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云:「所謂攝心為戒,因戒生定,因定發慧,是則名為三無漏學。」「攝心」,就是把心收回來。有了智慧,才能夠了解修行的方向,才能夠認識自己,才能夠破無明、斷煩惱,轉識成智。佛法是智慧的,不是糊里糊塗的。
出家是一個大福報、大功德,是一件大事,要心生感恩。依止常住,要愛護常住。什麼是依止常住呢?人活在世間上,不論是世間或出世間,都需要衣食住行,都有生老病死。無論是弘法、修行,出世法、世間法,都要面對現實。
中台山為了弘揚佛法、普度眾生,安僧度眾,讓大眾安心辦道,不需要憂慮衣食住行的問題,所以讓大眾依止常住,由常住來處理一切衣食住行。過去佛陀時代需要化緣托缽,維持基本生活所需,方能用心辦道,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。中土的風俗人情不一樣、氣候不一樣,化緣托缽的方法不可行,因此,許多大德發了大慈悲心開山接眾,建立道場,使每一位出家眾都能安心修道。
有了常住,有法有食。不用掛礙衣食住行、生老病死,這些是食依止。但是,只有食衣住行,卻沒有法,也沒有用,等於一個養老院,住在這裡毫無價值,所以最重要的是有法的依止。中台山的法是什麼?是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的法、超凡入聖的法,這是法依止,大家要努力去學習、去實踐。
什麼是「明心見性」?如果不懂這些道理,打坐就是糊里糊塗的,所以要有智慧。智慧,就是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要淨、要定、要明,要把法消化、融通,這樣修行才有益處;否則,只是種一個善根、種一個慧根,得不到好處。生死大事不是懵懵懂懂的,也不是拚命就能得到。
舉例來說,我們天天拜佛,拜佛要怎麼拜?如果搞錯了,禮佛也沒有什麼功德。佛像是一個雕塑,禮佛的目的是在這念心,第一個要發恭敬心,如果沒有恭敬心,禮佛要作什麼?對於佛菩薩、聲聞、緣覺,乃至於大善知識、祖師大德,由於敬佩他們的精神、敬佩他們的弘法、敬佩他們的護法護教、敬佩他們的行持,因而以恭敬心來禮敬。
以此次「萬法歸宗」特展展出隋唐時期佛教八宗的相關文物為例,文物展示的目的,就是啟發每個人的道心,看到祖師大德的行持,如何悟道、如何精進……生起一個恭敬心,向古德學習。古人說:「有一分恭敬心,就增加一分福德智慧;有一分福德智慧,就消一分業障。」恭敬心可降伏我慢,所有一切都是由恭敬心慢慢產生出來的。因此,我們天天拜佛、天天誦經,怎麼誦經、怎麼念佛、怎麼持咒、怎麼修觀行?這是一個智慧,不是糊里糊塗的。
第二,要有平等心。什麼叫作平等心?能所俱空。一方面拜佛,一方面起觀行。起觀行,就是起一念:「能禮所禮性空寂」,能所俱空,銷歸自性,佛像的性是空、我的性也是空,其實就是修空觀,破除我執。每個人都有「人相、我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,這四相存在,就是眾生、就是業障,就隨業流轉。所以,大家要切記在心,一個是恭敬心,一個是平等心。禮拜佛菩薩,就是這兩個大原則。
出了家,要在世間法中完成出世間的道業。怎麼完成?每個人都有佛性,但假使不知道佛性究竟在哪裡,這一生修行就會走錯路。要先認識每個人都有六根─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六根一動,就是善念、善言、善行。
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,一是結緣,一是攀緣,二者出發點不一樣。無論是從政、從商……都要有人緣,所以要結善緣、結佛緣、結法緣。而攀緣,是以名利心為出發點,以自我為出發點,為了自己未來的事業飛黃騰達而攀龍附鳳。
佛法告訴我們要結緣,結緣與攀緣不一樣。結緣的目的是為了他人好,而不是為了自己,希望對方脫離苦海,使其從黑暗到光明,從貧窮到富貴,因此我們跟對方結一個善緣,令其斷惡修善。能斷惡修善,將來就有福報;不懂得斷惡修善,將來就是墮落。這些是最基本的道理,不要認為最基本的沒有什麼,這個就是智慧!佛法不但要知其然,還要知其所以然,這就要靠智慧。
除了認識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六根,還要了解外面的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六塵。六根對六塵時,產生善念、善行,是好的作用,將來就有福報;產生惡念、惡行,將來就會墮落。每個人都有「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」六根,早上一起床,就面對「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」六塵。晚上作夢,是過去或現在的種子現前──作惡夢,是惡業種子現前;作好夢,是善業種子現前。要達到解脫,必須達到無夢。
什麼叫作「無夢」?心若太虛,寂靜無為;心行平等,不動不搖。修一切善,不著一切善法,所以「修一切善,無善不修」,這個是福報;「斷一切惡,無惡不斷」,就能從黑暗到光明;「度一切眾生,無眾生不度」,是大慈悲。作了這些功德以後,最後三輪體空,銷歸自性,這就是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」。
斷見思惑──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、邪見六個根本煩惱,這是假觀;斷塵沙惑,能所俱空,這是空觀。檢討看看,自己有沒有這些功夫?斷惑證真,達到真空無為,還不究竟,最後空亦不著,歸於清淨心、菩提心,稱之為「佛智照假、佛智照空、佛智照中」。
禪宗祖師說:「有佛處不得住,無佛處急走過」,這念心不著空有二邊,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。要認識什麼是覺性,就是破無始無明,入金剛定,所謂「金剛道後異熟空」,這是破見思惑、塵沙惑、無明惑的方法,最後三惑漏盡,就是清淨法身、就是法身慧命、就是無住心,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無上大涅槃,圓明常寂照;凡愚謂之死,外道執為斷;諸求二乘人,目以為無作」,這個就要靠智慧,不是糊里糊塗,不是豁達空。
要完全了解這種智慧,要發大心。一般人不了解,只說「老實念佛」。念佛就是攝心,把所有的妄念歸一,專注在佛號上,這只是一個定。所謂「念佛念自心」、「自心是佛莫他尋」,萬法歸一,沒有什麼巧妙,八萬四千法門,統統銷歸自性。所以,智慧很重要,不了解的道理,一定要打破砂鍋問到底。孔子也提到,學習要「不恥下問」,所以不要不懂裝懂,害了自己。
佛法強調「聞、思、修」三慧──聞慧、思慧、修慧。聽聞了這些法,假使聽不懂,就要問。你提出問題,大家認為你還不錯,還知道問、還會找問題;如果你連問題都找不到,就是懵懵懂懂。古德說:「豁達空,撥因果,莽莽蕩蕩招殃禍」,「豁達空」,認為什麼都空了,可是業障怎麼不空?這不是真正的空,哪裡空得了業障?
大眾來出家,並不是因為沒有飯吃、沒有房子住,而是為了生死、證菩提,為了成道而來的,要知道怎麼才能成道?現在社會上有很多都是弘揚方便法門,誤把方便法門當作究竟,就如同拿雞毛當作令箭。
一般人認為念佛就會成佛,於是拚命地念。念佛怎麼成佛?佛是什麼境界?必須要了解。不僅念佛可以成佛,八萬四千法門都可以成佛。佛是什麼?佛,指我們的覺心,要定、要明,把心當中的煩惱化掉,聽法這念心達到自在、達到安定,像一面鏡子一樣,這是無為法,這個就是佛。佛不是一個形相,也不是到東方、西方、南方、北方、上方……才能見佛,那只是一個安心的說法。佛陀時代,見到釋迦牟尼佛都不一定能成道、不一定能成佛,還是要靠自己用功。你見到佛,就能成道嗎?有能見、有所見,是相對的,都不是佛,只是妄見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念心,要返照、淨化、提升,有了過失,要知過、改過,念念分明,處處作主,不妄想、不顛倒,這個心就是佛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邪迷之時魔在舍,正見之時佛在堂」,「正見之時」,佛就在,我們的六根、六塵就變成佛了,這個心就是光明的。「邪迷之時」,打妄想、起邪見、生無明、生顛倒,這念心一起就是魔,十法界統統是魔法界。所以,「邪迷之時魔在舍,正見之時佛在堂」。大家要把《六祖壇經》背下來,《六祖壇經》是頓教,我們現在要修頓教、也要修漸教,頓、漸之間沒有衝突。
佛經上說:「頓悟自心,直了成佛」,心明白了。第一個,要先認清楚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,外面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六塵。我們晚上作夢,是第六意識在攀緣法塵境界,無論是好夢、壞夢,都是夢,都不要理它,修行要達到沒有夢的境界。無夢,就是無念,就是正念。一般人都有妄念、惡念,想東想西、患得患失,念念遷流、念念攀緣,停不下來,所以,念佛就是止妄念的法門。
我們的念頭就像萬法,有善念、惡念,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……想來想去,境界都已經過去了,還在回憶。所以要「萬法歸一」,攝念,把念頭收回來,「阿彌陀佛!阿彌陀佛!……」念念分明,處處作主,最後妄念沒有了,歸於無念,此時念佛也不要了。無論是持咒、誦經,都是有念、都是善念、都是淨念,最後都要歸於無念。
無念,不是像石頭、木頭,無念當中還要清清楚楚;如果只是無想,這只是定。所以,覺性要存在,這就是慧。覺性是本具的,本自具足、本來珍貴。本具的覺性,才能成無上道。
人一生下來就知道哭、就知道笑,眼睛就知道看,這就是本具覺性。所以,波羅提尊者說,覺性在哪裡?「在眼曰見,在耳曰聞,在鼻辨香,在口談論,在手執捉,在足運奔,遍現俱該沙界,收攝在一微塵。」要悟到這個道理,要堅信無疑,這樣修行一定百分之百成功!
修行就是淨化我們這個覺性,沒有別的,所有一切法門都是對治法門。覺性裡面有煩惱、有無明、有貪瞋癡,自己要能作主,就是始覺之智。看到外面的境界,一念跑掉了,趕快收回來,收回來的這個智慧心,就是能觀之智,這個就是報身佛。佛,不是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佛就是指佛性;成佛、成道,是指這念心清淨了、能夠作主了,就成道了。
許多人不了解,專門要找一個淨土道場去念佛生淨土,這就是執事廢理。佛法當中一個是事、一個是理,淨土在哪裡?「隨其心淨,則佛土淨」,心一跑掉了,馬上念:「阿彌陀佛!」這是幫助我們攝心的一個法門,清淨心就是淨土,不要到外面去找。
所謂「白蓮臺上觀世音」,淨土宗用蓮花來代表我們這念清淨心。無論是禪、淨,都講無住心,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這就是「白蓮臺」。「白蓮」,就是無住;無住,就是觀世音,不是另外還有一個蓮臺,等著你去生、等著你去坐。假使執著有個蓮臺等著你去坐,就是執事廢理,始終找不到淨土,這就是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;波波度一生,到頭還自懊」,十法界統統在當下這念心,大家不要懷疑。
阿彌陀佛手指結印、捧著蓮臺,有些人不了解,認為往生後,阿彌陀佛手上的蓮臺會生出蓮花,神識再從蓮花上生出來,這些都不是究竟的說法,只是使你安心,使你生信心。接引的真義是什麼?阿彌陀佛就是接引,接引銷歸自性,認識你自己的清淨心、菩提心、無染著心、無礙心,這就是淨土。所以,「萬法歸宗」,都是一樣的道理。
佛法是藉事顯理,因事明理,就開悟了。禪七打坐,就是把這念心靜下來,在平時要修福德、要修道場、要接引眾生,妄想很多;現在在禪堂內,通身放下,不要再想精舍的事、度眾生的事、建道場的事,萬緣放下觀自在,這個心就能得解脫、就能得自在。
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」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就是,不要另外去找,找不到的。修行就是一個念頭,有正念、善念、惡念、無念,自己要去體認、體悟。禪宗有一首偈子:「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,六根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。」「退步」,就是經常檢討反省,往內看,不要往外面看。往外面看,就是攀緣、就是生死、就是生滅;把六根收回來、往裡面照,就能得解脫、就能化除煩惱、就能超凡入聖。
所以,妄想沒有內、沒有外,不要執著內、外,因為內、外,都是相對的說法,哪裡有內外?哪裡有東西南北?這都是方便說法。這念心一念不生,哪裡有什麼世界?《大乘起信論》提到一念不覺生三細,所以只要一念不生,就超越了時空,達到絕對。《六祖壇經》裡有一個公案,有兩個人看到幢幡在飄,一個人說是風動、一個人說是幡動,爭論不休,這時六祖大師說,不是風動,也不是幡動,是大眾的心在動、心在攀緣。一切外在的境界,都是攀緣所生。所以,禪七打坐時要知道,這念心銷歸自性,整個世界都沒有了,如《六祖壇經》所說:「真如自性是真佛,邪見三毒是魔王」,一點都不錯。
古人說:「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,此是選佛場,心空及第歸。」心要空,什麼都不能有,所謂「有一些些,還有一些些」,「有」就是八識田中還有一個種子;有這個種子,將來就會發芽;發了芽,就會成長;成長,就會開花、結果,有善、有惡,就要去受報。
所以「十方同聚會,個個學無為」,什麼叫作「無為」?《金剛經》云:「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」,不是以有為法而有差別。不執著有為法,能所俱空,就是無為法,不是另外還有無為法,不要去找,找也找不到,一找就是攀緣,一起心一動念就是妄想。
起善念,就是人天的果報;起惡念、造惡行,就是三塗的果報。十法界都在自己這念心,這念心具足十法界。每個人都造的業,就是共業,就是我們這個世界。共業當中有不共業,要脫離這個世界,「隨緣消舊業,更莫造新殃」,隨著每一天穿衣吃飯、行住坐臥,早課、晚課……做一切佛事,不造惡業──意不起惡念,口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妄言、不綺語,身不做殺、盜、淫……。
悟了這個道理以後,不是就了了,古德說:「未悟之前猶自可,悟了之後事更多。」真正開悟的人,完全了解這個道理,要把過去所造的惡業統統化掉。佛經中記載,證四果阿羅漢講四句話:「我生已盡,梵行已立,所作已辦,不受後有。」社會上有些人說自己成了道、證了果,這都是騙人的。佛法要靠智慧,多聽經、多聞法,才知道自己的境界到什麼地方,不可以隨便亂講,否則就害了自己。用功要落實,要腳踏實地,騙不得人,騙人就是大妄語;打了大妄語,就會墮落。
一個是根、一個是塵、一個是識,一個是善念、一個是惡念、一個是無念、一個是淨念、一個是正念。什麼是「正念」?這念心不但有定而且有慧,定慧這念心就可以得解脫。所謂「因該果海,果徹因源」,有因才能感果──正因才能成正覺,惡念就會墮入三塗惡道,邪念就會墮入邪魔外道。古德說:「十字街頭岔路多」,沒有人願意成魔、成外道,都是在因上修行搞錯了路頭。
不但是出世間法,世間法一樣要有智慧。外國有一句諺語:「寧願隨聰明人入地獄,不願隨愚癡人到天堂。」什麼原因呢?有智慧的人、有正見的人,能夠化腐朽為神奇、化黑暗成光明,即使到地獄裡面,地獄也會變成天堂。雖然這個世界很苦,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怎麼樣脫離苦海,而不是逃避,逃不了的。天堂,就代表好的世界、富有的世界,大家都很富有,但是昏昏沉沉、糊里糊塗,花天酒地、吃喝玩樂,這樣一來,天堂就會變成地獄。所以,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」,出家是一個最大的福報。
打禪七,能夠坐到一支好香,乃至於這一生天天都是好香、天天都飲甘露、天天都禪悅為食。苦與樂,都在我們這念心,世間、出世間都在這個心。這念心要覺,覺悟了,菩提心才會現前;覺悟了以後,才知道轉識成智,轉染成淨,化粗為細,斷惡為善,才知道淨化自己。否則,每天看這個不好、看那個不好,自己生無明、起煩惱,對修行一點好處都沒有。
古德說: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莫論人非」,打坐的時候要檢討反省自己的身、口、意三業有沒有過失?有了過失,要化掉、空掉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」要把妄想化掉,必須針對那個念頭來化,例如,在某年某月某日,在什麼地方,對某個人、對某一件事情,起了執著、打了妄想、生了貪愛、生了無明,經上說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緣起性空,一切都是自己的妄想、執著,能所俱空,把心、把念頭一下收回來,就不要動了,堅住正念。一個是如如不動;一個是了了常知,這個心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這個就是覺性。了了常知,是智慧佛;如如不動,是如如佛。佛就是我們自己這個覺性,是本具的真如法身。
如如不動,就是定。這念心要作主,看到好的,不生歡喜;看到壞的,不起煩惱。為什麼?一切都是虛妄的。這念心要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,這個就是自己。假使不了解哪個是自己,念頭善善惡惡、生生滅滅,心隨著境界跑掉了,將來一口氣不來,就隨業流轉,由不得自己,因為沒有在這念本具覺性上用功。
所以,禪七非常重要。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,就是這念心,其他什麼都不要管。即使天塌下來了,也不要管,什麼都不要管,就是不動、就是清楚明白,這個就是用功。古德說:「佛來佛斬,魔來魔斬」,這個境界是絕對的。佛,代表好的境界。假使起一個心;「啊,這是好的境界!」你就著了歡喜魔。魔,代表壞的境界。看到恐怖的境界,「喔,好害怕!」就著了恐怖魔。一切都是心意識的假相,看到佛菩薩來給你摩頂,不理它,堅住正念,隨順不動;看到光怪陸離的境界,也不要動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堅住正念,隨順不動,就有成道的希望。
悟了道以後,還要養道。養道,就是保養這念清淨心、無為心、不動心。保養成功了,看看保養到什麼程度?初果、二果、三果、四果,初地、二地、三地、四地……。《圓覺經》云:「隨順覺性」,依安住的程度,分為凡夫隨順覺性、未入地者隨順覺性、已入地者隨順覺性、如來隨順覺性。初初開始,都是凡夫隨順覺性;慢慢養成習慣了,一打坐,這念心就現前,乃至平時都能現前,沒有妄想、沒有顛倒,堅住正念,二六時中都是如此,就慢慢淨化到賢位菩薩。由凡夫到賢位,隨順覺性,都是這一念心。由賢位菩薩繼續再用功,到達登地菩薩,是名初地菩薩隨順覺性。從初地繼續用功,一直經過十地菩薩隨順覺性,到達等覺菩薩,仍是堅住正念,隨順覺性,如如不動,了了常知。等覺菩薩隨順覺性,到最後破無始無明,就是妙覺菩薩隨順覺性、如來隨順覺性,還是這念心。
所謂「萬里途程,不離初步」,走了萬里途程,這念心在哪裡?還是不離初步,不離開剛剛開始起心動念那個地方,還是那念心,並沒有差別。大家要了解這些道理,依止這個道理來用功、來修行。身體以食為依止,心以正法為依止,到最後能所俱空,就成正覺。
悟道了還要養道,養道成功了才能成道,修行是長期的事情,因為心當中的煩惱、無明太重了,明明知道不要貪愛,看到貪愛的境界,仍然起貪愛;知道不應該看異性,還是偷偷瞄幾眼,看了以後,心裡還在想,這個就是煩惱。
禪宗祖師說要觸物起照,眼睛看到外面的色塵、耳朵聽到外面的聲塵,一接觸就起照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把它收回來,這就是修行找到一點門路了。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,還在執著誦多少經、念多少佛、拜多少佛……有多少功德,這都是方便法門。雖然是方便法門,也還是不錯。
打坐時不是在身體上用功,而是要在這念心上用功,要坐到一支好香。平時就要養成打坐的習慣,否則在禪堂裡打坐,腰痠背痛,哪裡還能定心、淨心?哪裡還能坐到一支好香?所以,平時有空就要練習靜坐,腰桿挺直了、腿子降伏了,這念心才能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。否則,腰痠背痛,腿痠、腿痛、腿麻、心猿意馬,要想隨順覺性,徒呼奈何!心當中妄想紛飛,怎麼隨順覺性?所以,平時就要薰修。古人說:「若人靜坐一須臾,勝造恆沙七寶塔;寶塔畢竟化為塵,一念淨心成正覺。」這念淨心,就是無住心,什麼時候現前呢?就看每個人的努力;在平時用功,靜中養成、動中磨鍊,沒有別的方法,誰也幫不上忙。今天把這些道理告訴諸位,諸位生起正信,就有辦法;沒有正信,東西南北,連門都找不到!
打坐是一個增上緣,走路的時候容易攀緣、顛倒,睡覺容易迷糊。坐在這裡,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,就是不動,萬緣放下,一念不生。《楞嚴經》中提到,「以因同果,澄濁頓入涅槃」、「依根解結,出纏頓獲圓通」,這是《楞嚴經》二決定義。又云:「觀相元妄,無可指陳……觀性元真,唯妙覺明」,看到所有的相,都知道是虛妄的、是空的,找不出一個實實在在的東西。無論是科學、太空……六根、六塵、六識,一切都是因緣和合、都是虛妄的。
「觀性元真,唯妙覺明」,能思、能想、能觀的這個心是本具的,要在這裡下功夫、在這裡生起正信,師父說法、諸位聽法這個心,不攀緣、不顛倒,狂心頓歇。所以,悟也是悟這個。古人悟了之後說了一個偈子:「踏破鐵鞋無覓處,尋來全不費功夫。」悟到什麼?假使說自己悟到什麼、看到什麼,都是騙人的。悟無所得,因為是本具的。依本具的這念心來保養、來淨化,就稱之為養道、修道。
開悟是悟什麼?就是悟這個心。悟同未悟,悟了以後,開悟這念心要放下,如同沒有開悟,因為是本具的。雖然是本具的,過去所造的種種惡業、種種執著、種種妄想,在裡面生生滅滅,所以,看到種種形相、聽到種種聲音,都不能理它,這是妄想,要把它沉澱。覺性沒有形相,也沒有什麼光,所以,見到光明,心不要動、也不要求,一切都是本具的,安住本心。安住到有一點定境了,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,這就是「禪悅為食,法喜充滿」,要在這個地方來認識自己。
過去有一位龐蘊居士,一家四口都得道了,他曾說:「但願空諸所有,慎勿實諸所無。」把一切人我是非、善惡諸見統統放下,統統不理它,保持這念覺性。何謂「慎勿實諸所無」?「在眼曰見,在耳曰聞,在口談論,在鼻辨香,在手執捉,在足運奔」,覺性是本具的。覺性在眼睛能見,往外面攀緣、往外面看,就是攀緣,所以要收回來。盲人的眼根壞了,但是他的覺性還在;聽障者的耳根聽不見了,但是覺性還在。
這個覺性在眼睛曰見、在耳朵曰聞、在鼻嗅香……到最後一念不生,六根歸一。六根歸一,不是用想的,就是淨化六根,破除我執、法執,有了妄想,把妄想停止;有了惡念,把惡念化掉……慢慢六根清淨了,這是第一步。假使第一步都還沒達到,如何走第二步?但只要堅持往這個方向走,走一步就少一步。佛經上提到,初果不知二果事,二果不知三果事,三果不知四果事,初地菩薩不知二地菩薩的事情,二地不知三地的事情……凡夫怎麼知道聖人的事情?凡夫都是妄想、無明,六根攀緣,心中所想的都是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,害人害己,完全是顛倒,完全是背道而馳。
所以,打坐要在這念心上用功。《楞嚴經》裡提到,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,就是放下、就是不動。這個心不動,覺性還要存在。坐到一支好香,定慧不二這個心現前了,一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,下了座以後感覺身體輕安。但是,也不要去求好香,所謂「有求皆苦,無求乃樂」,照這個方向去用功,煩惱淡薄了、我執慢慢破了,無為心自然就會現前。
古人說:「凡夫求佛不求己,智者求己不求佛」,只知向外拜佛求佛、求菩薩,就是愚癡的人、凡人。「智者求己不求佛」,只求自己破除我執,不起貪心、不起瞋心、不起癡心,檢討反省,堅住正念;發大慈悲心,普度眾生;度了眾生、能所俱空,無眾生相。「自心是佛莫他尋」,向外面求什麼東西?《六祖壇經》云:「離道別覓道,終身不見道」,離開這個道另外去找道,找不到的。
禪七還有好幾天,大家要用功,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云:「觀天地,念非常;觀世界,念非常;觀靈覺,即菩提。如是知識,得道疾矣。」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都是無常的,沒有什麼可以依靠,只能依靠菩提心,《無常經》云:「唯有佛菩提,是真歸仗處」,只有菩提心,能夠超越無常。菩提不是在外面,也不是佛給我們的,「佛者,覺也」,清淨心、覺悟心、無住心、無染著心、不動心,這就是我們的菩提心,達到這個境界,就進入了寶所,能離開世間的所有災難。
大家要從因上去努力,不能有所求,求也求不到。現在就是因,「因地不真,果招紆曲」,因正果亦正。「佛菩提」是本具的,雖然是本具的,仍要回光返照,要淨化本具的這念心。淨化了以後,無能無所,銷歸自性。沒有別的巧妙,狂心頓歇、歇即菩提,堅住正念、隨順覺性。