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──第一章 出家证果


(一)

佛言: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阿罗汉者,能飞行变化,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。次为阿那含,阿那含者,寿终灵神上十九天,证阿罗汉。次为斯陀含,斯陀含者,一上一还,即得阿罗汉。次为须陀洹,须陀洹者,七死七生,便证阿罗汉。爱欲断者,如四肢断,不复用之。

  “”是指释迦牟尼佛,“”是讲,佛是四圣当中最高,有别于声闻、缘觉、菩萨。“佛言”是指这部经是三惑漏尽,自利利他、觉行圆满的佛所讲的。

  “佛”也是如来十号之一,如来、应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间解、无上士、调御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、世尊。这里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,佛所说的是最真实的道理。

  第一章告诉大众,出家、证果,这两个道理。不但要出家而且要证果。要证果,要如何去证?果位又分为几层?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。在证初果之前有加行,在加行位用功趣向初果,就称为初果向,进一步是初果,二果向、二果,三果向、三果,四果向、四果,这是小乘声闻四果的修证过程。

  “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”这一段是告诉我们怎么样证果,用什么方法来证果。

  “孝”可分为孝顺、孝敬、孝养、孝道,而辞亲出家是尽大孝。例如,儒家也讲“忠孝不能两全”,既然忠孝不能两全,那就移孝做忠,这样把尽孝移到尽忠,就融合成一体,这当中有忠也有孝,岳飞“精忠报国”,这样子的孝就是大孝。在佛法中出家修行是大孝中的大孝,因为出家修行成道,能度脱父母解脱生死离苦得乐,这是真正尽了孝道。

  养父母是不是尽孝?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。不敬,何以别乎?”所以养父母还不算是尽孝,想一想,如果“养”算是尽孝,家里面也有养宠物啊!所以能养不算是尽孝,现代有些人养小狗,狗吃也吃得好,住也住得好,还为它喷香水、洗澡,抱一抱。但,对自己的母亲有没有像对这小狗这样慇勤呢?所以,如果只是养,不算是尽孝。

  所以孔子讲,一个是敬,一个是养,才算是尽孝。尽孝,一个是能顺父母的心,一个恭敬父母的心,这样最低限度可以称得上孝;可是并不能使父母出离生死苦海,所以更进一步要道业成就方可尽孝。我们并不是只有这一生的父母,还有过去生的父母,所以要道业有所成就,把修行的功德回向生生世世父母、师长,这才真正尽了孝。

 



(二)

  为什么要想成道就要出家?这是真实的道理,万法都是因缘所生。“因”就是我们自己的努力;“缘”就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因缘。想要成道,没有助缘便很难成就。第一,要有住的地方,也就是清净的道场。“清净”一种是理上的清净,一种是事上的清净,这两者都很重要。事上的清净,住在道场里面,要清洁、整齐、庄严,要有树木、花草。大陆的丛林多是坐北朝南,就是取其冬暖夏凉适合人居。修行在还没有得到正定三昧以前,必须要靠外面的助缘来调和四大及身心,所以事相上的清净很重要。看到外面,有树木、有青山、有绿水,这个道场就是一个清净的助缘。进一步,不但道场清净,心也要清净;人、事要清净、安定;身口意三业要清净,彼此没有是非、没有烦恼,这就是理上的清净。

  道场有了,第二,还要有食衣住行的缘,这称为外护。除了外护还要有内护,有师长指导佛法,所谓“上乞佛法,以资慧命”。所以,修行要依靠师父的指导,没有正确的指导,不但会走远路,而且还会走错路。出家了,内护及外护的因缘便容易具足,在家从早上一开门,柴、米、油、盐、酱、醋、茶、名利财色、夫妻子女、亲戚朋友,这些都不是助道因缘。出家就没有这些障碍,从早上到晚上,诵经、持咒、打坐、念佛、听法、修善断恶、建设道场、普度众生,这些因缘都是善法、出世法。要想证果,首先要出家,出家就有这些助道因缘,使我们修行能如法,所以要辞亲出家。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皆示现出家成道,想要成佛,就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出家修行,在菩提树下入金刚定,成无上正等正觉。

  出家分为几种:第一种,出世间的红尘家、世俗家。出了世俗的家,透过修行有所悟入,依小乘来讲就是悟到空性,安住在这个真空、涅?就是家,理上是如此。第二种,是出五蕴家。我们身体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,照见五蕴皆空,在这里继续用功,到最后观空不住空,最终破无始无明,便证到清净法身。第三种,出烦恼家。我们心当中有烦恼,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种种烦恼,人我是非、名利财色、欲爱色爱这些烦恼,假使这个烦恼家不出,虽然表面出家,还是属于在家,心中没有光明。想要出烦恼家,必须入智慧家,要有智慧、返照检讨、转识成智。第四种,出无明家。出三界的生死,最后破无始无明,成就佛道。所以出家有事有理,把“出家”的事理都了解了,我们修行就找到一条光明的路了!

  莲池大师在《竹窗三笔.出家四料简》提到:“有在家出家者,有出家在家者,有在家在家者,有出家出家者。”“在家在家”,在家的居士就属于“在家”,家庭有夫妻的关系、有儿女的关系、有父母的关系、有亲眷的关系、还有事业的因缘;除了事相上是在家,家庭里面还有种种是非、烦恼,所谓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所以说是“在家在家”,这是指一般的世间人来讲。可是,也有很多人虽没有出家,但是修行学佛非常精进用功,这个就是“在家出家”,身虽没有出家,但心里时时都在思惟佛法,远离贪瞋痴的烦恼、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、护持三宝。这些人虽然身在家,心也是与出家的法相应,这样子就是“在家出家”。所以在家有两种,一种是没有修行学佛的人,称为“在家在家”;一种是听闻佛法以后,修行精进勇猛的居士称为“在家出家”。

  有些人听闻了佛法,知道出家对道业有增上缘因而发心出家,剃度、受戒、穿了出家的僧服。虽然表面上是出家了,可是心中还有种种烦恼、无明,时时想到家里父母、妻子、儿女、情爱、名利这些事情,表面上好像是出家了,却是“出家的在家”,甚而出家人做在家的事,始终为了名利在忙忙碌碌,名也看不破、利也看不破……离不开种种分别计算,虽然是出了家,却是“出家的在家”。如果我们出家了,发了菩提心修菩萨行,把外面所有一切财色、名利、夫妻、儿女之情看破,就真正是“出家出家”──不但是形式上出家,而且心也出家,一切言行符合出家众的作为。所以辞亲出家,第一个要先从事相上来做,事相上做到了,然后自己慢慢地转化、断除烦恼,最后真正能够达到“出家出家”。

 



(三)

  进一步要了解辞亲出家的目的,就是要“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”,出了家以后第一要“识心”、第二要“达本”、第三要“解无为法”。“识”就是认识我们自己的心。心可分为几种:第一,是妄想心。第二,是肉团心。第三,是真实心。

  “肉团心”就是心脏。过去一般都认为,心脏就是自己的心;由于医学发达,证明心脏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心。现在有心脏移植手术,甲的心脏可以换给乙,乙可以换给丙,丙可以换给丁……如果心脏是我们的心,那么甲的心脏换给乙,甲所认识、知道的事情,乙也应该知道,但事实并非如此,这就证明心脏是肉体的、物质的,不是我们真正的心。

  有的人认为,既然心脏不是佛法上所讲的菩提心,那么脑神经细胞是菩提心吗?现在医学上认定脑死,人就没生命了,由脑来决定存活或死亡。根据医学上的研究,每个人七年之中,身体上的细胞整体新陈代谢一次,如果脑神经细胞是自己的心,经过新陈代谢的作用,我们所记忆的东西,也跟着新陈代谢掉了,怎么还能记得呢?唐朝诗人白居易一出生就知道“之”、“无”二字,又怎么解释呢?可见,脑神经细胞也不是我们的心,也是属于物质的肉体。

  那么,起心动念是不是我们的心呢?如果起心动念是我们的心,从早上开始观察,起床是一个念头,穿衣服是第二个念头;穿衣服这个念头生起,起床这个念头就灭了。穿好衣服、穿鞋子;穿鞋子这个念头一起,穿衣服的念头就灭了;漱口、洗脸时,穿鞋的念头又灭了……依此类推,一天当中不断地念起念灭、念念迁流,这些念头的活动,都不是我们的菩提心。佛法告诉我们,每个人从早到晚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如果这些念头都是自己的心,一天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究竟哪个念头才是自己的心呢?心如果散乱、颠倒,每一个念头就像波浪一样,一波接一波,前念才起、后念又生,后念一生、前念即灭,始终在生生灭灭当中,这些都是妄想心。所以,肉团心和妄想心,都不是真实心。

  “识心”就是要识菩提心,契悟菩提心就开悟了。开悟,就是了达这念心性本空、寂静无为;寂静无为就是涅?、就是不动,这念心不但不动,而且还要清楚明白、了了分明。《金刚经》提到“无住生心”,“无住心”是指我们这念心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因为我们的心想到过去,回忆过去做什么事,就是念头的生灭、活动,念念生灭迁流。再仔细观察,即便是现在此时,不断生灭相续的心念还在活动。这些心念都不是我们自己,所以现在心也不可得。想到未来,未来的计划、明天的事、明年的事,这些都还是念头在不断生灭活动,所谓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”,菩提心本不生灭,所以,一个又一个生灭的念头,当然不是菩提心。

  更进一步微细观察,一个粗的念头当中又有生住异灭的变化。譬如说,现在口渴了要喝茶,想喝茶的这念心就是一个念头,然后手把茶杯拿到嘴上来,这个心还继续在这地方执着、延续、变化。我要喝茶是个念头,然后去拿茶杯,拿了茶杯,把茶送到嘴边来,这一喝,茶的味道很好,很清凉、很可口,其实喝茶这个心不断在变化,我们可能还没有觉察到。第一个是生,第二个是住,喝茶的这念心在住着、持续,这茶喝到嘴里很清凉可口,这就是住。慢慢第一口、第二口,喝到第三口,对茶的感受在变化、变异,这就是异。喝茶中心念在转变,到最后不想喝了,喝茶的心念灭掉了。一个粗的念头有生住异灭的变化,到底哪一个念头才是自己?如同分析喝茶的过程,心念有种种的变化,所以喝茶这个心也不是自己。以佛法来讲,这些生灭的念头就是妄想心,从早到晚都是不断生灭的念头在活动。

  一般人不了解、迷惑,所以就称为在迷的众生。所以辞亲出家,最重要的就是要识心达本。如果不识心达本,虽然是出了家,可是不明白出家的意义,在形象上好像是出家众,穿了僧服,头发也剃了,过着出家众的生活,如果我们并没有认识自心,并没有达本,还不能算是真正了达出家的意义。

 



(四)

  所以禅宗祖师说“明心见性”,就是要明白这一念心,而见性就是达本。本就是本具,我们这念心性是本具的,师父说法、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本自具足,不是父母给我们的,也不是阎王、佛菩萨给我们的,这念心“法尔如是”。这个根本,无所从来,无所从去,没有去、没有来,毕竟空寂。体达毕竟空寂又不执着毕竟空寂,这就是达本、就是见性。佛就是悟了这念心,所以称为法王,法王是诸法之王。这个世界无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、有情世间、无情世间、净土、秽土、三涂六道、四生九有,都是我们这念心所生,所以要认识这个根本。所谓“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”,这念心没有形相、没有去来、没有作为、没有名称、没有相貌、无住无为,不住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诸法毕竟空寂而又不住空寂,能了达此根本,就是解无为法。

  无为法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境界,《金刚经》言:“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。”若不解无为法,不能称之为贤圣。换句话说,要想证入贤位、圣位的果,就必须契入无为。道家也讲无为,《老子》:“道常无为而无不为”,道是什么呢?道就是指我们这念心,所以“无名,天地之始;有名,万物之母”。儒家也讲无为法,《中庸》里面也讲:“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”所以,对于我们这念心的掌握,无论是佛法、儒家、道家,都讲无为,只是对无为的体会了解有深浅之别。

  契入无为是修行的根本,了解以后,一切都要归于无为。佛言:“吾法念无念念,行无行行,言无言言,修无修修。”言而无言,念而无念,行而无行,这个就是无为。要达到这个心境,先要落实修行。不要错解认为一切都是无为法,那就坐在这里不动就好了。如如不动,是指这念心不打妄想、清楚明白。而凡夫多是喜怒哀乐之情,这就是众生境界;若没有喜怒哀乐,又容易陷入昏沉、瞌睡、妄想。如果没有经过修行磨炼,这念心就安住不下来,坐在这里要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马上就打瞌睡了;如果不打瞌睡,就感到无聊;如果不感到无聊,马上就打妄想。所以要由生灭的妄想心契入无为,就必须有方便,戒定慧三学就是方便,落实修行的方便法门才能契入无为。

 



(五)

  “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”,出家必须持修二百五十条戒,这属于比丘的戒,比丘尼则有三百四十八条戒。佛又开演种种方便加行,依着加行修证四向四果,最后证到阿罗汉果,真正契入无为。无为当中不妨碍有为,无为是体、有为是用。所以要知道出家的目的,就是要“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”。“解”是了解。我们先了解道理,然后再修行契悟,真正达到无为法,就是真正的沙门。“沙门”是出家修行者的称呼,有很多祖师大德,著作、释经,落款不写比丘而写沙门,因为比丘要持二百五十条戒、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条戒,要把这些戒持清净了,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比丘、比丘尼。出家众因自谦故,落款只写沙门,因为沙门是修道、修行人的通称。

  “沙门”的解释有很多种,沙门是音译,又称为室罗磨?。所谓沙门,义译为“勤息”──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。当时印度有四种姓,四条大河,所谓“四河入海,同一咸性;四姓出家,同一释姓。”出了家,不论是什么种姓,统统以释迦牟尼佛为姓。以释子及沙门来看,这当中又有四种分别。

  第一,“释子非沙门”。是指释迦牟尼佛这一族的王储子弟,虽是释子,可是贪爱世间的福报,并没有出家修行为沙门。第二,“沙门非释子”虽然是修行人、是沙门,但他并不是释子。在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、九十六种宗教也都出家修行,他们是沙门却不是释子。举个例来讲,婆罗门也有沙门、回教也有沙门、耶稣教也有沙门、道士也有沙门……虽然是出家修行但非释子,不是释迦牟尼佛座下的弟子,所以“沙门非释子”是指外道,出家修行者,心外求法,并不是在佛法中出家的修行人。第三,“非沙门非释子”也不是沙门,也不是释子。是指世上一般的世间人,士、农、工、商、学、兵,不知道修行,是在迷的众生。第四,“是沙门是释子”比丘、比丘尼,在佛法中出家,依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修行,既是沙门、又是释子。所以沙门又可分成这四种。

  《瑜伽师地论》也把沙门归成四类。第一,“胜道沙门”解行俱胜、道高德重的修行人,不但是与道相应,而且是与圣道相应,悟到圣道第一义谛,第一义谛就是无为法,契入了无为,又受持二百五十戒,就称为胜道沙门。契悟这念心,了了分明,寂照一如。契悟了,并落实在日常生活上与戒行相应,这样子就属于胜道沙门。第二,“说道沙门”,是指还没有契悟圣道、契悟这念心,但专门研究经教来弘扬佛法,在印度来讲就称为论师。在现代,一般而言就称为法师,知道要弘扬佛法,普度众生。就像一位医生,学了很多药方子,众生患了什么病,就开什么药方给对方。佛法就是应机施教,依着众生的根机上根、中根、下根,开示种种行门,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,都能开演。渐修、顿悟,或显、或密,都能说出一番道理,大众听了,能够转化、净化烦恼,又能契入佛法。能够通达经教、度一切众生、建设道场、弘扬佛法,就称为说道沙门。第三,“活道沙门”,就是依道生活、精进用功,虽然还没有悟到无为法,但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依道而活。诵经、持咒,打坐、念佛、参禅,始终不离佛法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这样子在道业上精进努力,就称之为活道沙门。第四,“污道沙门”,污道就是与佛法的正道不相应的出家众,所谓贩卖如来;狮子身中虫,自食狮子肉。在佛法中出家修行却所行非法,如同贩卖如来,做狮子身中虫,自己毁灭、败坏了佛法。有些出家众遇到有人来问佛法、想要修行学佛,便劝人不要来出家、不要建设道场,老老实实做人就好了。这样的观念,佛法如何能兴盛弘扬?有些是没有持清净戒、甚而破坏和合僧,这些都与道不相应。在家的居士如果藉着佛法到处凑热闹,看似来学佛修行,实际别有用心,藉着学佛来推销产品,甚而取得不当的利益,这也是污道。所以不论在家、出家,在佛法中修行却所行非法,就是污道。

  《大智度论》里面也提到四种沙门。第一,“有羞僧”即有羞沙门。经常检讨反省、惭愧忏悔,自己和佛菩萨比起来,实在相差很远。发惭愧心,精进修行,断恶修善,常持净戒、勤修戒定慧、息灭贪瞋痴,这是有羞僧,有惭有愧的沙门。第二,“无羞僧”即无羞沙门。是指犯了过失还不知道羞愧,大言不惭,对于自己的非法作为不知反省检讨,身口意三业不净的出家众,称为无羞沙门。第三,“哑羊僧”即哑羊沙门,是指出家众虽然出家了,不知修行、弘扬佛法、做出家众的事,智慧?钝,不能解诵,始终没有发大愿,没有发悲心,看到大众在弘法度众,自己不知道要跟着努力,始终想要去住茅棚,住茅棚又用不上功,这个地方住一住,那个地方住一住,这一生始终颠颠倒倒,不能自利利他,又不能弘扬佛法,就称为哑羊沙门、哑羊僧。第四,“真实僧”即真实沙门,就是胜道沙门。依着四谛的道理来观察、思惟、落实,悟到中道、实相、真空、中谛,三谛圆融,这样就是真实沙门。这一段是解释“解无为法,名为沙门”,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成为胜道沙门,或者是说道沙门、活道沙门,这是我们的根本,依道生活,千万不要成为污道的沙门。

 



(六)

  “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”前面是要持戒,持戒以后要进止清净。“进”,就是我们的动作;“止”就是我们不动的时候。在日常生活上,我们的身口意归纳起来,不外乎是静、是动、是进、是止。修行一个是动,一个是静。静则一念不生,身也不动,口也不动,心中完全达到寂静无为的境界,真正契入了无为法。所谓无为不碍有为之用,有为之用就是要动,“动如狮子吼,静如涅?城”我们静下来,一念不生,什么人都找不到;动如狮子吼,“狮子一吼,百兽皆惊”狮子为百兽之王,所有一切兽类听到狮子一吼,都惊惧伏首,动也不动。佛法一弘扬,能破邪魔外道,就像狮子一吼,所有的野兽都不敢动;所以在动的时候就要弘扬佛法,让邪魔外道统统都皈依三宝。

  “进止清净”如同高峰妙祖师言: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。”我们在动的时候,身口意三业都是清净的,所作所为都是善法;在静的时候,更是寂静,心中一念不生,清楚明白,不打妄想,如此进止清净,就是真正的沙门、真正的比丘。如同佛法所言:“举佛音声慢水流,讽经行道雁行游;瞻前顾后轻移步,左右回旋半展眸。叉手当胸如捧水,立身顶上似安油;威仪动静常如此,不枉人间作比丘。”

  所以我们动要有动的形象,静的时候,完全达到身口意清净,就是“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”。“四真道行”就是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四种真理,我们依据这四种真理去用功,就可以证得阿罗汉果。《佛垂般涅?略说教诫经》言:“日可令冷,月可令热,佛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”即使用广大的神通力把太阳变冷,把月亮变热,也无法让“苦、集、灭、道”这四种真理变异!真理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变动的。例如,无常是真理,观察我们这个世间无常的现象,人会生老病死,因为有生老病死,所以有种种的苦,这些都是四真谛所讲述的道理,这是最真实的道理。

  现在种因,未来得果,因缘果报也是最实在的真理。现在所处的报身、器世间、享用的一切是“果”,而现在的果报是过去种的“因”,自作自受,这是谁也没有办法改变,所以因果是一种定律。“有此则有彼,无此则无彼;此生则彼生,此灭则彼灭。”这就是人生最实在的道理,悟到这个道理,就契入了道。在真理中思惟、落实,放下妄想烦恼,歇下狂心,就能了达如如不动的涅?心,这个地方是最实在、最寂静,涅?当中有常乐我净四德。即便这个世界坏掉了,这念心也不会毁坏!所以依四真谛修行破除烦恼,这个道修成就了,断尽三界中见惑和思惑,就证到无为法,证明六神通,证得阿罗汉果,即自宣言:“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。”初果须陀洹果、二果斯陀含果、三果阿那含果、四果阿罗汉果,证阿罗汉果是四果当中最高的一种果位,前面三果是属于有学位、修道位,四果是属于无学位。证到无为法,就证到阿罗汉果。

  所以为什么要出家?就是要修行悟道,“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,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”想证阿罗汉果,就要辞亲出家,出家以后,必须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。想要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第一个方便,要以戒为根本,戒定慧三无漏学,要先持戒,出家要受三坛大戒,沙弥、沙弥尼、比丘、比丘尼,最后要受菩萨戒,所以称为增上戒学、增上定学,落实修行才能契入无为法,由有为契入无为,称为“解无为法”,这样子就能证到阿罗汉果。

 



(七)

  “佛言: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名曰沙门。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”要想做一个真正的出家众,就要“识心达本”,进一步还要“解无为法”,又能识心达本,又能了解无为法,这样就可称为真正的沙门,沙门就是出家修道的人。“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”这两句话通大乘、小乘。无为法就是菩提心、涅?性,所以无为就是要证到涅?的境界。涅?有四种:有余涅?、无余涅?、无住涅?、自性清净涅?,这四种都属于无为法,此章所讲的无为法,所证得的是有余涅?和无余涅?,因为这里所讲的是四向四果,最高的境界是阿罗汉果,阿罗汉所证的涅?就是有余涅?、无余涅?。“有余涅?”就是已经证到涅?的境界了,可是这个报身还存在,到最后真正要进入涅?,灰身灭智连报身都灭了,这样子便到达无余涅?的境界。“解无为法”,解是了解,要先“识心达本”才能契悟无为法,证有余涅?和无余涅?。有余涅?是阿罗汉证到五分法身,可是色身还存在,衣食住行和大众一样,还要吃饭、还要穿衣,有这种余报之苦,若入到无余涅?,就连这个报身都灭了。

  以前阿难尊者证到涅?,在佛灭度后传承法脉弘扬佛法,继续使佛法住世。有一天,经过一个地方,听到一位沙门在念一偈语:“若人生百岁,不见水老鹤,不如生一日,而得睹见之。”水老鹤是一种鸟,在田里专门吃鱼的。此偈是说,人如果活到一百岁,却没有见过水老鹤,实在是虚度一生,不如只活一天却能见到水老鹤,来得不虚此生。阿难尊者一听,知道这观念是错误的,看不看得到水老鹤,一点也不影响我们的人生。见到也是如此,没见过还是如此;见到了,也不会增长一点智慧、消除一点业障,没见到也还是这样,所以这偈子错了。阿难尊者便对他说:“这位大德你念错了,应该是:‘若人生百岁,不解生灭法;不如生一日,而得解了之。’这样子才是正确的。”这是佛陀留下来的心法,人生百岁死,不知生灭法。生灭法就是指世间成、住、坏、空,整个大的环境都是生灭、无常,这些都会坏掉。乃至我们所处三千大千世界的依报,也是成、住、坏、空,在大千世界中的一切植物、动物,都逃不过这种无常的现象。大期的生灭就是世界的成住坏空,住在世界上的众生有生老病死,这也是生灭。一个人不但有生老病死,更微细而言,心有生住异灭四相,我们这一念心,一个念头起,一个念头灭,时时也都在生灭,这个就是一个很短期的生灭。要契悟到这些真理,修行才能进步。

  如果听闻到这个道理,明白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;真正契入无为法,就是识心达本了,如同孔子所讲:“朝闻道,夕死可矣。”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,否则人生而复死,和草木同朽,毫无意义。这位沙门听了阿难尊者的提醒,回去问师父,他的师父说:“你不要听阿难尊者的话,他年纪大了,糊涂了,我们才是正确的,不要管他。”于是这位沙门第二天仍继续诵念先前的偈语,阿难尊者又从这地方路过,听到这位沙门仍旧念错,便上前问他:“昨天我告诉过你,正确的是:‘若人生百岁,不解生灭法;不如生一日,而得解了之。’怎么今天又念错?”沙门就讲:“尊者!我师父讲,您年纪大了,已经老朽了,这偈子是您弄错了,我念的才是对的。”阿难尊者听到这位沙门这么一讲,心想:“我把解脱的正法告诉他,他都不能接受,偏偏要相信错误邪见。”便知道正法很难住世了。觉得这时圣人住世,不但没有益处,反而让这些人因毁谤圣人而造业、堕落,遭罪过。阿难尊者想,现在应该是入涅?的时候了,于是通知他的弟子,第二天他要在恒河入涅?。

  大家知道这个消息,各国的国王、百姓,都争着要取得阿难尊者的舍利供养,到底要在恒河此岸?或恒河对岸?双方起了争执。为了平息大众的争端,阿难尊者便决定在恒河上方入涅?,让双方都能供养舍利。时间到了,各国的国王百姓,都在恒河两边悲伤遥望。阿难尊者已证阿罗汉果,能现六种神通,便以神足通飞到恒河中的上方,发出三昧真火把色身烧掉,灰身灭智入无余涅?。阿罗汉入涅?时,最后会显现行、住、坐、卧四威仪神通,来度化众生。空中行、空中坐、空中卧、身下出水、身上出火、火中有水、水中有火,然后由大变小,由小变大。阿难尊者在定当中用三昧真火把色身烧掉,舍利分布在恒河两岸,让大众供养舍利,最后这一念心入到真空当中,入无余涅?。因为这一念心入到真空当中,所以寿命就是无量。

  有余涅?,是指证到阿罗汉果位的圣者,成就五分法身,戒、定、慧、解脱、解脱知见身,尚留此业报之身;最后灰身泯智,灭此有漏色身,舍五分法身入无余涅?,这个就是真正到达无为法了。所以佛法中,小乘所讲的无为法,一种是有余涅?,一种是无余涅?。而大乘的无为法,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了了分明、寂照一如。大乘、小乘都讲这一念心,证到我空、法空都是无为,最后空亦不执,契悟了中道实相,也是无为。所以契入无为有深、有浅。此章所讲的“解无为法”,是属于小乘的境界,证到四果阿罗汉。所以“识心达本”,识心,不是见到肉团心、生灭心,而是要见性,见到菩提心。本,就是空性。又能了达菩提心,又能了达空性,就是真正的识心达本,更进一步了解无为法,这样子就称之为沙门。

  沙门的意义就是修行的人、修道的人。沙门有四种,依据佛经有四种说法:第一种是“形服沙门”,形象上虽受了比丘、比丘尼戒,穿着僧服具足出家众的形象,可是心中还有很多烦恼,三业不净,不守四威仪,这就是形服沙门。第二种是“威仪欺诳沙门”,行住坐卧,虽具足出家众的威仪,但于空、无为等究竟法义,怖畏不修。第三种是“贪求名闻沙门”,就是有沙门之名,虽然出家但无真正出离心,不努力于修行,只贪图名闻利养,就称为贪求名闻沙门。第四种是“实行沙门”,不但在形象上是沙门、是出家众,又落实修行,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瞋痴,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、修菩萨道、修六波罗蜜,有慈悲、又有愿行,无论在形象、实质上都具足沙门的意义。

 



(八)

  “常行二百五十戒,进止清净,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。”就禅宗而言,理上识心达本称之为开悟,悟后起修,又是一段工夫。悟后起修第一步,常行比丘二百五十戒,出家众以戒为根本,如禅宗祖师所说:“持戒第一,参禅为先”。不明究理的人,误以为只打坐、明心见性就好了,至于持戒就不须注意,认为禅宗的人不持戒,这是错误的观念。识心达本就是真正的禅,修行的过程就如同造七层宝塔,识心达本就是最高的那一层,要想达到最高层,必须从最下面那一层做起,先把地基巩固,地基就是戒行,要把二百五十条戒持清净。戒就是别解脱,“别”就是个别,所谓“别解脱经难得闻”,别解脱就是个别解脱。我们持一条戒就解脱一个烦恼,持二条戒就解脱二个烦恼……,二百五十条戒持清净了,就进止清净。进止,一个是动、一个是静。动时不论身口意都是清净,心动,就是善念;口动,就是善言,讲的是微妙、清净法门;身动,就是善行。止的时候也是清净,不论打坐、睡觉、动时、静时皆清净,修行不外乎一个动相、一个静相,在动时应该怎么去动,静时应该怎么去静,自己要觉察、要知道。古德言: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。”一般人不起念头可能就打瞌睡、迷迷糊糊、感觉无聊,这样的心境不是无为法。真正的一念不生是我们不起心、不动念的时候,这念心仍清楚明白,清净心现前才是无为法。清净心就是菩提心、涅?性,涅?就是空性,要把清清楚楚这念心安住在空性上,这样才是真正的无为法。我们在动的时候也是如此,动时,一个是善念,一个是善行,口没有四过,心中也是清净、清楚,这是第一步。更进一步,我们修了善法,了达能所俱空;弘扬佛法,没有能说之人,没有所说之法,这就是真正达到“进止清净”。

  否则,做了一些善法、功德,起了我慢心,炫耀己能,虽然是做了善法,但身口意都不清净。所以我们做善事,为常住发心,乃至于办道场、弘扬佛法,都要“进止清净”,修了善法不执着善法,能所俱空,这就是在动的时候也清净;没有我慢心,口业也清净、意业也清净、身业也清净。我们在“止”的时候也要清净;倘若坐在这地方,虽然身不动、口不动,但这念心却迷迷糊糊地,在这里起执着、打妄想,感觉无聊,没有安住在菩提心、涅?性,都还是不清净。“菩提觉法乐,涅?寂静乐”,菩提心就是觉,时时刻刻这个觉性要存在、作主。涅?寂静,就是安住在不动的这念心,不动就是空性,这样子静也是清净,动也是清净,真正是“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。”万善圆彰,修一切善不执着一切善,始终安住在了了分明、寂然不动的这念心上,这样子真正是无为法不妨碍有为法,有为法也不离开无为法,进或止都达到清净的境界了。

  “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”,四真道行就是四谛法门。“真”,就是契入了真空,契入了无为,达到阿罗汉的果报。要想证阿罗汉果,便要以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这四种真理之道来修行,契入无为,证阿罗汉果。“苦谛”就是要了知人生种种苦,“集谛”要我们知道苦从何来?人生有种种苦,此苦是从因上来,“集”就是因。什么都是有因有果,今生的乐也好、苦也好,它一定有个原因,不是外面有什么人或境界给我们这个苦果,这都是我们过去的善与恶所招感的果报,做善事今生就得善果,过去种了恶事的因,今生就受苦受难。无论是善业也好、恶业也好,这些业因称之为集,今生因缘成熟就要受报。善虽然是好,善因受善报,但善报享尽了就没有了,苦果就现前。所以从佛法来看,善也是不究竟,到最后还是要受轮回的苦果。所以什么才是最实在的?就是“灭”,灭就是涅?,这才是最真实的!

  涅?属于无为法,这才是我们所追求最高的真理。苦集灭道四谛法,之间的修证关系就是“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”。“慕灭”是我们希望证到寂灭涅?之境,寂灭涅?与虚空同寿,我们的生命就无穷无尽、住动天地,要想证到寂灭涅?的果报,就必须“修道”。道是什么呢?就是三十七助道品。知道苦的道理,最后要达到寂灭涅?的果报,就必须透过修道,断除招感苦果的因。这是苦集灭道四真行的实践,修这四种真理,才合乎菩提和涅?之道。“为四真道行”用这四种真谛之道来修行,证到阿罗汉果就称之为无生、无学。无论是禅、净、密、律,修行最后都是要到达无生的境界。例如修净土就是要果证无生,一般人不了解,以为修净土是来世生于净土。来世是个理想,你看阿罗汉所证的果报就是净土,这个果报是方便有余土。

  证到阿罗汉果位,得解脱智即说四句无生偈为证:“我生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不受后有”。“我生已尽”就是说这一生就到这里为止,已出三界,不会再来受三界生死轮回。“梵行已立”这念心经常住在清净无为当中,身口意三业已清净圆满,绝对不会做不清净的事情、种不清净的业。“所作已办”应断的烦恼已经断除、漏尽了,这就是“办”。心当中的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、邪见六根本烦恼,已经转化断除。把烦恼转过来就是办,没有转过来,就要继续修行转化,这是最重要的。“不受后有”六根本烦恼已经漏尽、见思惑已断除,不再造轮回生死的业因,之后不再有轮回生死的业报,这个心始终不离开寂静无为。所作已办就是有余涅?,即证阿罗汉果。

  所以要证阿罗汉有几个层次。第一,要辞亲出家。在家居士也可以证果,但只能证到三果,要证四果就要辞亲出家,识心达本,解无为法,这才是沙门。为了要达到这个境界,就要从日常生活上,实实在在去用功,持守二百五十条戒,要进止清净,动也是清净,静也是清净。想达到这个境界,就必须了解四谛的法门,以持戒为前方便,持了戒以后,然后再修四谛法门,这样来落实修行。故经云:“为四真道行,成阿罗汉”。佛法有大乘、小乘、渐修、顿悟、有显、有密,一切行门,都是以四真道为根本。

 



(九)

   《佛垂般涅?略说教诫经》云:“日可令冷,月可令热,佛说四谛,不可令异。”日就是太阳,即使能把太阳的光与热变冷,把月亮的清冷变热,四谛是宇宙人生的真理,不可能变动。例如:四谛中的苦谛,提到生、老、病、死苦,这就是不变的真理。所以修行,第一要先了解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的道理及因果关系。

  首先了解苦谛,古德云: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。”苦海,是形容人生的苦,像海水那么多,在苦海当中要如何离苦呢?就要回头!“头”,是指念头,每个人起心动念,刚开始的那一念心就是头。如果这一念心错误、迷惑、颠倒,这个念头就是黑暗的,将来就要堕入苦海中;如果能把颠倒、迷糊的念头转过来,马上就能脱离苦海。所以,在起心动念处用功是最重要的。例如,男众看到庄严的女子,产生了欲爱、色爱,心念刚刚一动就是头。这念心一动,看看心念是正、是邪,是善、是恶?男孩看了女孩,起了欲爱、色爱,就是恶。假使继续执着、攀缘、患得患失,“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粗”,一个念头没有觉悟,就生三个细的烦恼,再不觉悟就慢慢变成六个粗的烦恼,辗转于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八界,就落入众生境界,十八界现前,就要去受报。

  所以,想脱离苦海,当这念心一动,马上就要转过来,因为苦是从起心动念而来,心念一动,将来就会产生善恶业报。苦果现前是过去种的因。集就是因,集合过去的善、恶业因,招感今生的苦果。人生的苦归纳起来,一共有八种: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苦。”假使不明白当中因果的道理,等苦果现前,再来怨天尤人,就为时已晚。想离开这八种苦的果报,就要从因上努力,我们的心念,发之于口,行之于身,一般人心中不觉,嘴巴就跟着造业,嘴巴一造业,身行也跟着造业,现在所造的业,又感未来的果报,如此轮回不已,三世因果丝毫不爽。

  修行对于“苦”必须要有真实的了知,才能由苦中解脱;假使不认识苦,就会以苦为乐,落入众生颠倒的境界。例如,抽烟是苦,习惯抽烟的人不认为是苦,反而认为抽烟很快乐;喝酒是苦,贪恋饮酒的人,却认为酒醉如神仙是最快乐的;吃槟榔是苦,吃了要受害,嗜吃者却认为吃槟榔是乐;嫖妓是苦,欲爱重的人认为是一种乐;赌也是苦,好赌的人却认为是乐。为何会如此呢?因为众生在迷,所以颠倒因果,以苦为乐。

  学佛,无论在家、出家,如果对四谛没有彻底的体悟或了解,对人生的认识就会产生偏颇、迷惑,修行就不容易落实。四谛法门是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,三乘所共学。行菩萨道,若不修四谛,悲心愿力则不易发起;修小乘,对四谛不了解,也无法成道证果。何谓“谛”?谛是不变的真理,假使真理可以变动,就不是绝对,而是相对的真理。例如,科学、哲学也都可以演绎出一番道理,然而从过去到现在,这些道理、原则,经过一段时间都会变化、修改,为什么?因为它不是真理。真正的真理,不会随时间、空间而改变。以“苦”来说,不论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众生的苦不会因为时间或科学的进步就消失,可见四真谛是最真实的道理。

 



(十)

   佛说人生有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苦。“生苦”,小孩一出胎就开始哭喊,因为胎儿在母亲肚子里的世界与外界不同,一出生,接触的环境不一样。婴儿的皮肤很嫩,大人的手很粗,被碰触到就很痛,风、空气、冷热、接触,产生出种种痛苦,一生下来就是生苦,所以会哭喊。再者,生的时候万一难产,生下来时母亲也死了,这是不是苦上加苦?未生之前,在母亲肚子里,十月怀胎就像胎狱,“狱”就是牢狱,在胎中像是坐了十个月的监牢。胎狱里有什么苦呢?例如,母亲吃冰下去,胎儿感觉像冰天雪地般冻得好苦;喝热水时,又像在滚烫的汤锅里面。这样的苦,任何人都不可避免。如果怀胎的时候,父母亲对医学没有常识、对佛法没有认识,继续不断的发生性行为,父母如果有病,很快就传染给婴儿,导致婴儿生病、畸形,这也是苦上加苦。如果怀孕的母亲,喜欢吃刺激的食物,看刺激的境界,产生高度兴奋或极度悲伤,也会刺激胎儿的心理与生理。所以说在母亲的肚子里像胎狱,这样的生苦每个人都会经历,但当自己离开了监牢,就忘记那种痛苦。

  假使父母亲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,不吵架、斗嘴,小孩生下来,身心就很健康。如果母亲再受三皈依、修六波罗蜜、诵《心经》、《普门品》、念佛菩萨圣号,心中保持平静愉快,生下来的小孩就会很聪明。明白这个道理后去落实,就能得到利益。佛住世时,有一位妇人,已经生了五、六个女儿,怀孕后去看相算命,又是个女孩,家里很烦恼,于是请问佛,佛就教孕妇受三皈,同时也为胎儿皈依,然后发心供僧、诵经,生下来的胎儿,即如愿得男!佛法是一种真理,如实了解实践,会更深信佛法的可贵。

  怀孕时,夫妻之间要和谐。如果怀胎的母亲经常发脾气、生无明,乃至于夫妻经常打架、斗嘴,心里产生怨恨、嫉妒、瞋恚,就会由心理影响生理,心情忧郁,细胞慢慢就会中毒,久了以后,胎儿的身心发展就容易受影响。以前有位妇人,用母奶哺育小孩,但婴儿不久就生病了,为什么呢?因为这位妇人经常和先生吵架,在伤心发脾气时,心中有无明、烦恼、忧愁、怨恨,奶水、泪水都有毒。佛法讲贪、瞋、痴三毒,不是形容词,而是真实的道理!人会生病,一般人认为是从外界接触和饮食所产生,其实心念的影响很大,心中有贪瞋痴的烦恼,就会产生毒素而生病。烦恼的心让奶水、泪水都有毒,婴儿喝了母亲的乳水也会生病。可见人要身心健康,要经常保持正念,心情要平静愉快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

  何谓“正念”?正念即是“师父说法,大众听法的这念心”,不打妄想、清楚明白,只起善念、不起恶念。打坐时一念不生,定慧现前就属于圣,想要超凡入圣,要从这念心上去体悟。做父母亲的,如果不了解生理和心理相通的道理,小孩出生后就会有很多后遗症,这些将来还是父母要承担,这就是共业、就是生苦的延续。胎狱是苦,出胎时种种不适也很痛苦,所以生是一种苦,一般人时间久了,因为迷惑、颠倒,便忘了这种苦。就好像妇女怀孕,生第一胎时,痛苦万分,呼天唤地,决定以后再也不生了。过了一年,又生一个,隔了一年又再生一个,为什么?因为迷惑、颠倒,众生对所受过的苦容易遗忘,不断的重蹈覆辙。

  “病苦”,出生以后,人慢慢长大了,由于种种饮食、环境的接触,就会生病,这就是病苦。病来了,谁也没办法逃避,现在医学、科学很发达,但是要所有的病都能药到病除,是不可能的事!因为病从业障所生,假使不知道消业、转业,医学再怎么进步,也无法对治所有疾病。过去有些病无法治,但由于医学的进步,现在就可以医治,像过去的肺病,现在就有药可以治了。虽然,有些病过去有,现在没有了,但现在又有爱滋病、癌症,医学始终在研究对治疾病,但疾病却愈来愈奇特,这是因为我们杀业太重。例如医院里面的实验室,用许多白老鼠,乃至于兔子、狗来做实验,为了解决人类的病苦,提升医学研究的领域,看起来好像很慈悲,可是由于杀生的关系,虽然是得到了好处,也会得到坏处。有利就有弊,这个世界是相对的世界。为什么相对?因为我们这念心有善有恶,有得有失,这就是相对的境界。所以要想病好,要从我们这念心努力,心中没有贪、瞋、慢、痴、疑、邪见,进一步契悟到空性,这样子所有的病统统会好,没有到达这个境界,就要靠药物来治疗,只能治标,不能治本。

  所以,不论医学怎么进步,也无法根本解决病苦。现在这个社会,到处都是医院,因为众生多,病也多。明白了以后,想要减少自己的病苦,要先从这念心努力,除去贪心、痴心、瞋心、慢心、疑心的烦恼,然后起慈悲心、平等心,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打坐。我们的身病,要先从我们的心来转化,把心安住在正念,心有正念就不会妄动,由心理慢慢转变我们的生理。病苦,任何人都逃不掉,都会生病,所以它是一种苦。以前孔明写了一个“病”字在手掌上,问张飞:“张将军,我看你实在是大将,什么都不害怕,这个字怕不怕呀?”张飞一看到这个病字,不禁流泪,真是英雄只怕病来缠。我们也是如此,例如,在这里听经、闻法,忽然间生了一场大病,动都不能动、听也不能听,身体不听使唤,这就是病苦,任何人都无法避免。

  “老苦”,任何人都要老,有些年轻的人看到年纪大的人好像很讨厌、不喜欢。但是,每个人都会老,即便现在年轻,将来一样要老。老的时候,眼睛也看不见、耳朵也听不见、腰也挺不起来了;晚上睡觉也失眠,活动的机能愈来愈差。想去拜佛,拜下去就爬不起来;想去做善事,走路都走不动;想要看经,眼睛看不见;想要听法,耳朵听不见;想要打坐,两条腿盘不起来。这就是老苦,任何人都无法免离。

  “死苦”,到了最后每个人都会死,从过去到现在没有人是不死的!死的时候很痛苦,很多人快死时,拉屎拉尿都在床上,又脏又臭,意识、身体好像在垃圾堆中,就如同屎尿地狱。死的时候四大分散,我们这一生所造的善恶业,在临终的时候统统会显现出来。这一生做了善业,在临终时看到的都是好的境界;假使这一生做了恶业,临终就是地狱、刀山、油锅,种种坏的境界、恐怖的境界,统统都会现前。

  净土宗讲因圆果满,一般人不了解,以为净土是阿弥陀佛为他造的净土。其实阿弥陀佛在哪里?阿弥陀佛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,做善事,这念心就在造净土;做坏事,这念心就在造地狱,一切都不离我们这一念心。“因圆果满”的“因”指现在去努力,经过十年、二十年、三十年、四十年……,这一生所做的善业、净业,统统圆满了,临终时所看到的就是净土,就是光明!对师长恭敬,就看到师长来接,对佛菩萨恭敬,就看到佛菩萨来接,这就是因圆果满,圣贤来接引。相反地,如果所造的恶业因圆果满,这一生所造的杀盗淫、贪瞋痴种种恶业,十年、二十年……始终不知悔改,继续造业,临终时,恐怖的境界就会现前,这就是恶因恶业圆熟,最后就要受恶报。

 



(十一)

   佛说人生有八苦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求不得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苦。有生必有死,生老病死是人生必定经历的过程。人在临终的时候,身体逐渐坏朽,“地、水、火、风”四大分散,经历死亡所受之苦,就是八苦中的“死苦”。很多人往生前,躺在病床上,色身烂坏到处是疮洞,就是地大分散。有些人,因为过去造了恶业,地大一分散,晚上就作恶梦,梦到山崩地裂。曾有一对夫妻过去常打猎,之后生病了,在医院里躺了八、九年,最后身体到处都是疮洞,不断糜烂,夜里常梦到山崩地裂,心惊胆颤。

  此外,很多中风的人,嘴巴歪掉了,口水直流;还有很多病重的人,到最后小便无法控制,这就是水大分散;晚上作梦就看到遍地洪水,恐怖不已。若是火大分散,身上的热量就不断散失,就像很多病患躺在床上冷冰冰的,没有一点暖气。作梦时,神识便看到遍地猛火燃烧。至于风大分散,只要一口气不来,没有出息、入息,人就往生了,可谓“朝夕难保”。

  我们初学打坐,可依靠风大起修,风大就是出入息。修数息时,数出息、不数入息,当心中没有杂念、妄想时,就不用再数,进一步修随息,这念心观照着气息,一出一入就是随息。数息是第一个方便,能数的心没有杂念、绵绵密密、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是初步;继之修随息,这念心只观照在气息的出入,什么念头都没有了,这是第二步。再进入第三步,才算是有一点点功夫。此时,将心念放至鼻尖,渐渐的,出息、入息都放下了,因为有出息、入息还是有生有灭。一口气不来,没有出入息人就死了。明白这个道理,所以依风大起修,将心念靠在出入息止息妄念,所以最初是止,然后将心专注在鼻尖,最后出入息也放下,心就不受气息生灭流转。

  佛法提到,即使修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,还是不免有灾难:初禅有火灾,二禅有水灾,三禅有风灾。三禅为什么有风灾?因为这时候还有出入息,到了四禅没有出入息,至此才是三灾所不能及。修到初禅时,我们还有瞋心,瞋心就招感火灾。这个世界有火灾,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瞋心的烦恼,所以招感了火灾。发脾气、生无明,彼此之间尔虞我诈、巧取豪夺,乃至想要征服世界,有这些瞋心的念头,外境就有刀兵战火、电路走火、瓦斯爆炸……这些灾难!要继续在禅定中用功,修到二禅,断除瞋心,才能免于火灾。

  其次,为什么全世界都有水灾?贪心属水,每个人都会起贪心,好比面前有一盘佳肴,看了很想吃,马上就流口水,这口水就是由贪吃的心念产生出来的,所以水灾由贪心所感,要进一步修到三禅,断除贪心,才能免于水灾。

  修禅定仍有出入息存在,就感风灾。世界上有风灾,是因为人们的痴心、无明所感。痴心,来自于不知道因缘果报,因而造业,将来就感风灾的果报。即使透过修行,转化烦恼,修到三禅,心中没有贪、瞋、痴等粗重的烦恼,可是,还有微细的烦恼及出入息存在,就感风灾。如果透过修数息专注一心,最后这念心连靠在出入息的执着都放下,就不感风灾。所以平时要认真修行,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有了功夫,始终在定慧中,水灾、火灾、风灾,三灾统统都可以转化。

  人临死时很苦,因为色身地水火风四大分散,神识就会看到种种恐怖的境界,而这些境界都是我们的幻觉,就像晚上做梦,在梦境中有苦有乐,忽然梦醒了,知道是梦,苦、乐的感受也消失了。众生因为无明所感,执妄为真,人生就如一个梦境,白天、晚上都在做梦,始终没有醒过。梦没有醒前,执着梦中一切都是真实的,生、老、病、死这些逼迫苦的境界,统统都有。一旦觉悟,了知一切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,从这个无明大梦中觉醒,心安住在定慧等持的一真法界上,始终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,超越时间、空间,就不再有生老病死苦的境界。如果没有契悟本心,定慧等持,都还是要在生死中流转受苦。

 



(十二)

   八苦之中还有“求不得苦”,什么是“求不得”?有了一万想要十万,有了十万想要一百万,有了一百万想要一千万……所谓“天高不算高,人心比天高”,人对欲望的追求无有穷尽,始终没办法满足。

  过去在灵泉寺时,有位居士深夜跑来山上,非常地焦急。我就问他,什么事这么急?他说:“我已经失眠两个礼拜了,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,一定会精神失常!请师父慈悲给予指点。”我问:“失眠一定有原因,你心当中有什么事想不开?”这些病其实是一种心结,这种心结,一个是过去所种的因,过去的心念、习气;一个是现在的因,平时打妄想、起烦恼已经成了习惯,造成这种结果。于是问他:“你心中牵挂着什么事才失眠呢?”他讲:“十年前,我向观世音菩萨祈求、许愿,请观世音菩萨保佑我,如果让我买一栋房子,我就开始吃素、修行。现在我其实已经买了两栋房子了,菩萨已经满了我的愿,可是我现在还无法吃素。第一,吃素没有味道。第二,吃素没有营养。第三,我太太不让我吃素。师父,我面临这个难题,到底是吃素好?还是不吃好?要吃素,就有这些问题;如果不吃,又对不起观世音菩萨,到底是吃还是不吃?心情非常矛盾,这件事始终在心中打转,无法解决。想了一天、两天、三天、一个礼拜……渐渐就失眠没有办法睡着,而且愈来愈严重。师父,您天天念观世音菩萨,拜观世音菩萨,跟菩萨一定很接近,请您慈悲跟菩萨讲,等我在迪化街买栋房子,我才吃素好不好?”

  从这里可以了解,人心的欲望实在是没有穷尽。于是劝他:就算观世音菩萨满了你的愿,让你在迪化街买房子,将来你还是会再有所求啊!为什么?迪化街现在很热闹,将来如果冷清了,市场移转到其它地方去了,你又会求观世音菩萨让你到其它地方买几栋房子。但是,就算是再买了几栋,你还是会不开心,为什么?看看现在的社会,许多富有的人,在各地不知买了多少房子,甚至到国外去买,所以,我们想买房子的欲望始终是没完没了的!

  至于吃素好不好吃?有没有营养?第一,这两个问题的关键不在蔬菜本身,而是在我们的心。心很清净、安定,吃什么都能吸收;心中不安定,吃再好的东西,也无法消化,嘴巴吃进去,营养就排出去了,身体始终没办法健康。所以要身体健康,重点不在食物,而是我们的心。第二,现在维生素的成分,大多是从植物所提炼,很少是从动物,可见植物有很高的营养价值。第三,牛、羊、马都是吃草的动物,力量却很大!我们人无论如何由食物补充营养,也无法超越牛、羊、马这些动物的力量。从这个观点来看,吃素不一定没有营养,吃荤也不见得营养很高。人,一个月不吃青菜就会生病,相反地,吃素吃了几十年,身体还是很健康啊!所以吃素没营养,这观念是错误的。

  至于好吃与不好吃,完全取决于我们这念心,假使心中不愉快,妄想也很多,再好吃的东西也不好吃。例如,在死囚枪决前三天,煮最好的东西给他吃,然后问他,你今天吃这一餐好不好吃?他惶惶不安,心神早已飞到天外去了,食不知味,哪里还有心情去品尝好不好吃?又例如,有人为了轧支票,在跑银行的三点半,急需借钱汇进户头。正在无法可想的时候,这人的朋友对他说:“差好几百万,实在是没办法帮忙,可是我可以请你吃一餐。”这人为了钱已经这么急、这么苦恼、这么辛苦了,吃了这一餐,问他今天这个菜好不好吃?他实在不知道,为什么?因为他心中一大堆的烦恼没有办法解决,真的是食不下咽,哪里会知道什么酸甜苦辣?

  所以觉得食物好吃、不好吃,主要是心的作用;其次是习惯;第三,是执着、分别。明白这些道理,就知道吃素与好不好吃、营不营养毫无关系。释迦牟尼佛修苦行时,一天吃一麻一麦也没有饿死,一般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。在佛法里,有位一掌禅师每天只吃一掌的米,到外面拔点野菜来充饥,也成就了道果。

  可见好不好吃,心的作用才是重点,其次是习惯使然。例如,在台湾许多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,认为清淡的味道不错。可是广东人就不一样了,他们喜欢吃甜的、酸的、有点咸的味道。而湖南、四川一带的人,则喜欢吃咸的、辣的,假使一桌菜饭都没有咸的、辣的,再好的东西也觉得不好吃。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,只要有个馒头,一瓢辣椒酱,就觉得非常美味,一般人却不见得习惯。浙江人喜欢吃臭的,愈臭愈觉得香,像臭豆腐,他们吃的香喷喷的,有些人闻了却觉得头昏。巴西这一带的人,喜欢吃酸的,没有酸味便觉得不好吃。历史上,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人,喜欢吃苦瓜,请他吃饭,一定要有苦瓜这道菜,否则不赴宴。所以,喜欢吃什么味道是一种习惯,对食物酸甜苦辣的喜好,都来自于我们的分别、妄想、执着,这些感受并不是实在的。佛法讲“诸法缘起,缘起性空”,一切法、一切感受都是因缘假合,生灭变异,虚妄不实。

 



(十三)

   现代人受到科学、医学研究的影响,听到哪些菜可以治病,就产生执着。其实,医学、科学都只是提供一个营养的参考。最高的营养是我们这心中没有烦恼、执着、挂碍,经常保持愉快、平静,吃什么东西都很美味,吃什么身体都能吸收,这就是最高的营养。所以我们吃东西,不需向外去追求美味、高营养,明白佛法的道理,就了解这一切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。佛法中提到悟道,就是悟这念心。因为“心生万法”心才是最重要的!所以好吃、不好吃都是心的作用。

  《虚云老和尚法汇年谱》提到,慈禧太后拜虚云老和尚做国师,八国联军攻打入京时,虚云老和尚随着光绪帝、慈禧太后逃难,八国联军紧跟在后面追,大家一路往陕西的方向逃,每天跑几十里路,几天没饭吃,肚子实在饿了。刚好有百姓进贡地瓜藤,光绪帝吃了还问那人是什么东西?怎么这么好吃?后来等到议和,八国联军退了,光绪帝回宫,吃饭时这一桌又是十多个菜,甚至上百个菜。皇帝一看这些菜,这个也不好吃、那个也不好吃,忽然想到在逃难时,吃的地瓜藤又香又甜,马上叫人去做这道菜,结果一吃说:“这是什么菜啊?不能入口呀!根本不好吃!”我们想想看,以前觉得这么好吃,为何现在又觉得不好吃?因为人在肚子饿的时候什么都好吃,现在御驾回京,皇帝的驾子又摆起来了,肚子也不饿了,稍不高兴,东西也不想吃了。明白了,就知道佛法讲的是真实的道理,好吃、不好吃都是心的作用。所以衣食住行不要贪求,过于贪求就会有苦,这就是“求不得苦”。听了这些道理以后,这位居士就回家了。经过一个星期,他又上山来了,说:“师父,我现在睡得很好了。”问他为什么?他说:“我现在开始吃素了”。

  所以心结在我们心中,就会产生烦恼,佛法告诉我们要了生死,生死怎么去了?有些修净土的人,认为要等到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来接引,才能了生死。这个观念不一定正确!生死是自己的烦恼,烦恼漏尽了,生死就了了。只要这念心时时安住在定慧上,就能解脱生死。

  “求不得苦”,就是告诉我们“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”,求吃的、住的、衣食住行、名利财色都是求,求不到就是苦,于是想尽办法要去占有,无法占有就去偷、去抢,造了恶业,就要堕落、受苦。了解此理,就要珍惜在道场修行的好因缘。这里吃的、住的有常住来供应,但自己也要知道修福、惜福,不要贪心、浪费。惜福,就是爱惜自己的福报,吃的、住的一切都要节约,常想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消极的惜福还不够,更要积极的修福培福、勤修善法。

  “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”修行明白这些道理,行住坐卧都是道。所以要心无所求,出了家,虽不求名利,但是贪求是过去的积习,如果能把贪名的习气转化,心就定下来了。出家,虽没有社会上的名,可是道场有各种职务,施设这些职务,让我们有修福的机会。道场中建立了种种制度,有种种职务、规则、条理,大家依据这些原则来推动、弘扬佛法,维持道场的运作。所谓“身安道隆”,这样的修行环境很好,使我们能安定下来,好好用功,道业就能有所成就。但如果过去的习气不改,贪名的烦恼始终看不破,有时要这人担任某个职务,他又不想去做;若不派他,又觉得看不起他,始终在职务上起种种烦恼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因为心中一直对外贪求,在求不得苦当中起无明,所以修行要从这些道理去了解,才能转化烦恼。

  要把“求不得苦”的烦恼转过来,就要“知足常乐”!什么事情都要知足。例如,我们住在台湾,觉得台湾这个地方很好,是个福地,住在这个道场,心中觉得这个道场很不错。要往好的方面看,不要往坏的方面看,往坏的方面看,从早上到晚上总是有烦恼。这个世界什么事都有正面、负面,从正面去看,心就能得清凉、解脱;从负面去看,什么都看不顺眼,心就有烦恼、无明,求不得苦就是如此。

 



(十四)

  “怨憎会苦”,以前有冤结或仇恨,希望从今以后永不相遇!眼不见,心不烦。然而却事与愿违,不想看到的人,偏偏却相见,不愿意在一起的人,偏偏得要合作,这就是怨憎会苦。以前有两位居士,因为不同的因缘到山上来发心,彼此一见面,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,因为以前工作时两人曾合作,后来意见不合、吵架、拍桌子,不欢而散。现在,居然再度相逢,这是不是怨憎会苦?还好,现在都学佛了,都是佛弟子,大家笑一笑握手言和,过去的事就算了。由此可知,做人做事要留个退路,佛法说“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”,人缘是指善缘,如果没有结人缘,反而还结恶缘,以后不仅不好相见,要做事更困难。做事就是要因缘具足,没有善缘任何事都无法成就。

  佛法讲诸法缘起,修行也要有善缘才能成办。我们在道场中,想用功、修行学佛,这是因,可是如果没有缘,这道场不好;遇到的同参、师兄弟不好、遇到的指导法师也不好;虽有好的发心为因,但因好缘不好,道业也不能成就。所谓“有因有缘事易成”,要想因缘和合,平时就要努力。明白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的道理,对于任何人都要慈悲、平等、恭敬。菩萨要修四摄法──“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”,随顺因缘布施、赞叹、和光同尘、利益众生,将这四种方便,运用在做人做事上,就能成就福报。倘若不明白这些道理,就会受苦,不论事业、道业、学业都很难成就。

  “五阴炽盛苦”,人可分为身与心两方面来说,色身由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组成,属于色法;心理有受、想、行、识的作用,属于心法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合称五蕴,也就是五阴。五阴炽盛苦是指生理、心理的变化过程中所产生的苦恼。

  学习禅修,初初开始用功,身心慢慢由粗至细,由染至净,就会产生动、痒、冷、暖、轻、重、滑、涩等八触的现象,感觉不舒服,这也是一种五阴炽盛。人的成长过程中,一般在青少年时期,因为身体在快速成长,心中空虚找不到依靠,所以此时特别容易起烦恼,这便是五阴炽盛苦。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,行住坐卧都不安,一定要找刺激的事情去尝试,一旦出了问题,就造了恶业。所以发育时期是关键时期,若不明白因缘果报,不知道要修善去恶,就容易误入歧途。五阴炽盛不但人有,连动物也有,例如,小牛生下来三、四个月后,经过几个月就会长成一条大牛,所谓小牛见风长,因为发育得很快、很厉害,浑身发痒让它身心都很难过,所以小牛到了发育最快的时候,不得不在树上、石头上擦,擦到皮破血流还在擦,这就是五阴炽盛苦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要诵经、持咒、打坐、发大愿、修止观、持戒来调身调心,如此便能解脱五阴的境界。《心经》云:“照见五蕴皆空”,能照能观的这念心回光返照,体悟五阴皆是空性,观空五阴,便不再炽盛受苦,做不到便要感苦。

  五阴炽盛人人都有,修行人对于自己的五阴炽盛要懂得善调,假使不知道调和,就容易起烦恼,甚至退失菩提心。与人相处,也要明白他人的习气,是由于过去的无明、烦恼,五阴炽盛所导致。所以要调和五阴,修行不能太紧或太松,太松容易懈怠、放逸,太紧则容易起无明,藉由诵经、持咒、持戒、忏悔、修善,时时刻刻把心安住在善念,最后由善念归于无念,便能调和五阴炽盛的境界。

  身心如果不能调和,懈怠放逸,就会产生种种过失。例如,古时有人为了调伏、对治欲爱所造成的身心不安,就在冰冷的雪地里打滚,用这样来磨炼自己。而佛陀未成道前,精进不懈修了六年苦行,每天只吃一麻一麦,来修道、磨炼身心。出家众也是如此,要能够少食寡欲,因为吃多会上火,火气使得心理和身体都容易冲动,所以吃少一点,进一步修习止观来返照自心,或用参话头的法门,念头一动,参一下,妄想马上就转过来,如此回互用功使心安住。

  修习禅定从初初开始,直到最后解脱烦恼得大禅定,中间的过程都不离五阴境界。所以,对这些境界要了解、调和、不要执着,才能一一转化。禅修最初的五阴境界就是八触,八触的境界能够调和,身心就能得到轻安。对于这种境界不生执着,继续用功,轻安过后,慢慢就得到欲界的禅定,身心泯然,即入“未到地定”,再继续用功,最后真正得到定境,由此能生初禅,此即初禅的前方便。

  修习禅定的过程中,心意识与地水火风的变化,都是五阴境界。所以对于五阴的变动与牵引,要知道善调,佛法把这些调和的过程,分为九个层次,称为“九住心”──内住、续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调顺、寂静、最极寂静、专注一趣、等持。了解这些过程,就知道在静坐中种种妄想、昏沉、身心的状态,都是这念心长久以来的习气。现在觉察到了,明白这些都是五阴境界,一方面要对治、调和,一方面不执着、不理它,继续用功,修行就能有所进步。

 



(十五)

  “爱别离苦”,有爱就有离别之苦,人与人之间的因缘,不是生离,就是死别。现在在一起,因缘散了就分离,爱别离是很痛苦的,不论父母、兄弟、夫妻、朋友之爱,爱太深了,烦恼就会现前。爱就是恨,亲就是冤,太亲近了,将来就有可能成冤家。像小孩子们,两个要好不到三天,突然仇恨起来。为什么?因为当中一个忽然跟其他人要好,被冷落的那个就吃醋、嫉妒,爱就成恨,亲就成冤。家人也一样,有些父母兄弟本来是亲,最后却成为冤家,而与我们无缘的人便很难成冤,所以冤多由亲而来。了解此理,人与人之间相处,要保持平常心、平等心,以冤亲平等的心待人。儒家“以文会友”,佛法则是“以道相交”。如果觉得双方投缘,就彼此送礼、交好,用这种交朋友的方式来修行,观念就错误了。真正的以道相交,是以慈悲心、平等心、观照心来共同修行。

  例如,同住在道场的师兄弟生病了,关心照顾是慈悲,进一步要冤亲平等,对任何人生病,都以慈悲心关照对待。这件事情值得去做,就去做,也不去想跟谁特别有缘,才去关照。能做到冤亲平等,就没有爱别离苦。佛法是真理,把这些道理应用在生活中,以平等心、慈悲心、恭敬心待人接物,就没有过失,否则就会有爱别离苦。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”,世间无常,再恩爱的夫妻、儿女最终都要面对生离死别,别离就会有痛苦。所以修行要保持平常心、不动心,能够坚住正念、定慧等持就没有烦恼,就能解脱爱别离苦。如果不明此理,看不破、放不下,就和世间人一样牵牵扯扯没什么差别。

  无论禅、净、密、律,最后都要达到果证无生,无生是指我们这念心契入不生不灭、定慧等持的寂灭境界,如此就能了生脱死、超凡入圣。反过来说,如果有欲爱、色爱就会生无明烦恼,执着情爱就会失去定慧,障碍清净道行,便无法解脱生死。所以,对修行人来说,不论是异性或同性的欲爱烦恼,都是一种过患。我们的心要能保持定慧等持,时时刻刻使心安住在正念、无念上,没有爱着,自然不生烦恼。佛法不讲情爱,并不是无情,而把情爱提升成慈悲,对自己、对别人的子女一样关爱,因为心行平等,所以慈心广大无有边际。

 



(十六)

  苦谛是一种真理。没有一个众生能逃得过八苦。不知道用功修行,人生就是八苦交煎,明白此理就要知苦,检讨反省自己现在有没有这八苦?知苦以后,进一步推究,这苦从什么地方来?不是父母、阎王或菩萨给的,它是从“集”产生出来的。所谓“有此则有彼,无此则无彼,此生则彼生,此灭则彼灭。”这是因缘果报的关系,“集”就是由过去与现在的因所产生。假使没有因一定没有果。“有此则有彼”,“此”──有这么一个因,“彼”──一定有这么一个果报。“有此则有彼,无此则无彼”,没有因,绝对没有果,有因一定会感果。“此生则彼生”,只要念头一动,就感未来的果报。“此灭则彼灭”,若一动念马上觉察、觉照,归于无念,就不感未来的果报。念头不生即能解脱生死,佛法的道理是真实不虚的,明白此理,修行绝对可以成道。

  佛陀有一次感冒,阿难尊者就到一位婆罗门家,化缘牛奶给佛治感冒。阿难尊者对婆罗门说:“世尊感冒了,你发心供养牛奶,可以增长无上福田。”婆罗门想这实在很殊胜,便欢喜地答应此事。阿难尊者来到牛栏,里面有一只母牛与小牛,阿难尊者对母牛说:“当牛很苦,因为前世的恶业,今生堕为牛身。佛陀现在感冒了,你赶快把握因缘,用牛奶供养佛陀,藉此修无量的福报。”母牛一听,觉得很有道理,便说:“我当然愿意将牛奶供养佛,但我的小牛还小,需要留两个奶水给它吃。当牛实在很苦,我发愿将供养的功德,回向早日舍离牛身,成就解脱的果报。”小牛在旁边听见了,心想如来住世稀有难得,牛很苦,众生也很苦,小牛就对阿难尊者讲:“我也要把奶水供养佛,今天不要吃奶水了,希望以此供佛功德,将来成就佛的智慧,普度众生。”当阿难尊者把牛奶取回去供养佛时,佛陀问他化缘的经过,尊者便提到母牛与小牛的发愿:“世尊,母牛说它希望早日得到解脱;而小牛希望能成就佛智、普度众生。”佛陀便藉此因缘开示:我们这念心很微细、很重要,母牛虽供养的奶水很多,但所发的愿只希望自己得解脱,所以以后投胎为人,出家修行最后证小乘涅?的果位。而小牛虽只供养两个奶水,但它发愿要度化众生,因此未来将成就佛果,号乳光如来。

  苦是一种果报,集就是因,“有此则有彼,无此则无彼”,没有发菩提心,如何能够证菩提果?没有发出世的心,如何能够证出世的果?没有发无上菩提心,如何能够证无上菩提?所以我们现在要发心、发大愿,成就佛的智慧,有此一定有彼。了解起心动念所感的因果,依这个道理来实践,这一生的修行就受用无穷。

  有些人认为修行不易,老实做人就好了。但要做人也必须守持五戒才能得人身,受持五戒就是“有此”,可是如果五戒守持不好,人身也很难完具。所以要发大愿,除了五戒十善以外,还可以受持菩萨戒,以文殊、普贤、观音、势至四大菩萨愿行为因,起大悲心,修大愿行,了达一切法缘起性空,悲智愿行都在这一念心当中。“有此则有彼”,如此落实修行,将来一定能够圆满佛果。

  无论是小乘、大乘,都讲这一念心。禅宗祖师讲:“有一些些,还有一些些”,对欲爱、色爱还有一点点执着,将来就会来受生。过去种了种种业因,今生就感苦的果报,如果不明白此理,依然打妄想、随着起心动念将来就要受报。所以要知苦断集,知道今生的苦果是从集而来,想舍离苦果,就要在当下这念心来观照、转化,才能成就道业。

 



(十七)

  四谛法门──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,依这四种真理修行,就能解脱生死证阿罗汉果。“苦谛”是人生的真理,想要觉悟第一步就要“知苦”。众生在迷,以苦为乐,知苦才会想要离苦。修习佛法要以苦谛为根本,因为这个世界如果没有苦,佛法再好,众生没有苦的逼迫为缘,也不容易发起修行的信心。

  佛法提到人道众生分住于四大部洲──南赡部洲、东胜身洲、西牛货洲、北俱卢洲。我们这个世界属于南赡部洲,因为有苦的逼迫,能精进勇猛修行,所以值佛闻法的因缘于四洲中最为殊胜。而北俱卢洲的人则是福乐最胜,有福报又长寿,那里的人不会生病,因此没有病苦,到了一千岁自然往生。反观我们这里,一生病有时令人痛不欲生,就连一点感冒都让人不安。而北俱卢洲的人,因为过得极为安乐,不会想要修道,因此没有佛法,诸佛不生此土,在佛法中称为八难之一。所以苦谛真正是修行学佛的根本,是人生的真理。

  佛法讲八苦,不论贫穷富贵、男女老幼,没有人能逃得出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求不得、怨憎会、五阴炽盛苦,这些苦不是父母、菩萨、天上的人、阎王、小鬼给我们的,而是从“集”而来。集就是因,过去生中身口意造作种种善行、恶行,善恶业夹杂,今生就感善恶夹杂的果,业果现前就要受苦乐之报。众生始终在迷惑颠倒中,如果不知道苦,也无法发心修行,断除所造的恶因。例如,生病时才知道苦,等病一好,就把病苦忘记,昨天还在生病,今天病好,后天就去吃喝玩乐了。

  人生苦多乐少,要离苦得乐,就要彻底了解苦是从集而生,集是因,过去因现在果,过去所作现在所受,真正是自作自受。儒家说:“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”苦果既是自己所造,了解此理后绝对不再造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的因,而这些恶因都是从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而来。例如,现在起贪财、贪色、贪名、贪吃、贪睡的心,就是在造恶因,将来就要受苦报。起心动念就是一个因,一个念头就是一重生死,两个念头就是两重生死;一个念头就感一重果报,两个念头就感两重果报,所谓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,自己的起心动念自己要能作主,这个谁都没有办法帮忙,从现在开始,不种这些因,将来就不感这些果。所以要了生死,不是等往生时求佛来接,而是要在起心动念处下功夫,心要作得了主才能了生死,这是佛法最真实、最可贵之处。

  一般人误以为身体是自己,如果身体真的是自己,为何这念心作不了主、迷糊时,身体便无法正常运作?例如:过去有人因为信奉外道,信得很迷,用自己迷信的那套方法修持,到最后心作不了主,精神异常,结果乱吼乱叫,到了这个程度,即便身体再好,像金刚力士般孔武有力也没有用了,因为心乱掉了,身体也不能作用,成了废人。由此可见心才是根本,要明白这念心,就要学会观照心念,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灭、一重生死,明白以后,就能明白生死在哪里。

  一个念头就是一个生灭,所以一个念头就感一个生死。譬如早上第一个念头是起床,接着穿衣服,穿衣服的念头生,起床的念头就灭掉;穿了衣服以后又穿袜子,当穿袜子这个念头生起,穿衣服这个念头又灭掉了。凡夫的念头,从朝至暮都是在生灭当中,自己始终不知道。所以佛法说,人从早到晚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所以有八亿四千万个生灭、生死,一个念头一个生灭,念头当中还有生住异灭四相,一个粗的念头,就有四个小的生灭在当中,四相迁流。所谓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,凡夫的心念,从早到晚不断地生灭迁流,这个就是行苦。众生的妄想心生灭变异,虚妄不实,就如同活在梦境中,始终执着虚妄生灭的境界为真实,所以起惑、造业、受苦。如果悟到这念能知能觉、不生不灭的真心,就找到真正的自己。开了悟,便能了达妄念、身体都是虚妄无常,不是真正的自己,不再迷惑、颠倒、受苦。

 



(十八)

  苦谛是果,集谛是因,过去种的因,感现在的果,明白此理,就知道今生的苦乐、富贵贫贱,美丑、高矮、胖瘦都是果报,这些都是过去种的因,今生感这些果报,这是定业,业果现前必须要去受报。所谓定业难逃,谁也没办法避免。现在造业,就感未来的果报,要消业就要从因上努力,心念就是因,这念心起一个念头,就感一个生死果报。我们可以自己去体会,譬如看到一盘热腾腾、香喷喷的包子出笼,肚子很饿很想吃,心中起了贪心的念头,念头一动,口水就流出来,面孔马上就变成饿鬼相。贪吃这念心就是饿鬼的因,这个因使我们马上现出饿鬼相,一个念头一个果报,如果第二念再起贪心、流口水,就再现一次饿鬼相,平时如果不断起贪吃、贪财、贪色、贪睡的心,念念不停不知道悔改,到最后果报成熟,马上就要堕入饿鬼道。反省这一生中,我们起了多少贪吃、贪财、贪色、贪名的念头?如果再不改过,最后业障现前,就必须去受报。人身难得,修行开悟就是要悟这个道理。

  如果起贪心的当下能觉察,赶快觉照,不再起念,转而思惟修六波罗蜜──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……,或诵经、念佛修种种加行,将贪心一下子转过来了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进一步能所俱空,连能思惟的心也放下,这念心保持清楚分明、如如不动,就契入一真法界,进入佛法界。所以禅宗祖师云: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”,不怕起贪心、瞋心、痴心,最怕迷而不觉,起了贪心不知道,继续堕落、造业,这就是颠倒。

  如果是贪色,男女之间动了欲爱、色爱,这念心一动,马上招感淫欲之火,身体马上起变化,发热、发烧。所以菩萨视淫欲如避火坑,佛法提到“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”,有的人错解,以为求生净土完全要靠佛力,却不知要转这一念心。一心不乱就是禅定,起了贪爱马上知道要返照,用念佛的法门,念“阿弥陀佛”,就把贪心一下子转过来。念佛有无量功德,但如果念佛时还继续打妄想,嘴巴念佛,心起贪瞋痴,口念心不念,这样念佛怎么可能有无量功德?所以憨山大师云:“口念弥陀心散乱,喉咙喊破也徒然!”明白了这个道理,捉贼必须擒王,这念心就是众贼之王,把这念心掌握住,将来就能了生死。要了生死,要先知道生死在什么地方,假使不知道,口中念佛,心中起贪瞋痴,如何能了生死?念佛就是要转化心念,贪爱的念头一起,马上觉察念“阿弥陀佛”,一下子就把念头转过来了!

  修行明白此理,就是四两拨千斤,若不明白,始终认为自己业障重,这一生修行不可能有所成就,自怨自艾毫无用处。起了烦恼,就在起烦恼处念佛、持咒、观心、参话头……来转化心念。“参话头”,只要念头一起,马上参“谁”?当下便把念头照破。所以禅宗说:“烦恼即菩提,生死即涅?”,了生死就是要了烦恼,当下不起烦恼即是菩提。对佛法要深信,不论禅、净、密要了生死,就要在这念心上用功。

  集,就是因,过去种的因,是现在的果,现在起心动念这个因,一定感未来的果。所谓未来,并不是死了才是未来,对现在来说,明天也是未来,假使起了恶念,说不定业报马上就现前。有的人不了解,觉得在修行了,为何还有业障现前呢?干脆不要修了。这样的观念也不对,正因为在修行,所以业障现前时,就能重报轻受,消业、转业。一般人不知反省检讨、惭愧忏悔,天天都在种恶因、造恶业,现在看起来顺遂,是因为在享用过去的福报,等福报用完了,恶业果熟,过去所种的恶业现前,这时要受的苦报就无有止尽。例如现在正在修行,过去的业报现前,也许是害了一场病、受了一些苦,这时就要忍住,思惟诸佛以病苦为师,不再怨天尤人,继续精进用功,如此虽然业障现前生病了,就能消业、转业。恶念一起,马上返照,用参话头、观心、持咒、念佛等法门加功用行来转念,就是在了生死。我们起心动念就是业因,断了集因,就不再招感生死的苦报。

  很多人观念错误,认为贪财、贪色是天经地义之事,因此造了许多恶业,将来就要受苦。如果能够了解“集”就是因,过去因,感现在果;现在因,感未来果。从现在开始绝对不造恶业,不种杀盗淫的因,当贪吃、贪色、贪财的念头一起,马上就觉察、觉照,就是在落实修行。假使不明白此理,不论是念佛或拜佛,只知事不知理,在法门上起执着,拜得一身疲劳、念到口干舌燥,始终还是一堆烦恼,甚至还愈修愈烦恼,为什么?因为不知道在这念心上转烦恼的重要性。

  要转烦恼,就要知苦、断集。只要念头一动,当下马上觉察,这念心要能作主,不随着念头跑,念头来任它来,念头去任它去,能知的这念心始终不动。如果无法马上做到,当妄念起时就用念佛、持咒或参话头来止念,不随妄念迁流,心中保持正念来断集的因。断就是观照、观心,能够观心就能脱离六道轮回;不能观心,便要受生死沉沦之苦。

  观心,首先要知道现在起的是善念或恶念,二六时中经常觉察、觉照,让贪、瞋、痴的心念减少。念头一起,当下若能够转念归于无念,便是四两拨千斤,将来就能了生死。如果不明白此理,即便拼命去努力,始终还是南辕北辙无法了生脱死。所谓知苦断集,现在不种因,就不感未来的果,过去种的因已成定业,就要修正定得三昧,才能消业、转业,古德云:“三昧加持力,定业也可转”,正是这个道理。

 



(十九)

  何谓“灭谛”?灭就是寂灭,寂是寂然不动,寂灭之道是无为的境界。师父说法,诸位听法这念心,如如不动,就是转识成智。过去种的不善因,今生才感不善的果报,现在就要灭除、转化烦恼。依此修行,小乘所证的就是入到涅?,体证寂灭;而大乘的修证就是转烦恼成菩提,转识成智。

  人的六根如六贼攀缘六尘,偷走了自性功德,背觉合尘。小乘行者了解此理,在六根门头用功,六根接触六尘懂得觉察、觉照,开始背尘合觉,不再攀缘尘境起惑造业,把烦恼灭除,即契入空性之理。以大乘法门而言,不论过去、现在所造的恶业,都是从这念心所生,现在只要一念回光不打妄想,当下烦恼即菩提,这就是转的功夫。譬如过去是坏人,现在改邪归正不做坏事,坏人就变成好人。烦恼即菩提的道理也是如此,这就是从根本、从这念心来解决问题。小乘行者证到我空的寂灭境界,悟了灭谛的道理,心得到解脱。这念心破了我执、烦恼灭尽,入到真空的境界,证到偏空的真理,心就安住在偏空涅?当中。所谓“涅者不生,?者不灭”,不生不灭就是涅?境界,“涅者不生”,指烦恼不生,心当中的烦恼已漏尽;“?者不灭”,清净心不灭,因为不生所以不灭。

  涅?有四种层次,小乘所证的是“有余涅?”和“无余涅?”,因为有能灭的心及所灭的境界,属于能所相对的境界,仍然有法执存在,所以还不究竟;进一步有菩萨所证的“无住涅?”和“自性清净涅?”,四种涅?是四种心境,都是这念心提升、净化的过程,不是另外有一个涅?。所以“灭谛”,是所证得的果报,在寂灭当中没有苦,具足“常乐我净”四德──是真我、真正的清净、真常、真乐,一切法中最真实的就是菩提和涅?。

  古德云:“菩提觉法乐,涅?寂静乐。”菩提,就是师父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觉性。“觉”,就是这念觉性要觉察、觉照、觉悟;要照空、照假、照中,这念清明的智慧心要存在。小乘圣者证到偏空涅?,便住在空性当中,执着偏空涅?的境界,所以佛法提到“小乘住偏空,如饮三昧酒”,而大乘菩萨空也不执着、有也不执着,不住空、有。因为本性本空,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,本来就是空,这是佛法最根本的观念。所以修行要知道“涅?寂静乐”,涅?当中具足常乐我净四德,没有烦恼、是非、得失、取舍、恩怨……具足最殊胜的功德,四真谛当中的灭谛,就是在说明涅?的道理。

 



(二十)

  我们想要证到寂灭的境界,就必须修道,修三十七助道品为因,便能证得涅?果德。涅?才是真实的道,要达到涅?的境界,用这三十七种法门: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修行,帮助我们达到涅?的境界,所以称为“助道品”。《佛说无常经》云:“三四二五理圆明,七八能开四谛门”,“三四”为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;“二五”指的是五根、五力;“七八”是七觉支、八正道,修三十七助道品,就能开启四谛的真理,达到涅?之境,是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三乘所共同学习。所以对三十七助道品、四谛如果没有真正了解,修习一切法门,就容易走错路、走远路,可见其重要性。

  首先来了解三十七助道品的四念处观,四念处是指“观身不净,观受是苦,观心无常,观法无我”四个观行法门。所谓“念”,就是想念,念字上面是“今”下面是“心”,代表始终不离当念,时时用这四个法门来返照自心。

一、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

  为什么要观身不净?因为众生执着身体很好、很清净,起了欲爱、色爱,所以透过观身不净观察思惟,破除对欲爱、色爱的执着。例如听到别人的声音美妙清脆,觉得很好听;看到别人身材苗条、相貌庄严,觉得很好看;对外面的色相白的、红的、黄的、黑的……产生了贪爱执着。其实,不论什么颜色、身材、声音,统统都是不净的,但是众生迷惑颠倒,以为这些是清净的,产生了欲爱执着,所以就要用观身不净,把贪爱色相的这念心转过来。如果不明白此理,平时见到男众或女众,可能就开始打妄想、生贪爱,还认为是前世的因缘,有些人便是利用这种说辞引人上当:“我们很投缘,一定是前世的因缘,所以今生要再续前缘!”若糊涂听信就受骗了,现在社会就有很多这样的问题。

  观身不净,思惟我爱这个人,是爱他的什么?从色身一处处来分析。是爱他的头发吗?头发看起来很飘逸,可是如果三天不洗,整头头发都是臭的;从显微镜下看,头发、头皮有很多细菌、微生物;现在是黑的,年老了就变成灰的,不久就变成黄的、白的;最后头发都掉了。想想看,到理发店看到剪后掉在地上的头发,还会喜欢吗?如此思惟,了解头发实在是脏的、不净的,自然就不再贪爱头发了,将贪爱头发的心转过来,就是在转识成智。从眼睛来分析也是如此,如果贪爱对方的眼睛,觉得眼睛水汪汪很漂亮,就思惟分析这眼睛,早上起床时都是眼屎、血丝,如果患了青光眼、白内障,还会觉得很美吗?一切都是无常,说不定明天跌跤双眼受伤、失明,这么思惟,贪爱眼睛的这念心也转化了。那还爱对方什么地方呢?爱鼻子吗?这鼻子也是臭的,鼻子就是两个洞,里面有鼻屎,忽然感冒过敏或患鼻窦炎,马上流脓、流水,那还贪爱吗?

  反覆思惟观身不净的道理,把它想通、想透就可以参破贪爱执着。以耳朵来分析,耳朵也是一样有耳屎、耳垢,也会发炎、发脓。贪爱嘴巴吗?假使三天不漱口嘴巴也是脏的、臭的,如果口腔生病更是又脏又臭,就算嘴型长得庄严端正,但只要一张开口就会闻到口臭,因为嘴巴通大便道,所以是臭的。如此分析思惟,九孔流不净,大便道流大便,小便道流小便,肚脐眼里也藏污纳垢,身上每一处毛孔都会排出臭汗,若不洗澡身体也是臭的,因为皮肤血肉都由细胞组成,根据医学常识,我们身上的细胞在七年当中,全部都会死亡代谢更新,所以细胞时时都在新陈代谢中,细胞死亡就会发臭。

  以佛法来观察,人的身体就像是个大虫堆,有八万四千户虫,不是自己要吃要喝,而是虫要吃喝,是人迷惑颠倒把虫当作自己。这样的说法,在过去好像不可思议,如今现代的科学就能证明这是事实,透过显微镜便能了解身体是由细胞组成,所以说整个身体里都是虫,哪里值得贪爱?过去有位外科医生,听到佛法说观身不净,赞叹地说:“佛真是大智慧,能够透视入微,用显微镜观察,全身真的都是虫。”所以身体实在不净,观身体内、外,自身、他身都是不净,进一步分析畜生动物也都是不清净的,反覆不断重虑缘真,了达一切都是不清净,就能破除对色身的执着。

  以前有位居士,因为欲爱的烦恼来请法,便教他修不净观来断除这个烦恼,隔一段时间这位居士又上山来,他说不净观没有用,还是一直想入非非。问他修了多少次?他回答:“修了两次”,只修两次当然没有用,因为这个贪爱的烦恼已经很久了,如同慢性病,吃一帖药是不会好的,要持续的服药一段时间,才有疗效。所以要依着不净观的道理重虑缘真,一而十、十而百、百而千、千而万遍地思惟,直到破除执着,断除贪爱的烦恼为止。“三月之病,须六月之艾,六月之病,须三年之艾。”众生从过去以来都是生欲爱、色爱的病,有了这种烦恼就要对治,用我们这念心思惟、返照,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,这种病既然是由心想出来的,就用这念心把它转过来。

  观身不净,“种子生处,内外体相,无一是净”,何谓“种子生处”不净?一般人若不知修行、用功、返照,往生之后为中阴身,就迷迷糊糊什么都看不见,只看见与自己业缘有关的众生,看到男女之间交合,起了一念贪爱,一刹那就入胎了。凡夫的欲爱心非常坚固,佛的神足通很快,可是受生的一念心,比佛的神通还要快。所谓色胆包天,淫欲之火一起就烧掉了理智,整个人昏头昏脑,这时候杀头、坐牢都没有关系。所以中阴身看到男女交合,爱心一起,一刹那就进去了,进去后只看到一片光明,以为是很好的地方,没多久忽然一下变黑、变暗看不见,男精女血,神识就入胎了。所以第一,种子不净,身体就是精子和卵子慢慢变化出来的,确实是不净。第二,生处不净,儿处母胎十月后再从产门出生故不净。第三,自相不净,身有九孔,日夜常流不净。第四,自体不净,从头到脚三十六物当体不净。第五,究竟不净,业竟报终如朽败木,坏烂冢间皆是不净。

  修行有了定慧,打坐的时候,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看到什么都是虚妄的,只有这念心如如不动,了了常知,保持这念心就能了生死。如果平时没有薰习,就会执着一切是实有,因为执着生贪爱,就要随业流转。所以平时就要修观,观察身体、种子、生处、外相、内相皆不净,依据这些道理,反覆不停地思惟、重虑缘真,这就属于渐修的禅定,个别对治我们贪爱的烦恼。修观之后,更进一步把能想这个心,归到中道实相上,用这种方法对治我们欲爱的心病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若不用不净观的法门,用参话头、修数息、修中道实相观也可以,这是修定,证到定慧不二这个心,心清楚明白不起心、不动念,什么烦恼毛病都没有,所谓“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”就是此理。而不净观则是专门对治贪爱毛病的观法。

  四念处: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、受念处──观受是苦、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、法念处──观法无我,这是个别来修,又称之为别相念。将别相念修习成熟,进一步,在一个观法当中具足其他三个,称为总相念。观身不净,观受、心、法也是不净,就是一个具足三个;观受是苦,观身、心、法也是苦;观心无常,观法、受、身也是无常;观法无我,观心、受、身也是无我,这就称为总相念。综合起来一个具足三个,三个又是不离这一个,所以先修别相念,进一步修总相念。佛法有顿悟、有渐修,四念处,念就是思惟,属于渐修。而顿悟是指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清清楚楚,了了分明,如如不动,处处作主,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,这就是顿悟自心,始终是安住在这里,称之为“站得住”,从早至晚保任它,就是“站得长”,站得长三昧现前,就契入佛的智慧、契入如来的心。

  如果这些道理听了很迷糊,一下子没有办法体悟,就可以由反省自己的烦恼开始,检讨自己是贪心、瞋心、还是痴心重?这样来入手修行。例如检讨自己的贪心,对财色名食睡哪一个最贪爱?如果贪色的心很重,就思惟男女欲爱是生死的根本,万缘放下,静坐思惟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,不断重虑缘真,因缘成熟,能想的这一念心,和所想的境界相应就入定了。不净观修成就了,破除执着色身是清净的颠倒,不再贪爱色身,心清净了就是解脱。

 



(二十一)

二、受念处──观受是苦

  “色受想行识”是五阴境界。“阴”,就像太阳被云遮蔽了。要见到太阳的光明,必须要除去云层。五阴的境界,就要透过修观,用观照、思惟的方法,去除心中的五阴境界。

  受阴,是五阴之一。“受”,就是感受。所谓“领纳为受”,接受外面的苦乐境界而产生一种感受。譬如,天气很冷,知道很冷,就是感受的关系;知道天气很好、很温暖,也是身体的感受。

  受有三种:乐受、苦受、中庸受。在日常生活上,无论是生理、心理,都会有这种种感受。举例来说,冬天天气很冷,寒风刺骨;夏天天气很热,满头大汗,这都是生理上的苦。如果穿得很好、住得很好,感觉很舒适、快乐,这就是生理上的乐受。天气炎热的时候,喝一杯冰水下去,感觉很畅快,这也是一种乐受。所以,受有苦受、乐受。但是假使对快乐的感受起了贪爱,拚命地去追求、占有,造了恶业,将来就要受报。

  乐受有坏苦,“坏”,就是坏掉、灭掉,快乐享受完就没有了。例如,花了很多钱,去吃好吃的东西,拚命地吃,结果把肠胃吃坏了,这就是坏苦。又如,坐在一部很好的车子上,觉得很神气、很威风,一不小心出了车祸,车子撞坏了。原本感觉很神气、很威风,一旦车子坏了,又感到很丧气、很烦恼,这不是苦吗?世间上,无论是生理或心理的快乐,到最后都会烦恼、空虚。做了一件善事,受到别人的赞叹,心当中很快乐;有了名气,感觉很快乐;得意的时候,心中感觉很好。可是,得到的终会失去,有得必有失、有成必有坏,再好的东西到最后都会毁灭。

  苦受有苦苦。有些人吃不好、住不好、身体也不健康,本来就是苦;可是为了要赚钱填饱肚皮,就必须忍耐着去工作,这也是苦。工作中如果经常受到老板的责备、厌恶,更是苦上加苦,所以苦受有苦苦。所以,不管是乐受、苦受,最终都是苦。

  生理和心理不苦也不乐时,就是“舍受”,又称为“中庸受”。虽然是不苦不乐,但还有微细的念头生灭,就是“行阴”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妄想分别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,念头始终没有停过,这也是苦,只是一般人不特别有感觉而已。例如,在禅堂里打坐,明知不想打妄想,偏偏打妄想,这就是“行苦”。

  所以,乐受有坏苦,苦受有苦苦,不苦不乐受有行苦,了解一切感受都是苦,思惟这个道理,对于感受就不会起执着,这就是“观受是苦”。

 



(二十二)

三、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

  “观心无常”,观察我们的心念是无常的,一下想东、一下想西,不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心境。例如,本来想要诵经,诵一诵,不想诵了,想要拜佛;本来要拜八十、一百拜,拜没多久就腰酸背痛,又不想拜佛了,就想要去打坐;结果一打坐,腿子又酸、又麻、又痛,瞌睡连连,又不想打坐了,干脆去听经……。心念随着生理和外面的境界变化,这就是心念无常。社会上的人,恐怕别人不诚实、没有信用,因此做什么事都要写契约,甚至还要到法院去公证。但是,就算到法院公证了,可能还是会耍赖。所以凡夫的心念无常,靠不住。

  再进一步观察念头的活动。早上醒来,要起床,是一个念头;起了床,马上穿衣服,穿衣服这个念头起了,起床的念头就灭了、过去了,所以心念无常。知道一个念头过去、一个念头过来,这是粗略地观。

  如果再细微地观察,以喝水为例,现在口很渴,想喝水,这是一个念头。把这一杯水拿起来,这是第一个心念;把茶杯送到口边,是第二个心念;喝一口茶,觉得这杯茶很可口,再喝一杯也不错;再喝一口,就有点淡而无味了;接着,就不想喝了。

  喝茶是一个粗的念头,从想喝茶开始到最后,心境就有这么多的变化。第一个是生,第二个是住,第三个是异,第四个是灭,一个念头当中有生相、住相、异相、灭相,一个粗的念头当中有四个生灭的变化,所以心念是无常的。

  了解了以后,就思惟、观察这个道理,明白心念是无常的,我们的妄想就没有了。体悟到心是空性,就没有妄想、烦恼、无明、业障,因此这个法门就是解脱的法门。

 



(二十三)

四、法念处──观法无我

  “观法无我”,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,故无我。“无我”,就是没有自性。“法”可分为法性及法相。法相,就是一个、一个东西的相貌。一个茶杯是法、一条毛巾是法、一副眼镜是法、一棵树、一片叶子也是法……森罗万象都是法。

  一切法无法独立存在,要具足种种条件、因缘,条件现前、因缘和合了,法才能成就。无论是做学问、做事业……乃至修建道场,都必须具足种种条件、因缘。以修建道场来说,要具足钱财、人才、处所、时节等因缘;假使没有这些因缘,也无法建立道场,这就是缘起法。既是缘起、因缘和合,就是无常、就是空性。

  所谓“心生万法”、“万法唯心”,一切法都是缘起,没有一法可以独立存在。但凡夫不经过一番思惟,并不知道它是缘起。就像晚上作梦,作梦的时候,并不知道是一个梦境,等到梦醒了以后,才知道是场梦。因此,透过静坐思惟,观察缘起性空的道理,就是“观法无我”。

  “观”,就是思惟。“无我”,就是没有自性。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缘所生──“仗”着自己的“因”,“托”外在的“缘”。所以,一个是因,一个是缘。以修行来说,发心修行是因,在道场有禅堂、寮房、大寮……就是缘。因和缘配合得很好,事情就能成就,这就是因缘和合了。

  因缘重重无尽,既是缘起,诸法就是因缘假合之相。相是假有,性是空性。既然相是假、性是空,我们就不会执着。这个法门就是专门对治执着万法为实有──执好、执坏,执美、执丑,执有、执无,或是执着断见、或是执着常见。思惟因缘假合,不执着假有,不住断、常两边,当下就是真空,就能得到解脱。

  了解诸法是仗因托缘所生,一个是因、一个是缘,我们如何去配合这个因缘来成就善法、成就功德?因缘,一个是过去的、一个是现在的。如果过去没有种善因、结善缘,今生做什么都不顺利,处处都是障碍,见到什么人都起烦恼,这就是没有结好缘、善缘。佛法说“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”,由于了解诸法缘起的道理,所以不但不逃避缘起,而且还要积极面对因缘。

  佛法讲缘起,不是什么都不要,而是“无我”──了解一切法都是仗因托缘所产生出来的虚妄境界。假使什么都不要,修行如何成就?“无我”,就是没有自性。譬如,一棵树,也是因缘和合的假相;既然知道是假相,不管树的叶子是黄、是白、是红、是绿……就不会产生执着了。相反地,假使不知道缘起法,觉得这棵树很漂亮、很壮观,执着这棵树,就心生挂碍了。

  所以要“观法无我”,一切万法不能独立存在,都是虚妄的,不是绝对的存在。既然知道一切善恶、是非,都是虚妄、都是缘起,自然就不执着了。假使它是恒久、真实、不变的,它就不是缘起、不是空性了。

  佛法讲因缘、缘起,有深、有浅。小乘只悟到缘起性空,大乘不但悟到缘起性空,而且进一步建立缘起、运用缘起、不住缘起,所以这当中有层次上的差别。建立缘起,就是“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”,建设道场、举办法会……都是在建立缘起,广设方便、普度众生,这些是出世法的缘起,是假有。假使不知道缘起的道理,只是坐在这等待,不去建立、运用因缘,就没有办法弘扬佛法。

  了解诸法缘起,是最积极的,因为是缘起,因缘具足而成功,心不生欢喜;因缘不具足而失败,也不起烦恼。譬如,办了一场大法会,准备让大众来听佛法,结果没有几个人来。看到这个场面,有的人就会垂头丧气。

  知道诸法缘起,假使搭了很大的弘法场地,结果来听经的人很少,就明白是因缘不够,过去的缘结得不好,福报不够,所以人家不来护持、发心,这就是一种果报,完全是自己的问题。把原因找出来了,就不会垂头丧气,也不会怪别人不来护持,佛菩萨没有感应、不慈悲,而是继续再努力。如果不了解诸法缘起的道理,失败了,只会把责任都推到别人头上,就会怨天怨地;成功了,就会认为完全是自己的能力所成就,心生贡高我慢、目空一切,什么人都瞧不起。

  透过缘起的道理,就了解一件事要成就,需要有很多因缘助成。例如,办一场大法会,必须透过种种管道去租借场地;借到了场地,还要有庄严的佛像、种种的设施、设备……各种因缘和合了才能成办。这样来思惟便能了解法会成功,不是凭自己一人的能力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:“功德归三宝,好事给他人,坏事自己检讨反省。”假使没有三宝,谁来听闻佛法?大众来学佛,是认为佛的智慧、慈悲、功德不可思议,这个就是因、这个就是缘。所以“功德归三宝”,不是我自己的,没有佛法僧三宝,我们也不可能圆满这么大的功德。这样一想,自己的我慢心就没有了。

  第二,“好事给他人”。法会成功了,别人赞叹会场布置得很庄严、得体,我们也了解,这是大家发心出钱出力所成就,这就是“功德归三宝,好事给他人”。建立法会的过程中,免不了有很多烦恼,所以要经常检讨反省,了解这些烦恼不是别人给我的,是自己智慧不够。能如此观察因缘,做事业、研究学问、修行都能成就。

  观,就是思惟。把这些道理反覆地思惟,了达一切都是因缘假合,虚妄不实,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。所谓菩萨“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”,因为万法是因缘和合,所以说是水月道场、梦中佛事。了解是梦中佛事、水月道场,心中便没有挂碍,心就得到清净、宁静。经常这么思惟,能观的心与所观之境,这念心相应,一下就入定了。

  世间一切万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,所以,大树不能直接生小树,必须把种子种到泥土里才能生长。种子是因,如果没有泥土为缘,种子也不能发芽;有了泥土,如果没有水分,也不能成长。不但要有泥土,还要有水分、空气。发了芽以后,还要拔草、施肥……这些都是缘。有了种子,又具备这些缘起,就会发芽、就会开花、结果,这就是因缘和合。

  因缘具足,能生万法;因缘不具足,一切法都不能存在。许多人认为人工受孕不需要经过男女交配,不属于因缘法;其实,人工受孕还是需要科技等种种因缘配合而成。一切万法都要靠因缘,因缘和合了,这个法就会成就、事情就能圆满。

  声闻悟到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合,既是假有,即是生灭,思惟一切法空,断除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,破除执着,证到空性,得到解脱。但声闻尚有法执,认为只有空才是实在的,于是执取一个空,入了空定,称为“偏空涅?”。菩萨的智慧,能够了达因缘和合的结果,了解除了空以外,还有假有,因此不废因缘;不但不废因缘,还要创造因缘。明白这个道理,修菩萨行就很落实。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,只知“诸法缘起,缘起性空”,干脆什么都不要了,只想打坐入定;假使只有空,没有福报,没有饭吃、没有衣服穿、没有房子住……修行也很难成就,外在的种种因缘就是假有,假有就是缘起、就是福报。所以福报,就是一种缘起法。

 



(二十四)

  过去,有一位法师生了重病,突然警觉:“我的修行还没有成就,万一这一病不起,甚至往生了,怎么办?”于是两腿一盘,思惟分析:是谁在痛?是我的身体在痛、还是我的心在痛?如果是我的身体在痛,哪一个是我的身体?这个色身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──头发、指甲、骨头,是坚固性,是地大。既然属于地大,就归地,与我有什么关系?

  身上的眼泪、鼻涕、口水、小便、血液、汗等液体是湿性,属水大,水大就归水,与我也没什么关系了。身体有热量,外面也有热量,属于火大,火大就归火。出入息和一切动作,属于风大,风大就归风。这样一步一步分析,把视身体为实有的执着破掉了,破除了我见,就是“观法无我”。

  我们对外境也会起执着,例如,种了一棵树、一株花,这棵树的叶子绿油油的,长得很茂盛,每天都要看几次;这花又香、又鲜艳,每天都要欣赏几次,这也是执着。

  要对治对外境的执着,也是思惟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,外在的境界也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……思惟此理来破除我们的执着。树的皮、叶子、根、花、果子……属于地大;既然是地大,就归地。树的本身就有水分,水大就归水。树也有热量,例如会有野火烧山,是因为风一吹,树与树互相磨擦而起火了。所以,既然树也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地大归地、水大归水、火大归火、风大归风,就把这棵树空掉了。无论是一枝草、一株花、一棵树……一切山河大地、花草树木,都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。分析到最后,外面什么都没有,也是毕竟空。

  所以,内四大是空、外四大也是空,就是这样来破除我们的执着。经常重虑缘真,执着破了,就证到空性。证到了空性以后,无论看到什么东西,都不会起贪爱。

  这位法师继续思惟:“既然不是身体痛,那是心在痛吗?哪一个是自己的心呢?”一般人认为受、想、行、识是实在的,执着种种感受。有了好的感受,就拚命去追求;追求不到,可能心中就起了种种烦恼,甚而进一步造作种种恶业。譬如,有些人为了吃一顿美食,跑很远去买菜、买配料,还要买最好、最新鲜的,为什么?因为贪着味道。想想看,为了买一个东西,就有这么多的麻烦。如果路上不小心出了车祸,翻了车、受了伤,都是为了吃一点东西、都是为了追求感受的快乐,实在得不偿失!世界上的战争、社会上的动乱,都是因为贪财、贪色,为了吃、为了穿、为了享受……所以,执着“受”是害人的根源、是堕落的根本。

  所以,观受也是无我、也是空,没有自性。举例来说,喝咖啡感觉很好、很快乐,这是一种乐受;不喜欢喝咖啡的人,一口都喝不下去。到底咖啡好喝、还是不好喝?如果咖啡是好喝的,任何人都会觉得好喝,但是,我觉得好喝,其他人却不一定觉得好喝,所以,受是虚妄不实的。

  又譬如,有些人起初喜欢吃大鱼大肉,认为大鱼大肉很好吃,假使这一餐没有大鱼大肉,就吃不下饭。学佛了以后,知道要发心、要戒杀、要放生、要吃素,经过十年、二十年……慢慢养成习惯了,吃粗茶淡饭,感觉又香又甜;吃大鱼大肉,反而觉得是臭的。

  我们想一想,过去吃大鱼大肉感觉很好吃,现在吃大鱼大肉觉得很腥、不好吃;过去吃青菜萝卜、粗茶淡饭,感觉没有味道,现在吃粗茶淡饭、吃青菜萝卜,感觉很有味道,又香、又甜。同样是这张嘴巴、同样一个舌头,为什么以前感觉好吃,现在感觉不好吃?以前感觉不好吃的东西,现在又感觉好吃?就证明感受是虚妄的、是空的。

  这样子去分析观察,受阴是苦、也是空。受也是一个法,所以观法无我,观受也是无我,空无自性。一一来分析观察,就明白不论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都是空。

 



(二十五)

  不苦不乐受就是指心念的生灭,是行阴,它还是空、还是虚妄的。行,就是想念、迁流,所以说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。佛经告诉我们,色如聚沫、受如水泡、想如阳焰、行如芭蕉、识如幻事。“受如水泡”,感受就像水泡一样,一下就破掉了,不是实在的。“想如阳焰”,什么是“阳焰”?太阳照在沙漠上,沙漠看起来好像是一潭水,水里面好像还有宫殿,其实都只是光线的反射,是一种虚妄的境界、是不实在的。我们的念头迁流也是如此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──过去无论是好、是坏,已经事过境迁了,想它做什么?想现在,现在也不可得;想未来,未来也不可得。想,就是一个念头;一个念头,就是一个生灭;一个生灭,就是一个梦境,梦境就是空。一般人不能成道,就是念头太多了,好的、坏的,患得患失,看到人就猜忌、嫉妒……想来想去,起了很多烦恼,这些心念都属于想,都是虚妄、是空性。

  有想有念,就属于众生;无想无念,就是佛。有想有念,是生灭的,属于众生境界。所以,持咒、念佛、诵经……都是方便,由有想归于无想、由有念归于无念,这个就是助道。透过这些加行,以念止念、以毒攻毒,帮助我们达到无念。无念就是空性、涅?、寂静。等到我们的念头没有了,就不用念佛了,因为已经达到目的了。这些道理不但要了解,而且还要去落实。

  佛法提到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;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”什么是“诸行”?外面的一切诸法、我们心当中的一切念头,都是“行”。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,外在世界有生灭、心当中也有生灭──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是一个大期的生灭;人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中期的生灭,每一分、每一秒,不知有多少人生、有多少人死?再扩大来看,天上、人间,乃至地狱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……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,每一分钟都有众生生、每一分钟都有众生死。无论是空中飞的、陆上走的、水中行的,甚至微生物,都有生、有灭。刹那、刹那生灭,始终不停。所以整个世界,都是在生灭当中。

  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。一切生物,无论是植物或动物,都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我们的心也是从早到晚,始终在生灭当中……,到了晚上,心还在作梦,这就是生灭。一个念头当中,又有微细的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。整个世界是一个变动的、生灭的世界。无论是身或心,都是虚妄不实的。

  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”,外面是大期的生灭、中期的生灭,我们的心念是最微细的生灭。“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”,一直到最后达到没有生灭了,就是破执着。观察到身体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也是空;心是受、想、行、识的作用也是空。

  识,就是意识,也是仗因托缘所生,虚妄不实。凡夫由识而执着有我。譬如,我看到前面的这个茶杯,这是一念心,这样的念头是由心攀缘色尘而生。起初只知道是一个茶杯,这是第一念;又起第二念,分别这个茶杯实在很好,是不锈钢的或是玉的材质,心想:“这个茶杯太好了!品质也好、外型也好,我一定要买一个回去!”这个“我”──就是识。有了这个我、有了这个识,就是一个生灭的梦境。如果没有钱买,就去偷,或顺手牵羊,就造恶业了。

  所以,心、意、识也是仗因托缘所生,虚幻不实的,由我执、根尘相对所产生出来的。根与尘接触,当中产生虚妄的境界,所以识也是虚妄。参禅,就要离心、离意、离识,因为这些都是虚妄的境界。众生就是因为执着虚妄的境界为实有,在这当中起了烦恼,招来生死的苦果。所以修行要了达受、想、行、识是虚妄的,身体是空性、心也是空性。

  这位法师分析内四大空、外四大空,身体是空、心也是空、诸法缘起,大期生灭、中期生灭、念念生灭,最后“生灭灭已”,能观之智,与所思之理相应,一下就证到了空性、就入了空定。

  我们的身体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我们的心也有受、想、行、识四个层面,所以一切法都是空性、一切法都是假有。思惟缘起性空的道理,就能慢慢地去除我们的执着,去除了执着,智慧心就现前。

 



(二十六)

  观法无我,用来对治执着诸法为实有;观身不净,对治男女的贪爱;观受是苦,对治执着感受以为乐;观心无常,对治心境是常的执着。

  修四念处观,先修别相念。“别”,就是一个一个分别地修。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;受念处──观受是苦;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;法念处──观法无我,这是个别来分析思惟,称为“别相念”。一个一个地修好了之后,进一步一个当中具足四个观法,就称之为“总相念”。观身不净,观受、心、法也是不净,就是一个具足四个;观受是苦,观身、心、法也是苦;观心无常,观法、受、身也是无常;观法无我,观受、身、心也是无我。这样就称之为“总相念”,综合起来,一个具足四个,四个又不离这一个。

  四念处观,就是专门对治我们的烦恼,所以一定要薰习。别相念修熟了,有些相应了,还要百尺竿头再进步,思惟总相念,这样就能断烦恼、了生死。修总相念,由粗心到达细心,由细心再细心,达到法法无碍、事理无碍、事事无碍,就能产生神通和无穷尽的智慧。

  举例来说,观身不净,观受也是不净。受,有贪心、有执着,当然是不清净的。观心也是不清净的,我们这个心打妄想、起邪见,充满了贪瞋痴、杀盗淫,哪里还会清净?观法不净,一切法也是不清净的。我们这个世界的浊气冲天至五百由旬高,所以是“五浊恶世”──劫浊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、命浊。浊,就是不清净。整个环境也是如此,有农药、毒药,核子试爆……水里面有残毒,土里面天天洒农药、放肥料,土质失去了生机,所以地也不清净,整个世界都是不清净的。世界上的每一个法,分析起来,其实都是不清净的。这样一一思惟,原来身、受、心、法都是不净。

  再进一步由思惟这些道理,回归当下这一念心,这就是大乘法。前面属于小乘,小乘有法执。用四念处观,能够破除自己的执着、生死;但是,还有一个法执的存在。如果更进一步,修了一切法之后,能思、能想的这念心销归自性,保持正念,坚住正定,所谓“一念不生,万法无咎”,进入中道实相,这才是最上乘的法。

  上上根器的人,能够明心见性、见性成佛,不需要依思惟修的法门。一般人的习气很重,如果不思不想,一静坐就打瞌睡、迷糊、妄想,不容易明心见性。所以就要渐修,各别对治,改过、忏悔。

  修四念处观,是以有念对治有念。检讨反省,看到什么东西、什么人,容易产生贪爱,就先修身念处,九孔流不净。过去坚牢尊者“证道偈”云:“九孔流不净,如厕虫乐粪,愚贪身无异,忆想妄分别,则是五欲本,智者不分别,五欲则断灭,邪见生贪着,贪着生烦恼,正念无贪着,余烦恼亦尽。”

  这个偈子告诉我们,必须在这一念心上来修行,所以,四念处观好修行。心里起了烦恼,赶快思惟四念处,用这些方法来专门系念。系,就是把心靠到法上面。除了系念,还要重虑缘真。重虑缘真相应了,就入定、得到三昧。所以,四念处是专门对治烦恼、执着的重要法门。

 



(二十七)

三十七道品──四正勤、四如意足

  修了四正勤,再修四念处、四如意足,这样就是修福又修慧。三十七助道品是一切法的根本,是小乘、中乘、大乘共同的学处。把三十七助道品修好了,这一生一定能够了生死、超凡入圣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之一“四正勤──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”。为什么不讲“四勤”就好了,还要加个“正”?就是告诉我们,不但要勤,而且要正。勤,就是积极地去做一件事情;但如果不正,就会有不好的结果。就像走路一样,前面是一个悬崖,假使不走,还不会掉下去;由于拚命地走、拚命地跑,反而更快掉到悬崖下。例如有些心外求法的外道,虽然也很精进,但是方向弄错了,修行始终南辕北辙。所以修行一定要正,假使不正,走错了路,将来反而要堕入恶道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要正信因果,要从事正正当当的职业。社会上有很多坏人、小偷、强盗也很精进,天天都在计划怎么样去偷、去抢,这也是勤,但是不正,造了恶业,将来就要受恶业果报。此外,许多人观念不清楚,为了赚钱不择手段,虽然很精进,赚了很多钱,可是也带来很多业障、烦恼;由于没有这个福德因缘,赚来的钱,得不到受用。为什么?因为不是正精进,不是从因果上、善法上,经由断恶修善所得的福报,就会造成很多苦恼,所享用的福报也会得而复失。

  所以,修行不但要精进、要勤,还要正。正的标准是什么?佛法中,五戒十善是善,五逆十恶是恶;三皈五戒是善、六波罗蜜是善,反之就是恶。检讨看看自己的所作所为,是不是与五戒十善相应?如果相应,就是正。以持戒来说,不但身要持戒、口要持戒,心也要持戒──身持戒,身不犯;口持戒,口不犯;心持戒,心不犯──这就是正。佛的境界是身业无失、口业无失、意业无失。什么是无失?不起贪、瞋、痴,就是无失;反之,起了贪、瞋、痴,就是有失。

  所以,修行要不起贪、瞋、痴,时时刻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,念念相续,如“普贤十大愿──礼敬诸佛”,经云:“……虚空界尽,我礼乃尽。而虚空界不可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。如是乃至众生界尽、众生业尽、众生烦恼尽,我礼乃尽。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,我此礼敬无有穷尽,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。”不但身要去做,还要念念相续,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,这就是正、就是勤。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是如此,经云:“念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”这是从有念来用功,时时刻刻只起善念。

  修行的第一个步骤,就是要起善念。例如,在道场中,清晨一听到板声,马上起床,这就是一个善念;假使听到打板,心里还想着:“今天好冷,还是赖床一下好了,或是干脆请个病假。”这就不是善念。起床了,赶快准备上殿,穿衣服、刷牙洗脸……想到这些事情,就是善念、就是正勤;相反地,就不是正勤。

  又或者,在大寮领执事,每天都在想:“怎么样才能把厨房打扫得很干净、把菜洗得很干净、饭菜煮得色香味俱全、每天的菜单是什么?是不是营养均衡又有变化?……”要念念相续,始终都是为大众着想;假使不想,就不是善念、就不相续了。这就是念法,就是四正勤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知道四正勤对修行而言非常重要。

  在佛学院读书也是一样,教授师很辛苦地为我们上课,自己感到很有福气,所以要尊师重道,要知恩、要报恩,发愿将来要讲经说法普度众生,这也是善念。善念生起之后,专心听课,身要到、心要到、手也要到。假使记忆力不好,要赶快做笔记,下课以后要再复习、思惟,随时收心、摄心,这都是善念。

  明白了这些道理,在佛学院里修戒、修定又修慧,时时刻刻都是在修行。假如不知道这些道理,认为:“我是佛学院的学僧,只要读书、听课、打坐就好了,为什么还要诵经、扫地、出坡作务?”这就是不知道扫地、做事也有事有理。所谓“扫地、扫地、扫心地”,清扫环境,不但外面清净,自己的内心也因此得到清净;扫地能够灭除我慢,灭除贪、瞋、痴,增长善根,使心里也得到清净、清凉。时时刻刻想到这些,就是善念,佛就在我们的身边,处处都是道场,这就是事理圆融。所以真正落实四正勤,绝对可以成道。佛法是很实在的,想达到最高的真空妙有、妙有真空、菩提涅?,就要从四正勤开始落实。

 



(二十八)

  什么是四正勤?“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”。“已生善念令增长”,已经生起来的善念要持续下去,继续保持;如果今天起了善念,明天却想偷懒,就不是念念相续。时时刻刻使善念现前,心要善、口要善、身也要善,这就是“已生善念令增长”。

  住在道场里面,每一件事都是善法,什么时间起床、什么时间出坡、什么时间打坐……大家行动一致,互相关照,非做不可,促成我们非起善念不可。一场法会下来,虽然身心很疲倦,却觉得无比清凉,为什么?就是善念的关系。假使自己一个人住茅篷,没有功夫、正念,可能就会偷懒睡觉,或是想入非非,或是到外面游山玩水,不容易保持善念。

  “未生善念令速生”,这就要靠发心,擦桌子、扫地,都是善法、善念,要发心做事,不要等待,佛法是积极的。处处都要为道场着想、为佛法着想、为众生着想、为道业着想,这就是“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”。每天都要发心,发什么心?发四弘誓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。”凡夫众生善与恶的念头互相消长,善念没有了,妄想、恶念就来了。所以,要时时刻刻起善念。“四弘誓愿”就是我们修行的一个大原则,时时刻刻都要朝这个方向去努力。

  什么是“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”?贪心、瞋心、痴心,都是恶的念头。“令灭除”,怎么灭?修“四正勤”来灭除恶念;最低限度要经常检讨反省,检讨自己的身口意,就像儒家所说:“吾日三省吾身,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“为人谋而不忠乎?”别人交代的事情,我有没有做到?要我扫地,扫干净没有?要我擦桌子,是不是只擦桌面,桌下的抽屉却没有擦?所以,里里外外、大大小小都要做到,这是最实在的佛法、是身体力行的佛法。

  “已生恶念令灭除”,譬如,别人叫我做事情,就觉得不耐烦。不耐烦,就是恶念。恶念一起,心中的光明就没有了。没有恭敬心、没有诚心,业障就来了。所以佛法告诉我们,有一分恭敬心,就能消除一分业障,增长一分福德、智慧。平常要经常检讨反省:“自己有没有说他人的过失、长短?有没有嫉妒心?”一般人看到别人有了成就,不但心生嫉妒,还说一些风凉话,这就是众生的心、这就是恶念,是很微细的。所以,自己要经常检讨反省,做到了,心就愈来愈微细。修行要经常内照,内照,就是检讨、反省,有了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,赶快检讨、改过,以后不要再犯,这就是“已生恶念令灭除”,这就是真正的进步。

  孔子的弟子颜回“不迁怒、不贰过”,能够做得到这些,就是修行、就有进步。什么是“不迁怒”?譬如,受到了责备,找不到出气筒,回到房里就丢东西、踢桌子,这就是迁怒。被他人责备,理应要诚恳地接受指导,检讨反省,如饮甘露。如果反而起了无明、生了烦恼,又破坏东西,岂不是罪上加罪?什么是“不贰过”?犯了错,马上发惭愧心,绝对不再犯同样的过失,这就是不贰过。能够做到不迁怒、不贰过,就是圣、就是贤,修行就有很大的进步。 佛法是心地法门,要从因地上努力。修行只有不断地自我反省检讨,道业才能进步,师父帮不上忙,佛菩萨也帮不上忙。起了恶念,马上念一句:“阿弥陀佛。”烦恼就降伏下去了。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,都是用来对治我们的烦恼;烦恼对治了,法门也要放下。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,不知道对治自己的烦恼、习气,那就是天天都在造恶业。

  所以,四正勤告诉我们:“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。”假使只有正而没有勤,没有恒心、没有长远心,也不行;只有勤而没有正,路就会走偏,也不行。所以,不但要正,而且要勤。

  有些人过去就听过、学过四正勤的道理,认为很简单、很平常,没有什么,也不愿落实。即使以前听过、学过,但是没有落实、相应,也没有用。什么是相应?有事上的相应和理上的相应。达到身清净、心也清净,就称为相应。有了相应,就有感应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是一切法的根本,是小乘、中乘、大乘共同的学处,所以,不但要背诵,更要落实修行。把三十七助道品修好了,这一生一定能够了生死、超凡入圣。

 



(二十九)

  三十七助道品在“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──四谛”当中,属于道谛。依三十七助道品的方法用功,就能修成阿罗汉果。所以,我们对于四谛、三十七助道品的道理要有所了解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当中,还有“四如意足”的行门──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进如意足、慧如意足。“如意”,就是称心如意。怎么样才能称心如意?证到三昧的境界,就能够称心如意,启发神通,所以四如意足又称为四神足,是修定的一种方法。

  一般人都希望得到神通。神通,是由定产生的,所以要修得神通,必须要修定。定,就是三昧。修了定,还必须有慧,才能漏尽烦恼。定,能产生神通、产生感应;慧,能够断除烦恼、超凡入圣。

  定达到最高的境界──由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到四空定,这时再修四念处观,最后也能超越四空定,漏尽烦恼,证得阿罗汉的果位。如果在四禅八定的最高境界──非想非非想处定,就安住不再进步,就只是一个定境,最多经过八万大劫,定力一散,业障现前,还是要受轮回。所以,必须定慧双修,漏尽烦恼,证到真空、证到涅?、超出三界,如《佛说四十二章经》所说:“旷劫寿命,住动天地。”

  四如意足,第一、“欲如意足”。欲,就是一种希望、一种想念,并不是五欲的“欲”,也不是色欲的“欲”。四如意足属于渐次修行的定,所以,在修的时候,先要起一个念头、想一件事情。譬如,觉得人生是苦,希望能够证到初禅,远离这种苦,这就是欲;或是认为五浊恶世是苦,希望生到净土,得到解脱的快乐,这也是欲。即使做不到,最低限度希望能够证到这个境界,这就是欲。

  由这个欲继续想念,就是修。所以,净土法门是一种欣厌的法门,先设定西方净土很好,能得解脱快乐,很有信心,想要到西方去,而五浊恶世是苦,想要远离。欣,就是希望、向往;厌,就是厌离。四禅八定,也是属于欣厌的法门。

  所以,欲如意足就是先要有一个目标。有了这个欲,如果只有今天想、明天不想,一曝十寒也不行。所以,想了以后,进一步要修“念如意足”。

  能想的这念心,就是念力。要时时刻刻提起这个念头,念力要达到一个绝对的境界,所想的境界要历历分明,到最后心境相应了,就修成功了。要达到心境相应,就必须专注。专注,就是修禅定,要靠自己的念力。

  前面已经修了五停心观,心定下来了;修了四念处观,心当中就没有贪瞋痴,心念集中,定慧具足。把心当中的妄想澄清了,此时再安禅静虑,修四如意足,就是清净的,所产生的神通就是自在无碍。假使没有透过前面的五停心观、四念处观,所想出来的境界就不清净,就容易产生贪爱,甚至把佛像看成女孩子了。为什么?因为心不清净。

  无论观什么境界,以水大起修,修水想观;或是依地大、火大、空大、识大起修。观外面的月轮也好、日轮也好,观佛像也好……知道心外无境,境不离心,没有贪爱,这样才不会执着境界;假使起了贪着、欲爱,这个境界就会暗昧。

  有了专注、有了念力,还要有“进如意足”。什么是进如意足?不但相信这个法门,而且要精进,要一念到底。假使只想了五分钟、十分钟,或是想了一个钟头就不想了,或是修一修就不想修了,想去看经、朝山……肯定就修不成功。所以要不断地重虑缘真,今天如此、明天也是如此、一个月也是如此,时时刻刻精进,心都是专注在这个法门境界上,心不散乱、功无间断,这就是进如意足。

  打坐的时候,三分钟、五分钟、十分钟、一个钟头、两个钟头……继续不断地精进。在九住心当中,从内住到续住……也是要靠精进。住,就是不动。这念心系念在一个境界上,安住不动。

 



(三十)

  从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,到进如意足,达到一个境界以后,就要有慧。什么是慧?能想的这念心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想的境界也要历历分明。这念心对所观的境界不生贪爱、不生恐怖,知道这个境界是自己心想所生,心外没有一法可得,把能想的这个心和所想的境界化掉、空掉,这就是慧。

  境界是一个假相,假使不知道它是假相,就会心生烦恼,或是贪爱执着,或是恐怖厌恶。所以,进一步要知道,一切心想所生的境界,是真空当中所生的妙有,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虚妄不实,当体即空。这念心不住在假有上面,能观这念心、所想的境界,也要空掉,整个世界内外都是真空。最后,能观、能想的这念心安住在正念,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、寂照一如,这就是菩提心、就是涅?性。

  一切法门都是一种方便,由这些方便就能达到究竟解脱。所谓“究竟解脱”,就是这念心安住正念、安住正定,没有能观这念心、也没有所观这个境,心境一如、观智一如,这样子就是超凡入圣、就能了生脱死。修观的过程中,无论产生什么境界,看到虚空也好、看到光明也好、看到佛菩萨也好,或是听到什么声音,都不要理它,了达一切都是心念所生,心外无法,心境一如,这就是正知正见。

  心专注,就是念法。四念处是法,四正勤、四如意足也是法。念,就是想念,把心念集中、专注在一个境界上面,就是“内住”,继续不断地在这上面思惟、想念,就是“续住”。由“续住”再到“安住”,就是修禅定的一个方法、一个方便。

  禅,有大乘、小乘。大乘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适合上上根机的人,或是开悟的人、具有信心的人。什么是依心起修?这念心时时时刻刻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又能处处作主,不打妄想、不打瞌睡,这就是依心起修。什么是依性起修?了达一切法都是空性,看到任何境界,无论是好的、坏的,都不理它。这念心就是空性、就是觉性。始终依据这两个原则来修,就属于大乘境界。

  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到达没有一点点昏沉、妄想,这念心处处都能够作主,这个时候就有观照般若。最后,真正达到一念不生、真正达到清清楚楚,就与本心本性有一些相应了。什么是本心本性?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,就是菩提、涅?,就是本具的心性。

  这念心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昏沉,进一步还要看看能保任多久?要能站得住、站得长,就要有功夫。所以要精进,行住坐卧不离当念,所谓“行亦禅,坐亦禅”,行也如是、坐也如是,白天是如此、晚上也是如此,这样就是“进”。这就是大乘法门──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、全修在性;一切都是“方便随缘止”──随着衣食住行、行住坐卧,把心靠到一个境界上作为方便。

  什么是“随缘止”?随着外面的因缘修止、修观。所以,做事的时候也可以用功,保持人在哪里、心就在哪里。譬如,扫地的时候,这念心专注扫地,绝对不打妄想,要扫就扫,不扫就不扫。扫的时候,不但要把地扫得干干净净,同时要看看有没有虫蚁,不要把它们弄死了。外在的扫地是一个境界,能扫的这念心又是一个境界,所以这念心要起观行、要作主、要有觉性。扫完了以后,又要归于自心。否则,随意乱扫,灰尘满天飞,也把虫蚁弄死了,这就是众生境界,不是属于禅定。

  所以,“扫地扫心地”,外面扫干净了,同时也要检讨反省,看看这念心清不清净。藉由外境使我们的心念专注,并且检讨反省这个心有没有贪心?有没有贪着扫地的功德?要念念分明,时时刻刻不离当念,这样就是返照自心。藉由这种方便,最后外面所扫的地也不可得、能扫这个心也不可得,心境达到一如的境界,就是解脱。这就是方便随缘修止、修观、修四如意足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动也是修、静也是修,修行就很踏实。

 



(三十一)

  我们的身体动多了,就会很疲倦,不容易将心念归一、摄心在定,所以要藉由打坐来专修。专修什么?就是“四如意足──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进如意足、慧如意足”。慧,就是智慧、能观之智。

  观,就是想念、就是思惟,不是用眼睛去看;观,也是观照,有空观、假观、中道实相观。能观这念心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;所观的境界也要清清楚楚,了知境界不是心外的,而是想念所生,是一个假相。虽然是心念所生,这个假相是依据真如、法性、真空所生出来的。空当中能生妙有,色即是空、空即是色,性色真空、性空真色。所以,无论是观佛像、观水大……观出来的境界都属于色法。这种色法不是外面的有漏色,而是从真如当中心念所生的假相。

  真如妙有是真空,所以这念心也是真如、也是真空,最后,“一空一切空”。能观这念心、所观这个境达到心境一如,就是中道了义、就是真正的实相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以是“一中一切中”。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都在实相当中,这个就是智慧。由前面的方便,归于中道实相,这也是四如意足,是属于大乘佛法。

  什么是“假观”?观一切法是假,天堂是假、地狱也是假,佛、魔、众生、圣人,乃至于凡夫……整个三千大千世界,无一不是假有,“一假一切假”。先把这个假观修成功,进一步还要不住假有,如果执着以为是真实,就成了法执,为法所缚,始终不得自在。

  所以,最后要归于正念,了无一法可得,只有这念心存在,安住在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作主的这念心上。这念心就是菩提心,这个菩提心始终在这里,一念不生,一念万年、万年一念,经过无量劫,这念心还是存在。这个法门修成功了,就能够住寿一个小劫;继续再修,最后归于中道实相。中道实相,就是一切法不离当下这念心,清楚明白、作主、不动。这念心要专注,觉察、觉照,不能急,否则不但修不成功,还可能愈修愈烦恼。

  佛经告诉我们,出家修行有三件事──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度一切众生,无众生不度,这些都属于四正勤。四正勤,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;起了恶念,马上转过来,把恶念化掉,这样就有无量的福报。修了四正勤,再修四念处观、四如意足,这样就是修福又修慧。

  有了智慧,就不会执着善法,了知一切境界如梦幻泡影。既然好的事情也不执着,怎么会去执着坏的事情?所以《金刚经》云:“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”我们这念心平时都是贪、瞋、痴,贪着世间上的财色名食睡,起瞋心、生无明,这些都属于非法。以“四念处──观身不净”来说,修这个法的目的是对治贪欲;修好了以后,过去的执着、贪爱都对治了,对治成功了,就将这个法门放下,进一步能观这念心安住正念,安住在如如不动、了了分明的中道实相,就契入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。

 



(三十二)

  中道实相,就是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。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,都是属于可思、可议的境界;因为它是可思、可议,所以称为“助道品”。“助”,就是帮助。用四念处观帮助自己净化心念──过去执着净,就用四念处来破除我们对于净的执着;过去善也想、恶也想、有也想、无也想,时时刻刻心当中患得患失、有取有舍、迷迷糊糊,所以用四正勤来对治我们的杂念、妄念和恶念。如果杂念、妄念、恶念都没有了,四正勤这个法门也要放下,这念心要安住在中道、安住在实相上面。所以,中道实相才是最究竟的。 前面属于有为法,后面归于无为法。譬如修空观,初初开始修的时候属于有为法,空观现前了就属于无为。所以,无论修空观或修假观,空、假现前后,空、假都不住,归于中道实相,这样就能契入佛智。

  修“四念处──观身不净”,内不净、外不净,一个人不净、多人不净……乃至于三千大千世界的人都是不净,这就是假观,所以“一假一切假”。接着,了知假有是虚妄不实的,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不住于假观,就是菩萨的境界,能断界外尘沙惑。

  前面是断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六个根本烦恼的方法,是以毒攻毒、以楔出楔,最后知道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,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“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”,这就是菩萨的境界。所以,如幻观修好了,就能断界外尘沙惑。然后空也不执着,假有也不执着,统统归于自性菩提、中道实相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四维上下,都归于这一念,就是“一中一切中”。既然是“一中一切中”,中才是究竟。修中道实相观的目的,是为了成就金刚定,破无始无明,最后成就慧身,得到究竟解脱。

  这些是修观行的次第,假使不了解这个次第,就会产生法执,甚至产生一些谬论、邪见。现在有很多学密的人,观想一个本尊,就执着这个本尊为实有;观想自己是观音,就起了我慢心。事实上,这个相也是假想出来的,是虚幻不实的。假想出来的境界,有深、有浅,把假想的境界当作是真的,就会产生问题。又如持咒是用来修定慧的,定现前了,就有一些感应;假使执着这些感应,这念心没有安住在定慧上面,就会产生副作用。

  究竟什么是“密”?这念心就是密、能观之心就是密。能观之心清清楚楚,所观之境了了分明,心境一如,一切法归于这念心,不去不来、不生不灭,这就是最上乘的密。明白这个道理,法法都是道。

  过去祖师有一个修观行的口诀:“境为妙假观为空,境观双忘即是中。忘照何尝有先后,一心融绝了无踪。”观空、观有都是境界。修行,最重要的是要知道“心”与“境”,也就是禅宗所讲的“宾”与“主”。“主”是能观之“心”,“宾”是所观之“境”。“境为妙假观为空,境观双忘即是中”,观空、观假,最后连这些都要放下,不要执着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,这念心保持专注、作主。“忘照何尝有先后,一心融绝了无踪”,进入实相,完全达到纯一直心,即为如来不生不灭的境界,这就是修观行的次第。

 

 



(三十三)

三十七助道品──五根  

一、信根

  “五根”,是三十七助道品之一。“根”,就是根深柢固。如果一棵树的根坏死了,很快就会枯掉;如果树的根很细、很浅,大风一吹,树就会倒。所以,树要生根。学佛也是一样,要生根,根深柢固,才不怕风吹雨打。

  学佛,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。一般初学佛的人,都只在事上信,信心没有生根。什么是事上信?信佛菩萨、神明很灵感、信这个法门很灵验……这属于“初信”。一般人常常因为生病了,求大慈大悲、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来保佑;或是拜土地公、恩主公、齐天大圣,或是信仰石头公,希望得到保佑……这些都只是建立在事上的信,有事无理,只是一种初信,没有根。

  为什么相信土地公很灵、观世音菩萨很灵,还是没有生根?因为只要境界一来,退失信心,马上就不灵了。举例来说,听到别人说:“信什么土地公?信什么齐天大圣?根本没有这回事情!”听到别人这样一说,你马上就失去信心了。

  一般人对齐天大圣孙悟空有很大的信心,认为孙悟空神通广大,一个筋斗就有十万八千里。其实,《西游记》里的孙悟空,比喻我们的第六意识,一般人以“心猿意马”来形容我们心意识的活动。明白这个道理,知道这是迷信,马上就失去了信心,这个时候再求齐天大圣,就不灵了。所以,这只是初信,是一般的民间信仰。

  社会上的一般习俗,也是一种信,但也是一样没有根,“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”,看到父母拜,就跟着拜;父母信什么,自己就跟着信,也不知道为什么,只是一种习惯,这就是初信。

  过去,在大陆曾经流传这么一个故事:有一个人在旅途中忽然遇到西北雨,他看没有地方可以躲藏,只有路旁的一个碓窝(舂米的碓),于是就蹲到碓窝里面,然后把雨伞撑开,雨停了就走了。不久,附近的居民看到这个碓窝,觉得很奇怪:“刚才下这么大的雨,这个碓窝居然是干的,可能有神明喔!”就这样一传十、十传百,整个村里的人都来拜,而且求什么都有感应、都能满愿。慢慢地,信仰的人愈来愈多,最后大家就在路边修一座庙,供奉这个碓窝,称为碓窝庙。

  三年后,这个路人又从这里经过,看到碓窝庙,觉得很奇怪:“人家都是拜菩萨、拜神明,怎么会拜一个碓窝呢?”管庙的人告诉他:“三年前的某一天下了很大的西北雨,这个碓窝被放在路边,却还是干的;而且这个碓窝很灵感,求什么得什么,所以大家在这里为它修了一座庙。”这个路人恍然大悟,告诉管庙的人:“三年前我从这里路过,遇到了西北雨,就把雨伞撑开,蹲到碓窝里,等雨过了再走,所以这个碓窝当然是干的啊!”大家知道了以后,再求什么都不灵了。为什么?因为只是在事上信,信心没有生根。

 



(三十四)

  世间上很多人都是属于初信、属于一种民间的信仰,只是在事上信,没有在理上扎根。怎么样才是正信?假使信仰观音,要了解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,所以自己也要学习这个精神。观世音菩萨久远劫前修耳根圆通,成就三十二应身,名“正法明如来”。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化之身,是随众生心而现,所以真正的观音就是耳根圆通、如来自性、安住正念、安住正定、大慈悲心。

  我们信仰观音,就要向观世音菩萨学习,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、学习耳根圆通。所谓“观音”,就是听音、听法这个心,这就是人人本具的自性。在因上用功,就是反闻闻自性,最后六根归一,得到三昧、得到究竟寂灭,证到法身,然后起神通妙用,了知一切众生的心念,达到这样的境界了,真正能够救苦救难,这就是果位上的观音。

  所以,信观音,一个是信事、一个是信理。什么是信事?尊重、礼拜、供养观世音菩萨,能够消除自己的业障、增长自己的福慧;什么是信理?就是能拜、能求观世音菩萨的这念心,要保持清净、平静,有定有慧,又有大慈大悲、冤亲平等,这就是自性观音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任何人也动摇不了我们的信心,这样的信心就生根了。反之,听到别人一问:“观世音菩萨是男相、还是女相?”要是没有正信,这么一问,自己就哑口无言了。

  观世音菩萨虽然有时现男相、有时现女相,这些都是假相。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,如果现在需要一个女众度你,你才信佛、才愿意受三皈五戒,这时观世音菩萨就现女身;如果男众、女众都度不了这个人,而是需要比丘向他说法,他才会相信,这时观世音菩萨就现比丘相。所以,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》中的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,都是一种方便。

  真正的观音在哪里?就是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个心,“反闻闻自性,性成无上道”,把这个心收回来,六根归一,到最后归于究竟寂灭。相信这个道理,知道自己也可以达到这个境界,继续修行、用功,这就是“信根”。

  “信”有深、有浅,有初信、有正信。正信是什么?一是正信因果。十法界都离不开因果,种什么因、得什么果,深信因果的道理,这就是正信;二是相信人人都有佛性;第三,信事、信理,事理无碍、事理圆融,有修、有证,有戒、有定、有慧,慢慢心清净,就会得到感应。这是自己心清净的感应,而不是外面的感应。

  所以,相信菩提、相信涅?、相信正念,从因上修悲、智、愿、行,不求什么,只求自己有没有善法?有没有智慧?有没有愿力?有没有大慈悲心?相信所有众生都有佛性,这样慢慢薰修,心得到宁静,知道调身、调心,修行就上路了。起了妄想,马上知道返照;身体有了病苦,也知道要保持正念,不断地调身、调心。有了根,才有力量;如果没有根,哪里有力量?信要生根,就是不要怀疑;有了怀疑,就不能生根。一旦信心生根了,无论是遇到顺境、逆境、生老病死,都能信心不退。

  假使听到有人说:“佛法是假的,没有释迦牟尼佛,没有菩萨、罗汉。修行不能成道、证果,根本就没有罗汉果、菩萨果、佛果。”甚至听到有人讲:“释迦牟尼佛从母亲右胁降生,一生下来就能够讲话,这是后人编出来的……”自己就动摇了,心生怀疑、心生后悔,这就是没有根,为什么?信心禁不起考验,马上被外面的境界转跑了。

  假使有了信根,不管听到什么,对自己都毫无影响,了悟人生的真理,心即是佛、法即是道,这念心经常都安住正念,不着有、不着无,这就是生根了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上测验自己有没有信根——信事、信理、信因、信果,能够坚信这些道理,就是生根了。

  修行学佛,不论出家、在家,信根是最重要的。信什么?信因──修行是出世的因,一定可以得到解脱。什么是解脱?烦恼漏尽就是解脱,而不是佛菩萨为自己摩顶就能得到解脱,没有这回事。漏尽烦恼,就是圣位。有了这种认识,不管别人讲什么,这念心都不动不摇,信心生根了,就不受外境影响,所以信根很重要。信事、信理,信因、信果,信经教的一切道理,相信最后可以达到无漏的境界,这就是根,根深柢固,就像大树生了根,什么风都吹不倒。

  什么是“无漏”?“漏”就是缺点、过失。心当中没有过失、烦恼,心就清净、就达到无漏、解脱的圣人境界。相信这个道理是实在的,这就是因、就是正信。所以有了信根,修什么法门都有感应,所谓“信满成佛”,信心达到百分之百,持咒,咒也灵;念佛,佛也灵;打坐,自然也会有感应。为什么?因为信心生根了。

  佛法说“人人都有佛性”,真正相信这个道理,也是生根了。什么是“人人都有佛性”?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个心,就是佛性。佛性人人都有,这一念心觉悟了,就是菩萨;迷了,就是众生,这就是正信。

  一般人都求生净土,净土在哪里?心清净就是因,将来一定感净土的果报。相信这个道理,信就生根了;否则,只信一些外在的感应,就没有根。为什么?一旦感应没有了,马上就会失去信心。所以,佛法要信事、信理,信因、信果,达到最高的层次,心不动摇了,就是根,根深柢固。

 



(三十五)

二、进根

  有了信根,还要继续不断地增长;否则,今天相信,说不定明天就退失了,所以还要精进。所谓“精进心易发,长远心难持”,要坚住修行的目标、信心和行为,继续不断地努力修持,这就是“进”。有了“进”,就不会退堕;否则今天走一步、明天退两步,一日暴之、十日寒之,这样就不是“进”。什么叫作“精进”?就是要在法上薰修,时时刻刻想这个道理,无论在事上或理上,都要与这个道理相应。进一步再配合发愿,因为没有愿力,就不容易坚持。所以,每天早晚课诵要回向、发愿。有了愿力,就能精进不退,信心就会愈来愈增长。

  精进,有事上的精进和理上的精进。事上的精进,就是在事上用功,例如,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拜佛、发愿、修一切善法。《了凡四训》当中有一个“功过格”,自己每天做了哪些善事?都记下来;心当中起了哪些妄想?贪的妄想、瞋的妄想、痴的妄想……每天都要检讨,就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。这是事相上的精进。

  第二,是理上的精进。一念不生就是真精进。前面是事,后面是理;前者是方便,后者是究竟。究竟就是达到无念、无住,这就是进。看看无念、无住能够保持多久,十分钟?二十分钟?半个钟头?这样子不断地由有为精进达到无为精进,由有念归于无念。有为就是事,事上精进而不执着,就达到无漏、无为。无漏、无为,看看自己能保持多久?这样来修行,就生进根。

 



(三十六)

三、念根

  什么是“念根”?经常观照自己的念头,是善念?还是恶念?最重要的是要能坚住正念。念佛、诵经、持咒等法门,就是让我们的念头归一。为什么念头要归一?因为过去我们都是杂念、妄念,甚至感到无聊,这些都是没有念根。

  所谓“念根”,就是要“念念不断”。《普门品》当中提到:“心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”所以要提念。参话头就是提一个念头:“‘阿’……谁?”在这念心上用功。如果不参禅,就要起善念,时时刻刻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施、念天、念死。念,就是想念──现在要做善事,时时刻刻都想到要做善事;现在扫地,就要把地打扫得很清洁;现在持咒、念佛,能念这念心要清清楚楚,所念的咒语、佛号也要了了分明──这样,念才会生根。

  “念”,就是想念、忆念。要时时刻刻保持善念、正念,心住于正念,就与理相应。与理相应,就属于圣位;不与理相应,就属于凡位。所以,“念”很重要,看看当下这念心在哪里?无论是空、是假、是中,都要坚住正念。

  举例来说,现在心里在想:“现在是国中,要继续读到高中;高中毕业了,还要读大学、研究所,这都是‘念’。”所以,经常要审察自己这念心。假使起了贪心,看看自己贪什么?贪财?贪色?贪吃?假使觉察到了,自己是贪财,马上就要修布施。时时刻刻都是为大众、为常住,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,这就是“四正勤──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”。念,还要生根,今天念一念,明天就不念了,这个念就没有根。没有根,就没有力量。

  什么是理?以念戒来说,想到五戒,就检讨反省自己有没有做到,要坚住在五戒上面,这就是正念。五戒都做到了,心不生执着,最后又归于无念,这就超越了。修行就是不断地超越,怎么样超越?不执着,就是超越。这样“念”就会生根,心就能安住在正理。

  什么是“正理”?一个是事相上的正理,例如,在家居士要守五戒、八关斋戒;出了家,受沙弥十戒,就要经常安住在戒上面,思惟自己做到没有?做到了,心清净了,最后能思、能想、念戒的这个心不动,坚住无念,不起心、不动念。起初先想到十戒,想到十戒,就是专注、就是思惟,心慢慢清净了,这念心就安住在真正的正念──无念上面,这就是超越、就是解脱。能超越、解脱多久,就要看功夫。所谓念根,“心住正理,谛审无失。”心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上,没有过失,意业无失、口业无失、身业无失,这样谛观、返照,就是“念根”。

 



(三十七)

四、定根

  定根,“摄心在道,坚固护持。”摄心,就是把心收回来,与道相应。譬如想到戒、想到法、想到佛,念念相继、念念专注,时间一久,定就会现前。初初只是“摄心”,把心收回来靠在正念上,持之以恒,这就是坚住。

  修习禅定的次第“九住心──内住、续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调顺、寂静、最极寂静、专注一趣、等持”,第一就是“内住”。“内住”就是摄心,把心收回来,安住在一个境界上。“内住”之后要“续住”,“续住”就是继续不断地安住,慢慢心就定下来了。心定下来之后,还要保持这个定境,五分钟、十分钟、半个钟头、一个钟头……乃至于动静闲忙之中,心都不散乱、不颠倒。时间一久,就生根了,根深柢固。逆境现前,心不为逆境所转、不起烦恼;顺境现前,心不放逸、不散乱、不贪着。不论顺境、逆境,这念心都不为所动,这就是定。

  所以,要“摄心在道”。“摄”,就是收摄。如何收摄?心里想到过去的事情,觉察到了,马上把它收回来,这就是“摄”;想到世间上的情爱──父母之情、兄弟之情、亲眷朋友之情……马上把它收回来,不再想它。进一步起善念,想布施、持戒、精进、禅定……这就是摄心。有念是方便,从这些方便的管道,最后归于无念,无念才是究竟。真正达到定,就生根了,顺境不动,逆境也不动;白天不动,晚上也不动;一天、一月……甚至一年、十年都不动,这个定就是根深柢固了。

 



(三十八)

五、慧根

  “慧根”,就是心达到如如不动,而且了了分明、常寂常照。“定”就是寂,“慧”就是照。由于摄心的功夫,达到一个定境;心定了,还要有智慧,不要昏沉、迷糊,要清清楚楚,看到什么东西、听到什么声音,都不要管它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这就是慧。慧观很重要,假使没有智慧,打坐看到一点境界,就以为自己得到了神通,这就迷糊了,有定而没有智慧。

  假使有定、有慧,坐在这里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看到什么都不理它,知道这些好、坏境界都是自己心意识的转变。既然是心所现出来的,就是“识”,是虚妄不实的,有了这种觉照,就是慧。白天如此、晚上也是如此、打坐也是如此,慢慢养成觉照的功夫,打坐时自然不受境界所转,连晚上睡觉,心都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虽然身体在睡觉,但是这念心始终是寂照一如、清清楚楚,就像一面镜子一样,寂然不动,达到这个境界,心就宁静了。

  所以,“寂照”就是“正观分明”──“寂”就是寂然不动,“照”就是清清楚楚。就像镜能照物,但是镜子始终是一片真空,没有留碍。来什么现什么,照的时候,看得清清楚楚;照过之后,不留一点痕迹。无论是白天、晚上,无论是动、是静,人在哪里,心就在哪里,什么善法都要修,而且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很好,这就是“照”。

  等到心愈来愈细了,心就能作主。做事情的时候,知道这是自己应该尽的责任,人家赞叹我,不会沾沾自喜;人家说我不好,也不起烦恼。为什么?因为觉照,能够保持觉照,就能够作主。

  所以,动中能照、静中也能照,动中能寂、静中也能寂。寂照到最后,就是定、就是慧。定慧不二这个心,就是菩提、涅?。慧,就是菩提心;寂,就是寂然不动,一切法毕竟空寂,这就是定、就是涅?。这样继续不断地在这念心上修,日久功深,慧根就现前。 什么是慧根现前?不是只有打坐时才有定慧,日常生活中、甚至晚上睡梦中,这念心都不被境界所转,了知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……二六时中,这个心都有定有慧,这样就是生根了。

  所以,“慧”就是照见一切法都是虚妄不实的,如梦、如幻、如泡、如影,心不贪爱,意不颠倒,这就是慧。有了智慧,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的境界,绝对不去理它,作了好梦也不回忆,作了恶梦也不追悔。假使没有“慧”,前一天晚上作了梦,可能隔天就想来想去,但,能想的这个心也是一个梦境,所以念念都是虚妄不实。有了智慧,绝对不追悔、不回忆,始终不离当念,这就是“寂”;了达一切皆是虚妄不实,这就是“慧”。一个是不动,一个是清楚明白、正观分明。

  什么是“正观”?能观的这个智慧心,就是正观。譬如,打坐的时候一打瞌睡,马上觉察,始终保持清清楚楚;看到境界,马上知道是虚妄不实。“正观”,就是正智。这一念观智要清楚、明白。无论是观假、观空、观中,能观之智、能观的这念心要作主、要清楚,不要迷惑,这就是“正观分明”。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、清明在躬,顺境能掌握,逆境也能掌握;晚上作梦,这个心也不会失去正念,根深柢固,这就是慧根。

 



(三十九)

三十七助道品──五力

  修行就是要有根,达到根深柢固了,才能产生力量。根,是在平时修善、积福、发愿……慢慢薰习产生出最坚定的信心,然后继续不断地努力,最后才能根深柢固。前面是“五根──信根、进根、念根、定根、慧根”,后面是“五力──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”,由根产生出力量,这种力量就能够突破自己的烦恼,使我们的修行不会退转。

一、信力

  修行学佛,就是要有信心。所谓“信为道源功德母,长养一切诸善根。”什么叫作“信力”?有云:“不为疑虑烦恼所撼。”信,就是不疑。有了信,就没有怀疑,只有前进、没有后退;假使有了丝毫的怀疑,信就不能生根,不能产生力量。要达到不疑,就要破除疑惑,平时对于因果、对于事理,都要有所了解。

  所谓“人言为信”,“信”字,左边为“人”、右边为“言”,话讲出来就是要有信用。无论是说话也好,自己的心念也好,都不能有所蒙蔽,有令人怀疑的地方。有了怀疑,就有烦恼;有了烦恼,就没有力量。无论对任何一件事情,心要诚信;与人相处,也不要有任何怀疑。对上,长辈所交代的事情,不要怀疑;有了怀疑,事情一定做不好。对于交代下属的事情,也不要有怀疑。既然有怀疑,就不要交代他去做;交代给他做,就不要有怀疑,这样上下就能一心,就能产生力量。所以,信,最重要的是要生根,生了根以后,才有力量。

二、进力

  有了信,接着要精进,不要懈怠,就能产生一种精进的力量。否则,一暴十寒,就是不精进,这样一来,禁不起挫折等逆境的考验,就会退失道心。所以,要持续不断地努力,这样才能产生力量。

三、念力

  信有“信力”,进有“进力”,念也有“念力”。“念”,就是专注。将心念专注在一个境界上,就会有力量;有了力量,就有感应。佛法当中有“六念法门──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天”。譬如,持咒是念,念“观世音菩萨圣号”也是念,可是每个人持咒的感应不一样,每个人念佛、念经的感应也不一样,为什么?因为念力的大小不一样。念观世音菩萨,第一要有信,第二要精进,就能产生很大的力量。《普门品》云:“心念不空过,能灭诸有苦。”念的力量是很大的。

  有了念力,就能产生感通。如果我们这念心和菩萨的愿力相应,就能产生一种念力。有了念力,就“不为偏邪迷?所动”,外面的邪知邪见、迷惑颠倒等不实在的境界,撼动不了自己,因为心中有念力的关系。念力达到一个境界,身定了、心也定了,做事情就不会感觉疲倦,甚至身心都能达到一种很愉悦的境界。


 



(四十)

四、定力

  因念而产生定,只要有了定力,就“不为妄想散乱所扰”。定,又称为三昧,有百千三昧。心不打妄想,就是定;心专注在一个境界上,也是定,所以,念佛也是在修定,定可以产生力量。

  修定的方法很多,数息、念佛、诵经、持咒……,这些法门都能够修定。但是,定有深、有浅,定达到一个境界了,就能产生力量,所以称之为“定力”。有些人平时修行好像有些定,可是遇到烦恼来了,就敌不过烦恼,这就是力量不够,还不具足定力。

五、慧力

  什么是“慧力”?智慧能产生力量,能够破除一切邪见,就像一盏灯,能够照破黑暗。慧,是由清净心当中产生出来的,例如空慧。空慧,就是般若之智,照见五蕴皆空。“照”就是一种观智,这种观智就是智慧,与一般世间上的学问、知识是不一样的。

  在学校读书的学生,从小学、中学、高中到大学,无论是文学、医学、科学、哲学……学了很多。学了之后,他都能够记得清楚,要用的时候,马上就能用,这些都属于知识。

  什么是智慧?知道学习的这念心,能够判断是非善恶,这就是智慧。智慧时时都能存在、清楚明白,就能产生慧力,照破一切黑暗。《金刚经》云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”看到任何境界现前,马上就能起观照。白天能起观照,晚上睡觉在梦境当中也会起观照,这就属于慧力。在白天听闻佛法,知道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,这念心不被外境所转,起了烦恼,马上就收得回来;晚上作梦的时候,也像白天一样,起了贪爱、瞋恚,马上起观照──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”。白天有观照的力量,晚上也有观照的力量,不被顺境、逆境所转,顺境、逆境都是助道。所以,在顺境中不懈怠、不散乱、不颠倒;在逆境当中,也不起烦恼,这念智慧心始终了了分明,这就是慧力。智慧能够破除烦恼,使我们精进,因为智慧当中有力量。

  佛经告诉我们,智慧就是般若,称为般若慧。般若有“文字般若”、“观照般若”、“实相般若”,都是属于智慧。有文字般若才能起观照;有观照,才能够证得实相,这些都要靠智慧。慧,就是观照,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有了烦恼,知道观破、照破;懈怠了,马上提起念头,知道调身调心,这就是智慧。有了智慧,还要产生力量。知道调身调心,是智慧,要能马上转过来,就要有力量了。

  因此,有了慧力,就能“不为邪外、偏小所蔽”。“邪”是相对于正法而言,修行必须了解什么是正法、什么是邪法,知道是邪法,绝对要远离、要照破。“外”就是外道,心外求法,执着心外有境,这都属于“外”。假使了解这些道理,知道心外有法、心外有境的说法,都是虚妄不实的,都是方便,不是究竟的,马上就将这种言论、观念转过来,这就要靠智慧。“偏”,或是偏空、或是偏有,道理偏到一边。“小”就是小乘或人天小果,佛法有小乘、大乘、无上乘,这些道理都知道,就是慧力。慧,是在平时薰修、返照,慢慢养成专注不二的智慧心,遇到境界自然而然就能照破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的“五力──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”,是修行重要的入道之门。自己检讨看看,现在有没有信力、进力、念力、定力、慧力?如果没有,就要赶快从这方面去用功,要培养我们的信心、精进心,培养我们的念力、定力、慧力。从五根进而产生五力,修行慢慢就能登堂入室,不退菩提。


 



(四十一)

三十七助道品──七觉支

  “七觉支”,又称为“七菩提分”:一、择法觉支,二、精进觉支,三、喜觉支,四、轻安觉支,五、定觉支,六、舍觉支,七、念觉支。

一、择法觉支

  “明察诸法,认取真实,不为虚伪所蔽。”

  “择法”,就是“明察诸法,认取真实,不为虚伪所蔽”。“觉”,就是觉性。我们这一念觉性要懂得择法──什么是有漏法、什么是无漏法?什么是正法、什么是邪法?有这种分别的智慧,就属于“择法觉支”。

  有了这念心,就有择法觉支。社会上关于佛法的论着很多,有的讲有、有的讲空,有的讲非空、有的讲非有……佛法有八宗,看看自己对于空、有、显、密、禅、净的道理,是不是含含糊糊?是不是执一非他?这就要靠我们智慧选择。

  “择法”就是要选择真实法,不选择虚伪法;选择成佛的法门,不选择人天因果的法门;选择见性的法门、直截了当的法门,不选择走远路,更不会选错路。为什么?因为有择法觉支。有了择法觉支,就是所谓的“明眼人”,看得清清楚楚,哪一条路可以走、哪一条路不能走?哪一条是大路、哪一条是小路?……假使具备这种择法的智慧,观察诸法,一看就能了解。

  “认取真实”,什么是“真实”?在佛法来讲,涅?、菩提,就是最真实的;不是直趣菩提、涅?,就是方便法门。何谓“方便”?不能了生死、不能成正觉,就属于方便。出家修行,必须知道什么是声闻法、什么是缘觉法、什么是菩萨法门?什么是顿悟、什么是渐修?有了这种智慧,才能“明察诸法,认取真实”。

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必须选择直截了当的法门来薰习,这一生才能成办。所以,要选择见性的法门,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的法门,这个法门最直截了当,其他都是佛所说的方便法门。

  因此,“择法觉支”,就是要有这种智慧、有这种觉。“觉”,就是我们的觉性、灵性,也就是良知良能,也就是正念、正知、正见,这就是净法眼藏、开了慧眼。如果还没有这样的体会,就要多薰习经教、多听师父的指导,才能具备“择法觉支”。


 



(四十二)

二、精进觉支

  “专心正道,常行不退,不务无益行持。”

  对于修行没有助益的法门,绝对不要去学习,否则就是浪费时间、浪费生命。所以,“精进觉支”,就是要让这念心专注于正道。

  精进,一种是身精进、一种是心精进。

  假使只知道身精进,而不知道心精进,就不容易与菩提心相应。譬如,拜佛是一种功德,但是身体拼命拜佛,心却在打妄想,想入非非,这就不算是精进。所以,身体要精进,心也要精进。

  身如何精进?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上半夜、中半夜、下半夜无有懈怠,这是身在行道。再进一步,这念心也要念道、要心精进。从只起善念、不起恶念开始,最后由善念归于无念;达到无念,才是最大的精进。修行要明白这些道理,否则只能看到表面,看不到真实。例如,看到别人在诵经、做善事,认为这就是精进,而不了解一念不生才是最高的精进。

  精进,又分:有为精进、无为精进。有为精进是善法的精进;无为精进是无为法的精进。

  无为法,就是一念不生,这是最高的精进。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先要从有为法做起,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。譬如“普贤十大愿王”,不但要身精进,而且心也要精进。“一者,礼敬诸佛”,礼拜诸佛,这是身体在精进;身精进了,还要心精进,“念念相续无有间断,身语意业无有疲厌”,身体在拜佛,心当中想念:“十方诸佛我都要恭敬礼拜。”而且念念相继,不只是今天,一个月、一年,乃至十年、一百年……始终专注这么想念,这就是身在拜佛,心也在拜,这就是相应。相应就是真精进,这就是“精进觉支”。身、口、意三业相应,一是与善业、善报相应,一是与菩提、涅?、无为心相应。与无为心相应,就是真精进。

  《四十二章经》中提到:“沙门行道,无如磨牛,身虽行道,心道不行。心道若行,何用行道?”佛告诉我们,精进不要像老牛推磨,累到汗流浃背,只感觉身心疲惫,一静坐就打瞌睡,用不上功,这些都不算真精进。所以,不但身不懈怠放逸,心还要专注、无念,从有念归于无念。万法归一,归到这一念心;最后这一念心也不执着,这才是真正的精进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是“精进觉支”,这时才知道什么是最高的精进。

  古德说:“一念不生,是真精进。”什么原因呢?有些人很用功,一天持很多咒、念很多佛,或是一天要做到几件善事,如袁了凡的“功过格”……事相上看是很精进,但还是有层次上的差别。“功过格”是有为法,有为法属于生灭,生灭属于果报,果报享受完了,就没有了。一念不生,则是属于无为法,这就是真精进。现在无念、未来无念、乃至三大阿僧祇劫都是无念;当下无念,就超越三世,这就是真正的精进。

  明白这些道理,在事相上,身心不懈怠、不放逸;在理上,不但精进修善,而且不执着精进的假相,心当中契入无为,这就是“精进觉支”的真实意义。


 



(四十三)

三、喜觉支

  “心融妙理,法喜斯生,不随邪倒欣乐。”

  一般人都知道“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”,修行无论是念佛也好、听经也好,乃至参加法会也好,达到了一个极点,就会感觉很欢喜,甚至于感动流泪,好像看到自己的亲人一样,这就是与法相应而产生的一种欢喜。

  “喜觉支”,“喜”就是欢喜、喜悦。不但是“喜”,还要“觉”;如果不觉,喜反而会带来副作用。假使执着这种欢喜、喜悦,欢喜过头了,就失去正念了。所以,虽然“法喜充满”,但不能执着。

  以修习禅定来说,无论是初禅、二禅、三禅、四禅,都能产生一种喜悦。初禅,就是离开了世间恶法及不善法,产生一种定境,所以初禅又称为“离生喜乐地”──离开了一切粗的妄想、烦恼,产生一种喜悦,这是初禅的“喜觉支”。

  假使执着初禅的境界,就始终没有办法进一步证到二禅。所以,打坐得到禅定,身心欢喜,不坐的时候,也同样有这种欢喜,这个时候就要注意,不要执着在欢喜的境界。有些人打坐得到好处,禅定现前了,身心欢喜,就执着这个境界为实有。执着境界为实有,就没有“觉”。所以,要有“喜觉支”,知道现在听法也很欢喜、打坐也很欢喜,但不执着这种喜悦心,这才是“觉”。

  “心融妙理,法喜斯生”,心与妙理相融合。妙理,就是微妙的道理。什么是微妙的道理?清净心、菩提心,也就是无为法。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念心,由粗心变成细心、由相对心变成绝对心,最后达到清净心,这就是妙理──菩提妙理、涅?妙理、真空妙理、无为妙理。

 



(四十四)

四、轻安觉支

  “断除身口粗暴,廓清知见烦恼。”

  “轻安觉支”,就是打坐身心得到轻安。平时我们的妄想很多,修行学佛久了,受了三皈、五戒,进修十善,粗的烦恼没有了,就感觉到身心很轻安,走路轻飘飘的,好像要飞起来一样。这个时候,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得道、得神通。很多人轻安境界一现前,就入到轻安的境界里面,执着轻安为实有,这也会出问题。所以,知道是轻安境界,但不能执着、不能贪着。

  举例来说,打坐时身心很宁静,觉得这个境界很不错,心中产生了贪着,这时外面只要有一点点声音,就会觉得讨厌,甚至听到一点声音,就吓一跳,认为别人都在障自己的道,只有自己才是在修行、自己的功夫最好,别人都没有这种境界,于是心中起种种烦恼。什么原因呢?就是执着、贪着轻安境界。

  打坐会产生八触境界,是指身体上的八种感觉。八触过了以后,就是轻安。轻安,是由于静坐久了,身体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由粗转细──从染污的四大,慢慢变成清净的四大,身心产生轻安的感受。所以,了解这是轻安境界现前,告诉自己,这个境界没有什么,就不会产生执着。

  喜悦和轻安有连带的关系,一是身体感觉到轻安,一是心当中感觉到喜悦。轻安当中,会产生喜悦;喜悦当中,会产生轻安。这两种境界过了以后,真正的定就会现前。

  知道什么是“喜觉支”的境界、什么是轻安的境界,能够知道轻安、喜悦,而不贪着,就是觉;否则贪着好的境界,就会迷失本心。

 



(四十五)

五、定觉支

  “不耽禅定,不生爱见,远离妄想。”

  什么是“定觉支”?禅定现前,而不贪着定境。

 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定,怎么样才能得到定呢?就是要放下,不要打妄想、不要昏沉,知见要正确。时时刻刻都有正的行为、正的心念,这样打坐,定就会现前。有了定境,而不贪着定境;假如贪着定境,就不是正定,自己的心沉到定当中,就失去了慧观、失去了智慧心。

  定现前了,会有一股很大的力量支持自己,就像有一根柱头支撑,身体动也不动,不费一点点力量。假使不了解,就会误以为有神明或冤家来附身,反而产生种种烦恼。明白了以后,就知道这是定产生出来的力量,并没有什么,不要执着,继续用功。

  四禅八定,都只是一种定境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不会贪着定境。打坐的目的是在息心息虑、检讨反省、漏尽自己的烦恼,所以,要保持定慧均等,这样对于定的境界,就没有贪爱的心念。

 



(四十六)

六、舍觉支

  “舍离念着之境,了知虚伪不实。”

  什么是“舍觉支”?在定当中,哪些该舍、哪些不要舍?看到坏的境界,必须不为所动;见到好的境界,也不心生贪着。不贪着,就是“舍”。

  有些人晚上作了好梦,或是梦到佛像、寺庙……种种瑞相,到了第二天还念念不忘,逢人便讲,甚至认为自己已经悟道,这就是心当中产生了执着。不论是晚上作梦,或是打坐定境现前,还是要继续不断地用功。晚上的梦境,到了第二天,想都不要想。为什么?只要一回想,念头一起,就是个梦境、就是个妄想。所以,作了梦等于没有作,想都不要想,这就是“舍觉支”。

  打坐也是一样,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境界。譬如,打坐的时候看到光明现前,假使对光明的境界起了贪心,认为这个光明还不错,希望再看一看,就没有“舍觉支”的智慧,这就是没有觉心。光明是本具的,是由定心产生出来的,本来就有,不必执着。假使产生了执着,认为:“上一次打坐的时候,看到一片光明,现在希望再看看这个光明。”希望的心念一起,这个境界就没有了。境界没有了,就以为失去定了,马上就起烦恼,这就是没有“舍觉支”。

  有的人打坐时,听到梵呗的声音,觉得这个声音实在很好听,认为自己好像得到禅定了。下次打坐时,希望能再听到梵呗的声音。但是下次一打坐,梵呗声没有了,怎么样也听不到,心当中起了烦恼,心就散掉了。这是什么原因?因为没有“舍觉支”。打坐的过程有很多境界──色阴、受阴、想阴、行阴、识阴,各有十种境界,假使通过了这五十种境界,心就真正清净了。要想通过这些境界,就必须要具备“舍觉支”。

  “舍”,不是不修行,而是不执着,如禅宗祖师所说:“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。”“佛”,代表好的境界;“魔”,代表坏的境界。看到好的境界,心不生贪爱;看到坏的境界,也不起烦恼,这就是“斩”、就是“舍”。看到好的也不取、看到坏的也不取,这才是最高的智慧。

  为什么要“舍”?因为有好就必有坏,有得就必有失。假使不执着好,那么坏的事情也轮不到我。因此,对修行来说,“舍”是最重要的。了知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,心不生执着,就是“舍”,然后继续安住在正念、正定。

 



(四十七)

七、念觉支

  “常使定慧均等,觉了分明。”

  “念觉支”,“以择法、精进、喜等三支,摄治昏沉死寂。以轻安、定、舍等三支,摄治轻浮掉举。”

  为什么要修“七觉支”?就是以“择法”、“精进”、“喜”等三觉支,来对治昏沉、对治死寂枯定。什么是死寂?就是枯定。枯定,就是有定没有慧,这种定不能执着。

  以修习四禅八定来说,证到二禅后,觉得二禅不究竟,希望能得到三禅;证到三禅,觉得三禅也不究竟,要舍掉,希望证到四禅。四禅又称为“舍念清净地”,一个念头都没有。虽然四禅还不错,可是和四空定比起来,还是相差一着,所以连身体也要空掉,最后空定就现前。如此一层一层地提升、一层一层地深入、一层一层地细微,就是靠“择法”、“精进”、“喜”三觉支。

  此外,“轻安”、“定”、“舍”三觉支,是对治轻浮掉举。轻浮,就是这念心跑到外面去了;掉举,就是这念心浮动不安、失去正念。

  “念觉支”,“念”,上面是“今”字,下面是“心”字,“今心”,就是当下这念心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。所以,念佛、念法、诵经……先把这念心专注靠到佛号、经咒上面,念念不断、念念分明。念了、诵了以后,还要万法归一,归到当下这念心,没有能念、没有所念。所以,古人说:“念佛有一个自性佛,诵经有一卷无字经”,就是指这一念心。明白“从有念归于无念”的道理,就是“念觉支”。这念心时时刻刻了了分明;如果失去了了分明的这念心,就失去了自己的真生命。

  念,一个是有念,一个是无念。什么是有念?时时刻刻都要起善念。什么是无念?有、无俱不着,如《六祖坛经》所云:“不思善、不思恶”,这就是无念,是最高的一种正定。要达到最高的正定,要先从方便、从善念开始,以善念对治恶念;等到恶念没有了,完全只起善念,最后善念也不执着,归于无念。所谓“无念”,不是什么都没有,而是无妄念、无杂念,师父说法、大众听法这个正知正见的心还是要存在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是“念觉支”。

  念,又分为善念、正念、净念。什么是善念?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诵经、持咒……种种世间善法、出世间善法,都属于善念。譬如,修普贤十大愿行,或是做善事、发大愿,或是检讨自己有没有精进……这些都属于善念。时时刻刻都要起善念,有了善念,最后归于正念。

  什么是正念?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楚明白,不打妄想、不落昏沉。继续保持这种境界,最后达到一念不生,了达当下这念心真空、妙有,就属于净念。明白这个道理以后,看看现在自己这念心是安住在善念、还是正念?以天台宗来讲,看看自己这念心是假观、是空观?还是中道实相观?“观”,就是指我们能知、能觉的这念心。

  一般人时时刻刻都在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,妄想太多,缺乏定力,所以要练习专注,把这念心靠在一个境界上,就是所谓“摄心在定”。定了以后也不执着,始终是安住在善念、安住在净念、安住在正念。假使心执着在定中,缺乏智慧心,就要再提念,要定慧等持。

  检讨看看自己这念心是定慧等持?或者是定多慧少?或者是慧多定少?自己都要清楚。具足定慧不二的这念心,安住下来,这念心又清楚、又明白、又没有昏沉、又能作主,这才是真正的正念。念念相继,就是念实相,就是中道实相。所谓“一念相应一念佛,念念相应念念佛”,这念觉心现前,就是佛。

  “七觉支”,属于方便的对治法门。从这些方便法门,最后达到究竟的无为法。“觉”,就是分辨是非,以及保持正念、正定的一种方法、一种觉性。了解哪些情况应该用“择法觉支”、哪些情况应该用“舍觉支”……有了这些概念,打坐的时候遇到任何境界,马上就知道如何运用这些道理。所以,修行必须要有择法觉支、精进觉支、喜觉支、轻安觉支、定觉支、舍觉支、念觉支,如此精进用功成就道业。


 



(四十八)

三十七助道品──八正道

  释迦牟尼佛说了无量无边的法门,其中四谛是佛法的根本。四谛当中,最重要的就是三十七助道品。三十七助道品为三乘──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所共学。依着这三十七个方法修行,能够帮助我们达到涅?。

  所谓“助道”,就表示是运用这三十七个管道、三十七个方便法门帮助行者证到涅?。所以涅?才是真正的道,其他都是助道的方法。三十七助道品中有“八正道──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”。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就讲八正道,最后将入涅?时还是讲八正道,由此可见八正道的重要性。

一、正见

  什么是正见?“如实了知真理,远离迷惑颠倒。”什么是“如实了知真理”?“真理”,在佛法有各种不同角度的说法。证到我空是真理,证到法空也是真理,证到三空也是真理,到最后空也不执着,这也是真理;乃至俗谛也是真理,真空也是真理,中道第一义谛也是真理。换句话说,正见包括了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,这就是正见。

  俗谛,就是知道进退──知道何时该进、何时该退。知进退,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“进”,是指提得起;事情成功了,除了继续保持,并且还能发扬光大,这就是知进。什么是知退?已经达到登峰造极了,就要持盈保泰,所谓“树大招风”,凡事都要退后一步想,这就是知退。

  俗话说:“人怕出名,猪怕肥。”有些人误解了这句话,心想:“既然如此,那就放弃名、放弃追求目标。”这就不对了,因为还没有达到最高峰;当真正到达最高峰时,能够不执着,才是“退”;假使心生执着,继续攀缘、追求,这就是不知道退。这就是俗谛的正见。

  知道进退,做人就能圆融,进一步再受五戒。受了五戒,将来就会富贵。所以五戒是因,未来的富贵是果。这也是如实了知真理。修十善是因,将来生天是果。所以,不需要求生天,只要从因上努力,勤修十善,自然有生天的果报。这也是如实了知真理,这些都属于俗谛。

  苦、集、灭、道四谛,也是真理。要知苦,苦有八苦,这八种苦是果报。仔细想想,这种果报是谁给的?不是社会,不是父母、师长给的,而是集合过去的恶因所感召的,一切苦果都是自作自受。由于有过去的“集”为因,所以今生要受善或恶的果报;因为有现在的“集”为因,所以将来一定也会有善或恶的果报。如果没有现在的“集”为因,绝对不会招感未来的果报;所以现在不种未来的苦因,将来就绝对不会再受苦报。这就是知。不过,我们现在这一生已经在受苦了,为什么?因为有了身体,就要张罗生活一切所需,这是定业。定业要如何转、如何消?要修正定,所谓“三昧加持力,定业亦可转”。对于这些道理实实在在、百分之百地相信,就是如实了知真理。

  真理是不变的,不会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而改变;如果会变,就不是真理。了解这些道理以后,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迷惑、不颠倒。不迷惑,就是不被外面的境界所迷、不被心中的妄想所惑;不颠倒,就是不黑白颠倒、是非颠倒、因果颠倒、事理颠倒。

  佛法中,有定法、不定法。明白什么是定法、什么是不定法,了达真谛、俗谛、中道第一义谛,就是正知正见。正知正见以什么为标准?以因缘果报为标准,以事理圆融、事理无碍为标准。事理又有二种:一为世间的事、世间的理,出世间之事、出世间之理;一为渐修之事、渐修之理,顿悟之事、顿悟之理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自然不会产生邪见。

  见,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观念。思想观念错误,就没有正知正见。譬如社会上有些人认为,不只是佛教徒吃素,婆罗门、一贯道都是吃素,连动物中的牛、马也吃素,可见吃素没有功德。这种知见就错误了。甚至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:“奇怪!学佛前没有病,一学佛病就来了,大概是我这一生与佛没有缘。”于是决定不学佛了,这就是知见不正。

  要达到正知正见,就必须如实了知真理。“实”,就不是虚妄,而是实实在在的。什么是实实在在的真理?一个是俗谛,一个是真谛,一个是中道第一义谛,从这三方面去了解,就能如实了知。俗谛有俗谛的真理;真谛就是空,空有空的真理;实相,不着空、有,就是中道、就是实相。什么是中道?什么是实相?对于这些概念都要清楚,清楚以后,心中所想的就是正思惟;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,所思所想就不是正思惟。所以,正见是一个关键──具有正见,才有正思惟。


 



(四十九)

二、正思惟

  “如理观察筹量,了无邪曲谬乱。”“如”什么“理”?就是前面提到的俗谛之理、真谛之理、中道第一义谛之理。如果是修对治法门,则四正勤、四念处、四如意足都是理。心中起了男女的贪爱,一起念就要知道,这就是“观察筹量”。其实,贪爱的心平时就存在,白天存在、晚上也存在,这是我们过去的习气。习气有如贼人,一旦发现了,就要转。如何转呢?就是要正思惟。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这就是正思惟。以观身不净为例,可以修九孔流不净,或是修三十六物不净、九想观,或是自我检讨反省。

  再举例来说,起了无明、生了烦恼,知道自己的脾气很大,要如何对治呢?一方面,从现在起修忍辱;二方面,修大乘的四无量心──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,或是修七周缘慈。

  修,就是想念、思惟,如理入观。自己思惟:“从现在开始,要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。”无量,就是不仅现在起慈悲喜舍,而且一年、两年都慈悲喜舍;不仅一年、两年,这一生都慈悲喜舍;不但这一生,生生世世无有穷尽,都要慈悲喜舍。这就是正思惟。

  “如理观察筹量”,“观察”就是返照,观察外境、观察心念,观察事、观察理。什么是观察外境?譬如见到某个物品,经常想着:“这个东西实在很好,希望占有、希望得到。”发现自己起了贪心,马上思惟:“外境是无常、苦、空,这个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一切众生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世间之物没有永久不变的,表面上身材魁伟、身强力壮的男孩,苗条美丽的女孩,都是虚妄不实的,一切都是无常的。”这就是正思惟,就是“如理观察筹量”。

  什么是观察理?外境不净,自己的身体也是不净;外面一切人的心不净,自己的心也不净,这就是理。内外都想一遍。想,就是把这个道理观照一遍、过滤一遍、思惟一遍。所以,正思惟就是要如理;假使不如理,就是打妄想,看到好的东西,就想要得到,这就不是正思惟。

  再举例来说,师父赞叹某个人很有道心、很精进,听到了之后,如果生起这样的心念:“这个人没有什么了不起,师父可能是故意抬举他、夸奖他,他根本就没有什么功夫。”这就是嫉妒,就不是正思惟;相反地,假使心想:“我应该赞叹他,向他学习。”这就是正思惟。

  “如理观察筹量”,“筹量”就是比较。假使自己的智慧不如人,就要赶快用功。别人只要听一次就记得、只要读一遍就记得,但是自己听一遍不懂、两遍不懂,甚至三遍也听不懂;读一遍、两遍、三遍、四遍,甚至读十遍都背不起来,那就要更用功,如《中庸》所说:“人一能之,己百之;人十能之,己千之。”发心一定要学会,别人是自己的好榜样,要向他看齐,这就属于正思惟。所以,每一件事情都有正面、有负面,从负面观察就是烦恼,从正面观察就是功德,就能得到解脱。

  正思惟要如理──如四谛之理、十二因缘之理、六波罗蜜之理、菩提之理、涅?之理、因果之理、心性之理。经常思惟、筹量、比较这些道理,自然能够进步,否则就会退步。


 



(五十)

三、正语

  口离四种过失,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妄言、不绮语,所说的话语就是正;否则,成了恶口、两舌、妄言、绮语,就招罪过。要经常检讨自己所说的话是否为正语,这一点非常重要。学佛,就是向三方面学习──口业无失、意业无失、身业无失。

  意业无失,就是要有正见、正思惟。起心动念都是善念,不起心动念就是无念,这样心念就没有过失。口业无失,说话要说正语,绝对不讲无意义的话。讲无意义的话,不但他人起烦恼,自己又浪费唇舌,甚至造口业。所以要正语,离开口业的四种过失,讲出来的话即是正,否则就是不正。自己要经常检讨、反省、改过。

  初初修行学佛,都知道要受三皈、守五戒、修十善,可是学佛时日一久,只想追求高深微妙的道理,而忽略了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,这样就不容易成道。如果具有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,就能真正达到三业无失。三业无失,就是菩萨、如来佛、圣人。所以,修行的道理很简单,只看自己,不看别人,所谓“常自见己过,与道即相当”、“若见他人非,自非却是左”。

  所以,无论行住坐卧,所说的话都要正。希望具足正语,平时就要有正见、正思惟;如果平时缺乏正见、正思惟,所说的话自然不正,他人听到就会起烦恼,所以正语很重要。要想达到口业无失,就必须戒除口的四种过失──恶口、两舌、妄言、绮语。

  第一、恶口,说话很粗鲁,他人听到就起烦恼。恶口不一定是对人,对外境也一样,譬如忽然下了大雨,一天、两天、三天……就抱怨连连,这也是恶口。有了天灾,不知道检讨反省,不知道是每个人的贪瞋痴三毒所招感来的;假使每一个人都去除贪瞋痴三毒,外面的天灾自然消失。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遇到气候恶劣,刮风、下雨、打雷,乃至于出大太阳、天气太热,就会怨声载道,甚至骂天骂地,这都是恶口。

  第二、两舌,就是对张三说李四不好,对李四说张三不好,在其中挑拨离间、制造是非,或是幸灾乐祸、看别人的笑话,这就是两舌。

  第三、妄言,看见却说没看见,没有看见却说看见,总是欺骗他人,讲虚妄不实在的话,这就是妄言、诈骗。修行人容易犯什么妄语?觉得自己好像开悟了,觉得自己得到大禅定了,自吹自擂,这就是大妄语。犯了大妄语的过失,就会堕入恶道。

  第四、绮语,绘声绘影地说一些黄色话语,甚至于拿猥亵、黄色的照片给他人看,这些都算是绮语、戏论。

  所以,口业清净就是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妄言、不绮语,说话实实在在。

 



(五十一)

四、正业

  “梵行贞洁,不染三毒,不犯过咎。”出家众是以如来的志业为事业,所以弘扬佛法、建设道场就属于正业。弘扬佛法就是菩萨行,不但自利,又能利他。

  “不染三毒,不犯过咎”,远离一切坏的习惯,使行为清净。梵行,指身业、口业、意业都要清净。不但不杀生,而且救生、放生,进一步还要吃素,这就是正业。不但自己做到,也劝导他人要这样做。

五、正命

  “僧尼以乞食弘法自活,居士应务正当职业。”正命与正业之间有连带的关系。正命,就是居住在这个世界上,第一,要以正确的方法维持自己的生命;第二,要以正确的方法培养独立、不畏惧、不退缩、精进的意志。

  以在家居士来说,只要不违背法律,就是正业。但是要进一步从事净业──合乎道德、因果的职业。具足正业和净业,就能够获得正命。

  什么是净业?净就是清净,譬如,政府鼓励人民从事渔业,允许捉鱼、捕鱼。虽然捕鱼并没有违背法令,但是杀生害命,违背道德、违背因果,将来和现在都要受业报,所以不是净业。社会上有很多职业不属于净业,譬如,开赌场、舞厅、地下钱庄,乃至于卖酒……这些行业虽然合乎法令、不违背法律,但不清净,做了不清净的事就要受灾难、受因果的业报。如果所从事的职业不违反法律、社会道德,也不违背因果,就符合正与净,就是正命。

  出家众的正命是什么?佛陀时代,出家众外出乞食,“上乞佛法以资慧命,下乞饮食以资色身”,这就是出家众的正命。这些都属于行为和业果,行为不正,将来的业果就是苦果。有了苦果,就不容易得解脱,所以要有正业、要有正命。

 

 



(五十二)

六、正精进

  为何要特别强调正精进呢?假使不是正精进,原本想成佛,结果不但成不了佛,还变成了魔;本来想生天,不但生不了天,反而到地狱去了。什么原因?因为不正。所以除了精进之外,最重要的是正。

  什么是正?勤修戒定慧三学、修六波罗蜜,志趣菩提、涅?,这就是正。时时刻刻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;只做善事,不做坏事,这就是正。假使不正,虽然很精进,却是邪精进。譬如前面是悬崖,假使不往前走还不会掉下去,但因为很精进,反而很快就掉下去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缺乏智慧的判断。

  再举例来说,一般宗教都是修道,总认为自己所修的道最高,别人都是邪门歪道,于是执着自认为的好事、善事、善法,由于知见不正,愈精进,所造的恶业愈多,恶业愈多,恶果也就愈快成熟,恶果成熟了就要去受报。什么原因?虽然精进,可是不正。所以,不但要精进,而且还要正精进。

  具足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……朝这些方向努力、精进,就属于正。由于精进的关系,本来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;需经三生或六十个小劫才能证罗汉果,现在由于正精进的关系,可以缩短时间,甚至今生就能成道。所以不但要精进,而且要正;假使不正,就如同走上邪路,很快就会碰到绝壁、掉下悬崖,甚至丧失性命。

七、正念

  有了正精进,还要有正念。什么是正念?念,就是想念,把心念靠在一个地方,称之为系念。系念,能够使我们心不散乱、意不颠倒,慢慢地心念归一、心念清净,这就是正念。

  正念,有事、有理。什么是事?只起善念,不起恶念,如佛法所说:“以佛心为己心,以佛行为己行,以佛言为己言。”这就是正念。什么是理?最高的正念就是无念,不执着念佛、念法、念僧……由有为法归于无为法。无为法现前,就是真正达到正念。

  所以,正念也有深浅。先从系念的方法开始,以佛法而言,这就是以毒攻毒、以念制念。念佛,就是以念制念,把心靠在一句佛号上,只有能念之心和所念的佛号,没有杂念,没有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。最后,念佛的这念心也不可得,所念的佛号也不可得,能所俱空,空也不可得,为什么?心性本空,最后真正达到身心寂灭,就能得到解脱,这就是正定──不但有定,而且有慧。

 



(五十三)

八、正定

  正定,心达到寂灭的境界。“寂”,就是不动;“灭”,就是漏尽烦恼。不但是心不动,灭除自己的烦恼,而且还要了了分明、清清楚楚。这念心如如不动就是定;又能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具足慧,这样就是正定。简单来说,正定就是寂照。“寂”,就是不动;“照”,就是慧。寂照一如,当下这念心就是菩提、就是涅?。

  由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八种方法,最后达到寂照一如,这念无为心现前,就是真正的出世、真正的净土。所以,八正道就是带领我们转凡成圣的八种管道。

  有些人,初初修行时很精进,但是一段时间以后,反而觉得用不上功,原因何在?就是因为不了解八正道的道理。修行,要时时刻刻保持正见。正见就是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,不从因上努力,只希望马上就能成道证果,就如同缘木求鱼、舍本逐末,始终没有办法得到正定。正定不是求来的,而是从因上努力得到的。因,就是先从知见、观念上建立,从事上努力去做。

  以在家居士而言,先受三皈依,次受五戒;受五戒以后,再受八关斋戒,然后再受菩萨戒。首先从事上努力,再由事来显理。譬如,五戒持守清净,五戒的果报就现前,理也就现前;做到十善,心了了分明,就是光明、智慧;与六波罗蜜相应,菩萨的果报就会现前,这就是由事到理。

  八正道是实践的法门,最后可以达到正定。要得到正定,必须先要了达俗谛,所以要发“四弘誓愿──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发了愿之后,依照愿力去实行,这就是正。没有发愿,就没有力量,所以先发大愿,发愿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、建设道场;有了这些愿,然后在日常生活上来圆满自己的愿。发愿后,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完成,怎么可能没有事情做、用不上功?

  假使证到四果无学位,断见思惑,就是无法可学。什么是无学位?不是不学,而是身不动、心不动,没有烦恼,达到身心寂静,这就是涅?心。心又能了了分明,这就是智慧心、菩提心。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先要从因上努力,诵经、持戒、早晚课……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度一切众生,无一众生不度。从这些方面努力,时时刻刻都有做不完的善事、时时刻刻都在精进当中,念念都在道场上、念念都是慈悲喜舍、念念都是六波罗蜜。初初修行,保持这念心,前念后念、后念前念……始终都是善念。经过一段时间后,最后什么念都不起,就能真正达到身心寂静、安住真理。

  什么是真理?最高的真理,就是菩提、涅?。三十七助道品,就是帮助我们达到菩提、涅?的法门。证到菩提、涅?,就能超凡入圣、就是解脱、就是最高的净土。要达到这个境界,必须从日常生活上努力,有因一定会有果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为三乘所共修,所以每个人都要清楚了解三十七助道品的道理,并且熟记。《无常经》云:“三四二五理圆明,七八能开四谛门”。“三四”,指三个“四”──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;“二五”,二个“五”──五根、五力;“七八”──指七觉支、八正道。有些人认为“三四二五理圆明”另有所指,以为佛法中还有更高的法门。这就是缺乏信根,对佛法不够深入。所以,“三四二五理圆明,七八能开四谛门”,就是指三十七助道品。三十七助道品是根,大乘、小乘都离不开三十七助道品,这是渐修中最简单、最实在的法门,希望每个人都要把它背熟,不但背熟,还要了解其中的道理。

  一般人觉得三十七助道品的道理很简单,容易忽略,认为佛法最高的理论是唯识。唯识是很好,是转识成智的法门,如何去转呢?同样是依据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来转。明白了以后,就要努力学习三十七助道品。

  八正道第一个就是正见,正见是什么?了了分明,寂照一如,最高的无念就是正见,所以禅宗祖师说:“只贵子知见,不贵子行履。”为什么?知见是智慧,知见就是眼睛,有了智慧、有了眼睛,才找得到路头、才找得到方向;没有眼睛,路头找不到、方向也找不到,不但走远路,而且还走错路。

  禅宗是顿悟法门,所以禅宗最高的知见就是正见。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,是渐修的法门。禅宗就是要体悟心性的道理,如果心中有了烦恼,当然也可以用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来对治;对治以后,不执着能观所观,最后归于正念、正定。由此看来,顿、渐是没有妨碍的,顿、渐本来就是一个。渐,就是渐修;顿,就是顿悟。由渐修而顿悟,顿悟之后也不妨碍渐修,这就是最实在的。

  希望每个人都能了解“三十七助道品──四念处、四正勤、四如意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支、八正道”的道理,进一步还要知道如何去运用。三十七助道品不是一种理论,而是一种方法,能够实实在在地助道──帮助我们证到菩提大道、涅?大道、解脱大道、无为法的大道。
   

 
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