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三章 割爱去贪
(一)
“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。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。”
这一章的目的是告诉我们出家修行要割爱、知足。为什么要割爱?爱所产生的副作用很多,由于爱不到而起烦恼,就产生了恨。所以,爱含有恨在里面。修行必须要辞亲割爱,才能得到解脱,才能契悟涅槃和菩提。净土宗有一个偈子:“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”,有了爱,就没有办法生极乐世界、生净土。无论任何宗派,要想达到解脱,都必须断除爱。
以大乘佛法来说,不称为“割爱”;不是“断”烦恼,而是“转”烦恼。爱是一种烦恼,爱的这一念,也是从本具心性当中所产生出来的一种执着。现在修行学佛了,不但不执着爱,还要把爱扩大,变成“慈、悲、喜、舍”四无量心,这就是“转烦恼为菩提”。
《菩萨戒经》云: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……一切地水是我先身,一切火风是我本体。”儒家亦云: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”这样的爱就是无条件的,这样就是“转”。过去的爱是有条件的,他是我的父母,我就爱他,这是有条件的;现在把心量放大,要知恩、报恩,与我父母相当的,都是我的父母,这种爱就没有副作用,就变成慈悲心、变成平等心了。假使还没有达到这个境界,先要远离,然后忏悔、修善……慢慢地转,这样就称为“割爱”。
“爱”,包括父母之爱、兄弟之爱、朋友之爱、亲情之爱、夫妻之爱、男女之爱……。其中尤其是男女之爱,更是生死的根本。所谓“了生死,得解脱”,生死如何去了?必须从因上去了,检讨反省,把爱化掉,变成清净心、慈悲心、菩提心。所以,必须“割爱”,才能得到解脱。
从无始劫以来,贪爱已经成为习惯了,如何转?先在事上远离,不但身要远离,心也要远离,时时刻刻检讨反省,听到异性的声音、看到异性的相貌,马上就要觉照。假使只有身远离,心却没有远离,还是没有用;虽然出了家,却得不到出家的利益,与道不相应,所以要“割爱”。以在家居士来说,夫妻之间的关系,如果起了执着、起了贪爱,还是会堕落,所以,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要把它转过来。
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中佛言:“虽为俗人,不染世乐;常念三衣,瓦钵法器”,就是告诉我们要知足常乐,常念三衣瓦钵。我们晚上睡觉的地方,只有几块榻榻米的大小,吃饭有吃饱即可,穿衣服也是这几件……所以,要知足,有三衣、瓦钵、法器就够了。
三衣,表示不多不少。由于气候的关系,例如冬天很冷,为了保暖,衣服穿不够,便多加几件,但是不要贪着。穿衣服要清洁整齐、能够蔽体就好,不要特别去量身订做,讲究身段、讲究好看,起了贪心,就不知足了。
饮食也要知足。过去佛陀时代出家人“日中一食”,现代人身体不健康,或是有肠胃病,乃至于精神衰弱……所以要吃二餐、三餐、四餐。吃的时候,就要发惭愧心、要知足。“日中一食”,就是知足,刚好能够维持身体的健康、维持色身、维持生命,使我们能够修行、弘法,这就是知足。
过去是“树下一宿”,住山洞、住树下,乃至于住兰若,就表示对于住的环境也要知足。现在由于环境的关系,没有山洞可住,也没有树下可坐,即使住在房子里,如果房屋不结实,也会被风吹掀;屋子的通风不好,也会潮湿。印度是热带气候,可以树下一宿,也可以住山洞;但在其他地区,就不一定能如此,所以弘法、修行必须随顺时节因缘。
富贵莫若知足,不知足的人,虽然很富有,却始终在苦恼当中;知足的人,时时刻刻心都能安然自在,这是真正的富贵。我们在这里出家修行,应该要知足,衣食住行有外护、有内护;住在埔里,气候好、水质也好、空气也好,还有这么广大的空间……想到这些道理,心中就很安定、很快乐。所以,一个是要割爱,一个是要知足。
有些人心里有疑惑:“既然要知足,为什么还要建设道场呢?”佛法有大乘法、有小乘法,小乘法只求自己解脱,大乘法则是既能自利、又能利他。如果没有吃的、没有住的,身心不能安住,修行就不容易成就,也没有办法弘扬佛法,佛种就断了。大乘菩萨都是住在七宝宫殿,就证明佛法是依正庄严、福慧具足,证明佛法是无上的、是富贵的,什么都是最圆满的,这是属于菩萨行、属于大乘。我们随着时节因缘来弘法,住的地方不求富丽堂皇,但是要清洁、整齐、庄严、坚固,这样才合乎实际。明白了大乘自利利他菩萨行的道理,就能了解为何要建道场,我们建一个很好、很庄严的道场,大家到了道场里面,看到道场很庄严、圆满,心中一赞叹、欢喜,无形当中就得到了很大的福报。
(二)
“佛言: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。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,乞求取足。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。”这是过去的原始佛法,现在称为小乘法。
出家比丘,称为“乞士”──上乞佛法以资慧命,下乞饮食以养色身。“佛言”,释迦牟尼佛说:“剃除须发,而为沙门”,一般人认为,只要心解脱就好了,为什么还要“剃除须发”?“须”是胡子,“发”是头发。现在有许多人为了头发,到美容院洗头、烫发……一下就花了几千元、几万元,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。一般人不了解,还会为了头发起烦恼,假使理发师把头发弄坏了,还要找他算帐。
过去,有一位军官的太太去理发,理发师把她的头发烫坏、剪坏了,这个太太起了无明,理发师知道她是官夫人,谁得罪了她,命都会没有了,吓得不得了,怎么办呢?这些理发师们商量,干脆一刀把军官太太杀了,然后丢到海里面去。大家看看,为了头发连命都丢了。
所谓“三千烦恼丝”,头发是烦恼的来源,所以,修行人干脆把头发剃掉,一者节省金钱,二者节省时间,三者心无挂碍,四者破除执着。一般人都认为头发能庄严自己,不了解为什么要剃除头发?头发对于修行有什么障碍?所以现在就能了解,剃除须发就是为了把我们的执着破掉、形象破掉,破相显性,目的是在破除我执、破除法执。
胡子也是一种烦恼、麻烦,为什么?一般看相算命的人认为下巴是地格,假使地格不好,就要留胡子,配配相,所以有很多人留长胡子或八字胡,这些都是烦恼。这就是执着,执着一个假相,不知道相是修福报得来的。所以胡子也会使我们起烦恼。
著名书法家张大千的胡子很长,一天,有人问他:“张先生,您的胡子很长,晚上睡觉时是把胡子放到被子里,还是放到被子外面?”他自己也不知道,回去一试,结果放到被子外面也不对,放到被子里面也不对,弄得失眠了。所以,须发对我们是一种妨碍和执着,干脆剃除须发。
出家众称为“沙门”,但在印度不一定是出家,只要是修道的人都称为“沙门”,是修道的一种通称。为什么这里不称为“比丘”呢?要称得上“比丘”,是不简单的,二百五十条戒都持清净了,才能称为“比丘”;假使二百五十戒无法持清净,“比丘”二字是担当不起的。所以,这里就称为“沙门”。“沙门”,表示我们是修行、修道的人。
“受道法者,去世资财”,我们既然想要修行、想得解脱、想契入无为法,就必须受持“道”与“法”。“道”,有正道、菩提道、涅槃道……要想得到解脱,声闻有声闻道、缘觉有缘觉道、菩萨有菩萨道,三乘都是道法。以四谛为法、以十二因缘为法,最后是证涅槃道;以六波罗蜜为法,最后是证菩萨道,所以,修行要有所成就,就要受持“道”与“法”。
“去世资财”,想要得到这些“道”和“法”,就必须放下贪执,广修布施,否则一心只是思虑着世间的财产,心中就会产生障碍。小乘佛法把钱财比喻为毒蛇,因为假使钱财用得不好,花天酒地,就会造恶业;有了钱财,亲戚朋友都来借,假使不借,就成了冤家;强盗、小偷知道你有钱财,就来偷、来抢,绑票、勒索,甚至连命都没有了……所以,干脆舍离钱财。这是属于小乘境界。
资财,可分为世间与出世间的资财。出世间的资财,就是功德法财。怎么样才能得到出世法财?世间财是有漏的,所以,把有漏财变成无漏财、把染污财变成净财,这样就没有过失。有了钱财而不知道用在正确的地方,就像小孩子无法做正确的判断而乱花钱,因此有些家长干脆不让孩子带钱。我们现在是大人了,知道用钱财来布施、供养、修建道场、弘扬佛法,世间的钱财就变成出世的功德法财了。所以钱财的使用,有这一体两面的结果。
小乘境界事多理少,只知道事,在理上比较少;如果悟到事和理,那世间法就都是出世法,这就是大乘的境界。以小乘来讲,钱是毒蛇;以大乘来讲,钱不是毒蛇,为什么?有钱财才能建设道场、才能弘扬佛法。所以钱财不是毒蛇,而是用钱的这个心才是毒蛇──假使不知如何使用钱,起了贪心,这就是毒蛇。所以,钱财没有过失,贪瞋痴的心才有过失。假使我们不起贪瞋痴,那么贪瞋痴就变成戒定慧了,不但没有罪过,而且还有功德。
所以,佛法的道理有时是站在事上讲、有时是站在理上讲,有的是站在小乘境界来讲、有的是站在大乘境界来讲。这里所说的“剃除须发”,是专指比丘;菩萨就不一定要剃除须发,像观世音菩萨也有头发。
菩萨,有出家的菩萨,也有在家的菩萨。在家居士也可以修菩萨行,菩萨行是“即俗即真”,不剃除头发也可以;比丘则要“离俗即真”,把头发和胡子剃掉,先从事相上表示出离,再透过修证从心中舍离烦恼,证得清凉和自在。
所谓“外现声闻身,内密无上印,身行菩萨道,广度诸有情”,了解这个道理以后,我们所现的是比丘身,修的是菩萨法门,我们的心“内密无上印”。既然兼具比丘、菩萨、佛的境界,要如何拿捏得很稳,就是最重要的了。
为什么要现比丘身?释迦牟尼佛把正法传给迦叶尊者,而不是传给文殊菩萨、观音菩萨、普贤菩萨、地藏菩萨,是什么道理呢?因为比丘才能在我们这个世间住持正法,僧团才能住持佛法。一般人一看到比丘相,就知道是出家法师,马上生起恭敬心。对法师生起恭敬心,就是一种功德。在家修行的居士留着头发,和普通人一样,谁知道你是菩萨?如果自己标榜自己是菩萨,就生我慢心了。
我们现在“外现声闻身”、“身行菩萨道”,身是比丘、比丘尼,又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,而且又修顿悟法门,这就是“内密无上印”。“无上印”,就是中道实相,是佛的境界。以渐修来说,“三祇修福慧,百劫修相好”,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圆成佛道;顿悟法门则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,因为三大阿僧祇劫也不离当下这念心,当下就能契入佛的心境。
所以,以比丘、比丘尼的身分行菩萨道,这念心又“内密无上印”,这就是万德庄严,统统都在这一身当中。所以,可以渐修,也可以顿悟,也是比丘、也是菩萨。最究竟的就是“无上印”,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个心就是,任何法门、任何境界,都没有办法超过当下这念心。
(三)
前面一章提到“不历诸位而自崇最”,是顿悟法门,这一章完全不一样,要“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”,还要“去世资财”,什么都要舍,是属于渐修法门。了解这个道理之后,就不会产生疑问。前面所说的是“内密无上印”,讲的是佛的心印。佛的心印是不忮不求、不去不来,所以“不系道”,什么都不系,佛也不想、法也不想,当下这个心就是道,心即是佛、心即是法、心即是僧,一切具足。“亦不结业”,不造恶业,也不执着善业,为什么呢?因为这念心就是一个最高的境界。“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,不历诸位而自崇最”,不历五戒、不历十善,不历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不历初地、二地……三贤十地都不历,这是就顿悟法门来讲。因为心中若还有贤与圣的分别在,就还有法执,就不是绝对的,这就是“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”。
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个心,不是凡、也不是圣,想到凡也不对、想到圣也不对──想到圣,自己还起心动念、生执着;想到凡,认为自己是个凡夫,很卑贱,也不对──住在圣上也不对、住在凡上也不对,所以“非修非证,不历诸位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”。
这一章就要“系道”,“系”就是想念,把这个心靠在戒、定、慧上,靠到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波罗蜜的法门上……这就是“系道”。前面是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这里是渐修,所以要“去世资财”,对世间上的财物不生贪着,先把它布施得干干净净的──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布施了以后,连布施的相也了不可得,要能所俱空、三轮体空。
“乞求取足”,上乞佛法以资慧命,下乞饮食以养色身,所以就要托钵化缘,这样子就可以了,再也不留恋房地、田产、妻子、儿女……统统放下,没有挂碍,这样心中就能得到清净、解脱。
“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,慎勿再矣。”吃多了肚子会出毛病,完全不吃,肚子挨饿,又没有精神,所以中午吃一餐就好了,能够保持色身不坏,有精神打坐、听法就好了。出家比丘的目的是在求解脱、证涅槃,所以“日中一食,树下一宿”,不需要在吃、住等方面汲汲营营。
在印度,什么方便都不需要,“日中一食”,能够吃饱就好了;“树下一宿”,连茅棚都不要,在树下打坐就好了。过去可以这样做,现在时节因缘不一样了,不要说树下,就连住在湿气很重的房子里,身体也要出毛病,就会发肿。我们现在要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,所以住的地方要通风、有光线,身调好了,心才易于与道相应,才会得到解脱、清净,这是个方便。
戒有前期、后期的讲法,有的是专对比丘、比丘尼讲的,有的是对菩萨讲的。佛法要随顺时节因缘,台湾是海洋气候,和印度的气候完全不一样,如果起了执着,硬是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可能道业还没有成就,身体就保不住了。出家修行,必须尊重戒律,也要了解持戒的精神,以及开遮持犯的意义。
为什么要日中一食呢?因为诸天是早上就食,佛是中午受食,下午是畜生道的众生就食,晚上是鬼神就食,我们既然想修行学佛,先要从日常生活上向佛学习。举例来说,佛陀万德庄严,威仪严整,所以我们也要学习四威仪。孔子的弟子也是如此,如颜回说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”,要向孔子学习,就要先从日常生活中学习孔子的一举一动,孔子往前走,我也往前走;孔子快步走,我也快步走……意思是孔子做什么,他也跟着做什么。我们是佛的弟子,也要向佛学习,佛日中一食,我们也日中一食;佛树下一宿,我们也树下一宿……这是从事上来看。
佛为什么要制定日中一食?过去在还没有制定这条戒律以前,晚上也可以托钵、进食。一次,一位叫迦留陀夷的比丘,晚上出来托钵,站在一个居士家大门外,晚上天黑了,不方便叫门,他就耐心地等这户人家出来,再向他化缘。等了一段时间,这户人家的太太出来开门,迦留陀夷就对这太太笑一笑,点头示意,但是迦留陀夷长得很高大,脸孔很黑,牙齿很白,这位太太没有心理准备,一看以为是个鬼,当场就吓昏了,连肚子里的小孩也流产了。佛知道这件事之后,便制定出家比丘“不非时食”。所以,晚上最好不要去惊动施主,二方面,晚上这一餐吃得太饱,对身体也不好。
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是十二头陀行当中的两个法门。修十二头陀行,住在深山里面,完全是修寂灭行、修甚深禅定、修解脱行,所以要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与外界断绝来往。修菩萨行就不一样了,所谓“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”、“众生欢喜,诸佛欢喜”,面对种种境界,心当中没有挂碍、没有取舍,当下就是解脱、就是净土,因为无住心就是解脱,这是比较深一层的佛法。假使做不到,那就必须日中一食、树下一宿,为什么呢?一天三餐,早上也吃、中午也吃、晚上也吃,除此之外,还有点心、宵夜,吃了一大肚子,肚子会胀坏、会出毛病。所以,干脆规定早上、晚上、点心都不吃,就是日中一食,这条戒的精神就在这里。
“慎勿再矣”,时时刻刻都要谨慎、要检讨反省,一食、一宿就好了,不要放纵自己的贪欲。
“使人愚蔽者,爱与欲也”,“蔽”,就是蒙蔽。人只要一被蒙蔽,就会愚痴。被什么蒙蔽?被外面的财色名食睡蒙蔽、被爱和欲蒙蔽。爱,就是男女之爱、男女的执着。欲,就是物欲、就是贪着。爱与欲,都是生死的根本,被爱和欲蒙蔽了本心,失去了智慧、失去了理智,就变成最愚痴的人,得不到解脱。“使人愚蔽者”,一个是爱、一个是欲。
看了经典的正文之后,大众还要去看看注解、要抄抄笔记,加深印象。听经闻法、静坐思惟是功德,做笔记也是功德,为什么呢?我们做的事情,都是与法相当、与道相当;假使不做这些事情,就打妄想了,不是爱就是欲。做笔记的时候,身口意三业都是清净的,这就是功德。
所以,佛法要从根本上去认识,一个是爱、一个是欲,检讨看看自己的爱欲减少了没有?习气改进了没有?执着是不是减少了?对世间财色名食睡的贪着是不是减少了?达到没有爱也没有欲,心当中就得清凉、得自在、得解脱,真正是了生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