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經裡面提到,人人都有佛性。佛性,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每一個人都有。不但人有,所有的動物都有,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靈知靈覺,這就是佛性。
經云:「凡有心者,皆當作佛。」「佛」,就是圓滿的意思,佛的智慧圓滿了、慈悲心圓滿了、平等心圓滿了、禪定圓滿了、善法圓滿了,心當中的煩惱統統漏盡,心清淨了,這念心圓滿了,稱之為「大覺世尊」。所以,我們的人格提升至一切功德圓滿,就是「佛」,如同儒家所說「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」三不朽。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,是出世間的大聖人;而儒家的孔子,則是世間上的聖人。
既然每個人都有佛性,為什麼這個世界仍在混亂當中?每個人都在執著、顛倒當中?這是什麼道理?因為有佛性,但覺性沒有現前。所以,覺性非常重要。
每個人都要有正確的觀念,都要找到一條真正的人生大道。什麼是人生的大道?世間法有世間法的成就,出世法有出世法的成就,但世間法與出世法是一體的,如《六祖壇經》所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」
我們弘揚佛法的目的,就是希望每個人要有覺性。什麼是覺性?做錯了事情,能夠知過、改過,這就是覺性。一般人都知道這個道理,卻做不到,所謂「知道做不到,是名不到道」。
今天非常難得,有這麼多的法師、教授、同學,還有大陸的同學,集合在這個地方共同研究人生的課題。大眾在學校裡求學,是增長學問、增長智慧、增長技能、增長品德,佛經也講:「廣學多聞,增長智慧,成就辯才。」所以,要博學,什麼都要學。儒家對於做學問也說:「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」研究學問,要具足這五個層次。不但要博學,「博而約」,還要會通。
佛法也講這些道理,「聞、思、修」三慧──聞慧、思慧、修慧。無論是師父、一切善知識、教授的教導,你要用耳根來聞。假使不聞,就不能了解道理。所以說「聞慧」,聞了,就能增長我們的智慧。聽聞的時候,必須萬緣放下,才能把道理聽進去。
聞了以後,要思,經過自己的第六意識來思想。想一遍、想兩遍、想三遍……我對老師所說的道理能不能徹底了解?如果徹底了解了,就把它歸納起來,存到自己的八識田中,就如同照相機一樣,存到相機的記憶體裡面去了。
對於上根的人來說,聞了以後,馬上就得到一個結論:「這個道理太好了,要歸納自心!」這個就是變成自己的東西了,不是老師的東西了。所以,佛法所說的道理也很科學。以「聞、思、修」三慧,成就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學,來除去「貪、瞋、癡」三毒。所以,佛法是我們人生的真理。
今天諸位同學來到中台禪寺參加星燈營,要先把過去的統統放下,接受正確的知識、正確的觀念。其實,這些道理也不是新的,佛法到現在有兩千多年的歷史,歷千古而常新。無論時代如何變遷,不管過去、現在、未來,這個道理始終是禁得起考驗。在世間上,不論是做一個科學家、哲學家、文學家、醫學家、政治家……都離不開佛法。為什麼?佛法就是告訴我們,要定心、淨心、明心。
如果一個人管不了自己的心,心作不了主宰、亂掉了,就變成心猿意馬。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作奸犯科,乃至做出種種顛倒的事情,都是因為這個心迷糊了。星燈營就是告訴諸位,每個人都有一盞燈──智慧之燈、菩提之燈,可以照亮自己,也可以照亮社會、照亮世界,讓每個人都能得到平靜、都心安理得,這是很重要的。
研究學問與佛法沒有衝突,假使心愈淨、心愈明、心愈慈悲、心愈謙虛,愈檢討、愈反省,對於所學的東西更能夠廣泛、徹底地接受,並且進一步地了解。人家看十遍,你看一遍就懂了;人家聽一百遍,你聽兩遍、三遍就懂了。為什麼?因為心淨。
我們今天講每個人都有佛性,不但人有,動物也有,《孟子》亦云: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。」所以,人和禽獸的差別,就在於這「幾希」,只差一點點。是哪一點點?就是我們這一念心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。假使這念心能夠把握住、能夠作主,這一生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所成就;假使這念心不能作主,心猿意馬、心生顛倒、心生無明,無奈、無聊,自己就管不了自己。
希望諸位不要把這一件事情看輕了,這是每一個人的大事。這一生要有所成就,先看看自己這念心能不能夠淨?能不能夠明?能不能夠定?有沒有慈悲?有沒有智慧?能不能作主?佛經告訴我們,「念念分明,處處作主」、「不怕念起,只怕覺遲」,每個人心當中都有煩惱,有了煩惱,自己要知道,了解人有善念、有惡念、有雜念、有妄念、有邪念。佛法告訴我們要「轉識成智」,轉煩惱為菩提,把煩惱心化成清淨心、慈悲心、智慧心。今天把這些道理送給諸位,假使真正去做,一生都做不完,修行是自己的事情。
希望各位同學在這幾天當中,從現在開始,要學習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、控制自己的煩惱,只起善念、不起惡念,這是第一步。但是,首先必須知道反省,自己現在起的是善念?起的是惡念?起的是雜念?起的是妄念?……佛法有「四正勤」,是三十七助道品中的四個道理──「已生善念令增長,未生善念令速生;已生惡念令滅除,未生惡念令不生」,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。做到了,人格就完整了,將來做什麼事情都會很安定、很有智慧。
現在一般人只注重外在的裝飾,頭髮要染黃的、染紅的、染白的,還要去做種種的髮型。還要畫眉毛、畫眼睫毛,還要去整型,這是一般人愛美的觀念,就是為了要漂亮。但,除了外在的莊嚴,還要莊嚴我們的內心。內心如何莊嚴?用智慧莊嚴、用檢討反省莊嚴、用慈悲莊嚴,做什麼事情都要退後一步,「退後一步,海闊天空」,這是我們做人做事、做學問、建功立德的基礎。所以,雖然每個人都有佛性,但要有覺性;有了覺性,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,才能作一個清淨、智慧、慈悲、人格完整的人。
佛法以人為根本,人以心為根本,心以覺悟為根本,三位一體,明白這個道理,人人都可以成佛、成菩薩,人人都可以證羅漢果。「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,從今種種譬如今日生」,過去的已經過去了,希望在座的同學不辜負參加星燈營的這一個因緣。佛法說,每個人都可以成佛,佛,就是圓滿的意思,不是一個神話;等於儒家所說: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。」是一樣的道理。怎麼樣才能成堯舜?要「內聖外王」。
什麼是「內聖」?心要淨、要定、要明,要慈悲、要無我,這個就是「聖」;等於《大學》所說,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,諸位都有這種抱負,這就是「內聖外王」。就等於現在一般人所說,每個人都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,是一樣的道理。所以,佛法的真理不離開世間、不離開現代、不離開生活。希望大家在這幾天要認真地學習,專注地聽,成就「聞、思、修」三慧。
佛法告訴我們,用「聞、思、修」三慧,成就「戒、定、慧」三學,化除心當中的三毒。化掉了三毒,就是一個新的開始。
「貪、瞋、癡」三毒,是我們心當中的三堆垃圾,每個人都有。第一堆垃圾是見思惑,第二堆垃圾是塵沙惑,第三堆垃圾是無明惑。舉例來說,發脾氣的時候,自己控制不了,這就是煩惱、無明。我們心當中有八識,八識田就像倉庫一樣,過去、現在所有的種子統統藏在第八識當中。所以,我們現在要把它淨化、翻轉過來,化煩惱為菩提、化無明為涅槃。涅槃,就是寂靜的意思。
一般人都喜歡動,動得靜不得。我們一個人要動也動得、靜也靜得,自己要能作主,要能控制自己。孔子曾說:「罔念作狂,克念作聖。」孔子是世間上的聖人,他的功夫就是「克念」。什麼是「克念」?首先必須知道自己這個心起的是善念?起的是惡念?起了惡念,要克制,就是一個「忍」。
日常生活中所面對的境界,一個是順境,一個是逆境。諸位同學在學校裡面一起共同學習,如儒家所云:「見賢思齊焉,見不賢而內自省也。」看到好的同學,我們要看齊、要向他學習,不要嫉妒,心量要廣大。佛法告訴我們,一切是仗因託緣所生。功德,是善緣所生;惡法,是惡緣所生。所以,大家在學校裡要多結人緣、多結善緣、多結佛緣、多結法緣、多結歡喜緣,不要結惡緣。有了這些緣,做任何事情就能左右逢源。假使現在沒有人緣、沒有佛緣、沒有法緣、沒有善緣,將來一個人就會孤掌難鳴。
在學校對老師要尊師重道,對同學要互相友愛、互相成就、互相鼓勵,這個就是緣,要結人緣、結善緣。如何結人緣?要修四攝法──布施攝、同事攝、愛語攝、利行攝,用這四種方法跟大家結緣。布施攝,包括財布施、法布施、無畏布施。同學之間要建立友好的關係,假使「老死不相往來」,將來畢業之後,連同班同學都不認識,這就是錯誤的觀念。
這個世界的一切,都是緣起;沒有緣,什麼都不能成就,等於古人所說:「孤陰則不生,獨陽則不長。」佛法也說「因緣和合」。明白了這些道理,這一生無論是做人做事,或是作學問,就有了方針,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當中,要會運用這些因緣。
今天藉星燈營這個機會,大家互相結人緣、結佛緣、結法緣。大眾彼此都是中台禪寺星燈營的同學,這個關係很好,不是容易的,要掌握這個關係、要建立這個關係。彼此見了面,「你好!你好!」互相微笑,這就是我們做人的根本。儒家說:「愛人者人恆愛之,敬人者人恆敬之。」俗話也說:「和氣能生財」、「家和萬事興」,在學校、在公園,一見到人就打聲招呼:「大家早!大家好!」對方馬上就會說:「你好!你好!」這就是和合。
所以,從現在開始,不要忘記和合是最重要的,能夠同校、同窗,都是不容易的。俗話說:「同船過渡百世修。」同一個船、過一個渡,都是百世修來的。我們今天在這裡是善緣、是佛緣、是法緣、是歡喜緣,這個緣是清淨的,沒有政治色彩、沒有名利色彩,完全是研究我們人生的道理,彼此之間互相交流。
古德云:「有因有緣事易成,有因無緣果不生,不信但看寒江柳,一遇春風枝枝新。」一個是因,一個是外面的緣。舉例來說,自己很喜歡念書,這是一個根本;又遇到好的同學、好的老師、好的家庭、好的學校,這些都是善緣成就,將來學業一定有所成就。但假使遇到不好的同學、不好的老師、不好的家庭,學業就很難成就。如同佛法裡面講,這個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因緣和合、都是仗因託緣所生。
所以,「有因有緣事易成,有因無緣果不生,不信但看寒江柳,一遇春風枝枝新。」一切都有因有緣,都是因緣和合,你成就我、我成就你,水幫魚、魚幫水,這樣大家都好,這就是因緣和合了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、優點,也有缺點,我們學習他人的長處、優點;看到他人的缺點,也不要毀謗他、不要恥笑他,只要作為借鏡,自己檢討反省。
所以,我們舉辦這個星燈營,「燈」就代表智慧燈、菩提燈,可以照亮自己、照亮他人、照亮社會。怎麼去照亮?平時什麼都要學,假使不學,就是「不學無術」。一般人說:「大學畢業,就等於失業。」這個觀念是錯誤的。孔子云:「不患無位,患所以立。」社會的人才需求很多,等待著大家去發心、等待大家去揮灑,就看看你有沒有這個智慧、有沒有這個德行、有沒有這個能力。
所以,在學校裡要把握時間,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。一般人都知道:「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。」一般人常說:「今年又增加了一歲。」好像是在增加,其實是在減少!假使一個人活八十歲,過一天,生命就減少一天;過一小時,生命就減少一小時,要倒轉過來看。所謂「人生七十古來稀」,諸位正值年輕、努力的時候;假使現在不努力,將來就沒有這個機會了!時間過得很快。所以,現在要把握時間、把握光陰。
老子云:「為學日益,為道日損。」一個是修行,一個是學問。學問,是一個加號;修道,是一個減號。一個加、一個減,怎麼樣才能相互配合?古人說:「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」做學問是一個加號,從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、研究所,今天加一點、明天加一點……,知識一天一天地增加,就稱為「為學日益」。
「為道日損」,「損」,就是減號。修行是一個減號,指我們心靈的世界,自己檢討看看:心當中的貪心有沒有減少?瞋心有沒有減少?癡心有沒有減少?煩惱有沒有減少?自己的心當中有沒有慈悲?有沒有智慧?有沒有慚愧心?有沒有忍辱心?……這就是一個減號。無論是做學問或是修行,無論是加號或是減號,二者都很重要。
過去師父在普台高中、國中、國小開示,曾送給學生們「四字箴言」。今天也把「四字箴言」送給大家。假使能照著「四字箴言」的原則去學習,絕對不會虛度一生。
四字箴言──「會、熟、巧、精」,第一個是「會」,第二個是「熟」,第三個是「巧」,第四個是「精」。第一個「會」,學習的過程中,什麼都要學會,要博學;假使你也會、別人也會、大家統統都會,這就沒有什麼稀奇。
會了之後,過了幾天就忘記了,所以,第二步還要追加,要「熟」。「熟」,就不簡單了,要背熟。每個人都會英文,雖然會英文,但是出了校門,過了一年、兩年……因為不熟,就忘得乾乾淨淨,這樣就沒有用了。所以,必須把它背熟。古人說:「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。」「百遍」,就是要熟讀。先把書讀熟,然後背一百遍,就永遠不會忘記。雖然這是個老方法,卻十分管用!
第三步,熟能生「巧」。就像開車一樣,你也會開、他也會開,但是他開的很順、很安全,這就是熟能生「巧」。
普台的學生都能領悟「四字箴言」的道理,每一年的英文會考、英文比賽,都得到全國第一名。所謂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」、「一枝草,一點露」,真正是如此的。禪宗祖師也說:「不經一番寒徹骨,爭得梅花撲鼻香?」諸位都很年輕、都很優秀,才能讀到大學,這不是簡單的事情,要把握時間,不要空過一生、浪費一生,要充實自己,自己要對得起自己。
第四步,要「精」,精益求精。無論學英文也好、日文也好、數學也好、文學也好……假使所有一切學科都能本著這四個字去做,將來一定出人頭地、一定大放光明。不要小看自己,要立大志、做大事、成大業,才不會空過一生。
古人說:「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,從今種種譬如今日生。」過去的已經過去了,追不回來,從現在開始還來得及,每個人要有一個計畫,有新的開始,才有新的希望;有新的希望,才有新的成果。
每個人都想成佛、成菩薩,佛,是一個最高的境界。所謂「取法乎上,僅得乎中」,假使成不了佛,至少可以成一個菩薩;成不了菩薩,至少證一個羅漢果。所謂「萬丈高樓平地起,英雄不論出身低」,儒家說:「人皆可以為堯舜。」一般人說:「每個人都是未來的主人翁。」所以,不要低估自己、小看自己,每個人都有佛性,要有遠大的志趣、遠大的懷抱,只要立大志、願意努力,就會有所成就。
有些人認為自己的根機不好,腦筋記不了東西,就自我放棄了。這是錯誤的觀念!佛法說,一個人的根機,一個是過去所學、一個是現在所學。過去生中勤修善法,淨心、定心、明心,今生頭腦就很靈光;假使過去迷迷糊糊,不知道什麼是人格、什麼是道德?不知道什麼是善法、不知道怎麼覺悟……過去是一片空白,等於銀行裡面沒有存款,那就要現在去努力。所以,要有恆心、有信心,要檢討、要反省,勤能補拙。
每個人都有佛性,但是每個人的心都不一樣。剛才提到,每個人心當中有三堆垃圾,有智慧、有定力、有覺悟的人,心中有一個焚化爐,無論什麼垃圾來了,都把它燒得光光的、把它化得空空的。世間上一般人做不到,心當中就是一個垃圾坑,名、利、財、色……所有一切統統放到心裡、放到八識田中,心當中堆滿了垃圾,就像一潭渾水!哪裡還有清水?希望各位同學的心不要成為垃圾坑,要有一個焚化爐,要有清涼的水,才會增長智慧、才能學得到東西。否則,老師上課的時候,一聽就打瞌睡,為什麼?聽不進去!這就是鈍根。
儒家說:「或生而知之,或學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。」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根機。
什麼是「生而知之」?一生下來,就知道很多事情,能舉一反三,頭腦很靈光,這種根機不多。
第二個是「學而知之」,像大家在學校裡念書,要多學習。上了課以後,你還要聞、思、修,經過一遍、二遍、三遍的反覆思惟回憶。假使有同學自認頭腦不好的,就要用這個方法,上完課以後,把書本合上,然後回憶、聯想書上的道理,提綱挈領,第一點、第二點、第三點、第四點……把它歸納起來。歸納了以後,第三遍再回憶……這一課講些什麼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、第四、第五……經過一遍、兩遍、三遍的回憶、綜合、分析、歸納,就能了解這個課程的內容了,這個智慧就不是在課本上的了,而是到腦海裡面去了。所謂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」,要有這種恆心、有這種耐心、有這種信心,只要發憤圖強,一定有你的未來,要有信心!
第三個是「困而學之」,別人讀一遍就能了解,你要讀十遍才能了解;人家讀十遍就能了解,你要讀一百遍……所以,自己要有讀一百遍的信心和恆心,這就是勤能補拙。
佛教裡有一個「曬蠟師」的公案,有一位法師沒有念過書、也不識字,出家之後,就在大殿裡當香燈,掃掃地、上供水、敲敲鐘、管蠟燭、管香……。有一天太陽很大,有人對他說:「現在是六月份了,太陽很大,所有的佛經、棉被……統統要搬出來曬,才不會長蟲、發霉!」這位法師就把香、蠟燭統統搬出來曬。這些蠟燭一遇到太陽,統統融化了,從此以後大家就喊他「曬蠟師」,認為他沒有智慧。
這位曬蠟師看到別人能夠講經說法、能文會武,自己很傷心,想來想去,決定要去讀佛學院。當時有一個佛學院在招生,他去報名,最後當然沒有考上,可是他賴著不走,說:「佛學院沒有條文規定不識字的不能報考佛學院、沒有規定不識字的不能讀佛學院!」他死皮賴臉,硬要讀。佛學院的人看他這麼堅持、這麼有信心、這麼有恆心,「好!破例收他。」從基本、識字慢慢教他。這位曬蠟師在佛學院讀了六年,最後成為一位講經說法的大法師。
中國有一句話:「天下無難事,只怕有心人。」在座諸位都讀了大學,有高度的智慧,是不簡單的事情!星燈營的這些教授都很有智慧、很慈悲,對於人生的道理都很有體悟,希望每一位都要認真學習。俗話說:「共君一夜話,勝讀十年書。」過去有古德修行學佛幾十年,因為聽到一句話就大徹大悟。所以,今天大家來中台禪寺參加星燈營,共同研究佛法、研究人生的道理,有這麼一個機會和因緣,在這裡互相交流,希望星燈營結束之後,每個人的心都是智慧心、都是光明心、都是慈悲心、都是謙卑心、都是檢討反省的心,用這個心照亮社會、照亮世界,真正成為一個現代的偉人。祝福大眾學業成就、智慧成就、吉祥平安、福慧增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