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觀

七周緣慈

(一)

  修行學佛的目的,一方面是要明心、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;二方面是這念心要安住不動,透過檢討反省,看看自己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哪一種習氣重?檢討了以後,就要對治、讓心安住。

  例如,如果覺得自己經常發脾氣、起無明,表示瞋心很重,就要修慈悲觀;五停心觀提到「多瞋眾生慈悲觀」,慈悲觀是對治瞋毒的方法。瞋心每一個人都有,只要起了瞋心、無明,就是不正,沒有辦法正順佛心、正順菩提、正順涅槃,這個心被煩惱所縛,產生了障礙,便失去了解脫的功德。修行必須把慈悲心養成,才能對治、除去心中的瞋恚,所以要修慈悲觀;不論大乘、小乘,都是如此。

  慈悲觀簡要來分,有「七周緣慈」與「四無量心」二種。修習慈悲觀,不斷重慮緣真,定力功深,就能轉化瞋心長養慈心,進而正順菩提,正順涅槃,正順解脫,就稱為正順解脫之道。

  佛法講「悲智雙運」,如果一個人只有智慧,而沒有慈悲,就會走歪路;只有慈悲,而沒有智慧,也會走歪路。歪就是不正;不正,就是與無上正等正覺這念心不相應。所以要想成就無上菩提,必須有慈悲、有智慧。

  以世間來看也是如此,世間人講情感、理智,如果一個人只有情感,而沒有理智,這一生就受到情感的纏縛、折磨,波波折折,始終成不了大器,身心也得不到安寧。相反地,如果只有理智而沒有情感、熱忱、慈悲,就會像冷血動物一樣、冷冰冰的,誰也不敢親近。因此,即便是在世間,想要成功一樣要有理智、又有情感,才能有所成就。

  佛法並不講情感,而是講慈悲。因為世間人的情感,只跟有緣的人才會產生,沒有緣、就沒有情感。例如父子之情、兄弟之情、父母之情、妻子之情、兒女之情、朋友之情……我們只對這些人有情有義,除了這些人以外,與自己不相干的就漠不關心。然而這些親眷朋友,只是一切眾生中的少數,由此可知,世間所認為的情感是狹隘的。

  佛法講慈悲,就是告訴我們要把這個情提升、淨化,把心量擴大到無量無邊。例如,對父母要孝敬,對所有人也都要有孝敬的心,正如儒家所說: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」進一步,不但是對自己的親人,連對自己的冤家,也要以平等心來看待,心量廣大、心行平等,乃至對所有眾生,都要以慈悲心來對待。

  慈悲心要如何養成?在佛法來講,第一要戒殺,第二要放生、救生,第三要吃素。戒殺、放生、吃素都做到了,還是不夠周詳圓滿;因此進一步在靜坐時修習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,這樣就能把我們的心結、心當中的瞋恚化除。

  世間人修定,因為不知道慈悲的道理、慈悲心的重要,通常只講修定,卻很少專修慈悲觀。以佛法而言,修行除了修定、修慧,還必須具足慈心、冤親平等,與所有的親、冤、中間人,都要結一個慈緣、善緣,這樣才能普度眾生;否則,和眾生沒有緣,要去度眾生也不容易。了解這些道理,就知道慈悲的重要;要達到慈心廣大,就要修習慈悲觀。

  慈悲觀包含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這兩種法門,如果過去已經聽過,也要溫故而知新,重複思惟、起觀行,藉此化除我們的瞋心,使心達到平靜,目的是在這裡。以下先講七周緣慈。

  七周緣慈,即對所緣七種冤親之境,分別施與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,來回反覆思惟七次。「周」是周遍,無論冤親皆能周遍平等,或周遍施行之義。「緣」是緣慮、思惟,一個是能緣之心、一個是所緣之境,修七周緣慈,能緣、能想的這念心,緣慮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中間人,這七種境界就是所緣之境。

  修行就是一個能所。所謂能緣之心、所緣之境;能觀之心、所觀之境;這是很重要的事情,隨著所修習的法門不同,所緣之境也各有不同。例如:修慈悲觀,能緣之心,是以慈悲為所緣的境界;修不淨觀,能緣之心,是以不淨之理為所緣的境界;修空觀,能緣之心,是以空性之理為所緣的境界;修假觀,能緣之心,是以假有為所緣的境界;修數息觀,能緣之心,是以出息、入息為所緣的境界……把能緣的這念心靠到所緣的境界,專注思惟,達到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,就是禪、就是定。依著這個原則來修習七周緣慈,就能化除我們過去、現在瞋恚的心結,養成大慈悲心,這就是一種方便。

  有些人認為,修行就是要達到究竟,為什麼還要修種種方便?會有這個疑問,就是對於方便的道理不了解。所謂方便,就像我們想要到台北,台北是目的地;要到達台北,可以搭飛機,或是搭火車、坐轎車、騎摩托車、騎腳踏車,乃至於走路,這些都是方便;若是搭飛機,得先買機票,需要錢財,這也是方便;若是走路,得要有體力、身體要健康,這也是方便;假使沒有這些方便,就沒有辦法到達台北這個目的地。由此可知,方便很重要。

  修行也是如此,佛法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方便,藉由種種方便來達到解脫,如果沒有這些方便,就很難成就轉識成智、得到解脫。除非是見佛得度的根機,見到佛的形相,聽到佛說:「善來比丘,袈裟著身,鬚髮自落。」就證到羅漢果;除此以外,都要經過聞思修三慧,透過思惟、修種種方便法門來對治煩惱,才能成道證果。像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方便,藉這些方便來助道,使我們能夠明道、悟道、證道。現在所講的七周緣慈也是方便,目的是對治瞋心。所謂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每個人心當中都有瞋恚,瞋心一起,「火燒功德林」,藉由修習七周緣慈,重慮緣真,把心中的瞋恚之火息滅了,心就能得清涼。

  「重慮緣真」是佛法的專有名詞。「重」是反覆不斷,「慮」是思惟,「緣」是緣慮,這念心住在一個境界上就稱為「緣」。平時這念心緣著法塵境界,想過去、想現在、想未來,稱為攀緣;現在想要把瞋恚心轉過來、得解脫,就要「緣真」,「真」就是真理。七周緣慈、慈心就是「真」。修習七周緣慈的目的,就是要化除我們的無明、煩惱;過去起瞋恚的是這念心,現在修觀的也是這念心;這念心不去緣慮瞋恚,而是緣著七周緣慈反覆不斷地思惟,就是用慈悲心在轉化瞋恚,把這念瞋恚心轉過來了,就能得解脫。



(二)

  修習禪定,有兩種方法,一種是思惟修,屬於漸修法門,依循步驟、階段,漸次修習;一種是不假思惟,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,屬於頓悟法門。現在所講的七周緣慈,就是思惟修,屬於漸修的方法。

  修習七周緣慈,要先安禪靜慮。安禪,就是調身、調息、調心:調身,結跏趺坐、把身體的姿勢調好;調息,把氣息調好,使氣息微細、均勻;調心,把心念調好,這念心平靜、寧靜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對於心性之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,心安定下來了,就是安禪。接著就要靜慮,慮就是思惟。

  首先檢討反省,自己修行不能得力、有種種障礙,打坐心定不下來、無法契入禪定、聽經時很多法門聽不懂、不能開智慧、得不到清淨法眼、這念心沒有辦法安住定慧、正念不能現前、沒辦法大徹大悟……就是由於業障所致,業障障蔽了自己的清淨心、菩提心、涅槃心。

  業障是如何產生的?不外乎由「心」、「境」而來;「心」是指自心;「境」即是指親、冤、中間人等外境。由於過去至今,對長輩不恭敬,對平輩爭強好嫉,對晚輩疏於指導照顧,甚至結仇結冤,起心動念中、種子薰入八識田中,就成了心結,始終存在心當中,便造成修行的障礙。

  現在自知慚愧,希望能夠解冤釋結,就用自己修行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,回向給過去、現在的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間人,把所有心結統統化掉,心就能得到平靜;這樣子來修觀,一定能與菩提心相應,得到解脫。

  為何要用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回向?因為世間的功德,以禪定最為殊勝、不可思議。有些人在這裡就會起疑惑:我現在還沒有證到初禪、二禪、三禪,沒有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,又如何將功德回向給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間人?這樣會不會像開了空頭支票呢?

  雖然尚未證到初禪、二禪、三禪,但我們可以透過靜坐思惟,把累世以來出家、修行、供養、布施、持戒、精進、聞法、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護法、禮懺、隨喜、孝養父母……等世間、出世間的一切善法、功德總合在一起,分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上品功德等於三禪,中品功德等於二禪,下品功德等於初禪,以此功德回向冤親。世間、出世間一切善法的功德,每個人都有!這些善法我們從過去至今都有發心,這樣來思惟,心就能夠落實,再也不會懷疑。

  修七周緣慈,要先具足信心,如果沒有信心,這個法門也修不成功。要肯定自己確實有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;這並不是想像出來、子虛烏有,而是一種事實。把這些道理想通了,具足了信心,就可以正式開始修習。

  第一步:「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──累世的父母、師長等長輩。」

  為什麼要回向上親呢?儒家云:「百善孝為先。」所有一切善法,是以孝為首;而佛法所說的孝更是廣大,不僅對現世父母,對累世父母,乃至一切男子、女子都應當要盡孝。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,對自己的父母、師長等長輩,未善盡孝道,不能知恩、感恩、報恩,現今深覺慚愧、懺悔,願以佛法盡孝,所以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親:現在今世的父母、師長等一切長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的父母、師長等一切長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二步:「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──累世的兄弟姐妹、配偶、同參道友等平輩。」

  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,對法親眷屬、同參道友等平輩,未盡勸善規過、相互勉勵之責,或心存嫉妒,爾詐我虞,幸災樂禍,不知相互包容、互助合作,現今深覺慚愧、懺悔,故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親:現在今世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三步:「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──累世的子女、學生等晚輩。」

  思惟自己從過去至今,對子女、學生等晚輩,未盡教養之責,疏於指導關照,使他們走了錯路、走了遠路,所謂「養不教,父之過;教不嚴,師之惰」,這些都是自己的過失;現在願以佛法利益下親,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親:現在今世的子女、學生等一切晚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的子女、學生等一切晚輩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四步:「願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上冤──上親累世的冤親債主。」

  所謂「冤家宜解不宜結」,現在願以佛法利益上冤,將三禪的功德回向給一切與自己的父母、師長等長輩,曾經結冤的一切眾生:現在今世和我的父母、師長等一切長輩,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和我的父母、師長等一切長輩,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五步:「願將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──中親累世的冤親債主。」

  願以二禪的功德回向給中冤:現在今世和我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,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和我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參道友等一切平輩,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六步:「願將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──下親累世的冤親債主。」

  願以初禪的功德回向給下冤:現在今世和我的子女、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和我的子女、學生等一切晚輩結下冤仇的冤親債主們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七步:「願將其餘功德隨心所願回向給一切中間人──累世非親非故之人。」

 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,皆是未來諸佛。因此除了冤親以外,非親非故的一切眾生,亦與我們有緣,所以願將其餘功德,隨喜回向給一切的中間人:現在今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護持正法,永不退轉。過去累世一切非親非冤的中間人,皆能業障消除,增福增慧,發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如此由上親至中間人為第一遍,再從中間人至上親為第二遍,再由上親至中間人為第三遍……周而復始思惟七遍,稱為「七周緣慈」。思惟七遍之後,由有念、有想歸於無念、無想,將這念心安住中道實相。



(三)

  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、「心生則法生,法生則心生」,這念心一起心動念,就會產生種種作用。舉例來說:有些人想念遠方的親戚、朋友,無論他在美國、日本、大陸、或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,天天都在想念他的生活、身體狀況、是否平安……專注地想念,達到一定的程度,就產生了感通的作用;晚上一作夢,夢到對方生病了,醒來之後打電話一問,他果真生病了!又如:我們看到前面有一盤點心,很想要吃,這個想吃的心念一起,生理馬上就產生變化、口水就流出來了,這時如果拿鏡子一照,就看到自己的面孔變成了餓鬼相。這念心一起心動念,馬上就有作用現前,實在非常微妙。

  唯識云:「剎那率爾心,墮境第一念。」這一念心,如果掌握不住,就會墮落;相反地,如果懂得運用,就能夠產生感應、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。所以我們修習七周緣慈,要具足信心,不能有一點懷疑,假使有一點懷疑,思惟就沒有效果了。因為信是根本,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來思惟,一定能產生功用。

  經云:「制心一處,無事不辦。」要知道一念誠心,就能產生不可思議的作用,我們現在依著七周緣慈的道理來思惟,就是制心一處,把心念專注一境,作用馬上就現前。不但佛法這麼講,儒家也是這麼講,歷史上很多感應的事情,也都是這一念心專注、至誠所產生的作用。

  相反地,造惡業也是這一念心的作用,如果對某個人起了貪愛,或是起了瞋恚、仇恨的心念,覺得他對自己不好,就牢記在心裡,想著將來有機會要給他好看,這樣就糟糕了!這個瞋恚的種子一種下去,就成了障礙,障蔽本自清淨的佛性,障蔽真如自性的功德,始終成不了道。

  報紙上登載的新聞中,有父母殺害兒女,也有兒女殺害父母,乃至兄弟之間為了財產,彼此嫉妒、仇恨,甚至謀財害命……這些都是因為沒有慈悲心、沒有孝道心所造成。我們在過去生中也都曾經造這些惡業、或經歷這些事,雖然是過去的事情,但這些種子始終在我們八識田中。俗話說:「父母之仇不共戴天。」一般人認為,只要對方與自己的父母有仇,有殺、盜、淫、詐騙等仇恨,就等於跟自己結下梁子,一定要報仇,這些瞋恚的種子,如果沒有徹底化解,將來起了煩惱,善心、定力退失了,這些種子就會現前,讓我們去造惡業。

  所以,根本解決之道,就是把這些種子徹底洗掉,現在修習七周緣慈,就是在洗淨過去瞋恚的種子。以慈悲心來化解仇恨,對於一切冤、親,都要解冤釋結,這念心就能得到平靜,如此才能出輪迴、了生死,進而成佛種智、成就佛的平等智慧。

  佛菩薩觀眾生如一子,把一切眾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;我們有了這種心量,心中就沒有掛礙、沒有障礙,就能契入甚深禪定。如果心當中有掛礙,要想入禪定,是很難的事情;所謂心生則法生,心中還有分別、執著,還有瞋恚的種子存在,就始終沒有辦法平靜、無念,契入甚深禪定;即使得到一點禪定,也只是表面上暫時相應而已。修行學佛就是要達到冤親平等;真正達到心行平等,心中就沒有障礙,這念心時時刻刻都是平靜、寧靜,走路、穿衣、吃飯、行住坐臥,經常都在大禪定當中,這個心就踏實了。

  修行沒有別的,就是要得解脫。得解脫,不是求佛菩薩來幫我們解脫,而是檢討反省自己的煩惱,把煩惱化掉就得解脫,就是這麼簡單。現在用七周緣慈的方法,來破除執著和瞋心,這念心沒有遠近、沒有障礙、不可思議。大眾要有信心,依著七周緣慈的道理專注思惟,運用這念心來解冤釋結,一定能夠達到解脫、不可思議的效果。



(四)

  七周緣慈,是對所緣七種冤親之境,分別施與初禪、二禪、三禪的功德,來回反覆思惟七次的觀行法門。透過修習七周緣慈,斷除瞋心、長養慈心,目的是在這裡。

  我們這念心很微妙,只要一思惟、一想,就能產生作用,竟像一座電台一樣。如果電台的電力很充足,電波發射出去,就有力量、能夠傳播得很遠;這念心也是如此,依著願力、功德、智慧、禪定、信心,就能產生力量。所以平時就要時時刻刻保持正念、善念,不要有雜念、妄想,假使心中有雜念、妄想,心的力量就無法彰顯。現在修七周緣慈,這念心緣著慈心專注思惟,這當中就有功德、有信心、有願行、有法力,就能產生力量,靠這些力量,就能化除我們瞋恚的心結。

  七周緣慈如果修習得很好、很專注,在修習時,也會有種種境界產生,遇到這些境界不要去理會。有境界,心中既不歡喜、也不恐懼;沒有境界,也不要起煩惱,因為境界都是我們起心動念的作用。遇到境界不要理它,繼續專注思惟,思惟達到一念相應,一下就能契入「慈心三昧」,三昧就是定;修習慈心觀達到相應,便能成就慈心三昧、慈心定。進一步,思惟不作思惟想、思惟不作思惟解,思而無思,最後歸於中道實相究竟了義,一下就超越了,這就屬於大乘境界;假使不知道思而無思,只是執著這個法門為實有,成了法執,就落入小乘境界。

  法門之所以有小乘、大乘之分,也都是來自這念心的取捨,不離這念心的作用。有些人對道理不理解,認為:「既然執著思惟會落入小乘,乾脆就不要思惟了!」這樣又偏到一邊了。我們初初開始修行,這念心不是昏沉,就是妄想、無明,如果不先透過思惟,這念心就無法作主、無法保持長久。所以必須先透過思惟;思惟了以後,思而無思、念而無念、言而無言、行而無行,最後歸於無言無說、無思無慮;而無言無說、無思無慮,也不妨礙有言有說、有思有慮。言說、思慮,是心之用;最後歸於無言無說、無思無慮,歸於不動不搖、不去不來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動這念心,是心之體。了解這念心有體、有用,就真正了達菩薩的境界了。

  禪宗所說的開悟,一個是悟到心之用,一個是悟到心之體。一般人不僅不了解心之體,甚至連心之用都不知道;由於不明白心的作用,任意起無明、煩惱,起貪瞋癡、造殺盜淫,因此就墮落了,這就是在迷的眾生。

  佛法講明心,明白這念心很重要,如果沒有辦法明白,就要修定;有了定,就能明白這念心。修行就是要定心、明心、悟心;悟到了這念心,進一步還要能夠運用這念心,如此對這念心的運用才能達到盡善盡美。

  這念心的作用有染、有淨,修七周緣慈,就屬於解脫的作用、智慧心的作用、慈悲心的作用、解冤釋結的作用,這就是這念心微妙之處。所謂「水能載舟,水能覆舟」,修七周緣慈,運用這念心來依根解結,就是「水能載舟」,懂得運用這念心,藉由七周緣慈這個法門,使這念心產生最大的作用,就能解脫無始以來的瞋恚、冤結。

  一般眾生都是活在煩惱、無明當中;現在藉由思惟修、用思惟的方法,轉化過去的煩惱心,化除自己的無明煩惱;進一步,思而無思,就歸於實相,證入菩提涅槃;這就是思惟修的要領。

  要落實思惟修,就要先了解這些道理;假使不了解,思惟的時候就用不上功,想著想著,心中感到疲倦了,就不想思惟了。為什麼會心生疲倦?因為我們思惟的工夫還不純熟,定慧還沒有養成,這個心還是在妄想、無明當中,昏昏沉沉、迷迷糊糊,所以會感覺心力不振。如果我們透過思惟,找到一條心路,思惟相應,就能達到慈心三昧,所以思惟也能成就禪定;最後由思惟歸於無思,就是真如三昧,就是實相。

  佛法有文字般若、觀照般若、實相般若。了解七周緣慈的道理,就屬於文字般若;依著七周緣慈的道理來思惟,就是觀照般若;依著觀照般若來用功,依根解結,就能把心中的無明煩惱、瞋恚化除;最後思而無思,回歸心之體,就證到實相般若。這就是佛法思惟的公式。無論小乘、大乘,顯、密、禪、淨,都是這樣的修習過程,這是一個共通之道。我們修七周緣慈,這念心專注思惟,就能產生感應,心就能達到平靜,確實是很好;假使不知道這些道理、不知道這些修習過程,不知道方便、究竟,不知道用了以後要歸於體,就容易得少為足、產生法執,沒有辦法百尺竿頭再進步、契入心之體,如此就得不到最究竟、最大的利益。



(五)

  修習慈心觀,專注思惟,就是止觀;如果我們把止觀修好了,這念心一想,就能夠轉境。例如:面對一個很恐怖的境界時,只要心念一動,馬上就能改變對方的心境。

  過去在佛陀的時代,舍衛國發生了一件事情:國裡有人蟒出生。這個人蟒有人的身體、人的面孔,但牠的心是毒蛇、蟒蛇的心,心裡很惡毒,只要牠把嘴巴一張開、吐出毒氣,沾到毒氣的人就會死亡,而且身上會潰爛。大家知道牠是個人蟒,恐怕很多人會受到牠的傷害,於是就把牠關起來,交給國家來養。

  後來人蟒長大了,國王就想:「總不能光養著牠,總得要從牠身上得一點好處;但怎樣才可以利用這個人蟒呢?」突然想到一個好方法:監牢裡被判了死刑的囚犯,本來要送去殺頭的,現在不需要送去殺頭了,統統送到人蟒這裡來處決。人蟒看到犯人來了,馬上把嘴巴一張,犯人接觸到人蟒吐出的毒氣,就死掉了。於是這個人蟒就成了殺人的劊子手,一生都在做這種工作。我們想想,這實在是很悲哀的事!因為前世造了很多惡業,所以今生墮入畜生道成為人蟒,結果又來殺生、造惡業,將來又是地獄、畜生、餓鬼……生生世世都在三塗惡道當中,沒有完、沒有了。

  釋迦牟尼佛觀察這個人蟒,覺得實在應該要救牠,如果不度牠、不救牠,牠就始終墮入三塗惡道,沒辦法超生善道,難以得到解脫。

  每個眾生都有各自的壽命,人蟒也有牠的壽命。釋迦牟尼佛觀察到人蟒快要死了,就告訴舍利弗:「舍利弗!人蟒的壽命已經快結束了,命終之後,牠就要墮入惡道;你要趕快去度化牠、趕快去救牠!」舍利弗秉持著釋迦牟尼佛的指示,去救這個人蟒,就是用七周緣慈的方法。

  因為人蟒的心很惡毒,這種毒要用慈悲心才能化解。人蟒看到舍利弗來了,並不知道舍利弗是個羅漢,還是照樣把嘴巴張開、吐出毒氣。這時舍利弗馬上就入慈心定,用止觀的方法,運用這念心慈悲的力量,影響人蟒的起心動念,依著七周緣慈的道理想七遍,一遍、兩遍、三遍……就是修慈心觀。人蟒起初很瞋恚,慢慢慢慢,牠的心就變得很慈悲、很祥和了,也跟著舍利弗起慈心觀,直到臨終最後一念也是慈心,死了以後,就生到天上去。

  所以我們臨終時,最後一念要保持正念;就算修行修得再好,假使最後一念起了貪心、瞋心、癡心,還是會墮落。臨終時要念佛、助念,也是這個道理。所謂助念,就是幫助快要往生的人提起正念。往生的時候,看看這念心安住在哪裡?藉由念佛「阿彌陀佛、阿彌陀佛……」,提起正念、安住正念,就不會墮入惡道;如果前世有福德,就能超生到天上去;如果前世沒有大的福報,還是會往生到人間來,在人道,福報也有上品、中品、下品的差別,所以福報是很重要的。

  由於人蟒在臨終前,遇到舍利弗這一位羅漢,舍利弗尊者在修七周緣慈,人蟒也跟著舍利弗修七周緣慈,專注思惟,這就是禪定,所以死了以後,就生到天上去了。由此證明,我們這念心很重要,假使平時不修,臨終最後一念哪裡能有正念?除非遇到像舍利弗尊者這樣的羅漢聖者,如果沒有這種因緣、遇不到羅漢,就要靠自己去努力;假使自己也不努力,臨終的時候又遇不到善緣,就會墮落!

  人蟒死了以後,舍衛國的國王就問釋迦牟尼佛說:「世尊!這個人蟒一生殺了這麼多人,牠往生以後究竟會到哪裡去轉世、受報?」佛就講:「人蟒已經生天了。」國王覺得很奇怪:「佛法不是講因果嗎?人蟒殺了這麼多人,怎麼還會生天呢?」佛就告訴他:「人蟒雖然殺了很多人、造了很多惡業,可是牠遇緣殊勝,遇到羅漢聖者,轉牠的心意識、改變牠的心念,不但由瞋心轉成慈悲心,而且因專注而得禪定,所以能夠得度。」這就是佛法微妙之處!

  國王又問:「人蟒一生造這麼多惡業,難道就這樣了業了嗎?不用去受報嗎?」世尊說:「牠將來還是要受報,並不是不受報,只是重報輕受;這一生所造的惡業,到最後一世、一次受報。」怎麼說?由於人蟒臨終前遇到聖者,得到慈心三昧、得到定,命終以後就生到天上,天福享盡,最後一生出家修行,證到緣覺的果位。有一次,這位緣覺在樹林裡入定時,有一支軍隊,由大元帥帶領著一共七萬多人,從這個樹林經過。此時,軍隊裡上上下下、所有的人都看到樹林裡有一個黃金打造的金人,認為實在是發財了!大家便商議,每個人拿一把刀,一人割一塊,就把這個金人瓜分掉了。由於這位緣覺入了定,所以根本就不覺得痛苦。這一支七萬多人的軍隊,就是過去人蟒處決的囚犯;在這個因緣當中,人蟒過去殺生所欠的命債,一次就還掉了。

  佛法有因有果,想要改變命運,就要在因中努力。要想遇緣殊勝、與三寶有緣,就要時時刻刻想到三寶,就能與三寶結緣。修七周緣慈,就是在因中努力,既能自利又能利他。就像舍利弗尊者修慈心三昧成功了,不但能自利、自己得到解脫,又能度脫人蟒,用七周緣慈的方法來化除人蟒瞋恚的心結。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,時時刻刻就會有所警覺,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裡。要想改變命運,就要在因上努力。



(六)

  佛法是真實的道理,不是像一般人所說:「佛教只是勸人為善,是一個精神寄託。」這樣的說法只是片面,並不是佛教完整的精神及教義。修行學佛,除了要修善斷惡以外,更重要的是要靜坐、思惟、修習禪定,要懂得禪的道理。佛經講「百千三昧」,慈心三昧是三昧中的一種;修真空觀屬於真空三昧,修水觀屬於水觀三昧,修火觀屬於火光三昧,修慈心觀屬於慈心三昧;契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就是修真如三昧。明白這些道理,無論修哪一種三昧,都能得定、都能得到自性的受用。

  佛告訴大眾,出家眾要從三方面去努力:第一,要修福德。修一切善、無善不修,斷一切惡、無惡不斷,度一切眾生、無眾生不度,這些都屬於福報。我們每天從早到晚,每年從元月一直到十二月,乃至於這一生,雖然擔任的執事不一樣,在道場裡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法,這些都是福報。弘揚佛法是善法;做住持、副住持、監院、知客,也是善法;在大寮裡發心也是善法,乃至於掃架房也是善法……總之,在道場裡,所作所為、點點滴滴都是善法,這就是福德。修一切善,不執著一切善,就是真功德。如果對這些道理認識不清,修行就沒辦法成就。

  同樣在做一件事情,有些人得了大福報,有些人不但沒有福報,而且還招罪過,就是因為不知道做這些事情是在修福,還認為是苦差事,心中起了煩惱,所以就招罪過。例如,只看到自己的工作很辛苦,乃至認為清潔環境、打掃架房,是很低賤的工作,這樣觀念就錯誤了!一旦觀念錯誤,從早上到晚上、從年頭到年底都在起煩惱,雖然所做的是善法,但因為這念心不專注、不清淨,起了雜念、惡念,心不在善法上面,就沒有善法的功德;不但沒有功德,還因為起煩惱而招罪過。因此,了解到法法平等、無有高下,以這樣的清淨心來發心,在道場裡所作所為、點點滴滴,都是福報、都是功德,明白這個道理,心就定下來了。

  佛法告訴我們要廣積福慧資糧,除了修福德,還要修智慧。要如何修智慧?就要透過聽經聞法,要誦經、背經、看經、早晚課誦、慚愧、懺悔……這樣就能增長自己的智慧。有了智慧,就能明白佛法的道理,了解什麼是漸修?什麼是頓悟?漸修要如何修?頓悟要如何悟入?假使不看經、不聽經聞法,對於佛法的道理不了解,漸修、頓悟也分不清,眉毛鬍子一把抓,修行就容易走錯路、走遠路。

  什麼是走錯路?例如,有人雖然出家很久了,但是平常不聽佛法、也不看佛經,只是在那裡盲修瞎練,便產生種種不正確的思想、言語,到處跟別人說:「地藏王菩薩不能拜,祂是管陰的。」我們想一想,出家眾竟然有這種錯誤的想法!有善知識聽到他這些話,想指出他的問題、提醒錯處,他也不承認自己有錯,始終堅持自己的想法。

  又如,有些人拜觀世音菩薩,就說自己修的是觀音法門;拜地藏王菩薩,說自己修的是地藏法門;拜文殊菩薩,說自己修的是文殊法門;拜普賢菩薩,說自己修的是普賢法門,這也不正確。我們禮佛、拜佛,是要養成恭敬心;一方面恭敬三寶,一方面是慚愧、懺悔。什麼是觀音法門?耳根圓通才是觀音法門;什麼是地藏法門?《地藏十輪經》才是地藏法門。佛法這些道理,大眾都要了解;假使不了解、盲修瞎練,認為自己很精進,殊不知是走錯路、走遠路!愈努力,離道愈遠。

  修行,就是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禪定。現在所講的就是修三昧、修禪定的道理。修禪定的方法很多,七周緣慈是當中的一個方法。如果我們平時就修七周緣慈,養成慈悲心,有了定力、有了正念,無論走到什麼地方,都不會恐懼、顛倒。

  所謂「水能載舟,水能覆舟」,佛法是心法,就看我們怎麼去運用這念心?這念心運用得很好,就是光明,就能得到解脫,就是水能載舟;運用得不好,這念心起了煩惱,造了惡業,就會墮入地獄、餓鬼、畜生,愈走愈黑暗,就是水能覆舟。我們修禪定也是「水能載舟」,由慈心三昧的功德,就能夠啟發感應、得到神通,乃至得到解脫,這些都要透過自己努力,在這念心上用功才能成就。

  七周緣慈,就是靜坐思惟,將三禪、二禪、初禪的功德,分別回向給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間人;從上親到中間人是第一遍,由中間人到上親是第二遍,再由上親到中間人為第三遍……周而復始,靜坐思惟七遍。這樣來修習,就能解除瞋恚的心結,使自己心平、心靜、心安,進而改變自己的命運。我們過去造了惡業、做了見不得人的事情,該怎麼辦?一個是慚愧、一個是懺悔、一個是修三昧,這樣就能依根解結,解除我們心當中的煩惱結。

  希望我們每個人在這一生中,除了修福德、修智慧,還要儘量利用時間修習禪定。世間無常,人命無常,要趕快把握因緣薰修,禪定功德成就了,這一生就能得到解脫,超凡入聖。這些法門都非常簡單,雖然簡單,大眾還是要用心!不要認為這些道理很簡單,自己都知道;知道是知道,但還沒有做到;要做到,就要不厭其煩、反覆不斷地思惟。

  修七周緣慈,一修下來,可能需要一個鐘頭,或者四十、五十分鐘,慢慢思惟,使這念心能夠專注,忽然一念相應,就能得到禪定。

  怎樣才能達到一念相應?能想的這念心專注、只有當下這一念,所想的就是七周緣慈這七個境界,反覆不斷地思惟,就是重慮緣真。三十七助道品中有四如意足──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進如意足、慧如意足,修四如意足,定慧均等,所願皆得,故名如意足。四如意足又稱為四神足;四如意足修定的過程,就是重慮緣真的過程,這念心要清楚、明白,所想的境界要專注,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,這都是一樣的道理。

  修定就是要達到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;如果修一修打瞌睡了,也不對;或是修一修,這念心忽然打妄想跑掉了、去想其他的事情,也不對。修七周緣慈,一定要專注,就是思惟這七個境界,這七個範圍、層次、步驟,從第一步、第二步……一直到第七步,接著又回頭過來,由第七步往第六步……一直到第一步,這樣周而復始思惟七次,心念專注、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;假使忽然打妄想、想到其他地方去了,馬上就要覺察,趕快把心拉回來。經過這七周往返思惟的過程,我們的心慢慢就會得到寧靜,慈心增長,就能化除瞋心。

  工夫是練出來的。眾生的瞋心煩惱從過去到現在已經成了結,並不是七周緣慈修一次,瞋心就沒有了;就像有些人患了慢性病,也必須長期服藥,才能逐漸恢復健康,不可能只服一次藥病就好了。我們從過去到現在都有瞋心,這就是慢性病,要治好這種慢性病,就必須長期服藥、要修慈悲觀,修一次,工夫還沒有到家,還要繼續再修,修兩次、三次,乃至一個月;修一個月對治不了,就修兩個月;修兩個月對治不了,就修三個月……假使有這種信心、恆心,一定能夠有所契悟,一定會得到薰修七周緣慈的利益!向下文長,復待來日!



四無量心

(一)

  佛法所修,一個是定慧、一個是悲智,也就是慈悲和智慧。社會上任何人,都必須要有慈悲、有智慧,才能隨順世間。一個人如果只有慈悲,沒有智慧,就容易為情感左右;修行若著重於愛心,對於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,落入到一邊了,就是「愛見大悲」,這樣也不能得到解脫。相反地,如果只有智慧,沒有慈悲,人就會變得很冷漠,人生也不圓滿。所以菩薩要修慈悲心,也要修智慧心。有慈悲、有智慧,悲智雙運,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

  四無量心──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、捨無量,是修慈悲心的法門。在佛法當中,無論修任何法門,都是方便,用這種方便契入定慧不二這念心,是最重要的目的。

  以儒家來講,慈悲心就是一個「仁」字,所謂「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」、「仁民愛物」,就是在說明慈悲心的道理。佛法又更進一步,佛經裡提到:「願代眾生,受無量苦;令諸眾生,畢竟大樂。」目的就是在養成慈心。如果我們用大慈悲心來關照眾生,自己的心量廣大,斷的煩惱也大、度的眾生也多,因此,慈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  慈悲心,人人都有;但人心有貪、瞋、癡三毒,所以慈心如果沒有去養成,也很難現前。

  儒家孟子主張性善,荀子主張性惡。孟子觀察人性,認為人性是善性。所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「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」,人從初生開始就有一個善性,善性就是慈悲心;荀子則主張人性是惡,認為人就是自私自利、為自己著想,所以人性是惡性。

  就佛法而言,佛法講「人人都有佛性」,禪宗也講得很清楚,每一個人都有本心,要去契悟這念心,悟了這念心、這念菩提心,就是菩薩;圓滿菩提心,就是佛。從這個觀點來看,人心就屬於性善。另一方面,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云:「第一覺悟:世間無常,國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陰無我,生滅變異,虛偽無主;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。」這樣來看,又是性惡。性善、性惡,佛經裡都有講到,那麼人究竟是性善?還是性惡?眾生都有本具的佛性,善與惡都是佛性中產生出的作用,從心之用的角度來講,這念心起善用就是性善,起惡用就是性惡,都可以講得通。

  所謂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是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保持善良的心、慈悲的心、仁民愛物的心,這個大慈悲心我們每個人都有,自己要善自保持、善自護持。荀子所講的人性本惡,是指我們每個人心中充滿了貪、瞋、癡三毒;例如報紙登載的新聞中:父母殺害子女、子女殺害父母,為了錢財不擇手段,乃至於父母和子女產生亂倫的行為……從這個角度來看,確確實實又是性惡。明白性惡的道理,就要經常檢討反省這個心,我們的妄想心是不可信的!如同佛經所講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……得阿羅漢已,乃可信汝意。」我們的心裡有無明、煩惱,所以要時時刻刻覺照,不能相信自己的念頭、不能任性,任性就會造惡業;除非已經證到阿羅漢果了,才可以相信這個心。

  現在有些人辦學,把觀念弄錯了,強調要回歸自然,主張讓孩子在學校裡自由發展,不須任何約束;但這些學生離開學校以後,到什麼地方、什麼環境都不能適應,這就是錯解了「自然」的意義。很多人都在講自然,道家也講自然;所謂「自然」,是指人的佛性本具,但佛性裡還有人性、獸性、無明,要讓佛性現前,一定要經過薰修;所謂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假使不薰修,就時時刻刻都是獸性、都是貪瞋癡。

  了解了這些道理就明白,四無量心雖然每個人都有,但還是要靠薰修才能現前。菩薩修四無量心、小乘行者也修慈悲心,然而兩者的目的並不一樣。小乘修慈悲心,是為了增長福德,因為慈悲心是最大的福報;希望藉由這個福報,能夠早一點契入涅槃、得到解脫,目的是在這裡。大乘菩薩修慈悲心,並不積極地要入涅槃、出離三界,而是發願盡未來際普度眾生,因為有眾生才有菩薩;假使離開了三界,就沒有辦法度眾生,也不能建功立德了;欲度眾生,必以大悲為本,所以要修四無量心。大乘修四無量心的目的,一方面是開擴自己的心境,使這念心沒有障礙、冤親平等,用這種方法來淨化自己這念心、破除我執;二方面是以四無量心廣大、沒有邊際,來普度、攝受一切眾生,希望度盡眾生、成就佛的智慧。所以不論小乘、大乘都修慈心,二者差別只在於心量的問題。

  我們修行,在靜坐思惟觀眾生苦時,必須配合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這樣來普度眾生,心量才廣大。四無量心是薰修出來的,靜坐時要思惟:我從現在開始要修菩薩行、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。為什麼要普度眾生?第一,眾生與我有三世的因果,都是我過去的親眷,所以我要發心度他們;第二,一切眾生都有佛性、都是未來諸佛,只是現在在迷,所以我要修慈悲喜捨來攝受他們。基於這些道理,所以我們要修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、捨無量;怎麼修呢?我們靜坐時,就依這四個層次、步驟反覆思惟。接著就來講如何薰修四無量心。



(二)

  慈,意為「愛念眾生,常求樂事以饒益之」;修慈心,為除眾生心中「瞋覺」故。

  「愛念眾生」,就是以慈愛之心,時時刻刻護念眾生;諸佛即是以慈悲心來護念眾生、關心眾生。怎樣關心眾生呢?「常求樂事以饒益之」,「常」就是經常,時時刻刻想到運用種種方便、方法,以樂事饒益眾生,以種種好的事情來布施眾生、安慰眾生、與眾生分享,滋養眾生的身心,使眾生常得快樂。假使我們有這種發心,就是菩薩的心、就是慈心。

  修這個法門,一方面是自利、一方面是利他。什麼是自利?我們修了慈心,能除去心中的「瞋覺」,這裡所說的「覺」,是指覺性當中尋求、推度、思惟的作用,「瞋覺」散亂心與瞋相應,就是瞋心。藉由修習慈心,除去自己心中的瞋覺、瞋恚的煩惱,就是自利;同時又能布施給廣大的眾生,讓眾生遠離瞋心煩惱,就是利他。所以,這個法門是自利利他、雙惠的法門。

  慈無量心的修習方法,依據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,說明如下:

  (一)「欲入禪定,當先作誓願:一切眾生,悉受快樂,我於定中悉得見。」

  所謂安禪靜慮,安禪,就是調身、調心;身心都調好了,接著就要靜慮。「欲入禪定,當先作誓願」,自己希望得到禪定,在還沒有入禪定前,先要發一個誓願。誓願,就是提示自己、啟發自己,給自己一個期許:「我現在應該要這樣去做!」

  古德告訴我們要發大願,每一尊佛、每一尊菩薩也都有大願,諸佛菩薩各有各的願行,像藥師佛有十二大願、阿彌陀佛有四十八大願……「四弘誓願」則是諸佛菩薩的共願。我們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也一樣要先發一個誓願,藉這個願來提示自己打坐的目的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當中「四神足」──欲、念、進、慧,「欲」就是告訴我們要發大願;修習禪定,在未得禪定之前,要先發一個願,這就是「欲」,要知道自己打坐的目的是什麼?希望得到什麼?所謂「百千三昧」,例如我們打坐的目的,是希望明心見性、希望成就空觀、或希望證到某某三昧……修四無量心,就是修慈心觀的一種方法,目的是證到「慈心三昧」。所謂法從心生,我們發願想得到什麼,得禪定時,就會現出這樣的境界;有了這個願、這個希望,將來禪定修成就,就有這種果報。

  修慈無量心,要發什麼誓願呢?希望「一切眾生,悉受快樂」,「悉」就是統統,希望自己打坐、入禪定時,能夠給眾生一切快樂;希望眾生透過這個方便法門,受到我的布施,都能得到快樂。「我於定中悉得見」,希望自己打坐入定,能夠見到眾生種種境界、見到一切眾生的相貌,無論張三、李四…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為什麼要如此?因為要知道眾生的苦在哪裡,才能度他、給他快樂;假使看不到眾生,如何給他快樂?所以修慈無量心要這樣來發願,希望在打坐、入定的時候,能於定中見到一切眾生,給所有眾生一切快樂。



(三)

  (二)「行者初修時,用念清淨心,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,若父母兄弟,隨取一最愛者,一心緣之。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,令於心想的的分明,見於親人受樂之相,其心愛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餘五道亦如是。……於定心中見一人,次見於十人、千人、萬、億、一聚落、一國土、一閻浮提、一四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悉皆受樂。」

  四無量心這個觀行法門,有兩種觀法:第一種是用概念來思惟,而不是去觀想一個人。以「親」為例:思惟親有上親、中親、下親,上親是自己的父母師長,中親是自己的兄弟姊妹、同參、同事、同學,下親是自己的子女、晚輩。上親,包括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一切父母師長;中親、下親也是如此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中親、下親統統包括在內,就是這麼思惟、想念就好了;思惟了以後,不要再去分別自己的父母姓什名誰?也不要去想他的相貌,這是一種修法。

  第二種方法是取相修觀。這裡所講的「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」就是取相,「若父母兄弟,隨取一最愛者,一心緣之」,於父母、兄弟、親人之中,取一最愛者,在心中把他的形相觀想到自己面前,來修四無量心;一心緣念,觀親人受樂之相,「令於心想的的分明」,攝心專注,無有馳散。取相修觀,這是假想觀,也就是天台宗所說的修假觀。這些境界都是假想出來的,並不是真實的境界;假使把所觀的親人當作實實在在的境界,就會心生執著,產生種種負面的作用,像是傷心掉淚,甚至於想到夫妻的事情、男女的事情去了……知道了以後,就要注意,不要對觀境產生執著。

  雖然所觀的是假想的境界,可是法從心生,一切法不離自心,若能用正確的方法來修習,把假觀修成就,也會有感應、有神通妙用;假使觀念弄錯了、用錯誤的方法來薰修,就會產生副作用、產生病態,稱為「禪病」。這些病態發生的原因,不外乎是貪著打坐的境界,執著這些境界為實有,因為執著境界為實有、貪著這些境界,心隨境轉,就產生障礙;或是笑、或是哭、或是亂講話……自己作不了主,這就是一般人所說的走火入魔。

  一般人多以為走火入魔是被外面的魔鬼附身,其實這是由內魔而招感外魔。什麼是內魔招感外魔?舉例來說:修觀時觀想自己的母親,想著想著,可能就想到妻子去了;觀想父親,想著想著,可能就想到男朋友去了;心不能作主,念頭就會轉變!不論觀想父親、母親,還是觀想佛像,假使修觀沒有注意、心無法作主,也可能忽然就想到男女的事情去了,這是取相修觀時,容易產生的負面作用。這些觀念大眾要了解,否則修禪觀時產生種種境界,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出了問題。

  明白這些問題就要知道,修假想觀所看到的境界,都是自心現量,是自己心當中想出來的,對於所觀的境界要「的的分明」,對方的頭髮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乃至於穿的衣服……所有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,就是的的分明。如果在修觀過程中,男女欲愛的念頭現前,馬上就要知道這念心已經觀想錯誤,已經不在觀法的對象,而是想到其他地方去了;知道了,就趕快把心念收攝回來,這就是「攝之令還」。例如:現在觀想母親,想一想,忽然想到自己的女朋友;想到女朋友,接著又想到欲愛……只要自己心念一錯,馬上就發現;一發現,就趕快把念頭收回來,不再相續!這念心收回來以後,保持正念、保持正定,再重新依觀法起觀。

  所謂「行者初修時,用念清淨心」,這是最重要的!「念」就是想念。我們想念時,有的念頭是不清淨的,例如:想到男女的事情、冤親的事情、煩惱的事情、報仇雪恨的事情、嫉妒的事情……這些都是不清淨的念頭。有了這些念頭,馬上就要改正;假使不知道改正,一念、二念、三念、四念……繼續不斷地想,愈想愈糊塗、愈想愈煩惱,最後心生無明、成了病態,就是禪病。

  「用念清淨心」,「念」就是起一個念頭。修觀時要用清淨心來起念,沒有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、慢心、疑心;具足慈悲心、恭敬心、知恩感恩報恩心、專注心、假觀心……這些就是清淨心。「念」就是想念,這念心要有定慧,用清淨心去想念,而不是用欲愛心、名利心、仇恨心去想念。假使心想:「某某人與我有仇,我要把他想出來,用咒把他咒死。」就是仇恨心。

  所謂「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」,這念心的力量不可思議,運用得好,就能產生清淨的智慧;運用得不好,雖然有感應、神通,反而成了魔。例如有些人修禪,不是用清淨心來修,慢慢也有一些感應、神通,但因為心不清淨、起了邪見,就變成了魔。因此,「用念清淨心」非常重要!念戒、定、慧,就是清淨心;或是念普度眾生,上求佛道下化眾生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六波羅蜜……總之,一切清淨的法門,都是清淨心的運用。

  用這個清淨心,「取外所愛親人受樂之相,若父母兄弟,隨取一最愛者」,於父母、兄弟姊妹等親人中,看看哪一個平時與自己最要好、最有緣,把這個最愛的親人想出來。為什麼要「取一最愛者」?就是要解除我們心中的煩惱結。我們對於這個最愛的親人,以前是給他世間上的快樂,給他吃好的、穿好的,乃至彼此之間有某種情愛、難分難捨;雖然有這些世間的快樂,但是人命無常,最終還是要分開!了解了以後,藉由修習慈無量心,給與禪悅、法喜,用這種方法來把我們的心結化掉。假使不用這種方法,透過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化解心結;而這個方法就是各別對治、一個一個來化解。

  我們修觀時,應衡量要想哪些親人?初初開始修觀,如果是女眾,就想自己的母親;如果是男眾,就想自己的父親;男眾想男眾、女眾想女眾,比較沒有副作用。我們把自己的母親、或是父親想出來以後,思惟他有「受樂之相」;給他一種快樂──禪定的快樂、願心的快樂、功德的快樂、法喜的快樂,而不是給他色身上的快樂、世間的快樂。所謂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,這種歡喜、喜悅,我們自己修行過程也有所體會;例如聽法時忽然有所契悟,感覺很寧靜、很平靜;坐到一支好香,身心充滿了安詳自在,這就是禪悅、法喜的快樂。修慈無量心,就是觀想自己的親人得到禪悅、法喜的快樂,想像這個「受樂之相」、禪悅、法喜之相。

  「一心緣之」,所謂「緣」就是這念心專注、專門想這個境界,只有這一念,沒有第二念,一心緣念自己最愛的親人,觀想他的相貌、肥瘦、高矮,乃至於他穿的衣服……把這個親人觀想出來之後,給與他禪悅、法喜。修慈無量心,就是這樣來想念。

  很多人可能會疑惑:「這樣想念是不是有效?」當然有效!我們要有信心!心生則法生,所有一切都是我們這念心的作用,想念時,真正專注到了極點,就能發生感通的作用。無論我們的親人在天涯海角、在多遠的地方,只要真誠、專注地想念,都能有所感應。

  「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,令於心想的的分明」,我們修觀時,心中所想的境界,要的的分明、念念分明、處處分明;如果想一想,又起了其他的念頭,想到過去的事情,覺得想哭、或是想笑,這就是異念,要把心收回來。念念都要分明、作主,心能作主就是正念,要這樣慢慢練習。

  「見於親人受樂之相,其心愛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餘五道亦如是」,「中人」就是中間人,「怨人」就是冤家,「餘五道」是指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修羅、天這五道的眾生;無論是親人、中間人、冤家,乃至其餘五道眾生,統統都一樣以這樣的方式來緣念。

  「於定心中見一人,次見於十人、千人、萬、億、一聚落、一國土、一閻浮提、一四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悉皆受樂。」修慈無量心,於定中先見一人,這個人不一定馬上就能觀想得起來,要慢慢想、一個一個地想,心不能急;所謂安禪靜慮,慮就是思惟、就是專注,專注這一念心。把一個人想好了,再慢慢把範圍擴大到十個人;十個人想好了,再從十個人慢慢擴大到一千人;這一千個人都觀想分明了,慢慢又擴大到一萬人、一億人,乃至一個村莊、一個國土、一閻浮提;我們這個世界,就是南閻浮提、又稱南贍部洲。從一閻浮提,再擴大到一四天下,乃至於十方世界一切眾生,「悉皆受樂」,統統都能夠得到禪悅為食、法喜充滿的快樂,這就是想念的次第。



(四)

  (三)「行者於定中,見外人受樂,而內定轉深,與外相應,湛然無動,是名慈相應心。」我們修這個法門,就是要與慈心定相應,「定」就是三昧,目的是希望得到慈心三昧。

  我們打坐心定了,「見外人受樂」,看到所觀境界,從一個人變成十個人、一百人、一千人、一萬人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,都有禪悅、法喜的快樂,這念心愈來愈定、愈來愈定、愈來愈定……定就慢慢轉深了。因為專注於所觀外相的境界,由專注觀想,達到「湛然無動」,這念心保持清明不動,這就是定;心無雜亂、意無顛倒,沒有雜想、沒有亂想,只有這一念心,「是名慈相應心」,到達這個境界,我們修定就成就、相應了。

  「如是修時,若見種種善惡境界,及發諸禪中事,悉不得取。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,心心相續。」我們在修習慈心三昧的過程中,如果看到種種善惡境界,例如:看到佛像、菩薩像,看到七寶宮殿,看到種種瑞相、光明……這些都是善相、屬於善的境界;若是看到地獄、畜生、餓鬼、修羅等種種恐怖的境界,這些屬於惡的境界。「及發諸禪中事」,凡是打坐,心定下來,都會有這些境界,或是聽到聲音,聽到有人在唱爐香讚、在念佛,或是看到有人送東西給你吃、向你禮拜,乃至於八觸境界現前……這些都是「諸禪中事」。我們修數息觀、參禪、修中道實相觀,也都會有這些境界。

  這些境界現前了,「悉不得取」,統統都不可以取,因為這些都是色受想行識五陰境界,都是我們心意識轉變出來的,所以「不得取」,它來給它來、它去給它去,就是不理它。「但一心觀於親人得樂之相,心心相續」,繼續專注用功修慈心觀,只有能觀的這念心,和所觀的境界;除了這個境界以外,其他所有的境界都不可以取。所謂不取,就是不要把它當作真實的境界。假使看到一些境界,便認為自己已經得到神通,沾沾自喜、憶念不忘,就是有「取」,這樣就著境了;看到境界等於沒看到,繼續用功,就是「不取」。「觀於親人得樂之相,心心相續」,觀親人得到禪悅、法喜之相,還要繼續讓這個觀境保持長久,這就是相應。除了這個所觀的境界以外,其他任何境界都不要理會。

  「於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中人、中中人、下中人、下怨、中怨、上怨,是九種人中,愛憎正等無異。乃至愛念五道眾生中,以一慈心視之,如父如母,如兄弟、子姪、知識,常求好事,欲令利益安樂,如是之心,遍滿十方。」不論是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中人、中中人、下中人,乃至於下怨、中怨、上怨,對於這九種人,愛憎正等無異,都是一樣、沒有差別,統統看到他有禪悅、法喜之相。不但對人是如此,對地獄、畜生、餓鬼等所有一切眾生,也都是以慈心視之,「如父如母,如兄弟、子姪、知識,常求好事,欲令利益安樂,如是之心,遍滿十方」。我們用這種方法修觀,把這念心擴大到無量無邊;不但無量無邊的廣大,而且具足定慧,能觀的這念心清楚就是慧,一心緣念這個境界就是定;這念心「遍滿十方」,都是在定慧當中,這就是三昧相應的境界。



(五)

  四無量心──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、捨無量心。前面已講過慈無量心,接著講悲無量心,慈無量、悲無量,就是「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」這兩個大原則。修慈無量心就是與樂,給人禪悅、給人法喜,「見於親人受樂之相,其心愛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餘五道亦如是」;經過這樣一番思惟,就能把我們心中的冤親,統統變為平等心、清淨心、不動心,目的是在這裡。能觀的這念心清清楚楚就是慧,一心緣念這個境界就是定;觀就是修慧,止就是修定,這樣就是在因中修習定慧。

  第二悲無量心:悲,意為「愍念眾生受六道中種種身苦、心苦」。修悲心,為除眾生中「惱覺」故。

  我們觀眾生苦發菩提心,就是愍念眾生在六道輪迴中,受身苦、心苦等種種苦惱。這個地方講六道、講五道都可以,如果修羅道別立一道,就是「六道」;把修羅道合併入天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餓鬼道、地獄道等五道中,就是「五道」。眾生在六道輪迴當中受種種生死、受種種身形,有時地獄、有時畜生、有時餓鬼;如果是得人身也有種種不同,有時貧窮、有時富貴、有時愚癡、有時智慧、有時六根殘缺不全……要是變成一隻狗、一隻畜生,那就更苦了,苦中再加苦,這都是種種身苦。

  我們明白了在六道輪迴中,有身就一定有苦。以人來講,就算是一個好人,還是有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愛別離苦、怨憎會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陰熾盛苦,任何人都脫離不了這八苦交煎。例如現在生病或得了癌症,無藥可治,這就是病苦。冬天來了,冷得很苦;夏天太陽一曬,熱得很苦;房間如果沒有空調、沒有冷氣、暖氣,在裡面就悶得很苦……這些都是身苦。尤其是女眾,身體的苦難比男眾更多,由於生理的關係,還有月經的苦、生孩子的苦,有的生產時開腸剖肚,甚至因此孩子死了、媽媽死了,還有其他種種苦難,實在是苦不堪言!

  觀就是思惟、觀察。這樣去想、去思惟這些道理,才知道有身真正是有苦,這就是觀。眾生除了有身苦,還有心苦;心苦,就是心當中有種種煩惱,感覺很苦惱。想到眾生有這些苦,我們就必須用功修行,要修悲心來拔苦,悲心就是要把眾生這些苦拔除的心;所謂「慈能與樂,悲能拔苦」,我們打坐、修慈悲觀的目的就是在這裡。

  悲心修好了,不但能拔眾生苦,也能對治我們心當中的煩惱。我們的覺性當中起了煩惱,就是一個魔,稱為煩惱魔。由於我們的無明、煩惱很多,始終逼迫著我們的身心,坐在這裡不知道怎麼回事、也沒有人來找麻煩,但心中就是想不開,自己跟自己發脾氣,看這個也不順眼、看那個也不順眼;覺得這個人不理我、那個人也不理我、每一個人都在排斥我;甚至起了惱害他人的心念,這就是惱覺。如果我們修了悲心,不僅能拔除眾生的苦,也能對治自己的煩惱。

  四無量心中,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的修觀步驟大同小異,只有第四捨無量心有些不同。悲無量心的修習步驟有三項。以下依據《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》來說明:

  (一)「見眾生受種種身苦、心苦,心生憐愍,即作是念:『眾生可念,莫令受是種種身苦、心苦。』復更念言:『我今無目,五道之中,親、中、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,而我不知不見,長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。』作是念已,即發願言:『若有眾生,受種種苦,我於定中,悉願得見,勤加救護。』」

  我們打坐,觀察眾生有這麼多的身苦、心苦,於是起大憐愍心,要去救拔,以自己的願力,使眾生不要受苦,所以說「莫令眾生受種種身苦、心苦」;我願代眾生受苦,他的身苦、心苦,我都願意代替,使所有眾生不要再受這些苦難。

  「復更念言」,接著再進一步想:「我今無目,五道之中,親、中、怨人並受種種身心諸苦,而我不知不見,長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。」我們觀: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間人;五道中這麼多的冤親,都在受苦受難,受種種身苦、心苦;眾生雖然這麼苦,可是「我今無目」,我現在因為沒有天眼通,所以有眼不見、看不見這些眾生;如果我真能看得見,我一定要去救他!「而我不知不見,長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」,我現在不但看不見,而且還懈怠,不知道怎麼去救濟、去救拔他,自己覺得很慚愧,要有這種想法。

  「作是念已,即發願言」,想了之後,馬上發一個願:「若有眾生,受種種苦,我於定中,悉願得見,勤加救護。」這是我們打坐的目的,希望打坐能夠得到天眼通,在定中能夠見到這些親、冤、中間人;見到了以後,一定要救護他。就是這樣專注想念、只有這一念心。

  就像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,初初出家時,佛一講經,他就打瞌睡,佛就責備他:「你這樣子好睡,將來就要墮到螺螄蚌蛤類,一睡就是一千年。」他感到很慚愧,就精進打坐,七天都不睡覺,結果眼睛就瞎掉了。當時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修習「樂見照明金剛三昧」,他就用這個方法,這念心能夠照見三千大千世界,證得天眼通。我們這裡說的是修慈悲心、修慈心三昧,希望透過修禪定,在定中能夠見到這些親、冤、中間人,目的是要去救護他們、解脫他們的苦難;假使沒有這個目的,就不是慈心三昧,所得的效果就不一樣了。所以這一念心是根本,我們要了解。

  (二)「用定念淨心,先取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,繫心緣之。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,令於心想的的分明。其心憐愍,悲念無極。如是乃至中、怨憎,一方乃至十方,一道乃至五道,亦如是。」

  「用定念淨心」,這又更為重要。一個是要定心,一個是要淨心,不能有其他的欲念、雜念、妄念,這一念心要在定當中。「先取一所愛親人受苦之相」,這也是取相修觀,和慈無量心是一樣的。「繫心緣之」,就是把我們這一念心安住在這裡;「繫」,是譬喻念頭就像一條繩子一樣,看看套在什麼地方?現在修悲無量心,就把這一念心靠到能觀之心、所觀之境上。「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」,什麼是「異念」?除了這個能觀之心、所觀之境,其他的念頭,都稱為「異念」;假使有了異念,就要「攝之令還」,「攝」就是收攝,把我們這念心收回來,不要再想了!否則這個妄想、異念放野馬,愈想愈遠、愈想愈遠,心就跑掉了。

  「令於心想的的分明。」這念心緣一個境界,就是「心想」,修觀時設定一個對象,看看自己緣哪一個人?就想這個境界。的的,就是清楚明白的樣子。一個是能想、一個是所想,能想之心、所想之境;能觀之心、所觀之境,要綿綿密密,不夾雜、不間斷,念念分明。「其心憐愍」,這念心想這個境界,就是一種慈悲心、關懷心、愛護心。「悲念無極」,「極」就是最高點;「無極」就是指這個心達到最高的境界。這念心不但要誠,還要至誠;不但專注,而且是最專注,這就是「極」。悲念無極,就是我們這個悲心沒有盡頭,達到最高的境界了。「如是乃至中、怨憎,一方乃至十方,一道乃至五道,亦如是。」「一道」是指人道,不但是人道,包括其餘五道眾生,也統統是用這種方法來思惟、想念。

  (三)「行者於定心中,見外人受苦,而內心憐愍,從悲定起,心轉深固,定心與外相應,湛然無動,是名悲相應心。」修觀時,要把這些苦難統統想出來,見到所有的人都在受苦受難,我們能想的這念心,與所想、所悲愍的境界相應,這就是慈愍心。我們這念心愈來愈專注,心當中沒有雜念、沒有妄想、沒有昏沉;外面只有這一個所觀的境界。這念心與所觀的境界相應,達到「湛然無動」,竟像一潭清水一樣,清澈不動,沒有一個波浪,是名「悲相應心」。



(六)

  喜,意即「欲令眾生,從樂得歡喜」。修喜心,為除眾生中「不悅樂」故。

  所謂「欲令眾生,從樂得歡喜」,希望眾生從快樂而得到歡喜,心也歡喜、身也歡喜,身心都快樂;所以修喜心,能夠除去眾生心中「不悅樂」的煩惱。眾生的心中發悶,不管看到什麼都不快樂,始終是愁眉苦臉,好像所有人都欠他帳一樣;我們自己也有這種煩惱,心當中悶悶不樂、憂愁煩惱,也不知道在憂愁什麼?煩惱什麼?這就是不悅樂的心。我們修喜心,就能夠對治這種煩惱、這種毛病。

  所以大家在打坐的時候,面孔要保持一絲微笑,假使有這一絲微笑,人家看到你就很歡喜,無論做任何事情,人家都會樂意來幫助;相反地,人家看到你愁眉苦臉,就會想:「這個人可能心結很重、有問題!」馬上就把你劃為有問題的人了。我們的心念,會從內表現於外,心理和生理是非常相關的,所以我們要修喜心,來除去我們不悅、不快樂的心念。

  喜無量心修習步驟如下:

  (一)「行者作是觀已,即發願言:願諸眾生,一切諸苦悉皆除滅,受樂歡喜,我於定中,悉皆得見。」

  我們修喜無量心,就要了解、思惟這個道理,「作是觀已,即發願言」,這麼思惟、想念以後,馬上就要發一個大願。我們打坐,坐在這裡總是要有一個努力的方向,所以要發願:「願諸眾生,一切諸苦悉皆除滅,受樂歡喜。」希望所有眾生,一切身苦、心苦統統能滅盡、遠離;不但是遠離、滅除這些苦難,更進一步,還要心生快樂、心生歡喜。「我於定中,悉皆得見」,希望打坐、一入定,在定中馬上就看到一切眾生的歡喜、快樂,看得清清楚楚。要這樣來思惟、要作這種想念。

  這個就是聞思修,佛經裡面說:「從聞思修,入三摩地。」經由聞慧、思慧這樣修習,是屬於漸修的方法,百千三昧,都是依著這一個公式來修習。修四如意足也是如此,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進如意足、慧如意足;修四如意足,使定慧均等,所願皆得,故名如意足。四如意足修定的過程,就是重慮緣真的過程,這些方法都是一樣的,這念心要保持清楚、明白,了了分明,不夾雜、不間斷,綿綿密密,這個就是「止」、就是「觀」。在因當中修止、修觀,止觀修好了,就得到三昧、得到定慧。

  (二)「用念清淨心,取於親人,從苦得脫,受樂歡喜相,一心觀之,令於念心,的的分明,見於親人,受歡樂相,其心悅豫,欣慶無量。次緣中人、怨人,乃至十方五道眾生,受喜之相,心生慶悅。」

  「用念清淨心」,用這一念心,這念心當中要具足清淨心、慈悲喜捨四無量心,乃至種種善法、種種善念。「取於親人,從苦得脫,受樂歡喜相」,觀想這個親人,從苦當中得到解脫、解脫自己的煩惱,受樂歡喜之相。「一心觀之,令於念心,的的分明」,我們能觀的這念心,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所觀之境要的的分明,要看到所觀對象,他的身形、相貌、所穿的衣服、所表現的心境、狀態……這就是「的的分明」。不但外面的境界、我們這念心都是的的分明,同時這一念心還要不動。「見於親人,受歡樂相」,看到這個至親好友,受歡樂的身相,「其心悅豫」,同時他的心裡也是快樂的,「欣慶無量」,這種歡喜、慶幸無量無邊。「次緣中人、怨人,乃至十方五道眾生,受喜之相,心生慶悅。」「緣」就是緣慮,緣親人來觀之後,接著緣中間人,中間人緣了之後,緣怨人,就是專注、一個一個的想念,不但人道如此,乃至於十方五道眾生,都是如此;依據這個方法把我們這個心擴大,看到每一個人、每一道眾生,都充滿喜悅、充滿欣慶。

  (三)「行者於三昧中,見於外人受喜之相,而於內心無有動轉,定漸增深,是名喜相應心。」

  我們看到外面這種喜悅的境界,自己不要跟著喜悅;假使看到外面喜悅的境界,自己的心也跟著動起來,那就糊塗了!要知道外面的境界,是我們的心境、是心想所生、是假有;所以更進一步,我們這念心要無有動轉、一念不生。「無有動轉」就是沒有轉化、變化,沒有喜怒哀樂,這和「湛然無動」是一樣的,就是這念心寂然不動,竟像一潭止水一樣。

  「定漸增深,是名喜相應心。」修習止觀,觀任何一個境界都要相應,能觀之心和所觀的境界要相應;念佛也是一樣,能念之心要和所念之佛相應。假使不相應,這些境界就不能取、不能執著。例如念阿彌陀佛,看到釋迦牟尼佛來了,這就是不相應;念觀音菩薩,忽然藥師佛來了,這也是不相應。這些不相應的境界來了,不要執著,繼續用功就好了!修喜無量心也是如此,不相應,就繼續用功;相應了,心要保持正念、保持專注、保持不動,「定漸增深,是名喜相應心」。



(七)

  捨(慈、悲、喜)三種心,但念眾生,不憎不愛。修捨心,為除眾生中「憎愛」故。

  「捨」在佛法上是最重要的。「捨」有很多涵義,有大捨、中捨、小捨,所謂「大捨如火燭在前,中捨如火燭在旁,小捨如火燭在後」。什麼是大捨?把整個身心、世界統統捨得乾乾淨淨,畢竟空寂了,就稱為「大捨」。什麼是中捨?一方面修布施、施恩布德,一方面修智慧,這樣福慧雙修、慢慢增進,就屬於「中捨」。小捨,是有條件的布施。例如:供養佛菩薩,是希望能得一個智慧、得一個平安,希望增福增壽、消災免難……這就屬於「小捨」;社會上一般人燒香許願,就是如此的。燒個香、買一些水果,許一個願:「菩薩、神明!求您保庇我!等我身體健康、家庭和諧、事業順利了,我再來還這個願,到時候一定給佛菩薩裝一個金身。」這些都是「小捨」,這種捨法,好像在跟佛菩薩做生意一樣,是有交換條件的,你保庇我,我才來供養;你不保庇我,我就不會供養你、不會來給你裝金身。有條件的布施、缺乏智慧,就屬於「小捨」。

  「捨」,是布施、供養、救濟。社會上一般人說「捨得、捨得」,有捨才會有得,有因才會得果,是指一般的布施、施捨。我們現在講捨無量心,又更進一步了,這和前面所說的「捨」不一樣。捨無量心的「捨」,是捨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這個法門,是這個意思。因為我們有瞋心、有惱心、有不快樂的心,心量很窄小,看見眾生就討厭、不想看見眾生,一看到眾生,就像是他欠我錢、或是我欠他錢,乾脆逃避,這種心念都是不正。有了這種心念,心當中就是障礙,很難成正覺!所以,一方面為了要普度眾生、跟眾生結緣;二方面為了讓自己心量廣大、除去這些毛病;我們修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,目的是在這裡。

  所謂過河不需船,《金剛經》裡也說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前面慈無量心、悲無量心、喜無量心,這三種觀法都修好了,自己的毛病對治了、已經達到目的,就要再進一步,最後就要修捨無量心,「但念眾生,不憎不愛」,修捨心,來解除對眾生的憎愛。

  禪宗祖師說:「喜風不動,瞋風不生。」無論是歡喜、還是瞋恚,我們這個心都不能得到平靜。就如《中庸》所說:「喜怒哀樂之未發,謂之中。」在喜怒哀樂還沒有發生、還沒有起心動念之前,這就是中道實相。所以修捨心的目的,是希望見到我們的本心本性,契悟中道實相。

  修捨無量心有三個步驟:

  (一)行者思惟:「雖慈悲愛念,於眾生無益,今當捨此三心,行諸善法,實利眾生。」如是念已,即捨三心,一心發願:「願一切眾生,皆得妙捨莊嚴,令我悉見。」

  我們修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,只是在心當中想念;現在不但要想念,還要馬上採取行動,付諸實行。現在要把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這三個方便法門放下,歸於中道、歸於實相。因為放下,才能提升自己。所以我們「願一切眾生,皆得妙捨莊嚴」,希望一切眾生統統都能得到妙捨莊嚴,以菩提心、真空妙有心,這樣來莊嚴,得到最高的莊嚴──福慧莊嚴、福慧具足。「令我悉見」,希望我在定當中,看到每一個人都能契悟、證到中道實相,福慧具足,這就是我的願。所以前面是方便,最後中道實相是究竟。

  佛法講:「先以善捨惡,後以捨捨善。」前面慈無量、悲無量、喜無量,就是善念、善法;善法成就了,最後是「捨」。捨無量也是一樣,就是不要執著,最後歸於清淨法身,法身沒有邊際,盡虛空、遍法界,都在這一念心當中,所以稱為「無量」。

  (二)「用念清淨心,取於親人,受不苦不樂之相,一心緣之。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,令於心想的的分明,見於前人受不苦不樂。如是次第緣中人、怨人,十方五道一切眾生,皆是不苦不樂,其心平等。……於禪定中,雖見眾生,心無憎愛,乃至十方五道眾生,亦復如是。」

  「用念清淨心,取於親人,受不苦不樂之相」,修捨無量心,也是先取一個親人,受「不苦不樂」之相;也不苦、也不樂,這是什麼呢?就是一念不生,不可說、不可說,從事到理,圓滿菩提,這個相是無相之相。「一心緣之」,只有這一念心。「若有異念,攝之令還」,假使有其他的妄想,趕快把它收回來,重新再修觀。「令於心想的的分明,見於前人受不苦不樂。如是次第緣中人、怨人,十方五道一切眾生,皆是不苦不樂,其心平等。」依據這個次第,先緣親人,次緣中間人,後緣怨人,然後緣十方五道所有一切眾生,令他們統統都契悟、得到不苦不樂之相、不苦不樂之心境,其心平等。「於禪定中,雖見眾生,心無憎愛,乃至十方五道眾生,亦復如是。」在禪定當中,見到所有一切眾生,六道眾生,統統都契入佛的智慧,佛的智慧就是不苦不樂,就是證到法身的境界,定慧不二、定慧等持這一念心,這個就是圓滿菩提。

  (三)「行者爾時於此定中,見諸眾生,皆是捨相,三昧開發,無有動轉,深妙堅固,其心安隱,平等不二,是名捨相應心。」

  我們依著次第修觀,最後達到目的了,在定當中就見到所有一切眾生皆是「捨相」,什麼是「捨相」?就是不苦不樂、不憎不愛,離開兩邊了。「三昧開發」,我們這個心契入了實相,心無動轉,這個心深妙堅固,真正是契悟甚深微妙法了,就像《心經》所說:「觀自在菩薩,行深般若波羅蜜」,不是「淺」般若波羅蜜,而是「深」。這個定一個是「深」、一個是「妙」、一個是「堅固」;深不可測、微妙難思、堅固不壞,這就是金剛定。這樣「其心安隱,平等不二」,是名「捨相應心」,就契悟了佛慧。

  所以法法都要歸於這念心。前面是方便薰習,由方便薰習最後歸於不生不滅、不去不來,歸於「深妙堅固」當下這一念心性。我們了解了,就知道方便法門還是很重要。

  打禪七時,雖然告訴大眾這念心要站得住、站得長,可是每個人心當中都有一些煩惱,要馬上站得住、站得長並不容易,所以必須依著順序來修,先修方便法門,先要站得住、站得長,最後歸於菩提妙明真心、歸於定慧等持這一念心。若是上根、上上根的人,一下契悟了這念心,站得住、又站得長,又是「深妙堅固,其心安隱,平等不二」,這樣就稱為「捨相應」,修「捨」這個法門就相應了;與什麼相應?與實相相應,與菩提心相應。向下文長,復待來日!



(八)

  我們對於四無量心這個觀行法門,已經有初步了解,現在進一步將四無量心的觀法說明清楚。

  四無量心如果依概念來修,就是依著思惟的步驟,思惟什麼是親、冤、中間人?上親、中親、下親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間人,各包含哪些?以這樣的概念來思惟即可,不須特別設定一個對象來起觀。以「上親」為例,上親包含過去、現在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,師長又包含世間、出世間的師長……修觀時思惟,希望把自己的功德利益上親,對於這些上親,要如何修慈?修悲?……過程中不須把自己的父親、母親、或其他上親的形象想到面前,這就是用概念來思惟。

  佛法當中一個是思惟、一個是不思惟;有思、有念是方便,無思、無念、心能作主,就是究竟。佛法講的思惟修,就是專注緣慮;「緣」就是把這念心安住在一個定點、一個境界上,「慮」就是思惟;這就是方便。譬如想一個茶杯,它是什麼形相?又如想一個香爐,它放在什麼地方?是什麼顏色?什麼形相?它的材質是瑪瑙、玉石、或是銅?……這樣來想念,就是思惟、緣慮。

  隨著所修的法門不同,這念心安住、想念的境界就有所不同。《楞嚴經》裡講「二十五圓通」,都是把心安住在一個境界上,安住在地大、安住在水大、安住在火大、安住在風大、安住在空大、安住在根大、安住在識大……就能修得相應的果報。這念心安住在境界上、安住在法上,就是緣慮、思惟。由於修這些法門都是想念一個境界出來,所以稱為「假想觀」。有想、有念,就是方便;透過這些方便,修定成就,進一步不執著方便,就能達到究竟。什麼是究竟?契悟心性、覺性才是究竟。心性、覺性是本具的、不生不滅,大眾聽法的這念心,真空、妙有,如如不動、清清楚楚,這些都不是想出來的,是本具的!依著本具的心性起修,就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就能頓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這是最究竟的法門。《六祖壇經》、《金剛經》、《圓覺經》等大乘經典,都是講這些道理。

  我們修四無量心是方便,這個方便能夠啟發我們的大慈悲心,破除我們對親冤憎愛的執著。眾生心當中有冤親、情愛、取捨,就成了生死凡夫;如果能把對親冤的執著轉化成平等心,心中沒有掛礙,心量就廣大!要想達到這個境界,就要有方便。我們修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,都是在破除親冤情愛的執著;修觀時,所思惟的法都是清淨法,清淨,能使心念得到解脫,這就是一個方便,是這個道理。如果是「不假方便」,就要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;例如修中道實相觀,「觀」就是注意,但有能注意的這個心,還是一個方便;等到完全沒有妄想、昏沉了,能注意、能觀的這個心也要放下,也沒有所觀的境界現前,達到一個絕對的境界,只有這一念絕對的智慧心,這就是究竟。

 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,大眾要了解。例如有些人沒有來聽講課,如果是為了常住的事,這是不得已,同時也是修福報;但如果是因為起煩惱、生悶氣而不來聽講課,這樣就是自己害了自己,對自己一點好處都沒有。師父只是給大眾一個平等的機會修行,這個因緣,自己要去珍惜、要去愛惜;否則對不起自己這一生來出家的心願。希望每個人都要專心聽法,在聽法的時候,要把一切雜念、妄念、所有一切事情統統放下;假使做不到放下,始終牽腸掛肚,人坐在這裡,心已經跑到外面去了,這樣聽法有什麼用?所以在講堂裡面,就是要眼到、耳到、手到、心到,什麼都要到,只有專注的這念心,什麼事情都不要管,等之後再說。聽法的這個心,人在哪裡、心在哪裡,這個就是禪!大眾要了解,佛法講的就是心法;能做到契悟這念心,就能得解脫;做不到,就始終要流浪生死。



(九)

  觀行的觀法很多,這次所講的慈悲觀包含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,這兩種觀法屬於思惟修,修法很簡單,相信大眾一聽很快就能了悟。修觀就是要轉我們八識田中的種子。四無量心有兩種修法,一種是依概念來修。另一種是專注所觀的境界,從一人至十人、百人、千人、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,這樣來修觀;修觀時,可以先從想念一個親人開始來修;這個親人實在使自己牽腸掛肚,怎麼樣也無法放下,時時刻刻都在心中想念,乃至作夢都夢到他,這就是八識種子起現行的作用。我們心中的妄想是種子現行而生,無論是親、是冤,這些想念都是八識田中的種子現行出來,如果我們不知道轉,就是生死的根本!即便是我們的親冤造了惡業、墮落到鬼道,由於感通而夢見對方,也是因為他與我們有緣,才會跟我們的心念發生感通;這個緣就是因心念而起,因為我們的頻道和他的頻道相應,所以才會夢到。

  如果我們的頻道是正念、正定、慈悲喜捨,現在就是菩薩法界;我們這念心、這個心境,就與菩薩法界的心境相感應、而不是與冤親的心相感應,這就是「理」。明白這些道理,在理上去安住,安住在平等法界、真如法界,安住在菩提心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如如不動,心與理相應,就屬於聖位,就稱為「入理聖人」。假使一下子沒有辦法安住在這裡,就要修一些方便。

  佛性雖然本具,但是我們這念心從無始以來始終無法安住,乃至今生也是如此,在還沒出家前,也沒有去認識這些道理,心沒有安住在本具的覺性上,不了解什麼是平等法界、什麼是佛法;所了解的都是名利財色、功名利祿、是非人我、冤親、憎愛、取捨……這些種子充滿在我們的八識田中、根深蒂固!我們把這些當作是真實,人生就活在這些虛妄的假相上,因此稱為「眾生」。

  現在明白了,原來這些都是種子現行、這些都是垃圾,若不把它轉過來,不但是未來生死的根本,現在就是生死的根本!現在雖然對這個道理了解、契悟了,但心中還是有是非、人我、名利、嫉妒、瞋恚、煩惱、憂愁……要怎麼辦呢?就必須修方便法門,把這些種子轉化,例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念天……念就是想念;我們現在修七周緣慈、修四無量心,就是在念法,這念心專門緣慮在慈悲之理上、養成慈悲心。

  慈悲心的養成,第一是不殺生:我們現在持不殺生戒,就是一個慈悲心。第二是要救生:不殺生是消極的、屬於自利;救生屬於積極的作為,見義勇為去救生就是利他。第三是吃素:我們現在吃素,就是在養成慈悲心。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這個覺性、靈性每個人都有,乃至一切動物也有,基於佛性平等,所以我們不吃肉。這個觀念大家一定要知道。

  不殺生、救生、吃素,這些都是養成大慈悲心的方法。如果不養成慈悲心,我們無始以來的瞋心就沒辦法轉過來,所以必須修慈心,這是很重要的觀念。進一步要了解,不殺生、救生、吃素,是在事上實踐慈悲心的作為,屬於粗的法門,粗的法門只能破除粗的煩惱;要破除更微細的煩惱,就要修觀行,透過思惟來轉化、破除。因此,我們不但要做到不殺生、救生、吃素,更進一步還要修觀行,把瞋心從心中根根底底轉化,這樣配合起來,一定能把我們無始以來的瞋恚心轉過來。

  凡夫會造罪,就是從這念心而起,所謂「一念瞋心起,百萬障門開」,有了瞋心,就造作種種惡業。過去到現在這個迷惑的心產生出瞋心、殺生的心;因為有瞋心,所以就殺生、吃眾生肉……。這個瞋心是從我們心當中生起,所以這些惡業也是由心所造;現在要轉,就要從這念心來轉,運用第六識、第七識起觀行,從根本上來轉,把我們八識田中這些種子轉化,這就是一個方便。運用慈悲觀為方便,就能破除我們過去的執著、瞋恚;慈悲心成就了,我們的瞋心統統都轉過來、變成了慈悲心,這就稱為「轉識成智」;所以轉識成智要靠觀行、定慧,要靠禪定、三昧。



(十)

  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,都是觀行法門,目的是在轉化瞋心、長養慈悲心。無論小乘、大乘,都修慈悲心。小乘修慈悲心,目的是自利、是為了增長福德,因為有了福德,就能很快證得涅槃的境界;大乘修慈悲心,除了增進自己的福德以外,最重要的目的是普度眾生,這樣既是自利、又能利他。

  我們知道這些道理以後,這念心就要安住在理上。理有深淺,修慈悲觀,這念心安住在慈悲心上就是一種理;慈悲觀修成就了,最後連慈悲觀也不執著,安住在中道實相、菩提、涅槃、定慧不二的這念心上,這就是最高的理、就是真正的道。

  慈悲觀是方便道,安住中道實相是真正究竟解脫的菩提道;慈悲觀屬於思惟,這是有為法;安住中道實相,無思無慮、無言無說、無念無想,就是無為法、寂滅法。無論有為、無為,都不離我們這一念心。有為是心的作用,無為是心的體性;作用不能離開體性,有為不能離開無為,而無為也不妨礙有為。假使認為這念心完全是有為、或完全是無為,就是執著兩邊。明白這個道理,依體起用、攝用歸體,體用無二、定慧等持,契入無上菩提妙明真心,就是最高的境界。無論修任何一個法門,最後統統都要歸到中道實相、菩提妙明真心、一真法界,這才是究竟了義。

  我們知道了究竟了義,也不能因此排斥、小看方便法門,因為方便是一個入門的方法,有了方便,很快就能契入究竟。《楞嚴經》云:「初心不能入,云何獲圓通?」初心,就是我們初初發心修行、想要證無上道的這一念心。想要證到無上菩提,總是需要契入的管道;管道有很多,慈悲觀就是一個方便管道。我們先修七周緣慈,就入了這個管道;接著修四無量心,就進一步入了大乘的管道。雖然入了道,但有能、有所還是屬於方便,所以最後要歸於無能無所、不出不入,才是究竟。

  修慈悲觀,目的是解脫心中的執著,過去認為親就是親、冤就是冤,這個觀念始終是根深蒂固,不能釋懷;現在用慈悲心把它化掉,化成無緣大慈、同體大悲、冤親平等,最後歸於無憎無愛。修四無量心,無論是用概念來思惟,或是專注觀想一個對象,最後都是無二路,都要歸到菩提心──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沒有取捨、沒有憎愛、沒有是非、沒有言說,一念不生,站得住、站得長,這就是萬法歸宗。我們要知道這個理,思路、理路一定要清楚;知道這個理路,就不會走遠路、更不會走錯路;假使思路、理路不清楚,就不容易得到三昧、證到無上菩提妙明真心。

  修四無量心,一種是用概念來思惟,只要起一個概念、想到自己的父母師長、冤親就好了,也不要再去分別。第二種是將自己的父母、兄弟,或平時最掛礙的親人想出來,心中覺得這個親人實在對自己很好、對自己有恩,就把這個親人觀想到面前來修四無量心。修觀時要有信心,信心要達到百分之百、沒有絲毫懷疑才可以;假使心中懷疑這樣思惟有沒有效果?信心就沒有了!大家要了解,修行就是靠信心,我們的信,不是邪信、迷信,而是正信,是智慧的信心、清淨的信心;一切法都是從信心、專注產生出來的。能夠專注,修什麼法門都有感應,就能得到解脫、成就三昧;如果不專注,修什麼法門都沒有感應,這是實實在在的。

  在觀想過程中,心要清楚明白、要專注,要知道這是假想觀;假使把親人觀想出來以後,過去情愛的種子又現前,自己心生掛礙,乃至哭哭啼啼、一把鼻涕、一把淚,這樣一來,心反而得不到寧靜、得不到平靜。就像有些人誦經、持咒、念佛、聽法……心中是慈悲、知恩、感恩、報恩心,過程中忽然傷心掉淚,這個心境稱為「善根發現」。這不是壞事情,這是因為過去修了這個觀行、聽了這個法,或者做了這件功德,乃至於對梵唄、對經、對戒很深入,過去這個心境現前,與現在這念心相應,所以心生感動。例如今生在聽戒的時候,忽然過去聽戒、持戒的這個心現前了,現在這念心與過去這念心相應,於是就感動、歡喜得不得了,乃至於或笑、或哭,這就稱為「善根發現」。

  善根發現,經過一次、兩次、最多不能超過三次,自己馬上要起覺照,提醒自己:「雖然善根發現是好事,卻使這個心得不到平靜、得不到寧靜!」馬上就把這個又歡喜、又悲傷的心境轉過來,安住在正念、正定;如果轉不過來,就要誦《心經》。誦經也要用智慧的方法,能誦的這念心要清清楚楚,所誦的經要了了分明;能誦的心不可得,所誦的經也了不可得;能誦的這念心雖然了不可得,又能處處作主,所誦的經雖然了不可得,又是句句分明、字字分明;這念心又是真空、又是妙有。我們平時就要有這種觀念、有這種理,這就稱為「正理」,這就是正知正見、般若智慧、心性的道理。現在藉著講觀行的因緣,也把這些道理提示大眾。



(十一)

  專注觀想一個親人來修,無論是想念自己的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夫妻、或其他對象都可以;但是要把握一個原則,要了解這是依根解結的法門,這個法門修成就了,產生感應,神通妙用就出來了。雖然有了感應神通,也不要執著,因為修觀的目的是在解冤釋結,所以最後要歸於正念、歸於無念。知道了這些道理,修觀過程中有了感應,不要恐懼、也不要故意排斥;它來給它來、它去給它去,始終是看到等於沒有看到、聽到等於沒有聽到,繼續用功、安住正念,這就是善境界、善思惟、善護念,這就是運用法在護念。思惟佛,就是佛在護念這一念心;例如思惟四無量心,諸佛菩薩也是這樣思惟、成就四無量心,因此能感通諸佛菩薩的心。思惟這個法、感通這個法,就是法在護念自己;最後我們法也不思惟,安住在正念、正定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就是自己護念自己,這就是如來的智慧。

  修觀時,先從觀想一個人開始,觀想成就了,睜眼、閉眼都能看見這個人,全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再由一個觀想成兩個,兩個到四個,到百個、千個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都能看得清楚明白。我們過去認為自己的心量很小,就只有這麼一點點;現在運用這個道理把心量擴大,由「點」到「線」,由「線」到「面」,這個心就是「心包太虛,量周沙界」,如此就能破除執著。這念心有體、有用,修觀是心之用,觀行修成就了,又要把這個心收回來、回歸心之體,這個心沒有大小、取捨、冤親、憎愛,如如不動、了了常知,就歸於實相。

  藉由四無量心來解冤釋結、依根解結,這是方便。過去都是情愛執著,六根對六塵,產生六識、十二入、十八界這個結;現在要解結,還是要依著六根、六塵、十二入、十八界來修,把這個慈悲心擴大到十八界,看到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的慈心功德,都能得到禪悅為食、法喜充滿;每個人都很歡喜、很快樂、很平靜,這個心就平等了,這就是慈心觀。這個觀行修好了,就能得到定、得到三昧;真正修成就了,就能降龍伏虎。為什麼能降龍伏虎?因為具足慈悲心、沒有瞋心,心量廣大、心念專注,就能產生出種種不可思議的感應,這種感應是由於這念心專注、破除瞋恚所產生,所以也不要執著感應,有等於沒有,心中不要歡喜、也不要恐懼。明白這些道理,心愈來愈定、愈來愈靜,真正達到三昧現前,這念心始終湛然不動,就能真正了生死、證菩提、證涅槃,真正是「一得永得」,修觀的最終目的是在這裡,這才是究竟。

  初初修觀,假使無法觀成,也不要急,就是慢慢憶念;這當中最重要的,就是不要產生「法愛」;觀想成功、有了感應、神通,就心生歡喜,乃至心生執著,這就是法愛。觀行只是一個方便,真正修成就、三昧現前,就入定了,隨著定愈來愈深,就有大定力、大感應、大神通,但這些都不能執著,有等於沒有。

  經云:「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,因於眾生而起大悲,因於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覺。」諸佛菩薩是以慈悲心為體,因慈悲心而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而成正覺,目的還是在成正覺。

  我們修行,除了要有智慧,還要有慈悲,慈心廣大,才能使佛法久住。七周緣慈、四無量心,都是慈悲觀。這一堂課跟大眾提示四無量心的修法,一種是概念的修法;一種是專注的修法,專注觀想,由一個人到兩個人……百人、千人,乃至於三千大千世界的人,由點到線到面這樣來修。

  過去我們心中都是情愛,都是取捨、憎愛,現在透過修四無量心,把八識田中的種子統統解掉、轉過來了,就是依根解結;依根解結後,進一步,連解脫之相也要遠離,為什麼?因為菩提妙明真心是無言無說,什麼相都沒有,沒有出家相、在家相,沒有年輕相、老相,也沒有貧窮相、富貴相……所有一切相都不存在,這念心是無相!所以最後要安住在平等、清淨、不動的這一念無為心,這就是正理、正道。明白這個道理,就知道前面修觀是方便,後面契入實相是究竟;把這個方便修成功了,我們的瞋心自然而然就沒有了;最後連慈悲心也不執著,安住在中道實相、菩提、涅槃上,安住在定慧不二這念心上,就是真正究竟解脫的菩提道。四無量心講到這裡為止!(全文完)

 

單元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