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说法,都是随顺时节因缘而说,现前是什么因缘,就说什么法。四念处也是如此。释迦牟尼佛将入涅槃时,阿难尊者请示佛:「世尊,佛住世时,我们以佛为师,所有作为都是以佛的教导为中心;现在您即将入涅槃了,我们未来究竟要依止谁?该如何依止?」
所谓依止,一个是身依止,一个是心依止,一个是法依止。阿难尊者所讲的是法依止,也就是问:佛入涅槃后,我们如何使道业增进,得到解脱?佛就讲:「以戒为师;以四念处为住。」
「以戒为师」。戒,很重要。防非止恶就是戒。透过持戒,规范身口意不造作恶业,时时刻刻保持三业清净,就能与菩提心相应,所以戒是修行学佛的根本。戒就像国家的国法一样,违背了国家的法令,就要受罪;违背了戒法,就有业障、就会堕落,得不到解脱。所以佛告诉大众要「以戒为师」,不要违背戒法、戒行。
「以四念处为住」。所谓「住」,一般人认为是居住之处,例如住在高楼大厦,或是住在房子、茅棚、别墅;天人则是住在天上的七宝宫殿。佛法上所说的「住」,不是用这个身体来住,而是以心为根本来安住;因为身体即使住得再好、甚至是住在七宝宫殿,如果心中有烦恼,七宝宫殿也会变成地狱、变成火坑。
心怎么样安住?最高的安住,是住在中道实相上,念念分明,了了常知,达到这个境界,就是住在涅槃、住在菩提心上。如果无法一下安住在涅槃、安住在菩提心,也可以先借由一些方便,把这个心安住下来。例如戒法、四念处都是方便;借由这些方便,进一步让我们安住在菩提心、安住在涅槃、安住在解脱的境界。
佛将入涅槃前就告诉阿难,佛虽然入了涅槃,但佛的教法还存在;只要依着佛所说的法去用功、去学习、去安住,一样可以成道、证果,可以得解脱。这念心时时刻刻安住在四念处上──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,就可以帮助我们达到涅槃、解脱的境界。
凡夫有四种颠倒、四种迷执,不知道这个身体是假相,执着身体为实有,把假的当作真的,真的反而迷失了,这就是迷惑、迷失了本心;把不清净的当作清净,把苦当成乐,把无常当成常,把无我当成有我。因迷惑而有执着,因执着又产生迷惑,始终是恶性的循环。所以必须思惟四念处,透过这四种观行法门,建立正知正见,破除这四种颠倒迷执,就能离苦得乐,得到解脱。
这四种颠倒分别是:第一,把不净的当作净。这个身体原本就不清净,众生却把身体当作是清净的,所以要美容、梳头,乃至于化妆,以为这样一来,自己的身体就很清净了。本来是不清净的东西,把它当成是清净的,产生了执着,因迷惑而成了颠倒。
第二,明明是苦的,却不知道是苦,反而把苦当成乐。众生始终是在苦当中,人生就像苦海一样,有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……种种苦恼;然而众生因为迷惑,所以反苦为乐,这是第二重颠倒。
就像吃酒的人,认为酒醉如神仙,执着吃酒是一种快乐,却不知道酒能乱性、酒能伤身、酒能败事,因为对这些道理迷惑了,所以执着吃酒是快乐。世间上的人都认为财色名食睡是一种享受,却不知道「财色名食睡,地狱五条根」,所以反苦为乐,这就是迷失。一旦迷失了,造了恶业,就会堕落,由乐生悲。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也是如此,众生认为欲爱、色爱是一种快乐,不知道「酒色财气四堵墙,当中埋的是英良;若能跳出墙门外,此是长生不老方」。因为迷惑,对于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产生执着,这就是一种颠倒。
第三,把「无常」的万法当成是「常」。世间上的一切,都是无常的,无论是名也好、利也好、财也好,家庭、父母、妻子、儿女……乃至于我们的身体,一切有形的东西最后终归坏灭,没有任何因缘不坏。众生不了解这些道理,执着有常,就有我执、我所;有了我执、我所,就想要占有、争夺,乃至于就有战争,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。会有这些问题产生,都是因为执着无常的万法为「常」,这就是迷惑;如果知道无常的道理,花开花谢,人命无常只在呼吸间,还执着什么?
第四,把无我的东西,当作有我。我们人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五蕴假合;这个色身,也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。众生不知道五蕴皆空,不了解五蕴如泡沫、云烟,都是虚妄不实,执着有一个「我」存在;有了「我」,就有能所对立,就有我执、我所。处处分别,就有是非、美丑、取舍。这一切都是源自于众生的迷惑,因为迷惑,就产生了执着;有了执着,就会起惑、造业。
众生都有把不净当作净、把苦当成乐、把无常当成是常、把无我的东西当作有我,这四种颠倒。为了要对治这四种颠倒,就要修四念处观──身念处,观身不净。受念处,观受是苦。心念处,观心无常。法念处,观法无我。运用四念处观来转识成智,使我们的心得到解脱。以下先各别来解释。
众生把不清净的身体当作清净,所以男性见到女性年轻貌美、婀娜多姿,就起了欲爱、色爱,心当中就有烦恼、执着;继续不断地在欲爱、色爱上打妄想、起烦恼,就想要占有;为了占有,就要采取行动,这样就造业了。不但男性见到女性是如此,女性见到男性也是如此。女性见到壮年的男性身体强健,像金刚力士一样,认为这是一种美;不知道这个身体其实是假相,现在看起来虽然身体健壮、孔武有力,可是「英雄只怕病来缠」,病一来,什么人都没办法逃避,到最后每个人都会病、都会死,谁都脱离不了无常。
所谓「男贪女爱」,也不离这念心、这个身;这念心迷惑了,执着身体是清净的,就产生爱着。众生把这个「爱」当成一种嗜好,认为爱情是男女之间正常的关系,所以还要特别谈情说爱去培养它;就像把种子放在土里,为它浇水,刻意去培养、培植,让它生长一样。在佛法看来,这就是生死的根本!
净土宗讲得很清楚:「爱不重不生娑婆,心不一不生极乐。」禅宗讲得更微细:「有一些些,还有一些些。」所谓「一些些」,就是我们这念心当中,只要还有一点点欲爱、色爱,因为有这一些些,将来就要受生、受生死轮回的果报。经云:「菩萨见欲如避火坑。」淫欲确实如同一把火,能烧毁众生的善根。所以不论是禅也好、净也好、教也好,都提到欲爱、色爱的烦恼非常非常危险。
《楞严经》中,佛告诉阿难:「阿难!云何摄心,我名为戒?若诸世界六道众生,其心不淫,则不随其生死相续。汝修三昧,本出尘劳,淫心不除,尘不可出。纵有多智,禅定现前,如不断淫,必落魔道:上品魔王,中品魔民,下品魔女。彼等诸魔,亦有徒众,各各自谓成无上道。我灭度后,末法之中,多此魔民,炽盛世间,广行贪淫,为善知识,令诸众生,落爱见坑,失菩提路。汝教世人,修三摩地,先断心淫,是名如来先佛世尊,第一决定清净明诲。是故阿难!若不断淫,修禅定者,如蒸沙石,欲其成饭,经百千劫,只名热沙。何以故?此非饭本,沙石成故。汝以淫身,求佛妙果,纵得妙悟,皆是淫根。根本成淫,轮转三涂,必不能出;如来涅槃,何路修证?必使淫机,身心俱断,断性亦无,于佛菩提,斯可希冀。如我此说,名为佛说;不如此说,即波旬说。」
佛讲得很清楚,如果遵照这个观念来修行,就是佛所说的正知正见;假使不这样去了解、薰修,即是「波旬说」。波旬就是魔,波旬说就是魔所说。我们慢慢去观察,世界上就是因为有很多邪知邪见,所以有很多邪行。佛告诉我们要「以戒为师」,就是告诉我们要了脱生死,必须要持清净戒,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淫欲、不妄语,这四种戒就是持清净戒的根本。
四念处观的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,是专门对治淫欲的法门,是对治欲爱、色爱的最胜妙药。从过去到现在,众生心当中欲爱、色爱的烦恼已经根深蒂固,成了染污,由染污慢慢变成尘垢,又由尘垢变成心结。要想把这个结解开,就必须吃药,「观身不净」就是一副最好的药方。佛法讲,菩萨视淫欲如避火坑,何况是一般的众生?明白这些道理,就知道众生必须修不净观才能从欲爱、色爱中得到解脱。
以前有一位居士,到山上来请法,说自己淫欲心很重,该怎么对治?师父就告诉他要修不净观。过了一个礼拜,他又上山来跟师父说:「师父,您教我修不净观,这个方法没有用!我修了以后,还是不能对治心中的烦恼,见到女众还是一样想入非非。」师父就问他:「你修不净观,是怎么修的?修了多少次?」他讲:「才修一次。」
我们想想,众生这个欲爱、色爱的病是慢性病,既然是慢性病,就要长期服药,一直服到这个病好了,就可以停止服药。佛法也是如此,修不净观,要一直修到自己心清净了,见到男女的事情,想都不想,心里一个念头都不起了,这样心就宁静、就得到解脱。所以这个法门,是转识成智的法门。
「转识成智」,一个是识,一个是智。识就是情结,像众生对于男女的事情,看不破、放不下,心当中产生了情执、产生了执着,乃至于成了垢、成了结,这就是识。识心暧昧,我们的心意识就不清净,像一潭浑水一样。必须把这个结打开,智慧心才会现前,智慧心就是清净心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
要转识成智,必须要有方法。过去我们认为男女的身体是清净的,产生了执着,所以才有垢、有结;如果知道身体是不清净的,就绝对不会起贪爱;不起贪爱,心中当然就没有执着了。所以现在要转识成智,就要用有智慧的方法,把过去错误的观念、执着,改过来、转过来,把它破掉。破掉以后,这种垢、结就没有了,心就清净,心就宁静,智慧就现前,就能得解脱。
《大乘义章》里面讲,众生的贪爱有五种:
一、色贪
第一种是「色贪」。所谓「色」,就是颜色、男女之色。过去我们把这种色当作实有,执着它是清净的,男女之间就产生了贪爱,这就是色贪。古德云:「身臭如死尸,九孔流不净,如厕虫乐粪,愚贪身无异。」众生不了解这个色身是不清净的,才会产生贪爱。所以这种色贪,要用不净观来对治。
我们每个人都有这种病,从过去无始劫以来,乃至于今生,都在患这种病,已经病得很深了;有了这种病,自己还不知道,这就是迷。现在明白了,就要用不净观这种药,来对治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,治疗我们的心病。
有的人对佛法有误解,认为:「佛法实在很无情,这个爱是好事啊!为什么要用不净观来对治?」他就不了解,佛法并非无情、无义,而是众生的欲爱、色爱,都是个人狭窄的爱执及观念;佛法则把这种爱提升为慈悲心,慈心广大,「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」,这样不但没有罪过、没有业障,而且心行平等、心量广大,进一步就能得解脱。我们应该要从这方面来认定、来薰修。
二、亲戚贪
第二种贪是「亲戚贪」。眷属相爱、眷属相怜,是名亲戚贪。这种贪爱,就要修舍无量心来对治。
一般人认为:「有眷属不是很好吗?为什么佛法说亲戚贪不好?」佛法告诉我们,眷属之间,能互相护持、互相敬重,成就彼此的智慧、功德、事业、解脱,这就是大慈悲心,而不是贪爱心。
不论是世间、出世间的眷属,只要起了贪爱,都会造成很大的过失、祸患。例如社会上有很多为人父母者,因为子女要到国外去,就哭哭啼啼,一把鼻涕一把泪;乃至于亲人往生了,受不了这种打击,也是哭哭啼啼,甚至眼睛也瞎了,耳朵也聋了,最后神识也昏沉了,慢慢就精神失常……我们想想,这些都是因为心当中有爱结,而产生了过失、业障。
而佛教中的眷属,指的就是自己的弟子、同参道友、同门师兄弟。我们修行,一定要依止一个大善知识,依止一个有慈悲、有智慧、有福德的人,道业才能成就,如同俗话所说:「大树底下好遮荫。」所谓依止,一个是法依止,一个是衣食的依止。假使你去求法,这个地方的法虽然很好,但吃也没得吃、住也没得住、穿也没得穿,这样要求法也不容易,所以必须要有食的依止。除了食依止以外,还要有法的依止,这才是最重要的;如果这个地方有吃、有住,却没有法,住在这里还是会起烦恼,这里就成了冤家,这样对修行也没有好处。
修行需要依止,但是在眷属中,时间一久,假使日久生情,起了欲爱、色爱,对眷属产生执着、贪爱,这样一来,心又染污了,心结、心垢就慢慢加深了。佛经里面讲,贪爱眷属,就如大树为众鸟之所集附,日久必见枯萎。我们就像一棵大树,如果贪爱眷属,就像众鸟集附在树上,大树的叶子就会慢慢枯萎、掉落,最后这棵树就死掉了。
佛法确确实实是真理,不但欲爱、色爱不能贪,就连世间的亲戚、朋友、儿女,乃至佛法中的弟子、同参道友、同门师兄弟,也不能贪爱。因为只要起了贪爱,都会产生一种心结、一种过失,由过失而造作恶业,造了恶业就堕落了。所以不贪爱并不是不要,而是以慈悲心、平等心来成就眷属的道业、功德,这样就没有过失。
三、财贪
第三种是「财贪」。以出家众来讲,世间的钱财都要看破、放下;虽然如此,修行还是要面对现实生活的需求,因为人离开了钱财,就没得住,也没得吃。所以佛为僧团制定了六和敬的制度,这个制度非常理想;中台山也是遵循六和敬、六和合。所谓「利和同均」,道场中的财物都是十方的供养,一切都归公、归常住统一运用,在道场中衣食住行,没有高低之分,出家众身上不带钱财,既然不带钱财,还贪什么呢?
如果道场没有利和同均,自己就要储蓄钱财;有了钱财,就很容易起贪爱。因为过去对钱财就有执着、贪爱,所以一见到钱财,就会起贪心,有了一万想十万,有了十万想一百万,有了一百万就想一千万……始终是贪着。贪着钱财、悭贪不舍,将来就会堕入饿鬼道。如果把钱财拿来修布施,布施给常住来建设道场、弘扬佛法,这样就能够把财贪对治掉了。
四、名闻贪
第四种是「名闻贪」。所谓名闻贪,就是执着要得到很好的名誉。世间人都想追求名位,想要得到功名、好的名声。例如想要参选议员、立委、县长、市长、乃至于总统,这些都是名;得到了这个名,就会有一种成就感、一种满足。有些人对这些名位可以看得破,有些人实在是看不破,也放不下。
甚至有些人当了团体的领导,并没有为大众服务、解决问题,而是像在做官一样,不断地经营,目的是要继续当领导、享受这种名闻,因为有了名闻就有利;更严重地,甚至为了贪求名闻,出卖了组织、团体。
即使是出了家,在道场里面也有种种职务,这些职务也是一种名闻。担任了执事,得到大众的尊敬,对名誉假使看不破、放不下,心中就会贪爱这个职务,因为这个职务可以成就、满足自己对名闻的贪心。
例如有的人平时说自己不要担任职务,说得很干脆,认为执事是一种挂碍;口中虽然这么讲,派任执事时没有被派到,心中又不高兴,又在那里嘀嘀咕咕:「为什么没派到我?他有什么了不起?……」就算是当了执事,又认为这个执事不好、嫌这个执事太小,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执事。派了执事给他,他也起烦恼;不派,他也起烦恼,是什么原因?就是因为贪著名闻利养的念头,在心中作怪,所以始终放不下。了解之后,就明白原来自己还有这种烦恼,名闻贪的种子在心中蠢蠢欲动、起伏不停,乃至于发芽,使自己的心静不下来、定不下来。
社会上有的人出卖自己的人格去求取荣名,称之为卖身求荣;有的人表面上虽然是穿佛教的衣服、吃佛教的饭、做佛教的事情,实际上却是不断地求取名利,不但是卖身求荣,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僧格、法身慧命、乃至整个僧团都出卖;这就是佛经里面所讲的「狮子身中虫」!了解了以后,我们千万不能做这种违背良心、违背因果、出卖佛教的事情!
佛法不离世间法,因缘现前了,有了这个职务、这个名,就可以借着这样的因缘,顺理成章来成就一切功德、一切解脱、一切出世法,这样就是良性的循环,这样就没有过失。否则贪著名闻利养,不但自己有了过失,甚至把整个佛教团体都出卖、葬送。有了这种行为、造了恶业,不但自己得不到名闻,现世就招来恶名,将来还要堕到地狱、畜生、饿鬼去受罪,这样就是恶性的循环。这些问题的根源,不外乎是一个「名闻贪」。
明白了这个道理,要想成就名闻,必须要实至名归。有这种德行、有这种能力、有这种福报、有这种志愿,又有这种因缘,就是「实至」;这样自然就能得到大众的赞叹、尊重,就能成就名闻。假使没有这个因缘,千万不能故意去经营、强求,否则就算是得到了,终究会得而复失。
所以「名闻贪」也是一种贪心,这种贪要用法空来对治。思惟世间一切诸法,都是因缘和合,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毕竟空寂,就能对治名闻贪。
五、善法贪
第五种是「善法贪」。善法贪就是爱着善法、贪爱功德。一般人认为自己现在做了很多善事,将来一定会得到善果,所以始终执着善法,而且认为这种执着是好事,应该要「择善固执」。
有的人不了解,以为佛法和其他宗教一样,都只是在做善事。然而以佛法来讲,做善事只是一个前方便。因为过去我们身体造作了很多坏事,口讲了很多坏话,心当中起了很多坏的念头,所以现在就要借由善法,来转化身口意的恶习。
过去起了很多恶念,现在念念都是善法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、念施、念死、念天……目的是在用这些善念来转过去的恶念。过去我们的口,是恶口、两舌、绮语、妄言;现在我们用种种善言、赞叹来转过去的恶言。不但是不恶口,而且还要讲好话;不但是不两舌,而且还要去调解别人的纷争;不但是不绮语,不讲诲淫、诲盗的话,而且还要讲清净的话;不但是不妄言、不骗人家,而且还要讲很诚实的话,这样就能转我们的口业。过去这个身体造杀盗淫,现在不做杀盗淫的事情;不但是不杀生,还要起大慈悲心,戒杀、放生、吃素,这样就把杀心转过来了。不但是不盗,而且还要修布施,财布施、法布施、无畏布施。不但是不淫,还要持身清净,进一步劝导别人不淫欲……不仅这些善法要成就,乃至于还要修六波罗蜜,修种种世间、出世间的善法。
然而在修善的过程中,假使对善法产生了执着,认为:「这个善法很好,做了不仅能够心安,而且晚上都能够作好梦、梦到光明的境界。」于是愈来愈执着,这又成了法执;有了法执,就没办法再进步。修善虽然可以感得人天福报,将来在人间大富大贵,乃至于到天上去享天福、做天上的天王,但无论是人间或天上的福报,都有穷尽的时候,所以我们还要超越;所谓「百尺竿头再进步」,我们精进修行的目的,不是为了福报,而是要成就菩提、涅槃,解脱、自在。
所以修行的第一步,先用善念、善言、善行,来舍掉我们过去的恶念、恶言、恶行。因为恶法是一种障碍,障碍我们成就善法;假使恶法不改,将来就会堕入地狱、饿鬼、畜生,所以要先用善法来对治恶法。在这个阶段,就必须要择善固执。
等到我们起心动念都是善念,都是为众生、为佛法着想,只为大众,不为自己,心中就没有「我」的存在,善念就养成了。不但心念是如此,讲话也是如此,做事也是如此,这样就是善法成就。善法虽然成就了,假使贪着善法,善法就又成了一种障碍,障碍菩提、障碍解脱、障碍涅槃。所以修了善法,还要百尺竿头再进步,连善法也不执着。
《金刚经》云:「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?」所谓「非法」,既不是清净的法,也不是证道的法、成正觉的法,那就是财色名食睡的法,乃至于世间上的恶法,这些都与我们的清净心、菩提心、涅槃心不相应,与六波罗蜜不相应。就算是善法,我们都不能执着;更何况是世间的名利财色、乃至于恶法,当然更要舍去,不应执着,更不应去做。
所谓不贪着善法,并不是不做善法,而是做了善法,不起贪心。知道修善是自己应尽的责任,借由修这些善法,来表示自己对三宝、对父母师长、对国土、对众生的回馈,知恩、感恩、报恩;修了善法,「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、无寿者」,了知一切法「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」,这样就没有过失。《金刚经》说得很清楚:「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」,「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」这是最高的一层。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,贪着善法,就称之为「善法贪」;如果不知道再进步,将来就只是人天果报,福报用尽,一样要受苦。
所以古德有这么两句话:「一片白云横谷口,几多归鸟尽迷巢。」指的就是对善法起了贪着。「一片白云横谷口」,跟白云相反的是黑云,黑云就是指杀盗淫、贪瞋痴;白云就是指世间、出世间的善法,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……这些善法都是光明的,所以用白云来譬喻。如果执着这些善法,就如同「一片白云横谷口」,把我们的心眼障蔽,心就迷失掉了。有很多发心修行、做善事的人,虽然有善业的果报,但是贪着善法,所以就「迷巢」,迷失了本心本性。就算是这一生、来生、乃至生生世世享天福,无有穷尽,可是这念清净心、解脱心、无住心、菩提心、涅槃心,始终是不现前,没办法得到究竟解脱,这就是「一片白云横谷口,几多归鸟尽迷巢」。
明白了这些道理,对于善法,心中不要产生执着,但也不能不修善法。善法没有害处;对善法产生了爱着、执着,才是坏处。修行还是要修善法,先以善法舍去恶法,等到善法完全成就了,然后再以舍来舍善。用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之理,将所修的善法看破、放下,最后这念心归于菩提、归于涅槃、归于空性,就能证得出世间无上的果报。所以对治「善法贪」,就要用这种般若的法门来对治。
有些人把般若智慧误解了,认为般若就是什么都不要,所以也不要修善。其实并非如此!真正与般若相应了,可以提得起,也可以放得下;可以什么都要,也可以什么都不要。所谓「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」,修善不执着善,心当中不起贪爱,这样就是无量的功德、无量的福报,就是真正的般若智慧。
《大乘义章》讲众生有五种贪:第一种是色贪;第二种是眷属贪;第三种是财贪;第四种是名闻贪;第五种是善法贪。
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,就是对治色贪的法门。色是指男色、女色;色贪就是看到男众、女众有很好的气色,乃至于红色、白色、青色等种种容貌庄严,起了贪爱。贪着男女之色,就会堕落,就要受生死轮回。每个人都有这种色贪,所以要修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。
修不净观的方法有很多,例如:九孔流不净、九想观、十不净想、五种不净、七种不净、三十六物不净、三十二身分等等。把这些观行修成就了,我们对男女欲爱、色爱的贪着,自然而然就冲淡,这种烦恼就转过来了。
众生的心没办法安住,就是因为男女之欲爱、色爱,在心当中产生矛盾、冲击,产生烦恼,所以心始终安住不下来。《杂阿含经》记载,佛陀开示有三种方法,可以破除我们欲爱、色爱的执着,让心安住。有一天,婆蹉国王去拜访宾头卢尊者。婆蹉国王名叫优陀延那;宾头卢尊者就是宾头卢颇罗堕誓,是已经证到罗汉果的圣者。婆蹉国王看到宾头卢尊者,这么年轻就出家学道、证阿罗汉果,就问他:「这位尊者,您年纪轻轻就出家修行,而且道貌岸然,心也能安住得下来,实在是不简单!请问尊者,要用什么方法,才能使我们的心安定下来?」
宾头卢尊者就跟婆蹉国王开示:「世尊告诉我们,看到年纪大的女人,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;看到年纪跟自己差不多的,就如同自己的姊妹;看到年纪小的女孩子,就如同自己的子女。」婆蹉国王听了以后,就说:「虽然这个方法是不错,但是自己心中欲爱、色爱的烦恼还是很难降伏;甚至是见到母亲、姊妹、子女,还是会欲火难消。请问尊者,该怎么办?」在社会上,有些父女、母子、乃至兄弟姊妹之间,也会发生乱伦,可知欲爱、色爱的烦恼,确实是很大的障碍。
这时,宾头卢尊者就教婆蹉国王「观身」。所谓观身,就是观察我们这个身体是因缘和合。佛经上说,凡夫这个色身是「三十六物不净充满」,一般人执着这个身体为实有,然而把这个身体拆开来,一个一个去分析,不外乎是发、毛、爪、齿、痰、泪、精、气、五脏六腑,乃至于大便、小便……我们的身体就是由这些不清净的东西组合成的。所以古人有一首诗:「皮包血肉骨缠筋,颠倒凡夫认作身。到死方知非是我,空留秽状示他人。」这个身体甚至里面还有种种寄生虫、微生物,如同佛法所说,我们身上有八万四千户虫。这样去分析,就知道这个身体确确实实是不清净的,就像一个大虫堆、大便桶、垃圾堆一样,所谓「九孔流不净,如厕虫乐粪」。我们慢慢去分析,心中的欲爱自然而然就会减少。
婆蹉国王听了宾头卢尊者的开示,就讲:「尊者!虽然用了您所说的这种观身不净的方法,观身是痰、泪、精、气,乃至于是一具白骨;可是我观一观,有时候还是会想到好的地方去,想到婀娜多姿的事情,心猿意马,很难调治。该怎么办呢?」可见这个想念、思惟修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
于是宾头卢尊者再跟婆蹉国王开示第三种方法:「既然如此,我们进一步来归纳、分析,平时我们就是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而造恶业。眼见色会起贪心,耳听声会起贪心,舌尝味也会起贪心;身体喜欢穿好的衣服、睡好的床铺、坐好的椅子……对于种种的触,都会起贪心;就算是眼耳鼻舌身不执着了,意根还是在攀缘,坐在这里打妄想,回忆过去的事情,和哪些人好、和哪些人不好……这些都是六根的过失。要知道我们的清净心、菩提心,我们的本心本性,就是从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这六个地方跑出去的;因为心从六根门头跑掉了,所以就有生死。佛法讲,欲爱、色爱是生死的根本;既然知道这是生死的根本,要了脱生死,就要把六根从六尘境界中收回来。
所以收摄六根,是最重要的!众生的眼睛看到色尘就会起贪爱,耳根听到声音,就分别这是男声、女声、乃至于种种不同的音声。所以我们眼见色,不要取相;耳听声,也不要取相,要像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一样,两眼内视,两耳内听,时时刻刻收摄六根。
要管住我们的六根,就要靠持戒,把每一条戒持守好,所有一举一动都要具足威仪,视线不超过前面三尺的范围,一动念就要持咒,一动念就要起观行……时时刻刻返照自心,不准这六根轻举妄动。打坐的时候,这念心要觉察、觉照,念头一动,自己马上就知道,如果起的是善念,就继续保持;如果起的是恶念,就照它一下:『谁?』马上把这个恶念破掉。时时刻刻安住在定慧上面,把六根管理好,这样就没有问题了。」婆蹉国王听了这番开示,非常地赞叹宾头卢尊者!
众生心当中都有欲贪,欲贪就是一把火。如果不知道收摄六根,看到好的就起贪爱,心猿意马,到了城市,看到种种灯红酒绿的境界,心就向外攀缘;即使是住在茅篷,心中还是攀缘颠倒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念头从来没有停过,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。如果我们能够收摄六根,欲爱、贪心一起,马上就问:「谁?」照它一下,惭愧、检讨,这样一定能消除心中的欲火、一定能得到甚深禅定。心当中欲贪的念头不起,无论是在顺境、逆境、天堂、地狱,走到任何地方,这念心都能定、能静;心安住在定慧当中,就能得解脱。
以前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,有一位比丘在河边修道,心始终定不下来,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。释迦牟尼佛观察这位比丘得度的因缘成熟,就化为一位沙门,晚上到河边经行,要去度他。佛陀问这位比丘:「看你在这里修行,身心却不安定,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;你出家有多久了?」比丘说:「出家十二年了。虽然已经出家一段时间,但这个心始终静不下来,想东想西、患得患失。您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,能让我把这个心静下来?」
正在说话的时候,刚好有一只乌龟从河里爬出来,到沙滩上乘凉;这时来了一只水狗,很饥饿,想要找东西吃,看到这只乌龟,就准备要去吃。乌龟看到水狗来了,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,马上把头缩进壳里,连四只脚和尾巴也都缩进去,只剩下一个很硬的乌龟壳。水狗闻一闻、看一看这个壳,对这只乌龟莫可奈何,就走掉了。
佛陀借机向这位比丘开示:「修行就要像这只乌龟一样,乌龟遇到水狗,为了要保全自己的生命,就把头、尾巴和四只脚都缩进壳里;我们修行为了成就道业,也要保全自己的法身慧命,所以要时时刻刻在六根门头去修,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、意根,六根要往内照,就像乌龟把牠的头、尾巴和四只脚缩进壳里一样。能够收摄六根,我们对六尘的攀缘就断掉了;六根对六尘的攀缘断了,当中就没有六识;六识没有了,十八界就统统没有了,如此就能得到解脱。」最后佛陀说了一个偈子:「藏六如龟,防意如城,慧与魔战,胜则无患。」
宾头卢尊者告诉婆蹉国王要收摄六根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六根收摄,我们无论是在动境、静境、顺境、逆境,心都能得到宁静、得到平静。
修不净观的方法有很多,现在提供大众一个最直接了当的方法,就是观「九孔流不净」。「九孔」是指两眼、两耳、两个鼻孔、嘴巴、大便道、小便道,这九个地方是现成可以观察的。「九孔流不净」,透过我们的思惟、想念,观察身上这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,这是修不净观的初步,把这个观法修成功了,进一步再熏习其他不净观的观法,就很容易相应。
所谓「水能载舟,水能覆舟」,众生心当中就是一个想,想善法,就是福德;想恶法,将来就是罪报;想出世法,就能得到解脱……这都取决于我们这念心。所以,开悟就是要悟到这念心。过去心中所想,都是名利财色,都是男女之欲爱、色爱;现在我们换一个方法,用这念心去观「九孔流不净」,思惟身上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。为什么要想这九个地方?因为我们过去所贪爱的,也是这九个地方。过去在迷惑当中,认为这九个地方很好,所以才产生贪爱;现在要重新整顿我们的心,所以要安禅静虑,以般若正智来照破烦恼,了解这九个地方其实都是不清净的。
两个眼睛是不清净的。世间人认为明眸皓齿是一种美,两个眼睛很清明、很有神,看到牙齿很洁白、很整齐,心当中就产生贪爱。其实,哪里有什么明眸皓齿?两个眼睛就是两个洞,这两个洞都是不清净的。早上起来,两个眼睛里就有眼屎;如果眼睛生病,就又红、又肿、又脏。又或者是得了白内障、青光眼,也会有种种病症……这么一想,这个眼睛实在是无常,今天虽然看起来很好,明天说不定就瞎了,确实是如此!不但自己的眼睛是如此,每个人的眼睛都是如此。
两个耳朵也是不清净。耳朵里有耳屎,也是脏的;如果患了耳病,耳朵里面还会化脓。鼻子也不清净,鼻子里面也有鼻涕、有鼻屎;假使得了鼻窦炎等病,鼻孔还会流脓出来,也是很脏、很臭。所以眼睛两个洞、耳朵两个洞、鼻子两个洞,都是不净。
嘴巴也是不清净。假使三天不漱口,嘴巴一张开就是臭的;乃至于有口臭,想要去除口臭都没办法除掉;牙齿也是很脏、很臭。我们想一想,嘴巴一张开,往下就通到胃,由胃通到肠道、大便道;体内有五脏六腑,假使感染了寄生虫,肚子里面就有蛲虫、有蛔虫、有钩虫……不但是如此,嘴巴有时讲出来的话也不清净,所谓唇枪舌剑,说出来的话就像刀剑一样,别人听了就起烦恼;甚至「一言而丧邦」,话一说出来,反而使好事情变成坏事情。所以,这个嘴巴也是不清净的。
大便道排泄大便,小便道排泄小便,也是不清净;里面有屎、有排泄物,乃至于也会有种种毛病。我们身上的毛孔经常都在排出臭汗,汗里面就有细胞排出的废物……所以整个身体都是脏的、臭的,身上哪有什么地方是清净的?
佛经上讲,这个身体里面有八万四千户虫;「户」有大有小,每一户里面又有很多虫,所以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虫堆!我们口渴了,不是我们自己渴,而是这些虫要喝水;肚子饿了,不是我们自己饿,而是这些虫饿了要吃东西。我们就生活在虫堆当中,自己还不知道!
假使我们修习禅定,入了定,证到真空,乃至于证到种种三昧,这念心安住在三昧当中,就可以不饮不食。如果开悟了,悟到了自己这念心,就明白这一念菩提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,如同六祖大师悟道时所说:「何期自性本自清净,何期自性本不生灭,何期自性本自具足,何期自性本无动摇,何期自性能生万法。」这念心当中具足这么大的功德、神通妙用;但我们自己却迷失这念心,反而执着这个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的色身为实有,执着身上的八万四千户虫为实有。所以修行,要经常这样去观,观就是思惟、起觉照;把这些道理想通,就破了我执,再也不会对这个色身起贪心了。
以前有一位坚牢尊者,他就是这样去观、去思惟不净的道理;修观相应了,一下就证到罗汉果。坚牢尊者就整理自己修观行的次第,写了一首证道偈:
生死不断绝,贪欲嗜味故,
养怨入丘冢,唐受诸辛苦。
身臭如死尸,九孔流不净,
如厕虫乐粪,愚贪身无异。
忆想妄分别,则是五欲本,
智者不分别,五欲则断灭。
邪念生贪着,贪着生烦恼,
正念无贪着,余烦恼亦尽。
「九孔流不净」,是指我们人身上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的。「如厕虫乐粪」,这个身体本来就是不净,就像活动厕所一样,我们住在这个活动厕所当中,贪爱、执着这些粪秽之物,就好像厕所里的虫子一样,始终在粪坑里面,吃这些粪水,贪着粪便的味道,活在粪便的臭气当中。「愚贪身无异」,凡夫众生不知道这个身体是九孔流不净,贪着这个色身,就和厕所里的虫子贪着这些粪便、臭水没有两样,实在是愚痴到了极点。
「忆想妄分别,则是五欲本。」众生为什么会起贪心?问题就出在前面所说的六根;六根控制不了,攀缘外境,心当中就打妄想,想这个、想那个,患得患失。执着某人身材很苗条,执着某人的色相、身相……这些都是妄想,由妄想、分别产生出种种贪欲。「智者不分别,五欲则断灭。」有智慧的人,始终安住在这一念定慧心上,贪欲的烦恼自然就没有了。「邪念生贪着,贪着生烦恼,正念无贪着,余烦恼亦尽。」
坚牢尊者写了这首证道偈,就是告诉大众,他过去就是这么修的,观我们身上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;知道是不清净,我们的心就不会执着这个身体,就能破除我执,得到解脱。
所谓修,就是静坐思惟,将佛法所说的道理重虑缘真。重虑,就是重复、反复地思惟这些道理。我们初初开始修行,必须要这样来修。因为我们欲爱、色爱的毛病很重,并非把不净观的道理想一次就可以治好,只想一次是没有用的!所以要重虑缘真,想一遍不行,就想十遍;想十遍不行,就想一百遍;想一百遍不行,就想一千遍……就是要这样来修,加深我们的印象,破除我们的执着,转识成智;一直修到与这个法门相应了,就能得到解脱。
什么叫做相应?能观这念智慧心,和所观「九孔流不净」之理相应,不净的境界现前了,这个心马上就得到清凉,再也不会贪着这个色身,这就是相应的境界。修观行相应了,无论看到任何人,马上就能触物起照。「触」就是接触,「物」就是外面色声香味触等尘境。六根一接触六尘,马上就起觉照,这念觉照之心时时刻刻都存在。例如看到一个女孩子很苗条,眼根一接触到这个境界,马上就要触物起照:这个身上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,哪有什么好贪爱的?这么一照,欲爱的心一下就转过来了。这就是禅宗祖师所说:「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」
众生在因地上修行,心当中一定都有欲爱、色爱的烦恼;如果没有欲爱、色爱,我们也不会到人间来受生,除非是乘愿再来的菩萨。
佛经上讲,众生不但外面的身相不净,而且种子不净。所谓「种子不净」,就是众生在受生时的那一念心不清净,因为过去有欲爱、色爱,贪着男女的身相,才会受生。
众生的心迷惑、颠倒,死了以后堕入中阴身,四十九天之中,什么都看不见,只看见即将去转世投胎的那一家人,因为欠他们钱财、欠他们人情债,所以必须要去偿还。
假使平时没有修行,不知道触物起照,中阴身看到男女之间交合,认为这个境界很好,起了欲爱、色爱,这个贪爱的念头一起,这念心就迷失掉了,马上就要去受胎,神识一剎那就入到阴道中。这个时候自己还不知道,因为男根、女根接触、磨擦,产生淫火,神识进去了以后,看到一片光光亮亮的,还认为这个地方是一座宫殿、一间房子,在那里东张西望;等到男女之事结束,这种光亮一剎那就没有了,神识就看到整个房子里面都是黑洞洞的,这时就算要走也走不出来了,叫天天不应,什么办法都没有。经过一天、两天……神识受精子和卵子的包围,就入胎了;入胎以后,神识就迷迷糊糊,什么都不知道了。
假使平时修观行,功夫得力,在神识即将要受生、入胎的时候,一看到男女交合,马上就触物起照,「物」就是男根、女根;看到男女二根,马上就照破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知道男根、女根都是因缘和合、四大假合,实实在在是虚妄的,这就是般若智慧。
如果是乘愿再来的菩萨,这念心始终作得了主,安住在定慧上,要来就来,要去就去。不去,就是在常寂光当中;要去,就选择与自己最有因缘的家庭、父母,投生到那里去度化他们。心中具足定慧,入胎的时候,这念心还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、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知道是男根、女根,也知道这些境界都是虚妄的;在胎中也能作主,知道过了一天、两天、三天、四天……甚至一生下来就能说话,这念心始终都是清楚明白。释迦牟尼佛就是如此。
这种作主的功夫要在平时养成,要经常静坐思惟九孔流不净的道理,时时回光返照。我们想想,人的身体是父精母血所成,从男众的精子、女众的卵子慢慢变化出来的,确实是不清净的!经过一番般若智慧的观照、透视,这念心马上就能得到清凉,再也不会被这些男女的身相、情爱等境界所转。
如果无法一下照破,就要修观行。观就是思惟,观九孔流不净,就是思惟自己的眼睛、耳朵、鼻子、嘴巴、大便道、小便道……里面确确实实是脏的、是不清净的;身上这些境界都是现成的,很好观。不但自己是如此,天下所有男男女女、老老幼幼,都是九孔流不净。从一个想到十个,从十个想到一百个、一千个……乃至整个大千世界,过去、现在、未来,一切男女老幼,都是九孔流不净。既然如此,还有什么好贪爱的?这样思惟,心与理相应了,就能得解脱。修了这个观行以后,进一步再修九想观。
九想观
九想观,是指对人的死状作九种不净观,这九想是假想观,不是实观,透过假想来破除我们的执着。假想一个人一口气不来,死掉了,是怎么死的?例如淹死,有的是到河里、或到游泳池去游泳时,不小心淹死;即使不会到河里、不会到游泳池,洗澡时也可能会淹死,这就是在劫难逃;淹死的人,就会有全身浮肿的死相。
九想观里,第一个就是「胀想」。「想」就是思惟。假想自己平时最贪爱的人,就在自己面前,现在看起来身形、容貌都很好,但人命无常,假定忽然淹死了,经过一天、两天,就看到全身都发肿,头肿得像脸盆这么大,整个身体肿得像水桶这么大,两只手、两只脚、耳朵、眼睛、鼻子……统统都胀起来,皮肤也胀起来,里面都是水,就像黄瓜、冬瓜的皮一样。这个时候看到他,连认识都不认识了。
慢慢地这个皮肤破了、坏掉了,称之为「坏想」。皮肤胀破了,里面的血就流出来,于是就看到全身都是血,很脏、很恐怖,称之为「血涂想」。接着整个身体就开始化脓,化脓以后就发臭、发烂,称之为「脓烂想」。臭烂了以后,这个尸体的皮、肉就开始发青、发黑;起初是黄、是白、是红,后来统统都变成青色、黑色了,称之为「青瘀想」。这个时候尸体又脏又臭,一群、一群的绿头苍蝇飞过来,在尸体上产卵,尸体里面开始长虫、长蛆,所有的虫和蛆,都在吃尸体上的腐肉、血水,这是「虫噉想」。就连禽兽也来吃这个尸体,五脏六腑、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……分裂破散,筋断骨离,称之为「散想」。
慢慢地这个尸体上的血也没有了、肉也没有了、皮肤也没有了,虫也没有了,最后只剩下白骨,称之为「骨想」。骨想和白骨观不同,白骨观是另一种修观的方法。人生到最后,什么都没有了,就是一具白骨;眼睛成了两个洞,两只手、两只脚、一身的皮统统都没有了,骨头统统现出来,这个时候,你还爱不爱?最后是「烧想」,时间一久,骨头被火烧掉了,或是埋在土里分解掉了,最后统统都化成灰。人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,终归于空。不但自己是如此,所有的人都是如此。
以上这九个层次,依次第从第一个一直想到第九个,就称之为「九想观」。「九想观」是一个对治的法门,思惟到最后,什么都没有了,一切都归于空;思惟相应了,就入空定,就能破除我执。
为什么要破除我执?因为我执、我所没有破除、没有对治,看到男众、女众,产生了欲爱、色爱,就想要占有;为了要占有,马上就会造作恶业。如果我们修不净观,欲爱、色爱的念头一起,立刻就用不净观的方法来对治,这样自然就不会造恶业。
过去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入定的时候,天上的魔女现出种种媚态,想要破坏释迦牟尼佛的梵行。这时释迦牟尼佛马上就起观:「你们有什么好看?虽然现在看起来很有姿色,但很快就会变老,头发也白了、面孔也皱了、身体也歪了、腰也弯了、背也驼了……」这么一起观行,所有魔女就统统变成老太婆;如果继续再观,这些老太婆最后也会死,身上的头发、皮肤……统统都化掉了,剩下一具白骨。所以我们平时就要起这种观行,观行修得好,最后相应了,三昧现前,就有神通。
有的人不了解这些道理,为了要得到神通所以来修观行、修禅定,这是舍本求末;我们修观行的目的不是在求神通,而是藉由观行来对治自己欲爱、色爱的烦恼。如果我们观九孔流不净、修九想观,修观成就,对欲爱、色爱的烦恼就解脱了;最后得到禅定,三昧现前,断除了烦恼,这时就是真正的大神通现前。然而,就算是神通现前也不要执着,这念心还是要继续安住在定慧当中,才能达到定力功深。
身念处──观身不净,是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一个入处。修了不净观以后,还要继续修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。四个观行法门个别来修,这是属于别相念;别相念修成功了,进一步修总相念;总相念修成功了,才能达到法法圆融、法法无碍,智慧、神通都没有穷尽。
希望每个人在平时就要多修观行,有空就静坐,静坐的时候思惟不净观的道理,修九孔流不净、修九想观,把这两种观行法门修到相应了,心就清净、心就宁静,继续不断地用功,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。
受念处──观受是苦。「受」,就是感受,是我们的生理、心理,对于内、外一切境界的感觉。佛经里面讲「领纳」为受,六根接触到种种六尘境界,就产生种种受。例如我们的身根接触到外面的气候,知道是冷、知道是暖,领纳外面这种冷、暖的境界,而产生一种觉受、一种感受,这就是「受」。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领纳外面的五尘境界,是为身受,又名外受;意根领纳种种法尘境界,是为心受,又名内受。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领纳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境界;不论是顺境、逆境、不苦不乐的境界,都会产生「受」。是生理的感受也好、是心理的感受也好,把苦、乐等种种感受认定是实在的,贪着这种感受,就失去了真性,因此称之为「受阴」。
「阴」就是障蔽的意思,像天上的太阳本来有阳光,一旦被云障蔽了,太阳的光明就不现前。我们的身体、心理不外乎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这五个境界,凡夫执着这个身心为实有,被这五个境界所障蔽,障蔽了自己的本心、自己的良知、佛性,因此而迷惑、颠倒造了恶业;起惑、造业,就流浪生死。
既然这个「受」就像云层一样,会障蔽我们的本心,使我们不能得到解脱,我们就必须对这个「受」有更进一步的认识。《心经》里面讲,要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才能「度一切苦厄」,就是要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这五阴境界照破;就像日光原本被乌云所遮蔽,后来风把云吹散了,日光就现前了;我们现在就是用智慧来返照,破除五阴境界,使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现前,不被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所蒙蔽、遮障,这样就能够得到解脱。
社会上一般人,多半是在追求享受,名利财色、功名富贵、妻子儿女……这些都是属于对受的执着。认为这些感受能够带来生理、心理的满足,所以拚命去追求、占有,最后就造业;造了恶业、犯了法,不但现在要受法律的制裁,将来还要受轮回的苦果。四念处观的受念处,就是告诉我们要观受是苦。为什么要观受是苦?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受的本质是苦,对乐受就会产生贪着,想要去追逐这种乐受,就会起惑、造业。所以思惟受念处是我们修行得解脱的根本。
「受」可以分成三种:一种是「苦受」,一种是「乐受」,一种是「不苦不乐受」。在顺境当中,就会产生「乐受」;在逆境当中,就会产生「苦受」;如果也不是顺境、也不是逆境,我们身心感觉不苦、也不乐,就称之为「不苦不乐受」,又称之为「舍受」、「中庸受」。
更进一步分析,「受」当中又可以分成「内受」、「外受」、「内外受」。所谓「内受」,就是我们这念心向内攀缘,意根接触法尘境界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乃至于患得患失,所产生的感觉;「外受」,是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,接触外面尘境所产生的感觉;如果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统统缘境,又攀缘内、又攀缘外,内受、外受统统都有,就称之为「内外受」。不管是内受、外受、内外受,佛经里面都把这些过程称之为「受阴」。
六根对六尘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对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根尘相偶,「相偶」就是相接触,六根接触六尘,当中产生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一共有十八种受,称之为十八受;十八受当中,根尘各有能、所,合起来就称为三十六受;如果再加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,一共就有一百零八受。这都是有关受念处的一些名相。
我们要照破受阴,就必须知道这些名相;有了这些名相,才能找出这个「受」的根根底底、来龙去脉,这就是名以昭实,依着这些名相,显示出这些受阴境界的实际情形、显示出它的真面目,知道有这些受阴境界,我们才好去照破它。如同俗话所说,知己知彼,百战百胜;你要找贼人、要抓贼人,必须要认识贼人的相貌。贼人是什么呢?我们现在知道了,有一百零八受;把它浓缩,有三十六受;把三十六受再浓缩,就有十八受;如果再把它浓缩,就有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,就是这么一个道理。
了解了受的种种名相,进一步还要知道受的种类,什么是乐受?什么是苦受?什么是不苦不乐受?明白了这些受的境界,就根据这些道理,分析现在自己是苦受?是乐受?是不苦不乐受?知道了,就能好好去对治,目的是在这里。
现在我们先解释乐受。所谓「乐受」,就是领纳顺境,于身心有适悦的感受。好的境界就称为顺境;不好的境界就称为逆境、或是违境,「违」就是违背,与我们所认为好的境界相违。顺境、逆境,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就能感受得到。如果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是称心如意,没有一点烦恼、没有一点忧愁,如同一般人所说,饭来张口、茶来伸手,有得吃、有得住,乃至于有车子开、也有钱花,感觉一切都很不错、很自在,这就是一种乐受。
乐受,一种是生理上的,一种是心理上的。例如现在坐在一部很好的车子上、坐在一张弹簧椅上,乃至于今天风和日丽,身体感觉很舒适,这是生理上的感受;心当中感到称心如意,这是心理上的感受。这些都是属于顺境、属于乐受。不管是生理的感受、心理的感受,对于这种乐受,不要自满,也不要贪爱。为什么?因为乐受有坏苦。
一般人都知道乐极生悲。有的人自恃孔武有力,好比世界拳王就是孔武有力,得了奖、拿到金牌,这好不好?这当然是一种快乐、是一种荣誉;然而现在这个身体虽然像金刚身一样,将来它还是会病、会老,乃至于会烂掉、会死掉;如果忽然一下生病了,马上就是苦受。英雄只怕病来磨,生了一场大病,连动都不能动,无论吃什么东西,吃到嘴巴里都没有味道,马上乐就变成苦了。
女众也是一样的。现在看起来年轻貌美、婀娜多姿;后来生了孩子,忽然一下大腹便便,肚子也大了,乃至也变得很臃肿、很肥胖,显不出一点苗条来;或者忽然生了一个怪病,面黄肌瘦,头发也掉了、眉毛也掉了……这是什么道理?乐受有坏苦,它是会坏掉的!这一切都是无常。又好比坐在一部名牌车上,威风十足,感觉很舒适;忽然到十字街口就出了车祸,车子也碰坏了、人也受伤了,我们想想,这是不是乐有坏苦?
我们吃东西也是一样的。有的人喜欢吃、贪吃,早上吃一餐、中午吃一餐、晚上吃一餐还不够,吃了以后,还要吃种种零食。对于吃不但起了贪心,还分别这个好吃、那个不好吃,甚至于因为吃,起了种种烦恼;不仅如此,东西吃多了,还吃坏了肚子,虽然东西吃到嘴里是又香又甜、很可口,但是吃到把肠胃都吃坏了,你看这是不是乐极生悲?这个乐就变成苦了。
大家要了解,乐受有坏苦,世间上任何快乐、任何一件事情,都是虚妄不实的。同样一件事情,可以是乐受,也可以是苦受;可以增长福德,也可以造诸恶业,都在于我们自己这念心。所以遇到快乐的事情,自己要沉得住气。
以前报纸上登了一则新闻,有一位小学老师,他的学生去参加书法比赛,拿到全校第一名;这位老师一听到他的学生拿到第一名,哈哈一笑,结果就笑死掉了。我们想想,这真正是乐有坏苦。所以佛法告诉我们,要保持心当中的平静,如同禅宗所说,这个心要达到「不瞋不喜」的境界。明白这个道理了,我们在日常生活上所作所为,都应该要有定力、有智慧,要知道乐极生悲,乐有坏苦,时时刻刻都要念无常,知道一切都是虚妄的。
乐受有坏苦。我们要怎么样才能使这个乐不坏?就是要保持心当中的定力,功德归三宝,好事给他人,坏事自己承担,在佛经里面就讲这个道理。有了功德,不要骄傲,因为如果没有三宝的加持,要想成就功德也不容易,所以功德归三宝。俗话讲:「不看僧面看佛面。」例如身为出家众,不是我们个人有什么通天的本事、有什么修德;现在我们也还没有得到禅定、没有大彻大悟、没有什么大神通,人家为什么要供养我们?因为我们出家了,现一个出家相,穿了出家众的衣服,受了戒,身上披的是福田衣,人家是看在佛祖的面上才来供养的,这不是沾三宝的光明吗?
好事为什么要给他人?在这个世界,每个人都是互相帮助、互相依存的,一般人说水帮鱼、鱼帮水,你帮我、我帮你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了解哪有什么快乐,是自己一个人就能成就的呢?
一个人学业成就、事业成就、道业成就,除了自己的因心之外,都是外面的种种因缘、种种助缘所促成。拿到了硕士、博士,学业成就了,这当然是很快乐;成了大富翁、大企业家,事业成就了,这也是很快乐;要知道这些快乐,都是由于外在种种因缘、种种助缘,自己才能有这些成就。
一个学生虽然很用功,他的学业要能成就,还是需要很多人的帮助;如果没有父母、师长、同学的鼓励,加上社会也不安定,要想读书成就学业并不容易。事业也是一样,以一个大企业家来讲,因为社会安定,公司的产品有人消费,事业才能成就;如果社会不安定,没有消费者,企业家也英雄无用武之地。
我们的快乐,都是三宝给我们的,是大众给我们的,是国家、社会给我们的,是每个人给我们的。自己有所成就,都是大众的成就;所以自己的成就,都要归功于大众。这样一想,我慢心就没有了,这样的快乐就会愈来愈快乐,实在是如此的。
我们的道业也是如此。道业成就,固然是自己要努力,要精进修戒、修定、修慧、修六波罗蜜,除了自己的努力以外,修行还需要依止一个道场;假使没有这个道场,怎么去修呢?这是老实话。所谓身安则道隆,身要安,就有衣食住行的种种需求,要有住的、要有吃的,拔一毛而动全身。
以吃的来讲,大寮里面准备种种斋食,就要想这个米从何而来?是居士供养来的;居士发心赚钱来供养,实在不容易;供养了以后,米送到我们道场当中,进了大寮又要经过种种手续,最后把煮好的饭送到斋堂,我们才能食用。
这样一想,所有一切确实都是大众帮忙,才能成就。所谓功德归三宝,好事给他人,坏事自己检讨反省,有了这样的观念,自己有好的成就、好的事情,就不会被这些境界所转,就不会产生副作用;而且功德转胜,功德愈来愈殊胜、愈来愈光明。
把这些道理想通了,心安住在正念上,就不会得意忘形,也不会乐极生悲;否则得意忘形,自己心中产生我慢贡高,乐极生悲,业障现前,马上这个乐就坏掉了,在乐受当中马上就要受苦。我们了解这些道理,就知道乐受真正是有坏苦。
苦受苦苦
苦受有苦苦。所谓「苦受」,就是领受违境,是指身心所领纳逼迫、苦恼不悦的感受。外在的境界,一个是顺境,一个是违境,违境就是逆境。遇到外面种种违逆的境界,不称心、不如意,就会产生苦受。眼根、耳根、鼻根、舌根、身根产生种种逼迫,这是身体上受苦;我们心中忧愁、烦恼、悲伤,这是心当中受苦。
例如穿也穿不好、吃也吃不好、住也住不好,还有种种的刺激、种种的压力;或是气候不好,在冰天雪地里面,乃至于在火伞高张的炎热气候当中……我们想想,这是不是苦?实在是很苦!好比在新疆吐鲁番那个地方,太阳一晒,就热得不得了,人蹲到水缸里都不想出来,泡在水里虽然感觉很清凉,出来以后又是很热,这实在很苦。
又如一个人没有钱,贫穷下贱,没有社会地位,被人家看不起,这本来就是苦;为了要吃、要住,必须要去做工赚钱,又是很苦;如果遇到一个不好的工头、不好的老板,把你当作奴才、奴隶来看待,不但不鼓励你,而且还对你种种剥削,就是苦上再加苦。忽然又生了病,这又是苦;没有得吃,拚命要去赚钱,起了贪心,贪心也是苦;受到种种的折磨,在逆境当中挣扎,起了瞋心,瞋心也是苦;苦上再加苦,这样一来,就是愈走愈黑暗,所以称之为「苦苦」,苦当中是更苦,使我们身也苦、心也苦。这种苦,实在是一种苦受。
一个人的苦,有身苦、有心苦。人有了这个身苦,一定是有心苦。我们这个身体有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;人生下来本来就会老、就会死;在老的时候、死的时候是更苦。心里面种种烦恼,患得患失,这就是心苦。所谓八苦交煎,使我们身心都不得安定,这就是苦上加苦。
以前,庄子为亡妻「鼓盆而歌」,庄子的太太死了,死了以后,他不但不哭,而且还拿一个瓦盆来敲,边敲边唱歌,是什么原因?其他的人不了解,认为庄子没有仁、没有义;其实不是的。人之大患,在于有身,庄子也知道这个道理,人死了,就不会再受这个身体种种折磨,这就证明,不但佛法讲我们人的身体就是苦果,就连庄子也知道身体就是苦。
这个身体将来会坏,所以有坏苦。世间上的人不了解这个身体会坏,等到坏了才知道是苦,已经来不及了。一般人说「不见棺材不掉泪」,到了快死的时候、棺材现前了,才知道人生是苦,最后什么都带不走,什么都要舍去。
众生就是执着身体为实有,因为这个身体造了种种恶业;现在知道这个身体就是苦果,确确实实很苦,从现在开始,不要造苦的因,未来绝对不会受苦的果报;进一步藉这个身体来修一切善法、修一切功德,这样就能够转苦为乐。
我们现在要种出世的因,种了出世的因,就能得到三昧,乃至于证到涅槃。证到三昧是快乐的;证到涅槃,漏尽了烦恼、具足常乐我净,那更是快乐。所谓「禅悦为食,法喜充满」,证到了三昧境界,身上的地、水、火、风,就成了清净的四大。就像如来不会因身体而受苦,为什么不苦?因为如来的四大是清净的;如来的心也不苦,如来的心安住在寂灭当中、安住在正念当中,竟像一潭止水、一面镜子一样,里面具足无量的智慧、无量的功德,所谓「涅槃寂静乐」,哪里有什么苦?
如果不从修道、证涅槃这方面去努力,就一定要受尽三界的苦、六道轮回的苦。就算出了家,身体虽然离开了红尘家,心却还没有出家,这个心始终看不破、放不下,天天患得患失,心当中都是男男女女、名利财色……表面上虽然是出家众,心却还是在三界当中,乃至于在地狱、畜生、饿鬼道当中,这就是苦。
人的一生实在是很苦──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……种种苦恼。我们明白了,就要知苦!四谛法门讲「苦、集、灭、道」,「知苦断集,慕灭修道」。天上的天人因为很快乐,要他来修行是不容易的;北俱卢洲的人也都在快乐当中,不知道人生是苦,所以北俱卢洲没有佛法。要知道佛法是建构在苦谛上面,假使世界上没有这些苦,谁也不会想修行,谁也不会想修道。
有一次,目连尊者的一位弟子生病了。那个时候有一个医师叫做耆婆,又称为耆域,耆婆是一个神医,凡是僧团当中出家众生了病、有了身体上的病苦,都是由耆婆医师来医治。这个耆婆虽然是医师,但也只医得了病,医不了命;最后他自己也是要死,耆婆后来往生就生到天上去了。当时目连尊者的弟子生病,一直治不好,要找到合适的医生,实在是很难;忽然想到耆婆在天上,只有去把耆婆请下来为他的弟子治病,才有办法医好。
于是目连尊者用神通一飞,飞到天上去,就看到了耆婆;但耆婆却只向目连尊者挥一挥手,就走掉了。目连尊者觉得很奇怪:「以前耆婆对三宝非常恭敬,见到三宝就顶礼、膜拜,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三宝弟子。怎么现在挥一挥手就走掉了?」目连尊者就用神通一飞,飞到耆婆前面,把他拦住:「耆婆啊,以前你对三宝很恭敬,怎么现在看到我来了,却一点恭敬心也没有,招招手就跑掉了,这是为什么?」耆婆就讲:「尊者,您要知道,我们天上的人,现在都在享受快乐。我对您已经很客气了,还向您挥一挥手;您看其他的天人,对您根本就不理会,连手都不招的!」
所以要知苦!我们这个世界就是苦,可是一般人不知道是苦,在苦中作乐。我们现在要了解哪些是苦?知道以后,从现在起,绝对不种苦的因,将来就不会得苦的果。人生实在是苦;今生不修,来世还不一定能保得住人身。如果我们现在不修行,将来堕入三涂恶道,那更是苦!
以前有一位均提沙弥,他七岁就证罗汉果。这位均提沙弥过去世是一条狗,不但是一条狗,而且是一条饿狗,这是他的业报。这一条饿狗四处找东西吃,在一户人家找到一个坛子,坛子里面是煮好的肉,狗一闻到肉的香味,就把坛子推倒,用嘴把坛子的盖子掀掉,一看里面是一坛子肉,就想吃,于是把整个头都钻到坛子里去,在里面慢慢吃。吃到一半,这个主人回来了,一看,这条狗把他装肉的坛子弄翻了,正在大快朵颐!气得到厨房里拿了一把菜刀,劈头一下就把狗的四只脚给砍掉了,把狗身就扔到路边的粪坑里面。
这时舍利弗从这里路过,看到狗在粪坑里面挣扎,真正是苦。舍利弗就对这条狗说法,为牠授三皈依。这条狗听了舍利弗说法、受了三皈依,命终之后就投胎转世了。转世后,他的父母为他取一个名字叫「均提」;七岁的时候,他的父母就送他到佛那里,让他跟着佛出家修行,他七岁就成道、证果。
所谓「有志不在年高,无志空长百岁」,假使活到一百二十岁,没有悟道也没有用。佛法是很平等的,悟道不在于年纪的大小,而是在于有没有明悟心性。所以不要等待,现在正好修行。既然苦受是苦苦,就不要去受这种苦。想要不受这种苦,要先知道苦从何而来?集是苦的因,我们过去种了苦因,所以今生就要受这个苦,这是一定的道理;只要现在精进修道,不种苦因,未来就绝对不受苦果。
舍受行苦
不苦不乐受,又作舍受,即领纳不违亦不顺之境相,而舍离苦、乐之感。
社会上的人,生活本来就是苦。乐有坏苦,所以乐受也是苦;本来就是苦,若遇到逆境,苦上再加苦,所以称为苦苦。如果遇到的境界,无论身体、心理,都让自己感到很满足,觉得不苦、也不乐,就称为不苦不乐受。例如有些人会认为:「现在出家了,衣食住行一切都是现成的,环境也不错,还可以听经闻法;虽然还没有成道、证果,比起外面的世间人天天起惑造业,总是要好得多。出了家,也不求什么,只要能够保持一个平静的境界就好了。」就像一般人说的,大事不犯,小事不断,心里面悠哉悠哉的;认为过这样的生活,自己的心就满足了。
你说这是乐吗?自己没有得到法悦,也没有证到三昧,所以并不是乐;你说是苦吗?现在又不觉得是苦;这个心不住在顺境上面去享乐,也不住在逆境上面去受苦。甚至心当中还有这种念头,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悟到了中道一样;然而是不是悟到中道?其实并没有悟到中道!也不是乐、也不是苦,不苦也不乐;感受不到苦、也感受不到乐,这样就称之为「不苦不乐受」,又称之为「舍受」、「中庸受」。
不苦不乐的境界,在一般人看来,会以为这是「达观」,认为人生要达观、要快乐;这一生活在世上,要吃就吃、要喝就喝、要玩就玩,认为这样的人生观就是豁达,甚至觉得这样的观念不错;但这样的观念还是不对。有些人对这个舍受产生误会,认为自己现在什么都看破、放下,就认为自己已经证到涅槃、悟到中道、悟到实相、乃至于已经成道,于是就产生了邪见。古德讲:「豁达空,拨因果,莽莽荡荡招殃祸。」不苦不乐是舍受,心当中还有微细的生灭念头;误以为这好像是达到了涅槃的境界、中道的境界、实相的境界,其实并非如此。
乐受是与贪心相应,苦受是与瞋心相应,不苦不乐受是与痴心相应。与贪心相应,会使我们堕落;与瞋心相应,心当中生无明、起烦恼,也是堕落;与痴心相应,就更糟糕了,为什么?瞋心只在欲界当中,并没有遍满三界,只有欲界的众生有此烦恼;而痴心是遍满三界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都有。所以要明白,乐受与贪心相应,苦受与瞋心相应,不苦不乐受与痴心相应,只要有贪瞋痴的烦恼,都会使我们堕落、轮转六道。
我们检讨检讨,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种受?这三种受都不能执着,为什么?因为这三种受都是苦,乐受有坏苦,苦受有苦苦,不苦不乐受有行苦。所谓行苦,是指我们的心念还在生灭当中,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豁达,什么都不在乎、快快乐乐,其实这个心始终是在生、住、异、灭当中,还是要轮转三界、还是在受苦。最后还要了达乐也是空、苦也是空、受也是空,要明白这些道理。
道理上虽然是如此,但是光是听到这些道理,并不能真正了解为什么乐也是空、苦也是空、受也是空?所以必须要起观行。
所谓「观」,就是思惟这个道理;不是用眼睛去看,而是将刚才所说的这些道理,静坐思惟。第一步,观乐有坏苦,就算有种种快乐,最后一定会坏掉。例如长得很苗条、身体很健壮,也不要心生我慢,因为色身很快就会坏掉,所谓「少年容貌暂时住,不久咸悉见枯羸」;虽然是少年人,也不要以为少年人就不会死,古德说:「孤坟多是少年人。」你看公墓里面,也有很多是在少年时就死了,要这样来思惟无常的道理。现在虽然是顺境,身体也很健康,一切都很自在,看起来是不错,但你不要贪着,因为乐也不长久、也是会坏掉,一切都是无常,所以要赶快用功,要修无常观、修如幻观。
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;人有生老病死,世间上所有动物、植物,也都有生老病死,一切众生都逃不过这些关口;这个心也有生住异灭。一切都是无常,乐也是靠不住的,要趁这个乐还没有坏的时候赶快来用功。如果现在不用功,将来堕入地狱、畜生、饿鬼,就是苦不堪言,苦上再加苦;假使堕到八寒、八热、无间地狱,受苦的时间又更长,实在是苦无出期。如果现在是舍受、中庸受,不苦不乐好像很悠闲,什么都不在乎,觉得修行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,只要不造恶业就好了,也不想上求佛道、也不想下化众生,得过且过,这样还是苦──行苦,还是一样会堕落。
我们要这样来思惟。思惟这些道理,就知道时时刻刻都要提高警觉、要用功,看看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,是属于哪一种受?先要认识乐受是苦,苦受也是苦,不苦不乐受还是苦;最后了达乐也是虚妄、苦也是虚妄,不苦不乐也是虚妄,这就是更进一步的了。
三界当中没有任何一个地方不苦,称之为「苦海无边」。佛经里面讲:「十善菩萨发大心,长别三界苦轮海。」要永脱苦轮,就要发大心,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。你发了大心、大愿,以心愿持身,修一切善、断一切恶。修一切善,无善不修;断一切恶,无恶不断;度一切众生,无众生不度,就能了苦。
现在虽然知道乐受是苦、苦受更苦、不苦不乐受也是苦,但如果执着这个苦,还是不圆满,为什么?因为还有法执存在。所以要更进一步,不仅知道这些感受是苦,还要了达乐也是虚妄、苦也是虚妄、不苦不乐这个心也是虚妄,这些都是虚妄心,寻心了不可得。
所谓虚妄心,为什么是虚妄?因为这些感受、心念都是生灭、相对,所以不论是乐受、苦受都是虚妄的。譬如我们现在吃素,认为吃素是快乐;可是在还没有养成吃素的习惯前,心当中对吃素感到很勉强,勉勉强强去吃素,就不一定是快乐。过去吃惯了大鱼大肉,认为大鱼大肉很可口,吃起来很快乐;所以初初开始吃素的时候,吃这个粗茶淡饭食不下咽,觉得淡而无味,实在不好吃。这是还没有学佛以前对吃荤、吃素的苦受、乐受。
现在学佛了,知道人人都有佛性,知道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的亲眷、一切众生都有生命,所以起一个大慈悲心,不忍心吃众生肉,经过一年、两年、十年……慢慢养成习惯了,虽然是粗茶淡饭,吃到嘴里都觉得津津有味;反而是一看到那些大鱼大肉,都是臭的、都是腥的,根本就不敢下咽。
我们想一想,过去认为这些大鱼大肉是好吃的东西,吃下去是乐;而粗茶淡饭是不好吃的,吃到嘴里就觉得是苦受。现在则是相反,所谓「淡饭腹中饱」、「性定菜根香」,吃粗茶淡饭,淡中有味,确确实实是如此;假使现在要你去吃大鱼大肉,反而觉得那些都是臭的。过去认为是好吃的,现在变得不好吃;而过去认为是不好吃的,现在又变成好吃的东西了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苦、乐都是我们这个心的分别和执着,都是虚妄的。假使认为苦就是苦、乐就是乐,就还有法执存在;所以要进一步来观察,了达苦、乐都是虚妄的,乐受是虚妄、苦受也是虚妄,就破除法执,这就是更进一步的了。所谓「如幻三摩提,弹指超无学」,「无学」就是证到阿罗汉果。菩萨观一切法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「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」。我们要去观察、思惟这个道理,确确实实是如此。
再举个例来讲,所谓好吃、不好吃,好吃是乐受,不好吃是苦受,这些确实都是虚妄的。师父很久以前曾经打过一个饿七,七天饿下来后,吃到了半碗稀饭,就觉得又香又甜,像是天上的饭一样!我们想一想,这是什么道理?在平时,假使没有菜,饭吃到嘴里,可能还不觉得怎么好吃;饿了七天,再吃这个饭,觉得真正像是天上的甘露一样好吃!由此可知,味道好吃、不好吃,确确实实是我们自己的分别、执着,这些都是虚妄的。
如果说一个东西真正是好吃,必须是过去好吃、现在好吃、未来也好吃,才是真正好吃;如果说真正是不好吃,必须是过去不好吃、现在不好吃、未来也不好吃,才是真正不好吃。再者,同样一个东西,如果甲也认为是好吃,乙也认为是好吃,丙也认为是好吃,任何人都认为是好吃,这才是真正的好吃;不好吃也是如此,必须是大家都有一样的认定,在甲也认为不好吃,在乙也认为不好吃,在丙也认为不好吃,任何人都认为不好吃,这才是真正不好吃。但事实是不是如此?绝对不是如此。怎么说呢?
譬如在台湾一般都喜欢吃清淡的味道,认为这样的味道很好吃;广东人就不一样了,广东有广东的口味,喜欢吃咸咸的、带点酸酸、甜甜的味道,认为这个味道很好吃;在四川、湖南、湖北一带,则要吃咸的、辣的,如果一桌菜里面没有咸的、没有辣的,即使菜做得再好,还是认为不好吃。然而这种又咸又辣的味道,只有四川、湖南、湖北一带的人认为特别好吃,其余地方的人也许并不觉得,我们想想看,究竟哪个好吃?哪个不好吃?北方人喜欢吃馒头,只要给他一个馒头、一个大蒜、一瓢辣椒酱,送到口里,他认为这个味道实在太好吃了,比过年还好!这是以北方人来讲;若是不喜欢吃馒头、不喜欢吃大蒜、辣椒的人,你要他吃,他根本没办法下咽,怎么会认为是好吃?而浙江一带的人,喜欢的口味又不一样……像现在也有不少人喜欢吃臭豆腐,认为臭豆腐很好吃、很香;若是不喜欢吃臭豆腐的人,一闻到这个味道,头都发昏了!还有人喜欢吃苦瓜、喜欢苦的味道,这一桌菜当中,假使没有苦瓜,他就不高兴,甚至拍拍屁股就走了。我们想一想,酸甜苦辣,哪个味道是好吃?苦的好吃吗?辣的好吃吗?如果任何人都认为苦的、辣的是好吃,这个味道才是绝对的好吃;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。
所谓好吃、不好吃,好吃是乐受,不好吃是苦受,这些都是由于每个人的习气、执着,文化、区域不一样,取舍、嗜好就不一样,所以乐与苦都是虚妄的。佛经里面讲「诸法缘起」、「缘起性空」,这就是更深一层了。由这个道理悟到诸法性空,证到空性、证到真空境界,就得解脱。
为什么我们要观受是苦?最低限度要观察受,受就是感受,我们慢慢观、慢慢观,观一切感受都是苦,在吃东西的时候就不会贪着。所以佛经里面告诉大众,吃东西的时候要食存五观,不要贪着,目的是在这里。如果不食存五观,看到好吃的,一定会起贪心,拚命去吃,就为贪心所使;看到不好吃的,心当中起烦恼、起瞋心,就为瞋心所使;如果苦也不贪、乐也不贪,心当中是不苦不乐受,就为痴心所使,贪瞋痴使我们流转三界、流转六道,就会堕落。
了解了以后,就知道为什么要修四念处观?因为四念处观是解脱道,透过思惟真理,化除我们的执着,解脱我们心中的烦恼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一定要思惟,思惟这些道理才能转识成智,把我们过去的执着,错误、颠倒的观念转过来。所谓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师父现在讲这个道理,你们在这里听,就是「闻」;听完了以后,要把这个道理重新再想一遍,这就是「思」,想一遍不行,想两遍、三遍,乃至于想十遍、百遍……就称之为「重虑缘真」。重虑缘真,就是反复不断地思惟这个真理,思惟真理才能解脱心当中的烦恼、破除心当中的执着,所以称为思慧,思就是慧。
如果不经过一番思惟,现在坐在这里听,好像是明白了、懂了,但是一出讲堂就忘得干干净净,还是什么都不懂、什么都不明白;看到善恶境界,还是执着为实有,还是起贪瞋痴,有取、有舍,又是起惑、造业,始终是没有完、没有了!所以一定要从闻慧、思慧、修慧来落实。我们在闻的时候,就把四念处观这个真实的道理,放在我们意念当中,由意念熏到八识田中,反复不断地去思惟,思就是修;如果根机很好,在思惟的时候一念相应,与观受是苦这个法门相应──观乐受有坏苦、苦受有苦苦、不苦不乐受有行苦,这样一来,乐也不执着、苦也不执着、不苦不乐也不执着,就离开受阴境界了。
再进一步,知道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都是虚妄的,那又不一样了。所谓「如幻三摩提,弹指超无学」,观察苦与乐了不可得,苦受也是虚妄、乐受也是虚妄、中庸受也是虚妄,我们的观行又更进一步,就契入菩萨的境界了。
如果根机不好,最低限度要把这些道理记下来,日常生活遇到境界来了,自己就要注意,要触物起照。我们的六根接触到六尘境界,马上要回光返照,照什么?照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。六根对到外面任何境界,与外面的尘境一接触,就知道它是虚妄的境界,这就是般若智慧,经常用这种工夫,心就不会随外面的境界流转。
触物起照,「物」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,眼见色,色是物;耳听声,声是物;鼻嗅香,香是物;舌尝味,味是物;身接触外面的顺逆境界,顺逆境界是物;念头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、患得患失,这也是物。只要一接触到外面相对的尘境,马上就知道触物起照,照见外面的境界都是虚妄的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」,把它照破!看到境界来了,因为知道它是虚妄的,就把自己过去执着的美丑、是非、得失照破了。心当中经常这样子照,我们的六根就得解脱,要从这个地方来修行佛法。
以前有一个国王心当中发闷,就请来了一个弹琴的乐师,跟他讲:「听说你很会弹琴;如果你真正是弹得很好,能使我听到你弹奏的音乐心生陶醉,心当中什么烦恼的事都忘记了,我就赏你一千两金子。」这个乐师听了很高兴,就专注地弹琴,叮叮咚咚地弹,弹得很好,琴韵很优雅。国王一听到这个琴声,被琴声所吸引,真正是陶醉了。
乐师弹奏完了,国王听了这个琴声,感到很欢喜、很喜悦。这个乐师就说:「大王!你刚才承诺说,如果听了我的琴声能够使你陶醉,就要给我千两黄金;那么现在就请你给我千两黄金!」这个国王有点悭贪,不想给他,但总要讲出个道理。于是国王就说:「你刚才弹琴,我听了这个琴声,虽然在听的时候心当中是很欢喜,但现在什么都没有了,欢喜也了不可得,可说是你使我空欢喜一场;那么刚才我口头上讲要给你千两黄金,使你听了很欢喜,这也是空欢喜一场,大家彼此彼此就好了!」世间果报也是如此,在人中、天上所受之乐并非真实,无常败灭,不得久住,就像这乐声、千金只是空欢喜一场。
一切法确确实实都是虚妄的,哪里有个实在的东西?明白这些道理,我们想想,人生世间是不是空欢喜一场?好的事情已经过去了,不要再执着;坏的事情虽然很悲伤,也是一个梦、是虚妄不实的。知道苦与乐都是虚妄不实的,这就更进一步了。所以《金刚经》里面讲:「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」就是告诉我们,想过去这个心是在攀缘,想现在也是在攀缘,想未来还是在攀缘。一个是内受,一个是外受,一个是内外受;一个是顺境,一个是逆境,一个是不苦不乐的境界,不外乎是这些。这些境界都是虚妄的,我们的心意识也是虚妄不实的。要确实了解这一切都是虚妄,就必须透过思惟、透过观行,才能转识成智;否则烦恼还是烦恼,看到好的就要起贪爱,看到坏的就要起烦恼,为什么?就是因为没有透过思惟来转识成智。
大家要了解,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,思惟修很重要!一般人为什么不能成道、不能证果?就是没有根据闻、思、修三慧这个次第来修。这个次第是一个公式,是一个最殊胜的方便。儒家孔子说:「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」也是一样的道理。「学而不思」,学了以后,如果不经过一番思惟,知其然,而不知其所以然,很快就会忘掉,罔然无所得;「思而不学」,如果你一天到晚在这里想东想西,想了很多道理出来,却都只是一些理想,而不去实践、没有实际的行动,这样也是落空,徒使精神疲殆,根本就一事无成。所以「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」。
佛法讲闻思修,闻慧、思慧、修慧,就更进一步了。上根利智的人,闻当中就是思,思的当下就是修,一念相应,与如幻三昧相应、与空性相应,就能成道、证果,这就是利根的人、乃至于上根的人;如果是中根的人,就是把这个道理记下来:「从今以后,我要观受是苦,观乐受有坏苦、苦受有苦苦、不苦不乐受有行苦。以后要怎么样去观?怎么样去落实?……」这样就把闻、思、修的过程往后延长,而不是现在就去修,这是属于中根的人。
在《楞严经》里面,有一位毕陵伽婆蹉尊者,他听到释迦牟尼佛说四谛的道理──苦谛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而悟道。释迦牟尼佛说人生是苦。
毕陵伽婆蹉尊者听到苦谛的道理,实实在在是苦。顺境是乐受,逆境是苦受,如果也不是逆境、也不是顺境,感觉不苦也不乐,这就属于舍受;乐受有坏苦,苦受有苦苦,舍受有行苦。这个苦谛的道理实在使他心生感动,就像须菩提尊者听到释迦牟尼佛讲《金刚经》一样,涕泪悲泣。看看我们自己听法有没有这种感受?如果有这种感受,就得到佛法的气分,与真理相应了。尊者觉得世尊就像是对他一个人讲一样,他就把这些道理拿来思惟,始终就是想这个道理,不断地重虑缘真,这就是闻慧、思慧。专注思惟,苦谛真正是苦,人生当中确实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乐受有坏苦、苦受有苦苦、不苦不乐受有行苦……走路的时候也在想这个道理。
当时在印度,出家众都是打赤脚没有穿鞋子;你看如来佛的脚上也没有鞋子,也是赤脚踩在莲花台上。这位尊者边走边思惟,忽然间没有注意到,就踩到了路上的一根毒刺,这根刺一下就刺进他的脚掌,痛得不得了!痛也是一种受,是一种苦受。就在痛得不得了的时候,他马上就回光返照:「痛,是谁在痛?这根刺扎在脚上,这个脚在痛;但我又知道在痛。可能是脚在痛,然后这个痛觉由脚传送到我的意识当中,所以意识也在痛。」但是想来想去:「不对呀!难道我身上有两个觉性吗?脚觉得痛,我又知道这个脚在痛,究竟是谁在痛?」就把这个问题放在心当中去思惟;心中非常专注在想这个道理,这么一专注,把这念心一收回来,痛就没有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们这种痛的感觉,是一种虚妄的感受。我们这个身体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所组成的,是虚妄的,我们的心──受、想、行、识也是虚妄的。所以,毕陵伽婆蹉尊者这么一专注、一推敲:「谁在痛?」忽然一下思惟相应,悟到能痛的心、所痛的境界,都是虚妄不实的,一剎那就契悟到空性,契悟了空性以后,就再也找不到一个什么人在痛,也不是心在痛,也不是身在痛,而是统统空掉了;空掉以后,这念心入到空性当中,身心空寂,安住在这个空寂的境界,经过三七二十一天,烦恼漏尽,就证到阿罗汉果。
我们要观受是苦,要先知道乐受有坏苦、苦受有苦苦、不苦不乐受有行苦,要把这些道理思惟一番;然后第二步,了达苦也是虚妄的、乐也是虚妄的、不苦不乐也是虚妄的,这样就是百尺竿头再进步、更上一层楼。向下文长,复待来日!
四念处观是修行的根本。所谓四念处观好修行,经云:「是四念处能厌一切身受心法,开涅槃门。」人一个是身、一个是心,要知道调身、调心,能够善调身心就是智者,就能超凡入圣;如果不知道调身、也不知道调心,始终都是在无明当中,就是薄地凡夫,就要受生死轮回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我们就必须要用功修行,破除凡夫的四种颠倒;最简单、直接了当的方法,就是修四念处观。
现在讲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。修无常观,一个是观外面的器世间无常,一个是观我们的心念无常。器世间无常是指外面的山河大地是无常,我们的身体也是无常,一切有形有相的东西都是无常的。这个世界有成住坏空,是无常;住在世界上的一切众生都有生老病死,也是无常。
观心无常,这个地方讲的是心。这念心才是根本!以大乘来讲,这念心不是常、也不是无常,离开断、常两边,契悟了本心本性,不着有、无两边,如同禅宗祖师所说:「有佛处不得住,无佛处急走过。」就超越无常的境界。真正明白这个道理,就不需要观心无常了。
假使契悟不到这念心,就必须从观心无常、生灭开始,由生灭达到不生不灭的境界,目的是在契悟不生不灭这念心。经云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契悟到寂灭这念心,才是最真实的。如果是大乘境界,就不需要透过这种观行,而是直趣无念,直接了当契悟无念。
佛法有小乘、大乘、无上乘。小乘是藉由修习四念处观、五停心观这些法门来断除烦恼,称为断烦恼;大乘是用六波罗蜜来转烦恼,用好的念头把坏的念头转过来,有了好的,坏的就不存在了,所以称为转。无上乘是「烦恼即菩提」,烦恼、菩提体性不二,不起凡夫心,必成寂静菩提果。
例如「布施」,大乘行者看到自己有悭贪的心,所以修布施;布施修圆满了,就把悭贪心统统都舍掉了,这就是转,以布施来转悭贪的心。
以「持戒」,来转我们破戒的心、毁犯的心。一般人都很容易原谅自己;所谓大事不犯、小事不断,不断原谅自己,这就属于破戒的心。我们用持戒的方法,持守身戒、口戒、心戒,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,乃至三千威仪、八万细行……用这些方法,把散乱的心、颠倒的心、破坏净戒的心转过来。
「忍辱」,喜欢发脾气的人,就修这个「忍」字;忍字修好,就把自己的无明烦恼、瞋恚心忍下去。佛经上讲「忍色忍欲难」,要忍心不动!平时就要把忍字放在前面,什么都要忍,这些都需要慢慢练习;假使不练习,虽然嘴巴讲忍,等到事情一来,还是没办法忍。所谓生忍、法忍、无生法忍、寂灭忍,都是一个忍字,这就是用忍辱来转我们的烦恼。
以「精进」,来转我们的懈怠。每个人都有懈怠的心,例如早上爬不起来,就想赖床;诵经也好、念佛也好,有了一点点疲倦,不知道忍耐,就想要休息;诵一诵经就不想诵了,念一念佛就不想念了,拜一拜佛也不想拜了……总是没有恒心,这就是懈怠在作怪!怎么办呢?就要用精进来对治,精进就是专门来对治懈怠的。佛告诉我们,上半夜、中半夜、后半夜都要精进,不但白天要精进,晚上也要精进;假使不用精进来对治,这个懈怠的烦恼始终转不过来。过去我们已经养成了懈怠的习惯,所以现在必须要吃药,来治这个病;用精进来度我们的懈怠心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「识」是我们平时习惯的想法,习惯成了自然,如果不转过来,就始终是在起惑、造业,这就是生死的根本;如果转过来,就成了智慧心,懈怠就没有了。
以「禅定」来转散乱。我们的心平时都在打妄想,心散乱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;分别这个好、那个不好;这个人对我好、那个人对我不好……始终没完没了。从无始以来,我们这个心都是在攀缘,六根、六尘、六识、十二入、十八界,形成了众生世间、五阴世间,这个心始终是在外面游走,看人家的是非、过失,不看就很难过;眼睛不看外面的境界,眼睛就很难过;耳朵不去听外面的声音,耳朵就很难过;鼻子不去闻香的、臭的,鼻子就很难过;嘴巴不讲话,舌头就很难过;身体不动,身体就很难过。为什么?就是因为散乱!大家要了解。散乱如果不对治,这个心就始终是在无明烦恼当中,没办法得到禅定、没办法产生智慧。所以必须要修定,用禅定来转我们散乱的心。两眼内视、两耳内听,专注一境,眼睛不向外看、耳朵也不向外听,六根归一了,最后达到寂灭涅槃,不生不灭,这就是最快乐的境界,就是净土、就是圣者。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我们修行必须要修定,打坐是在修禅定,早晚课诵是在修禅定;假使不修禅定,自己的心始终是在散乱颠倒当中,没办法转过来,就会堕落!
第六个是「般若」。因为心当中有愚痴、有邪见,所以用般若的智慧,来度脱我们愚痴的心、颠倒的心、无明烦恼的心。什么叫做般若的智慧?看一件事情要面面观,就像我们观「诸行无常」,看世间上一切万法都是无常,这就是般若的智慧。假使不知道无常的道理,看到好的,心当中就生贪爱、就想去占有;如果知道是无常,就不会起贪爱。就像一朵花,知道花现在虽然开得很鲜艳,但过不了多久就会谢掉,既然如此,对它就绝对不会贪爱了。
又如看到一个年轻貌美、如花似玉的女性,知道这是无常:现在看她的头发是黑的,但很快就会变灰、变黄、变白,慢慢就会掉光;现在看起来如花似玉,但很快就会变老,皮肤会皱掉、会黑掉、会黄掉,眼睛也看不见了,弯腰驼背,老态龙钟,乃至于会生病,病了以后就会死。哪里还有什么可贪爱?我们要把这个道理想一想,这就是无常观。这样一想,你还会贪爱她吗?明白了无常的道理,对人还会起贪爱吗?还会发脾气吗?是不可能的事情!
透过般若的智慧,就可以把无常看得很清楚;否则始终只看到表面,看到什么都认为是真的,看到一个人很苗条、讲话的声音很优雅,就如痴如醉;如果知道她的声音会改变,今天讲话的声音很清脆、很优雅,说不定明天嗓子就哑了,乃至于讲不出声音来了,为什么?因为声音也是无常的。一个人从生到老无论生理、心理时时刻刻都在变化,所以佛法讲「诸行无常」,这就是般若的智慧。
透过般若智慧观察,人就是一张皮,皮的下面是肉,肉连着筋,下面还有骨头,身体里面是五脏六腑,有大便、小便,有蛲虫、蛔虫、钩虫……整个身体就是一个臭皮囊,又脏又臭,这么一透视,你还会去贪爱她吗?这就是智慧。假使你没有经常熏修这些观行法门,看到什么都把它当作实实在在的,就会起惑、造恶业。
所以四念处观就是一种般若智慧。有的人讲小乘没有般若;小乘的四念处就是般若,怎么说没有般若?我们修四念处观,就是在修习般若智慧。
明白四念处观的道理以后,还要去修习、去熏习。怎么熏习?就是要去思惟,把这个道理放在我们意念当中,慢慢去想、去回忆,专注思惟这个道理,一遍、两遍、三遍,乃至于十遍、百遍……忽然一念相应,什么叫做一念相应?例如修「观心无常」,观一观、观到后来,忽然所有的念头统统没有了,因为这些心念都是无常的,就像水泡一样,是虚妄的东西,慢慢就会化掉。众生不知道心念是无常、是虚妄,跟着虚妄的心念起惑、造业;现在我们知道这些心念都是生灭、无常,继续用功起观行,慢慢、慢慢,这些生灭、虚妄的心念就没有了,这个时候一念相应,能观之智、能观这念心,与所观无常之理相应,妄想空掉了;寂灭的境界现前,一念相应,就契入寂灭,成道证果。
佛说八万四千个法门,我们不一定每个法门都要修;如果我们一门深入修「观心无常」这个法门相应了,一样可以得解脱、超凡入圣。
修「观心无常」,就是用智慧来破除愚痴的心。众生愚痴,有贪瞋痴、无明所以有我执、我所。你看我们心当中无明现前的时候,坐也不是、站也不是,看这个也不顺眼、看那个也不顺眼,始终觉得很烦恼,这就是心当中的无明作祟;无明现前,假使不知道观照,就会被无明转跑了。
如果知道观照,这念心一动就是「生」,马上就注意到这个念头生起来了,注意到它,这个念头一下就过去了,这就是「灭」;第一个念头过去以后,第二个念头又来了,这又是「生」,一个念头生、一个念头灭,一个念头生、一个念头灭,生生灭灭、生生灭灭、生生灭灭……这样去观,看到所有的心念都在生灭、生灭、生灭,所以说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。最后照破,妄想没有了,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,一念不生,这就是般若智慧,就能得到解脱。
我们修「观心无常」,就是用这种方法来观,这属于小乘的般若。小乘的般若观到最后,寂灭现前,就到达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,脱离生死的根本。不过,以最高的境界来讲,寂灭也不住;心住在寂灭,只是让我们暂时休息一下。众生从无始以来都是在轮回当中,佛很慈悲,就告诉我们如果一下悟不到菩提心,也可以先住在寂灭当中,出三界,了生死;之后再回小向大,修菩萨道,成就佛道。
大乘是用般若的智慧来转烦恼。以大乘来讲,观行的方法是很多,除了观无常生灭以外,还要观一切法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观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实的,都是一场梦,所以「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」,这也是般若的观法,这就是转识成智。
佛法有小乘、大乘、无上乘。小乘是断烦恼,大乘是转烦恼,无上乘不是用断,也不是用转,而是用契悟,契悟什么?烦恼即菩提。契悟到起烦恼这个心,就是自己的菩提心,不用断它、也不用转它。但明明是烦恼,怎么说它是菩提心呢?我们想一想,贪瞋痴也是从清净心当中生出来的,这念心在迷就是贪瞋痴,所以清净心就在贪瞋痴当中;离开了贪瞋痴,你还能找到一个清净心吗?找不到的!
就像水一样,譬如这一潭水起了波浪,你想要一潭止水,也不能离开波浪,只要波浪不起,风平浪静,波浪就变成水,这就是烦恼即菩提;假使把波浪统统去掉,想要另外去找一潭止水,是找不出来的!又譬如这一整潭都是浑水,你要找清水,只要把浑水当中的泥沙沉淀、化除,清水自然就现前,而不是把浑水去掉,另外去找清水;如果这一潭浑水统统舍弃不要,想要另外去找一潭清水,也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我们从过去到现在,心里面都是烦恼、无明,就像一潭浑水、一个垃圾堆一样;现在把这念心沉淀,心达到不动、烦恼化掉了,浑水慢慢就变成清水了。所谓「烦恼即菩提」,就是这个道理,我就是贪瞋痴,贪瞋痴就是我,我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起贪瞋痴,这样就是坐在如来家中了。这就是顿悟自心、直了成佛的法门。
以前有两位禅宗祖师,一位是洞山禅师、一位是神鼎禅师。洞山禅师看这个贪瞋痴,是属于渐修法门;神鼎禅师看这个贪瞋痴,就属于顿悟法门。
洞山禅师讲:
贪瞋痴,太无知,赖我今朝识得伊。
行便打,坐便搥,分付心王仔细推。
无量劫来不解脱,问汝三人知不知?
「贪瞋痴,太无知」,从过去到现在,我们都跟着贪瞋痴受害,贪瞋痴把我们带到六道当中轮转,实在是太无知!「赖我今朝识得伊」,我现在知道了,一定要把贪瞋痴三毒断掉、一定要把它转过来!现在回光返照,看见自己在起心动念,起了贪瞋痴的念头,贪财、贪色、贪吃、贪睡……这些念头一动,我马上就知道。「行便打,坐便搥」,所谓「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」,我现在时时刻刻看着它,只要起了一个贪瞋痴的念头,我就打一个,起来两个,我就打两个;在动的时候起了贪瞋痴,我也打;坐在这里起了贪瞋痴,我也打,这样子经过千锤百炼,所以说是「行便打,坐便搥」。「分付心王仔细推」,我们回光返照,念念都要看着它,看看自己现在起的是善念?是恶念?是杂念?是无念?要去推究、去参。「无量劫来不解脱」,自己从过去到现在,无量劫以来都在六道当中轮回生死,得不到解脱,「问汝三人知不知?」
这是洞山禅师用工夫的方法。所谓「行便打,坐便搥,分付心王仔细推」,就是以能观之智照所观之理,我们六根接触到外面的境界,触物起照,照外、照内,马上就能照得住,打坐也能够起照,走路也能够起照;贪瞋痴的念头来一个打一个,来两个打两个,这一念智慧心始终是念念分明、念念现前。这样的工夫是不错了!
可是神鼎禅师的说法又不一样,他讲:
贪瞋痴,实无知,十二时中任从伊。
行即往,坐即随,分付心王拟何为?
无量劫来元解脱,何须更问知不知?
大家听一听,真正开悟了,境界就不一样了,这是属于无上乘的境界,顿悟自心,直了成佛。在神鼎禅师来看,「贪瞋痴,实无知」,贪瞋痴就是我们这念心,就是我们这念佛心、觉心,因为佛心、觉心也是在我们的贪瞋痴当中,你没办法把两者分开;无始以来,我们的菩提心和无明心已经成了一个,就像清水和浑水已经变成一个东西了,怎么去分呢?「贪瞋痴,实无知」,现在悟到起贪瞋痴这个心,就是菩提心,实实在在没有能知、没有所知,只有这么一个绝对的知,「知见无见,斯即涅槃」,只有这一念,没有第二念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就是这个道理。「十二时中任从伊」,在一天十二个时辰当中,这念心就是念念分明,站得住、站得长,「任从伊」,不要去捉它,也不要去打它,就是时时刻刻保任这念心、这念佛性存在。
「行即往,坐即随」,始终只有这一念、没有第二念,走路也是它,打坐也是它,吃饭也是它,睡觉也是它,始终只有这一念绝对的心,不起分别,就是安住这一念绝对的心。「分付心王拟何为」?只要我不起心、不动念就好了,那还要分付心王做什么呢?不要有所作为,因为「一切贤圣,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」。渐修是从有为到达无为,这里是直接契入无为。「无量劫来元解脱,何须更问知不知?」这念心本来就是解脱,哪里还要去问它知不知?一问,就有能、有所;所以始终就是这念心一念到底,一念万年、万年一念。这是最高的境界,悟到了这念心,要站得住、站得长,任心自在,坚住正念。
可是,要修这个法门,不是简单的事情,不要说是站得住、站得长,要你站个五分钟恐怕都站不住,那怎么办呢?没有关系,如果最高的法门、最高的境界契悟不了,就先修「观心无常」,一样可以得到解脱。
了解了以后,我们对这个法门就有信心;有了信心,修「观心无常」就有力量、就有力道,就有新的希望。有了信心,这个心专注,回光返照就有力道,能观之智就很勇猛、很锐利,绝对很少会有昏沉;假使连这个信心都没有,要返照就不容易,所以信是根本。
所谓「观心无常」,「观」就是注意、就是观照。
这个「观」有几种解释,一个是用眼睛看,一个是观想,一个是观像。什么叫做观想?所谓观想是无中生有,本来没有的境界,把它想出来,就是观想。例如心当中想一个香炉,这就是观想;想一尊佛像也是观想;想一些道理出来,想事、想理,想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境界,这也是观想。观像,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到佛像,眼睛看到这个佛像很庄严,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,很欢喜、很赞叹。
这里讲的「观」,不是观像、不是观想,也不是用眼睛看。「观」就是注意,注意自己的念头。在平时,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念头是善念、是恶念,如四正勤所说:「已生善念令增长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恶念令灭除,未生恶念令不生。」四正勤就是告诉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善恶念头,好的念头要保留,不但是要保留,而且要继续起好的念头;坏的念头来了,要把它灭掉,不但是如此,而且从现在开始不再起坏的念头。这个地方讲「观心无常」,不管是好的念头、坏的念头,既然是念头,都是生灭无常,这又是更进一步的了。四正勤是一个前方便,修了四正勤,然后再修四念处;修四念处就可以了生死,证到寂灭的境界。
现在讲的是四念处当中的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,观就是注意。不管是好的念头、坏的念头,只要念头一动,就是生;生就是开始,有生就有灭。念头生起来以后,你再怎么想,也不可能从早到晚一直持续这个念头,它一定会灭掉。例如想到一件好的事情,想了这件事情之后,还会想第二件事情;想到第二件事情,第一件事情就过去了,这就是灭,第二件事情来了,这就是生;接着你又想到第三件事情,想第二件事情的念头就灭掉了。
举个例来讲,我们早上起床,一听到板声,起床这个念头一动,就是生、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;起床了以后穿衣服,起床的念头就灭掉了,穿衣服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;穿了衣服以后穿袜子,穿袜子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,穿衣服的念头就灭掉了;继续再观,穿了袜子以后,穿鞋子的念头生起来了,又要穿鞋子,穿袜子这个念头又灭掉了……假使不知道观,始终认为穿衣服是我在穿、穿袜子也是我在穿……这就是我执!所以观心无常,就是在破除我们的执着。
我们的念头从早上到晚上都在活动,活动就是生灭,生灭就是无常,心心不住、念念不住、念念迁流。观心无常,就是观心生灭,生灭就是无常,所以称为「无常观」,这就是一个法门,修习这个法门可以到达寂灭的境界;到达寂灭涅槃,没有生、没有灭,就能了生死、出三界。
所以能观心,就能得解脱;不能观心,心猿意马,就是生死。《大乘起信论》提到「一念不觉生三细,境界为缘长六麤」,当下这念心一念不觉,没有起觉照,马上妄想就来了,第一念、第二念、第三念……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。在唯识上也讲「剎那率尔心,堕境第一念。」就是告诉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安住在本心上面。什么叫做本心?大众听法这念心,要清楚、要明白,念念分明,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只有这念心,竟像一盏灯一样。千年暗室,一灯即破,悟到了无念这个心,就是佛心、就是菩提妙明真心;假使没有悟到这个心,就始终是在攀缘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患得患失,我执、我所一大堆,没有完、没有了。
所谓「水能载舟,水能覆舟」,这念心确确实实是生死的根本、也是菩提的根本,所以要观心!能善观心的人,就是「水能载舟」;不知道观心、不注意自己起心动念的人,就是「水能覆舟」。我们明白了,知道心当中的念头时时刻刻都在生灭,就要观心生灭、观心无常。我们的心念有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,要去觉察、觉照。
不管是什么念头,都是生灭、无常的境界。我们人从早到晚,有八亿四千万个念头,念念都是妄想、都是生灭;人活在八亿四千万个念头当中,自己根本就没有察觉。因为有妄想,所以晚上就会作梦,作梦这个人就是识。一个是心、一个是意、一个是识。心,一个是妄想心、一个是菩提心,菩提心就是菩提妙明真心、不生不灭这念心;这里讲「观心无常」,是观起心动念这个心,起心动念这个心就属于生灭心、妄想心。
例如我们看到前面有一个香炉,知道是个香炉,这就是「心」。能够观心,就知道现在看到香炉,就是一个生灭的心念。假使不知道观心,就会认为这个心念是真的、这个香炉也是真的,就开始想:「这个香炉实在是很好,质量好、材质好,是玛瑙色,又是玉制的;形象很古朴,雕刻的工夫也很细腻……」看得爱不释手,想要把这个香炉取回去,心想:「如果去买,要花很多钱,还不如顺手牵羊来得快!」这样就起了盗心,甚至就把这个香炉拿走了。我们想一想,这些都是由于一念不觉。
如果能观心,看到这个香炉,只要念头一动,就知道现在这个心念「生」起,一注意它,觉照心马上现前,就不会心猿意马,跟着这个心念跑掉。知道这个心念是生灭、虚妄的,它就产生不出作用,也不会再去想这个香炉是玛瑙的、是玉的、乃至于很古朴、很细腻……当下就像煞车一样,把这个念头煞住不动了。
所以「观」就是注意,注意这念心是否有念头生起,念头一生,就知道这个心在攀缘,你一看它、一注意它,它就不敢动了。能注意的这念心,就像是警察一样;起心动念这个心,就像是小偷一样。现在这个念头在动,你注意到了,就盯着它,就像警察看到小偷:「你往哪里跑?逃也逃不了!」始终盯着它,心当中的念头慢慢就没有了,妄想心自然而然就止息下去。假使不知道观心,想到这个香炉之后,慢慢又会想到其他地方去,想来想去,始终是没有完、没有了。
平时我们就要练习观心,练习纯熟了,就有工夫。无论修什么法门都要达到纯熟、都要有工夫;修什么法门都只有一条路,这一条路就是心路!诸位可以试一试,拿一个钟头来注意自己这个心;这么一注意,可能什么念头都没有了。因为起心动念这个心就像是小偷,你一注意,这个心就不会轻举妄动;但是还没有练习纯熟以前,这个心还是会攀缘、还是会动。
例如我们眼睛看到一个东西,就是一个念头在活动,这个念头在活动,就是生;你一注意,这个念头就灭掉了,眼睛就不看了;虽然眼睛不看了,但可能又换成耳朵在听声音了,听的念头生起来,看的念头就灭掉了;一注意到耳朵在听,这个听的念头又灭掉了,但是心当中可能又想到过去的事情;你注意到这个心在想过去,一发现到它,它就不想过去了,这个念头就灭掉了;接着可能又想到现在,感觉现在脖子发痒,就用手去抓脖子;一注意到这个心在动,把抓痒的手放下来了,这个念头又灭掉了。
修这个法门,就是始终要注意心念的活动。坐一坐,坐得不耐烦、腰酸背痛,马上就想腰酸背痛,这又是一个念头生起来;腰酸背痛不想坐了,不想坐的念头生起来,腰酸背痛的念头就过去了;不想坐了,想要把腿放下来,想要放腿的念头生起,不想坐的念头又灭掉了;准备要放腿了,放腿这个念头生起来,腿放到地上,放腿这个念头又灭掉了;放了腿以后,想要起来经行,这个想要经行的念头生起来;开始经行起步了,左脚提起来,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,提起来以后总是要放下去,放到地上,这个念头就灭掉了;左脚放到地上,换右脚提起来,这又是一个念头生起来,右脚提起来以后放到地上,念头又灭掉了……。
始终就是这样来观我们这个心,不让它打一个妄想,心当中起一个念头就注意、起一个念头就注意,注意念头的生灭、生灭、生灭……到最后,忽然一念相应,这个心达到没有生灭了,这时身体也不存在了,心量广大,整个世界内内外外都看得清清楚楚,这就是寂灭现前。
能用这个法门来观心,观一观,达到一念相应,与无为心相应、与不生不灭心相应、与寂灭心相应,禅定现前了,这个时候才知道佛法的真实性。佛法不是一些名相,这些名相是告诉我们用功的方法,依着这个方法来起观行,就能由有为法证到无为法,由生灭心契悟到这念不生不灭心,契悟了,就能得到解脱,目的是在这里。
观心无常,知道自己起心动念这个心是无常,还要去用功,这才是观行;观行得力,才能够有工夫,工夫才会现前;工夫现前了,才能得到禅定、达到寂灭的境界。这些都要靠每一个人自己去实行。要实行也很简单,就是每次用半个钟头、或一个钟头来静坐,依这个方法来注意自己这个心。大众在平时就要练习,工夫纯熟了,慢慢就能得到定境。
经云: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这就是真实的道理。
「诸行无常」,一个是外境无常、一个是心念无常。我们先观外境无常,这个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世界上一切动物、植物,都有生、老、病、死;再观察我们心当中的念头有生、住、异、灭,也是无常。就是这样从外至内去观察。
为什么要先观外境?因为一般人对这个世界有种种挂碍,就是牵肠挂肚;透过观行,我们了解整个世界最后都会毁灭、都是空,还有什么好挂碍的?知道每个人都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人老了、病了,我们还会贪爱他吗?人死了,最后是一具白骨,我们还会贪爱他吗?还会牵肠挂肚吗?既然每个人都会老、都会病、都会死,都是无常,都是空,哪里还有什么冤、亲、憎、爱?明白这个道理,就能把冤、亲、憎、爱一扫而空。
先观外境无常,接着再观心念无常,我们心当中的念头也是无常、虚妄不实的。从过去到现在,我们执着这些虚妄的心念为实有,就有了我执、我所;这个心始终是在名利财色、贪瞋痴这些念头上打转。现在用「观心无常」这个解脱法门,目的就是要达到寂灭。「观」就是注意,能注意的这念心,就是觉照的心,佛法称为「始觉之智」;始觉,就是开始觉悟了。这念智慧心要始终存在,白天也存在、晚上也存在,动也存在、静也存在,时时刻刻都安住在这念智慧心上,这是练习出来的。禅宗祖师讲,这念智慧心就是一把吹毛剑,极为锋利。毛很细,把毛放在这把剑上轻轻一吹,就会断裂成二;这里是用毛来比喻我们细微的烦恼,这些烦恼敌不过这个能观之智!
「观」就是注意,能注意的这念心很重要。不管是大乘、小乘,都告诉我们这念心要始终存在。能注意的这念心,就称为始觉之智。修行要以始觉之智,照本觉之理,「本觉」就是寂灭,这念寂灭心就是我们的本觉。因此,起心动念就是妄想,无论是好的妄想、坏的妄想都是生灭;我们现在就是要去观、去注意,观察心当中的念头就像水泡一样,生生灭灭、生生灭灭、生生灭灭……观到最后,生灭没有了,完全达到一片寂静无为,真空、寂灭就现前了。这个工夫要靠我们自己去努力;如果不努力,就如同坐在宝山当中,却不知道取宝。
这念智慧心现前了,就是一个知,这是一个绝对的境界。古德讲:「佛来佛斩,魔来魔斩。」「佛」是指好的念头,「魔」是指坏的念头,例如想到欲爱、色爱,起了贪心、瞋心,这就是魔;如果这念智慧心现前了,只要念头一动,马上就知道这些念头都是生灭、虚妄的,不仅恶梦不作,好梦也不作,这样就把它们统统斩掉了。魔,有内魔、外魔,内魔就是我们的五阴境界;由内魔招感外魔,因为我们心当中有内魔存在,就招感外面的魔境;如果我们心当中的内魔不存在,就没有五阴境界,外面的魔境也不存在了。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就要观心,在这念心上用功。
《楞严经》里面提到,有一天,波斯匿王问释迦牟尼佛:「世尊!您讲生灭心的道理,我能够了解;但您讲不生不灭这念心就在生灭心当中,这个道理我实在不明白。请世尊开示!」
生灭心的道理,每一个人都可以观察:早上一起床,起床这个念头生起;到了穿衣服的时候,起床的念头就灭掉了,这就是生灭。穿了衣服以后穿袜子,穿袜子这个念头生起,穿衣服的念头又灭掉了;穿了袜子以后穿鞋子,穿鞋子这个念头生起,穿袜子的念头又灭掉了……依此类推,我们从早到晚,都是在生灭心当中,好的生灭心是个好梦,坏的生灭心是个恶梦;既然是梦,到最后都要归于空,好梦是一场空,恶梦也是一场空。
就像我们晚上作了一个好梦,在梦里享受快乐,欢天喜地,忽然梦醒了,才知道是个梦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作了恶梦,在梦中受苦受难,惊慌恐怖,无处可逃,心中实在很难过,忽然一下醒过来了,才知道是梦。我们想一想,人生就是如此。无论是好梦、恶梦,这些梦境都是由生灭心作用所产生;明白恶梦是一场空,就知道我们所受的种种苦都是虚妄不实的;虽然如此,在梦未醒以前,还是要受苦受难。如果要达到不作梦,就要「观心无常」。
所谓「圣人无梦」,达到无梦的境界,就是圣。曾经有人跟师父讲:「师父!您说圣人无梦,我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有梦。」师父就问他:「没有梦,那你的心到哪里去?」他说:「不知道,可能是睡觉睡着了吧!」睡觉睡着了,心在昏沉当中,还是一个生灭、胡涂的境界,这还是一个梦,是愚痴的梦、睡觉的梦。所谓「圣人无梦」,是指这念心达到寂灭,白天也是寂灭,晚上也是寂灭;寂灭当中没有白天、晚上,没有时间、空间,超越时空,这是一个绝对的境界,不是梦境。我们明白了,就知道这个法门实在是一个无上法门!
波斯匿王知道世尊讲的生灭心的道理,大家也应该要知道。每个人都有生灭心,看看自己知不知道什么是生灭心?假使连生灭心都不知道,怎么可能契悟到生灭心当中还有一个不生不灭性?因此,我们知道了生灭心以后,还要进一步知道,生灭心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性,这就是最宝贵的。这个不生不灭性在生灭心当中,如金在矿,就像黄金在金矿当中,矿中有金,要找真金,先要把金矿找到;找到金矿以后,还要披沙炼金,这是最重要的了。
我们的贪瞋痴、生灭心就是金矿;生灭心里面有一个不生不灭性,就是真金;贪瞋痴里面有我们自己的佛性,这就是真金。要这样去契悟、去了解;了解了以后,才知道人人都有佛性、都能成佛。虽然人人都有佛性,还必须起观行,才能成佛。假使没有起观行,矿还是矿、金还是金;波浪还是波浪,浑水还是浑水,始终无法成为止水、清水,始终是一个薄地凡夫。起了观行返照、澄浊,浑水就能成为清水,就能转识成智、了生脱死。
刚才提到,波斯匿王了解生灭心的道理后,进一步请释迦牟尼佛开示:什么是不生不灭性?释迦牟尼佛就问波斯匿王:「大王!您今年几岁了?」波斯匿王回答:「今年六十二岁。」释迦牟尼佛问:「您今年六十二岁,有没有看过恒河?」波斯匿王说:「有看过恒河。」大家都知道恒河是印度的一条河,佛经里面经常用「恒河沙」作为譬喻,形容数量极多,有如恒河里的沙一样不可计数。释迦牟尼佛又问:「您六十二岁以前,有没有看过恒河呢?」波斯匿王讲:「我三岁的时候,跟着母亲渡过恒河去拜耆婆天神,那时曾看过恒河。」释迦牟尼佛接着问:「您三岁时看恒河的这念心,和您六十二岁时看恒河的这念心,是一个?还是两个?是同?还是不同?会不会觉得三岁看恒河的这个心很年轻,六十二岁看恒河的这个心很老?有没有这种感受?」
波斯匿王回答:「世尊!六十二岁看恒河的这个心,就是三岁看恒河的心。并不能说三岁看恒河的心很年轻,六十二岁看恒河的心很老。」佛接着跟他讲:「能看的这个心就是不生不灭心。您能看的这念心、这个见精,没有变坏、也没有变老。可是形貌就不同了,三岁的时候,无论是身形、相貌、皮肤、肌肉,都是小孩子的样子;到了六十二岁,头发也白了、面孔也皱了、身体也歪了,老态龙钟,和三岁的相貌比起来,实在是天壤之别,判若两人。但是三岁这念心,和六十二岁这念心,并没有年轻、年老的差别。」波斯匿王一听就悟了,悟到生灭心当中有一个不生不灭性存在。
这个公案很有启发性!相信大众明白这个道理、有了智慧,马上就开悟了。波斯匿王是用眼睛来看,悟到能看的这个心,从过去到现在,始终没有变异;既然没有变异,就没有生灭,这就是不生不灭心。悟到这念心,就直下承担,安住在这念心上。
禅宗祖师开悟,就是直接了当悟到这个不生不灭心。如果没办法一下悟到不生不灭心,就用「观心无常」这个观行,来观察自己心念的生灭。知道这些生灭的念头都是妄想,最后不生不灭心现前了,就契入无为法。
一般人只看到结果,而不知道能想、能说、能计划的这念心,没有生、没有灭,始终不动分毫。佛法是最究竟的真理,超越世间一切学术、技能,无论是哲学、科学、医学、文学……佛法统统都能超越!为什么?因为一切知识、技能,都是由我们这念心所产生;都是这念心的智慧、体悟、觉悟所产生的结果,是心的作用。用了以后要归体,所谓万法归宗,「宗」就是这念心体,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相貌,是我们自己的本心本性,我们要安住在这里,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。
上上根机的人,直接了当,一听到这个道理,马上就能契悟这念心;中根、下根的人不容易契悟,所以佛就开八万四千个法门,「观心无常」也是八万四千法门当中的一种,依这个法门来注意、来返照,就能由无常契悟真常,由生灭归于不生不灭这念心。
在佛法当中,能观的这念心是最重要的。要真正契悟一切法无常、无我,就必须要起观行,由这个方便,归于不生不灭的理。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。」是佛法的真理!这句话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雪山修行时,用他的生命换来的;我们现在坐在这里,就能听闻法语甘露,实在是很大的福报!
以前舍利弗在路上遇到马胜比丘,看到马胜比丘安详自在、道貌岸然,是很有道气的一位沙门,就上前去请法:「这位沙门,我看您很有道气。请问您的师父是谁?」马胜比丘讲:「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。」舍利弗说:「释迦牟尼佛我听说过,最近才刚成佛。不知道您师父讲的是什么法?请您讲给我听一听!」马胜比丘说:「我师父讲的法很多,一下很难全说明白。」舍利弗就讲:「那就请您讲个大纲,把您最有体悟、最有心得的法要说给我听听看。」马胜比丘想了想,就讲:「诸法从缘生,诸法从缘灭,我佛大沙门,常作如是说。」所谓「诸法从缘生,诸法从缘灭」,讲的就是无常的道理,一切缘起法都是无常。舍利弗一听到这四句话,就证到初果,得法眼净。明白无常的真理,万缘看破、放下,就能契悟当下这念清净心、无为心、解脱心。
有一次阿难尊者行化,路上听到一位沙门正在诵偈:「若人生百岁,不见水老鹤,不如生一日,而得睹见之。」水老鹤是一种在水田里专门吃鱼的鸟,见到水老鹤有什么好处?阿难尊者一听,就知道这位沙门念错了,于是上前去告诉他:「这位大德!这四句话您念错了,佛讲的不是水老鹤。佛讲的是:『若人生百岁,不解生灭法,不如生一日,而得解了之。』」
生灭就是无常,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,这个世界上一切万法都属于生灭,世界有成住坏空,人有生老病死,心念有生住异灭,念念迁流,心心无住。人活到一百岁,假使还不知道生灭、无常的道理,就是空过一生,就算活到一百岁、一千岁、一万岁也没有用!有的人修四禅八定,生到非想非非想处天,寿命八万大劫,这只是得到一种定境;这种定境也是生灭法,定散掉了以后,还是要受六道轮回之苦。阿难尊者告诉这位沙门:「若人生百岁,不解生灭法,不如生一日,而得解了之。」这才是真正的真理,从过去佛一直到现在,都是讲这个真理。
这位沙门回去告诉他的师父,他的师父却跟他讲:「你不要听阿难尊者的话。阿难尊者年纪大了,记忆力已经退失了,我讲的才是对的!」过了一段时间,阿难尊者又从这里路过,听到这位沙门还在念:「若人生百岁,不见水老鹤,不如生一日,而得睹见之。」阿难尊者就问:「怎么还是念错?」这位沙门告诉他:「我师父讲,阿难尊者年纪大了,记忆力已经退失了;我师父讲的才是正确的,你讲的是错误的。」阿难尊者一听,知道众生要信受正法不容易,于是就入涅槃了。
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,这是佛法的根本道理;悟到无常,就能成道证果。佛经里面讲,缘觉有两种,一种是在佛出世时,听闻佛说十二因缘而证果,称为「缘觉」;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,看到世间上一切法都是无常,所谓「春观百花开,秋见黄叶落」,契悟到无为法,得到解脱,称为「独觉」。世间上一切都是无常的,修行一定要契悟到无常。我们知道一切都是无常、生灭,要想契入无为,就要起观行,要去体悟;契悟了,就能成就道果。
清末民初,有一位八指头陀,他的出家因缘也是悟到无常。八指头陀以前是个放牛的小孩;有一天他在外面帮人家牧牛,忽然刮风下雨,篱间的白桃花本来开得很好,一场风雨过去,全都落得干干净净;他看到花开花谢,这么好的一片景象也是无常,当下就悟到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的道理,出家修行,后来成了大善知识。
悟达国师也是悟到无常的道理,后来出家修行。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,他的祖父看这个孩子很聪明,将来一定能成大器,就想考验考验他,看他聪明到什么程度?有一次就要他作一首诗,以什么作题材呢?刚好庭院前面有一棵桃树,开了满树的花,他的祖父就要他以花为题。当时悟达国师看到这棵桃树,就写了一首诗:「花开满树红,花落万枝空;唯余一朵在,明日定随风。」这也是悟到无常的道理。后来他听了《涅槃经》,出家修行,也成了大善知识。
悟有很多不同的层次,这里讲的就是悟到无常。不但外面的境界是无常、不可靠,我们的身体、心念也是无常。人都会老、会病,到最后都要归于死亡,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不了解这个道理。悟到世间无常、人命无常,谁也离不开无常杀鬼,就要赶快用功修行;假使不知道用功修行,死了以后就随业流转,谁也逃不了!如果悟不到无常,就必须要用「观心无常」这种方法来起观。
一般人由于心当中胡涂、迷惑,愚痴颠倒,不知道外面的色声香味触都是无常,执着一切五尘境界为实有,所以贪着外面的镜花水月;不知道心念是无常,所以就有我执、我所,念念迁流、念念分别,最后就是随业流转。如果知道心念是无常,最后达到不生不灭,契入寂灭的境界,就能超凡入圣。
知道了心念无常还不够,还要起观行,这就要靠工夫了!假使只是知道这个道理,而没有起观行,理是理、事是事,还是没有办法契入寂灭。不但要知道这个理,而且还能起观行,这样这一生就能契入寂灭涅槃的境界。
每一个人都会往生、都会死,有的人不了解,把涅槃当成是死亡,误以为死亡就是入涅槃,这是外道的思想。
涅槃是不生不灭、不去不来、不生不死,是指大众听法这念心完全没有妄想,达到寂灭的境界,超越时间、超越空间,只有自己才能住在这个境界上。所以并不是等到死后才入涅槃,而是现在这念心就要证到寂灭的境界。无论是大乘、小乘,都是告诉我们要契悟不生不灭、不去不来、寂灭涅槃这念心才是最究竟。能够契入、证到寂灭的境界,就没有生老病死,就能超凡入圣。
要想达到这个境界,就要依「观心无常」这个法门来起观行,观就是注意,观心无常就是观心生灭,始终注意心念的生灭、生灭,生灭就是无常。
所谓「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」,观外面的世界有成住坏空;观世界上一切众生,有生老病死,都是在生灭当中。外面的境界是生灭,我们心当中的念头也是生灭。慢慢去观察这整个世界,确确实实都是无常,都是空!了解了以后,就知道佛法的真实性。
《金刚经》云:「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。」是什么意思?因为想到过去的事情,这个心也是属于生灭;想到现在的事情,也是属于生灭;想到未来的事情、念头一动,还是属于生灭。所以无论是想到过去、想到现在、想到未来,这个都是生灭心,无论所想的境界是好、是坏,都是不可得。三心了不可得,最后「无住心」现前了,就是菩提、涅槃。
我们从观心无常这个方法用上功,工夫有一些相应了,对外面一切境界就能看得淡;看得淡,才能看得破;看得破,才能放得下。假使看不淡,也看不破,哪里能够放下?就算勉强告诉自己不要想,还是会去想。为什么呢?因为执着外境为实有的想法、习气,来自八识田中的种子,种子没有断除,就会现行起念,始终都还是会想;所以要思惟无常的道理,透过这个方法,不断熏习,才能断种子、破除执着。
例如想到自己过去心爱的人,过去为什么会贪爱他?因为执着他的相貌、形色、声音等为实有,看不破、放不下,所以念念都在想这些事情;现在就用无常观来透视一下。一切都是无常,人也是无常的,虽然他现在看起来年轻貌美,但他很快就会变老,现在看到美好的样貌很快就会变坏……透过我们的意念一件一件地去思惟,藉由思惟无常的境界,思惟到最后,这个人也了不可得。这就是般若,就是内照,就是观行。
假使认为他的心很好,这个好的心在什么地方?觉得这是自己心爱的,这个爱的心又在什么地方?众生的心从早到晚,有八亿四千万个生灭的念头,起心动念的这个心,就属于生灭心;既然是生灭心,就是虚妄不实的、是虚情假意,不要上当了!经过这样一番思惟,观外面境界都是无常,内在的心念也是无常,我们就再也不会执着这些事情。
这念心要触物起照,知道自己意根一接触法尘,一想到这件事情,就是一个生灭心,马上返照:「我为什么要去想这个事情?」过去不知道心念是生灭,念念都在攀缘、执着,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忘记,都是我执、我所,成了心结。要怎么样去解这个心结?就是用「观心无常」这个法门来解。
观心无常,观自己的心念是无常,一切众生的心念也是无常;自己的身体是无常,一切众生的身体也是无常;不但身体是无常,我们所住的世界,一切净土、秽土……也都是无常。这样去观,最后这念心就能得解脱。最低限度,我们修这个观行,明白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都是无常,自己心中的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慢慢就会化掉,心就能安住下来;既然一切心念都是无常,就不会再随便起心动念;当然也就不会起惑、造业了,这就是我们的真工夫!大家要去运用。讲是一回事,了解是一回事;我们不但要了解、要会讲,更进一步还要落实、起观行,这样才能得到真实的利益。
佛将入涅槃的时候,告诉阿难尊者:「要以戒为师,以四念处为住。」我们现在讲的就是四念处当中的心念处──观心无常。心要住在哪里?观心无常、观心生灭,最后「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」,这念心安住在寂灭涅槃当中,这就是圣。佛法是平等的,这个法门不但是出家众要修,任何人也都可以修,只不过出家众全心奉献,研究佛法的时间很多,所以是专业、专门修这个法门。
契悟了这个不生不灭性,这念心要经常安住在正念、安住在定慧上面,这是最低限度。所谓正念,就是指我们这念心,时时刻刻不攀缘、不颠倒,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,这就是智慧心;看到外面的境界要触物起照,照:一切都是无常的,自己的心念是无常,外面的境界也是无常,顺境、逆境、一切色声香味触法都是无常,能够触物起照,我们的心就能得解脱。
「观心无常」是一个解脱的法门,是对治我们贪、瞋、痴、慢、疑、邪见的根本法门。今天讲到这里为止,向下文长,复待来日!
观法无我。「观」就是思惟、想念。这里所说的「法」指的是万法、森罗万象;而不是法则、法规、法度的法。无论是世间法、出世间法、有为法、无为法、善法、恶法……凡是有名有相的,统统都包括在「法」当中。
「我」就是一个主体,一个独立存在的自我。佛法讲「诸法无我」,无我,就是没有自性、没有一个我体的存在,一切法都不是独立存在的。所以对于森罗万象、万事万物,要有正确的看法──一切法都是无我。
众生对什么事情都执为实有,分别这是美、这是丑,这是东、这是西,执着男女老幼等种种形相,这些都是属于有,「有」就代表一个「我」的存在;因为有这个「我体」,所以有这个名称。众生因为执着这个有、这个名,所以就执着有一个「我」的存在。
外道当中有邪见外道、断灭外道、常见外道……「常见」就是执我,认为人今生死了,来生还是人。社会上一般人也有这种观念,有些作奸犯科的人被送到刑场,就讲:「没关系,再过二十年,又是一条好汉!」这也是执我,因为执我而有常见。
众生由于我见、我所见而执着有我、我所,因此就产生了对立,处处为「我」。执着有我的身体、我的头发、我的眼睛、我的鼻子、我的身形、我的衣服、我的财产、我的房屋、我的妻子、我的儿女、我的亲属,执着我要赚多少钱……这就是众生的我见。一般人发现身体有了一点点病痛,就担忧害怕、想要赶快去看病,不知道这个病其实也是无我。
慢慢去观察,就能了解,这个「我」就是生死的根本。人之所以会起无明,都是由于我见,我贪、我瞋、我痴、我爱……这些烦恼的根源都是一个「我」。《六祖坛经》云:「有我罪即生。」有了这个我执、我所、我相存在,处处都为自己着想,就有是非、就有仇恨。「顺我者昌,逆我者亡」,凡是依从我的,我就欢喜,就让他生存、给他好处;凡是违背我的,我就要除去异己、给他难看。
世界上一切罪恶、乃至一切战争的源起,都是由于这个「我」。人的贪心无厌,有了十万想一百万,有了一百万想一千万,有了一千万想一亿,乃至于要囊括全台湾,要征服世界、征服人类、征服太空……。世界上战争的起因就是各国之间为一个「我」字,只为自己着想,互相争夺,所以才有战争。
执着这个「我」就是产生烦恼的根源。例如对很多女性而言,因为有我执而产生种种想法、作为;讲究头发要有种种的发型,要去烫发、染发,把头发染成红的、黄的、绿的;要用种种化妆品、保养品,画眉毛、画嘴唇;乃至于认为自己单眼皮,不好看,要动个手术割成双眼皮;认为自己的鼻子太小、太塌,要用隆鼻术把鼻子垫高,变成像佛祖宝直鼻一样……为此花了很多钱,真正是劳命伤财!这都是由于我执,执着一个我相而起。
一个人假使我执太重,凡事都是从「我」出发,处处都是为自己着想,不知道为他人着想,也不知道为团体、为社会着想,就会给自己带来很多无明、烦恼。例如住在台湾,却不知道为台湾着想,反而认为台湾的一切都应该为自己施设,都应该要庄严自己、成就自己;只要不如己意,就起无明、生烦恼。有的人虽然出家了,心中也有这种想法,认为别人来供养是应该的,最好要有四事供养,有来供养才有功德、福报;甚至还怪别人为什么不供养自己、不为自己修一间关房、不帮自己成道?这都是执着一个「我」。
我们修行不能成就,也是因为我执坚深、我执太重,走到什么地方都把自己放在前面,觉得一切都应该要为自己施设、要成就自己,不管别人的死活,也不管道场存不存在,有了这种想法,就有了罪过,这些都是源自于我执!
所以修行先要破除我执。我执该怎么破?佛法讲:第七识执我,第六识依第七识而有我执、所执;我贪、我瞋、我痴、我慢……这些念头都是由我执而起。我们打禅七、念佛的打佛七,就是要破第七识。所谓「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」,破除我执,就能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。
众生都有我执,要修「观法无我」来破除我执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法门。破除我执之后,进一步要对治、破除法执。
观法无我,「无我」并不是什么都不存在。假使认为「无我」就是什么都不存在,空无所有,取一个空、执着这个空,拨无因果,就成了「恶取空」。过去祖师大德为了怕众生误解、执取了这个空,因此告诉大众:「宁可执有如须弥,不可执空如芥子。」这是祖师大德的慈悲,告诉大众,如果你执有,最低限度还有因缘果报的观念存在,知道有因有果、有善有恶;知道造了恶业将来要受报,就不会造恶业。但是如果执着一切皆空,也没有因果,就会产生邪见,认为:「我造了恶业没关系,把它空掉就好了!我偷人家、拿人家的东西也没关系,边拿边空,把它空掉就好了!」这样的观念就非常可怕了!一般人在这个地方最容易产生误解,误以为佛法讲的空,就是什么都没有。执着一切都是空的,把这个「有」否定掉,拨无因果,成了恶取空,有了这样的观念,连诸佛也没办法度脱。
佛法讲「无我」,是为了要破除我们对我的执着,而不是什么都不存在,所以执着我也不对,执着空也不对。为什么空也不能执着?因为我们这念心本性本空,如果执着有一个空,这念心就入到空当中不出来,也不对。禅宗祖师讲,要虚空粉碎,就是因为入到空当中,还是一种执着。所谓「有佛处不得住,无佛处急走过」,有也不能执着,空也不能执着;不但要破除我执,进一步还要破除法执,最后连空也不执着。
所谓「依文解义,三世佛冤」,如果只是从字面上解释佛法,就容易产生错误!例如有些人把「无我」的意义误解了,认为:「佛法讲无我,所以我什么都不要!」表面上虽说自己什么都不要,其实心当中有我贪、我瞋、我痴、我慢这些烦恼都还存在。又如:有的人听到出了家是四大皆空,把「四大」解释成酒、色、财、气,这也是错误的观念。所谓「四大皆空」,是指依据「观法无我」的道理,思惟宇宙万法、森罗万象,乃至我们的身体,都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没有一个「我」存在。
知道身体是四大假合,这只是在文字上了解,还没有真正经过一番思惟、修证;由于还有一个「我」的观念存在,虽然说得出,但是做不到;所谓「口但说空,行在有中」,嘴巴讲诸法无我、一切法都是缘起、性空,可是所作所为,离不开贪财、贪色、贪吃、贪睡,还会起这些烦恼,就证明只是嘴巴会讲而已;如果真正达到无我,哪里还会起贪心、瞋心、痴心?哪里还会生是非?真正了达诸法无我,就能破除我执,乃至于开悟、成道,证到声闻、缘觉的果位;这些都必须经过一番思惟才能成就。
所谓「从闻思修,入三摩地」,闻思修就是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我们检讨自己,是不是依据这个方法来用功?有没有闻慧、思慧、修慧?例如现在讲「观法无我」的道理,大众听闻了以后,了解身体是四大假合,这是属于闻慧;不仅知道这个道理,进一步依据这个道理来修观,「观」就是思惟,安禅静虑,把两个腿子盘起来,万缘放下,专注思惟这个道理,这是属于思慧。思惟到一念相应,就属于修慧。所谓思惟修,我们在思惟就是修,思惟到一念相应了,就属于证、就能成道证果。佛经上记载,释迦牟尼佛说法时,弟子在下面听法,佛一场开示讲下来,下面听经闻法的人就能得法眼净,乃至成道证果,这是什么道理?就是依闻思修三慧来用功。
每个人都想开智慧,要增长智慧,就要先破除我们主观的执着。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很愚痴、没有智慧,就要修「观法无我」,用这个法门把执着破除,就能够开智慧。我们从过去到现在,一直以来都迷失自己的本心、自己的心灵、自己的觉性;把假的当作真的。这个身体就是个假相,但我们却把它当作真的。因为执着这个假有为「我」,处处为自己着想,长养色身、长养无明,慢慢就迷失了这一念良知良能,迷失了这个清净心、菩提心;为了这个「我」,处处起贪着、瞋恚,迷失自己的慈悲心。由于我执、我所,使得自己颠倒、迷惑,很多事情都看不清楚,所以才会胡涂、没有智慧;乃至于心当中昏沉,什么都记不下来,记前忘后、记后忘前……一切罪恶、烦恼的根源,都起因于执着一个「我」。弄清楚这些原因以后,就知道一定要把我执破除。
有的人不了解,认为这个身体既然会产生罪过,干脆不要这个身体,以为这样就能得到解脱。甚至有人破了戒,乃至于破了根本大戒,却不知道忏悔,也不知道观罪性空,不知道观法无我的道理。只是认为造了罪业,将来一定会堕入恶道、堕入无间地狱,因此心生恐惧,干脆就自杀、把自己的身体除掉,想要等来世再来修行,这些都是非常错误的观念!
觉察自己造了恶业,就要发一个大惭愧心、大精进心,从现在起,一切作为都要与佛法相应。过去这个身体是在造业,从现在起就要持清净戒。持清净戒是第一步;进一步要破除自己的执着,分析看看,是哪一个在造恶业?是身在造?是心在造?如果说是身体在造业,哪一个是自己的身体?
我们的身体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四大假合。把身体慢慢分析,看看身上哪些是属于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?「属」就是属性,依照它的属性来归属、归类,属于坚固性的,就归于地大;属于湿性的,就归于水大;属于暖性的,就归于火大;属于动性的,就归于风大。
地大就是固体,看得见、摸得着,就属于地大,例如头发、指甲、眉毛、皮肤、牙齿、骨头……它们的属性都是坚固性,都可以归类为地大,既然是地大,就归地。我们身上有口水、眼泪、血液、小便、精液……这些是湿性,属于水大,水大就归水;身上的热量、暖气,就属于火大,火大就归火。
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,执着这些是自己的,就会产生我执。像道教有所谓「搭天桥、承玉液」,坐在这里,把舌尖放在上颚的地方,口水就会流出来,他们认为这是玉液,吃了可以长生不老;乃至要专门去炼气,要把身上的暖气炼到「三花聚顶、五气朝元」。这就是不知道口水是属于水大、暖气是属于火大,所以对四大假合的身体产生执着,执着一个我相。
我们的出入息、一呼一吸,就属于风大。打坐调息,就是要把气息调得微细、均匀。依着出入息修,我们的心就依靠在风大上,如果没有再超越,就算证到三禅,因为这个心靠在风大上面,还有微微的出入息,所以将来还是会感风灾。因此,知道身上的出息、入息属于风大,风大就归风,不要执着,这一念心就得到解脱了。
我们的身体属于地水火风,外面一切动物、植物、乃至于矿物,也都是属于地水火风;遍地都是地大、遍地都是水大、遍地都是火大、遍地都是风大。既然都是地水火风,就都是属于物质;假使不知道这个道理,把这些物质的东西当作自己,就始终是在我执、我所的分别当中。这个身体既然是四大假合,最后终究会坏掉,有成一定有坏,有生一定有死。我们看看历史上有没有哪一个人能够一直活到现在?就算有人真的炼到「三花聚顶、五气朝元」、炼成金刚不坏,现在也不存在了。
以前宋太宗希望能长生不死、永远当皇帝,就问陈希夷仙人有没有长生不死的药?陈希夷就讲:「启禀万岁,没有!为生有道,不死无药。」要想让自己身体健康、延年益寿,的确有一些方法可以做到;但是却没有一种药能够使人达到不死的境界。
所以佛法告诉我们,这个身体是靠不住的,不要执着它。藉由「观法无我」,观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、是无我,证到空性了,就与虚空同寿。虚空从过去到现在、从现在到未来,始终是不会坏的,这才是真正的金刚不坏。
了解了以后,我们一定要修观法无我,用这个法门来破除我执。怎么破除?就是要思惟观法无我的道理:分析这个身体哪些属于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一项一项地分析,这就是修析空观;分析到最后,这念心不再执着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从四大当中解脱出来,心就能得自在,再也不会受四大的牵累,否则地水火风始终是一种累赘。为什么是累赘?因为四大会变化,到最后都会分散。假使平时没有修定,心中执着四大,只要四大变化就会受苦、不调;临终时,神识看到四大分散的境界现前,就会惊慌恐怖,非常痛苦。
什么是地大分散?例如有的人久病、得了癌症,往生前身上的肠、肝、脏、腑都烂掉、坏掉了,这就是地大分散;或是发生车祸,被车子一撞,断了一条腿、受了伤,伤口发烂,这也是地大分散。人死时地大分散,神识就看到天崩地裂,无处可逃,觉得惊慌恐怖。
所谓水大分散,人临终的时候,身体到处都流脓、流水,乃至流出大便、小便,这就是水大分散的痛苦;因为心当中执着水大是「我」,到了临终的时候,水大分散,神识就看到遍地都是洪水,成了水灾,无路可逃。
所谓火大分散,人临终时,身上的热量不断散失,身体慢慢就变得冰冷,暖气散掉,身体就完全冷掉了,神识就看到遍地都是猛火在烧。
一口气不来,就是风大分散。我们平时都是依着出息、入息来生活、生存,这时没有了出入息,这个心就无依无靠,神识就看到遍地都是猛风在吹。
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分散,就是在自己的六根、六尘、十二入、十八界显现,因此,临终时四大分散,神识就会看到山崩地裂,遍地都是洪水、猛火、猛风,逃无可逃,惊慌恐怖。
假使平时就思惟观法无我的道理,修析空观成就了,把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都观空了,乃至知道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,并不是「我」,修空定成就了,临终的时候就绝对没有这四种恐怖的境界。
所谓思惟:能思、能想、能念,这个就是思。如果我们平时用功修行,经由闻慧、思慧,思惟到一念相应,把四大观空,地水火风都空掉了,就真正得到空定。入了空定,这念心就不会依靠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来生存;一入空定,整个身体的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,也跟着这念心入空定,统统空掉了。
坚牢尊者云:「生死不断绝,贪欲嗜味故,养怨入丘冢,唐受诸辛苦。」过去我们执着这个地水火风四大假合的身体为实有,把这个身体当作自己,时时刻刻都在照顾它;执着自己是男众、是女众,乃至于执着自己的身形很可爱,连走路的时候也要看看自己的手、自己的脚、自己的身形……这样就始终在地水火风四大当中兜圈子,跳脱不出这个四大假合的躯壳。所谓行尸走肉,就是如此,我们始终顶着一具死尸,把这个死尸当作是自己,无论我们走到哪里,这个死尸都跟着我们走,这就是我执。
现在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要静坐思惟,修「观法无我」,用析空观的方法来破除我们的执着。身体就是一个法,比丘、比丘尼、男众、女众……也是一个法。静坐思惟析空观,把执着破除了,哪里还有一个男相、女相?男女之相都没有了,心就得到解脱。
《金刚经》云:「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」要达到无相的境界,就要修析空观,破除我执。如果只是嘴巴讲:「我知道这个身体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四大皆空。」这样讲并不会真的就空掉了。为什么?因为这是文字上的般若;只是知道这个道理,却没有起观行,说到做不到,根本就没有空!因此,除了文字般若以外,还要依着文字般若来思惟、起观照,称为观照般若;观照工夫得力、一念相应,入到空定当中,就契入无为法,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受用、得到解脱。
观行,就是静坐思惟这些道理,思惟纯熟了,无论行住坐卧,心中都能有这种观念、有这种般若智慧,才是观行有成就。假使连静坐的时候都没办法养成这种观念,在动的时候,这个心早就迷失、忘失了般若智慧。古人说「静中工夫十分,动中才有一分」,无论是修禅定也好、修般若智慧也好,在静中有十分受用,在动中可能只得到一分受用,甚至连这一分都提不起来;必须静中能够得到受用,然后动中才能真正得到受用,这是最重要的。
所以一定要在禅定上下工夫,利用时间来思惟这些道理,想一遍、两遍、三遍、十遍、百遍……这就是思惟修,又称为禅定、禅那。梵语禅那翻译成「静虑」,这是属于渐修的止观法门。儒家也知道这个道理,所谓「定静安虑得」,「虑」就是静虑。
我们静坐思惟,先把观法无我的道理逐一地解释:什么叫做「观」?什么叫做「法」?为什么要「观法无我」?了解了以后,再根据这个道理来思惟。
佛法讲,贪、瞋、痴是三个不定时炸弹,能够毁掉我们的法身慧命,这些烦恼都是由我执而起;我们反省检讨,知道自己的贪心很重、男女的欲爱、色爱很重,乃至于瞋心、痴心很重,无明烦恼一大堆,没有一点智慧……就是把贪瞋痴这三个不定时炸弹装在自己身上,自己跟自己过不去,自己毁灭自己。现在我们为了要得到平安,要保护我们的法身慧命,就要把这三个不定时炸弹去掉、化掉。怎么除去?就是要修「观法无我」。所谓解铃必须系铃人,想一想,因为有这个「我」的存在,所以才有这三个不定时炸弹;假使这个「我」不存在了,就没有能起烦恼的人了,这样一来,哪里还有谁在起贪心、起瞋心、起痴心?明白这个道理,就知道我执是烦恼的根本,必须要破除。
我执是一种观念,这种观念要靠我们自己来破,透过闻慧、思慧,能观的这念心,思惟这个身体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思惟一切法无我、没有自性、是空性,忽然能思、能想的这念心,与所思惟的理相应了,就入了空定,一下就把自己从过去到现在的我执给破掉了。
明白了以后,就要依据观法无我的道理来思惟。如果心中的执着太重,可能思惟十次、百次都还没有效用,甚至连这个道理都无法思惟。这时就要有信心、恒心、耐心,继续不断地思惟、想念这个道理,所谓「一念相应成正觉」,一念相应就得解脱。
禅,就是要悟到这一念相应心;要达到这一念相应,平时就要累积福德和智慧的资粮,假使平时没有累积这些资粮,只是讲一些文字上的道理,说到做不到,就是修行最大的一个障碍。例如,有些人出家没有多久,就想要成道、证果。这固然是好事情,可是如果连理路都没有摸清楚,空急也没有用,思慧没有成就,也很难得解脱,又如何能成道、证果?这样就必须修加行、惭愧、忏悔,为常住多做一些事情,修信愿行三资粮,「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」,用种种加功用行的方法,在事上来磨炼自己、成就自己。所谓业消智朗、障尽福崇,业消了以后,这个心静下来、定下来,智慧慢慢就会开显。
我们为什么不能成道?就是因为我执坚深。有了我执,就有我所,看到外面所有东西,都要归自己所有;所以如果我执破了,对所有一切法的执着也就跟着破了。过去,有位禅师悟道时就讲:「迷时人逐法,解时法逐人。」悟到一切法无我的道理,心境就不一样了。我们藉由思惟修、观法无我来破除我执,到达一念相应:能思惟的这念心,和所思惟无我之理、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之理相应,心就定下来了。
除了要破除对身体的执着,还要进一步破除对外境的执着。一个是观内、一个是观外。「内」就是我们的色身、也就是正报;「外」就是我们依存的世界,称为依报。在观内,思惟了正报之后,接着就要观外,思惟分析依报。我们的色身是由地水火风、因缘和合而成的假有;外面的境界也是假有:所有一切法,男男女女、老老幼幼,一切动物、植物、矿物……也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也是假有、也是空。
所谓假有,并不是说这些法、这些现象不存在,而是这些法是因缘假合、是假有、虚妄的东西,众生因为误以为是真实,才会产生种种执着;所以必须透过思惟,才知道是假有。既然知道是假有、是虚妄的,就不会起执着。譬如看电视时,知道电视里面的人物是虚妄的、是假的,就绝对不会贪着那些人物了。又譬如我们晚上作梦,梦中的人物、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,我们在梦中不知道是梦,以为一切都是真实,因此心生贪爱,就迷失了。所谓人生如梦,我们现在也是一个梦,如果没有破除执着,执着梦境是真实的,就会起种种烦恼;若能破除执着,知道一切都是虚妄,我们的梦就醒了。
要怎样破执?就要修观行。除了观内四大,还要观外四大,所有一切男男女女、老老幼幼,乃至所有一切动物、植物,都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这样去观,就能破除对外境的执着,而不是靠把外境毁掉来破除。
例如:山上有庭园、有树木,乃至于有很好的景观石;假使没有注意自己的心念,贪着这些林园、山水、花草,就是一种执着。有的人不了解无我的道理,认为既然不要执着,那就干脆把它烧掉、毁掉,甚至认为庭园里种这么多树木,障了自己的道,这样又是一种邪见。就算庭园没有树木,外面的山河大地还是有树木;假使没有这些树木,人类在这个世界上恐怕也很难存活。树木是假有,我们还是要靠这个假有的境界,来润育我们的身心、成就自己的功德。知道是假有,不执着就好了,而不是把假有的境界毁掉;如果认为不执着就是要把境界毁掉,这样的观念就错误了!
修观,思惟观法无我的道理,就是在破除我们的执着。所谓观,总是要根据道理来思惟,而不是凭自己的想法,认为它是空就是空。如果我们对于树木、花草非常贪爱,心当中都在想花草的事情,甚至晚上作梦还会梦到花草、庭园,这就是贪着;有了这种贪着,就要对治。怎么对治?我们来分析这棵树:树叶、树皮、树干、树根,乃至于花、果,这些是坚固性,属于地大,既然是地大,把它归地就好了。树里面有水分,我们把树皮一剥,里面就会流出浆液,叶子、果子里面也有水分,树的根部也有很多水分;如果山里的树林被滥伐,就会引发很多环境问题、或水灾发生,所以政府提倡种树、保育,就证明树里面储藏了很多水分,知道这些水分是属于水大,就把它归水,不要贪着。
再继续观察,树里面有火大,历史上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,在树上一钻、一磨擦,就能起火,证明树里面也有火大,火大就归火。树也有呼吸循环的系统,白天吐氧气,晚上吐二氧化碳,证明树里面有风大,风大就归风。这样一分析,知道这棵树也是个假相,树就空掉了。
依此类推,外面所有一切境界,一草一木、一瓦一石、乃至整个山河大地,都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,最后没有一法可得,诸法毕竟空。无论是观内四大、观外四大,都是依据这个道理来思惟,修析空观。由观察而专注,这个心就愈来愈细;最后就能真正把我执、我所破掉,心就得到宁静、得到平静、得到解脱。
佛的心是细中之细,菩萨的心是粗中带细,凡夫的心是粗中之粗,所以看不到诸法缘起,也看不到空性的境界。我们修这个法门,一方面把心念专注、一方面是思惟,这就是止观──止就是把心靠在这个法门上,专注想这个道理;依着这个道理,内内外外来分析、思惟,能思惟这个心就是观。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用这种方法来修习「观法无我」。
所谓止观,止就是把心靠在这个法门上,专注想这个道理;观就是依着这个道理,一层一层来分析、思惟。所以专注思惟、分析「观法无我」的道理,就是止观。
什么是「法」?山河大地、所有一切事物,都称为法。佛法当中把一切法进行分类,如《百法明门论》将一切万法分类归纳成百法,各有所属,列为五位,分别是心法、心所有法、色法、心不相应行法、无为法,称之为「五位百法」。经过分析、思惟,了解诸法缘起、诸法皆空,唯识而现、一切法都是心意识能所变现、分位假立而成,并无实体,最后都要归于无为法,目的是在这里。
所谓「五位」:一者,心法。是指眼耳鼻舌身前五识、第六意识、第七识──末那识、第八识──阿赖耶识,称为八识心王,这些都属于心法。二者,心所有法。心王缘虑外面的境界,附属于心王所起的心念,就是心所有法,特性是恒依心起、与心相应、系属于心。三者,色法。色法有二义,会变坏、有质碍;众生依、正二报,色声香味触五尘等一切有形有相的境界,都属于色法。四者,心不相应行法。这些法非质碍性,所以不属于色法;会生灭变异,与不生不灭的心王也不相应,所以归属于心不相应行法。五者,无为法。百法中前九十四种法,是生灭、变化、差别的有为现象;后面六种法是无为法,乃常住、不变、平等,为现象之本体,诸法之实性,故名法性;离虚妄无变异,亦名真如。盖有为法是差别的事相,无为法乃平等之理性。无为法当中,择灭无为,属于小乘;真如无为,属于大乘。这些都属于无为法。
《百法明门论》把世间森罗万象,归纳成这五种境界,称为「五位」,再依这五位分列所有法的名相,这些名相加起来,共有一百个,所以称为「百法」。这是唯识宗所建立的法门,唯识宗先立相,建立万法种种相;再由相破相,证明一切法都是八识心王所现,都是虚妄的假相;然后归性,归于我们的本心本性,目的是在这里。
众生执着一切法是真实,这些都是我执。唯识宗将一切法分类,提供行者用功、研究。若能详细了解百法的内涵,依此分析、观察,就能了解诸法无我──一切法都是无我、没有自性。
什么是无我、没有自性?就是一切法都需众缘和合才能生成,无法单因单缘、独立存在。譬如:人不能直接生人,必须要男女交合、因缘和合才能生儿育女。有的人会质疑说:「现在有人工受孕的技术,并不一定要男女和合才能生小孩。」其实人工受孕还是因缘和合,要有卵子、精子、人工技术、仪器、设备……所以,人工受孕一样要具足种种因缘,没有这个因、这个缘,还是不能够生殖后代。
不仅人是如此,植物也是如此。我们观察,一棵树也是遇缘而起,不能直接由大树生小树。遇什么缘?有的树是藉由开花结子、播种来繁殖;播种以后,还要有土壤、水分、空气、热量……树才能生长;想一想,这是不是缘起?若是透过接枝、压条等方式繁衍,也一样要有人工技术、土壤、水分……种种因缘具足,才能成就。由此可知,树不能直接生树,必须要因缘和合。其他动物也是如此,以鸡为例,鸡是卵生,母鸡无法直接生出一只小鸡,必须公鸡、母鸡先交合,母鸡生了蛋以后,还要孵蛋,种种因缘条件具足,这个蛋才能孵出小鸡。
世界上任何一件事情,都是因缘和合,绝对没有一法能独立存在;诸法缘起,正是如此。其他的宗教有所谓上帝创造人类的说法,认为人是由上帝直接创造出来的。然而就算是如此,还是一样要因缘和合;若是没有因、没有缘,因缘不具足,还是没办法成就。
所有人类、动物、植物,都是因缘和合才能生成,乃至于一切贤人、圣人修行要成就,也是需要因缘和合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就了解世间上一切事事物物,都是仗因托缘而生的假有。所以我们要具备正知正见、正确的观念,有了正知正见,经过思惟,与真理相应,才能破除我们的执着。思惟也有层次高低、工夫深浅的差别,一直要思惟到与理相应,破除烦恼执着,成道、证果,这个法门才算修成功了。
思惟的过程,必须依循一些原则:第一,要有正知正见、正念、正定,还要有正精进,我们想缘起性空的道理,这个心就要靠到这个正知正见上,如理思惟;假使不靠到这个正理上去思惟,就容易产生邪见、成了邪思惟,心就不清净。什么叫邪思惟?例如想到男女的事情、淫欲的事情去了,就属于邪思惟,这样不但得不到解脱,而且心中也会愈来愈烦恼。
此外,思惟缘起性空、假有的道理,一定要经过重虑缘真。重虑,就是反复不断地思惟这个真实的道理、清净的道理,这样子才能破除执着。如果不经过反复思惟,只是执着一个空,认为一切法都是空,连因果都没有了,以为不用理会因果就是解脱,这样就误解诸法皆空的道理,落入了恶取空。有这种错误知见的人很多;我们要特别警惕自己,千万不要落入恶取空!就算修析空观,真正契入空性、入了空定,最后还要从空当中出来,度化众生,行菩萨道,圆成佛果。
天台宗提到空观、假观、中观。所谓「次第三观」,就是先修空观,进一步从空入假、修假观,然后不着空、有,这念心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站得住、站得长,就是中道实相观。
契悟了析空观,乃至得证道果,也不要得少为足;马上要从空入假,从空当中契入假有;要修如幻观,观察一切法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修六波罗蜜、修一切善法,又不执着一切善法。所谓「如幻三摩提,弹指超无学」,修如幻观,契悟了假有,一下又超越了空观。
菩萨修如幻观,证得三昧境界,又是另一层滋味了;但如果贪着这种滋味,又把契入佛智的目标在半路上耽误了,所以第三步,要修中道实相观,不着空、有两边。中道实相观,还有一个「观」,有能、有所;有觉、有观,就表示尚未到达究竟,还在修行当中。能注意的这个心就是「观」。这个心要注意,不要打瞌睡,打了瞌睡马上就要对治;不要打妄想,打了妄想就要对治,否则观行就修不成;妄想、瞌睡来了,知道要对治,这样就称之为「观」;修空观、修假观、修中道实相观都是如此。
修中道实相观,最后到达究竟,没有能观、所观,能所一如,三昧现前,就是中道实相,就真正契入菩提心了。
修析空观是离开假有,契悟空性;已经证到空性了,又要不离开假有。因为住在真空,离开了假有,就缺乏慈悲心;要不离开假有,在众生中广度有情,才有大慈悲心。所以又从空入假、修假观,能观的这念智慧心,所观的一切事事物物,都是如梦如幻、如泡如影,所以菩萨「宴坐水月道场,大作梦中佛事」,不离开世间法、不离开一切众生;不出三界、不入三界;不离四大、不入四大;不离五蕴、不入五蕴;不即不离、不出不入,藉假修真,用这种方法,来破除尘沙惑,成就菩萨的智慧、菩萨的道种智。成就了道种智,又恐怕对这种智慧起了贪爱、得少为足,所以进一步要不着空、有两边。假有也不执着,真空也不执着,这一念心就从假有、真空中解脱出来,契入佛性、菩提心。
我们修析空观、修观法无我,也要了解真空、假有、中道。佛法讲三谛:真谛、俗谛、中道第一义谛。真谛,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空;俗谛,是假有,菩萨修如幻观,不离开缘起的假有,运用缘起来度化众生;中道第一义谛,就是菩提心,成佛种智。我们修行,先要把凡夫的执着破除,就要修析空观,这是当务之急。
修析空观,就是分析一切法都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都是空性,而不是这个法灭了才归空。我们要先从文字上来了解,再依据这个道理来思惟,这样慢慢就能契悟空性、破除执着。经常这样子熏修,如《心经》所说:「观自在菩萨,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,照见五蕴皆空。」就能契入甚深般若。
如果只是知道这些文字上的道理,而没有真实的工夫,跟析空观就还没有相应。若是真正有一些工夫,真正契入空性,心中一起观,马上就能入空定;入了空定,还要继续精进,工夫还要更深,才能入甚深空定。但是就算入了空定,如果把空的境界当作究竟,还是无法契入甚深般若、得到究竟解脱。假使没有经过修证,却自认为已经了达诸法缘起性空,可能还会产生邪见。
在梁武帝的时代,有一位云光法师在南京讲经说法,讲的都是大乘佛法的义理,讲般若、讲空性、讲缘起、讲假有……讲得头头是道,感得天人来散花;花落地后变成了石头,石头里面还有各种颜色、花纹,所以这个地方就称为「雨花台」。云光法师说法能感得天人来散花,表示他对空性的道理也有相当深入的了解;可是他虽然了解空性、缘起性空的道理,却没有真实的工夫。为什么?因为他虽然会讲「诸法缘起,缘起性空」的道理,却喜欢吃牛肉,常说边吃边空、吃而无吃,牛肉吃了以后就空掉了。既然知道缘起性空、诸法皆空,就不要吃;为什么还是想要吃?表示心中有执着,那就不是真正悟到空了!有些人也有这种错误的想法,认为:「既然佛法讲一切皆空,那我去偷人家的东西,也是边偷边空!做任何事情都等于没有做,边做边空。」没有因果的观念,知见错误,造了恶业,将来就要受报。
云光法师虽然了解缘起性空的道理,只是说得到,却做不到,没有真正的工夫。因为贪吃牛肉,所以死了以后,就随业流转,变成一条牛,只能吃草;不但是如此,而且牠还知道自己前世是一位法师,这实在是很苦的事情!不过这条牛由于前世的善根,遇到梁武帝的师父宝志和尚;牠知道宝志和尚是一位圣者,马上就跪下去,流着眼泪,希望宝志和尚能够度脱牠。宝志和尚一观察,知道这条牛的前世是云光法师;因为他只是了解空性的道理,却没有工夫,又贪吃牛肉,常说:「诸法缘起,缘起性空,我边吃边空、吃而无吃。」所以死后就变成一条牛。宝志和尚就跟牠说:「你以前吃牛肉的时候,经常讲缘起性空,吃而无吃;现在做了牛,也可以做而无做!」所谓「做而无做」,就是告诉牠不要执着自己是一条牛;表面上虽然是条牛,但牛身也是四大假合,这一念心要清楚明白、如如不动,安住在「诸法缘起,缘起性空」这个理上。听到宝志和尚提示的这个转语,这条牛就开悟了;悟了以后,牠马上把头往石上一碰,就舍报超生了。
空的道理,很多人都会讲,但不一定做得到;乃至于有不少学者虽然也知道佛法的道理,却产生误解:有的人看到「人人都有佛性」、「平常心是道」,就认为不必修道了;又或者看到「缘起性空」就拨无因果;或是落入空的境界、执着顽空,这样就错误了。我们要了解,真空不碍假有,修缘起性空观的目的,是在破除我们从过去到现在的我执;破除我执以后,还要破除法执,进一步要虚空粉碎,连空也不执着,这样才能明心见性,见性成佛。
如果执着一个空的境界,就算经常入空定,仍然只是一种定境,如果没有漏尽烦恼,还是没办法得到解脱。例如四禅八定当中,四无色定又称为四空定,四空定当中有一个「空无边处定」,修这种定的行者,认为我们的色身就像是牢笼一样、是个障碍,所以希望离开这个牢笼,证到空定的境界,因此努力观想这个空,认为只有空才是解脱、空才是究竟;经过一段时间,这个空的境界现前,就入定了,称为「空无边处定」。这种空是想出来的,并不是由析空而契悟空性,也不是悟到本性本空的道理;由于是观想所得到的一种空定,既然是修得的,时间到了,这个定就会散掉,定散掉了,就要随业流转,还是在三界、六道当中轮回。
过去有一位禅师,他的定力工夫很深,只要一入定,就能把山上的积雪统统化掉。虽然他修定有了成就,但是因为心中的执着、无明没有破除,所以往生以后差一点就堕入畜生道。由此可知,修了空定以后,最重要的还是破除我执、漏尽烦恼,这样才能真正得到解脱。
以前有一位金碧峰禅师,他打坐时也经常入定。有一天,他的世寿尽了,阎王就派两个小鬼来抓他。这时金碧峰禅师正在入定,这念心安住在真空当中,所以两个小鬼到处都找不到他。我们要了解,阎王小鬼来抓人,不是抓这个色身,而是这个心、这个神识。所以这念心才是自己,修行要安住这念心;如果这念心能够达到不动,安住在真空、实相当中,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。
这两个小鬼找不到金碧峰,没办法交差,就去找土地公,土地公就相当于现在的邻长、里长。土地公就跟两个小鬼说:「金碧峰禅师是个修行人,他现在入定,要找到他是不容易的!」两个小鬼又问:「有没有办法能让金碧峰禅师出定?」土地公想了想,说道:「有一个方法可以试一试。金碧峰禅师平时什么都不贪,就是贪爱皇帝送给他的紫金钵;你们只要把紫金钵弄响,他马上就会出定,这样就可以找到他了。」
于是两个小鬼就变成两只老鼠,把紫金钵从桌上往下推。紫金钵落了地,发出声响,金碧峰一听到声音就出定了,问道:「是什么人拿我的紫金钵?」两个小鬼说:「我们正等着你出定!你的寿命已尽,阎王要我们带你过去,现在就走吧!」金碧峰心想,自己修行修了几十年,最后却还是脱离不了无常,要被两个小鬼带走;检讨其中的原因,就是由于贪爱这个紫金钵、始终放不下;既然有贪爱,就代表还是有我执存在,所以才没办法了生死。明白了原因以后,金碧峰就跟两个小鬼商量:「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做过坏事,要我去见阎王,我也不怕;不过我还有一点事情没有办好,向你们请三分钟的假,等事情办好了,马上就跟你们一起走!」小鬼一听,心想修行人不打妄语,就答应了。于是金碧峰马上就把这个紫金钵扔碎!留下一个偈子:「阎王拿我金碧峰,犹如铁链锁虚空;铁链锁得虚空住,方可拿我金碧峰。」破除了对紫金钵的执着,把最后这一个贪爱执着破了,就真正破除了我执、破除无明烦恼,契入了法身。
由此可知,就算是契入空性、入了定,最后还要破除无明,才能得到解脱;如果自己没有契入空性,却认为自己已经得到了空定,未得谓得,未证谓证,这样就是自己害了自己。我们想一想,金碧峰禅师由于贪爱紫金钵,而没办法了生死;大众虽然没有紫金钵可贪,但假使看到好吃的饼干、糖果,起了贪爱,一样是生死的根本。如果这念心始终执着外面的尘境、始终放不下,怎么能够得到禅定呢?
我们要了解,佛法是最实在、最真实的道理,做一分得一分,做十分得十分。希望每个人都要去落实,要破除我执、我所,经常检讨反省自己这一念心,看看心中有没有欲爱、色爱?有没有贪欲、瞋恚?发现心中有这些烦恼,就要用种种方法来对治。佛说八万四千法门,都是对治法门,看自己贪爱什么,就用什么方法来对治、破除执着。如果贪着男女之间的欲爱、色爱,就要用不净观的方法来对治;如果处处都是执着、挂碍,牵肠挂肚,心中都是人我是非,这个也看不惯、那个也看不惯……就要修缘起性空观,思惟内法、外法、内外法都是缘起性空: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所成,也是空;我们的心有受想行识,这些心理状态也是空,这样来思惟,就能破除执着。
四念处观──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,四者个别来观,就是分别对治我们不同的执着,这是「别相念」;分别对治了以后,接着要修「总相念」:身、受、心、法,为修观所缘之境;不净、苦空、无常、无我,为所修之观;境别观总、境总观别,就是总相念。境别观总,如:观身不净时,同时观身也是苦、无常、无我;境总观别,如:观身不净时,观受、观心、观法,都不净。一个当中具足四个,一即四、四即一,这样子来修观,又更进一步了。
以禅宗参话头法门来讲,如果心当中起了执着,起了无明、烦恼,就参它一下:「谁?谁在起烦恼?」这么一参究,在话头那个地方去找,是不生不灭、没有妄想的心境,所以也找不到一个起烦恼的人;既然没有人在起烦恼,那么起烦恼的心就是妄想;用这个方法也能破除我执。
这个地方讲「观法无我」,就是要破除我们对「我」的执着。佛法当中,「法」的分类方式有很多:一个是「五位百法」;一个是内法、外法、内外法;一个是善法、恶法、无记法。不管是什么分类,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、都是生灭、都是缘起性空、都是无我。明白了这些道理,依着这些道理来思惟、修证,一定能够契悟空性。
众生要等到人死了、所有一切物质的东西都坏灭了,才知道是空;但这时才知道是空,已经来不及了。有智慧的人不用等到诸法坏灭,藉由观察、分析、思惟,就能知道一切法都是空性。《金刚经》云:「若有色、若无色,若有想、若无想,若非有想、非无想,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。」一切有为法都是虚妄的,涅槃、无为法才是最真实的;我们修析空观,契悟空性,最后也是要归于无为法。
佛法当中,一个是析空观、一个是体空观,当中有层次上的差别。前面所讲的析空观,是去分析、思惟一切法都是因缘假合。《心经》云:「照见五蕴皆空。」这个层次又和析空观不一样了。「照」,可以说是思惟,也可以说是返照。思惟,就是依照前面所说的方法,思惟一切法都是缘起性空,无论是五位百法;内法、外法、内外法;善法、恶法、无记法……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思惟;思惟到最后,了达诸法的体性是空性,空无所有,毕竟空寂,就能破除执着。因此,修六波罗蜜,还要知道三轮体空的道理,目的也是在破除执着。修六波罗蜜,是属于善法、福德;而善法也是缘起性空,所以修了善法、福德,也不能执着。怎样才能不执着?就要思惟诸法缘起、三轮体空的道理;明白布施的人、受施的对象、所施的财物都是缘起性空,就不会执着;继续不断地思惟这个道理,就能契悟空性;进一步,连空也不执着,就能契悟中道实相、契悟菩提心。
《心经》所讲「照见五蕴皆空」,是当体即空,而不是灭色归空,也不是用析空观的方法,经过分析而后空。所谓「照见」,就是在因缘假合的假有当中,了达假有的体性就是空性,不用离开假有另外去找一个空,也不用等到假有坏掉了才知道是空;假有的当体就是空,这就是体空观;照见五蕴皆是空性──色也是空、受也是空、想也是空、行也是空、识也是空。所以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」,这就是真空、妙有,这又是更进一步了。
什么是真空?什么是妙有?依观法无我的道理思惟,宇宙万法、现象界中一切物质,分析到最后,都是归于空性;但还有一个「观」,就还有能观、能思惟的这个心,及所观的境;就还是一个相对待的境界,有出、有入;所以最后,还要达到能所一如,归于中道实相。
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,现在的科学家把物质分析到最后,就是原子;继续分析,原子当中还有电子,这已经很微细了;继续再分析,最后就是一个能、一个量,能就是热、量就是光;所有的物质分析到最后,就是一个能量的境界。于是有些人就执着这种能量的境界,希望把这个能、量拿来做种种运用。如果起的是慈悲心,把能量运用在医药上,就可以治疗种种病苦;把能量运用在物质生活上,就可以使人类增加种种幸福和快乐。相反地,如果起了恶心、起了贪心、瞋心,把能量用来制造原子弹、核子弹,用来杀害人类、征服其他国家,那么世界就会被毁灭。当中的问题出在哪里?就是执着这个能量为实有,起了恶心。
以佛法来看,能量分析到最后就是真空;真空能生万法,能量也是从真空当中产生出来的。所以我们打坐达到了定境,就会看到光明,乃至于身上会发热,这也是一种能量的境界。社会上有些人静坐,就执着这些能量境界,甚至误以为自己已经达到最高的境界。这个能量境界是虚妄不实的;假使执着这个境界为实有,还是一个梦、还是一重颠倒,修行就没有办法突破,始终得不到解脱。因此,我们打坐的时候,如果看到光明,或是身上发热,这些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,要安住这一念心,最后才能契悟到真空。
我们这念心、这念佛性就是真空,外面一切诸法是缘起性空,法性也是空;而佛性的真空,是空中能生妙有。《心经》所讲的空,涵具佛性空、法性空的道理。《心经》云: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」不是在色之外还有一个空,色当中就是空,真空当中就有色,色空是一如的。因此,离开色法,要去找一个空,是找不到的;离开五蕴,要去找一个空,也是找不到的;在假合的四大五蕴中,当体契悟空性,这就是体空。我们思惟、分析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是空,乃至于照见色蕴、受蕴、想蕴、行蕴、识蕴是空,能照的这念心,又归于如如不动、了了常知,内外一如,这样就能契悟空观。所以《心经》所讲的空,又超越了析空观。
假使因此就好高骛远、不修析空观,也是错误的。为什么?因为《心经》所讲的体空观,是深切体悟到空性;不但要体悟空性,还要入甚深般若波罗蜜。《心经》的工夫就是一个「照」字,「照见五蕴皆空」;有能照、有所照,是菩萨的境界;最后还要归于般若,没有能照、没有所照,达到能所一如,就能契悟无上菩提的境界。
《心经》所讲的是菩萨的境界、乃至于如来的境界,虽然我们没有办法一下契悟,诵《心经》诵久了,也会有所感应。假使心当中有了障碍、有了执着,藉由诵《心经》,以名昭德,慢慢也能把我们的我执、法执破掉,所以诵念也有诵念的功德,以《心经》来印我们这个心,依文字般若来起观照,最后契悟实相。
我们现在谈的是析空观,《心经》所讲的是体空观,心要达到很微细,才能与体空观相应。一般人的心很粗,不容易达到这种微细的程度,但也不是不可能,就是要慢慢熏修、渐次来达成。所谓「登高必自卑,行远必自迩」,熏修的第一步,就是要先了解析空观的道理,藉由修析空观来破除我执,离开凡夫的生死;然后再进一步破除法执。这样依次第来熏修,就很简单、很容易。
析空观是我们修空观的初门,目的是在破除凡夫执「我」的颠倒。我们依闻、思、修三慧来熏习:先要听闻、了解这个道理;了解了以后,对这个法门就有信心,有了信心,还要有耐心,持续不断地重虑缘真,这样一步一步慢慢修习,最后一定能够破除我执,一定能够开智慧,一定能够得到解脱!向下文长,复待来日!
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若不能修四念处者,名不修心。于恶业中不善护心,名不修慧。」因此,四念处观好修行。我们把四念处观修习成就了,就能够对治烦恼,得到解脱,乃至于成就涅槃果位。
四念处有别相念、总相念。之前所讲的是「别相念」,「别」就是各别,「相」就是行相,「念」就是观。依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,一相一相、各别、单独来修观行,就是别相念。
四念处观,一个是「处」,一个是「观」。「观」就是能观的这念心,「处」就是所观之境。修四念处观,就是以能观的这念心,依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之理,来观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。为什么要观这四个境呢?因为众生的境就是颠倒:把无常当作是常;把苦当作是乐;把无我的当作有我;把不清净的当作是清净。由于执着身、受、心、法是真实的,就从执着中产生这四种颠倒;有这样的颠倒执着,就会起惑、造业、受苦,轮回生死。要破除这四种颠倒,就必须修四念处观,来纠正自己错误的想法,对治、破除自己的执着,方能解脱生死,离苦得乐。因此,四念处观非常重要!
我们时时刻刻都是在身、受、心、法当中,必须藉由修习四念处观,来调整自己的观念。修习四念处观,要有一个次第,先修「别相念」,针对不同的毛病一个一个来对治:身念处,观身不净;受念处,观受是苦;心念处,观心无常;法念处,观法无我。如果不熏习,面对境界始终还是这四种颠倒、执着,没有办法产生净念、正念。
四念处观就是四种系念的方法。平时我们这个心,都在攀缘外面的六尘境界,心中所想都是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;现在我们修四念处观,专注思惟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,就把心从散乱当中收回来,安住正念、安住在善法、出世法上面。
所谓系念,就像把绳子系于一处,把我们的心靠到一个境界上。过去没有学佛以前,这念心起惑造业,为业所系缚,这就是业绳,确确实实是如此。例如:想到情爱,这念心就被情爱的绳子牵跑,就要去受苦受难。现在觉悟了,这念心就要系念善法。例如:念佛的人,把心系在佛号上面,就是系念。我们修四念处观,把心靠到四念处观上面,各别系念,心中就能够有善念;系念久了,就能得到定;如理思惟、起观行,破除了执着,就能产生智慧。所以,修习四念处观,又有定,又有慧。
先藉由别相念各别对治,把心收回来、系念思惟而生定,由观生慧;再把这念心运用到总相念,总合来观察,总相念的观法有境别观总、境总观别、境观俱总。所谓「境」,是指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所观的境界;「观」,即能观之法,有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。例如观身不净,乃至观身也是苦、无常、无我,这是境别观总。例如修不净观,非但观身不净,复观受、观心、观法皆是不净,这是境总观别。例如举身念处一境,而受、心、法俱在其中;举不净一观,而苦、无常、无我皆在其中,这是境观俱总。这样把它联合、总合起来观,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,和别相念又不一样了;这念心就由外而内、由粗到细,乃至于达到细中之细。总相念修成就了,就能心量广大、没有障碍,智慧就会广大无碍;乃至于因定慧而产生的感应、神通,也是无量、广大没有障碍。这些都是修习四念处观所产生的果报。因此,四念处观,对我们修行而言是很重要的。
为了让大众了解修四念处观的重要,先简单提示修四念处的功德:
第一,修四念处可以入三贤位。
以小乘、声闻的境界来讲,在见道、得解脱以前,一共有七个修行阶位,称为「七贤位」,也称为「七方便位」、「七加行位」:一五停心位,二别相念住位,三总相念住位,四暖法位,五顶法位,六忍法位,七世第一法位。前三位就称为「三贤位」,后四位为「四善根」。
第一是「五停心位」。五停心观是指:多贪众生不净观,多瞋众生慈悲观,多散众生数息观,愚痴众生因缘观,多障众生念佛观。因为众生有贪、瞋、痴、散乱、多障这五种过失,心没办法安住,妄想没办法停止,所以用这五种方法,来止息这五种过失于心。因此,五停心观又称为「五门禅」。佛法是真实的道理,五停心观是修行的基础门坎,假使没有修五停心观,连五停心位都达不到,这个心就连定都定不下来。所以我们要熏修五停心观!
第二是「别相念住位」:各别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,境别观别──观身不净、观受是苦、观心无常、观法无我;以对治常、乐、我、净四颠倒。别相念修好了,就属于「别相念住位」。所谓「别相念住」,「念」就是心念;为什么要加一个「住」?所谓「住」,就是以心为根本来安住。众生的心都不住在别相念,而是住在财色名食睡上面,住在人我是非上面,住在高楼大厦、财富、美人上面,这就是颠倒、迷惑;现在我们修行,不要住在这些垃圾堆上,要近住善法、住在清净的境界上。所谓「心净佛土净」,我们的心安住在善法、净法上面,心清净了,身也是清净,将来所得的果位、所证的境界也是清净。如果我们的心散乱颠倒,明明是要思惟别相念的道理,但想一想,心又跑掉了,这样就没办法「住」。心住在「别相念」,把别相念修成就了,才能破除颠倒。
第三是「总相念住位」: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,修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之行相。总相念又较别相念进一步,举一法就可以契入无量法,无量法又归于这一法。这念心住在总相念上面,就属于「总相念住位」。
五停心观位、别相念住位、总相念住位,这三者合起来就称为「三贤位」,在佛法当中又称为「外凡位」。众生迷惑颠倒,不知道修行,属于凡位,连「外凡位」都称不上;我们把五停心观、别相念、总相念修成功了,才属于「外凡位」。
由总相念再进一步,到达七贤位中第四「暖法位」、第五「顶法位」、第六「忍法位」、最后「世第一法位」,这样就快要证到初果的境界了。所谓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,这四个修行阶位就称为「四善根位」,又称为「内凡位」。以上三贤位、四善根位加起来,就称为「七贤位」,这是小乘、声闻行者的修行次第。
有些人认为自己修习大乘,就轻视小乘法,有了这种心态、犯了这种毛病,就会招罪过;不去熏习这些法门,就得不到利益;大乘心没有办法安住,小乘的法门也没有熏习,最后的结果就是大不大、小不小,既不能证得小乘的果位,也不能契悟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。所以,我们不要小看这个声闻境界。修习四念处,可以入三贤位,这是第一种功德。
第二,能得诸漏解脱。
四念处观,熏习的工夫有深、有浅,如果修习成就,真正达到很高的境界了,就能诸漏解脱,把烦恼漏尽,得到解脱的果报。这是修习四念处的第二种功德。
第三,住堪忍地中。
前面所说,是声闻、缘觉修习四念处的功德。如果菩萨修习四念处成就,就能够达到堪忍地,如《大般涅槃经》云:「得四念处已,则得住于堪忍地中。菩萨摩诃萨住是地已,则能堪忍贪欲恚痴,亦能堪忍寒热饥渴、蚊虻蚤虱、暴风恶触、种种疾疫、恶口骂詈、挝打楚挞,身心苦恼一切能忍,是故名为住堪忍地。」所谓「堪忍」,忍心不动,就能达到不退位。
我们明白了这些道理,知道四念处观是一个解脱的法门、不退的法门,也知道四念处观,有总相念、别相念,有无量的功德,所以更要用心、尽心、耐心地来修这个法门。有了这些认识,也了解修四念处的重要,如何才能把四念处观修习好?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。
修习四念处观,先要知道「观」和「境」。「观」即能观之心,「境」即所观之境。我们修身念处、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,心依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之理来思惟,就是观;以身、受、心、法为起观的对象,就是境。
修行最重要的,一个是心、一个是境。譬如天台宗讲三观──空观、假观、中观,能观的这念心,所修的假观是境、真空观是境、中道实相观也是境。念佛也是如此,能念之心,就是「心」;所念之佛,就是「境」。如果念的是法身佛,法身佛就是境;如果念的是报身佛,报身佛就是境;如果念的是化身佛,化身佛就是境;如果是持名念佛,所念的这一句四字、六字佛号就是境。能念之心,要清清楚楚;所念之佛,要念得历历明明。这样来念佛,一定能念得很好。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,懵懵懂懂地念,就算念个几十年也念不成功。
以禅宗来讲,我们打坐修中道实相观,也是如此,一个是心、一个是境。观,就是能注意的这念心,这是智慧心。我们心当中的昏沉、妄想,就是境。妄想、昏沉来了,能观的这念心就要注意,不要昏沉、不要打妄想;假使没有能观的这念心,妄想来了也不知道,昏沉来了也不知道,这个法门就修不成功了。
以参禅、参话头来讲,同样一个是心、一个是境。心,就是能参的这个心。什么是境?所谓提、照、参,一参:「谁?」话头那个地方、那个定点,是真空、是无生,这就是境。所谓无生,就是不生不灭,就是真如、真空,这个境就很微细了。由于众生的心很粗,参话头这个法很细,很多人听了几个钟头,可能还不知道话头在哪里、不知道话头的意义;因此大多数人参禅都不容易参好,就是法太细、心太粗的缘故。
这里讲四念处观,是以身、受、心、法为境,这个境就很清楚,大众一听就能明白;依着这个法门来起观行,一定能够有修有证。
身,就是色身,每一个人都有色身,对这个色身都很爱惜。受,就是感受,有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每一个人都有这些感受。心,每一个人都会起心动念、想东想西,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起善念、起恶念……这就是心,我们天天都在用它。法,世间上的森罗万象,一切有为法、无为法,都属于法。身、受、心、法,大家一听,马上就能够体会、了解这是属于粗的境界,如果我们连粗的境界都不去修,哪里能够把细微的境界、细微的法修得好?是不容易的。
有心、有境。妄想就是境,能观、能觉的这念心,要能觉察出自己的妄想。假使心、境弄不清楚,就连一个入处、入门都没有,怎么修行?
众生的心念活动,也是有心、有境;只不过众生是以贪瞋痴为心,以财色名食睡为境,心、境相遇,就是昏沉、迷惑、颠倒,起惑、造业,最后就是地狱、畜生、饿鬼的果报。我们现在修行,这个心是智慧心,境是解脱的境界、出世法的境界;心、境相依,不断修炼纯熟,最后心、境达到一个定点,就会产生清净果报──出世间的果报、出世法的果报。
心与境──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,也就是禅宗祖师所说,修行要认识「宾、主」。什么是主?什么是宾?主就是主人,宾就是客人。外面的尘境、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,就是宾;我们这念心,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,触物起照,就是主。假使不认识宾主,没有主、宾之分,眉毛胡子一把抓,修行就没办法成就。
无论是禅也好、净也好、密也好、教也好,都要知道心、境;宾、主。我们听法也是如此,一个是能听的这念心、一个是所听的法,所听的法就是境;诵经,一个是能诵经的这念心、一个是所诵的经,所诵的经就是境;研经,一个是能研经的这念心、一个是所研究的经教,无论研究的是小乘法、是大乘法、是渐、是顿……这些都是境。总而言之,不外乎是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。
无论是大乘、小乘,都必须明白这个道理。小乘修行,也有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,只不过小乘还有法执,执着所观的境,把这个法当成是实有。以大乘来讲,也有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,最后了达心也不可得、境也不可得,达到心境一如,就由相对变成了绝对。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,要想达到最高的境界,必须先在能观之心、所观之境来养成、熏修、练习。
我们修四念处观,一个是观、一个是境。境,就是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种境界。观,就是依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来起观行。目的是用这四种出世的法门,来对治我们在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种境界上,所产生的四种颠倒。明白了「观」和「境」,接着就进入「总相念」的正题。
什么是「总相念」?所谓总相念,依智者大师《四念处》及《妙法莲华经玄义》,可分为三种类别:境别观总、境总观别、境观俱总;但只提到名相,对于怎样起观,则没有详细解释。其后因注家不同,批注的人对于总相念的名相看法不同,而有不同定义、不同说法。但这些都与总相念之观法无涉,因为不管注家怎么说,不管用的是什么名相,是境总观别、境别观总、或境观俱总,目的都是在熏习我们当下这一念心,都是要把这念心收回来,由外到内,由粗到细,由细到最细。
修别相念,是各别起观、各别对治,不互相关连;别相念修习纯熟,进而修总相念,就更进一步了,所谓一法具足一切法、一切法不离一法,这个道理又更深一层,这念心又更微细、是细中之细。如《华严经》云:「于一尘中尘数佛。」这念心就好像一微尘一样,无形无相,隐微不可见,可是在这念心中有无量无边的世界;而无量无边的世界,也不离开当下这一念心。
四念处观,从别相念到总相念,就像天台宗讲三观,先由「次第三观」,再总合为「一心三观」,有一个修观的次第存在。次第三观,有一个修观的顺序,依着次第来修习、熏修,就比较容易起观行;假使一下就讲一心三观,这个心境实在很微细,就很难马上契入。修四念处观的顺序,先修别相念,最后归纳起来修总相念;就像天台宗先修次第三观、后修一心三观,是一样的道理。
我们明白了别相念、总相念,就用这个观行法门,来熏修这念心、破除心当中的执着。这念心由粗到细,由细到达最细,一法具足一切法,最后到达法法无碍、事事无碍,心与法无碍、法与法无碍,就是华严世界。
般若有深、有浅,修习别相念、总相念,能够破除执着、对治烦恼,确确实实是般若智慧。我们明白了总相念的意义,接着来了解这个法门的修习方法:如何依总相念来起观行?
总相念一共有三种层次:境总观别、境别观总、境观俱总。这些都是名相;虽然名相是假名、假有,但是把名相了解了,以名昭德,就能藉由这个假名、假有来启发我们的性德。所以,要找到、契入这个性德,也不离开假有。
第一是「境总观别」。「境总」,就是总合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。「观别」,别,就是各别、分别起观。说明如下:
(一)观不净:观身不净、观受不净、观心不净、观法不净,四境皆不净。
(二)观苦:观受是苦、观心是苦、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,四境皆苦。
(三)观无常:观心无常、观法无常、观身无常、观受无常,四境皆无常。
(四)观无我:观法无我、观身无我、观受无我、观心无我,四境皆无我。
无论是观不净、观苦、观无常、观无我,都是别用一观,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境,来观察、起观行。
总相念有三种层次:境总观别、境别观总、境观俱总。第一是「境总观别」,如举一观身不净,也观其他受、心、法三境统统是不净。别用一观,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。
用不净观,观身不净、观受不净、观心不净、观法不净,四境皆是不净。
用苦观,观受是苦、观心是苦、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,四境皆是苦。
用无常观,观心无常、观法无常、观身无常、观受无常,四境皆是无常。
用无我观,观法无我、观身无我、观受无我、观心无我,四境皆是无我。
「境别观总」,于一境,总用四观,即所观之境分开来修,能观的观法总括起观,如观身不净,观身也是苦、无常、无我。此即一法具足其他三法;举一法,其他三法也统统起观。
万法不离能观的这念心,「境观俱总」,即以四观通观,将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,总合起观,一即四,四即一,一法具足一切法,达到无碍的境界,身心就皆得自在;身心能够得自在,智慧就能得自在,乃至于达到神通无碍。
同样是成道证果,但每个人所成就的智慧、定力、神通,还是有差别。这是因为在法门的熏修上有深、有浅;或是有碍、或是无碍。什么是有碍、无碍?以四念处而言,如果修别相念,因各别修、各别起观,便执着观身不净就只是观身不净;观法无我就只是观法无我……法与法当中无法融通,成了法执,这就是「有碍」;如果能进一步修总相念,一法具足一切法,法法融通,就称为「无碍」。
所以修别相念,虽然也能开发智慧、增长定力、启发神通,但与总相念所成就的智慧、定力、神通、乃至解脱自在相比,还是有程度上的差别。总相念,就是一法具足一切法,把总相念修好了,这念心面对所有境界就没有颠倒、心无障碍,说法就能够圆融,有事、有理;事当中有理,理当中有事,达到事事无碍、理事无碍、理理无碍。把四念处的总相念修好,不但能够启发无碍的辩才,也能够成就无碍的定力、乃至于无碍的神通。
我们修行要想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,这是一个目标;有了目标,还要去实行。透过四念处总相念的熏习、练习,就能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。
以下就以「境总观别」,举例来说明修观的过程。
观身不净,观受、心、法也是不净。大众熏修过九孔流不净、九想观,都知道观身不净的道理。为什么受、心、法也是不净?我们要明白其中的道理,如果不明白,就不容易起观。
受,就是感受,有乐受、苦受、不苦不乐受。不管是哪一种受,都会障蔽我们的本心,积聚有为烦恼等法,而受无量生死,称为「受阴」;所以受阴也是不净。
以乐受而言,世间人有种种不同的快乐感受,不管是哪一种乐受,都是染污、不清净的。譬如:男女之间产生爱着,一般人认为这是一种快乐的感受;可是这种受是不净的,为什么?因为众生对这种感受产生贪着、起了贪心,就把自己的清净心给蒙蔽了;心当中有欲爱、色爱的烦恼,乃至时时刻刻都在起欲爱、色爱,将来就要受生。由于众生心当中有贪瞋痴,贪着男女的欲爱、色爱,所以才会受生,因此,受生时的这个心是不净;受生以后,神识就入到子宫里去了,那个地方很脏、很臭,也是不净……这些不净的苦报,都是由我们对受的贪着所招感而来。由此可知,受是不清净的。
如果我们得到了禅定,或是听闻出世法,也会产生一种禅悦、法喜的感受;相较于世间五欲之乐,虽然这种感受较为清净,但假使贪着这种感受,还是没办法得到解脱。例如:证到初禅,这时已经离开了恶法、不善法,离开了欲界的苦、粗、障,感觉身心都得到安定,产生一种欢喜的感受,所以称为离生喜乐地;但初禅这种觉受还是不清净,为什么?因为瞋心还没有去除,就算生到初禅三天,将来还是会有火灾;假使贪爱初禅的境界、感受,就会招感未来的生死,所以这种受还是不清净。
因此,证到了初禅,马上要继续再修六行观,「下厌苦粗障,上欣净妙离」,把这个心慢慢慢慢净化、提升,到达二禅,此时摄心在定,澹然宁静,而生胜定喜乐,故称定生喜乐地;但二禅贪心未除,将来还是会感水灾,所以二禅的觉受还是不清净。这时继续再修六行观,到达三禅,此时已离开二禅天粗动之喜受,而住于胜妙之乐受,故称离喜妙乐地;但三禅痴心未除,将来还是会感风灾,所以三禅的觉受还是不清净。最后连这个受都要舍掉,舍二禅之喜,及三禅之乐,心无憎爱,一念平等,清净无杂,到达四禅,称为舍念清净地,就能远离三灾。由此证明,不论是世间法、出世法,受阴都是不清净的。
总而言之,苦受有苦苦,当然是不清净;乐受有坏苦,也是不清净;不苦不乐受有行苦,还是不清净。观受不净,就是这样去观、去思惟。专注思惟这个道理,心愈来愈细,慢慢就会契入能思惟这个心,这就是心路历程。
观心不净,我们心当中有贪瞋痴,有无明、妄想、执着、染污,所以心也是不净,这个道理很容易明白。
观法不净,是指宇宙万法、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是清净的。你看全世界各个国家、社会,都不安定,充满了杀盗淫、充满了名利财色、充满了斗争……这些法都是不净;其次,整个世界的环境、乃至空气也不清净,只要有人、有动物的地方,就有种种污染,你看每个人制造出一大堆垃圾,汽车排放的废气,工厂、家庭、乃至餐馆排出的废水和臭气……充满了整个世界!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地方、哪一个法是清净的。
过去有些人喜欢住在山里,在山上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,可以吃山泉,乃至于吃野草、松花、松果;但现在即使在山上的环境也不清净了,由于种植作物洒了很多农药,空气和水都受到农药的污染,水里面有残毒,要找到清净的水也很困难,如果附近有养鸡场,鸡粪的臭气又污染了空气……这样来观察,外面所有一切法都是不净。
不净,一个是事上不净,一个是理上不净。事上不净,例如环境污染、空气污染、农药、残毒、核子试爆……这些都是不清净的;理上不净,就是全世界众生的心中都充满了贪瞋痴的念头,不但台湾有杀盗淫,全世界都有杀盗淫,这些都是不净。佛经里记载,人间的臭气冲到天上,有百由旬这么高,所以天人看我们人间竟像厕所一样。但就算是在天上,还是不净!天人将死时,会有五种衰相现前,称为五衰,如《大般涅槃经》所载:「一者衣裳垢腻,二者头上花萎,三者身体臭秽,四者腋下汗出,五者不乐本座。」这五衰就是不净。所谓观法不净,我们的身体也是法,外面的万事万物也是法,心中的念头也是法,所以内内外外,一切法都是不清净的。
以上是举例说明,如何用不净观,来观察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界都是不净。大众可以根据这些道理来起观行,观就是思惟;其余观苦、观无常、观无我,也是同样的道理。用苦观,观察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界都是苦;用无常观,观察这四个境界都是无常;用无我观,观察这四个境界都是无我,这就是总相念──境总观别的熏修方法。我们要把这些道理记下来,依着道理来修观;方法都了解了,才有办法起观、修观行。
佛法讲闻思修,有闻慧、思慧、修慧。所谓闻慧,是听闻他人说法而得的智慧;思惟法义所得的智慧是思慧;实地修行而得的智慧称为修慧。例如刚才听闻了不净观的道理,就是闻;思,就是思惟、想念这个道理,想一遍、想两遍、想三遍……我们把心靠到这个境界上,有耐心地思惟一次、两次、三次、四次……慢慢熏修,就是思惟修;修别相念就是各别想念,修总相念就是总合想念,这就是观、就是修禅定。假使没有耐心,修一修心中感到很烦恼、很厌烦,乃至于打瞌睡,这样就始终没办法修成功、没办法达到相应的境界。
什么叫做相应?能观之智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所观之境要现前、要历历明明。例如:观身不净,在起观的时候,就看到身体的种种不净;观受不净、观心不净、观法不净,也是如此。除了心、境都要清楚明白以外,还要不起贪着,否则生了法爱,又成了毛病。平常有时间,就要安禅静虑,一个是能观之智、一个是所观之境,能观的这个心始终都要清楚、明白,这些都要靠我们自己努力来熏习。
佛法讲要修福德、修智慧。平时要修善法,这属于福德;除了修善以外,还要听经闻法、修智慧。藉由听经闻法、起观行,有了般若智慧,才能心开意解,面对世间任何境界,才不会迷失当下这念心、被境界所转。假使没有起观行,看到外面的境界,都把它当作实实在在的,心被境转,就落入尘境、落入众生境界。所以观行是很重要的!
接着讲苦观。我们静坐思惟,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皆是苦:观受是苦、观心是苦、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。
观受是苦,受就是感受,我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接触外面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,就会产生种种感受。所谓眼以色为食,耳以声为食,眼睛看到色相,有见色的感受;耳朵听到声音,有闻声的感受;舌头尝到酸甜苦辣,有尝味的感受;乃至身体接触到外面的冷暖、轻重、涩滑……都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感受,这就是受。
受又分为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在顺境当中就会产生乐受,在逆境当中就会产生苦受,在不违不顺的境界中所产生的感受,就是不苦不乐受。然而,不论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都是苦。这是为什么?
苦受有苦苦,在逆境当中,身心都受到逼迫,实在是苦。乐受有坏苦,任何一件快乐的事情都无法持久,很快就会坏掉,所谓乐极生悲,这就是苦。例如:买了一部新车,坐在车上很神气、很得意,感到很快乐;但车子一开,忽然出了问题,乃至发生车祸、翻了车,不但车子撞坏了,身体也受伤了,乐就变成苦了,所以乐受有坏苦。如果是不苦不乐受,虽然身心感觉不苦、也不乐,但心念还在生灭、迁流,这就是行苦。无论是生理的感受、心理的感受,都是苦。观受是苦,就是依着这个道理来思惟。
一切感受都是有能、有所,有能感受的心、所感受的境界,属于相对;既是相对,就有种种苦。由于我们起了这种观行,知道诸受皆苦,平时就会有警觉,遇到乐受不起贪着,心就能得解脱。所以观苦的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得解脱。
观心是苦。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攀缘心,什么叫做攀缘心?例如:看到前面这只手表,看到手表以后,心中就开始想:「这只手表是金表、还是不锈钢表?是什么牌子?造型如何?……」想来想去,觉得这只手表实在很好!于是就起了贪心、想要占有,乃至于天天想念;即使得到了,也是苦;如果得不到,那就更苦了。这个心,一看到手表就在攀缘、缘虑;如果没看到这只手表,就不会有这些心念了,所以真正是有心就有苦,无心就无苦。
你看世间人贪名,拚命想得到名,得不到也是苦,就算得到了还是苦;贪色也是如此,看到某某人长得很苗条,起了贪着,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想念、攀缘,过了一天、两天,还是放不下,站也不是、坐也不是、卧也不是,甚至作梦都会梦到。我们想一想,这个心实在是苦!无论心中想的是什么,想财、想色、想名、想利……心一动、一攀缘,就是一个生灭,这些都是苦;乃至于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也是苦。
想到过去,假使过去事业很有成就,觉得现在一无所成,这个心就很苦;假使过去的日子实在太恶劣,想到那些坏的境界,只会让自己更伤心,这还是苦。想到现在,认为这个人也看不起我、那个人也看不起我,这个人也在排斥我、那个人也在排斥我……总觉得自己得不到肯定,到处都不如意、不得自在,就愈想愈苦。想到未来,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?心生忧虑;或是想着未来要成道、要得个好的执事……想来想去,离现实就愈来愈远,乃至愈想愈烦恼、愈想不开;这些法、这些心念,都是苦。
有身也是苦,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苦,乃至受到外在环境冷、热……种种刺激,这也是苦。以病苦而言,现在有不少慢性病、或者其它疾病,怎么医也医不好;假使身体有了病,自己为病所苦,心念始终提不起来,不能看经、不能打坐、也不能修善……或是由于身体长得很矮、长得很瘦、长得很丑陋……使自己心生烦恼,这些都是苦。
佛经里面讲:「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。」我们要观察,这个心起贪瞋痴,是罪恶之源,身体是一切罪恶的渊薮。想一想,我们从无始以来,为了这个身体要吃、要穿、要住、要享受……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?浪费了多少金钱、多少生命?乃至造作种种恶业,把自己带到地狱、畜生、饿鬼道去受苦。这样一想,就知道我们一直以来,都被这个身体所害!所以要观身是苦。
大众要依据这个道理来起观行。观行就是想念、思惟。以上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观受是苦时,同时观身、心、法三个境界皆苦:观受是苦,思惟自己有种种感受,无论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都是苦;观心是苦,思惟自己也有攀缘心,这个心不断攀缘、生灭,也是苦;乃至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。对于苦的道理,要反复不断地去观察、思惟,思惟纯熟,遇到境界才不会起贪着。(待续)接着讲苦观。我们静坐思惟,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皆是苦:观受是苦、观心是苦、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。
观受是苦,受就是感受,我们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接触外面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,就会产生种种感受。所谓眼以色为食,耳以声为食,眼睛看到色相,有见色的感受;耳朵听到声音,有闻声的感受;舌头尝到酸甜苦辣,有尝味的感受;乃至身体接触到外面的冷暖、轻重、涩滑……都会产生种种不同的感受,这就是受。
受又分为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在顺境当中就会产生乐受,在逆境当中就会产生苦受,在不违不顺的境界中所产生的感受,就是不苦不乐受。然而,不论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都是苦。这是为什么?
苦受有苦苦,在逆境当中,身心都受到逼迫,实在是苦。乐受有坏苦,任何一件快乐的事情都无法持久,很快就会坏掉,所谓乐极生悲,这就是苦。例如:买了一部新车,坐在车上很神气、很得意,感到很快乐;但车子一开,忽然出了问题,乃至发生车祸、翻了车,不但车子撞坏了,身体也受伤了,乐就变成苦了,所以乐受有坏苦。如果是不苦不乐受,虽然身心感觉不苦、也不乐,但心念还在生灭、迁流,这就是行苦。无论是生理的感受、心理的感受,都是苦。观受是苦,就是依着这个道理来思惟。
一切感受都是有能、有所,有能感受的心、所感受的境界,属于相对;既是相对,就有种种苦。由于我们起了这种观行,知道诸受皆苦,平时就会有警觉,遇到乐受不起贪着,心就能得解脱。所以观苦的主要目的,就是为了得解脱。
观心是苦。这里所说的心是指攀缘心,什么叫做攀缘心?例如:看到前面这只手表,看到手表以后,心中就开始想:「这只手表是金表、还是不锈钢表?是什么牌子?造型如何?……」想来想去,觉得这只手表实在很好!于是就起了贪心、想要占有,乃至于天天想念;即使得到了,也是苦;如果得不到,那就更苦了。这个心,一看到手表就在攀缘、缘虑;如果没看到这只手表,就不会有这些心念了,所以真正是有心就有苦,无心就无苦。
你看世间人贪名,拚命想得到名,得不到也是苦,就算得到了还是苦;贪色也是如此,看到某某人长得很苗条,起了贪着,心中时时刻刻都在想念、攀缘,过了一天、两天,还是放不下,站也不是、坐也不是、卧也不是,甚至作梦都会梦到。我们想一想,这个心实在是苦!无论心中想的是什么,想财、想色、想名、想利……心一动、一攀缘,就是一个生灭,这些都是苦;乃至于想过去、想现在、想未来,也是苦。
想到过去,假使过去事业很有成就,觉得现在一无所成,这个心就很苦;假使过去的日子实在太恶劣,想到那些坏的境界,只会让自己更伤心,这还是苦。想到现在,认为这个人也看不起我、那个人也看不起我,这个人也在排斥我、那个人也在排斥我……总觉得自己得不到肯定,到处都不如意、不得自在,就愈想愈苦。想到未来,不知道未来的事情会发生什么变化?心生忧虑;或是想着未来要成道、要得个好的执事……想来想去,离现实就愈来愈远,乃至愈想愈烦恼、愈想不开;这些法、这些心念,都是苦。
有身也是苦,我们的身体有生老病死苦,乃至受到外在环境冷、热……种种刺激,这也是苦。以病苦而言,现在有不少慢性病、或者其它疾病,怎么医也医不好;假使身体有了病,自己为病所苦,心念始终提不起来,不能看经、不能打坐、也不能修善……或是由于身体长得很矮、长得很瘦、长得很丑陋……使自己心生烦恼,这些都是苦。
佛经里面讲:「心是恶源,形为罪薮。」我们要观察,这个心起贪瞋痴,是罪恶之源,身体是一切罪恶的渊薮。想一想,我们从无始以来,为了这个身体要吃、要穿、要住、要享受……不知道花了多少时间?浪费了多少金钱、多少生命?乃至造作种种恶业,把自己带到地狱、畜生、饿鬼道去受苦。这样一想,就知道我们一直以来,都被这个身体所害!所以要观身是苦。
大众要依据这个道理来起观行。观行就是想念、思惟。以上举了一些例子来说明观受是苦时,同时观身、心、法三个境界皆苦:观受是苦,思惟自己有种种感受,无论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都是苦;观心是苦,思惟自己也有攀缘心,这个心不断攀缘、生灭,也是苦;乃至观法是苦、观身是苦。对于苦的道理,要反复不断地去观察、思惟,思惟纯熟,遇到境界才不会起贪着。
第三是无常观。观心无常,心心不住,念念迁流;观察人的心念,从白天到晚上都在变化,今天想这个、明天想那个……所以这个心是无常的。举例来说,现在想要诵经,诵一诵,又不想诵了,听说持咒有灵感,就想要持咒;但一听到有人说,持咒要持到百万遍才有灵感,想到要持百万遍,又不想持咒了,就想来念佛;念佛念得口干舌燥,又不想念佛了,想来拜佛、忏悔业障;拜一拜,拜得头昏脑胀、腰酸背痛、膝盖也痛,觉得拜佛也很辛苦,又不想拜佛了,想来打坐;坐下来不到几分钟,腿子又酸、又痛、又麻,又不想打坐了;想听经,又听不懂;想背经,又背不起来……始终是想来想去,心猿意马,觉得修行实在太不容易了;甚至认为:「自己根机不好,可能不是出家修行的料,不如做一个在家居士好了……」这样一来就心生退悔,这都是这个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!
俗话说,条条蛇都咬人,没有什么事是容易成就的,有些人初初开始修行学佛,发了大愿想要成道、证果;出了家以后才知道,要想成道证果,还要修观行、修种种法门,这个心又感到厌烦;或是这山望见那山高,学了一个法门,又认为其他的法门比现在所学的法门还要好,觉得学禅也不对、学密也不对、学教也不对……学什么都不对,甚至退失了道心。
没有读佛学院的,认为读佛学院很好,想去读佛学院;等到读了佛学院,看到功课很多,要背很多经教,要上早课、晚课,还要遵守很多规矩,又感到厌烦;觉得这个教授师对自己不好,那个教授师也对自己不好;考试时看到题目很难,心里就想:「教授师故意为难我,出这么难的题目!」看到某某人考得很好,又想:「他也没有什么了不起,可能是瞎猫碰到死耗子,只是运气好而已;或是教授师先跟他打了个PASS、卖了个消息过去……」念头从来没有停过,这个心始终是想来想去、念念迁流、念念分别,这就是心念的无常。
世间人的心念更是无常,例如:两个人做生意,本来谈得很好,忽然一下要退货,这时双方都害怕彼此的心可能靠不住,所以要打一个契约。打了契约,算是有个保障了;但想来想去,觉得打了契约还不够,还要请律师来签证;律师签了证以后,恐怕还是不可靠,还要到法院里去公证……始终没有完、没有了,这就是人心无常。又如:自己本来已经有衣服穿了,又觉得这件衣服不够好,想要买一件名牌衬衫;乃至于同事之间,早上还很要好,到了下午就翻脸成仇,真正冤就是亲、亲就是冤,爱就是恨、恨就是爱,这个心始终在冤亲、爱恨、颠倒、生灭当中,时时刻刻都在念念迁流、念念生灭,这就是无常。
观心无常,观就是注意,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,注意这个心的生灭,慢慢观、慢慢观,明白众生的心念念生灭,真正是无常,就能破除众生执常的颠倒。
总相念「境总观别」,就是别用一观,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。例如,若是用无常观,要观心无常,也要观法无常、观身无常、观受无常。
观法无常,法就是宇宙万法;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,没有任何一法能够永久存在。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,现在看起来很好,下一刻可能忽然就发生天灾地变;乃至经过时间的推移,沧海桑田,大海变成陆地、陆地变成大海;所谓「一朝天子一朝臣」、「秦时明月汉时关」,从过去到现在物换星移,田土不知道换了多少主人?江山、国家也不知道换了多少主人?世间诸法始终是无常,哪里是恒常不变的?人有生老病死,出生之后会老、会病,最后会死;从医学来看,人身体上的细胞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全部新陈代谢一次,乃至心念也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,这些都是无常。然而凡夫对于世界、身体、心念的变化,却不知不觉、根本就不知道!因此始终把一切法当作是常,产生了执着;现在为了要破除这个执着,就要观法无常,思惟宇宙万法都是无常,没有任何一法是永久存在的。
思惟时,要由器世间、众生的色身、心念,一个一个地想。首先思惟世界有成、住、坏、空,世界上一切事物、一切动物、植物……都是无常,不能贪爱。一切众生的色身,不论是海里的、空中的、陆上的众生,都有生、老、病、死。很多虫子是朝生暮死,早上出生,晚上就死亡;乃至因种种人为的因素,也会造成很多众生死亡,例如:发生战争、飞机失事、喷洒农药……所以众生的生命是无常的。进一步观察,我们的心念有生、住、异、灭,剎那剎那、念念迁流、心心不住,所以心念也是无常。
观法无常,就是观察、思惟整个世界、山河大地、日月星辰、秽土、净土、所有一切贤圣、一切众生……一切万法统统都是无常,观到相应的境界,一起观,就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生生灭灭、都是无常。这念心与无常之理相应,就能破除执常的颠倒,契悟到空性。
观身无常,这个身体有生、老、病、死,乃至身上的细胞随时都在新陈代谢,也是无常。
观受无常,受就是感受,不管是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都是无常。为什么?举例来说,现在觉得口渴、想喝一杯开水,这是一种感受;喝了开水就止渴了,这又是一种感受;喝了几口,觉得开水淡而无味,又想喝一杯咖啡、或是茶、乃至泡沫红茶……觉得这些饮料喝起来口感非常好,所谓口感就是一种感受;这样来观察,就知道感受不断在变化,是无常的。我们六根接触六尘,产生种种感受,有眼受、耳受、鼻受、舌受、身受、意受,这些感受也都是无常。例如:我们的眼睛总是想要向外看,看到好看的东西,就有一种好的感受,可是看一看,又不想看了,想要去听;听到好听的音乐,感受很好、感觉很欢喜,但听久了又觉得厌烦……由此可知,我们的感受,不管是苦受、乐受或不苦不乐受,时时刻刻都在变化,所以受阴是无常的。
以上是举例说明,如何用观无常来总观四境,观心无常,同时观法、身、受三个境界也是无常。除了以上所说之外,关于无常还有很多观察的面向,希望大众举一反三,根据这些道理来起观行。我们修观时,思惟的道理愈多愈好,因为道理思惟得愈缜密,这念心系念的境界愈广、系念的时间便愈长,转识成智就愈彻底。由于我们把无常当作是常,面对种种境界都是执以为常的颠倒,又因颠倒而执着种种境界;我们修观,就要在种种境界上思惟无常的道理,藉此来破除执着。这些境界归纳起来,有身、受、心、法四种。
凡夫众生始终执着境界为实有,很难看破、了断;我们依总相念「境总观别」修无常观,透过思惟,了知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界都是无常,虚妄不实,就能破除对境界的执着;既然心念也是无常、虚妄的境界,那么究竟是谁在起贪瞋痴?这样一观察,我们也找不到起贪瞋痴的人;没有了贪瞋痴,烦恼自然而然就断除了。若能把无常观修习成就,就不会起贪心、瞋心、痴心、慢心、疑心,烦恼自然不断而断。
第四是无我观。以无我观,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这四个境界。
所谓观法无我,就是思惟诸法缘起、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所生,所以没有自性;既然是缘起,就是假有。这个道理,必须透过观行,才会铭记在心。佛法有三假观──因成假、相续假、相待假。我们可以透过假观,来观一切法都是假有,是空、无常。
因成假: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,所以是假有。相续假:一切诸法相续不断,从过去到现在、从现在到未来,无论是事、是理、是人、是物,乃至时间、空间,都是相续而成的假相;我们所认为的自己、他人也是如此,由于众生分别、执着,才认为自己、他人都是真实存在,其实这些都是相续生灭、变化的假相;乃至众生的心识也是如此,念念相续,前念既灭,后念复生,当中没有实体,也是假相。
相待假:世间一切诸法,都是相对待而生的假名、假相、假有。以内、外来说,有内必有外,因内才能显出外、因外才能显出内,内、外是相因而生,属于相待假。例如:我们现在坐在讲堂里,认为讲堂是内,庭园是外;如果站在庭园来看,庭园就变成内,永丰路就变成外;如果站在永丰路来看,永丰路就变成内,西安路又变成外……如此看来真的有一个「内」、「外」吗?我们站在一个定点,认为外面是「外」,当我们站到外面,原先认为的「外」又变成了「内」;由此可知,内、外是对待而生的假名、假相、假有,没有一个自体存在,所以是无我。
又如:白天、晚上也是无我,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境界,为什么?我们现在是白天,在美国则是晚上;我们人认为是白天,有很多动物白天看不见,对牠们而言,白天就变成晚上;那么现在究竟是白天?还是晚上?从整体来看,就知道白天、晚上,乃至明、暗,确实都是随因缘而有所不同,是因缘假合的虚妄境界,同时也是相待假。
以明、暗而言,我们现在坐在讲堂,到了晚上把电灯一开,讲堂就是光明的,什么都看得见;把电灯一关,讲堂又变成黑暗了,所以明、暗是相对的,也是因缘而生,是假有,属于缘起法,是空性,因此,明也是无我、暗也是无我。
依此类推,男、女也是相对的假相,因为有男,所以才立一个「女」字;因为有女,所以才立一个「男」字。假使世界上统统是女众、没有一个男众,字典上也找不出一个「男」字;相反地,假使世界上统统是男众,想在字典上找一个「女」字,也找不出来,由此可知,男、女是相对的境界,是无我。再进一步观察,男众的色身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,女众的色身也是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假合;男众的心是受、想、行、识,女众的心也是受、想、行、识;所以,无论是男众、女众,都是假相、都是无我。现在有些男众想当女众,去找医生动个变性手术,就可以变成女众;或是女众想当男众,去找医生动个手术、开个刀,也可以变成男众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男、女并不是绝对的,所以是无我。
一切法都是无我;假使诸法有我,就始终是绝对的,男就是男、女就是女,明就是明、暗就是暗,内就是内、外就是外……而事实上并非如此;因为诸法无我,所以世界上没有一个绝对的东西存在。把这些道理融会贯通,凡是相对的境界,都是无我、无常,都是虚妄不实的,不要执着。这样来观察,就能了解诸法无我。
修习观法无我,就是这样来思惟,运用三假观的道理,思惟一切内外诸法都是因缘假合、相对待、相续生灭而成的假相,都是无我。
我们再举一些例子,让大众能够多运用一些题材来起观。以水为例,我们天天喝水,一般人执着水就是水,而不知道水也是无我;我们想一想,如果水有我,水就始终是水,无论遇到什么境界,它都绝对存在、不会变化,但事实上并非如此。从科学的角度来看,水是由氢、氧这两种元素所组成,如果把氢、氧拆开,就不是水了。一般人看到水,认为是水;在科学家看来,水是两个氢原子、一个氧原子的组合;天人看到水,就变成了琉璃;修罗看到水,就变成了刀剑;饿鬼看到水,就变成了脓血;龙王看到水,就变成了宫殿;鱼鳖虾蟹看到水,就像是人在空气当中一样,所以,水并不是一个绝对的东西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水也是遇缘而起,属于无我的境界。当水遇到高温、高热,就变成了水蒸气,这时水就不存在了;你说水蒸气是真实存在吗?也不一定!水蒸气往上升,遇冷就凝结变成云、或是变成雨,乃至于变成冰雹;遇到更低的温度,就变成雪;冰雹和雪落到地面上,遇到较高的温度,又融化变成水了。由此可知,水是无我、没有自性。
除了以上所举的例子外,关于无我的道理还很多,修习观法无我,就是思惟这些道理:诸法缘起、缘起性空、没有自性,现象界中所有一切,不外乎是依着因缘和合、相续、相待而成的假相,因此,一切境界、一切法都是无我;慢慢观、慢慢思惟这些道理,一个钟头、两个钟头……不断地持续精进,思惟久了,所思惟的理现前,这念心与理相应,观行成就,就能破除执着、产生智慧。
观身无我,我们的身体是地大、水大、火大、风大四大假合,乃至于是由很多很多的细胞组成,所以是无我,这个道理大家都很熟悉。
观受无我,受就是感受,有苦受、乐受、不苦不乐受,这些感受都是因缘而生、没有自性,是无我。
观心无我,如《大方等大集经》云:「一切诸心从缘生,是故次第心不断。」众生的心念也是无我。以上是用无我观,总观身、受、心、法四境。
熏修总相念「境总观别」,就是别用一观,来总观四境。静坐思惟时,熏修总相念的道理,最后这念心不想过去、不想现在、不想未来,就是彻彻底底保持这念心,提起正念来起观行,如此就能漏尽烦恼、得到解脱、开显智慧,达到事无碍、理无碍、事事无碍,成就远近无碍、大小无碍、明暗无碍、净秽无碍等种种无碍的境界。
总相念有境总观别、境别观总、境观俱总三个层次;第二是「境别观总」。我们明白了「境总观别」,对于「境别观总」的修观次第、方法,就容易了解。
「境别观总」,就是别于一境,总用四观。总用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这四种观行,来观察、思惟身、受、心、法各别的境界。以身念处而言,修习总相「境别观总」,除了观身是不净,同时观身也是苦、无常、无我。思惟其他境界──受念处、心念处、法念处,也是如此。说明如下:
(一)身念处:观身不净、观身是苦、观身无常、观身无我。
(二)受念处:观受是苦、观受无常、观受无我、观受不净。
(三)心念处:观心无常、观心无我、观心不净、观心是苦。
(四)法念处:观法无我、观法不净、观法是苦、观法无常。
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的道理,在修习别相念时已经思惟过,这些道理都是一样的;现在进一步修习总相念「境别观总」,即是总合四个观法来观身、总合四个观法来观受、总合四个观法来观心、总合四个观法来观法,以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。
要想真正达到圆融无碍,就必须起观行,反复不断地熏习、练习,这就是事。如果仅仅是了解这些道理,而没有起观,没有在事上来磨炼、熏修,观行就不能成就,工夫也不会现前;工夫不现前,就没有办法得到智慧、破除烦恼;烦恼没有破除,就没有办法得诸漏尽。
就四个境界来讲,别用一观,总观四境,称为「境总观别」;就一个境界来讲,别于一境,总用四观,称为「境别观总」;不论是境总观别、境别观总,都是总相四念处的方便,使我们这念心更能圆融、广大、纯熟、微细、无碍,最后达到总相念──境观俱总,目的是在这里。
总相念的第三个层次是「境观俱总」,就是将四境、四观总合起来,相互交错来起观行。「总」就是总合。境总,就是总合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四境;观总,就是总合「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」四观。
例如,观身是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;同时观受、心、法三境也是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。最初先观身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;接着马上观受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;接着马上观心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;接着马上观法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。对于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这四种境界,密集地用「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」这四种观法来起观行,这样来修习,观法纯熟了,慢慢就能总合起观,达到境观俱总,一即四、四即一,举一俱得。
举身念处一境,而受、心、法俱在其中;举不净一观,而苦、无常、无我皆在其中。
举受念处一境,而心、法、身俱在其中;举苦一观,而无常、无我、不净皆在其中。
举心念处一境,而法、身、受俱在其中;举无常一观,而无我、不净、苦皆在其中。
举法念处一境,而身、受、心俱在其中;举无我一观,而不净、苦、无常皆在其中。
就像天台宗有次第三观、一心三观,次第三观就是各别修习空观、假观、中观,空是空、假是假、中是中;次第三观修练纯熟了,进一步修一心三观,一即三、三即一,即空、即假、即中,假观当中也有空、也有中道实相的道理,所以假观当中有空观、中道实相观;同样地,空观当中也有假观、中道实相观;中观当中也有空观、假观;一假一切假,一空一切空,一中一切中,一法具足一切法,最后的目的不外乎是归于当下这一念心、归于中道实相。
四念处观,从别相念进一步达到总相念,就像天台宗先由次第三观,进一步达到一心三观。前文所提的别相念、乃至「境总观别」、「境别观总」,是总相四念处的方便,修习纯熟了,进一步将四境、四观总合起来修观,就称为「境观俱总」,即是总相四念处,一法具足一切法,一切法不离一法,目的是达到心境一如、心境不二、法法圆融无碍的境界。
总相念是一种般若智慧的熏修,总相念这些道理是理,如理思惟、起观就是事。观行修成就了,理当中具足事,就能够通达种种事理,智慧就能无碍;乃至定当中有定,神通当中有神通,始终是无穷无尽。所谓「千江有水千江月,万里无云万里天」,一即一切,一切即一,达到理理无碍、理事无碍、事事无碍,「须弥纳芥子,芥子纳须弥」、大小互融无碍,就是《华严经》所说重重无碍的圆融境界。
总相念不外乎「身、受、心、法」四境、「不净、苦、无常、无我」四观,分成三个层次:第一是境总观别──别用一观,总观四境;第二是境别观总──别于一境,总用四观;第三是境观俱总──以四法通观四境,境也是总、观也是总,一法具足一切法,一切法不离一法,举一俱得。
四念处观,有别相念、总相念。修习别相念,也可以成道、证果,不过所能得到的智慧、神通是有限量的;如果能够进一步把总相念修习成就,达到智慧无碍、辩才无碍、神通无碍,就能降伏一切外道、一切魔境。
希望每一个人听闻了这些道理,要进一步去熏习,尽量找时间用功。如果别相念没有修好,要修习总相念也很困难;所以最好先熏修别相念,别相念修习纯熟,有了一些底子、基础以后,再进一步熏修总相念,这样继续不断地用功,就能漏尽烦恼,乃至证到三昧、得到神通、证到果位。四念处观讲到这里为止,大众休息。(全文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