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七的目的就是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每一個人都有本心本性,首先要知道我們的覺性、本性在哪裡?到底哪一個才是自己的真心?例如,在讀書的過程中,從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……,都在用這念心學習,但所學的課業內容都不一樣,之後當了老師,這個心又和當學生時學習的心不一樣,到底哪一個才是我們真正的心?修行要明白我們自己的本心,明白了以後才算是悟了道,悟了道還不是究竟,悟道以後要修道,修道就是保任這念心,保任成功了,這念心就返本還源、究竟清淨,解脫煩惱、超越生死,這就是成道。所以禪七的目的就是要體悟這個心性。
佛經中有「盲人摸象」的譬喻,形容一般人對事物自以為了解,但實際上只是部分而非全貌。盲人沒見過象,透過摸索,只能體會到象的一部分,說出來的特徵雖不離開象,但也不是象。所以摸到象的尾巴,說象像個掃帚,但實際上象並不像掃帚,不過象的尾巴也不離開象本身。摸到象的耳朵,說象像一把扇子。象是扇子嗎?也不是,不過扇子般的耳朵也不離開象。就如同世間傳道的人很多,都說自己的道是最真實,但並非是真理的全貌,而只是部分的了解。所以佛法難聞,正法難遇,現在是末法時代,諸位來打禪七,把這個「道」了解清楚,對人生是很有意義的事,否則觀念不正確,在社會上就容易迷失本心。例如學識很高,但信仰卻很糊塗,因為即便學歷很高,學習種種專業知識的成果,是世間上的智慧、知識,與佛經裡所提的道還是不相干。要了解佛性、覺性,必須經過定心、淨心、明心、檢討反省來體證這念本具的清淨心。
禪七是非常難得的因緣。大家在學校裡當老師、學生,在社會上工作,能夠七天專門來禪修、聽佛法,是無上的福報。假使不來打禪七,也許這七天就去度假、遊山玩水、參加活動,但是旅遊、活動也有很多風險,所以這個禪堂就像是避風港,在這裡通身放下,聽師父講開示,是一個最大的福報。
儒家說:「立德、立功、立言──三不朽」。就如同佛法所說的功德、福報。修善法,我們每個人都要去做,「修一切善,無善不修;斷一切惡,無惡不斷;度一切眾生,無眾生不度。」過去修善積福,就像銀行裡有存款,今生稍為努力,凡事都能得心應手,做什麼都很順利、通泰。如果過去少修善法福德,就像銀行裡沒有存款,今生即便非常努力,都不容易成功。
歷史中梁武帝修了四百多間寺廟、度無數人出家,集結佛法藏經,而且中國佛教提倡吃素,就是從梁武帝那時開始的,所以一般人稱梁武帝為「佛心天子」,做了許多護持三寶、弘揚佛法的事情。那時達磨祖師初從印度來到中國,第一個想度化的就是梁武帝。梁武帝一看達磨祖師是位高僧,便問達磨祖師:「朕修了四百多間寺院,度化許多出家眾,結集經律論三藏,一方面管理國事,一方面弘揚佛法,你看這些功德有多大?」達磨祖師回答他:「毫無功德!」梁武帝當下就起了懷疑:「我所作所為都是佛法,怎麼說是毫無功德?」達磨祖師進一步講:「你這不是功德,是福報,人天的福報。」梁武帝又問:「什麼才是真功德?」達磨祖師說: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」。
淨智妙圓就是我們的覺性,「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」這念心是清淨、絕對、無染著的智慧、真空妙有,超越時間、空間,這個就是無上菩提心,這個就是無上道,體悟到這個,就是真功德。如同現代,無論是家庭、學校、社會、機關團體,都注重修善法,這就是人天的福報;我們平時修一切善,不論大小,無善不修,這就是福報。打禪七,就是進一步從修善積福中提升自己。講這個公案,就是要讓我們了解「體自空寂,不以世求」的這念心是本具的。每一個人都有佛性,覺悟了,佛性就慢慢現前;沒有覺悟,就像世間人充滿了我執,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心中充滿了垃圾,只感覺到自己的存在、自己的幸福快樂,不管人家的死活。因為沒有覺悟,始終是無明、煩惱,因此光明、智慧、慈悲無法顯現,佛性就變成了人性,如果再不注意,就會墮落為獸性。所以諸位能在這裡打禪七、聽聞佛法,體悟這念心,真正是最大的福報。
《六祖壇經》提到:「誰知火宅內,元是法中王。」我們在三界中──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我們的心也在三界中:欲界就是有男女之欲、飲食之欲,種種貪心、欲念,這就是欲界。色界,每個人都有執著,看到好的東西,男相、女相、外面的形形色色,都認為是實有,都想要占有,這就是色界的心念。佛陀住世時,印度有九十多種外道,「外道」是指修行人不知真正的道在哪裡,心外求道。身為佛的弟子,如果不知道在這念心來轉化煩惱,安住在寂靜不動的菩提心、涅槃心,也一樣是在心外求法的外道。所以我們打坐,坐在這裡心要不動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一念不生,不動如山。不管看到什麼、聽到什麼,都要不動,這個就是「定」;有定還要有「慧」,慧就是本具的覺性、清淨心。這念心不動、有了定,這念覺性還要清清楚楚、了了分明、處處作主,就是佛經上所講的「定慧等持」。在這個地方用功,找到一個入處,這一生就受用無窮,這個就是道,就能體會「淨智妙圓,體自空寂,如是功德,不以世求」的道理。
無論大乘、小乘都要悟到本具的清淨心,這就是道。心明福至,心愈清淨,觀察事情便會看得愈清楚。如同下棋,別人知道下一步棋該怎麼走,我們已經看到了第二步;別人看到第三步,我們已經看到第四步;別人看到第五、第六步,我們已經掌握到全局。所謂棋高一著,外在的因緣一動,我們就知道,這個就是清淨的智慧、靈知靈覺的作用,心清淨到什麼程度,智慧就到什麼程度。透過禪七,能讓我們體悟這念清淨心,所以佛法是人生最高的真理。
禪七,一方面要知道調身調心,二方面要把心靜下來,不打妄想,心跑掉了要收回來;打瞌睡、昏沉了,馬上要動一動,不讓心昏沉,這就是覺。假使沒有覺性,想到現在天氣很冷,坐在這裡腿子一盤,蓋腿布熱烘烘的,覺得好舒服,很好休息,就在打瞌睡中錯過一個禮拜,什麼心法都沒有體會到,是很可惜的一件事。
佛說八萬四千法門都是為了對治眾生的執著、煩惱、妄想,所以禪宗祖師說:「佛說一切法,為治一切心;若無一切心,何須一切法。」聽經聞法,最重要是要了解這個「道」,「師父說法,諸位聽法」這念心,本自具足,不假外求。所謂應病與藥,八萬四千法門都是對治眾生的心病,把心中的病醫好了,藥也不需要了;心中的煩惱已去除,對治煩惱的法門也要放下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法尚應捨,何況非法?」到最後一切都要捨掉,心當中沒有一點執著。
禪宗祖師云: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。」我們白天做了很多事情,日理萬機,把事情一一處理好,心中不留一點痕跡、執著、掛礙。所謂「明心是菩薩」,能做到這些,就是菩薩。「明心」,就是這念心要明、要定、要空,真空妙有,妙有真空,要廣大。如《金剛經》說:「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」,四相皆無。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,「三際托空,十方坐斷」。「三際」是指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過去已經過去了,過去心不可得,已經過去的事,想它作什麼?好的,追不回來;壞的,徒留悲傷,所以過去心不可得。你說現在,想現在就是一個念頭,一個念頭就是一個生滅,現在早已過去,這都不是我們的本心、覺性,因此現在心不可得。未來心也不可得,例如買獎券期待要中獎,想到晚上都睡不著。可是未來的事情都還沒到,在這裡空想也是一場空!人的心念就是有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自己執著在這當中跳不出來,所以要「三際托空」過去、現在、未來都空掉了,「十方坐斷」,東、西、南、北……十方,時間、空間都是虛妄的,要放下,放下就不再執著煩惱,就得解脫,這就是無上道,就是正法。
「佛法以人為根本,人以心為根本,心以覺悟為根本」,人有物質生活、精神生活。沒有覺悟,活在世上如同行屍走肉,只有物質生活,很俗氣;死了以後,與草木同朽。佛經提到:「觀天地,念非常」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不論生到哪一界都要受生死輪迴。「觀世界,念非常」,我們這個世界,中外古今,哪個人不死?古人言:「天也空,地也空,人生渺渺在其中。」真正是如此。「朝走西來暮走東,人生恰似採花蜂,採得百花成蜜後,到頭辛苦一場空。」人生到最後,什麼都帶不走。帶得走的是過去的善、惡業,隨著業力流轉生死。凡夫的心想到過去就住在過去,想到現在就住在現在,想到未來就住在未來,這個就是生死的根本。所以《金剛經》說要「無住生心」,這念心無所住著,就是在斷生死的根源。
諸位在禪七當中要悟到這個理,悟了此理,要照此理來打坐、用功,出了禪堂回到家中,早上、晚上乃至於中午,持續誦一卷《金剛經》,靜坐十分、二十分鐘,養成靜坐的好習慣,慢慢的這念無為、清淨心現前了,時間、空間都是虛妄不實的,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。佛法是真理,要去研究體會才知道人生的可貴、佛法的真實!所以禪七的因緣很難得,要通身放下,什麼妄想、掛礙都不要帶進禪堂來,只有這念心,要動就動、要靜就靜,不能有第二念。如同儒家所說:「道也者,不可須臾離也,可離非道也。」須臾,就是一剎那,不可以有一剎那離開道,要堅持、保任這念清淨心,站得住、站得長,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、明心見性、見性成佛。要悟這個道,心要忍耐,沒有別的,腿子痛、腿子痲、腿子痠,腰痠背痛,心煩意亂,瞌睡連連,這些都要忍,忍過去就好了,禪坐是先苦後甜。
《六祖壇經》講得很清楚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,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。」「離道別覓道」,離開這個覺性,想要向外去求一個道,是找不到的。修道就是要悟道,大眾第一天就受八關齋戒,這也是道。所謂戒定慧三無漏學,八關齋戒是修戒,戒除身口意三業的煩惱,所以受八關齋戒是很大的功德福報。進一步配合三慧──聞慧、思慧、修慧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,這個就是聞,聞了以後還要思,將這個道理想一遍、二遍、三遍……把這個道理用到平時生活上來薰修,因緣成熟一下懂了,就悟了。佛法就是薰修,道場這麼多人,大家你看我、我看你,就不會做壞事,有了錯也馬上覺察、覺照、知過、改過。透過聞思修三慧,斷除貪瞋癡三毒,破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,得三種法身「般若德」、「法身德」、「解脫德」。
所以佛法是一種智慧,就如同孔子所說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」,聽聞佛法的道理進一步要去悟,悟到事、悟到理;無論世間法、出世間法、學業、功德、道業、事業、家庭,都要有智慧才容易成就。有智慧,就看得很清楚,該做的一定要去做,不該做的絕對不去做。該進則進,該退則退。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《金剛經》亦云: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佛經裡面處處都提醒我們,要有覺性,要知道反省檢討、知過改過,如此才有光明的人生。
佛法依法門來區分有大乘、小乘。三十七助道品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乘所共修的法門,透過三十七助道品淨化我們的身心,幫助我們成道,值得我們去研究,落實在修行中。大乘的法門就是六波羅蜜,六波羅蜜是自利利他的法門,所以菩薩修六波羅蜜,在利他當中完成自利。以布施為例,布施分為財施、法施、無畏施。一方面透過布施把佛法傳播出去,跟大眾結緣;二方面,透過布施捨去慳貪。我們每個人都有貪心,貪財、愛色,想要留住自己的東西,現在透過布施把貪心捨掉,布施完以後三輪體空,把布施的人、布施的對象、財物都空掉;用布施的方法,來對治、捨掉貪心的煩惱。所以大乘法門既能自利又能利他,小乘就專門修三十七助道品來對治自己的煩惱,斷煩惱、證涅槃來成就道業。
禪七中要悟到這個心法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不要迷失了。有了煩惱、昏沉、妄想,趕快對治。禪宗祖師說: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每個人心當中有很多惡念、妄念、執著,要禁得起考驗。這些念頭來了,要發慚愧心、懺悔心,第一要思惟我現在是修行的人,為什麼要起這個妄念?第二要會觀照這念心,起了貪心、瞋心、癡心、慢心、疑心、惡念,就要覺察誰在打妄想?覺察、覺照,妄念就沒有了。
修行一個是聞道、一個是悟道、一個是修道。修道就是保任這念心,悟到這念心,要經過保任。佛法,有假觀善、真空善、中道第一義善,運用假觀善斷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六根本煩惱。最後,要把假觀善都空掉,修空觀,觀智照空,心當中一法不立。孔子也講:「吾有知乎哉?無知也。有鄙夫問於我,空空如也,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。」吾就是孔子自己,「空空如也」,心當中始終保持覺照、覺察,保持正念,什麼妄念都沒有,所以空空如也。有人來問我事情,「我叩其兩端而竭焉」,兩端,觀察事情的開端和結果,就知道整個因緣,這就是智慧。
在禪堂中就直接修中道第一義善。什麼是中道?就是這念心無住,無所住著的心就是中道了義。所以,禪七要照顧這念心,行香、坐香、放香,都是在調身、調心。希望每一位在禪七中,心中什麼牽掛都沒有,保持只有聽法這念心,一定能有所契悟。世間法都是相對的,在台灣認為是善,在大陸就不一定是善;在過去認為是善,現在也不一定是善;在現在認為是善,在未來也不一定是善。所以佛法稱世間的善法為假觀善。萬法是相續、因成、對待的假有,既是假有就不要執著。修了善法,進一步還要提升自己,要有真空善、中道第一義善,回歸我們的覺性,才是根本!
打禪七就是在提起每個人的覺性,化煩惱為菩提。這個清淨心在煩惱當中,並不是另外去找一個清淨心,要轉化煩惱,就要忍,忍心不動,注意自己的心念,煩惱一起、心一動就知道,起的是善念、惡念、雜念,都要知道!能知這個心,就是覺,不知就是不覺,不覺就隨業流轉。如果心中始終不覺,這樣來學佛,這生就只能修一些福報,修行沒有進步,就只能苦苦惱惱一生,來世遇到善因緣再用功。
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不起心不動念,不想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念心如如不動,了了常知,無言無說,掌握這一念心,就是無上道。一般人心不動就昏沉、打瞌睡、無聊。現在在禪堂,我們這念心不但不動,覺性還要清楚、明白、作主。瞌睡來了,馬上要對治昏沉,看到好的境界不歡喜,壞的境界不恐怖,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」、「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」,保持自心不動,這個就是心法。有善根、有慧根的人,聽到這些道理如獲至寶,積極努力去落實,生生世世必定受用無窮。
想要修道,先要悟道,悟到這念心,行住坐臥、動靜閒忙都能作主,有了煩惱就要化掉,煩惱慢慢化除,菩提心、清淨心就現前。所以慈悲心就在瞋恚心當中,要以平等心待人,去除瞋恚就有大慈悲心。例如不殺生,這個就是大慈悲心,佛法提倡吃素,是基於一切眾生都有佛性,是我們過去、現在的親眷,是未來的菩薩。所以不殺生是基於大慈悲心,「無緣大慈,同體大悲」,這個大慈悲心就是真功德。
禪七就是希望大家要認識這個「道」,經過聞道、悟道、修道,最後成道。要在心地上用功,發長遠心保任這念心,保任這念心就是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」。大家在社會上都有自己的家庭、事業、學業,這個世界就是一個百花叢,裡面什麼都有,五花八門、顛倒妄想。運用佛法讓我們在五濁惡世中,如蓮花出污泥而不染,在這百花叢裡,同流而不合污,這就是「百花叢裡過,片葉不沾身」,這念心始終像蓮花一樣清淨,不被染著,佛法就是以蓮花譬喻這念清淨心,悟到這念心就如同坐在蓮花臺上。
阿彌陀佛的蓮花代表每個人的清淨心、無住心、大慈悲心;要回歸我們自己的清淨心,轉識成智、轉染成淨,化煩惱為菩提,化生死為涅槃,心清淨就是淨土,離開這個清淨心,要另外去找淨土,是找不到的。任何宗派修行的宗旨都要回歸到這念清淨心,離開清淨心就不是佛法、離開清淨心的作為就是業,就要隨業在三界中流轉。
打坐禪修進一步要了解「九住心」。住,安住的住。心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「九住心」是禪修過程的九個層次,第一是「內住」,把心收回來,禪七開始先受八關齋戒,講戒、開示,第一天就住在八關齋戒當中。念佛、念法、念僧、念戒,心嚴住在戒法上面,這個就是福德、功德。我們這念心不管想善法、惡法,只要心一攀緣就跑掉了。現在通身放下,只管在禪堂用功,就是內住。第二個層次就是「續住」,繼續不斷的把這個心收回來,叫續住。經過第一天、第二天、第三天,妄想減少,心安定下來了,昏沉來了,就要對治昏沉。慢慢「安住」不動,覺性現前,心跑掉、打了妄想了,馬上覺察把心收回來。「近住」,這念心靜下來了,慢慢接近禪定,等於種種境界風的波浪已經沒有了。經過「續住」、「安住」、「近住」,不理妄想,妄想來給它來,妄想去給它去,以靜治欲,能知妄想的這念心不動就好了,這就是「調順」。
之後「寂靜」,一念不生,什麼念頭都沒有了,無念。有很多人在這個地方,容易錯認消息,認為已經得道、悟道了,因為心當中一個念頭都沒有,但是如果連能知的覺性也不存在,就好像死水泡石頭,是沒有作用的。這樣坐一百年、一萬年也不能成道,因為沒有慧、沒有覺性。所以要寂靜再寂靜,繼續專注用功,到最後功夫用得很深了,「最極寂靜」,這念心不但不動,而且清楚明白,坐在這裡,就像一盞燈一樣,千年暗室一燈即破,就是定慧不二這個心,這就是「道」。之後「專注一趣」,這時候心當中沒有一點妄想、昏沉,並且能夠任運持續而住,心安住於此來斷無明、化煩惱成菩提。覺得貪、瞋、癡,哪一個煩惱最重,就專門對治這個煩惱,把它化掉,用緣起性空觀,把它空掉。
如果貪財愛色,就修四念處觀來對治。身念處,觀身不淨,受念處,觀受是苦,法念處,觀法無我,心念處,觀心無常,用四念處觀,能觀之智,觀所觀之境來思惟,依此定慧之心來斷除煩惱,破除無明。最後思而無思,對治了以後,要收回來,歸於無念。對治屬於有念,就是要對治自己的無明煩惱,對治了以後,要收回來。心專注一趣,從有能有所的相對,到最後成為絕對的,不再加功用行,「等持」任運自在就要契入禪定,這個時候時間、空間不存在了,在這地方繼續用功,破除無明煩惱。禪修身心調和的過程,分為九個層次,稱之為九住心。內住、續住、安住、近住、調順、寂靜、再寂靜、專注一趣、等持。禪修經歷這九個層次,止觀雙運,清淨自心,就有智慧。
禪七不論有沒有開悟,坐在這裡就有清淨的功德。我們平時身體愛動,嘴巴喜歡講話,心喜歡攀緣,這七天當中守口攝意,身口意沒有這些過失。所以即便禪七沒有悟道、斷煩惱,還是有清淨的功德。就像《楞嚴經》所說: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,通身放下,「歇」就是放下!將來出禪堂就要提得起,提得起、放得下就是真正的菩薩行。禪堂裡面就是要放下!「狂心頓歇,歇即菩提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