慈悲观

七周缘慈

(一)

  修行学佛的目的,一方面是要明心、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;二方面是这念心要安住不动,透过检讨反省,看看自己贪心、瞋心、痴心,哪一种习气重?检讨了以后,就要对治、让心安住。

  例如,如果觉得自己经常发脾气、起无明,表示瞋心很重,就要修慈悲观;五停心观提到「多瞋众生慈悲观」,慈悲观是对治瞋毒的方法。瞋心每一个人都有,只要起了瞋心、无明,就是不正,没有办法正顺佛心、正顺菩提、正顺涅槃,这个心被烦恼所缚,产生了障碍,便失去了解脱的功德。修行必须把慈悲心养成,才能对治、除去心中的瞋恚,所以要修慈悲观;不论大乘、小乘,都是如此。

  慈悲观简要来分,有「七周缘慈」与「四无量心」二种。修习慈悲观,不断重虑缘真,定力功深,就能转化瞋心长养慈心,进而正顺菩提,正顺涅槃,正顺解脱,就称为正顺解脱之道。

  佛法讲「悲智双运」,如果一个人只有智慧,而没有慈悲,就会走歪路;只有慈悲,而没有智慧,也会走歪路。歪就是不正;不正,就是与无上正等正觉这念心不相应。所以要想成就无上菩提,必须有慈悲、有智慧。

  以世间来看也是如此,世间人讲情感、理智,如果一个人只有情感,而没有理智,这一生就受到情感的缠缚、折磨,波波折折,始终成不了大器,身心也得不到安宁。相反地,如果只有理智而没有情感、热忱、慈悲,就会像冷血动物一样、冷冰冰的,谁也不敢亲近。因此,即便是在世间,想要成功一样要有理智、又有情感,才能有所成就。

  佛法并不讲情感,而是讲慈悲。因为世间人的情感,只跟有缘的人才会产生,没有缘、就没有情感。例如父子之情、兄弟之情、父母之情、妻子之情、儿女之情、朋友之情……我们只对这些人有情有义,除了这些人以外,与自己不相干的就漠不关心。然而这些亲眷朋友,只是一切众生中的少数,由此可知,世间所认为的情感是狭隘的。

  佛法讲慈悲,就是告诉我们要把这个情提升、净化,把心量扩大到无量无边。例如,对父母要孝敬,对所有人也都要有孝敬的心,正如儒家所说:「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」进一步,不但是对自己的亲人,连对自己的冤家,也要以平等心来看待,心量广大、心行平等,乃至对所有众生,都要以慈悲心来对待。

  慈悲心要如何养成?在佛法来讲,第一要戒杀,第二要放生、救生,第三要吃素。戒杀、放生、吃素都做到了,还是不够周详圆满;因此进一步在静坐时修习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,这样就能把我们的心结、心当中的瞋恚化除。

  世间人修定,因为不知道慈悲的道理、慈悲心的重要,通常只讲修定,却很少专修慈悲观。以佛法而言,修行除了修定、修慧,还必须具足慈心、冤亲平等,与所有的亲、冤、中间人,都要结一个慈缘、善缘,这样才能普度众生;否则,和众生没有缘,要去度众生也不容易。了解这些道理,就知道慈悲的重要;要达到慈心广大,就要修习慈悲观。

  慈悲观包含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这两种法门,如果过去已经听过,也要温故而知新,重复思惟、起观行,借此化除我们的瞋心,使心达到平静,目的是在这里。以下先讲七周缘慈。

  七周缘慈,即对所缘七种冤亲之境,分别施与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,来回反覆思惟七次。「周」是周遍,无论冤亲皆能周遍平等,或周遍施行之义。「缘」是缘虑、思惟,一个是能缘之心、一个是所缘之境,修七周缘慈,能缘、能想的这念心,缘虑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中间人,这七种境界就是所缘之境。

  修行就是一个能所。所谓能缘之心、所缘之境;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;这是很重要的事情,随着所修习的法门不同,所缘之境也各有不同。例如:修慈悲观,能缘之心,是以慈悲为所缘的境界;修不净观,能缘之心,是以不净之理为所缘的境界;修空观,能缘之心,是以空性之理为所缘的境界;修假观,能缘之心,是以假有为所缘的境界;修数息观,能缘之心,是以出息、入息为所缘的境界……把能缘的这念心靠到所缘的境界,专注思惟,达到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,就是禅、就是定。依着这个原则来修习七周缘慈,就能化除我们过去、现在瞋恚的心结,养成大慈悲心,这就是一种方便。

  有些人认为,修行就是要达到究竟,为什么还要修种种方便?会有这个疑问,就是对于方便的道理不了解。所谓方便,就像我们想要到台北,台北是目的地;要到达台北,可以搭飞机,或是搭火车、坐轿车、骑摩托车、骑脚踏车,乃至于走路,这些都是方便;若是搭飞机,得先买机票,需要钱财,这也是方便;若是走路,得要有体力、身体要健康,这也是方便;假使没有这些方便,就没有办法到达台北这个目的地。由此可知,方便很重要。

  修行也是如此,佛法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方便,借由种种方便来达到解脱,如果没有这些方便,就很难成就转识成智、得到解脱。除非是见佛得度的根机,见到佛的形相,听到佛说:「善来比丘,袈裟着身,须发自落。」就证到罗汉果;除此以外,都要经过闻思修三慧,透过思惟、修种种方便法门来对治烦恼,才能成道证果。像三十七助道品就是方便,借这些方便来助道,使我们能够明道、悟道、证道。现在所讲的七周缘慈也是方便,目的是对治瞋心。所谓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每个人心当中都有瞋恚,瞋心一起,「火烧功德林」,借由修习七周缘慈,重虑缘真,把心中的瞋恚之火息灭了,心就能得清凉。

  「重虑缘真」是佛法的专有名词。「重」是反覆不断,「虑」是思惟,「缘」是缘虑,这念心住在一个境界上就称为「缘」。平时这念心缘着法尘境界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称为攀缘;现在想要把瞋恚心转过来、得解脱,就要「缘真」,「真」就是真理。七周缘慈、慈心就是「真」。修习七周缘慈的目的,就是要化除我们的无明、烦恼;过去起瞋恚的是这念心,现在修观的也是这念心;这念心不去缘虑瞋恚,而是缘着七周缘慈反覆不断地思惟,就是用慈悲心在转化瞋恚,把这念瞋恚心转过来了,就能得解脱。



(二)

  修习禅定,有两种方法,一种是思惟修,属于渐修法门,依循步骤、阶段,渐次修习;一种是不假思惟,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,属于顿悟法门。现在所讲的七周缘慈,就是思惟修,属于渐修的方法。

  修习七周缘慈,要先安禅静虑。安禅,就是调身、调息、调心:调身,结跏趺坐、把身体的姿势调好;调息,把气息调好,使气息微细、均匀;调心,把心念调好,这念心平静、宁静,不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对于心性之理有百分之百的信心,心安定下来了,就是安禅。接着就要静虑,虑就是思惟。

  首先检讨反省,自己修行不能得力、有种种障碍,打坐心定不下来、无法契入禅定、听经时很多法门听不懂、不能开智慧、得不到清净法眼、这念心没有办法安住定慧、正念不能现前、没办法大彻大悟……就是由于业障所致,业障障蔽了自己的清净心、菩提心、涅槃心。

  业障是如何产生的?不外乎由「心」、「境」而来;「心」是指自心;「境」即是指亲、冤、中间人等外境。由于过去至今,对长辈不恭敬,对平辈争强好嫉,对晚辈疏于指导照顾,甚至结仇结冤,起心动念中、种子熏入八识田中,就成了心结,始终存在心当中,便造成修行的障碍。

  现在自知惭愧,希望能够解冤释结,就用自己修行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,回向给过去、现在的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间人,把所有心结统统化掉,心就能得到平静;这样子来修观,一定能与菩提心相应,得到解脱。

  为何要用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回向?因为世间的功德,以禅定最为殊胜、不可思议。有些人在这里就会起疑惑:我现在还没有证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,没有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,又如何将功德回向给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间人?这样会不会像开了空头支票呢?

  虽然尚未证到初禅、二禅、三禅,但我们可以透过静坐思惟,把累世以来出家、修行、供养、布施、持戒、精进、闻法、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护法、礼忏、随喜、孝养父母……等世间、出世间的一切善法、功德总合在一起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品。上品功德等于三禅,中品功德等于二禅,下品功德等于初禅,以此功德回向冤亲。世间、出世间一切善法的功德,每个人都有!这些善法我们从过去至今都有发心,这样来思惟,心就能够落实,再也不会怀疑。

  修七周缘慈,要先具足信心,如果没有信心,这个法门也修不成功。要肯定自己确实有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;这并不是想象出来、子虚乌有,而是一种事实。把这些道理想通了,具足了信心,就可以正式开始修习。

  第一步:「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亲──累世的父母、师长等长辈。」

  为什么要回向上亲呢?儒家云:「百善孝为先。」所有一切善法,是以孝为首;而佛法所说的孝更是广大,不仅对现世父母,对累世父母,乃至一切男子、女子都应当要尽孝。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,对自己的父母、师长等长辈,未善尽孝道,不能知恩、感恩、报恩,现今深觉惭愧、忏悔,愿以佛法尽孝,所以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亲:现在今世的父母、师长等一切长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的父母、师长等一切长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二步:「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亲──累世的兄弟姐妹、配偶、同参道友等平辈。」

  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,对法亲眷属、同参道友等平辈,未尽劝善规过、相互勉励之责,或心存嫉妒,尔诈我虞,幸灾乐祸,不知相互包容、互助合作,现今深觉惭愧、忏悔,故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亲:现在今世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三步:「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亲──累世的子女、学生等晚辈。」

  思惟自己从过去至今,对子女、学生等晚辈,未尽教养之责,疏于指导关照,使他们走了错路、走了远路,所谓「养不教,父之过;教不严,师之惰」,这些都是自己的过失;现在愿以佛法利益下亲,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亲:现在今世的子女、学生等一切晚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的子女、学生等一切晚辈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四步:「愿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上冤──上亲累世的冤亲债主。」

  所谓「冤家宜解不宜结」,现在愿以佛法利益上冤,将三禅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与自己的父母、师长等长辈,曾经结冤的一切众生:现在今世和我的父母、师长等一切长辈,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和我的父母、师长等一切长辈,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五步:「愿将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冤──中亲累世的冤亲债主。」

  愿以二禅的功德回向给中冤:现在今世和我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,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和我的兄弟、姐妹、配偶、同参道友等一切平辈,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六步:「愿将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冤──下亲累世的冤亲债主。」

  愿以初禅的功德回向给下冤:现在今世和我的子女、学生等一切晚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和我的子女、学生等一切晚辈结下冤仇的冤亲债主们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第七步:「愿将其余功德随心所愿回向给一切中间人──累世非亲非故之人。」

 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,皆是未来诸佛。因此除了冤亲以外,非亲非故的一切众生,亦与我们有缘,所以愿将其余功德,随喜回向给一切的中间人:现在今世一切非亲非冤的中间人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护持正法,永不退转。过去累世一切非亲非冤的中间人,皆能业障消除,增福增慧,发菩提心,超生善道。

  如此由上亲至中间人为第一遍,再从中间人至上亲为第二遍,再由上亲至中间人为第三遍……周而复始思惟七遍,称为「七周缘慈」。思惟七遍之后,由有念、有想归于无念、无想,将这念心安住中道实相。



(三)

  所谓「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」、「心生则法生,法生则心生」,这念心一起心动念,就会产生种种作用。举例来说:有些人想念远方的亲戚、朋友,无论他在美国、日本、大陆、或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,天天都在想念他的生活、身体状况、是否平安……专注地想念,达到一定的程度,就产生了感通的作用;晚上一作梦,梦到对方生病了,醒来之后打电话一问,他果真生病了!又如:我们看到前面有一盘点心,很想要吃,这个想吃的心念一起,生理马上就产生变化、口水就流出来了,这时如果拿镜子一照,就看到自己的面孔变成了饿鬼相。这念心一起心动念,马上就有作用现前,实在非常微妙。

  唯识云:「剎那率尔心,堕境第一念。」这一念心,如果掌握不住,就会堕落;相反地,如果懂得运用,就能够产生感应、种种不可思议的境界。所以我们修习七周缘慈,要具足信心,不能有一点怀疑,假使有一点怀疑,思惟就没有效果了。因为信是根本,具足百分之百的信心来思惟,一定能产生功用。

  经云:「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。」要知道一念诚心,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作用,我们现在依着七周缘慈的道理来思惟,就是制心一处,把心念专注一境,作用马上就现前。不但佛法这么讲,儒家也是这么讲,历史上很多感应的事情,也都是这一念心专注、至诚所产生的作用。

  相反地,造恶业也是这一念心的作用,如果对某个人起了贪爱,或是起了瞋恚、仇恨的心念,觉得他对自己不好,就牢记在心里,想着将来有机会要给他好看,这样就糟糕了!这个瞋恚的种子一种下去,就成了障碍,障蔽本自清净的佛性,障蔽真如自性的功德,始终成不了道。

  报纸上登载的新闻中,有父母杀害儿女,也有儿女杀害父母,乃至兄弟之间为了财产,彼此嫉妒、仇恨,甚至谋财害命……这些都是因为没有慈悲心、没有孝道心所造成。我们在过去生中也都曾经造这些恶业、或经历这些事,虽然是过去的事情,但这些种子始终在我们八识田中。俗话说:「父母之仇不共戴天。」一般人认为,只要对方与自己的父母有仇,有杀、盗、淫、诈骗等仇恨,就等于跟自己结下梁子,一定要报仇,这些瞋恚的种子,如果没有彻底化解,将来起了烦恼,善心、定力退失了,这些种子就会现前,让我们去造恶业。

  所以,根本解决之道,就是把这些种子彻底洗掉,现在修习七周缘慈,就是在洗净过去瞋恚的种子。以慈悲心来化解仇恨,对于一切冤、亲,都要解冤释结,这念心就能得到平静,如此才能出轮回、了生死,进而成佛种智、成就佛的平等智慧。

  佛菩萨观众生如一子,把一切众生都看作是自己的子女;我们有了这种心量,心中就没有挂碍、没有障碍,就能契入甚深禅定。如果心当中有挂碍,要想入禅定,是很难的事情;所谓心生则法生,心中还有分别、执着,还有瞋恚的种子存在,就始终没有办法平静、无念,契入甚深禅定;即使得到一点禅定,也只是表面上暂时相应而已。修行学佛就是要达到冤亲平等;真正达到心行平等,心中就没有障碍,这念心时时刻刻都是平静、宁静,走路、穿衣、吃饭、行住坐卧,经常都在大禅定当中,这个心就踏实了。

  修行没有别的,就是要得解脱。得解脱,不是求佛菩萨来帮我们解脱,而是检讨反省自己的烦恼,把烦恼化掉就得解脱,就是这么简单。现在用七周缘慈的方法,来破除执着和瞋心,这念心没有远近、没有障碍、不可思议。大众要有信心,依着七周缘慈的道理专注思惟,运用这念心来解冤释结,一定能够达到解脱、不可思议的效果。



(四)

  七周缘慈,是对所缘七种冤亲之境,分别施与初禅、二禅、三禅的功德,来回反复思惟七次的观行法门。透过修习七周缘慈,断除瞋心、长养慈心,目的是在这里。

  我们这念心很微妙,只要一思惟、一想,就能产生作用,竟像一座电台一样。如果电台的电力很充足,电波发射出去,就有力量、能够传播得很远;这念心也是如此,依着愿力、功德、智慧、禅定、信心,就能产生力量。所以平时就要时时刻刻保持正念、善念,不要有杂念、妄想,假使心中有杂念、妄想,心的力量就无法彰显。现在修七周缘慈,这念心缘着慈心专注思惟,这当中就有功德、有信心、有愿行、有法力,就能产生力量,靠这些力量,就能化除我们瞋恚的心结。

  七周缘慈如果修习得很好、很专注,在修习时,也会有种种境界产生,遇到这些境界不要去理会。有境界,心中既不欢喜、也不恐惧;没有境界,也不要起烦恼,因为境界都是我们起心动念的作用。遇到境界不要理它,继续专注思惟,思惟达到一念相应,一下就能契入「慈心三昧」,三昧就是定;修习慈心观达到相应,便能成就慈心三昧、慈心定。进一步,思惟不作思惟想、思惟不作思惟解,思而无思,最后归于中道实相究竟了义,一下就超越了,这就属于大乘境界;假使不知道思而无思,只是执着这个法门为实有,成了法执,就落入小乘境界。

  法门之所以有小乘、大乘之分,也都是来自这念心的取舍,不离这念心的作用。有些人对道理不理解,认为:「既然执着思惟会落入小乘,干脆就不要思惟了!」这样又偏到一边了。我们初初开始修行,这念心不是昏沉,就是妄想、无明,如果不先透过思惟,这念心就无法作主、无法保持长久。所以必须先透过思惟;思惟了以后,思而无思、念而无念、言而无言、行而无行,最后归于无言无说、无思无虑;而无言无说、无思无虑,也不妨碍有言有说、有思有虑。言说、思虑,是心之用;最后归于无言无说、无思无虑,归于不动不摇、不去不来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如如不动这念心,是心之体。了解这念心有体、有用,就真正了达菩萨的境界了。

  禅宗所说的开悟,一个是悟到心之用,一个是悟到心之体。一般人不仅不了解心之体,甚至连心之用都不知道;由于不明白心的作用,任意起无明、烦恼,起贪瞋痴、造杀盗淫,因此就堕落了,这就是在迷的众生。

  佛法讲明心,明白这念心很重要,如果没有办法明白,就要修定;有了定,就能明白这念心。修行就是要定心、明心、悟心;悟到了这念心,进一步还要能够运用这念心,如此对这念心的运用才能达到尽善尽美。

  这念心的作用有染、有净,修七周缘慈,就属于解脱的作用、智慧心的作用、慈悲心的作用、解冤释结的作用,这就是这念心微妙之处。所谓「水能载舟,水能覆舟」,修七周缘慈,运用这念心来依根解结,就是「水能载舟」,懂得运用这念心,藉由七周缘慈这个法门,使这念心产生最大的作用,就能解脱无始以来的瞋恚、冤结。

  一般众生都是活在烦恼、无明当中;现在藉由思惟修、用思惟的方法,转化过去的烦恼心,化除自己的无明烦恼;进一步,思而无思,就归于实相,证入菩提涅槃;这就是思惟修的要领。

  要落实思惟修,就要先了解这些道理;假使不了解,思惟的时候就用不上功,想着想着,心中感到疲倦了,就不想思惟了。为什么会心生疲倦?因为我们思惟的工夫还不纯熟,定慧还没有养成,这个心还是在妄想、无明当中,昏昏沉沉、迷迷糊糊,所以会感觉心力不振。如果我们透过思惟,找到一条心路,思惟相应,就能达到慈心三昧,所以思惟也能成就禅定;最后由思惟归于无思,就是真如三昧,就是实相。

  佛法有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。了解七周缘慈的道理,就属于文字般若;依着七周缘慈的道理来思惟,就是观照般若;依着观照般若来用功,依根解结,就能把心中的无明烦恼、瞋恚化除;最后思而无思,回归心之体,就证到实相般若。这就是佛法思惟的公式。无论小乘、大乘,显、密、禅、净,都是这样的修习过程,这是一个共通之道。我们修七周缘慈,这念心专注思惟,就能产生感应,心就能达到平静,确实是很好;假使不知道这些道理、不知道这些修习过程,不知道方便、究竟,不知道用了以后要归于体,就容易得少为足、产生法执,没有办法百尺竿头再进步、契入心之体,如此就得不到最究竟、最大的利益。



(五)

  修习慈心观,专注思惟,就是止观;如果我们把止观修好了,这念心一想,就能够转境。例如:面对一个很恐怖的境界时,只要心念一动,马上就能改变对方的心境。

  过去在佛陀的时代,舍卫国发生了一件事情:国里有人蟒出生。这个人蟒有人的身体、人的面孔,但牠的心是毒蛇、蟒蛇的心,心里很恶毒,只要牠把嘴巴一张开、吐出毒气,沾到毒气的人就会死亡,而且身上会溃烂。大家知道牠是个人蟒,恐怕很多人会受到牠的伤害,于是就把牠关起来,交给国家来养。

  后来人蟒长大了,国王就想:「总不能光养着牠,总得要从牠身上得一点好处;但怎样才可以利用这个人蟒呢?」突然想到一个好方法:监牢里被判了死刑的囚犯,本来要送去杀头的,现在不需要送去杀头了,统统送到人蟒这里来处决。人蟒看到犯人来了,马上把嘴巴一张,犯人接触到人蟒吐出的毒气,就死掉了。于是这个人蟒就成了杀人的刽子手,一生都在做这种工作。我们想想,这实在是很悲哀的事!因为前世造了很多恶业,所以今生堕入畜生道成为人蟒,结果又来杀生、造恶业,将来又是地狱、畜生、饿鬼……生生世世都在三涂恶道当中,没有完、没有了。

  释迦牟尼佛观察这个人蟒,觉得实在应该要救牠,如果不度牠、不救牠,牠就始终堕入三涂恶道,没办法超生善道,难以得到解脱。

  每个众生都有各自的寿命,人蟒也有牠的寿命。释迦牟尼佛观察到人蟒快要死了,就告诉舍利弗:「舍利弗!人蟒的寿命已经快结束了,命终之后,牠就要堕入恶道;你要赶快去度化牠、赶快去救牠!」舍利弗秉持着释迦牟尼佛的指示,去救这个人蟒,就是用七周缘慈的方法。

  因为人蟒的心很恶毒,这种毒要用慈悲心才能化解。人蟒看到舍利弗来了,并不知道舍利弗是个罗汉,还是照样把嘴巴张开、吐出毒气。这时舍利弗马上就入慈心定,用止观的方法,运用这念心慈悲的力量,影响人蟒的起心动念,依着七周缘慈的道理想七遍,一遍、两遍、三遍……就是修慈心观。人蟒起初很瞋恚,慢慢慢慢,牠的心就变得很慈悲、很祥和了,也跟着舍利弗起慈心观,直到临终最后一念也是慈心,死了以后,就生到天上去。

  所以我们临终时,最后一念要保持正念;就算修行修得再好,假使最后一念起了贪心、瞋心、痴心,还是会堕落。临终时要念佛、助念,也是这个道理。所谓助念,就是帮助快要往生的人提起正念。往生的时候,看看这念心安住在哪里?藉由念佛「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……」,提起正念、安住正念,就不会堕入恶道;如果前世有福德,就能超生到天上去;如果前世没有大的福报,还是会往生到人间来,在人道,福报也有上品、中品、下品的差别,所以福报是很重要的。

  由于人蟒在临终前,遇到舍利弗这一位罗汉,舍利弗尊者在修七周缘慈,人蟒也跟着舍利弗修七周缘慈,专注思惟,这就是禅定,所以死了以后,就生到天上去了。由此证明,我们这念心很重要,假使平时不修,临终最后一念哪里能有正念?除非遇到像舍利弗尊者这样的罗汉圣者,如果没有这种因缘、遇不到罗汉,就要靠自己去努力;假使自己也不努力,临终的时候又遇不到善缘,就会堕落!

  人蟒死了以后,舍卫国的国王就问释迦牟尼佛说:「世尊!这个人蟒一生杀了这么多人,牠往生以后究竟会到哪里去转世、受报?」佛就讲:「人蟒已经生天了。」国王觉得很奇怪:「佛法不是讲因果吗?人蟒杀了这么多人,怎么还会生天呢?」佛就告诉他:「人蟒虽然杀了很多人、造了很多恶业,可是牠遇缘殊胜,遇到罗汉圣者,转牠的心意识、改变牠的心念,不但由瞋心转成慈悲心,而且因专注而得禅定,所以能够得度。」这就是佛法微妙之处!

  国王又问:「人蟒一生造这么多恶业,难道就这样了业了吗?不用去受报吗?」世尊说:「牠将来还是要受报,并不是不受报,只是重报轻受;这一生所造的恶业,到最后一世、一次受报。」怎么说?由于人蟒临终前遇到圣者,得到慈心三昧、得到定,命终以后就生到天上,天福享尽,最后一生出家修行,证到缘觉的果位。有一次,这位缘觉在树林里入定时,有一支军队,由大元帅带领着一共七万多人,从这个树林经过。此时,军队里上上下下、所有的人都看到树林里有一个黄金打造的金人,认为实在是发财了!大家便商议,每个人拿一把刀,一人割一块,就把这个金人瓜分掉了。由于这位缘觉入了定,所以根本就不觉得痛苦。这一支七万多人的军队,就是过去人蟒处决的囚犯;在这个因缘当中,人蟒过去杀生所欠的命债,一次就还掉了。

  佛法有因有果,想要改变命运,就要在因中努力。要想遇缘殊胜、与三宝有缘,就要时时刻刻想到三宝,就能与三宝结缘。修七周缘慈,就是在因中努力,既能自利又能利他。就像舍利弗尊者修慈心三昧成功了,不但能自利、自己得到解脱,又能度脱人蟒,用七周缘慈的方法来化除人蟒瞋恚的心结。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,时时刻刻就会有所警觉,知道努力的方向在哪里。要想改变命运,就要在因上努力。



(六)

  佛法是真实的道理,不是像一般人所说:「佛教只是劝人为善,是一个精神寄托。」这样的说法只是片面,并不是佛教完整的精神及教义。修行学佛,除了要修善断恶以外,更重要的是要静坐、思惟、修习禅定,要懂得禅的道理。佛经讲「百千三昧」,慈心三昧是三昧中的一种;修真空观属于真空三昧,修水观属于水观三昧,修火观属于火光三昧,修慈心观属于慈心三昧;契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就是修真如三昧。明白这些道理,无论修哪一种三昧,都能得定、都能得到自性的受用。

  佛告诉大众,出家众要从三方面去努力:第一,要修福德。修一切善、无善不修,断一切恶、无恶不断,度一切众生、无众生不度,这些都属于福报。我们每天从早到晚,每年从元月一直到十二月,乃至于这一生,虽然担任的执事不一样,在道场里所做的一切都是善法,这些都是福报。弘扬佛法是善法;做住持、副住持、监院、知客,也是善法;在大寮里发心也是善法,乃至于扫架房也是善法……总之,在道场里,所作所为、点点滴滴都是善法,这就是福德。修一切善,不执着一切善,就是真功德。如果对这些道理认识不清,修行就没办法成就。

  同样在做一件事情,有些人得了大福报,有些人不但没有福报,而且还招罪过,就是因为不知道做这些事情是在修福,还认为是苦差事,心中起了烦恼,所以就招罪过。例如,只看到自己的工作很辛苦,乃至认为清洁环境、打扫架房,是很低贱的工作,这样观念就错误了!一旦观念错误,从早上到晚上、从年头到年底都在起烦恼,虽然所做的是善法,但因为这念心不专注、不清净,起了杂念、恶念,心不在善法上面,就没有善法的功德;不但没有功德,还因为起烦恼而招罪过。因此,了解到法法平等、无有高下,以这样的清净心来发心,在道场里所作所为、点点滴滴,都是福报、都是功德,明白这个道理,心就定下来了。

  佛法告诉我们要广积福慧资粮,除了修福德,还要修智能。要如何修智慧?就要透过听经闻法,要诵经、背经、看经、早晚课诵、惭愧、忏悔……这样就能增长自己的智慧。有了智慧,就能明白佛法的道理,了解什么是渐修?什么是顿悟?渐修要如何修?顿悟要如何悟入?假使不看经、不听经闻法,对于佛法的道理不了解,渐修、顿悟也分不清,眉毛胡子一把抓,修行就容易走错路、走远路。

  什么是走错路?例如,有人虽然出家很久了,但是平常不听佛法、也不看佛经,只是在那里盲修瞎练,便产生种种不正确的思想、言语,到处跟别人说:「地藏王菩萨不能拜,祂是管阴的。」我们想一想,出家众竟然有这种错误的想法!有善知识听到他这些话,想指出他的问题、提醒错处,他也不承认自己有错,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。

  又如,有些人拜观世音菩萨,就说自己修的是观音法门;拜地藏王菩萨,说自己修的是地藏法门;拜文殊菩萨,说自己修的是文殊法门;拜普贤菩萨,说自己修的是普贤法门,这也不正确。我们礼佛、拜佛,是要养成恭敬心;一方面恭敬三宝,一方面是惭愧、忏悔。什么是观音法门?耳根圆通才是观音法门;什么是地藏法门?《地藏十轮经》才是地藏法门。佛法这些道理,大众都要了解;假使不了解、盲修瞎练,认为自己很精进,殊不知是走错路、走远路!愈努力,离道愈远。

  修行,就是修福德、修智慧、修禅定。现在所讲的就是修三昧、修禅定的道理。修禅定的方法很多,七周缘慈是当中的一个方法。如果我们平时就修七周缘慈,养成慈悲心,有了定力、有了正念,无论走到什么地方,都不会恐惧、颠倒。

  所谓「水能载舟,水能覆舟」,佛法是心法,就看我们怎么去运用这念心?这念心运用得很好,就是光明,就能得到解脱,就是水能载舟;运用得不好,这念心起了烦恼,造了恶业,就会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愈走愈黑暗,就是水能覆舟。我们修禅定也是「水能载舟」,由慈心三昧的功德,就能够启发感应、得到神通,乃至得到解脱,这些都要透过自己努力,在这念心上用功才能成就。

  七周缘慈,就是静坐思惟,将三禅、二禅、初禅的功德,分别回向给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间人;从上亲到中间人是第一遍,由中间人到上亲是第二遍,再由上亲到中间人为第三遍……周而复始,静坐思惟七遍。这样来修习,就能解除瞋恚的心结,使自己心平、心静、心安,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。我们过去造了恶业、做了见不得人的事情,该怎么办?一个是惭愧、一个是忏悔、一个是修三昧,这样就能依根解结,解除我们心当中的烦恼结。

  希望我们每个人在这一生中,除了修福德、修智慧,还要尽量利用时间修习禅定。世间无常,人命无常,要赶快把握因缘熏修,禅定功德成就了,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,超凡入圣。这些法门都非常简单,虽然简单,大众还是要用心!不要认为这些道理很简单,自己都知道;知道是知道,但还没有做到;要做到,就要不厌其烦、反复不断地思惟。

  修七周缘慈,一修下来,可能需要一个钟头,或者四十、五十分钟,慢慢思惟,使这念心能够专注,忽然一念相应,就能得到禅定。

  怎样才能达到一念相应?能想的这念心专注、只有当下这一念,所想的就是七周缘慈这七个境界,反复不断地思惟,就是重虑缘真。三十七助道品中有四如意足──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进如意足、慧如意足,修四如意足,定慧均等,所愿皆得,故名如意足。四如意足又称为四神足;四如意足修定的过程,就是重虑缘真的过程,这念心要清楚、明白,所想的境界要专注,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这都是一样的道理。

  修定就是要达到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;如果修一修打瞌睡了,也不对;或是修一修,这念心忽然打妄想跑掉了、去想其他的事情,也不对。修七周缘慈,一定要专注,就是思惟这七个境界,这七个范围、层次、步骤,从第一步、第二步……一直到第七步,接着又回头过来,由第七步往第六步……一直到第一步,这样周而复始思惟七次,心念专注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;假使忽然打妄想、想到其他地方去了,马上就要觉察,赶快把心拉回来。经过这七周往返思惟的过程,我们的心慢慢就会得到宁静,慈心增长,就能化除瞋心。

  工夫是练出来的。众生的瞋心烦恼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成了结,并不是七周缘慈修一次,瞋心就没有了;就像有些人患了慢性病,也必须长期服药,才能逐渐恢复健康,不可能只服一次药病就好了。我们从过去到现在都有瞋心,这就是慢性病,要治好这种慢性病,就必须长期服药、要修慈悲观,修一次,工夫还没有到家,还要继续再修,修两次、三次,乃至一个月;修一个月对治不了,就修两个月;修两个月对治不了,就修三个月……假使有这种信心、恒心,一定能够有所契悟,一定会得到熏修七周缘慈的利益!向下文长,复待来日!



四无量心

(一)

  佛法所修,一个是定慧、一个是悲智,也就是慈悲和智慧。社会上任何人,都必须要有慈悲、有智慧,才能随顺世间。一个人如果只有慈悲,没有智慧,就容易为情感左右;修行若着重于爱心,对于众生心生爱着因此生悲,落入到一边了,就是「爱见大悲」,这样也不能得到解脱。相反地,如果只有智慧,没有慈悲,人就会变得很冷漠,人生也不圆满。所以菩萨要修慈悲心,也要修智慧心。有慈悲、有智慧,悲智双运,就是真正的菩萨行。

  四无量心──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,是修慈悲心的法门。在佛法当中,无论修任何法门,都是方便,用这种方便契入定慧不二这念心,是最重要的目的。

  以儒家来讲,慈悲心就是一个「仁」字,所谓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」、「仁民爱物」,就是在说明慈悲心的道理。佛法又更进一步,佛经里提到:「愿代众生,受无量苦;令诸众生,毕竟大乐。」目的就是在养成慈心。如果我们用大慈悲心来关照众生,自己的心量广大,断的烦恼也大、度的众生也多,因此,慈心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
  慈悲心,人人都有;但人心有贪、瞋、痴三毒,所以慈心如果没有去养成,也很难现前。

  儒家孟子主张性善,荀子主张性恶。孟子观察人性,认为人性是善性。所谓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「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」,人从初生开始就有一个善性,善性就是慈悲心;荀子则主张人性是恶,认为人就是自私自利、为自己着想,所以人性是恶性。

  就佛法而言,佛法讲「人人都有佛性」,禅宗也讲得很清楚,每一个人都有本心,要去契悟这念心,悟了这念心、这念菩提心,就是菩萨;圆满菩提心,就是佛。从这个观点来看,人心就属于性善。另一方面,《佛说八大人觉经》云:「第一觉悟:世间无常,国土危脆;四大苦空,五阴无我,生灭变异,虚伪无主;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。」这样来看,又是性恶。性善、性恶,佛经里都有讲到,那么人究竟是性善?还是性恶?众生都有本具的佛性,善与恶都是佛性中产生出的作用,从心之用的角度来讲,这念心起善用就是性善,起恶用就是性恶,都可以讲得通。

  所谓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就是告诉我们要时时刻刻保持善良的心、慈悲的心、仁民爱物的心,这个大慈悲心我们每个人都有,自己要善自保持、善自护持。荀子所讲的人性本恶,是指我们每个人心中充满了贪、瞋、痴三毒;例如报纸登载的新闻中:父母杀害子女、子女杀害父母,为了钱财不择手段,乃至于父母和子女产生乱伦的行为……从这个角度来看,确确实实又是性恶。明白性恶的道理,就要经常检讨反省这个心,我们的妄想心是不可信的!如同佛经所讲:「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……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」我们的心里有无明、烦恼,所以要时时刻刻觉照,不能相信自己的念头、不能任性,任性就会造恶业;除非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,才可以相信这个心。

  现在有些人办学,把观念弄错了,强调要回归自然,主张让孩子在学校里自由发展,不须任何约束;但这些学生离开学校以后,到什么地方、什么环境都不能适应,这就是错解了「自然」的意义。很多人都在讲自然,道家也讲自然;所谓「自然」,是指人的佛性本具,但佛性里还有人性、兽性、无明,要让佛性现前,一定要经过熏修;所谓「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」,假使不熏修,就时时刻刻都是兽性、都是贪瞋痴。

  了解了这些道理就明白,四无量心虽然每个人都有,但还是要靠熏修才能现前。菩萨修四无量心、小乘行者也修慈悲心,然而两者的目的并不一样。小乘修慈悲心,是为了增长福德,因为慈悲心是最大的福报;希望藉由这个福报,能够早一点契入涅槃、得到解脱,目的是在这里。大乘菩萨修慈悲心,并不积极地要入涅槃、出离三界,而是发愿尽未来际普度众生,因为有众生才有菩萨;假使离开了三界,就没有办法度众生,也不能建功立德了;欲度众生,必以大悲为本,所以要修四无量心。大乘修四无量心的目的,一方面是开扩自己的心境,使这念心没有障碍、冤亲平等,用这种方法来净化自己这念心、破除我执;二方面是以四无量心广大、没有边际,来普度、摄受一切众生,希望度尽众生、成就佛的智慧。所以不论小乘、大乘都修慈心,二者差别只在于心量的问题。

  我们修行,在静坐思惟观众生苦时,必须配合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这样来普度众生,心量才广大。四无量心是熏修出来的,静坐时要思惟:我从现在开始要修菩萨行、弘扬佛法、普度众生。为什么要普度众生?第一,众生与我有三世的因果,都是我过去的亲眷,所以我要发心度他们;第二,一切众生都有佛性、都是未来诸佛,只是现在在迷,所以我要修慈悲喜舍来摄受他们。基于这些道理,所以我们要修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、舍无量;怎么修呢?我们静坐时,就依这四个层次、步骤反复思惟。接着就来讲如何熏修四无量心。



(二)

  慈,意为「爱念众生,常求乐事以饶益之」;修慈心,为除众生心中「瞋觉」故。

  「爱念众生」,就是以慈爱之心,时时刻刻护念众生;诸佛即是以慈悲心来护念众生、关心众生。怎样关心众生呢?「常求乐事以饶益之」,「常」就是经常,时时刻刻想到运用种种方便、方法,以乐事饶益众生,以种种好的事情来布施众生、安慰众生、与众生分享,滋养众生的身心,使众生常得快乐。假使我们有这种发心,就是菩萨的心、就是慈心。

  修这个法门,一方面是自利、一方面是利他。什么是自利?我们修了慈心,能除去心中的「瞋觉」,这里所说的「觉」,是指觉性当中寻求、推度、思惟的作用,「瞋觉」散乱心与瞋相应,就是瞋心。藉由修习慈心,除去自己心中的瞋觉、瞋恚的烦恼,就是自利;同时又能布施给广大的众生,让众生远离瞋心烦恼,就是利他。所以,这个法门是自利利他、双惠的法门。

  慈无量心的修习方法,依据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,说明如下:

  (一)「欲入禅定,当先作誓愿:一切众生,悉受快乐,我于定中悉得见。」

  所谓安禅静虑,安禅,就是调身、调心;身心都调好了,接着就要静虑。「欲入禅定,当先作誓愿」,自己希望得到禅定,在还没有入禅定前,先要发一个誓愿。誓愿,就是提示自己、启发自己,给自己一个期许:「我现在应该要这样去做!」

  古德告诉我们要发大愿,每一尊佛、每一尊菩萨也都有大愿,诸佛菩萨各有各的愿行,像药师佛有十二大愿、阿弥陀佛有四十八大愿……「四弘誓愿」则是诸佛菩萨的共愿。我们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也一样要先发一个誓愿,藉这个愿来提示自己打坐的目的。

  三十七助道品当中「四神足」──欲、念、进、慧,「欲」就是告诉我们要发大愿;修习禅定,在未得禅定之前,要先发一个愿,这就是「欲」,要知道自己打坐的目的是什么?希望得到什么?所谓「百千三昧」,例如我们打坐的目的,是希望明心见性、希望成就空观、或希望证到某某三昧……修四无量心,就是修慈心观的一种方法,目的是证到「慈心三昧」。所谓法从心生,我们发愿想得到什么,得禅定时,就会现出这样的境界;有了这个愿、这个希望,将来禅定修成就,就有这种果报。

  修慈无量心,要发什么誓愿呢?希望「一切众生,悉受快乐」,「悉」就是统统,希望自己打坐、入禅定时,能够给众生一切快乐;希望众生透过这个方便法门,受到我的布施,都能得到快乐。「我于定中悉得见」,希望自己打坐入定,能够见到众生种种境界、见到一切众生的相貌,无论张三、李四……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。为什么要如此?因为要知道众生的苦在哪里,才能度他、给他快乐;假使看不到众生,如何给他快乐?所以修慈无量心要这样来发愿,希望在打坐、入定的时候,能于定中见到一切众生,给所有众生一切快乐。



(三)

  (二)「行者初修时,用念清净心,取外所爱亲人受乐之相,若父母兄弟,随取一最爱者,一心缘之。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,令于心想的的分明,见于亲人受乐之相,其心爱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余五道亦如是。……于定心中见一人,次见于十人、千人、万、亿、一聚落、一国土、一阎浮提、一四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悉皆受乐。」

  四无量心这个观行法门,有两种观法:第一种是用概念来思惟,而不是去观想一个人。以「亲」为例:思惟亲有上亲、中亲、下亲,上亲是自己的父母师长,中亲是自己的兄弟姊妹、同参、同事、同学,下亲是自己的子女、晚辈。上亲,包括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一切父母师长;中亲、下亲也是如此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中亲、下亲统统包括在内,就是这么思惟、想念就好了;思惟了以后,不要再去分别自己的父母姓什名谁?也不要去想他的相貌,这是一种修法。

  第二种方法是取相修观。这里所讲的「取外所爱亲人受乐之相」就是取相,「若父母兄弟,随取一最爱者,一心缘之」,于父母、兄弟、亲人之中,取一最爱者,在心中把他的形相观想到自己面前,来修四无量心;一心缘念,观亲人受乐之相,「令于心想的的分明」,摄心专注,无有驰散。取相修观,这是假想观,也就是天台宗所说的修假观。这些境界都是假想出来的,并不是真实的境界;假使把所观的亲人当作实实在在的境界,就会心生执着,产生种种负面的作用,像是伤心掉泪,甚至于想到夫妻的事情、男女的事情去了……知道了以后,就要注意,不要对观境产生执着。

  虽然所观的是假想的境界,可是法从心生,一切法不离自心,若能用正确的方法来修习,把假观修成就,也会有感应、有神通妙用;假使观念弄错了、用错误的方法来熏修,就会产生副作用、产生病态,称为「禅病」。这些病态发生的原因,不外乎是贪着打坐的境界,执着这些境界为实有,因为执着境界为实有、贪着这些境界,心随境转,就产生障碍;或是笑、或是哭、或是乱讲话……自己作不了主,这就是一般人所说的走火入魔。

  一般人多以为走火入魔是被外面的魔鬼附身,其实这是由内魔而招感外魔。什么是内魔招感外魔?举例来说:修观时观想自己的母亲,想着想着,可能就想到妻子去了;观想父亲,想着想着,可能就想到男朋友去了;心不能作主,念头就会转变!不论观想父亲、母亲,还是观想佛像,假使修观没有注意、心无法作主,也可能忽然就想到男女的事情去了,这是取相修观时,容易产生的负面作用。这些观念大众要了解,否则修禅观时产生种种境界,还不知道自己已经出了问题。

  明白这些问题就要知道,修假想观所看到的境界,都是自心现量,是自己心当中想出来的,对于所观的境界要「的的分明」,对方的头发、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乃至于穿的衣服……所有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,就是的的分明。如果在修观过程中,男女欲爱的念头现前,马上就要知道这念心已经观想错误,已经不在观法的对象,而是想到其他地方去了;知道了,就赶快把心念收摄回来,这就是「摄之令还」。例如:现在观想母亲,想一想,忽然想到自己的女朋友;想到女朋友,接着又想到欲爱……只要自己心念一错,马上就发现;一发现,就赶快把念头收回来,不再相续!这念心收回来以后,保持正念、保持正定,再重新依观法起观。

  所谓「行者初修时,用念清净心」,这是最重要的!「念」就是想念。我们想念时,有的念头是不清净的,例如:想到男女的事情、冤亲的事情、烦恼的事情、报仇雪恨的事情、嫉妒的事情……这些都是不清净的念头。有了这些念头,马上就要改正;假使不知道改正,一念、二念、三念、四念……继续不断地想,愈想愈胡涂、愈想愈烦恼,最后心生无明、成了病态,就是禅病。

  「用念清净心」,「念」就是起一个念头。修观时要用清净心来起念,没有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;具足慈悲心、恭敬心、知恩感恩报恩心、专注心、假观心……这些就是清净心。「念」就是想念,这念心要有定慧,用清净心去想念,而不是用欲爱心、名利心、仇恨心去想念。假使心想:「某某人与我有仇,我要把他想出来,用咒把他咒死。」就是仇恨心。

  所谓「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」,这念心的力量不可思议,运用得好,就能产生清净的智慧;运用得不好,虽然有感应、神通,反而成了魔。例如有些人修禅,不是用清净心来修,慢慢也有一些感应、神通,但因为心不清净、起了邪见,就变成了魔。因此,「用念清净心」非常重要!念戒、定、慧,就是清净心;或是念普度众生,上求佛道下化众生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六波罗蜜……总之,一切清净的法门,都是清净心的运用。

  用这个清净心,「取外所爱亲人受乐之相,若父母兄弟,随取一最爱者」,于父母、兄弟姊妹等亲人中,看看哪一个平时与自己最要好、最有缘,把这个最爱的亲人想出来。为什么要「取一最爱者」?就是要解除我们心中的烦恼结。我们对于这个最爱的亲人,以前是给他世间上的快乐,给他吃好的、穿好的,乃至彼此之间有某种情爱、难分难舍;虽然有这些世间的快乐,但是人命无常,最终还是要分开!了解了以后,藉由修习慈无量心,给与禅悦、法喜,用这种方法来把我们的心结化掉。假使不用这种方法,透过其他的方法也可以化解心结;而这个方法就是各别对治、一个一个来化解。

  我们修观时,应衡量要想哪些亲人?初初开始修观,如果是女众,就想自己的母亲;如果是男众,就想自己的父亲;男众想男众、女众想女众,比较没有副作用。我们把自己的母亲、或是父亲想出来以后,思惟他有「受乐之相」;给他一种快乐──禅定的快乐、愿心的快乐、功德的快乐、法喜的快乐,而不是给他色身上的快乐、世间的快乐。所谓「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,这种欢喜、喜悦,我们自己修行过程也有所体会;例如听法时忽然有所契悟,感觉很宁静、很平静;坐到一支好香,身心充满了安详自在,这就是禅悦、法喜的快乐。修慈无量心,就是观想自己的亲人得到禅悦、法喜的快乐,想象这个「受乐之相」、禅悦、法喜之相。

  「一心缘之」,所谓「缘」就是这念心专注、专门想这个境界,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一心缘念自己最爱的亲人,观想他的相貌、肥瘦、高矮,乃至于他穿的衣服……把这个亲人观想出来之后,给与他禅悦、法喜。修慈无量心,就是这样来想念。

 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:「这样想念是不是有效?」当然有效!我们要有信心!心生则法生,所有一切都是我们这念心的作用,想念时,真正专注到了极点,就能发生感通的作用。无论我们的亲人在天涯海角、在多远的地方,只要真诚、专注地想念,都能有所感应。

  「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,令于心想的的分明」,我们修观时,心中所想的境界,要的的分明、念念分明、处处分明;如果想一想,又起了其他的念头,想到过去的事情,觉得想哭、或是想笑,这就是异念,要把心收回来。念念都要分明、作主,心能作主就是正念,要这样慢慢练习。

  「见于亲人受乐之相,其心爱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余五道亦如是」,「中人」就是中间人,「怨人」就是冤家,「余五道」是指地狱、饿鬼、畜生、修罗、天这五道的众生;无论是亲人、中间人、冤家,乃至其余五道众生,统统都一样以这样的方式来缘念。

  「于定心中见一人,次见于十人、千人、万、亿、一聚落、一国土、一阎浮提、一四天下,乃至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悉皆受乐。」修慈无量心,于定中先见一人,这个人不一定马上就能观想得起来,要慢慢想、一个一个地想,心不能急;所谓安禅静虑,虑就是思惟、就是专注,专注这一念心。把一个人想好了,再慢慢把范围扩大到十个人;十个人想好了,再从十个人慢慢扩大到一千人;这一千个人都观想分明了,慢慢又扩大到一万人、一亿人,乃至一个村庄、一个国土、一阎浮提;我们这个世界,就是南阎浮提、又称南赡部洲。从一阎浮提,再扩大到一四天下,乃至于十方世界一切众生,「悉皆受乐」,统统都能够得到禅悦为食、法喜充满的快乐,这就是想念的次第。



(四)

  (三)「行者于定中,见外人受乐,而内定转深,与外相应,湛然无动,是名慈相应心。」我们修这个法门,就是要与慈心定相应,「定」就是三昧,目的是希望得到慈心三昧。

  我们打坐心定了,「见外人受乐」,看到所观境界,从一个人变成十个人、一百人、一千人、一万人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,都有禅悦、法喜的快乐,这念心愈来愈定、愈来愈定、愈来愈定……定就慢慢转深了。因为专注于所观外相的境界,由专注观想,达到「湛然无动」,这念心保持清明不动,这就是定;心无杂乱、意无颠倒,没有杂想、没有乱想,只有这一念心,「是名慈相应心」,到达这个境界,我们修定就成就、相应了。

  「如是修时,若见种种善恶境界,及发诸禅中事,悉不得取。但一心观于亲人得乐之相,心心相续。」我们在修习慈心三昧的过程中,如果看到种种善恶境界,例如:看到佛像、菩萨像,看到七宝宫殿,看到种种瑞相、光明……这些都是善相、属于善的境界;若是看到地狱、畜生、饿鬼、修罗等种种恐怖的境界,这些属于恶的境界。「及发诸禅中事」,凡是打坐,心定下来,都会有这些境界,或是听到声音,听到有人在唱炉香赞、在念佛,或是看到有人送东西给你吃、向你礼拜,乃至于八触境界现前……这些都是「诸禅中事」。我们修数息观、参禅、修中道实相观,也都会有这些境界。

  这些境界现前了,「悉不得取」,统统都不可以取,因为这些都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境界,都是我们心意识转变出来的,所以「不得取」,它来给它来、它去给它去,就是不理它。「但一心观于亲人得乐之相,心心相续」,继续专注用功修慈心观,只有能观的这念心,和所观的境界;除了这个境界以外,其他所有的境界都不可以取。所谓不取,就是不要把它当作真实的境界。假使看到一些境界,便认为自己已经得到神通,沾沾自喜、忆念不忘,就是有「取」,这样就着境了;看到境界等于没看到,继续用功,就是「不取」。「观于亲人得乐之相,心心相续」,观亲人得到禅悦、法喜之相,还要继续让这个观境保持长久,这就是相应。除了这个所观的境界以外,其他任何境界都不要理会。

  「于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中人、中中人、下中人、下怨、中怨、上怨,是九种人中,爱憎正等无异。乃至爱念五道众生中,以一慈心视之,如父如母,如兄弟、子侄、知识,常求好事,欲令利益安乐,如是之心,遍满十方。」不论是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中人、中中人、下中人,乃至于下怨、中怨、上怨,对于这九种人,爱憎正等无异,都是一样、没有差别,统统看到他有禅悦、法喜之相。不但对人是如此,对地狱、畜生、饿鬼等所有一切众生,也都是以慈心视之,「如父如母,如兄弟、子侄、知识,常求好事,欲令利益安乐,如是之心,遍满十方」。我们用这种方法修观,把这念心扩大到无量无边;不但无量无边的广大,而且具足定慧,能观的这念心清楚就是慧,一心缘念这个境界就是定;这念心「遍满十方」,都是在定慧当中,这就是三昧相应的境界。



(五)

  四无量心──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、舍无量心。前面已讲过慈无量心,接着讲悲无量心,慈无量、悲无量,就是「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」这两个大原则。修慈无量心就是与乐,给人禅悦、给人法喜,「见于亲人受乐之相,其心爱念,乃至中人、怨人、余五道亦如是」;经过这样一番思惟,就能把我们心中的冤亲,统统变为平等心、清净心、不动心,目的是在这里。能观的这念心清清楚楚就是慧,一心缘念这个境界就是定;观就是修慧,止就是修定,这样就是在因中修习定慧。

  第二悲无量心:悲,意为「愍念众生受六道中种种身苦、心苦」。修悲心,为除众生中「恼觉」故。

  我们观众生苦发菩提心,就是愍念众生在六道轮回中,受身苦、心苦等种种苦恼。这个地方讲六道、讲五道都可以,如果修罗道别立一道,就是「六道」;把修罗道合并入天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饿鬼道、地狱道等五道中,就是「五道」。众生在六道轮回当中受种种生死、受种种身形,有时地狱、有时畜生、有时饿鬼;如果是得人身也有种种不同,有时贫穷、有时富贵、有时愚痴、有时智慧、有时六根残缺不全……要是变成一只狗、一只畜生,那就更苦了,苦中再加苦,这都是种种身苦。

  我们明白了在六道轮回中,有身就一定有苦。以人来讲,就算是一个好人,还是有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,任何人都脱离不了这八苦交煎。例如现在生病或得了癌症,无药可治,这就是病苦。冬天来了,冷得很苦;夏天太阳一晒,热得很苦;房间如果没有空调、没有冷气、暖气,在里面就闷得很苦……这些都是身苦。尤其是女众,身体的苦难比男众更多,由于生理的关系,还有月经的苦、生孩子的苦,有的生产时开肠剖肚,甚至因此孩子死了、妈妈死了,还有其他种种苦难,实在是苦不堪言!

  观就是思惟、观察。这样去想、去思惟这些道理,才知道有身真正是有苦,这就是观。众生除了有身苦,还有心苦;心苦,就是心当中有种种烦恼,感觉很苦恼。想到众生有这些苦,我们就必须用功修行,要修悲心来拔苦,悲心就是要把众生这些苦拔除的心;所谓「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」,我们打坐、修慈悲观的目的就是在这里。

  悲心修好了,不但能拔众生苦,也能对治我们心当中的烦恼。我们的觉性当中起了烦恼,就是一个魔,称为烦恼魔。由于我们的无明、烦恼很多,始终逼迫着我们的身心,坐在这里不知道怎么回事、也没有人来找麻烦,但心中就是想不开,自己跟自己发脾气,看这个也不顺眼、看那个也不顺眼;觉得这个人不理我、那个人也不理我、每一个人都在排斥我;甚至起了恼害他人的心念,这就是恼觉。如果我们修了悲心,不仅能拔除众生的苦,也能对治自己的烦恼。

  四无量心中,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的修观步骤大同小异,只有第四舍无量心有些不同。悲无量心的修习步骤有三项。以下依据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》来说明:

  (一)「见众生受种种身苦、心苦,心生怜愍,即作是念:『众生可念,莫令受是种种身苦、心苦。』复更念言:『我今无目,五道之中,亲、中、怨人并受种种身心诸苦,而我不知不见,长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。』作是念已,即发愿言:『若有众生,受种种苦,我于定中,悉愿得见,勤加救护。』」

  我们打坐,观察众生有这么多的身苦、心苦,于是起大怜愍心,要去救拔,以自己的愿力,使众生不要受苦,所以说「莫令众生受种种身苦、心苦」;我愿代众生受苦,他的身苦、心苦,我都愿意代替,使所有众生不要再受这些苦难。

  「复更念言」,接着再进一步想:「我今无目,五道之中,亲、中、怨人并受种种身心诸苦,而我不知不见,长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。」我们观: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间人;五道中这么多的冤亲,都在受苦受难,受种种身苦、心苦;众生虽然这么苦,可是「我今无目」,我现在因为没有天眼通,所以有眼不见、看不见这些众生;如果我真能看得见,我一定要去救他!「而我不知不见,长夜懈怠,不生救拔之心」,我现在不但看不见,而且还懈怠,不知道怎么去救济、去救拔他,自己觉得很惭愧,要有这种想法。

  「作是念已,即发愿言」,想了之后,马上发一个愿:「若有众生,受种种苦,我于定中,悉愿得见,勤加救护。」这是我们打坐的目的,希望打坐能够得到天眼通,在定中能够见到这些亲、冤、中间人;见到了以后,一定要救护他。就是这样专注想念、只有这一念心。

  就像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尊者,初初出家时,佛一讲经,他就打瞌睡,佛就责备他:「你这样子好睡,将来就要堕到螺蛳蚌蛤类,一睡就是一千年。」他感到很惭愧,就精进打坐,七天都不睡觉,结果眼睛就瞎掉了。当时释迦牟尼佛就告诉他修习「乐见照明金刚三昧」,他就用这个方法,这念心能够照见三千大千世界,证得天眼通。我们这里说的是修慈悲心、修慈心三昧,希望透过修禅定,在定中能够见到这些亲、冤、中间人,目的是要去救护他们、解脱他们的苦难;假使没有这个目的,就不是慈心三昧,所得的效果就不一样了。所以这一念心是根本,我们要了解。

  (二)「用定念净心,先取一所爱亲人受苦之相,系心缘之。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,令于心想的的分明。其心怜愍,悲念无极。如是乃至中、怨憎,一方乃至十方,一道乃至五道,亦如是。」

  「用定念净心」,这又更为重要。一个是要定心,一个是要净心,不能有其他的欲念、杂念、妄念,这一念心要在定当中。「先取一所爱亲人受苦之相」,这也是取相修观,和慈无量心是一样的。「系心缘之」,就是把我们这一念心安住在这里;「系」,是譬喻念头就像一条绳子一样,看看套在什么地方?现在修悲无量心,就把这一念心靠到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上。「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」,什么是「异念」?除了这个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,其他的念头,都称为「异念」;假使有了异念,就要「摄之令还」,「摄」就是收摄,把我们这念心收回来,不要再想了!否则这个妄想、异念放野马,愈想愈远、愈想愈远,心就跑掉了。

  「令于心想的的分明。」这念心缘一个境界,就是「心想」,修观时设定一个对象,看看自己缘哪一个人?就想这个境界。的的,就是清楚明白的样子。一个是能想、一个是所想,能想之心、所想之境;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,要绵绵密密,不夹杂、不间断,念念分明。「其心怜愍」,这念心想这个境界,就是一种慈悲心、关怀心、爱护心。「悲念无极」,「极」就是最高点;「无极」就是指这个心达到最高的境界。这念心不但要诚,还要至诚;不但专注,而且是最专注,这就是「极」。悲念无极,就是我们这个悲心没有尽头,达到最高的境界了。「如是乃至中、怨憎,一方乃至十方,一道乃至五道,亦如是。」「一道」是指人道,不但是人道,包括其余五道众生,也统统是用这种方法来思惟、想念。

  (三)「行者于定心中,见外人受苦,而内心怜愍,从悲定起,心转深固,定心与外相应,湛然无动,是名悲相应心。」修观时,要把这些苦难统统想出来,见到所有的人都在受苦受难,我们能想的这念心,与所想、所悲愍的境界相应,这就是慈愍心。我们这念心愈来愈专注,心当中没有杂念、没有妄想、没有昏沉;外面只有这一个所观的境界。这念心与所观的境界相应,达到「湛然无动」,竟像一潭清水一样,清澈不动,没有一个波浪,是名「悲相应心」。



(六)

  喜,意即「欲令众生,从乐得欢喜」。修喜心,为除众生中「不悦乐」故。

  所谓「欲令众生,从乐得欢喜」,希望众生从快乐而得到欢喜,心也欢喜、身也欢喜,身心都快乐;所以修喜心,能够除去众生心中「不悦乐」的烦恼。众生的心中发闷,不管看到什么都不快乐,始终是愁眉苦脸,好像所有人都欠他帐一样;我们自己也有这种烦恼,心当中闷闷不乐、忧愁烦恼,也不知道在忧愁什么?烦恼什么?这就是不悦乐的心。我们修喜心,就能够对治这种烦恼、这种毛病。

  所以大家在打坐的时候,面孔要保持一丝微笑,假使有这一丝微笑,人家看到你就很欢喜,无论做任何事情,人家都会乐意来帮助;相反地,人家看到你愁眉苦脸,就会想:「这个人可能心结很重、有问题!」马上就把你划为有问题的人了。我们的心念,会从内表现于外,心理和生理是非常相关的,所以我们要修喜心,来除去我们不悦、不快乐的心念。

  喜无量心修习步骤如下:

  (一)「行者作是观已,即发愿言:愿诸众生,一切诸苦悉皆除灭,受乐欢喜,我于定中,悉皆得见。」

  我们修喜无量心,就要了解、思惟这个道理,「作是观已,即发愿言」,这么思惟、想念以后,马上就要发一个大愿。我们打坐,坐在这里总是要有一个努力的方向,所以要发愿:「愿诸众生,一切诸苦悉皆除灭,受乐欢喜。」希望所有众生,一切身苦、心苦统统能灭尽、远离;不但是远离、灭除这些苦难,更进一步,还要心生快乐、心生欢喜。「我于定中,悉皆得见」,希望打坐、一入定,在定中马上就看到一切众生的欢喜、快乐,看得清清楚楚。要这样来思惟、要作这种想念。

  这个就是闻思修,佛经里面说: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。」经由闻慧、思慧这样修习,是属于渐修的方法,百千三昧,都是依着这一个公式来修习。修四如意足也是如此,四如意足是欲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进如意足、慧如意足;修四如意足,使定慧均等,所愿皆得,故名如意足。四如意足修定的过程,就是重虑缘真的过程,这些方法都是一样的,这念心要保持清楚、明白,了了分明,不夹杂、不间断,绵绵密密,这个就是「止」、就是「观」。在因当中修止、修观,止观修好了,就得到三昧、得到定慧。

  (二)「用念清净心,取于亲人,从苦得脱,受乐欢喜相,一心观之,令于念心,的的分明,见于亲人,受欢乐相,其心悦豫,欣庆无量。次缘中人、怨人,乃至十方五道众生,受喜之相,心生庆悦。」

  「用念清净心」,用这一念心,这念心当中要具足清净心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,乃至种种善法、种种善念。「取于亲人,从苦得脱,受乐欢喜相」,观想这个亲人,从苦当中得到解脱、解脱自己的烦恼,受乐欢喜之相。「一心观之,令于念心,的的分明」,我们能观的这念心,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。所观之境要的的分明,要看到所观对象,他的身形、相貌、所穿的衣服、所表现的心境、状态……这就是「的的分明」。不但外面的境界、我们这念心都是的的分明,同时这一念心还要不动。「见于亲人,受欢乐相」,看到这个至亲好友,受欢乐的身相,「其心悦豫」,同时他的心里也是快乐的,「欣庆无量」,这种欢喜、庆幸无量无边。「次缘中人、怨人,乃至十方五道众生,受喜之相,心生庆悦。」「缘」就是缘虑,缘亲人来观之后,接着缘中间人,中间人缘了之后,缘怨人,就是专注、一个一个的想念,不但人道如此,乃至于十方五道众生,都是如此;依据这个方法把我们这个心扩大,看到每一个人、每一道众生,都充满喜悦、充满欣庆。

  (三)「行者于三昧中,见于外人受喜之相,而于内心无有动转,定渐增深,是名喜相应心。」

  我们看到外面这种喜悦的境界,自己不要跟着喜悦;假使看到外面喜悦的境界,自己的心也跟着动起来,那就胡涂了!要知道外面的境界,是我们的心境、是心想所生、是假有;所以更进一步,我们这念心要无有动转、一念不生。「无有动转」就是没有转化、变化,没有喜怒哀乐,这和「湛然无动」是一样的,就是这念心寂然不动,竟像一潭止水一样。

  「定渐增深,是名喜相应心。」修习止观,观任何一个境界都要相应,能观之心和所观的境界要相应;念佛也是一样,能念之心要和所念之佛相应。假使不相应,这些境界就不能取、不能执着。例如念阿弥陀佛,看到释迦牟尼佛来了,这就是不相应;念观音菩萨,忽然药师佛来了,这也是不相应。这些不相应的境界来了,不要执着,继续用功就好了!修喜无量心也是如此,不相应,就继续用功;相应了,心要保持正念、保持专注、保持不动,「定渐增深,是名喜相应心」。



(七)

  舍(慈、悲、喜)三种心,但念众生,不憎不爱。修舍心,为除众生中「憎爱」故。

  「舍」在佛法上是最重要的。「舍」有很多涵义,有大舍、中舍、小舍,所谓「大舍如火烛在前,中舍如火烛在旁,小舍如火烛在后」。什么是大舍?把整个身心、世界统统舍得干干净净,毕竟空寂了,就称为「大舍」。什么是中舍?一方面修布施、施恩布德,一方面修智慧,这样福慧双修、慢慢增进,就属于「中舍」。小舍,是有条件的布施。例如:供养佛菩萨,是希望能得一个智慧、得一个平安,希望增福增寿、消灾免难……这就属于「小舍」;社会上一般人烧香许愿,就是如此的。烧个香、买一些水果,许一个愿:「菩萨、神明!求您保庇我!等我身体健康、家庭和谐、事业顺利了,我再来还这个愿,到时候一定给佛菩萨装一个金身。」这些都是「小舍」,这种舍法,好像在跟佛菩萨做生意一样,是有交换条件的,你保庇我,我才来供养;你不保庇我,我就不会供养你、不会来给你装金身。有条件的布施、缺乏智慧,就属于「小舍」。

  「舍」,是布施、供养、救济。社会上一般人说「舍得、舍得」,有舍才会有得,有因才会得果,是指一般的布施、施舍。我们现在讲舍无量心,又更进一步了,这和前面所说的「舍」不一样。舍无量心的「舍」,是舍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这个法门,是这个意思。因为我们有瞋心、有恼心、有不快乐的心,心量很窄小,看见众生就讨厌、不想看见众生,一看到众生,就像是他欠我钱、或是我欠他钱,干脆逃避,这种心念都是不正。有了这种心念,心当中就是障碍,很难成正觉!所以,一方面为了要普度众生、跟众生结缘;二方面为了让自己心量广大、除去这些毛病;我们修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,目的是在这里。

  所谓过河不需船,《金刚经》里也说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前面慈无量心、悲无量心、喜无量心,这三种观法都修好了,自己的毛病对治了、已经达到目的,就要再进一步,最后就要修舍无量心,「但念众生,不憎不爱」,修舍心,来解除对众生的憎爱。

  禅宗祖师说:「喜风不动,瞋风不生。」无论是欢喜、还是瞋恚,我们这个心都不能得到平静。就如《中庸》所说:「喜怒哀乐之未发,谓之中。」在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、还没有起心动念之前,这就是中道实相。所以修舍心的目的,是希望见到我们的本心本性,契悟中道实相。

  修舍无量心有三个步骤:

  (一)行者思惟:「虽慈悲爱念,于众生无益,今当舍此三心,行诸善法,实利众生。」如是念已,即舍三心,一心发愿:「愿一切众生,皆得妙舍庄严,令我悉见。」

  我们修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,只是在心当中想念;现在不但要想念,还要马上采取行动,付诸实行。现在要把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这三个方便法门放下,归于中道、归于实相。因为放下,才能提升自己。所以我们「愿一切众生,皆得妙舍庄严」,希望一切众生统统都能得到妙舍庄严,以菩提心、真空妙有心,这样来庄严,得到最高的庄严──福慧庄严、福慧具足。「令我悉见」,希望我在定当中,看到每一个人都能契悟、证到中道实相,福慧具足,这就是我的愿。所以前面是方便,最后中道实相是究竟。

  佛法讲:「先以善舍恶,后以舍舍善。」前面慈无量、悲无量、喜无量,就是善念、善法;善法成就了,最后是「舍」。舍无量也是一样,就是不要执着,最后归于清净法身,法身没有边际,尽虚空、遍法界,都在这一念心当中,所以称为「无量」。

  (二)「用念清净心,取于亲人,受不苦不乐之相,一心缘之。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,令于心想的的分明,见于前人受不苦不乐。如是次第缘中人、怨人,十方五道一切众生,皆是不苦不乐,其心平等。……于禅定中,虽见众生,心无憎爱,乃至十方五道众生,亦复如是。」

  「用念清净心,取于亲人,受不苦不乐之相」,修舍无量心,也是先取一个亲人,受「不苦不乐」之相;也不苦、也不乐,这是什么呢?就是一念不生,不可说、不可说,从事到理,圆满菩提,这个相是无相之相。「一心缘之」,只有这一念心。「若有异念,摄之令还」,假使有其他的妄想,赶快把它收回来,重新再修观。「令于心想的的分明,见于前人受不苦不乐。如是次第缘中人、怨人,十方五道一切众生,皆是不苦不乐,其心平等。」依据这个次第,先缘亲人,次缘中间人,后缘怨人,然后缘十方五道所有一切众生,令他们统统都契悟、得到不苦不乐之相、不苦不乐之心境,其心平等。「于禅定中,虽见众生,心无憎爱,乃至十方五道众生,亦复如是。」在禅定当中,见到所有一切众生,六道众生,统统都契入佛的智慧,佛的智慧就是不苦不乐,就是证到法身的境界,定慧不二、定慧等持这一念心,这个就是圆满菩提。

  (三)「行者尔时于此定中,见诸众生,皆是舍相,三昧开发,无有动转,深妙坚固,其心安隐,平等不二,是名舍相应心。」

  我们依着次第修观,最后达到目的了,在定当中就见到所有一切众生皆是「舍相」,什么是「舍相」?就是不苦不乐、不憎不爱,离开两边了。「三昧开发」,我们这个心契入了实相,心无动转,这个心深妙坚固,真正是契悟甚深微妙法了,就像《心经》所说: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」,不是「浅」般若波罗蜜,而是「深」。这个定一个是「深」、一个是「妙」、一个是「坚固」;深不可测、微妙难思、坚固不坏,这就是金刚定。这样「其心安隐,平等不二」,是名「舍相应心」,就契悟了佛慧。

  所以法法都要归于这念心。前面是方便熏习,由方便熏习最后归于不生不灭、不去不来,归于「深妙坚固」当下这一念心性。我们了解了,就知道方便法门还是很重要。

  打禅七时,虽然告诉大众这念心要站得住、站得长,可是每个人心当中都有一些烦恼,要马上站得住、站得长并不容易,所以必须依着顺序来修,先修方便法门,先要站得住、站得长,最后归于菩提妙明真心、归于定慧等持这一念心。若是上根、上上根的人,一下契悟了这念心,站得住、又站得长,又是「深妙坚固,其心安隐,平等不二」,这样就称为「舍相应」,修「舍」这个法门就相应了;与什么相应?与实相相应,与菩提心相应。向下文长,复待来日!



(八)

  我们对于四无量心这个观行法门,已经有初步了解,现在进一步将四无量心的观法说明清楚。

  四无量心如果依概念来修,就是依着思惟的步骤,思惟什么是亲、冤、中间人?上亲、中亲、下亲、上冤、中冤、下冤、乃至中间人,各包含哪些?以这样的概念来思惟即可,不须特别设定一个对象来起观。以「上亲」为例,上亲包含过去、现在生生世世的父母师长,师长又包含世间、出世间的师长……修观时思惟,希望把自己的功德利益上亲,对于这些上亲,要如何修慈?修悲?……过程中不须把自己的父亲、母亲、或其他上亲的形象想到面前,这就是用概念来思惟。

  佛法当中一个是思惟、一个是不思惟;有思、有念是方便,无思、无念、心能作主,就是究竟。佛法讲的思惟修,就是专注缘虑;「缘」就是把这念心安住在一个定点、一个境界上,「虑」就是思惟;这就是方便。譬如想一个茶杯,它是什么形相?又如想一个香炉,它放在什么地方?是什么颜色?什么形相?它的材质是玛瑙、玉石、或是铜?……这样来想念,就是思惟、缘虑。

  随着所修的法门不同,这念心安住、想念的境界就有所不同。《楞严经》里讲「二十五圆通」,都是把心安住在一个境界上,安住在地大、安住在水大、安住在火大、安住在风大、安住在空大、安住在根大、安住在识大……就能修得相应的果报。这念心安住在境界上、安住在法上,就是缘虑、思惟。由于修这些法门都是想念一个境界出来,所以称为「假想观」。有想、有念,就是方便;透过这些方便,修定成就,进一步不执着方便,就能达到究竟。什么是究竟?契悟心性、觉性才是究竟。心性、觉性是本具的、不生不灭,大众听法的这念心,真空、妙有,如如不动、清清楚楚,这些都不是想出来的,是本具的!依着本具的心性起修,就是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,就能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,这是最究竟的法门。《六祖坛经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圆觉经》等大乘经典,都是讲这些道理。

  我们修四无量心是方便,这个方便能够启发我们的大慈悲心,破除我们对亲冤憎爱的执着。众生心当中有冤亲、情爱、取舍,就成了生死凡夫;如果能把对亲冤的执着转化成平等心,心中没有挂碍,心量就广大!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就要有方便。我们修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,都是在破除亲冤情爱的执着;修观时,所思惟的法都是清净法,清净,能使心念得到解脱,这就是一个方便,是这个道理。如果是「不假方便」,就要依心起修、依性起修;例如修中道实相观,「观」就是注意,但有能注意的这个心,还是一个方便;等到完全没有妄想、昏沉了,能注意、能观的这个心也要放下,也没有所观的境界现前,达到一个绝对的境界,只有这一念绝对的智慧心,这就是究竟。

 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,大众要了解。例如有些人没有来听讲课,如果是为了常住的事,这是不得已,同时也是修福报;但如果是因为起烦恼、生闷气而不来听讲课,这样就是自己害了自己,对自己一点好处都没有。师父只是给大众一个平等的机会修行,这个因缘,自己要去珍惜、要去爱惜;否则对不起自己这一生来出家的心愿。希望每个人都要专心听法,在听法的时候,要把一切杂念、妄念、所有一切事情统统放下;假使做不到放下,始终牵肠挂肚,人坐在这里,心已经跑到外面去了,这样听法有什么用?所以在讲堂里面,就是要眼到、耳到、手到、心到,什么都要到,只有专注的这念心,什么事情都不要管,等之后再说。听法的这个心,人在哪里、心在哪里,这个就是禅!大众要了解,佛法讲的就是心法;能做到契悟这念心,就能得解脱;做不到,就始终要流浪生死。



(九)

  观行的观法很多,这次所讲的慈悲观包含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,这两种观法属于思惟修,修法很简单,相信大众一听很快就能了悟。修观就是要转我们八识田中的种子。四无量心有两种修法,一种是依概念来修。另一种是专注所观的境界,从一人至十人、百人、千人、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,这样来修观;修观时,可以先从想念一个亲人开始来修;这个亲人实在使自己牵肠挂肚,怎么样也无法放下,时时刻刻都在心中想念,乃至作梦都梦到他,这就是八识种子起现行的作用。我们心中的妄想是种子现行而生,无论是亲、是冤,这些想念都是八识田中的种子现行出来,如果我们不知道转,就是生死的根本!即便是我们的亲冤造了恶业、堕落到鬼道,由于感通而梦见对方,也是因为他与我们有缘,才会跟我们的心念发生感通;这个缘就是因心念而起,因为我们的频道和他的频道相应,所以才会梦到。

  如果我们的频道是正念、正定、慈悲喜舍,现在就是菩萨法界;我们这念心、这个心境,就与菩萨法界的心境相感应、而不是与冤亲的心相感应,这就是「理」。明白这些道理,在理上去安住,安住在平等法界、真如法界,安住在菩提心,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如如不动,心与理相应,就属于圣位,就称为「入理圣人」。假使一下子没有办法安住在这里,就要修一些方便。

  佛性虽然本具,但是我们这念心从无始以来始终无法安住,乃至今生也是如此,在还没出家前,也没有去认识这些道理,心没有安住在本具的觉性上,不了解什么是平等法界、什么是佛法;所了解的都是名利财色、功名利禄、是非人我、冤亲、憎爱、取舍……这些种子充满在我们的八识田中、根深蒂固!我们把这些当作是真实,人生就活在这些虚妄的假相上,因此称为「众生」。

  现在明白了,原来这些都是种子现行、这些都是垃圾,若不把它转过来,不但是未来生死的根本,现在就是生死的根本!现在虽然对这个道理了解、契悟了,但心中还是有是非、人我、名利、嫉妒、瞋恚、烦恼、忧愁……要怎么办呢?就必须修方便法门,把这些种子转化,例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念天……念就是想念;我们现在修七周缘慈、修四无量心,就是在念法,这念心专门缘虑在慈悲之理上、养成慈悲心。

  慈悲心的养成,第一是不杀生:我们现在持不杀生戒,就是一个慈悲心。第二是要救生:不杀生是消极的、属于自利;救生属于积极的作为,见义勇为去救生就是利他。第三是吃素:我们现在吃素,就是在养成慈悲心。一切众生都有佛性,这个觉性、灵性每个人都有,乃至一切动物也有,基于佛性平等,所以我们不吃肉。这个观念大家一定要知道。

  不杀生、救生、吃素,这些都是养成大慈悲心的方法。如果不养成慈悲心,我们无始以来的瞋心就没办法转过来,所以必须修慈心,这是很重要的观念。进一步要了解,不杀生、救生、吃素,是在事上实践慈悲心的作为,属于粗的法门,粗的法门只能破除粗的烦恼;要破除更微细的烦恼,就要修观行,透过思惟来转化、破除。因此,我们不但要做到不杀生、救生、吃素,更进一步还要修观行,把瞋心从心中根根底底转化,这样配合起来,一定能把我们无始以来的瞋恚心转过来。

  凡夫会造罪,就是从这念心而起,所谓「一念瞋心起,百万障门开」,有了瞋心,就造作种种恶业。过去到现在这个迷惑的心产生出瞋心、杀生的心;因为有瞋心,所以就杀生、吃众生肉……。这个瞋心是从我们心当中生起,所以这些恶业也是由心所造;现在要转,就要从这念心来转,运用第六识、第七识起观行,从根本上来转,把我们八识田中这些种子转化,这就是一个方便。运用慈悲观为方便,就能破除我们过去的执着、瞋恚;慈悲心成就了,我们的瞋心统统都转过来、变成了慈悲心,这就称为「转识成智」;所以转识成智要靠观行、定慧,要靠禅定、三昧。



(十)

  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,都是观行法门,目的是在转化瞋心、长养慈悲心。无论小乘、大乘,都修慈悲心。小乘修慈悲心,目的是自利、是为了增长福德,因为有了福德,就能很快证得涅槃的境界;大乘修慈悲心,除了增进自己的福德以外,最重要的目的是普度众生,这样既是自利、又能利他。

  我们知道这些道理以后,这念心就要安住在理上。理有深浅,修慈悲观,这念心安住在慈悲心上就是一种理;慈悲观修成就了,最后连慈悲观也不执着,安住在中道实相、菩提、涅槃、定慧不二的这念心上,这就是最高的理、就是真正的道。

  慈悲观是方便道,安住中道实相是真正究竟解脱的菩提道;慈悲观属于思惟,这是有为法;安住中道实相,无思无虑、无言无说、无念无想,就是无为法、寂灭法。无论有为、无为,都不离我们这一念心。有为是心的作用,无为是心的体性;作用不能离开体性,有为不能离开无为,而无为也不妨碍有为。假使认为这念心完全是有为、或完全是无为,就是执着两边。明白这个道理,依体起用、摄用归体,体用无二、定慧等持,契入无上菩提妙明真心,就是最高的境界。无论修任何一个法门,最后统统都要归到中道实相、菩提妙明真心、一真法界,这才是究竟了义。

  我们知道了究竟了义,也不能因此排斥、小看方便法门,因为方便是一个入门的方法,有了方便,很快就能契入究竟。《楞严经》云:「初心不能入,云何获圆通?」初心,就是我们初初发心修行、想要证无上道的这一念心。想要证到无上菩提,总是需要契入的管道;管道有很多,慈悲观就是一个方便管道。我们先修七周缘慈,就入了这个管道;接着修四无量心,就进一步入了大乘的管道。虽然入了道,但有能、有所还是属于方便,所以最后要归于无能无所、不出不入,才是究竟。

  修慈悲观,目的是解脱心中的执着,过去认为亲就是亲、冤就是冤,这个观念始终是根深蒂固,不能释怀;现在用慈悲心把它化掉,化成无缘大慈、同体大悲、冤亲平等,最后归于无憎无爱。修四无量心,无论是用概念来思惟,或是专注观想一个对象,最后都是无二路,都要归到菩提心──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没有取舍、没有憎爱、没有是非、没有言说,一念不生,站得住、站得长,这就是万法归宗。我们要知道这个理,思路、理路一定要清楚;知道这个理路,就不会走远路、更不会走错路;假使思路、理路不清楚,就不容易得到三昧、证到无上菩提妙明真心。

  修四无量心,一种是用概念来思惟,只要起一个概念、想到自己的父母师长、冤亲就好了,也不要再去分别。第二种是将自己的父母、兄弟,或平时最挂碍的亲人想出来,心中觉得这个亲人实在对自己很好、对自己有恩,就把这个亲人观想到面前来修四无量心。修观时要有信心,信心要达到百分之百、没有丝毫怀疑才可以;假使心中怀疑这样思惟有没有效果?信心就没有了!大家要了解,修行就是靠信心,我们的信,不是邪信、迷信,而是正信,是智慧的信心、清净的信心;一切法都是从信心、专注产生出来的。能够专注,修什么法门都有感应,就能得到解脱、成就三昧;如果不专注,修什么法门都没有感应,这是实实在在的。

  在观想过程中,心要清楚明白、要专注,要知道这是假想观;假使把亲人观想出来以后,过去情爱的种子又现前,自己心生挂碍,乃至哭哭啼啼、一把鼻涕、一把泪,这样一来,心反而得不到宁静、得不到平静。就像有些人诵经、持咒、念佛、听法……心中是慈悲、知恩、感恩、报恩心,过程中忽然伤心掉泪,这个心境称为「善根发现」。这不是坏事情,这是因为过去修了这个观行、听了这个法,或者做了这件功德,乃至于对梵呗、对经、对戒很深入,过去这个心境现前,与现在这念心相应,所以心生感动。例如今生在听戒的时候,忽然过去听戒、持戒的这个心现前了,现在这念心与过去这念心相应,于是就感动、欢喜得不得了,乃至于或笑、或哭,这就称为「善根发现」。

  善根发现,经过一次、两次、最多不能超过三次,自己马上要起觉照,提醒自己:「虽然善根发现是好事,却使这个心得不到平静、得不到宁静!」马上就把这个又欢喜、又悲伤的心境转过来,安住在正念、正定;如果转不过来,就要诵《心经》。诵经也要用智慧的方法,能诵的这念心要清清楚楚,所诵的经要了了分明;能诵的心不可得,所诵的经也了不可得;能诵的这念心虽然了不可得,又能处处作主,所诵的经虽然了不可得,又是句句分明、字字分明;这念心又是真空、又是妙有。我们平时就要有这种观念、有这种理,这就称为「正理」,这就是正知正见、般若智慧、心性的道理。现在借着讲观行的因缘,也把这些道理提示大众。



(十一)

  专注观想一个亲人来修,无论是想念自己的父母、兄弟姊妹、夫妻、或其他对象都可以;但是要把握一个原则,要了解这是依根解结的法门,这个法门修成就了,产生感应,神通妙用就出来了。虽然有了感应神通,也不要执着,因为修观的目的是在解冤释结,所以最后要归于正念、归于无念。知道了这些道理,修观过程中有了感应,不要恐惧、也不要故意排斥;它来给它来、它去给它去,始终是看到等于没有看到、听到等于没有听到,继续用功、安住正念,这就是善境界、善思惟、善护念,这就是运用法在护念。思惟佛,就是佛在护念这一念心;例如思惟四无量心,诸佛菩萨也是这样思惟、成就四无量心,因此能感通诸佛菩萨的心。思惟这个法、感通这个法,就是法在护念自己;最后我们法也不思惟,安住在正念、正定,清清楚楚明明白白,就是自己护念自己,这就是如来的智慧。

  修观时,先从观想一个人开始,观想成就了,睁眼、闭眼都能看见这个人,全身都能看得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再由一个观想成两个,两个到四个,到百个、千个,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众生都能看得清楚明白。我们过去认为自己的心量很小,就只有这么一点点;现在运用这个道理把心量扩大,由「点」到「线」,由「线」到「面」,这个心就是「心包太虚,量周沙界」,如此就能破除执着。这念心有体、有用,修观是心之用,观行修成就了,又要把这个心收回来、回归心之体,这个心没有大小、取舍、冤亲、憎爱,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就归于实相。

  藉由四无量心来解冤释结、依根解结,这是方便。过去都是情爱执着,六根对六尘,产生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这个结;现在要解结,还是要依着六根、六尘、十二入、十八界来修,把这个慈悲心扩大到十八界,看到每个人都能得到自己的慈心功德,都能得到禅悦为食、法喜充满;每个人都很欢喜、很快乐、很平静,这个心就平等了,这就是慈心观。这个观行修好了,就能得到定、得到三昧;真正修成就了,就能降龙伏虎。为什么能降龙伏虎?因为具足慈悲心、没有瞋心,心量广大、心念专注,就能产生出种种不可思议的感应,这种感应是由于这念心专注、破除瞋恚所产生,所以也不要执着感应,有等于没有,心中不要欢喜、也不要恐惧。明白这些道理,心愈来愈定、愈来愈静,真正达到三昧现前,这念心始终湛然不动,就能真正了生死、证菩提、证涅槃,真正是「一得永得」,修观的最终目的是在这里,这才是究竟。

  初初修观,假使无法观成,也不要急,就是慢慢忆念;这当中最重要的,就是不要产生「法爱」;观想成功、有了感应、神通,就心生欢喜,乃至心生执着,这就是法爱。观行只是一个方便,真正修成就、三昧现前,就入定了,随着定愈来愈深,就有大定力、大感应、大神通,但这些都不能执着,有等于没有。

  经云:「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,因于众生而起大悲,因于大悲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成等正觉。」诸佛菩萨是以慈悲心为体,因慈悲心而生菩提心,因菩提心而成正觉,目的还是在成正觉。

  我们修行,除了要有智慧,还要有慈悲,慈心广大,才能使佛法久住。七周缘慈、四无量心,都是慈悲观。这一堂课跟大众提示四无量心的修法,一种是概念的修法;一种是专注的修法,专注观想,由一个人到两个人……百人、千人,乃至于三千大千世界的人,由点到线到面这样来修。

  过去我们心中都是情爱,都是取舍、憎爱,现在透过修四无量心,把八识田中的种子统统解掉、转过来了,就是依根解结;依根解结后,进一步,连解脱之相也要远离,为什么?因为菩提妙明真心是无言无说,什么相都没有,没有出家相、在家相,没有年轻相、老相,也没有贫穷相、富贵相……所有一切相都不存在,这念心是无相!所以最后要安住在平等、清净、不动的这一念无为心,这就是正理、正道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前面修观是方便,后面契入实相是究竟;把这个方便修成功了,我们的瞋心自然而然就没有了;最后连慈悲心也不执着,安住在中道实相、菩提、涅槃上,安住在定慧不二这念心上,就是真正究竟解脱的菩提道。四无量心讲到这里为止!(全文完)

 

单元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