机缘品,机就是根机,根机有利、有钝,有上上根、上根、中根、下根。过去薰修得很好,这一生就是上根利器;过去薰修得不好,可能就是钝根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根机是自己入理薰修来的,过去没有薰修,就要靠现在薰修。所谓佛性人人本具,什么时候开悟就要靠因缘,因缘和合、因缘相遇了,自然一下就开悟了。
古人开悟的因缘非常多,有听到板声开悟的,有人听到钟声开悟,有的在工作时开悟,有的在听经闻法时开悟,有在参禅时开悟,有在看经时开悟,这些都是缘。一个是机、一个是缘,一切都要自己努力,修行不是等待,要靠自己薰修、自己努力。
这一篇是讲法达法师开悟的因缘,法达法师最初修行只知道诵《法华经》,执着诵念为功德。现在有些人也是一样的,执着诵经、念佛、持咒为功德,执着念佛多少遍、诵经多少遍、持咒多少遍,这些当然有功德,但这是一种方便;因为我们有烦恼、妄想,所以要藉诵经、持咒、念佛来转化,这是对治法门,离开悟还有一段距离。什么时候开悟?就要靠自己薰修,薰修到时节因缘成熟,任何时间、行住坐卧,都能开悟。
僧就是僧众、僧伽,出家众称之为僧、或者是僧尼,以表示和在家众不同,一个是僧,一个是俗。这一段是讲法达法师开悟的因缘,大众可以设想自己就是法达,就更能领悟这一品开示的道理,或许自己就在这一品开悟了。
有一位出家众,名叫法达,洪州人。洪州是隋朝所设置的行政区域,之后很快又被废掉了。因为在过去的朝代,省、县府等地方行政区,是随着朝代改变,名称也跟着变换。到了唐朝,李渊又把隋朝很多官制,重新再复原、设置。南唐时,又建南都于洪州。到了宋朝初年又改为洪州,但是不久被称为隆兴府,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南昌县,南昌县在旧时属于州治,这些都有历史可以考证。
法达法师是洪州人,也就是现在江西省南昌县人。七岁出家,以诵《法华经》为修行的定课。有很多人也是以诵经为定课,如诵《法华经》、《金刚经》或《弥陀经》为修行的定课。法达法师到曹溪来礼拜六祖大师,但是在顶礼时,头不着地;一方面礼拜,一方面看看六祖大师的反应,所以头没有着地。顶礼是以五体投地的方式表示内心的恭敬,六祖大师看到法达来礼拜,不但没有五体投地,而且好像在试探六祖,这些动作缺乏恭敬心,便知道法达心中必定有烦恼、有执着。
六祖大师针对法达礼拜却不恭敬的态度诃斥,诃斥就是告诫:「你既然来参礼、求法,就必须要虚心、要有恭敬心才是。我看你顶礼的时候,头不着地;不但没有恭敬心,而且还怀着慢心,不如不礼的好。你心当中一定有所执着。平时,你都是修什么行门?做些什么事呢?」
法达就回答六祖说:「我平时用功就是念《法华经》,到现在已经念满三千部。」为什么法达法师有慢心呢?因为他认为念三千部《法华经》是件大功德,因此被执着功德的心念所障蔽。无论是在家或出家,不可以执着自己诵了多少部经、念了多少遍佛号,或做了多少功德。执着自己有很大的功德,或是自认自己功夫很好,心当中就会产生贡高我慢,看不起他人。我慢没有折伏,就有我相、人相,没有恭敬心,就会产生罪过。
六祖大师接着就对法达法师说:如果你诵了一万部经,能明了经文的义理,又能不起骄慢心,便是和我平行。但,这并不是最高的境界,诵经、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契悟实相,契悟这念心,进而依教观心;所谓口而诵、心而惟、身而行,身口意三业相应,才是真正的礼诵法华。如今,你执着诵了三千部经的功德,已经违背了诵经、修行的目的。既执着诵经功德,又贡高我慢,不知悔过。礼佛、礼祖师,是为了折伏自己的慢心,没有恭敬心怎么可能折伏我慢?我慢好比幢一样高高在上,所以要用恭敬心礼拜来折服我慢之幢。礼拜,可分为恭敬心的礼拜、平等心的礼拜、我慢心的礼拜。真诚的礼拜是要五体投地,我们的头触地,两手、两膝着地,称之为五体投地,这是最敬礼。对人们而言,头部是身体最珍贵的部位;礼佛时将头触地,双手翻掌,代表承接佛足,表示用最恭敬、最虔诚的礼敬来降伏自己的慢心。
礼拜,没有能礼之心、所礼之境,能所俱空,心不可得,功德也不可得,契入空性,这才是真功德。诵经,要明白这部经的道理,还要回归自性,所以古人说:「诵经有一卷无字经,念佛有一个自性佛。」我们心中这卷经是没有文字的,虽然没有文字,里面却什么都有。念佛有一个自性佛,我们口念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等圣号的目的,是用这句佛号来启发每个人的自性佛。
有些人在念佛诵经中却成了法执,执着念佛多少声有多少功德,诵经多少卷有多少功德,执着这些就和法达一样。「有我罪即生,亡功福无比」,认为自己诵了三千部经的功德无量,这就是我执。众生有我执,二乘有法执。有我执就有能所,从我执、我所产生种种罪过,「我」的钱财、「我」的名誉、「我」有多少功德、「我」有多少财富……,天天在我执中计量分别,乃至于造作罪业;所以说「有我罪即生」。「亡功福无比」,不要执着功德,执着功德,功德就成了福报,福报享完了就没有了。不执着功德,能所俱空,这个功德就不可思议了。
六波罗蜜当中,依序为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,最后是般若智慧;般若就是了达空性的道理。布施以后,了知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有,缘灭则无,本性皆空,所以没有布施者、没有接受布施的人,也没有所布施的物品;持戒,没有能持之心,没有所持之戒,能所俱空,持而无持;忍辱,没有能忍之心、没有所忍之境。所以六度的每一度都有般若,都是能所俱空。我们做了善事,做了功德,要能所俱空,进一步连空亦不执着,能够依此修行,方能契悟本具的清净心。
六祖大师又问:「你叫什么名字?」法师回答:「法达。」于是,六祖大师便藉着「法达」这个名字为因缘,说法破除他的执着。六祖大师说:你的名字叫法达,但是却未曾通达佛法的义理,对无为法、不生不灭法、无上菩提的心法未曾领悟,完全是在有相的功德中执着。
六祖大师又说了一个偈子,进一步解释让法达了解:你的名字叫法达,天天勤诵《法华经》。但是你只是诵经,并没有通达无生法,没有契悟不生不灭心,只是循声流转,这个心跟着声音流转,成了生灭心、成为众生境界,没有了达《法华经》的经义;为能契悟能诵的这念心,执着诵念《法华经》的功德,就成了生灭法、有为法。始终执着数目,记取名相,执着自己诵了三千、四千、五千部经,却没有把诵念回归心地,就是空诵。
「明心号菩萨」,诵经是一种方便,能诵之心,清清楚楚,没有昏沉、妄想,像镜子一样,不沾一点灰尘;像平静的湖水一样,不起波浪,这就是明心。心当中不起邪见、不起杂念,处处作主,这念心就是菩萨,而不是诵了许多部《法华经》就是菩萨。「菩萨清凉月,游于毕竟空,众生心水净,菩提影现中」,菩萨既没有形相,也没有声音,就如《金刚经》所说:「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」执着声音,就落到声尘、落到尘劳境界去了。「明心号菩萨」,明白能诵的这念心要时时作主,清楚明白,通达此理,明心见性就是菩萨。所以觉悟就是菩萨,心迷惑了就是众生;我们这念觉性、这念菩提心,念念分明,处处作主,就是菩萨。
「汝今有缘故」,你今天既然来到这里,就是与我有缘,现在藉这个机会再为你进一步的开示,要专心注意谛听。「吾今为汝说」,我现在开宗明义,为你显扬佛法真义。「但信佛无言」,禅宗祖师说「言语道断」,「佛」不是用言说可以表现出来,因为言语是生灭法,所以,佛在那里?佛就是无言无说、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,说出来就落言诠、就是生灭,一定要相信这个道理。祖师大德常说:不可说、不可说,佛也讲不可说、不可说;这念心不可思、不可议,一经言说就是思虑、就是生灭。佛就是「觉」,就是大众听法这念心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清楚明白,如如不动,当下即是,动念乖真。有言,这个心就有生灭,就属于有为法了。所以,要相信真正的佛法是无言无说,就是我们这念心。真正深信这个道理,「莲花从口发」,你的身心都像白莲花一样清净,讲出来的话都像莲花这么清香,大众都会信受听从。
法达听到六祖大师的开示、训诲,觉得实在很惭愧、很忏悔,自己因为执着诵经功德,虽诵了三千部《法华经》,却让执着障蔽了心眼,实实在在是错了。从今以后,无论是在任何地方,对任何人都要以谦卑心、恭敬心对待,朝这个方向去努力、去实行。
法达又讲,弟子诵《法华经》,从来只是知道诵念,不知道经上的意义究竟是什么?对经上所讲的道理还有疑问,请六祖大师慈悲开示《法华经》中的义理。
六祖大师就藉法达这个名字为缘起来开示。「法达,法即甚达」,法尔如是,本来是通达无碍的,是你自己心当中产生执着、我慢,所以没有办法通达事和理。「经本无疑」,本来一切都是现成的,是你自己心当中起了怀疑。
六祖大师进一步再问:「汝念此经以何为宗?」宗是宗旨,趣是趣向。法达法师回答,我的根性很愚钝,从过去到现在,只知道诵《法华经》就有功德,而不知道经上的意义,所以根本不知道宗趣。
六祖大师讲:「我不识文字,但是经上的意义我一定知道,你诵一遍经文给我听,我再来为你解释宗趣。」法达就高声念经,念到「譬喻品」时,六祖大师就说:「好,念到这里就可以了。这部经是以因缘出世为宗,里面讲的很多譬喻,都未曾离开这个宗趣。」
「何者因缘?经云:‘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。’一大事者,佛之知见也。」 《法华经》里面讲,诸佛出世只为一大事因缘,是什么因缘?什么大事?生死大事!为每个人的生死大事,开、示、悟、入佛知见,这是最重要的;开佛知见、示佛知见、悟佛知见、入佛知见,这就是大事。这是我们要了解、要知道的生死大事。
六祖大师听法达念到这一品时,已经完全明了《法华经》的宗趣;过去佛、现在佛、未来佛到这个世界成正觉,都是为了一件大事──为了传扬佛的知见。什么是佛的知见呢?这念心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但无念,还要清楚明白,不是像木头、石头一样,不知不觉;而是要自净其意、知而无知,这就是佛的知见。契悟了佛的知见,就能够成就佛道,趣入菩提。
世间上的人看到外面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,认为是实在的,所以就着相,着了相就想占有,巧取豪夺,这都是迷于外面种种假有之相。「内迷着空」,有些人用功修行,远离外面的境界,不被外境迷惑,但是听闻佛性是空性,又拼命去想一个空,甚至执着空即是佛;佛性本来就是真空,知见无知就是真空,但是真空当中不妨碍妙有;若执着空,认为空性就是佛,又去想一个空,空上加空,这就是着空,因此,不能契悟本具的真空。
禅宗祖师说:「有佛处不得住,无佛处急走过」,有也不执着,无也不执着,不着空有两边,就是「于相离相,于空离空。」世上的人,不是执有就是执空,执着外面的有,就迷失自心当中的妙有;执着一切空,就迷失我们的本性本空。我们自心当中,具足一切功德、一切智慧神通妙用,不需向外求。心性本空,再执着一个空,就是重床叠架,迷失自己的本心,所以要离空、离有。
能作到外不执相,内不执空,就见到本心、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、本具的觉性,这就是「开佛知见」。所谓开,就是开启;譬如我们把门窗打开,就能清清楚楚看见里面的一切。悟到每个人都有佛性,就看到自心当中的宝物。「示佛知见」,门窗打开以后、悟了以后,知道自心有很多宝藏、智慧功德。「悟佛知见」,是自己得到这个宝贝了,得到本具的佛性,一切功德、智慧宝藏都是现成。「入佛知见」就是自己得到受用,能运用这念心,静则一念不生,动则万善圆彰。
佛,犹觉也。佛就是觉悟的意思,这里所说的佛不是有形相的,不是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不是丈六金身;而是指每个人都有的佛性,佛性就是觉性。《四十二章经》里面讲:「观天地,念非常;观世界,念非常;观灵觉,即菩提。」佛性是每个人的灵知灵觉,灵知灵觉在那里?在眼曰见,在耳曰闻,在鼻辨香……,就在我们的六根门头,这就是我们的觉性,每个人本具,如果向外执求,就如日中找影,骑牛找牛,是绝对找不到的。
分为四门,开觉知见、示觉知见、悟觉知见、入觉知见。若闻开示,便能悟入,即觉知见,本来真性而得出现。觉有四个层次,开、示、悟、入,开佛知见、示佛知见、悟佛知见、入佛知见。佛非从外求,自心当中不着空、有,没有任何妄想,心中自然了了分明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归一,归一以后,觉性现前,本具的真如实性就显现,一切都是现成,见到自己本具的觉性了,这就是开佛知见。
六祖大师进一步跟法达讲,你要注意,不要错解经中的意义。假如你认为这是佛知佛见,我是凡夫众生,怎么能有佛知佛见?凡夫怎能跟佛相比!这么想,就是不敢直下承担,毁谤经典,否定自己的佛性。
彼既是佛,已具知见,何用更开?开佛知见,「开」也是方便说,这念心本自具足一切智慧功德,时时刻刻都是现成的,起心即错,动念乖真,一切现成,何须再开?所以古人开悟后提到:「迷来经累劫,悟则刹那间」;儒家也说:「百姓日用而不自知。」眼睛天天在看,却不知道是谁在看;耳朵经常在听,也不明白是谁在听;口在讲话,不知道是谁在讲话;这是因为执着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,心随着境界攀缘、迁流,自己作不了主,迷失了这念心。
汝今当信佛知见者,只汝自心,更无别佛。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,贪爱尘境,外缘内扰,甘受驱驰。 你要相信,佛知见就是自心是佛、自心是法、自心是僧,外面无别佛、无别法、无别僧。众生因为不了解这念心,自己不敢直下承担,自己遮蔽了自己的佛性,遮蔽了自己的真性,起了贪瞋痴的念头,落入尘境,所以称为众生。这念心要时时安住正念,正念就是佛,正念就是解脱,正念就是净土,那里还有什么外面的境界?内外是一如的。
众生这个心一方面攀缘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外境,内心又为受、想、行、识种种境界所困扰,念念生灭、颠倒,始终没有停歇,始终是在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三界的迁流中,时时受境界所驱驰。
因为众生内外相对中迷惑、颠倒,迷心迷境,所以要烦劳世尊从三昧中出来,苦口婆心的跟大众解说,劝大众止息妄想。「寝」,就像睡觉一样,身体不动;意喻令心念安住不动,妄想止息。向外求,求不到的;佛不是祈求得来的,因为佛性本具、觉性本具。一般人只知道向外祈求,却迷失了自己,佛就告诉我们:「狂心顿歇,歇即菩提。」这个心要归于寂灭境界,归于不动境界;不要打妄想,不起心、不动念,莫向外求,有求皆苦,无求乃乐;有求就有得,有得就会有失,本具心性是无得无失。真正做到了不起心、不动念,就与佛无二,和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。这个佛心、这个觉性就是如此简单、如此微妙。
故云:开佛知见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是已经开佛知见,见到自性佛了,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,找到路头了,见到菩提路了,这是第一步,还要继续保养圣胎,继续走下去。
我们明白这个道理,时时刻刻不要迷惑、不打妄想,坚住正念,说法这念心就是,听法这念心就是。如果不能悟入佛之知见,那就是入了众生知见。世间上有些人用心不正,不正就是邪。为什么会心邪呢?因为愚痴、迷惑,不了解本心即是佛,不停地在向外寻找;因为没有开佛知见,所以就造作种种恶业、罪过。「口善心恶」,讲的是一套,心里想的是一套,做又是一套;嘴里讲的是要修善,心中却时时妄想纷飞,起贪瞋痴,口是心非、口善心恶,身口意三业没有归一、不一致,这就是众生境界。
一般众生,心中充满了贪心、瞋心、排斥、嫉妒、猜疑、谄佞、我慢,种种邪知邪见侵入自心,以致作出戕害众生、侵人害物之事。心中充满了邪见,所作所为都是以个人利益、名利为前题;这就是侵人害物,自开众生知见,就会堕落。
不能时时保持正念、无念,最低限度也要知道正心;善念是正心,诵经持咒也是正心,都是端正自己的心念。时时刻刻要生善念,就如四正勤所讲:「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。」若能正心,就能常生智慧观照。观是注意,照是照破烦恼、照彻自心;经常检讨、反省、改正自心当中的过失,就是智慧观照。譬如师父在开示,大众在听讲,忽然心打了妄想,不论是想好的、想坏的,心都不宁静;或是自己失去了觉照、觉观,在打瞌睡,有时候心清楚,有时候心不清楚,心里想,今天很辛苦,干脆藉这个机会小睡一下,没有关系,这就是没有观照,失去了智慧,就随着妄想、瞌睡,迷迷糊糊。忽然发现,师父在开示,自己怎么可以打妄想、打瞌睡!立刻就发了惭愧心,把心收回来,又安住正念,保持清楚、明白;有了任何过失,自己能够知道,这就是观照、就是智慧返照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修行就找到一条心路历程。
不知道心路历程,就会产生法执,执着昨天诵多少经?今天持多少咒?拜了多少佛?做了多少善事?始终没有在心上用功。并不是说这些不对,而是在修行上要更进一步;《金刚经》讲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」,不要执着法,法是药,何况是非法?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,属于非法,不是正法就是非法。所以,「常生智慧,观照自心,止恶行善」,心要停止起坏的念头,口要停止讲坏话,身不造作恶行。不但停止恶言、恶行、恶念,还要积极行善,把善法落实到身、口、行为当中,修了善法,要不执着善法,又归于自心;这就是开佛知见,这就是佛的见解、觉悟的见解、菩提道路的见解。
不知道在心上用功、返照自心,始终执着诵经、持咒、念佛的次数、功德,念念都是执着,把这个当作功课,就没有办法明心见性,这和「牦牛爱尾」有什么不同呢?
在西藏高原有种牦牛,体型高壮,它尾巴的毛又长又好,牦牛经常把尾巴甩一甩、看一看,它不知道尾巴是它最后面、最小的东西,即使尾巴掉了还可以存活。然而,牦牛却因为执着这个尾巴,甚至猎人来了还不知道赶紧逃避,还在欣赏自己的尾巴,为了尾巴,连命都失去了。
修行人若执着这些功德为实有,没有落实返照自心,就等于牦牛爱尾;由于执着功德,迷失本心,果报是生到天上享天福,福报享完还是会堕落。所以,念佛是方法,诵经、持咒也是方法;念佛要归于自性佛,念而无念,无念而念,运用法门用功修行,明悟心性,而又不执着于法门。
法达又讲:如果是这样,我们只要了解经当中的道理就好了,是否就不需要诵经了?六祖大师说:经有什么过失?难道会障碍你的念头吗?迷或悟都取决于自己,迷惑了是众生,就会堕落,受生死轮回,损害的是自己;悟了就是菩萨,就能得解脱,得到法益。损益都由自己这念心所造作,这就是「水能载舟,亦能覆舟」。「口诵心行,即是转经」;既要诵经,也要实行。譬如现在诵〈普贤行愿品〉,口在诵,身体在礼拜;不是诵了、拜了就了了,口诵、礼拜以后,要在日常生活上真正落实普贤十大愿,当下就是普贤菩萨了。
有些人执着诵经,产生法执;也有人诵经有了境界,又执着境界,这就是不了解经中的道理。了解经上的道理就知道除了口而诵、心而惟、身而行,还要知道经义,经上有空、假、中的道理,有俗谛、真谛、中道第一义谛,这些道理要明白。经是佛所说的,佛从自性智慧中说出来,为了破迷显正;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用来除去众生心当中的执着和烦恼,诵经是修行的方便法门,藉由诵经定心、明心,化除烦恼、执着。《金刚经》讲得很清楚:「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,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」过河就不需要船了,执着、烦恼化除了,连方便法门也要舍去,所以我们依照经上的道理去实践,这才是最重要。一方面诵经,一方面要实行;因为怕自己忘记了佛法的道理,所以要诵经来提醒,不但诵经,还要去实践,这就是转经。
「口诵心不行,即是被经转」,说到做不到,对道业没有任何帮助;说到又做到,就是菩萨。口中诵,心中打妄想,执着诵经功德为实有,不知道经文的意义,就是被经转;经文的意义就是要悟这念心,悟了以后还要把这念心落实在日常生活上,使这念心时时刻刻都存在,无论顺境、逆境;白天、晚上,都能了了分明、处处作主。
六祖大师进一步说:我现在再诵一个偈,你要仔细听。「心迷法华转」,法达诵了三千部《法华经》,只知道诵,却不了解经中的实义,这念心被诵经的执着转走了,这是一种定,但没有慧,也没有办法契悟本心。「心悟转法华」,悟了心以后,《法华经》就是自己。怎么说呢?我们诵经这念心、能念的这念心始终不起妄想,始终是清楚、明白;诵经的当下,就像流水一样诵去。经诵完了,这个心和能诵的那念心没有差别,诵经以后的心与没有诵经的心一样,不增不减。诵经时清楚明白,不诵经也是清楚明白,诵与无诵都是一样,法华就是我们心当中的法华,不是心外的法华了。「诵经久不明」,不了解这个道理,始终执着一卷又一卷的功德,这念心就落入生灭。我们的心本来就是实相、法华就是实相,但是由于执着,有了相对,心便成了生灭,「与义作雠家」,就像仇家、冤家一样,始终在相对中,无法契悟实相。
六祖大师怕法达还是不了解,再进一步说明:「无念念即正」;简单的解释,就是大众听法这念心,不起心、不动念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就是无念,这个无念就是正。我们心中有杂念、有恶念、有善念;不但不起恶念,连善念都不起,这个心就是无念;无念不是打瞌睡,也不是无聊;这个心当下要清楚、明白,并且没有妄念,如同《金刚经》所说「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」,心要存在、觉性要存在。所以,「无念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」,无论起什么念头都是偏到一边;起坏念头、起贪瞋痴,造杀盗淫,这是堕入三涂恶道;起善念,做好事,那是属于人道、天道,人道、天道还是属于生死流转;这个法门是告诉大众成佛作祖的境界,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的境界,是超越一切言说的境界;是如来的知见,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使大众明了如来不可说、不可说的这念心,这才是真正的道理。有些人不了解这个道理,认为《六祖坛经》所说的无念,是指连善念都不起,就觉得奇怪!这是不了解善念、恶念都不可得;因为起恶念是堕落,起善念是人天的果报,始终脱离不了生死轮回。《六祖坛经》告诉我们了生死、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超越一切境界的道理,这不是渐修的法门,而是顿悟境界。
如何顿悟呢?「无念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」,菩提路上不作有想、亦不作无想!不论自己起什么念,念佛、诵经都属于有念,如果悟了就不妨碍起念;悟了,念佛也是无念,诵经也是无念。「有念念成邪」,什么叫做邪?念头落入一边就是邪,落入「有」是一边,落入「无」也是一边。邪到一边、偏到一边就不是菩提大道,就不是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。「有无俱不计,长御白牛车」,计,就是卜度、思惟;六祖大师告诉大众,不要去分别有、无,有也不住、无也不住,这念心不住两边,当下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白牛车。白牛车是一个譬喻,白牛车是最高的境界,要达到心即是佛、心即是菩提、心即是如来,就要不住两边;打坐时,站得住、站得长,这就是长御白牛车,就是坐在白牛车上面了。要时时都坐在白牛车上,时时都坐在莲花台上,时时都坐在如来的宝座上。彻底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是开悟了,所以,不要把开悟看得很高、很深;就是这念心,这么直接的事,不敢直下承担,不是很糊涂吗?
不要把如来的境界看得很高,如来就是指我们这个佛性。人人都有佛性,任何有生命的众生都有;无论男女老幼、在家出家、?飞蠕动都有这一念心。
法达听了六祖大师的教诲,当下开悟,痛哭流涕,发现原来自己过去所执持的修习法门都是错误的,一切都是现成,只是自己不知直下承担,一直以来,都在着有、着无的念头上下功夫。法达禀告六祖大师自己开悟的境界:「我从过去到现在,都为诵念《法华经》的执着所转,认为诵《法华经》有功德,执着诵经功德越多越好。不知道自己的心在那里?佛在那里?」
诵经是一个前方便,当自己有妄想、昏沉、无明的时候;无法安住实相,打坐连一秒钟都坐不住的时候,诵经、念佛、礼忏,都是对治自己习气和烦恼的前方便。如果坐下来没有妄想、没有烦恼,就不需要诵经了,这念心就是大藏经。大众要在这个地方去契悟,诵经、念佛是一个方便法门,真正大彻大悟了,不论诵经、念佛、持咒、静坐、乃至行住坐卧,一切法都是佛法,所以体悟这念心很重要,悟了一切法皆是佛法,动静闲忙不离当念。
法达虽然是悟了,但并非大彻大悟,还存有疑问。于是再启禀六祖大师:佛经上记载,证到阿罗汉的声闻圣者,乃至缘觉、菩萨,尽自己的能力思惟、揣测、卜度,都没有办法了解如来智慧的深广,没有办法测量出佛的智慧有多么广大。佛经里面讲:初果不知二果事,二果不知三果事;初地菩萨不知二地菩萨的事。既然是连声闻、缘觉、菩萨尽自己的能力思惟、研究,都没有办法了解佛的智慧,如今又说凡夫悟了自心,即名佛之知见,这个道理实在令人很难相信,没有办法接受!我自己不是上根的人,所以未免怀疑、不相信这个道理,甚至于有人可能还会毁谤。佛经里面又讲羊车、鹿车、牛车与大白牛车,这如何区别?祈愿和尚垂慈说明。
师曰:「经意分明,汝自迷背。诸三乘人,不能测佛智者,患在度量也,饶伊尽思共推,转加悬远。」 六祖大师回答:佛经上所讲的道理很明确、很清楚,是你自己迷失了本心,背觉合尘,所以才会不了解。第一个问题,三乘人不能测佛智;三乘人是指小乘的声闻乘、中乘的缘觉乘、大乘的菩萨乘,这三乘人尚不离思惟,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有思、有念就是生灭;佛是无思、无念,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,所以,诸三乘人不能了达佛的智慧,原因就是出于心念落入思量、卜度。
佛的心就是诸位听法的这念心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当下即是,动念乖真,念头一动就不是了。所以,这念心的返照、思惟都是方便,经由渐修而契悟自性的法门。声闻、缘觉是以思惟来重虑缘真,所谓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法无我,这都是思惟,思惟身不净、心不净、法不净的道理;如来是不思惟,超越一切缘虑、可思可议的境界。如《心经》所讲,无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无色、身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无苦、集、灭、道,什么都超越了!这是顿悟法门。
可思、可议,就落入阶级。佛是不思、不议,不落入阶级。透过思惟修由有为契入无为,是声闻、缘觉、菩萨的方便法门。譬如,菩萨修六度波罗蜜,就思惟六波罗蜜第一是布施,有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,布施以后要能所俱空。诸三乘人思惟这些道理,思惟就是有念,没有办法契入无思、无念,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。「饶伊尽思共推,转加悬远」;无论三乘人怎么样去推敲这些道理,愈是思惟、推敲,离不思、不议的境界就越来越远。顿悟是无思无虑,直下承担,渐修是有思有虑,有思有虑怎么能测知无思无虑的境界?
佛所说的一切道理,不是为佛而说,也不是为圣者而说,而是为不觉的凡夫所说。如果无法百分之百相信佛所说的一切法,听到佛讲这个道理时,就会退席。因为,不相信自己有本具的佛性;不相信佛的知见本来就在每个人清净自性当中;不相信自己时时刻刻都坐在大白牛车上,大白牛车就是大众本有的心性、觉性、佛性。
「更于门外找三车」,「门」是指心门;三车就是指三乘,三车是一种譬喻,离开这念心去找三车,找不到的!何况《法华经》讲得很清楚,只有一佛乘,无有余乘。佛所说的只有一佛乘,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实相就是一佛乘,没有其他的一乘、二乘、三乘!假使有,也都是方便说;佛说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,种种因缘、譬喻,都是方便说,是应众生根机而说。为什么佛要说方便法呢?因为时节因缘未到,即使讲不可思、不可议,大众也听不懂。根机是人道的,佛就讲五戒;根机在天上,佛就讲十善;对小乘根机,佛就说四圣谛,讲证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阿罗汉果,讲证涅?,讲六神通,大家听了很高兴、很有兴趣,佛就再进一步讲,还有比声闻乘更高、神通更广大的缘觉果、菩萨果,佛遇此类根机,就说十二因缘、修六波罗蜜,修菩萨道,将来圆成佛智……,这些都是方便,都要归于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境界,都要归于实相、中道实相、究竟了义,就是一佛乘。
前面所说的声闻乘、缘觉乘、菩萨乘,乃至种种方便,最后都要归于一佛乘。就如政府办学校一样,有小学、中学、高中、商职、五专、大学、硕士、博士,前面都是方便,最后,希望每一个人都有博士的知识和学位。现在拿不到博士,可以拿硕士、学士,以后还是有机会取得博士学位,空间还很大,随时随地都可以进博士班。由于每一个人的因缘不同,家庭环境、背景不同,或是读到高职、二专、五专,可以维持自己的生活,以后想上进,还是可以再进修,再取得硕士学位、博士学位。佛法的道理也是如此,先开种种方便,一切都是应机施教,最后希望每一个人都归于不可思、不可议的实相境界,一佛乘的境界。
昔,就是过去。六祖大师对法达讲:你怎么没有省悟到三乘只是权巧的方便说呢?这些方便是为了达到究竟而说的。因为依着前面这些方便,循序渐进,才能契悟一真法界、契悟一乘、契悟实相。
这个道理以求学来讲,小学、中学、高中都是方便,必须要有前面这些方便,才能接受、理解专科、大学、硕士……种种更深奥的知识。所以说三乘是方便,一乘是实,一乘才是实实在在的。如来希望大众能提升,所以就开演实相的道理;《法华经》里面所讲的就是实相,目的是教大众去假归真,去掉假有、去掉方便,一法不立,归于实相。众生有我执,声闻、缘觉、菩萨有法执,将我执、法执都去掉,全归于一真法界;归真之后,真亦无名;如果执着自己已经得到真谛,就又违背真谛的意义了,因为有真就有假,实相当中一法不立,魔也不立、众生也不立、佛也不立。因为这念心当中,所有一切名相都是虚妄;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,所有一切名相,目的就是为了开权显实,最后都归于无言无说、无名无相,目的是在这里。
你要知道,放下前面这些假有,这些方便的施设、权巧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十方世界,都在这实相当中,这里所有一切自性珍宝都是现成的,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,全都是自己的,由自己受用。「更不作父想,亦不作子想」,不作世尊是慈父想,也不作我们是佛子想,这都是方便。到达这个境界时,什么都是不可思、不可议,无言无说。所以,「亦无用想」,我们这念心有体大、相大、用大,修六波罗蜜、修一切善法、修建道场都是用,用也不作用想,一切都要放下。「是名持《法华经》」,你悟了这个道理,当下这念心如如不动,就是真正在诵持《法华经》了。《法华经》就在自心当中,就是实相,实相就是《法华经》。
从劫至劫,手不释卷,从昼至夜,无不念时也。 悟到这个道理,就如同从早到晚、时时刻刻都是真正在持诵《法华经》,没有不持诵的时候。这时,有念也得、无念也得,念了以后又归于无念、无念又归于实相,时时刻刻都是念念分明,时时刻刻实相都存在。西洋哲学家笛卡儿讲:「我思故我在。」他认为人在思惟、思想的时候,自己是存在的,这是世间人所说的道理。难道说不思想的时候,自己就不存在了吗?悟了实相,思也存在,不思也存在,念也是自己,不念也是自己。
法达蒙受六祖大师的启示,发明心地,真正是了解了这念心性,心中有无量的喜悦,就说了一个偈子,赞叹六祖大师所说的法和自己开悟的境界:「经诵三千部,曹溪一句亡;未明出世旨,宁歇累生狂。羊鹿牛权设,初中后善扬;谁知火宅内,元是法中王。」因为法达诵三千部经,都属于有念、有想、有为、有执;有我执、有法执,在曹溪听了六祖大师讲:「无念念即正,有念念成邪,有无俱不计,长御白牛车」,就除去了心中的执着。曹溪是指六祖大师「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」的法门;六祖大师讲无念是正,有念是邪;怕世人执着无念,又补充一句,有无俱不计,有也不住、无也不住,这个时候就真正是坐在白牛车上,私毫不假,否则又在骑牛找牛。
「未明出世旨」,人的一生都在迷惑当中,不了解什么是世间的道理、什么是出世间的道理,始终想要出世,究竟怎么样才是出世?一般人认为生到兜率天是出世,生到十方净土是出世,所以求生兜率天,求生十方净土,把世间和出世间判作两件事。假使真正明白了曹溪的法门,就知道「正见名出世,邪见名世间」,世间和出世间都在当下这念心当中;时时刻刻保持正念,坚住正念,就是在净土当中,就是坐在白牛车上;凡夫的心悟了就是佛,心净了就是佛,不需要另外去求出世。「宁歇累生狂」,狂就是自己的妄想,有念则狂、无念则圣。假使你了解这些道理,干脆就直截了当、大休大歇,一念不生。儒家也说:「克念则圣,罔念则狂」,心中有种种妄想,那就是颠倒,无念就是圣心、就是圣胎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儒家所说的无念和这里所讲的实相,实在是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「羊鹿牛权设」;羊车、鹿车、牛车,这都是方便的施设;羊车是指声闻,鹿车指缘觉,牛车是喻菩萨,羊鹿牛代表三乘,这都是权设方便、善巧方便。「初中后善扬」,初善、中善、后善这些都是在推广佛法、阐扬佛法。「谁知火宅内,元是法中王」,原来烦恼即是菩提,无明就是涅?。火宅是指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,三界就是火宅,有些人把火宅看成外面的境界,其实火宅就在我们自心当中;心中有男女的欲爱、饮食的嗜好等种种欲望,这是欲界;自心有种种执着,看到好东西就贪爱、想占有,把它当作真实的,这就是色界;认为欲界、色界不好,希望归空,这就是无色界;三界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,三界都是火宅。但是只要念头一转,就是法王、就是法中之王。这念心执着一切法为实有,那就是火宅;现在得法自在,法从心生,能处处作主,就是法中王。所以这念心作得了主,就是水能载舟;这念心作不了主,就是水能覆舟;翻过来是手掌,翻过去就是手背;没有悟,心是烦恼,悟了就是菩提,不要另外去找菩提,只要当下不起烦恼,现在就是法中王,就是这么简单!在烦恼无明当中,原来就是法王所住的地方。这个偈子大众要把它背熟,用来提醒自己。
六祖大师讲:从今以后,你才真正是诵经僧。法达是真正了解这个道理了,但是也不间断诵经。
法达既然领了玄旨,为什么对诵经的定课亦不间断呢?因为诵经时这念心与不诵经时这念心都是清楚明白。但要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没有妄想、昏沉,并不容易,所以有烦恼、昏沉时,用《法华经》来提示一下,提起正念。能够以正念诵经,诵经时,此心清楚明白、遍满虚空、周遍法界,不可思、不可议,这部经就是实相。所以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一就是一佛乘、一就是实相、一就是这念心。没有悟到这个道理,内是内、外是外,过去是过去、现在是现在、未来是未来,美是美、丑是丑,生是生、死是死;悟了这个道理,当下一心专注,万法归宗,内外一如,一切法都是佛法。到了这个境界,「溪声尽是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」,内外达到一个境界,但还是要修,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习气很重,要坚住正念,时时刻刻都要保养圣胎,这就是修道位;修到最圆满的境界、断除一切惑业,即是成道、成佛。所以,法达领悟了这个道理,亦不辍诵经,这就不被《法华经》所转了。心和经是一体,心境一如了;心就是经,经就是心,所以诵也得,不诵也得,诵或不诵始终都能坚住正念,这才真正是诵经僧,否则诵《法华经》,却执着诵经的次数、功德,心为诵经的境所转,就成了生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