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二章 断欲绝求


(一)

佛言:“出家沙门者,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。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。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。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。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。”

  

  这一章是讲顿悟法门,前面讲四果──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属于渐修。透过渐修,慢慢薰习,业障减轻了,然后听顿悟法门,也能悟到当下这一念心,哪一念心?“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而自崇最”这一念心。

  《四十二章经》有渐修法门,也有顿悟法门,这一章完全是讲顿悟法门。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,就会产生疑惑:“为什么在前面第一章是讲断见思惑、讲证果,心要系道,这里又说‘心不系道’呢?”

  “系”,就是系心一境。举例来说,持戒,心就系在戒上面;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也是一样,把这念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面,就称之为“系”。那么,为什么这里讲“心不系道”?是不是有些矛盾呢?其实没有矛盾,前面属于渐次修证位,这里则是讲“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”,属于顿悟法门。《六祖坛经》提到,不谈禅定、不谈解脱,只谈心性。心性,就是“不系道”,也“不历诸位”,是一个绝对的境界,这一章的主旨就在这里。

  “佛言”,是指释迦牟尼佛。“出家沙门者”,出家的目的是什么?“断欲去爱,识自心源”,“欲”是心中的五欲境界,“爱”是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。“识自心源”,要认识自己这一念菩提心。心,有肉团心、有妄想心、有真实心。真正的“心源”,不是肉团心、不是妄想心,而是本具的觉性。师父在说法、大众在听法,是谁在说法、谁在听法?明白这念心了,就找到心的根本。

  以参话头来说,“话头”就是念头,藉由参话头这个法门,找到没有生灭的那个地方,这就是心源;就像水一样,找到了源头,水始终是用不完的。一般人天天都在用心,用的是什么心?生灭心,所以就有生老病死。如果契悟了这念觉性、这念不生不灭的心,就是“达本”,这就是心源。这念心在哪里?所谓“平常心是道”,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,不假丝毫造作,“当体即是,动念乖真”。

  “识自心源”以后,还要保养圣胎。大家都打过禅七、修过中道实相观,中道实相这念心,就是心源。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这是一种定境;有了定,还要生心,如《金刚经》所说的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这念心不要打瞌睡,不但不打瞌睡,而且还要能作主。所以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,当下寂照无为这个心,就是心源。要在这念心上来契悟,契悟以后,就是“达佛深理,悟无为法”。

  “无为”,是指我们这个心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寂静无为,一念不生。古人说,有为就是方便,无为才是究竟。要想达到无为的阶段,也不离有为,不执着有为就是无为,如《金刚经》云:“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……以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修善法而不执着善法,这就是无为。

  诵经、念佛都是有为法,诵完、念完以后,没有能念之心、没有所念之佛,这念心寂静无为,就是无为法。明白这个道理以后,“内无所得”,我们心中得到什么呢?没有得到什么,是本具的;“外无所求”,心是本具的,求什么呢?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离道别觅道,终身不见道,波波度一生,到头还自懊。”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,道是本具的。

  修道,不是修一个道出来,而是时时刻刻检讨反省,把我们的烦恼、执着化掉;化掉了烦恼、执着,一切都是现成的,所以说“内无所得”,因为有得就必有失。《楞严经》中,阿难尊者以为佛陀会送给他三昧,假设佛陀送给我们三昧,这是有所得,既然是从外而得,有所得必有所失,得到了以后,还是会失去。所以,道是无所得,也是无所求。

  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,有没有所得?有没有所求?这一念心是本具的。每个人一生下来,这念心都存在,饿了就知道吃、高兴了就笑一笑、烦恼了就哭一哭,能够哭、能够笑、能知道吃的这个心,是谁给我们的?不是父母给我们的,也不是阎王给我们的,也不是菩萨给我们的,是本具的。既然是本具的,所以“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”,一切都是现成的。


(二)

  “心不系道”,“系”,就是靠。心系道,是一种方便。以念佛来说,念“南无阿弥陀佛”,就是把心靠到佛号上面;靠到佛号上,就是系道。心里想到六波罗蜜,想要开始行布施,这就是系道;心想到法,就是系在法上面。

  为什么要“系”?假使心中不是想到布施、持戒、诵经、持咒……心就跑掉了、就打妄想去了,所以诵经、持咒、持戒的目的,就是“系”,把这个心靠到一个善的境界上。进一步,“心不系道”,什么都不想,为什么?因为道是本具的,“起心即错,动念乖真”,“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”,一切都是现成的,还想什么?一想,起了一个念头,就成了生灭,所以要“心不系道”。

  过去有一位梵志,拿了一束花来供养释迦牟尼佛,佛问:“你来供佛,是求什么?”一般众生都是有所求,求佛菩萨给他增福慧、消业障。这位梵志说:“世尊!我什么都不求,我是来求道的。”佛就说:“你是来求道,好,放下。”这位梵志是个清净修行的人,就把这束花放下了。放下以后,毕恭毕敬地合掌,准备聆听佛陀微妙的开示。

  释迦牟尼佛又告诉他:“还要放下。”梵志便把手放下来,心里感到疑惑:“我双手合掌,很恭敬、很虔诚地在这里听法,为什么世尊要我把手放下来?这是什么道理?”想不通,心里还在思惟、还在想念,释迦牟尼佛就跟他说:“还要放下。”梵志回答:“我实在什么都没有了,还要放下什么?”释迦牟尼佛说:“你能想的这个心,也要放下。”通身放下,一念不生,真正是达到“内无所得,外无所求。心不系道”,这时就完全与道相当了,这个境界必须自己去体悟,这就是顿悟自心。

  有些人很疑惑:“既然什么都没有了,我们的心究竟在哪里?”这个道理也必须要了解,假使不了解,就落入顽空,产生邪见。社会上有些人提倡“自在禅”,认为什么都不去想,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,才是自在,这就是一种邪见。虽然什么都要放下,但是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这念心要存在,这是最重要的。

  “亦不结业”,不要求道,也不要造恶业,这念心寂照一如。业,有黑业、有善业、有净业、有不动业。起了贪瞋痴,造了杀盗淫,就是黑业;造了黑业,就要受三涂恶报。所以,要做善事、修善业。出世间的善业,有三皈、五戒、十善,虽然是善业,还是业。善业是一个好梦,恶业是一个恶梦,都要受报。善业的果报是在天上、人间,恶业的果报是三涂恶道。

  再进一步,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回向、修善断恶、修六波罗蜜……这还是业,是净业;净业也要受报,将来的果报是在净土。修四禅八定,是不动业,但四禅八定定多慧少,如石头压草,只是把烦恼伏下去;定散掉了,还是要受报。所以,必须“不结业”,什么业都不造,不作佛求、不作法求、不作僧求、不作众生求,这就是不结业、就是顿悟自心。所以,“心不系道,亦不结业”,一切都是现成的,这个心就是清净法身,没有去、没有来。因为没有业,哪里有去来?有去来,就有业;有业,就有去来。

  “无念无作”,我们这个心不起一个念头,没有任何造作,《圆觉经》里提到“作、止、任、灭”,心当中念头一起,就是“作”,无论是想到修空观、修假观、修中观,都是“作”。顿悟自心的法门是一个念头都不动,没有“作”,这样就是没有修;没有修,就没有证。没有修、没有证,我们这个心就是绝对的;有修、有证,就是有能、有所,是属于相对的。

  举例来说,一般修行人都想入涅槃,希望证得空、智。但是,能入这个心和所入的涅槃境界,还是相对的。罗汉有初果向、初果,二果向、二果,三果向、三果,四果向、四果,这就是位;三贤十地,也是位。这里所讲的是“非修非证”,不经过四果罗汉,也不经过三贤十地,“不历诸位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”,“当体即是,动念乖真”,这是“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”的道,就是最高的道。


(三)

  《四十二章经》前面提到的「四真道」,属于渐次修证;这个地方是讲最高的如来境界,是菩提心和涅盘性的境界,是顿悟自心的法门。悟了这念心,「非修非证,不历诸位」,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的这个心,「当下即是,动念乖真」,没有修证、没有去来,直下承担。这个法门,不是一般小根小器的人所能信受;能够信受者,就是上上根器的人。但是,相信了以后,为什么还不能得解脱?因为我们过去的习气很重、执着很重,信心不够,所以后面就要渐修。这一段是顿悟,顿悟了以后,要渐修;渐修了以后,要归于「无念无作,非修非证」这一念了了分明的菩提心。

  所以,渐要渐得,顿也要顿得;否则,认为顿悟的法门很高,执着这个道理,就忽略事上的修行,这是有理无事。相反地,如果只执着在事上修,而不知道心性的道理、菩提心的道理,也是不究竟。所谓:「修行不发菩提心,犹如耕田不下种」,佛经里面提到,虽然证到阿罗汉果,佛仍称之为焦芽败种,什么原因呢?就是有修有证,证到我空之后入涅盘,入了涅盘,出离三界,但没有契悟菩提心。

  这个地方讲「非修非证。不历诸位而自崇最,名之为道」,是指菩提心这个道。《菩萨戒经》提到,菩萨不入三界,又不离三界;不入五蕴,又不离五蕴;不入四大,又不离四大,以大慈悲心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,却始终没有出入──不即不离,当下这个心,「名之为道」,是最高的菩提和涅盘。

  《四十二章经》的道理有大乘、有小乘,有渐修、有顿悟,非常有意义,大众要背熟。前面的「三十七助道品」属于渐修,是三乘所共学;从初果到四果,每一个果位所断的见惑、思惑,也要了解。从五停心观到别相念、总相念,再到暖位、顶位、忍位、世第一位,最后用八忍八智十六行观的方法断见思惑,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次第。

  佛教有显教、有密教,有些人认为密教讲「即身成佛」,显教并没有告诉我们如何成佛,显教不及密教高明。其实,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成佛的方法。所以,修行学佛要研习经教,否则就会被邪知邪见所影响。

  佛法有渐修、有顿悟。顿悟是先悟后修,先悟到我们这念心,然后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当中,使这念心站得住、站得长,时时刻刻都能作主。渐修,是渐次修证,因为我们心中的烦恼很多,必须藉由种种法门来对治我们的习气。自己检讨反省,如果瞋心比较重,就专门修慈悲观,慈悲观能对治我们的瞋心,譬如有「四无量心」、「七周缘慈」,这是属于渐修。渐修法门就如同到医院看医生拿药方,我有什么病,就服什么药,个别对治。什么是顿悟?只要把这念心掌握住了,百病消除,什么药都不用服,只服一味药,这一味药能医百病。哪一味药?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这个心,寂然不动,行住坐卧、时时刻刻不离当念,又有定力、又有智慧,这念心定慧不二。只有这一味药,没有第二味,这一味药服下去,百病消除,无始以来的生死,一下就了了。所谓「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」,这盏心灯要存在,这就是顿悟。

  禅宗祖师说:「大悟几十次,小悟几百次。」出家学佛也是悟,悟什么?悟到人生是苦,只有佛法才能断烦恼、了生死、出苦海。相信人生有三世因果,也是悟。这些都是在事上悟。顿悟自心的法门,就是当下这念心,其它什么都不要管。了解什么是顿悟、什么是渐修,就不会受邪知邪见的影响;明白顿悟怎么悟、渐修怎么修,这一生绝对可以达到不退位。

  《四十二章经》第一章属于渐修,第二章属于顿悟,希望大众把《四十二章经》读熟、背熟,不但要背熟,而且每一字、每一句的道理,都必须去了解,了解了,落实修行,这一生道业就有所成就。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