。所以,愛含有恨在裡面。修行必須要辭親割愛,才能得到解脫,才能契悟涅槃和菩提。淨土宗有一個偈子:「愛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極樂」,有了愛,就沒有辦法生極樂世界、生淨土。無論任何宗派,要想達到解脫,都必須斷除愛。

  以大乘佛法來說,不稱為「割愛」;不是「斷」煩惱,而是「轉」煩惱。愛是一種煩惱,愛的這一念,也是從本具心性當中所產生出來的一種執著。現在修行學佛了,不但不執著愛,還要把愛擴大,變成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四無量心,這就是「轉煩惱為菩提」。

  《菩薩戒經》云:「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……一切地水是我先身,一切火風是我本體。」儒家亦云: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」這樣的愛就是無條件的,這樣就是「轉」。過去的愛是有條件的,他是我的父母,我就愛他,這是有條件的;現在把心量放大,要知恩、報恩,與我父母相當的,都是我的父母,這種愛就沒有副作用,就變成慈悲心、變成平等心了。假使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,先要遠離,然後懺悔、修善……慢慢地轉,這樣就稱為「割愛」。

  「愛」,包括父母之愛、兄弟之愛、朋友之愛、親情之愛、夫妻之愛、男女之愛……。其中尤其是男女之愛,更是生死的根本。所謂「了生死,得解脫」,生死如何去了?必須從因上去了,檢討反省,把愛化掉,變成清淨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。所以,必須「割愛」,才能得到解脫。

  從無始劫以來,貪愛已經成為習慣了,如何轉?先在事上遠離,不但身要遠離,心也要遠離,時時刻刻檢討反省,聽到異性的聲音、看到異性的相貌,馬上就要覺照。假使只有身遠離,心卻沒有遠離,還是沒有用;雖然出了家,卻得不到出家的利益,與道不相應,所以要「割愛」。以在家居士來說,夫妻之間的關係,如果起了執著、起了貪愛,還是會墮落,所以,明白了這個道理,就要把它轉過來。

  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中佛言:「雖為俗人,不染世樂;常念三衣,瓦缽法器」,就是告訴我們要知足常樂,常念三衣瓦缽。我們晚上睡覺的地方,只有幾塊榻榻米的大小,吃飯有吃飽即可,穿衣服也是這幾件……所以,要知足,有三衣、瓦缽、法器就夠了。

  三衣,表示不多不少。由於氣候的關係,例如冬天很冷,為了保暖,衣服穿不夠,便多加幾件,但是不要貪著。穿衣服要清潔整齊、能夠蔽體就好,不要特別去量身訂做,講究身段、講究好看,起了貪心,就不知足了。

  飲食也要知足。過去佛陀時代出家人「日中一食」,現代人身體不健康,或是有腸胃病,乃至於精神衰弱……所以要吃二餐、三餐、四餐。吃的時候,就要發慚愧心、要知足。「日中一食」,就是知足,剛好能夠維持身體的健康、維持色身、維持生命,使我們能夠修行、弘法,這就是知足。

  過去是「樹下一宿」,住山洞、住樹下,乃至於住蘭若,就表示對於住的環境也要知足。現在由於環境的關係,沒有山洞可住,也沒有樹下可坐,即使住在房子裡,如果房屋不結實,也會被風吹掀;屋子的通風不好,也會潮濕。印度是熱帶氣候,可以樹下一宿,也可以住山洞;但在其他地區,就不一定能如此,所以弘法、修行必須隨順時節因緣。

  富貴莫若知足,不知足的人,雖然很富有,卻始終在苦惱當中;知足的人,時時刻刻心都能安然自在,這是真正的富貴。我們在這裡出家修行,應該要知足,衣食住行有外護、有內護;住在埔里,氣候好、水質也好、空氣也好,還有這麼廣大的空間……想到這些道理,心中就很安定、很快樂。所以,一個是要割愛,一個是要知足。

  有些人心裡有疑惑:「既然要知足,為什麼還要建設道場呢?」佛法有大乘法、有小乘法,小乘法只求自己解脫,大乘法則是既能自利、又能利他。如果沒有吃的、沒有住的,身心不能安住,修行就不容易成就,也沒有辦法弘揚佛法,佛種就斷了。大乘菩薩都是住在七寶宮殿,就證明佛法是依正莊嚴、福慧具足,證明佛法是無上的、是富貴的,什麼都是最圓滿的,這是屬於菩薩行、屬於大乘。我們隨著時節因緣來弘法,住的地方不求富麗堂皇,但是要清潔、整齊、莊嚴、堅固,這樣才合乎實際。明白了大乘自利利他菩薩行的道理,就能了解為何要建道場,我們建一個很好、很莊嚴的道場,大家到了道場裡面,看到道場很莊嚴、圓滿,心中一讚歎、歡喜,無形當中就得到了很大的福報。


(二)

「佛言:剃除鬚髮,而為沙門。受道法者,去世資財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使人愚蔽者,愛與欲也。」這是過去的原始佛法,現在稱為小乘法。

  出家比丘,稱為「乞士」──上乞佛法以資慧命,下乞飲食以養色身。「佛言」,釋迦牟尼佛說:「剃除鬚髮,而為沙門」,一般人認為,只要心解脫就好了,為什麼還要「剃除鬚髮」?「鬚」是鬍子,「髮」是頭髮。現在有許多人為了頭髮,到美容院洗頭、燙髮……一下就花了幾千元、幾萬元,既浪費時間又浪費金錢。一般人不了解,還會為了頭髮起煩惱,假使理髮師把頭髮弄壞了,還要找他算帳。

  過去,有一位軍官的太太去理髮,理髮師把她的頭髮燙壞、剪壞了,這個太太起了無明,理髮師知道她是官夫人,誰得罪了她,命都會沒有了,嚇得不得了,怎麼辦呢?這些理髮師們商量,乾脆一刀把軍官太太殺了,然後丟到海裡面去。大家看看,為了頭髮連命都丟了。

  所謂「三千煩惱絲」,頭髮是煩惱的來源,所以,修行人乾脆把頭髮剃掉,一者節省金錢,二者節省時間,三者心無掛礙,四者破除執著。一般人都認為頭髮能莊嚴自己,不了解為什麼要剃除頭髮?頭髮對於修行有什麼障礙?所以現在就能了解,剃除鬚髮就是為了把我們的執著破掉、形象破掉,破相顯性,目的是在破除我執、破除法執。

  鬍子也是一種煩惱、麻煩,為什麼?一般看相算命的人認為下巴是地格,假使地格不好,就要留鬍子,配配相,所以有很多人留長鬍子或八字鬍,這些都是煩惱。這就是執著,執著一個假相,不知道相是修福報得來的。所以鬍子也會使我們起煩惱。

  著名書法家張大千的鬍子很長,一天,有人問他:「張先生,您的鬍子很長,晚上睡覺時是把鬍子放到被子裡,還是放到被子外面?」他自己也不知道,回去一試,結果放到被子外面也不對,放到被子裡面也不對,弄得失眠了。所以,鬚髮對我們是一種妨礙和執著,乾脆剃除鬚髮。

  出家眾稱為「沙門」,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出家,只要是修道的人都稱為「沙門」,是修道的一種通稱。為什麼這裡不稱為「比丘」呢?要稱得上「比丘」,是不簡單的,二百五十條戒都持清淨了,才能稱為「比丘」;假使二百五十戒無法持清淨,「比丘」二字是擔當不起的。所以,這裡就稱為「沙門」。「沙門」,表示我們是修行、修道的人。

  「受道法者,去世資財」,我們既然想要修行、想得解脫、想契入無為法,就必須受持「道」與「法」。「道」,有正道、菩提道、涅槃道……要想得到解脫,聲聞有聲聞道、緣覺有緣覺道、菩薩有菩薩道,三乘都是道法。以四諦為法、以十二因緣為法,最後是證涅槃道;以六波羅蜜為法,最後是證菩薩道,所以,修行要有所成就,就要受持「道」與「法」。

  「去世資財」,想要得到這些「道」和「法」,就必須放下貪執,廣修布施,否則一心只是思慮著世間的財產,心中就會產生障礙。小乘佛法把錢財比喻為毒蛇,因為假使錢財用得不好,花天酒地,就會造惡業;有了錢財,親戚朋友都來借,假使不借,就成了冤家;強盜、小偷知道你有錢財,就來偷、來搶,綁票、勒索,甚至連命都沒有了……所以,乾脆捨離錢財。這是屬於小乘境界。

  資財,可分為世間與出世間的資財。出世間的資財,就是功德法財。怎麼樣才能得到出世法財?世間財是有漏的,所以,把有漏財變成無漏財、把染污財變成淨財,這樣就沒有過失。有了錢財而不知道用在正確的地方,就像小孩子無法做正確的判斷而亂花錢,因此有些家長乾脆不讓孩子帶錢。我們現在是大人了,知道用錢財來布施、供養、修建道場、弘揚佛法,世間的錢財就變成出世的功德法財了。所以錢財的使用,有這一體兩面的結果。

  小乘境界事多理少,只知道事,在理上比較少;如果悟到事和理,那世間法就都是出世法,這就是大乘的境界。以小乘來講,錢是毒蛇;以大乘來講,錢不是毒蛇,為什麼?有錢財才能建設道場、才能弘揚佛法。所以錢財不是毒蛇,而是用錢的這個心才是毒蛇──假使不知如何使用錢,起了貪心,這就是毒蛇。所以,錢財沒有過失,貪瞋癡的心才有過失。假使我們不起貪瞋癡,那麼貪瞋癡就變成戒定慧了,不但沒有罪過,而且還有功德。

  所以,佛法的道理有時是站在事上講、有時是站在理上講,有的是站在小乘境界來講、有的是站在大乘境界來講。這裡所說的「剃除鬚髮」,是專指比丘;菩薩就不一定要剃除鬚髮,像觀世音菩薩也有頭髮。

  菩薩,有出家的菩薩,也有在家的菩薩。在家居士也可以修菩薩行,菩薩行是「即俗即真」,不剃除頭髮也可以;比丘則要「離俗即真」,把頭髮和鬍子剃掉,先從事相上表示出離,再透過修證從心中捨離煩惱,證得清涼和自在。

  所謂「外現聲聞身,內密無上印,身行菩薩道,廣度諸有情」,了解這個道理以後,我們所現的是比丘身,修的是菩薩法門,我們的心「內密無上印」。既然兼具比丘、菩薩、佛的境界,要如何拿捏得很穩,就是最重要的了。

  為什麼要現比丘身?釋迦牟尼佛把正法傳給迦葉尊者,而不是傳給文殊菩薩、觀音菩薩、普賢菩薩、地藏菩薩,是什麼道理呢?因為比丘才能在我們這個世間住持正法,僧團才能住持佛法。一般人一看到比丘相,就知道是出家法師,馬上生起恭敬心。對法師生起恭敬心,就是一種功德。在家修行的居士留著頭髮,和普通人一樣,誰知道你是菩薩?如果自己標榜自己是菩薩,就生我慢心了。

  我們現在「外現聲聞身」、「身行菩薩道」,身是比丘、比丘尼,又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而且又修頓悟法門,這就是「內密無上印」。「無上印」,就是中道實相,是佛的境界。以漸修來說,「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」,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圓成佛道;頓悟法門則不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,因為三大阿僧祇劫也不離當下這念心,當下就能契入佛的心境。

  所以,以比丘、比丘尼的身分行菩薩道,這念心又「內密無上印」,這就是萬德莊嚴,統統都在這一身當中。所以,可以漸修,也可以頓悟,也是比丘、也是菩薩。最究竟的就是「無上印」,師父說法、大眾聽法這個心就是,任何法門、任何境界,都沒有辦法超過當下這念心。


(三)

  前面一章提到「不歷諸位而自崇最」,是頓悟法門,這一章完全不一樣,要「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」,還要「去世資財」,什麼都要捨,是屬於漸修法門。了解這個道理之後,就不會產生疑問。前面所說的是「內密無上印」,講的是佛的心印。佛的心印是不忮不求、不去不來,所以「不繫道」,什麼都不繫,佛也不想、法也不想,當下這個心就是道,心即是佛、心即是法、心即是僧,一切具足。「亦不結業」,不造惡業,也不執著善業,為什麼呢?因為這念心就是一個最高的境界。「無念無作,非修非證,不歷諸位而自崇最」,不歷五戒、不歷十善,不歷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不歷初地、二地……三賢十地都不歷,這是就頓悟法門來講。因為心中若還有賢與聖的分別在,就還有法執,就不是絕對的,這就是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。

  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,不是凡、也不是聖,想到凡也不對、想到聖也不對──想到聖,自己還起心動念、生執著;想到凡,認為自己是個凡夫,很卑賤,也不對──住在聖上也不對、住在凡上也不對,所以「非修非證,不歷諸位而自崇最,名之為道」。

  這一章就要「繫道」,「繫」就是想念,把這個心靠在戒、定、慧上,靠到四諦、十二因緣、六波羅蜜的法門上……這就是「繫道」。前面是頓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這裡是漸修,所以要「去世資財」,對世間上的財物不生貪著,先把它布施得乾乾淨淨的──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布施了以後,連布施的相也了不可得,要能所俱空、三輪體空。

  「乞求取足」,上乞佛法以資慧命,下乞飲食以養色身,所以就要托缽化緣,這樣子就可以了,再也不留戀房地、田產、妻子、兒女……統統放下,沒有掛礙,這樣心中就能得到清淨、解脫。

  「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」吃多了肚子會出毛病,完全不吃,肚子挨餓,又沒有精神,所以中午吃一餐就好了,能夠保持色身不壞,有精神打坐、聽法就好了。出家比丘的目的是在求解脫、證涅槃,所以「日中一食,樹下一宿」,不需要在吃、住等方面汲汲營營。

  在印度,什麼方便都不需要,「日中一食」,能夠吃飽就好了;「樹下一宿」,連茅棚都不要,在樹下打坐就好了。過去可以這樣做,現在時節因緣不一樣了,不要說樹下,就連住在濕氣很重的房子裡,身體也要出毛病,就會發腫。我們現在要修自利利他的菩薩行,所以住的地方要通風、有光線,身調好了,心才易於與道相應,才會得到解脫、清淨,這是個方便。

  戒有前期、後期的講法,有的是專對比丘、比丘尼講的,有的是對菩薩講的。佛法要隨順時節因緣,臺灣是海洋氣候,和印度的氣候完全不一樣,如果起了執著,硬是要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可能道業還沒有成就,身體就保不住了。出家修行,必須尊重戒律,也要了解持戒的精神,以及開遮持犯的意義。

  為什麼要日中一食呢?因為諸天是早上就食,佛是中午受食,下午是畜生道的眾生就食,晚上是鬼神就食,我們既然想修行學佛,先要從日常生活上向佛學習。舉例來說,佛陀萬德莊嚴,威儀嚴整,所以我們也要學習四威儀。孔子的弟子也是如此,如顏回說:「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」,要向孔子學習,就要先從日常生活中學習孔子的一舉一動,孔子往前走,我也往前走;孔子快步走,我也快步走……意思是孔子做什麼,他也跟著做什麼。我們是佛的弟子,也要向佛學習,佛日中一食,我們也日中一食;佛樹下一宿,我們也樹下一宿……這是從事上來看。

  佛為什麼要制定日中一食?過去在還沒有制定這條戒律以前,晚上也可以托缽、進食。一次,一位叫迦留陀夷的比丘,晚上出來托缽,站在一個居士家大門外,晚上天黑了,不方便叫門,他就耐心地等這戶人家出來,再向他化緣。等了一段時間,這戶人家的太太出來開門,迦留陀夷就對這太太笑一笑,點頭示意,但是迦留陀夷長得很高大,臉孔很黑,牙齒很白,這位太太沒有心理準備,一看以為是個鬼,當場就嚇昏了,連肚子裡的小孩也流產了。佛知道這件事之後,便制定出家比丘「不非時食」。所以,晚上最好不要去驚動施主,二方面,晚上這一餐吃得太飽,對身體也不好。

  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是十二頭陀行當中的兩個法門。修十二頭陀行,住在深山裡面,完全是修寂滅行、修甚深禪定、修解脫行,所以要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與外界斷絕來往。修菩薩行就不一樣了,所謂「未成佛道,先結人緣」、「眾生歡喜,諸佛歡喜」,面對種種境界,心當中沒有掛礙、沒有取捨,當下就是解脫、就是淨土,因為無住心就是解脫,這是比較深一層的佛法。假使做不到,那就必須日中一食、樹下一宿,為什麼呢?一天三餐,早上也吃、中午也吃、晚上也吃,除此之外,還有點心、宵夜,吃了一大肚子,肚子會脹壞、會出毛病。所以,乾脆規定早上、晚上、點心都不吃,就是日中一食,這條戒的精神就在這裡。

  「慎勿再矣」,時時刻刻都要謹慎、要檢討反省,一食、一宿就好了,不要放縱自己的貪欲。

  「使人愚蔽者,愛與欲也」,「蔽」,就是蒙蔽。人只要一被蒙蔽,就會愚癡。被什麼蒙蔽?被外面的財色名食睡蒙蔽、被愛和欲蒙蔽。愛,就是男女之愛、男女的執著。欲,就是物欲、就是貪著。愛與欲,都是生死的根本,被愛和欲蒙蔽了本心,失去了智慧、失去了理智,就變成最愚癡的人,得不到解脫。「使人愚蔽者」,一個是愛、一個是欲。

  看了經典的正文之後,大眾還要去看看註解、要抄抄筆記,加深印象。聽經聞法、靜坐思惟是功德,做筆記也是功德,為什麼呢?我們做的事情,都是與法相當、與道相當;假使不做這些事情,就打妄想了,不是愛就是欲。做筆記的時候,身口意三業都是清淨的,這就是功德。

  所以,佛法要從根本上去認識,一個是愛、一個是欲,檢討看看自己的愛欲減少了沒有?習氣改進了沒有?執著是不是減少了?對世間財色名食睡的貪著是不是減少了?達到沒有愛也沒有欲,心當中就得清涼、得自在、得解脫,真正是了生死。    

 
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